外资主导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隐忧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的问题与改进建议【摘要】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一直是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建议包括加大对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外贸易合作与监管,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
在实施方案方面,建议建立健全的政策执行机制,并加强对政策效果的评估。
结论部分总结了当前政策改进建议的重点,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政策完善的建议。
通过对我国加工贸易政策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提升我国加工贸易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关键词】加工贸易政策、问题、改进建议、调整、实施方案、效果评估、发展趋势、完善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国际贸易体系中,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加工贸易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加工贸易政策作为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方面,目前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单一性和僵化性,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无法及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对加工贸易政策的执行存在着不规范和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市场失衡和资源浪费。
有必要对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进行调整和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当下的国际贸易环境,提升我国加工贸易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当前我国加工贸易政策的现状,探讨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对当前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为未来加工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分析当前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指出不足之处;探讨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阐释为何需要对政策进行改进;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改进建议,包括制度设计、行业规范、监管机制等方面的完善措施;讨论加工贸易政策的实施方案,探讨政策改革的可行性和具体操作步骤;对政策调整后的效果进行评估,从经济效益、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当前政策改进建议的重点,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政策完善的具体建议,以期为我国加工贸易政策的进一步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完整)
目录一、摘要二、关键词三、正文(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二)我国加工贸易的特征(三)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四、参考文献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婷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现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
然而加工贸易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许多如在国际产业链中所处的低端地位、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大、加工贸易中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区域发展不平衡、容易引起国际间的贸易摩擦等严重问题。
因此,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成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加工贸易的企业性质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描述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加工贸易、现状及特征、存在的问题、转型升级、对策思考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对国民经济贡献越来越大。
在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发展极为迅速,占我国出口比重越来越高,从1980年的3.6%增长到2003年的55.2%。
从1995年起加工贸易占我国贸易出口的比重一直维持在50%左右,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见表)。
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我国一半以上加工贸易是由外商投资企业完成的,外商投资企业带来了许多新产品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国内制造业基础的不断完善,加工贸易不断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正在向上游推进,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企业将技术开发活动转移到我国,促进了我国产业技术进步升级。
1995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情况表二、我国加工贸易的特征(一)加工贸易进口量降幅收窄。
由于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市场的经济仍处于衰退阶段,受此影响我国加工贸易复苏势头还不明显,但3月份加工贸易进口量降幅呈现收窄态势。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图分类号:f71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1-093-02摘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加工贸易这种贸易方式在我国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起到了扩大出口、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和国际收支状况以及扩大就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作用。
但是,我国的加工贸易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既制约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因此,进行转型升级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加工贸易问题应对策略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与特点(一)外商投资企业占主导地位中国的加工贸易始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对外加工装配活动,早期主要以国内的企业为主。
80年代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不高,1990年才达到28.8%,随着90年代初外商来华投资逐渐进入高潮,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迅速攀升,1995年即超过一半,并已达59.9%,到2000年以后,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一直连续8年占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七成左右。
到2006年由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进出口总额已高达7055.5亿美元,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84.8%,加工贸易主体的变化,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对加工贸易的贸易方式、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链条等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该领域有着实际上的绝对控制权。
