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十二五”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与路径选择
Ab t a t T e p r d o h wef ie—Ye rGu d l e i t e srt gc tr e o f te se l id sr fChn . sr c : h e o ft e T l h F v i t a i ei s h tae i u n p r d o h t e n u t o i a n i y B s d o h xsi g d v lp n t t ge f C i a a d t e sau u ft e p l i s t a h v e n i lme t d a e n t e e i n e eo me tsr e i s o h n n h tt s q o o h oi e h t a e b e mp e n e t a c
是相应的战略内容及引导措施缺乏周密和完善。 具体问题有 : 第一, 只是简单地依赖数据指标来体 现技术创新 战略意 图, 而在应采取 的技术适用程 度、 应遵循的技术创新规律 、 相应技术创新政策体
方阻力。但是, 战略规划的效力需要充分结合战略 内容本身及战略执行过程两个方面来进行考量。审
钢铁工业是 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 在国
却是更多的困惑和迷茫。近些年来 , 由于受人 民 币不断升值、 次贷危机扩大以及原材料价格 上涨 等综合 因素的影响 , 中国钢铁生产行业 已陷人 低
利润困局 , 行业销售收入利润率一直在 3 %上下徘
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 的战略地位。中国是世界 钢铁生产大 国, 钢产量 已连续 1 7年居世界第一。 2 1 年 , 国钢产量再创新高 , 01 我 达到了 68 .3亿吨, 又一次实现 了在大基数上 的高速增长。但是 , 这
(.Sho o u a ie a dL w, otes U i rt, hnag10 1 ,C i ; 1 colfH m n i n a N r at n e i Seyn 189 hn ts h v sy a 2 o hatn U i rt R s r et frh o o c nea e nl y Seyn 189 hn ) .N r es r n esy e ac C n ro e尸 f fSi c n Tc o g , hnag10 1 ,C i t e v i e h e t e d h o a
我国钢铁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主要内容
• • • • • • • • • 第一章 政策目标 第二章 产业发展规划 第三章 产业布局调整 第四章 产业技术政策 第五章 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第六章 投资管理 第七章 原材料政策 第八章 钢材节约使用 第九章 Hale Waihona Puke 它我国钢铁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 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中国钢铁工业不仅在数量 上快速增长,而且在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 经济、节能环保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中国 钢铁工业不仅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 重大贡献,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世界钢铁工业 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钢铁产业 目前存在许多的问题:
政策建议——从国家角度
1、合理控制钢铁工业生产规模 2、关、停、并、转一批高耗能、高污染、无资源的生产企业, 从全局出发,杜绝地方利益干扰 3、大力发展钢铁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节约资源,确保我国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有效利用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开发和应用高效钢材,降低钢材消费量。 第四,降低工业用水,加强污染治理,实现清洁生产。 4、加快海外资源基地建设,确保稳定资源来源
政策建议——从行业角度
1.提高钢铁行业准入条件,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无资源 的钢铁生产企业进入 2.加快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挥钢铁产业生 产的规模效应。促进产业重组,建立钢铁产业簇群,提高产 业集中度。通过整合、购并使资源、资本、设备和人才等方 面得到更大程度优化,从而使资金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劳 动生产率、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都获得明显提高,这是应 对钢铁产能过剩、解决钢铁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的有效途 径。 3.积极调整产业布局 4.改善产业组织结构
钢铁行业建议
钢铁行业建议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迅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钢铁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针对钢铁行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推动钢铁行业绿色发展钢铁行业是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推动钢铁行业向绿色发展转型。
具体做法如下:1.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加强钢铁企业环境监测和治理力度,严格实施排污标准,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钢铁行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优化生产工艺: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同时,加强对高炉煤气、烟尘等废气的处理,减少气溶胶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3.鼓励绿色产品开发:建立健全绿色钢铁产品认证体系,鼓励企业研发和生产低碳、节能、环保的钢铁产品,满足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
二、提高钢铁行业创新能力创新是推动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在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钢铁行业的创新能力。
具体做法如下:1.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大对钢铁行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科研团队的支持力度,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科研实验室和试验场所,提供科研人员开展钢铁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条件和环境。
2.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鼓励钢铁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和技术成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升级。
