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中常见的特殊表达方式

合集下载

古诗文教学中常见的特殊表达方式

古诗文教学中常见的特殊表达方式
五、 倒 文

互 文 是 指 彼 此 相 对 的 文 句 中, 前后相对应 的词语, 意义互相 渗透、 互相补充 、 互相呼应的一种 表达方式。 它分单句互文、 对句互 文、 多句互 文 三类 : 1 . 单句互文。即出现在一个
合在一起 , 使其意义互相融合、 互 相渗透 , 成为一个整体意义 , 其作 用只相当于一个词语 。同义连用 的词语不能拆开解释。 如 《 诗经 ・ 卫风 ・ 氓》 : “ 不见复 关. 泣涕涟涟。 ” ‘ ‘ j 立 拂” 同义 连用, 都 有“ 眼泪” 的意思。 在此, 不能将‘ ‘ 泣

句子中的互文。如 《 阿房宫赋》 : “ 朝歌夜弦” “ 朝” 和“ 夜” , “ 歌” 和 “ 弦” 互文。全句的意思是 : “ 早晚 都在唱歌弹琴” 。不能理解为“ 早 上唱歌 , 晚上弹琴” 。 2 . 对句互文 。即出现在上下 两句 中的互文。如 《 岳 阳楼记》 : “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 物” 与 “ 己” 互文, “ 喜” 与“ 悲” 互文。 全句 的意思是: “ 不因为外界事物的好 坏和 自己的处 境好坏而 高兴悲 伤。 ” 不能理解为: “ 不因为外界事 物好就高兴 ,不因为 自己的处境 不好就悲伤 。” 3 . 多句互文。即由三个或三 个以上句子组成的互文。 如《 木兰 诗》 : “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东 市” 、 “ 西 市” 、 “ 南市 ” 、 “ 北市 ” 互 文, 意思是 : “ ( 到) 东南西北 的集 市上购买骏马、鞍鞯 、辔头和长 鞭。 ” 不能理解为: “ ( 到) 东边的集 市上购买骏马, ( 到 )西边 的集市 上购买鞍鞯 , ( 到)南边的集市上 购买辔头 , ( 到 )北边的集市上购

古代诗歌常见的20种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常见的20种表达方式

古代诗歌常见的20种表达方式1 赋、比、兴赋,指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例如,《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叫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若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述语段就运用了赋的手法,表现了刘芝兰的美丽、庄重、自尊。

比,是指用比喻的手法捕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例如,《诗经·氓》:“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此句用桑叶的枯黄凋落来比喻女子的容颜衰老,非常恰当。

兴,是指托物起必,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要捕述的事物和表现的思想感情。

例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用孔雀的欲飞又止来起兴,美丽而又忧伤,在诗的一开头就创造了一种徘徊顾恋的悲剧气氛,并且成为整个诗歌意境的情感丰线。

2 对比是指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进行比较或对照,以突出双方或其中一方的特点。

例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3 衬托也称烘托.是指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衬托来突山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

包括正利和反衬:(1)正衬: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另事物。

例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用“碧水”“青山”“红日”“白帆”等色彩缤纷的“乐景”利托了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赞美之情。

(2)反衬:利刚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另一事物。

例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准人不识君?”开头两句景物凄婉迷茫,似乎衬托的是朋友离别时的悲愁。

然而后两句以豪迈的语言、真诚的劝慰表现山诗人的自信与乐观。

在如此凄迷的环境之卜还能发此豪言壮语,更利托出了作者的豁达和乐观。

4.象征指借助事物间的联系,用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物。

例如,于谦《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古诗表达方式

古诗表达方式

古诗表达方式介绍如下: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学有所不同。

以下是古诗表达方式的一些介绍。

1.抒情表达:古诗常常通过细腻入微的抒情手法表达作家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情感,引起读者共鸣。

例如《登高》的“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用“残夜”、“入旧年”、“何处达?”,表达了登高远望、离乡思归之情。