(二)加工贸易方式以进料加工为主我国的加工贸易早期是以来料加工为主的,1980年来料加工进出口额为13.3亿美元,占加工贸易总额的79.8%。
来料加工的好处在于,中方企业不必支付原材料采购费用,也不必为产品的销路操心,这在中方企业规模有限、参与国际分工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具有特殊的优势。
到80年代末期,这种贸易方式的结构发生了改变,1989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额首次超过来料加工贸易额,达到53.1%。
随后,进料加工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到2007年达到了79.6%。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
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出口增长、吸引外资、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
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依靠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主,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高附加值产品。
这种单一产业结构导致我国加工贸易受制于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冲击。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追求低成本和高效率,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忽视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以致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技术和品牌依赖的问题。
由于我国加工贸易多是由外资企业主导,国内企业在技术和品牌方面相对薄弱。
过度依赖外资企业会限制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空间和竞争力。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政策约束和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加工贸易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对于加工贸易的政策扶持和支持过多,导致市场失真和资源浪费。
我国加工贸易的监管机制相对薄弱,存在一些企业逃避管理、偷逃税费等行为。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从而提高我国加工贸易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
加工贸易企业应遵守环境法规,采取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的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
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对违反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优化政策环境和市场监管机制。
地方政府应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仅注重加工贸易的规模和速度,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
政府应加强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政策引导和监管,防止市场失真和资源浪费。
加强国际合作和多样化发展。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发展多元化的加工贸易模式,避免过于依赖单一市场和产品。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杨凡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已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是我国融入全球产品价值链的关键。
由于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加之我国加工贸易的优势也在不断弱化,加工贸易产业将迎来空前严峻的考验。
本文通过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将是维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出路。
关键词:加工贸易;挑战;对策分析;转型升级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凭借资源、税收等政策优惠及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吸收了大量的外国资本,几年间外资企业纷纷来华投资建厂。
外资企业利用资源优势,使我国参与到全球生产当中,我国也逐渐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
到90年代中期,加工贸易收入已占据贸易出口总额的50%以上,在国际贸易中已占据了主导地位。
加工贸易的发展曾经对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增加出口创汇及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近几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放缓,先后经历了两次低谷,这两次浩劫都源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1997年亚州金融危机,加工贸易同比增速已达到前期低点。
特别是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下,加工贸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负增长。
伴随着2008年“两税合并”的税制改革及国内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提高,我国相对成本优势的变化导致外商投资规模持续减少。
经济衰退导致国外订单大幅缩减,也使得加工贸易企业的困境日趋显现。
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完成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以促进我国加工贸易健康的发展。
二、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1.外资占据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加工贸易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外资企业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及多年来在中国享有的“超国民”优惠待遇,发展迅猛。
外资企业掌握着核心技术和自有品牌,掌握着国外销售和购买的重要渠道,利用我国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赚取最大利润,这使得加工贸易产业大部分利润和主动权受外资企业所掌控。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刍议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摘要】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加工贸易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的一种主要形式。
加工贸易作为我国的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
【关键词】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海外销售渠道自主品牌一、产业链低端陷阱问题及原因(一)产业链低端陷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逐年的对外贸易顺差中,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使得我国目前外贸依存度偏高,其根源在于我国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根据现代产业价值链研究表明:产业利润呈“v”字曲线(见图1),曲线的两端分别是产品研发和设计以及产品的品牌、服务,而中间则是产品的加工与生产。
加工环节利润仅占利润总额的5-10%。
而我国的加工贸易很大一部分正是处在产业链条的低端的生产组装,只赚取有限的加工费,从而我国越是处于制造产业链两端的国家越富裕。
(如著名的“芭比娃娃陷阱”)。
图1产业价值链v字型曲线(二)原因分析第一,高科技产品其实并不“高”。
以我国加工贸易最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为例,电子信息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额约占整个地区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