3.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强对钢铁行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行业的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三、加强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钢铁行业的重要任务。
通过优化产能结构和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钢铁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实现行业的良性发展。
具体做法如下:1.减少过剩产能:加大钢铁行业去产能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整合优质产能。
钢铁领域的问题与发展方向思考 (3)
钢铁领域的问题与发展方向思考一、引言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基础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如何解决钢铁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并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二、当前问题1. 过剩产能: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面临过剩产能的困境。
供给过剩使得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给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2. 环保治理:传统钢铁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高碳排放是导致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3. 技术升级:我国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
4. 人才短缺:缺乏高素质人才对于推动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构成阻碍。
三、发展方向思考1. 转型升级:要解决过剩产能问题,首先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规模,推动钢铁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2. 环境友好型:通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在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排放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成本。
3. 创新驱动: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提升钢铁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引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人才,培育技术创新领军企业。
4. 人才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钢铁专业教育与科研机构的合作。
吸引并留住高素质人才,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四、发展举措1. 加大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激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环保投入。
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良好发展模式。
2. 推进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钢铁产业合作和竞争,加强国际标准制定和技术交流,提升我国在全球钢铁行业中的影响力。
3. 建立监管机制:完善行业监管体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强化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结合,鼓励企业自主实施环境治理。
4. 持续创新:通过设立科研项目奖励基金、建立技术创新示范基地等手段,激发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创新活动,并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推向市场。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二)
标 煤 (00年 的实 际 数 据 ) 而一 般 的废 钢一 电炉 20 ,
高 炉一 转 炉 流程 消耗 大 量 的矿 石 和煤 , 此相 应 , 与
年发 表在《 国际能源研究》 It aoa j l l f ( e tn U I n m i lOT o a E e yR s rh 杂 志上 。 nr ee c ) g a 由表 5可 知 , 日本 钢 铁 工业 中 , 0 排 放 量 最 C2
张寿 荣
( 武汉 钢 铁集 团公 司 )
摘 要 结 构调整是 我 国钢铁工业 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关键 步骤 。可持续发 展
战略 的实施要 分阶段进行 。在结构 调整 中要通过 淘 汰落后 的工 艺 和装备 , 现钢铁 工 实 厂排放 无害化 , 构建 绿色钢铁制 造工业 , 进而构 建可持续发 展的 中国钢铁 工业。 关键词 结构 调整 环境负荷 资源消耗 绿色 钢铁工业 可持续 发展
维普资讯
20 0 2年 6月
Jn ue
・
钢铁研ຫໍສະໝຸດ 究 第 3 息第 1 期) 期( 2 6
N . (u 2 ) o3 Sm16
20 02
Ree rh o o s ac n I n& Se l r t e
专 家论 坛 ・
可 持 续 发 展 战 略 与 我 国钢 铁 工 业 的结 构 调 整 ( ) 二
不 同工 艺 流程 所 消 耗 的资 源 量 是 完 全 不 同 的 , 排 放 物也 有很 大 差 别 , 环 境 负 荷造 成 的 影 响 也 各 对
有 千秋 。
温室 气 体 C) 排 放 是 影 响 地 球 环 境 的重 ( ’的 要 因 素 之 一 , 钢 铁 工 业 中 C 2气 体 的 排 放 量 而 o 大 , 其 加重 环 境 负 荷 的 重 要 原 因之 一 。这 方 面 是 的研 究 工作 我 国做 得 较 少 。据 我所 知 , 日本 对 此 做过 非 常 系统 、 致 的研究 。他们 根 据 19 细 94年 日 本钢 铁 工 业 的 实 际 数 据 计 算 出不 同 工 艺 流 程 的 C 放 系数 (FC))见 表 5 O排 E ( , 2 。相关 论 文于 20 00
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
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于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钢铁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供需关系、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供需关系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钢铁产业供需关系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住房、基础设施建设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工业结构调整和去产能工作的推进,将会减少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钢铁企业的产能,改善供需关系。
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将为钢铁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加快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产能转移。
