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并购浅谈(完成)
浅谈企业并购财务所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输 .医院的 员工必须深 知 自身在成本 控 用现 在最先进 的全面预算 系统 ,以能够 社 会 效 益 , 还 可 以 壮 大 医 院 发 展 规 制 中的作用 对 相应 的责 任和义 务也 要 达到成本控制标准化和科学化的要求 。 有所 了解 ;其次 成本 管理通过体 制来 保证 ,做到 实时责任考核 .成本 管理 要 务 信 息 不 能 再 只 依 靠 传 统 的 财 务 人 员 期对在 职财务 人员进行业 务培训 鼓 励 求 要 求 医 院每 个 部 门都 参 与 到 财务 财务 人员学 习掌握现代化 的科学管理 方 信 息 的 采 集 当 中 主 要 的 采 集 信 息 还
的成本核 算细节 。在成本 核算过程 中要 医院管理层和 员工一起推 动医院 向前发 是 医院 总结的非 常宝贵的经验 ,这些数
客观 ,应该抛弃 旧的核算 形式 ,以便能 展 ,从而实现成本控制 的目的。 实 事 求 是地 保 证 医 院 成本 核 算 的准 确 性 .从 而形 成 医院 成 本核 算 完 整 的 体 系 .降低医院运营成本 。 据对于 后来的成本控 制工作 的有序进行 提供 了引导的作 用 ,强化数据 的保 存
浅谈企 业并购财务所 面临的 三 、结论
对 于 成 本控 制方 面 来说 ,每 一 项 财 务 由上 可 知 在 当前 我 国竞 争 激 烈
信息 系统 的策 略 : 竞 争 水 平 提 高 医 院 管 理 水 平 与 医 疗
的最 基 本 元 素 ,而 且 信 息 的及 时性和 成 的 。
一
、
公司并购财务相关 问题
公司并 购包 含 多方 面 的内容 ,指 的
浅谈我国企业并购的现状及其对策
企 业 的并 购 不 管基 于 何 种 目的 , 理 问题 最 终 是 决 定 企 业 成 败 管 的关键。首先, 公司治理结构不清 , 致使员工不能投入工作是整合的 最大障碍。并购完成后 , 加强对并购后企业的改造 , 调整内部治理结 构, 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转的效率。由于合并前各公司的经营 方式 的 不同, 并购 后 的新 公 司 可 能要 经 历一 个艰 难 的调 整过 程 。其 次 , 织 组 中的人是在 有限条件下 实现边际效用最大化的人 。 企业并购牵扯到 集 团 内 各个 员工 , 起 最 大 的 问 题 是 利 益 调 整 问题 , 人 利 益 的得 引 个 失决定 了对组织机构调整和创新的基本态度。最后 , 文化冲突是并 购企业整合过程中难以克服的障碍之一。公司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混 合 物 , 包 括 组 织 的 价值 观 、 统 、 仰 以及 处 理 问题 的准 则 , 于 它 传 信 属 社 会学 范 畴 , 塑造 企业 的管 理 风格 和 管理 理 念 , 指 导 实践 。企 业 它 并 并购是组织机构调整 的一次变革, 这必然会对人们固有的思维 习惯 和意识形成 强大 的冲 击, 并能带来很大 的差异和不适应 , 这也给组 织 机 构调 整 带来 诸 多 问题 , 时 十 分 严 重 , 可 能 导 致 组 织 创 新 难 有 并 以进 行 。针 对我 国企业 并 购 失 败 的种 种原 因 , 提 出以 下对 策 我 31 并 购 之 前 做 好 前 馈 控 制 工 作 并 购 是 一 项 浩 大 的 系 统 工 . 程, 复杂程度极高, 因而前馈控制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种预先控 制 工作有利于提早发现失败诱因 , 从而 事先采取应对 之策 , 免因盲 避 目行动 而 带 来 不利 的 后 果。 311从 战 略 的 高度 挑 选 目标 企业 一 个 企 业 要 进行 扩 张 , 先 .. 首 需要制订战略规划, 有了战略规划就有了选择并购对象的标准 。 特别 在跨行业混合并购中, 更要对新行业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审慎地考察 , 对 目标企业的竞争优势、 弱点和增长潜力进行客观评估和判断。 31 ._ 目标企业进行缜密的财务分析 作为并购 方企业,最好 2对 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 , 多角度、 方位地对 目标企业进行财务 分析 。 全 这既是为了探出不实之处, 排除隐患 , 也是为了确定切合实际的并购 价格打下坚实基础。只有并购企业并购价格定得切实合理 , 才能保证 并购最 终 获得成 功 。具体 而 言 , 被 企业 的财 务 分析 应从 以下 几 点入 对 手: 盈亏及成本分析 , 财务状况分析 , 重编被并购企业的财务报表。 313评估企业 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并购正式开展之前 , .. 通过双 方 各部 门人 员的 初 步 接 触 和 交 流 , 双 方 的 经 营 理 念 、 为 模 式 以 对 行 及 思维 方式 进 行 评 估 、 较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样 可 以 帮 助 双 方 预 测 比 这 可 能发 生 的 文化 和价 值 ; 突 , 而决 定 取 舍 。 中 从