但其实仅仅是参与了其中的制造环节,虽然物质产出十分巨大,但是经济效益却十分低下。
第二,外商投资企业的影响。
我国的出口总额一半以上来自外商投资企业,一定程度上我国经营出口产品的外资企业数量主导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我国出口快速增长是以要素价格过于低廉为代价的,因此出现了“繁荣而不富裕”的局面。
第三,政策和制度的缺陷。
加工贸易企业主体性质多为外商投资企业,由于我国对外资企业进口设备不征收税款,很多我国完全可以生产的技术设备仍要从国外进口,导致对我国本土的配套产业经济发展带动不足。
二、加工贸易的出口销售问题及原因(一)加工贸易的出口销售存在的问题第一,国内普遍存在贴牌生产现象。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主要是接单加工生产,造成了目前对外方投资者的和中间商的严重依赖性。
外资主导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隐忧
外 商投 资所 主 导 ,0 9年 我 国 外 2 0 20 0 0年 开始 到 20 0 9年 , 资 企业 企业一再压低 加工费 , 外 甚至靠 出口
隐忧 正逐 渐 成 为加工 贸 易进 一步 用工成 本上升 、 原材料 涨价的情况 本和技 术密集型行业 转型 , 其三 是 发展的瓶颈和制 约。 下, 多加工贸易企业 仅仅在微利 指 向最 关键 的上 游 技术研 发 和 下 大 状态下运 转 , 陷入 了丰产不丰收 的 游销售 渠道 转型升级 。 是因为只 这
封 赏}— j I n1 0 - 5 92 1 .80 9 o:03 9js . 3 5 5 .0 0 .0 l 9 .s 0 1
外 烹 下 一 鬟 的 ' 资 导 纛 鬟 纛I c
■ 韩 润娥 天水师范 学院 赵 峰 中国人 民银 行天水 市 中心支行
贸易 方式 进 出 口 9 0 7 7亿 美元 , 占 第二 , 内资企业绝大 多数 都是
隐忧二 :转 型升级 步履 维
同期 我 国加工 贸 易进 出 口总值 的 为 外商做 代 工 ,为争 取订 单大 打 艰
8. 3 %,这些 数据充分说 明了外商 “ 9 价格战 ” 加工贸易企业对外签订 。
1G 95美 是说 , 中国加 工贸易 巨额顺 差却没 元 ,6 的存储 芯 片为 2 . 元 。 提高加工 贸易产 品的附加值 , 有 只 . 有带 来丰 厚 的利润 , 处于“ 困化 最 贵 的元 件 是 97英 寸 的触 摸 显 本 土企 业具 有 了 自主 品牌和 研 发 贫 由韩 国 L 公 司制 造 , 个 基地 , 市场 上才 能够 取得主动权 G 每 增长 ” 状态 。之 所 以会 出现这 种状 示 屏 , 在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1. 引言加工贸易是指我国企业通过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加工生产产品后再出口销售的一种贸易形式。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一些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浅谈,以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
2.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加工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
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1 加工贸易的经济贡献加工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首先,加工贸易带动了我国出口的增长,成为我国外贸的重要支撑力量。
其次,加工贸易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先进技术,提升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
再者,加工贸易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2 加工贸易的政策支持为了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首先,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的贸易便利化措施,降低了加工贸易的成本和风险。
其次,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的加工贸易园区和经济特区,提供了便利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支持。
再者,我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加工贸易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3.1 产业结构单一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业领域,导致我国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
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降低了我国产业链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2 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由于加工贸易的流程复杂,企业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容易出现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例如,曾经出现过一些加工贸易产品因安全隐患而被海关退运的情况。
这种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声誉和品牌形象。
3.3 环境污染问题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
2024年我国加工贸易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探析
2024年我国加工贸易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探析一、加工贸易概述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企业从境外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装配后,再将成品复出口的一种贸易方式。
这种贸易形式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于吸引外资、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加工贸易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附加值低:我国加工贸易中,大多数企业从事的是低端加工制造,产品附加值较低,利润空间有限。
技术创新不足: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较少,缺乏核心竞争力。
资源环境压力大:加工贸易往往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对外依赖度高:许多加工贸易企业过于依赖外部市场,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变化,企业的经营状况就会受到影响。
三、原因分析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的技术门槛较低,竞争激烈,难以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意识,研发投入不足,难以支撑产业的高端发展。
环境保护意识薄弱:部分加工贸易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国际市场风险意识不强:许多企业过于乐观地估计国际市场的前景,缺乏对风险的有效评估和防范。
四、解决办法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企业环保意识的培养,推行绿色制造,实现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多元化国际市场:积极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分散国际市场风险。
五、政策建议政策引导: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加工贸易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资金支持: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为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论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资料
论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资料
一、国内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
(一)生产效率低。
我国制造业仍然处于技术落后的状态,生产技术
和设备落后,改造改造和技术改造改进的规模较小,投入不足,生产效率
普遍较低,企业只关注利润,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够严格。
(二)市场竞争环境恶劣。