2.形象描写:古诗往往通过精湛的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来描绘事物的形象,以直观丰富的方式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杜甫《望岳》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用形如撑天的岳山,比喻作家的伟大志向,巨大形象还表达了与众不同的情感。

3.深邃含蓄:古诗往往通过含蓄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让读者在虚与实、明与暗中思考感悟,达到更深入的思考。

比如《静夜思》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段内容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思念和渴望的真实表达,同时也是对于诗人个人境遇的隐晦表达。

4.驳论反映:有些古诗通过对社会现象或者个人经历的感受与思考,借助反驳和批判等手法表达其见解态度,来弘扬正义感与良知。

如《沁园春·雪》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通过句中悲怀之情,即表现诗人对于治理不善的当时国家弧口之切齿反映(万径人踪灭),反而真实突出如浮云般的寥落境界,来反驳当时治理不善之态度。

总之,古诗表达方式具有深邃含蓄、含义丰富、形象鲜明、意蕴深刻等特点,值得我们学习欣赏。

古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常见的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

3、借景抒情:古代诗词中,有些景物被诗人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义,如柳象征离别,梅象征高洁,月象征团聚,雁象征音信等等。

诗人们在描绘这些景物的同时,往往也寄寓了某种情怀。

4、融情于景:即诗人提笔之际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将情感含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让读者去感受、体会。

5、因情造景:诗中的幻境、梦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

如果诗人所描写的景物不是处于一时一地或并非写诗时所闻见,而诗人为了抒情的需要却将它们集聚到一首诗中进行描绘,可称之为“因情造景”。

6、虚实相生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事)喻()理,是咏物诗的重要手法。

7、夸张:夸张是指夸大或缩小事物原有的形态、规模、程度,以增强诗歌的主观感情色彩。

(李白常用夸张)
8、象征:象征是指通过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似的思想情感。

9、用典:运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10、对比:对比就是使对比的双方的特征更加鲜明,如黑与白的对比,生与死的对比,对与错的对比,动与静的对比,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强调、揭示某一种现象,阐释某一个道理。

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1. 借景抒情呀,这可太常见啦!就像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他不就是通过描写敬亭山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嘛,把自己的孤独寄托在山景中,多妙啊!
2. 托物言志也不少呢!比如于谦的《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借助石灰来表达自己高洁的志向,哇,这多厉害呀!
3. 还有夸张呢,“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这夸张手法用得,那愁绪好像一下子就蹦到你眼前了,你说神不神奇?
4. 对比也很有意思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对比,社会的不公就凸显出来了,杜甫真牛啊!
5. 象征也很常用哦!像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浮云不就象征着那些阻碍嘛,多形象呀!
6. 拟人也很有趣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比作会裁剪的人,这想象力,绝了!
7. 动静结合也很棒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静静地照着,泉水潺潺地流着,那画面感,哎呀,美极了!
8. 用典也不少见呀!“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里面的典故让诗句更有内涵了,不是吗?
9. 白描也很有味道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简简单单的几个词,就勾勒出一幅凄凉的画面,真厉害!
10. 烘托也很重要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环境的烘托,让那种压抑的氛围扑面而来,你能不感受到吗?
总之,古诗中的这些表现手法真的是太神奇了,让古诗变得那么丰富多彩,魅力无穷啊!。

古典诗词常用艺术手法

古典诗词常用艺术手法

移情
•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转移到事物身上, 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
• 比如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 垂泪到天明”。
• 姜夔《扬州慢》中“废池乔木犹厌言 兵”
虚实相生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 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 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上片除 “ 念 ……… 阔 ” 外 , 写 的 都 是 眼 前 的 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 离又不得不分离的心情,是实写;下 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 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 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 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 的思想感情。
象征
• 象征是一种托物寓志的表现手法,在 特定的事物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 抽象事理,由于长期使用,已被人们 普遍接受。
• 比如,梅花象征坚贞,兰花象征高洁, 牡丹象征富贵,竹子象征气节,红豆 象征相思,浮云象征游子,秋扇象征 弃妇,子规象征悲愁。
夸张
• 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 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 感。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 符合情理。
•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 处可见。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 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 吟留别》)“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 长”
对比
• 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某一方面 的思想情感。
• 《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 是银河落九天”采用的就是联想。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赋、比、兴
• 赋,就是详细地叙事写景,并表示出 作者的态度。
• 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 • 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古诗词的十大表达方式