二、技术创新的推动钢铁产业在技术上的创新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钢铁行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将大幅提高,减少人力成本和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将推动钢铁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此外,低碳环保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钢铁产业一直被认为是资源消耗大、能源密集型、环境污染严重的行业之一。
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环境法规的加强,钢铁产业的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
在此情况下,钢铁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改善生产工艺和设施,减少排放和废物处理等,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也需要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鼓励企业绿色生产和技术创新,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
四、企业合并重组和国际化发展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钢铁企业需要通过合并重组和国际化发展来实现规模效应和多元化发展。
企业之间的合并重组可以整合资源、优化产能布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通过国际化发展,企业可以拓展海外市场,降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人力资源的培养和优化现代钢铁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企业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来推动发展。
钢材发展思路及措施
钢材发展思路及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钢材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然而,在钢铁行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推动钢材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思路和措施。
一、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钢铁企业需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发展。
应该优化生产结构,减少炭煤及其他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绿色发展。
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
三、加强市场监管,遏制不正当竞争。
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规范,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秩序。
同时,加强行业自律,遵守行业规范,加强行业协作,共同维护钢铁行业的长足发展。
四、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应该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出口比重,增加外汇收入,促进钢材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钢材行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市场监管,拓展海外市场等措施,以推动钢材行业的健康发展。
- 1 -。
2024年钢铁企业工作思路
2024年钢铁企业工作思路一、前言钢铁产业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于实现经济复苏和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
2024年,我有幸加入一家领先的钢铁企业,我将以自己的视角,描述未来工作的思路和目标,以及如何应对行业面临的挑战。
二、钢铁企业的发展趋势1.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钢铁企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我将积极参与推动企业实现绿色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并推动钢铁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
2.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钢铁企业在2024年将继续注重技术创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我将积极参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智能制造和自动化生产的实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在2024年,钢铁企业将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我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
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促进团队的协作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1. 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钢铁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
我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积极寻找新的市场需求,并推动企业产品的差异化和品牌建设。
2. 原材料供应的不确定性:钢铁企业依赖于原材料供应链的稳定性。
我将积极与供应商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加强对原材料市场的研究和监测,及时应对价格波动和供应风险。
3. 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钢铁企业在2024年将面临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包括招聘、培训、激励等方面。
我将积极参与人才招聘和培训工作,推动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四、个人工作思路和目标作为一名钢铁企业的员工,我将积极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不断学习和进步。
具体而言,我将:1. 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2. 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与同事们共同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进展。
3.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浅谈钢铁行业的发展
浅谈钢铁行业的发展提纲:1、钢铁行业的现状2、钢铁行业面临的问题3、对策与建议4、钢铁产业发展的展望5、与实际相结合唐山钢铁企业今后的发展6、结合唐山钢铁行业的实际确定小贷公司目标市场7、产品、价格、渠道、促销8、对小微钢企贷款存在的风险9、对借款人的审核一、钢铁行业的现状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及建筑、机械、造船、家电等行业。