外资企业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各种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本土企业在研发水平、管理水平、市场把控能力上处于
技术劣势,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也不精准,竞争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难以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三)外贸环境变化快。
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原材料价格不
稳定,物流成本不断攀升,贸易壁垒加大,市场需求变化加快,影响了加
工贸易企业的业务发展。
(四)环境排放标准不统一、很多加工贸易企业没有贯彻国家的环境
排放标准,造成自身环境污染较大,对环境的损害也较大。
(五)信息技术不充分利用。
企业现有的信息技术尚未完全利用起来,对有效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的使用仍然相对落后,也无法满足市场的实时
需求。
二、对策分析
(一)提高企业的技术改造能力和生产效率。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我国加工贸易是一种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贸易模式,它不仅带动了国内产业的发展,也为国际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商品。
随着国际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国内外环境的不断调整,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我们来看一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我国加工贸易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面临着资源短缺和技术不足的困境,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我国引进了加工贸易政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贸体制不断完善,我国加工贸易稳步发展,成为了我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国加工贸易所面临的问题也同样凸显出来。
我国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过于依赖低成本劳动力。
虽然低成本劳动力为我国加工贸易带来了竞争优势,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劳动力成本增加、劳工待遇和保障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使得我国加工贸易模式变得不可持续。
我国加工贸易在面临国际市场的变化和竞争之时,也存在着产品同质化严重和价格竞争激烈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加工贸易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我国加工贸易也面临着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和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国际市场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加工贸易所面临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
如何在保证生产效率的降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了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一大难题。
我国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我国加工贸易的重要课题。
我国政府需要加强对加工贸易的政策引导,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实力的提升,提高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减少产品同质化现象,提高产品附加值。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需要注重实施绿色制造,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产效率。
只有这样,我国加工贸易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加工贸易在面临一系列问题的也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当前加工贸易发展问题浅析
我国当前加工贸易发展问题浅析一、引言加工贸易是指在国际分工背景下,我国企业接受国外企业或个人委托,按照其提供的技术要求和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将加工后的产品出口给委托方。
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对我国当前加工贸易发展问题进行浅析,以期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我国加工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加工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不足10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约1.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
加工贸易对我国外贸总额的贡献率也逐年提高,成为我国外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当前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问题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业领域,如纺织、服装、鞋类等。
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市场风险和竞争压力的增加,难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
2.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往往只是按照委托方提供的技术要求进行简单的加工生产,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这导致我国加工贸易无法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贸易摩擦风险加大问题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贸易摩擦风险加大的问题。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加工贸易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甚至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给我国加工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四、解决加工贸易发展问题的对策和建议1.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附加值应加大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同时,加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降低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
2. 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科技人才。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 加强国际合作,降低贸易摩擦风险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1.我国加工贸易处于国际产业增值链条低端,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当前,我国企业加工贸易主要是为跨国公司国际产业链的下游产业,提供加工或者组装业务。
即便是在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好的沿海地区,制造业加工增值环节,也多是停留在主要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加工生产阶段,其中零部件与原材料主要靠进口,特别是那些高技术水平的设备,更是过分依赖进口。
原料本地采购率低,国内产业链条短,极大地限制加工贸易在经济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效应作用的发挥,致使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依然处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低技术工序,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低下,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企业研究开发能力不足,技术和加工制造水平档次不高,在加工贸易中缺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高创汇的项目。