古诗词的十大表达方式

古诗词的十大表达方式
1.借物抒情:通过对一种事物的描写,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感叹自然: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对自然的感叹和赞美,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慨。

3. 抒发思乡之情:许多古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怀念。

4. 喜怒哀乐:古诗词可以表达出各种情感,包括喜悦、愤怒、悲哀、欢乐等。

5. 形容美景:许多古诗词都用美丽的词语描绘出了大自然中的美景,让人感受到美的力量。

6. 描写爱情: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对爱情的描写,通过诗人的笔触,表达出对爱情的赞美和思考。

7. 对历史的回忆:很多古诗词都是诗人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回忆和纪念,反映出对历史的重视和关注。

8. 借助人物抒发情感:古诗词中常常通过描写某个具体的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9. 表达人生哲理:许多古诗词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让人感受到诗人深刻的思想和智慧。

10. 通过对时间的感慨表达情感: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对时间的感慨和反思,表达了对生命和时光的珍视和思考。

- 1 -。

15种常用的古诗词表现手法,孩子考试肯定用得上!

15种常用的古诗词表现手法,孩子考试肯定用得上!

15种常用的古诗词表现手法,孩子考试肯定用得上!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

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古诗的表达方式

古诗的表达方式

古诗的表达方式
古诗是一种以文字形式表达诗意、意境的艺术形式,它的表达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意境:古诗追求的是一种含蓄而意境深远的诗意,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情方式,表现出深邃的内涵和灵魂深处的感悟。

2.象征:古诗常通过象征手法来表达作者的主题和深层的意义,例如用季节、景物等来暗示某种情感或思想。

3.比兴:古诗通过比喻和类比,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具体的表现形式,更加生动鲜明地表达出来。

4.寓言:古诗中常常使用寓言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起到一种温馨、诙谐、鼓励人心的作用。

5.意象:古诗以感性的意象为表现方式,通过描绘色彩、气味、声音等感官形象来打动读者的心灵和感情。

以上几种表达方式是古诗的常见表现方式,以其琅琅上口、情感真挚、语言精美的特点享誉古今,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1. 借景抒情呀!你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不就是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嘛!这就像我们看到美丽的风景会心情愉悦一样。

2. 托物言志呢!像“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不就寄托了作者高洁的志向嘛,就如同我们通过一件喜欢的物品来表达自己的个性。

3. 夸张多有意思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哇,那瀑布得有多长呀,这就是夸张的魅力呀,好像把我们的想象一下子拉到了极致。

4. 对比也常见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贫富的对比多强烈呀,就好像把两个极端摆在我们面前。

5. 象征也很妙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不就象征着坚韧不拔嘛,跟我们追求梦想时的坚定很像呀。

6. 烘托也不错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广阔的沙漠和孤单的烟不就烘托出一种寂寥的氛围嘛,就像我们身处一个特别的环境会有特别的感受一样。

7. 用典也很厉害呢!“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借用周瑜的故事,多有深度呀,就像我们讲一个有内涵的典故来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

8. 白描很简洁呀!“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简简单单的几个词就描绘出一幅画面,这多神奇呀,跟我们简单几笔勾勒出一个场景似的。

9. 动静结合超棒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静有动,多生动呀,就好像我们的生活有安静的时候也有热闹的时候。

10. 虚实结合也很独特呀!“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想象和现实结合在一起,多有意境呀,就像我们做梦和现实交织一样。

我觉得这些表现手法让古诗变得丰富多彩,就像我们的生活因为各种不同的方式而变得有趣!。

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表达、议论、抒情、描写。

考察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例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以大方悲凉的基调,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例2:杜甫?倦夜?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问: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答: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那么因事抒情,写景那么借景抒情,咏物那么托物言志,记史那么咏史抒怀。