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实体经济尤其是钢铁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同时也暴露出中国钢铁产能存在着严重的阶段性过剩,产能的结构不合理是时下对钢铁业产能及其结构的主流判断。
钢铁业的产能和结构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经济界关注的重点。
从2009年开始,政府对钢铁行业的调控力度逐渐加大,从《钢铁行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到《紧急通报》《准入条件》再到2010年出台的《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从环保、企业产量规模、高炉规模等不同方面对钢铁产量增长进行限制,政策出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二、钢铁行业面临的问题1、基础资源储备不足。
国家对地质勘探支持力度的弱化,特别是对铁矿石资源的勘探力度和深度尤为欠缺。
资源储备不足,造成了一边是钢铁行业迅速发展,一边是铁矿石资源出现严重稀缺。
我国不得不进口上亿吨铁石和铁精粉,而这些资源仅由几个估计巨头所控制。
需求不断增长从而丧失了定价权。
2、产业集中度低,工业布局不合理。
行业不规范,受市场需求驱动,地方中小钢铁企业受利益驱使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产能扩张无度。
与大企业争原料,抢市场,拼价格。
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恶性竞争。
资源利用不当,不能形成规模效应进而使成本增长。
3、产品结构差,以附加值产品为主。
从进口数据上来看我国进口的分项数据来看,在镀层板进口中80.2%是镀锌板,而镀锌板主要应用于汽车、家电和建筑等行业的高端钢材产品。
我国钢铁行业“十二五”发展思考与2011年市场展望
快结构调整步伐, 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国家政策取向看,
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
— —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是资源、 能源消
耗高的基础原材料工业:
— —
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目前有些主要产品出现
— —
国家抑制钢铁工业低附加值钢材出口, 钢铁产品大
量出口 不是战略选择。 根据国际国内市场变化和政策取向.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 战略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 —
铁工业作支撑。美、 德等发达国家, 日、 在工业化、 城镇化 、 现
代化的过程中, 都有过钢铁的辉煌。17 年, 94 美国产钢 120 32 万吨. 本 173 日 11 万吨, 1 1 从 8 年到 20 年的 18 7 09 3 年累计 ,
二五” 时期. 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一
“ 十二五” 时期 , 我国的公路、 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 设施建设、 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 汽车制造业、 家电业仍
将保持较快发展: 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
是按照工业化、 城镇化发展的需求, 调整产品结构。 要
根据国内外市场的新需求、 新变化, 处理好四个关系: 即内需
M ealur c lFi nc a c ntn t l ei a na i lAc ou i
以 转 变 发 展 方 式 为 主 线 以 推 进 城 镇 化 为 依 托
我国钢铁行业“ 十二五’ ’ 发展思考与 2 1年市场展望 11 1
戚 向东
一
、
我国钢 铁行 十二五” 业“ 发展思考
浅谈中国钢铁产业发展
在钢铁行业 内部 , 不同产 品的生产企业 在进入 和退 出壁垒上 也有一定 的差异 , 另外钢铁行业 生产 过程 中会 消耗大量 的能源 , 对环境 造成较 大 的压 力。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中国钢铁工业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从20世纪初期开始逐步壮大,并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迅速崛起。
以下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的一些关键阶段:发展历程:1.20世纪初期至1950年代:•钢铁工业起步较早,但规模较小,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工业基础逐渐恢复和建设。
2.1950年代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钢铁工业基本上由国有企业主导,以大型钢铁企业为主。
•钢铁产量逐步增加,但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3.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引入市场机制,推动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钢铁产量大幅增长,建设了一大批现代化的钢铁生产基地。
•钢铁质量和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4.21世纪初至今:•2000年代以后,中国钢铁产量进一步飙升,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钢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能效和环保水平。
•钢铁出口量大幅增加,但也面临国际贸易摩擦和过剩产能问题。
未来趋势:1.绿色、智能和数字化转型:•钢铁行业将加速实施绿色生产、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管理,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2.结构调整和去产能:•通过淘汰过剩产能、优化企业结构,推动钢铁行业向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3.创新驱动:•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资源安全保障:•加强对原材料的掌控,寻求替代资源,确保资源供应的可持续性。
5.国际市场拓展:•钢铁行业将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动"走出去"战略,寻求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6.加强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动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7.产业协同发展:•推动钢铁与其他行业的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总体而言,未来中国钢铁工业将在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技术创新等方面迎来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实施更为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促使钢铁工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钢铁行业的严峻形势体会
钢铁行业的严峻形势体会摘要:一、钢铁行业现状分析二、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三、应对钢铁行业严峻形势的措施四、未来发展展望正文: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我将根据提供的文本,为您分析钢铁行业的严峻形势,并探讨在此背景下如何应对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