这种核心技术落后的现状,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受制于国外市场的现象较为严重。
2.加工贸易中,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占比重大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特别是在初期因为对短期经济效益的过度关注和追求,加之环保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使得我国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品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外资企业占据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是经营的主体,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占据绝大部分的比例,相对而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比重较低,并且外商独资进料加工贸易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强,在加工贸易中,民族企业并没有成为主导力量。
可见,国内企业参与全球化的力量薄弱,我国原有的工业基础与技术实力并没有发挥出来,严重阻碍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也不利于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外资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使得加工贸易的配套多集中在外资企业,人员流动也主要集中于此,这些对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带来很大的局限性。
如此,我国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受外资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限制。
4.加工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加工贸易区域,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基础好、发展快与规模大的特点,中西部地区不管是规模还是发展速度,承接制造产业和加工工序专业的条件并不成熟,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依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加工贸易领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加工贸易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形式,既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发展,也扩大了对外贸易的规模和范围。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加工贸易业务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工贸易领域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加工贸易模式下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转移和产能过剩现象,影响了国内产业的健康发展。
加工贸易中存在着一些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加工贸易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和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我国加工贸易的政策引导和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加强环境保护和促进贸易摩擦的解决,才能实现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结束】2. 正文2.1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
当时,我国欠缺技术和资金,为了引进外资和技术,开展了一些合资合作的加工贸易项目。
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贸易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加工贸易不断发展壮大。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出口加工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大量的外资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建立起了大量的加工贸易项目。
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外贸逆差问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加工贸易也在不断调整升级。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加工贸易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自主品牌和自主研发,不再仅仅是劳动力密集型加工贸易项目。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初期的引进外资技术到规模扩大再到调整升级的过程。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摘要】我国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历程充满挑战与机遇。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等。
影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因素也有很多,如人力成本上升、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等。
加工贸易与外贸政策的关系密切,政策的制定对加工贸易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升我国加工贸易的竞争力,可采取一些对策,如提高产品质量、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等。
展望未来,我国加工贸易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推动我国加工贸易迈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外贸政策、竞争力提升、发展前景、建议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加工贸易是我国特色的经济活动之一,其发展经历了多年的演变和壮大。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推动,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地位。
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应对。
了解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分析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
在全球贸易环境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加工贸易仍然是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课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和地位。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我国加工贸易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深入研究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和发展历程,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加工贸易发展的趋势和动向。
通过对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为我国加工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外资主导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隐忧