①因事抒情:例3: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例4:唐代X籍的?秋思?“XX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XX。

〞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②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乐景衬哀情:例5: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后两句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

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

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哀景衬乐情:例6 :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题目:古文中的特殊表达方式

题目:古文中的特殊表达方式

题目:古文中的特殊表达方式古文中的特殊表达方式
古代文学作品中,特殊表达方式被广泛运用,以丰富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效果。

以下是古文中常见的特殊表达方式:
比兴
比兴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一种意义。

比如将花儿比喻为美女,将月亮比作脸盆等等。

比兴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具象,更生动,并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受。

借景
借景是指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抒发思想。

古代文人常常利用山水、天气等自然元素来映衬作品的主题,增强作品的意境和情绪。

例如在诗词中常见的描绘月亮、春景等等。

反讽
反讽是通过控制语言的情感倾向,以讽刺或嘲笑的方式表达出与表面意义相反的含义。

古代文学中,反讽被广泛运用,使得作品更具幽默和讽刺意味。

借物抒怀
借物抒怀是一种通过描写具体物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想的方式。

古代文人常常借助花草树木、动物等形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使得作品更具真实感和感染力。

叠韵
叠韵是指在诗歌中重复使用相同的韵母,以加强韵律效果,增加作品的声音美感和韵律感。

叠韵在古代诗歌中应用广泛,使得作品更具节奏感和音乐性。

总结起来,古文中的特殊表达方式包括比兴、借景、反讽、借物抒怀和叠韵等。

这些表达方式使得古代文学作品更具艺术魅力和审美效果,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古代文言文的常用表达方式

古代文言文的常用表达方式

古代文言文的常用表达方式古代文言文是指使用古代汉语表达的文学作品,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古代文言文的常用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来讨论,包括修辞手法、句式结构、词语运用等等。

下面将就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一、修辞手法1. 比喻与象征:古代文言文常使用比喻与象征来表达抽象概念或者描绘具体形象。

比喻是通过与其他事物的比较来强调某一对象的特点,而象征则是用某种具体的符号或事物来代表一种抽象的意义。

2. 夸张与夸词:为了强调某种情感或者事件的重要性,文言文中常使用夸张和夸词的修辞手法。

通过夸大事物的程度或者使用夸张的词语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3. 排比与对偶:排比是指将相同结构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力度。

对偶则是指将相对的词语或句子安排在一起,形成平衡的结构。

4. 反问与反驳:古代文言文中常使用反问和反驳来增加语言的互动性和说服力。

通过反问来引起读者的思考,通过反驳来驳斥异议和加强论点。

二、句式结构1. 并列句:并列句是指将两个或者多个具有同等重要性的短语或句子并列在一起,用于表达同等关系或者并列思想。

2. 现象句:现象句是指通过提出一种现象来论证某种观点或者描绘某种情况。

它常常以“以……为始、……为终”或者“……及至……”的结构来表达。

3. 倒装句:倒装句是指将动词或者助动词放到主语之前,用以突出某种语气或者强调语言的听觉效果。

4. 对比句:对比句是指通过对比两个相对的概念或者事物来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关系或者相似之处。

三、词语运用1. 有意义的词组:在古代文言文中,词组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些传统的成语、典故以及经典的诗句被广泛运用于文言文中,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效果。

2. 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古代文言文中常使用形容词来描绘事物的特征或者情感的色彩。

这些形容词通常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形象感。

3. 动词的运用:古代文言文中的动词通常使用简洁明了的词汇,以表达清晰的动作或者状态。

4. 古代称谓和敬语:古代文言文中的称谓和敬语的运用非常重要,它们不仅关乎话语的礼貌性,还能体现出古人的社会地位和尊重他人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教学中常见的特殊表达方式
作者:项正文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3年第01期
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特殊表达方式是常常出现于课文句子中的。