一、钢铁行业现状分析近年来,钢铁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形势。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需求减少,钢材供过于求,价格波动剧烈。
此外,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使得钢铁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
二、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1.产能过剩:中国钢铁产能严重供大于求,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空间压缩。
2.需求减少: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钢材需求量减少,尤其是国内市场需求增速放缓。
3.成本压力: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投入增加、人力成本上升,使得钢铁企业经营成本增加。
4.行业竞争:国内外钢铁企业竞争激烈,特别是印度、东南亚等国家的钢铁企业对我国市场的冲击。
三、应对钢铁行业严峻形势的措施1.转型升级:钢铁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投入,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转型。
2.节能减排:加强环保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实现绿色生产。
3.兼并重组:钢铁企业之间进行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业集中度。
4.拓展市场: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寻求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
5.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钢铁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
四、未来发展展望1.钢铁行业整合:未来钢铁行业将呈现集中度高、规模大的发展趋势,企业间合作将更加紧密。
2.优质钢铁产品需求增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优质钢铁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3.绿色生产:环保要求日益严格,钢铁企业需要实现绿色生产,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国际化发展:钢铁企业应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总之,面对钢铁行业严峻的形势,企业需积极应对,寻求转型升级、节能减排、拓展市场等措施,以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第2009年第5期(总第326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5,2009Total No.326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陈美希(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存在着成本高、产量增速快、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不足等问题,环保及钢铁物流业也制约着钢铁工业的发展,使行业利润明显下降,钢铁行业面临困难期。
我国的钢铁工业要走一条产业结构和布局合理、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完成三个转变:由能源、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注重价格效益向注重降低成本转变。
[关键词]钢铁工业;钢铁成本;产业结构;环保;钢铁物流业[中图分类号]F41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6043(2009)05-0004-03[收稿日期]2009-04-01[作者简介]陈美希(1979-),女,福建长乐人,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
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钢铁工业一直是支持与推动工农业、交通、建筑、军工等其它各行业进行产业革命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始终把钢铁工业当作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战略工业,其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我国钢铁工业的现状(一)钢铁产量增长速度快1978年我国钢产量只有3178万吨,居世界第5位;1996年突破1亿吨,钢产量为10124万吨,列世界第一位;之后钢产量逐年增长,特别是从2002年的1.8237亿吨提高到2007年的4.8924亿吨,年均增长21.8%。
2008年钢铁工业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新的生产能力不断建成投产。
1~11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完成投资2859亿元,增长27.1%。
2008年年底,粗钢生产能力达到6.1亿吨,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
(二)钢铁行业的利润明显下降随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保经济增长,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4万亿元投资等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计划,更加刺激钢铁行业的扩张,而钢铁的消费却由于房地产业的萧条产生滞销,出现大量的产能过剩。
【发展战略】中铁集团发展战略思考
中铁集团发展战略思考
事处。企业代管单位:职工中心医院、中国铁道建筑公安局第十九公安处等单位。 集团公司机关行政、党群职能部门共有27个,编制定员239人。7个控股子公 司机关分布在辽阳、大连、通辽、珠海4个城市。
1.4资产和财产状况
集团公司现有总资产25亿元,其中流动资产19.4亿元。负债总额18.8亿 元,其中流动负债18.5亿元,长期负债0.3亿元。净资产5.3亿元,其中国家 资本2.9亿元。
1.6近5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6.1施工产值完成情况(单位:万元)
表1.6.1施工产值情况
TabIoi.6.1 constructiOn output
数据来源:企业统计报表
1.6.2承揽任务情况(单位:万元)
表1.6 2承揽任务情况
TabIel.6.2 Busin在对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基本概况、近几年指标完成情况以及集团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进行分析和介绍的基础上,认真查找了 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对集团所处的行业竞争、集团本身的资源和战略能力、集 团价值链以及企业的内部、外部环境进行了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集团今 后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保证措施,沉着应对各种挑战,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实力, 实现企业做强做大做久的宏伟目标。
economy ability and competition capability,realize the great goal of making the
enterprise stronger,larger and longer.
Keywords:Economy:Environment:Strategy:Measure
globalization.