外资主导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隐忧发表时间:2011-09-02T11:33:54.403Z 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韩润娥赵峰[导读] 外资主导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面临诸多隐忧,这些隐忧正逐渐成为加工贸易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和制约。
韩润娥天水师范学院赵峰中国人民银行天水市中心支行根据海关总署4 月10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 年一季度我国出现了10.2 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为六年来首次出现季度贸易逆差,但同一时期的加工贸易却实现了777.1 亿美元顺差,同比增加了22.8%。
事实上,自2001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顺差在逐年提高,一些潜在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我国的加工贸易大多由外商投资所主导,2009 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项下的贸易顺差高达2228 亿美元,相当于当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顺差的1.1 倍,2010 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9707 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3.9%,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形成对加工贸易的实际控制。
事实上,外资主导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面临诸多隐忧,这些隐忧正逐渐成为加工贸易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和制约。
隐忧一:丰产不丰收虽然从数据上看,我国外贸顺差基本来自于加工贸易,但正如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所形容的中国加工制造业是“丰收的贫困”,也就是说,中国加工贸易巨额顺差却没有带来丰厚的利润,处于“贫困化增长”状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态,原因是:第一,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从事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其在中国所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出口值算在中国头上,而创造的利润却归外商所有,中国的实际收益微乎其微。
数据显示,2010 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6003.1亿美元,占全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3.8%。
同时,加工贸易主要是外资企业顺差,如从2000 年开始到2009 年,外资企业占加工贸易顺差比重从64%提升到84%。
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若干问题的讨论
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若干问题的讨论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加工贸易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长期以来,我国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然而,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多变、国内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挑战及政策建议进行分析。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1.加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加工贸易国,涉及的领域包括纺织、家电、电子信息、汽车等。
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
2.产业链逐步升级:在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下,我国加工贸易逐步向高端环节拓展,产业链不断升级,附加值不断提高。
3.区域分布特点明显: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完整,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
三、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1.国际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产业政策的调整,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增大。
2.国内成本不断上升: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保成本等方面不断上升,导致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
3.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产品附加值较低,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
4.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在全球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需要加快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四、应对挑战的政策建议1.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政府和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
2.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向高端、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引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3.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我国加工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4.改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激发市场活力。
加工贸易的问题与对策
加工贸易的问题与对策1 我国加工贸易中存有的问题1.1我国加工贸易长期处于国际产业增值链条低端,缺乏盈利空间中国加工贸易一直属于典型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模式, 60%以上的原材料与零部件主要需要依赖进口,中间产品本地化水准偏低。
因为,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行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形成国民较大的配套产业群,缺少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而相关配套协作企业也是严重不足。
就国际价值链中的位置来说,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在整个国际加工贸易的研发 -设计- 制造-仓储- 运输-销售-服务等价值链中,参与的大多是制造环节的简单生产,即对原材料的初步加工、装配和组装这类劳动密集环节,长期以来,因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忽视对核心技术的研究,设计及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在国际分工的舞台上一直处于产品国际价值链的生产环节,盈利空间十分有限。
1.2高耗能和高污染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走的是外延式粗放型发展道路。
这种贸易模式对推动外贸出口额的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原材料及初级能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效益不高,资源利用率还非常低。
因此,这类产品进出口的高速增长对我国外贸未来的发展来说,实质上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2012 年,我国钢材出口增长了 25.6%,塑料制品出口增长了 23.19%,金属制品出口增长了25.84%。
据统计,上述三大类产品的出口总量中 80%以上都是通过加工贸易形式实现的,它们属于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其出口量的增长是以对我国自然资源的严重掠夺开发为代价的。
长此以往,我国自然资源消耗必然出现严重问题。