浅谈我国企业并购的会计问题
司之 间权 益 的重 新 分配 和 组 合 的 企 业 要按 公 允 价值 记 录所 收到 的 会 计 年 度 的 哪 一个 时点 参 与合
过 程 在 此 过程 中, 涉及 并 购 公 司 资 产和 承 担 的债务 ,投 资 成 本也 并 企 业 的整 年 度 损 益 应包 括 在 合 与被 并 购公 司双 方 的资产 、 负债及 以公 允价 值 来 反 映 。在 权 益 结合 并 的企 业 , 留存 收 益也 应 转 入 合 所 有 者权 益 等 一 系 列会 计 要 素 的 法 下 ,取 得 的资产 和 承 担 的债 务 并 后 的企 业 。 变化 , 而产生用合 理 的会 计方法 以参 与合 并 企 业 的账 面价值 来 反 从
合并是 一种买卖净资产 的合并 , 合 并 中 的 间 接 费 用 计 ^ 当 期 损
这 种交 易 与企 业直 接 从 外 界购 ^ 益。 而在 权 益结合 法下 , 生的费 发
: 购 法 权 结 法 l 二、买 与 益 台 I - t l 的 济 响 经 影 ; }
-
《 关于执行具体会计准则和 ( 股份
有 限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司会 计 制 度 ) 有关 会 计 问
权 益 结 合 法按 原 来 的账 面价 题 的解答 》 。但 随着合 并 方武 的创
值记录并入 的资产和 负债 ,而且 新 , 尤其 是换 股 合并 的 出现 , 些 这
不确 认 商誉。购 买法则相 反 。 以 规定 已经不 能 适 应经 济 发展 的 要 所 在 合 并 以后年 度 ,接权 益 结合 法 求 。此 外 , 由于缺乏 相应规 范的会 所 得 的成本 、费用 要 较购 买法小 , 计 方 法 ,将 使 合 并 会 计信 息缺 乏 收益则 大。此 外 , 购 买法 下 , 在 被 可 比性 ,也 不 利 于投 资 者 了解合 并 企 业 的 留存 收 益 不能 并 入 ,仅 并 所使 用 的会 计 方 法 ,证券 市场 倪 调 整增 加 超 面值 缴入 资 本 。在 的投 资 理性 也 会 受 到 削弱 ,助 长 权 益 结合 法 下 ,被 并企 业 的 留存 收益包 括 在 实 施合 并 的企 业 , 可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浅谈
中 国 企 业 海 外 并 购 浅 谈
张 勇
青岛 2 6 6 0 7 1 ) ( 中国海 洋 ຫໍສະໝຸດ 学 M B A 教 育 中心 。山东
【 摘 要 】2 0 0 8 年1 2 月6 日, 《 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g I 》 出台,为并购市场提供资金支持;2 0 0 9 年3 月1 6 日, 《 境外投资管理办法》推进 7境外投资便利 化。两项政策在短 时间内相 继出台,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最好支持。利好政策推动中国企业纷纷走 出国门,但是海外并购也需注 意相关问题,以稳步推 进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以及海外产业布局。 【 关键词 】海外并购;并购贷款 ;风险控制
2 0 0 8 年1 2 月6 日 ,银 监 会 出 台 《 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 引》 ( 下简称 《 指 引 》 ),标 志着 并购 贷 款 作 为 股 本 权 益 性 融 资 形 式之 一 先 行 破 冰 , 为 并 购 市 场 的 发 展 提 供 了 资 金 支 持 ,可 谓 适 时 开 闸 。 2 0 0 9 年3 月1 6 日, 为 拉动 出 口扩 大 内 需 ,商 务 部 发 布 《 境外投资管理办法》 ( 下 简称 《 办 法 》 )。 《 办 法 》将 进 一步 改 革 境 外 投 资 管 理 体 制 , 推进 境 外 投 资 便 利 化 ,大 力 支 持 中 国 企业 “ 走 出去 ”参 与 国 际 经 济 合 作 与竞 争 。 根 据 办 法 ,企 业 申请海 外 并购 只 需递 交 一 张 申请 表 即 可 在 三 个 工作 日内 获 批 。此 办 法 的 出 台 是 对 中 国 企业 海 外 投 资 给 予 的 利 好 支 持 。 《 指引》 与 《 办 法 》 两 项 政 策 在 短 短 时 间 内相 继 出 台 ,对 于 中 国企 业 在 金 融 危机