This article,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浅谈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浅谈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2009-09-18 09:13作者:中国钢铁业【慧聪建材网】内容摘要: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没有强大的钢铁工业,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国防的巩固。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算起,我国钢铁工业已经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
在这60年的风雨兼程中,我国钢铁工业经历过坎坷和曲折,更有过乘风破浪、快速发展的辉煌。
在新中国成立60年周年之际,回顾我国钢铁工业6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60年的发展成就和经验,分析当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于促进钢铁工业未来又好又快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钢铁工业60年的发展历程1.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恢复和初步发展(1949―1957)我国近代钢铁工业起步于1890年成立的汉阳铁厂。
但由于制度缺陷和长期战乱,钢铁工业发展相当缓慢。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能生产钢铁的大企业只有19家,勉强能够修复生产的只有7座高炉、12座平炉、22座小电炉,当年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仅相当于最高年产量的1943年的1/6。
新中国成立后,新政府进行的第一步工作是对已有的钢铁企业进行接管。
1947年至1950年相继接管了30多家钢铁企业。
第二步是组织企业迅速恢复生产。
1949年7月,石景山钢铁厂首钢前身)、鞍钢、本钢率先恢复生产。
此后,钢铁工业恢复生产工作迅速由东北向全国展开。
短短的3年间,全国共恢复和扩建高炉34座,平炉26座。
到1952年,全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达到134.9万吨、192.9万吨和112.9万吨,全面超过解放前的历史最高水平;钢铁工业总产值达到136959万元,比1949年增长6.1倍。
1953年至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这一时期,在苏联的帮助下。
钢铁工业开始了大规模投资建设。
投资的重点是建设武钢及鞍钢和本钢的改扩建等8个重点钢铁项目。
钢铁行业的发展及环境分析
钢铁行业的发展及环境分析第一篇:钢铁行业的发展及环境分析钢铁行业的发展及环境分析一、世界钢铁业的发展现状21世纪的世界钢材消费市场仍主要在亚洲,其消费量约占世界钢材消费量的46%,亚洲的主要消费市场在中国、东南亚各国和日本。
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现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世界钢铁生产能力过剩,生产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钢铁生产布局也相应生了重大变化,钢铁生产重心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世界钢产量中的比重急剧上升,西方发达国家的份额大大减少。
(2)、国际钢材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竞争焦点集中在高附加值产品,工业发达国家区钢材出口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据有关分析,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板带材产能仍将大于需求,冷轧板、不锈钢镀锌板等设备的开工率只有70%左右,贸易价格波动大的状况不会在短期改变,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3)、钢铁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加深,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世界钢铁工业出现了两轮大规模的技术创新高潮,在不到半个世纪的内,大致形成了三代炼钢技术。
技术创新活动大大提高了钢材的产量和质量。
日本、美国、德国、韩极参与这两次大的技术创新,使他们不仅成为世界产钢大国,同时也使他们界钢铁市场上赢得了竞争优势,成为了世界钢铁强国。
二、钢铁公司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法(一)、政治环境分析自2005年出台钢铁产业政策以来,2007年钢铁行业政策出台力度与速度明显加大,国家对钢铁行业的规范引导是基于国内宏观经济、钢铁行业运行态势及国际市场氛围等综合因素权衡的必然结果,而目的是规范钢铁行业稳健运行。
(1)、税收政策:钢铁产品调整的重点仍然集中在出口上,其中对生铁、钢坯、盘条、钢筋、焊管、带钢等产品均大幅提高出口关税税率。
(2)、淘汰落后政策: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
(3)、节能减排政策:中国钢协将用“万元产值能耗”取代吨钢综合能耗与吨钢可比能耗,落后工艺装备企业的节能减排形势更为严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的思考21世纪初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每个钢铁企业和整个钢铁行业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在旺盛的市场需求拉动下,获得快速发展,钢铁工业的装备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产品结构调整也取得实效,钢铁行业在世界钢铁界的地位大大提升。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国民经济的高增长和对钢材的旺盛需求,得益于投资的拉动。
“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的投资规模之大,史无前例。
2001—2005年“十五”期间,钢铁工业总投资6865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2.32%,是“一五”到“九五”48年钢铁总投资的1.3倍,其中引进国外设备2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22亿元左右,占钢铁总固定资产投资的25%左右。
这些投资形成的新产能是2.65亿吨炼铁新产能、2.64亿吨炼钢新产能和2.68亿吨轧钢新产能。
通过“十五”的大规模引进设备,我国钢铁工业已有一批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铁、炼钢和轧钢装备。