此外,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在其生产过程持续排放有毒气体、污水、废渣,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恶劣影响,造成了巨大的外部不经济。
1.3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防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早期,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是一些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主要从事对外加工装配活动,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不高, 1990 年才达到 24.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资主导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隐忧作者:韩润娥赵峰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第08期根据海关总署4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我国出现了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为六年来首次出现季度贸易逆差,但同一时期的加工贸易却实现了777.1亿美元顺差,同比增加了22.8%。
事实上,自2001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顺差在逐年提高,一些潜在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我国的加工贸易大多由外商投资所主导,2009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项下的贸易顺差高达2228亿美元,相当于当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顺差的1.1倍,2010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9707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3.9%,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形成对加工贸易的实际控制。
事实上,外资主导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面临诸多隐忧,这些隐忧正逐渐成为加工贸易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和制约。
隐忧一:丰产不丰收虽然从数据上看,我国外贸顺差基本来自于加工贸易,但正如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所形容的中国加工制造业是“丰收的贫困”,也就是说,中国加工贸易巨额顺差却没有带来丰厚的利润,处于“贫困化增长”状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态,原因是:第一,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加工贸易从事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其在中国所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出口值算在中国头上,而创造的利润却归外商所有,中国的实际收益微乎其微。
数据显示,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6003.1亿美元,占全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53.8%。
同时,加工贸易主要是外资企业顺差,如从2000年开始到2009年,外资企业占加工贸易顺差比重从64%提升到84%。
因此,巨额顺差计在中国头上,而实惠却由西方发达国家所获。
第二,内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为外商做代工,为争取订单大打“价格战”。
加工贸易企业对外签订加工贸易合同的目的就是通过加工使进口料件增值,从中赚取加工费,因此加工增值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状况。
尤其在当前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大多加工贸易企业仅仅在微利状态下运转,陷入了丰产不丰收的状态,据统计,目前代工企业的毛利润率一般在5%左右。
据权威市场调查机构iSupply的报告显示,“一款售价499美元的iPad,其平均成本为260美元左右。
其中苹果开发的A4处理芯片每个26.8美元,16G的存储芯片为29.5美元。
最贵的元件是9.7英寸的触摸显示屏,由韩国LG公司制造,每个95美元。
其中与中国有关的,仅仅是每台11.2美元的组装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代工巨头台资企业富士康也不过如此,更别说国内众多的中小加工企业了。
第三,加工贸易出口退税政策使很多企业即使亏损也要生产。
目前我国为了鼓励出口,对加工贸易生产实行出口退税政策,这使得加工贸易企业有了降价的资本,很多企业一再压低加工费,甚至靠出口退税过日子,而把真正的利润让给了外商,也就是说,我们用中国人的钱补贴了外国人的腰包。
隐忧二:转型升级步履维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其一是指加工贸易主体由以外资企业为主向以本土企业为主的转型,其二是指由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型,其三是指向最关键的上游技术研发和下游销售渠道转型升级。
这是因为只有更多的本土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配套、加工、生产,才能提高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将更多的利润留在中国,只有本土企业从事更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制造,才能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附加值,只有本土企业具有了自主品牌和研发基地,在市场上才能够取得主动权和竞争优势。
目前,虽然我国加工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的趋势正在逐渐形成,但这种转型升级依然表现出一定的微弱性和不确定性,外商投资企业依然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并控制着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主要从事来料加工贸易,收取加工费,在研发和市场销售两大环节上,严重依赖跨国公司,在进料加工中,仅有8%的贸易额是由内资企业控制。
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外资是从事加工贸易的主体,外资主要是利用我们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来进行劳动密集型生产谋取利润,并不把供货渠道、技术开发、产品营销等经营环节带到我国,而是牢牢把握在跨国公司内部。
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大多是在为洋品牌做贴牌生产,无须进行研发,也没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产品销售完全依赖外资企业,因此转型又谈何容易?另外,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走的是以“多快好省”为主要手段的代工之路,这种模式虽然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但也存在利润过低、易受外部变化影响、抗风险能力弱等缺陷。
而自主研发和创立品牌是需要大量时间、资金、人才和技术支持的“慢工出细活”之路,在当前加工企业极低的利润率之下,要想迅速转型首当其冲的遇到了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瓶颈。
因而中小型内资加工企业无力转型,即使是一些有能力进行研发和市场销售的大企业也由于对成本和风险的考虑而不愿转型,毕竟“隔夜的金不如到手的铜”。
以上诸多现实原因导致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履维艰。
隐忧三:环境成本外部化与能源消耗发展加工贸易之初,为解决我国技术、资本极度缺乏的状况,国家制定了包括低价使用土地、水、电力等资源的一系列针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其价格并未反映由于使用环境资源而造成环境资源减少的环境成本。
一些外资正是基于我国的环境偏好低,环境标准相对宽松等方面考虑,倾向于选择劳动密集度高、技术含量较低、占用土地多、能耗物耗高、环境污染重等产业转移至我国。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外商投资的生产企业中属污染型的占30%左右,在污染型企业中严重污染企业占40%以上。
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着“产品出口了、污染留国内”的问题。
2008年2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就公布了第一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共涉及6个行业的141种“双高”产品。