如果我们不能正确掌握特殊表达方式的用法,就会给理解带来困难,甚至导致误解。

所以,掌握必要的文言特殊表达方式,对教学很重要。

下面,结合中学古诗文教学进行简单阐述分析。

一、复文
复文是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关的两个词连在一起,组成一个联合短语,表示同一个意思。

有两种情况:
1.同义连用。

即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临时组合在一起,使其意义互相融合、互相渗透,成为一个整体意义,其作用只相当于一个词语。

同义连用的词语不能拆开解释。

如《诗经·卫风·氓》:“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泣涕”同义连用,都有“眼泪”的意思。

在此,不能将“泣涕”拆开解为“哭泣”或“眼泪”。

《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中“带”应解释为“映照”,与“映”同义连用。

2.连类而及。

又称偏义复词。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的词连在一起,组成一个联合短语。

其中只有一个词的意义起作用,另一个只是陪衬,没有实际意义。

如《鸿门宴》:“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少长”义偏“长”。

“孰与君少长?”意思是“和你相比,哪一个年纪大?”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家”义偏指“国”,“家”只起陪衬作用,没有实际意义。

二、对文
对文是处在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中的相同位置上的字和词。

对文在词义上,通常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关系。

根据对文的这一特点,可以求得某一词的确切解释,可以由一个熟词的常用义去推断另一生词的冷僻义。

如《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阡陌”与“鸡犬”对文,“交通”与“相闻”对文。

“相闻”是个偏正词组,意为“(鸡鸣犬吠之声)互相听得到。

”“交通”同样是偏正词组,意为“(道路)交相通达”。

与现代汉语名词“交通”的意思不同。

三、互文
互文是指彼此相对的文句中,前后相对应的词语,意义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呼应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分单句互文、对句互文、多句互文三类:
1.单句互文。

即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互文。

如《阿房宫赋》:“朝歌夜弦”“朝”和“夜”,“歌”和“弦”互文。

全句的意思是:“早晚都在唱歌弹琴”。

不能理解为“早上唱歌,晚上弹琴”。

2.对句互文。

即出现在上下两句中的互文。

如《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

”“物”与“己”互文,“喜”与“悲”互文。

全句的意思是:“不因为外界事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处境好坏而高兴悲伤。

”不能理解为:“不因为外界事物好就高兴,不因为自己的处境不好就悲伤。


3.多句互文。

即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组成的互文。

如《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市”、“西市”、“南市”、“北市”互文,意思是:“(到)东南西北的集市上购买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

”不能理解为:“(到)东边的集市上购买骏马,(到)西边的集市上购买鞍鞯,(到)南边的集市上购买辔头,(到)北边的集市上购买长鞭。


四、省文
省文就是我们常说的“省略”。

主要情况有:
1.承前省。

即上文已经出现,或者前面有所交代,下文即可将有关词语省去,这叫承前省。

如《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省略动词“鼓”,是承上文“一鼓作气”句省。

2.蒙下省。

即后文已经出现,前面就不再写出,叫蒙后省,也作承后省。

如《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句主语“项王”,蒙下句“项王乃大惊”句省略。

3.语意省。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廉颇感到“羞耻”的原因,并非“相如素贱人,”确切原因是从前之“贱人”,而今却“位在廉颇之右”。

在此。

因语意,“吾羞”前省“而位居吾上”。

翻译时,要补充出来。

五、倒文
倒文就是颠倒文中词语、句子的次序。

主要情况有三:
1.词语颠倒协韵。

如《诗经·豳风·东山》:“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制彼裳衣”顺言当云:“制彼衣裳”。

这节诗“归、悲、衣、枚”押“徽”韵。

2.非韵文词语颠倒。

如《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也。

”“室于怒,市于色”顺言当云:“怒于室,色于市”。

3.倒句。

如《出师表》:“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中学古诗文教学中常见的特殊表达方式,例句还有很多。

上述所举,不过是择一而析。

望有志于这方面研究的同仁,不断归纳和总结,以至延伸,这对教学是很有益的。

(作者单位:麻栗坡县民族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