但是应该看到,并未完全达到我们的初衷——彻底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钢材品种依靠进口问题,还有相当数量的高附加值、高性能的产品至今不能自给,还需要进口。
这告诉我们:高新技术是靠钱买不来的,特别是关系到企业生存的核心技术更是买不来的,这些技术被发达国家视为传家宝,绝对不会外传。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充分说明:当今社会谁拥有高新技术,谁就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谁就会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
今后几十年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是国内市场对钢铁的巨大需求和国内原料严重不足的困惑,在这种条件下,中国钢铁工业的出路是什么?答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决不能再走过去那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粗放式经营之路。
加快钢铁行业的战略调整是当务之急。
历史的经验可鉴,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生存成败不仅取决于战术决策的正确与否,最根本的是取决于战略决策的正确与否,战术错误是可以弥补的,战略的错误是无法挽救的。
在历史关键时刻的决策就更为重要。
一、21世纪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目标钢铁行业作为材料和基础工业,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高速发展所需的钢铁材料的重任。
根据我国的总体发展战略:在2020年要完成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到2050年我国要进入世界中等发展国家的行列。
根据这一发展目标,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应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提高钢铁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我国钢铁产品在充分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需要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发挥我国钢铁工业的优势,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化经营。
根据我国在21世纪的总体发展战略,钢铁行业在新世纪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1.为保证国家在2020年实现工业化和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提供所需要的钢铁材料,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可持续协调发展。
2.实现钢铁行业的自我完善,完成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完成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历史转变。
要实现这样的历史任务,钢铁工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大约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从目前到2010年前后,钢铁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从2010年到2020年—2030年前后,钢铁行业钢产量将要进入饱和期,此时钢的产量将达到历史最大峰值。
在2020年—2030年以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小城镇化的实现,钢材的消费强度和总量将会有所降低,但仍然会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2 钢铁工业今后的出路在哪里——如何走好今后几十年的路?钢铁行业作为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已不能继续过去那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以高投入扩张,来换取行业的高速发展之路,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钢铁行业目前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规模。
世界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加快,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资本流动全球化、市场全球化、生产全球化。
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积极推进钢铁产业链战略,加强钢铁工业战略调整是钢铁行业的重要任务。
众所周知,钢铁产业链包括从原料、燃料、生产系统和钢材的最终用户所组成的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
在这个产业链上的每个链环都担负着对钢铁生产举足轻重的任务。
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造成钢铁整个产业链的破坏解体。
为此,世界各国都很注重钢铁产业链的建设。
钢铁产业链建设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钢铁企业与原料、燃料生产企业的战略合作问题。
如何通过加强合作,使钢铁企业得到廉价、稳定、长期的原燃料供应,是钢铁行业发展的基础环节。
二是钢铁企业内部各工序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也至关重要。
采用最佳的工艺流程、先进的设备与管理,是使钢铁生产系统正常运行和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手段。
三是发展钢铁企业与最终用户之间的战略合作是钢铁企业生存的基石,也是钢铁企业产品开发市场的依据。
如何加强这三方面的工作,是关系钢铁行业能否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所在。
做好这三方面工作,我们要站在全新的角度和高度来审视未来的发展。
其中特别要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审视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
经济全球化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
经济全球化本质是全球经济市场化:使生产要素可以自由地在世界范围内转移,并由市场机制实现优化配置。