环境保护部公布的《2010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显示,2010年,四大海区中,东海近岸海域海水为重度污染。
9个重要海湾中,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为重度污染。
全国酸雨集中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浙江、福建、及长江、珠江三角洲等加工贸易发达地区。
另外,加工贸易重点聚集地区环境污染状况堪忧。
我国加工贸易最为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广东省98%的加工贸易业务集中在这里,其环境污染尤为突出。
2010年2月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珠三角佛山、深圳、东莞、广州和中山五市工业污染源占全省比例为65.2%。
《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自2001年起已经连续7年将该地区列为“严重污染区域”。
工业在中国所有产业中能源消耗总量和能源消耗强度均为最高,其中又以制造业为高。
2006-2009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3202亿美元,其中55.5%投向了制造业。
2010年,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机电产品5906亿美元,增长26.6%,占同期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79.8%。
另外,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家具,玩具和箱包等6大类商品637.2亿美元,增长12.7%。
这里面都包含着大量能源消耗,可以这样说,随着大量“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中国等于是直接或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能源。
这种大量的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没有全部或者没有计入商品价格中通过市场来补偿,而是大量地被外部化,透支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隐忧四:国际分工中固化在全球产业链底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跨国公司往往是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转入我国,导致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被置于全球产业链的底端,根据隆国强的研究,中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加工贸易企业仍然从事着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加工,加工贸易的增值率一直在50%上下徘徊。
而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发展非但对我国其他企业和地区的辐射作用不大,很难带动我国相关工业的发展及实现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反而使国内的粗放型经济模式有进一步固化的危险,使我国的工业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资,产业结构严重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路径下,即使已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无非是“世界加工厂”而已,整体经济被固化在全球产业链的底端。
另外,自1992年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战略下,各地政府为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投资项目是否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很少予以考虑,乃至出现了“引进、过时,再引进、再过时”的现象,而即便外资带来了先进技术,其关键技术也是由外商牢牢掌控,严格保密,很少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上,导致了今天“市场让出去了,技术却没有换来”的尴尬局面,同时也阻碍技术型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步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5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制。
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的三资企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在39个工业行业中,“三资”企业在19个行业的销售额超过30%以上,超过了20%的国际警戒线,影响我国的独立经济决策,威胁我国的产业安全,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在当今国际分工主导权被跨国公司掌握的情况下,我国不过是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条上的“打工者”,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在国际分工中优化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增加了我国摆脱在国际分工中被低端“锁定”和被困低附加值陷阱的难度。
隐忧五:加剧贸易摩擦和争端以外资为主导的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发展,在给中国带来巨额贸易顺差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使中国出口资源和环境受到污染,甚至威胁人民健康,这也给一些国家采取反倾销等贸易壁垒政策提供了借口。
从1995年-2009年,在世界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国家和国家集团排行榜上,中国已经连续15年名列第一。
商务部发布的《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11》显示,2010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受66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71.4亿美元,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已经从单一产品向某一产业领域乃至整个产业链延伸。
2010年全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共发起58起337调查,其中有19起调查被诉方涉及中国企业,调查总数及涉华案件总数均达历史新高。
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双边贸易不平衡,而我国的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
据统计局公报显示,我国2010年全年货物出口15779亿美元,货物进口13948亿美元,顺差1831亿美元。
全年一般贸易存在逆差,而加工贸易出口7403亿美元,进口4174亿美元,顺差3229亿美元,比全国外贸顺差高出1398亿美元。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双边贸易不平衡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的大额顺差,但由于外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最大经营主体,外资才是顺差的主要获利者,我国实际仅赚取了少量加工费。
所以,加工贸易的迅速增长,实际上已成为导致我国遭受国际贸易摩擦的潜在诱因。
尽管外资主导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面临以上隐忧,我们却不能因噎废食,而是应该谋求突破困境之良策。
针对以上隐忧,笔者以为我们应在以下方面下工夫:鼓励和扶持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进料加工贸易,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改变当前以外资为主导的格局;改善加工贸易的收益现状,鼓励具有足够实力的国内企业进行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自创品牌、开拓国外市场,占据微笑曲线高增值的两端,鼓励没有相应实力的企业为有实力的国内企业进行配套、贴牌加工,即为国内品牌企业代工生产,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如能抱团打天下,共谋发展,将会创造巨大的利润空间,将利润留在国内,使肥水不流外人田;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国际合作,打造具有竞争实力的中国跨国公司;建立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严格界定外资准入的行业及规模,限制高污染、高耗能加工贸易的发展,适当抑制加工贸易顺差,了解WTO规则和贸易投资壁垒的相关知识,增强维权意识,建立应对贸易摩擦和争端的有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