由于技术进步,已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给贸易造成的困难,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审视我国钢铁的发展,我们必须站在经济全球化的高度,充分考虑我国目前的国情——自然资源紧缺、生态资源脆弱的现实,规划我们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钢铁发展战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加强与原料行业的战略合作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为世界人均的1/4;人均耕地1.43亩,不足世界人均的40%;人均森林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45种主要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储量的一半,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和铝等人均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42%、18%、7.3%。
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钢铁持续稳定增长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特别是随着我国大型铁矿山进入开采末期后,我国对国外铁矿资源的依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
我国的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特别是钢铁生产的主要矿产品铁矿、锰矿、铬矿等资源短缺。
2000—2005年间,我国进口铁矿石达9.0525亿吨,用进口铁矿冶炼的生铁占我国生铁产量的比重逐年提高,从2000年的34%,已提高到目前的53%左右。
今后还要进一步提高。
除了铁矿石进口外,我们炼钢所需的锰矿、铬矿和镍矿,对海外的依存度也在逐年增加。
面对钢铁原料这样的需求形势,为保证我国钢铁工业长期稳定发展所需的原料问题,我们必须实施资源最优化战略:大力推进资源全球化、多元化战略,加大对国内和海外矿山的投资,通过对国内外重点铁矿、煤矿等资源企业的投资、参股和控股,组成国际化的跨国大型钢矿或钢煤公司,发展与这些企业的贸易合作,长期占有国际资源,以保证钢铁企业稳定的原燃料供应;通过与国内外海运公司、港口、铁路合作,组织联合海运,推进与港口、铁路的联合物流运输,保证钢铁行业海上运输线的安全,降低原料运输成本。
同时,我们必须与世界主要铁矿石需求方一起研究改进完善目前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这种机制应该考虑市场的供需关系、铁矿石质量、运距、铁矿石成本与价格的合理比例关系、铁矿石价格与钢材价格的合理比例关系、不同国家和地区等因素的影响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破国际上少数公司垄断铁矿石资源市场和价格的局面,我们才能在国际钢铁原料市场的竞争中真正取得话语权,我国的钢铁产业安全才有保证。
打铁还要自身硬——加强钢铁行业的整合和自主创新能力虽然我们已成为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与世界钢铁发展和用户需求还有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在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钢铁生产向着质量型、效益型、低成本方向改进;而用户则朝着要求产品高品质、品种规格多样化和“零库存”方向发展。
我国钢铁工业还存在如下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
2005年我国钢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企业从上年的2个增加到8个,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46.36%,产业集中度比上年有所提高;但与世界级钢铁企业相比,我国钢铁企业的规模还比较小,2005年世界钢产量的前十名中,我国只有宝钢入选,为第六位,宝钢与世界第一的米塔尔产量差2700万吨。
——产业结构不合理,普通产品供大于求,高附加值品种还不能完全满足下游行业的需要,仍需进口。
2005年,我国热轧普薄板自给率87.08%;冷轧普薄板自给率61.65%;冷轧不锈薄板自给率67.6%;镀锌板自给率63.48%;镀锡板自给率77.92%;彩涂板自给率84.93%;冷轧硅钢自给率64.42%,这充分反映钢铁工业的产业结构需要调整,高端产品与国民经济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
主要表现在重大冶金装备和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钢材品种,仍然依靠进口,制约着我国钢铁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为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板材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到2004年我国已引进热连轧机18套、冷连轧机10套、不锈钢轧机8套、大无缝钢管轧机5套、万能轨梁轧机3套、H型钢轧机4套,还引进了一批棒线材轧机。
这些设备的引进对改变我国钢铁行业装备水平、提高产品档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我们还没有掌握相关核心技术,不少产品我们还需进口,如高档汽车板、高档家电板、高牌号取向硅钢、特殊扣石油化工用管、抗压溃石油套管、高牌号钢帘线用线材、高精度合金钢棒材、平行腿槽钢、大型造船用T型钢和L型钢等。
特别是在如下技术和设备方面我国与世界前沿水平还有较大差距:1.宽带钢热连轧设备和技术我国先后从日本、德国等国引进设备和相关技术,包括板厚和板型控制技术,如工作辊弯辊(WRB、DCB)、支承辊型调节(VC)和CVC轧机、HC轧机等技术。
鞍钢开发了2150宽带钢热轧生产线,产品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在宽带钢热连轧技术方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薄板坯连铸连轧设备和技术这是我国近年来引进最多的,有德国SMS公司的CSP技术和隧道炉、德国MDH公司的感应加热、达涅利公司的FTSR技术。
对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我国掌握是世界最好的,但仅有鞍钢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自主开发研制了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SP技术。
在对热带钢性能控制技术、宽度控制技术、热轧薄规格品种的开发等方面与世界前沿还有一定差距。
3.中厚板轧机和技术我国中厚板轧机装备发展水平滞后于薄板,厚板轧机主要有鞍钢4300、舞阳4200、上海浦东4200和宝钢刚投产的5000毫米轧机,老式中板轧机多以2800为主,新建、在建的多以3500、3800、4300、5000毫米的四辊单机架或双机架为主,这些轧机采用大轧制压力、高刚度、大功率设计,为实现TMCP工艺生产高质量高性能中厚板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