浅谈中国企业理性跨国并购
有些企业希望通过竞购获取这些行业 的核心技术 , 从而弥补 自己技 术上的“ 短板” 战略资产是企业发展中最主要 的对竞争具有决定作用 的 。 资产 , 它主要是指无形 资产 。20 04年 1 月 8日, 2 柳传志代表联想对全世 界宣 布联想以 l. 亿美元的价格并购 了 I M 的全球个人 电脑业务 , 2 5 B 包 括P C机 和笔记本电脑 以及与个人电脑业 务相关的研发中心 、 制造工厂 、 全球的经销 网络和服务 中心 ,并购后, M持有 l. I B 8 %的联想集团股份 , 5 而联想控股将在集团中占有 4 % 5 左右 的股份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 , 联 想还可在 5 年内使用 I M的品牌 。并购完成之后 , B 联想就将 成为世界上 仅次 于戴尔 、 惠普 之后第三大 P c厂商。联想支付 的 1. 亿美元有很大 2 5
维普资讯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 号:0 5- 3 (0 7 2 - 2 0 0 10 - 0 3 2 0 )4- 1- 3 6 0
SIT C F R A IND V L P E T&E O O Y C- E HI O M TO E E O M N N CNM
税法规定 , 凡在我 国境内投资符合 国家产业政策的项 目的企 业 , 其 项目 所需 国产设备 投资的 4 %可从企业设备购置 当年比前一年新增 的 0 企业所得税中抵 免。每一年度投资的抵免 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 不得超过 该企业当年比设 备购置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 得税税额。 如果当年新增 的 企业所 得税 税额不足抵 免时 , 未予抵免 的投资额 , 可用 以后年度 比设 备 购置前一年新增 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延续抵 免 , 但延续抵免的期限最长不
浅谈对企业并购的一点认识
浅谈对企业并购的一点认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
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快速扩张规模,增强市场地位,促进自身发展。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一
定要注意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财务风险、组织文化、管理体系等因素。
首先,企业并购需要考虑财务风险。
在并购前,需要对目标企业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财
务分析,包括财务状况、业务结构、资产负债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考虑并购后资本结构
的合理性、资金流的稳定性等因素,以避免因资金链断裂而导致的财务风险。
其次,企业并购还需要考虑组织文化问题。
企业的文化是企业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
体现。
在并购过程中,需要考虑两个企业的组织文化是否相似,是否能够互相融合。
如果
两个企业的组织文化相差太大,往往会导致并购失败。
因此,在并购前需要做好文化尽调
工作,了解目标企业的文化特点,避免文化冲突。
最后,企业并购还需要考虑管理体系问题。
并购后,两个企业需要进行管理体系的融合,否则很容易因管理体系不协调而导致并购失败。
因此,在并购前,需要对两个企业的
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确保管理体系能够顺利融合。
综上所述,企业并购是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选择,但必须谨慎。
在并购过程中,需要
从财务风险、组织文化、管理体系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估和考虑。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
尽最大努力确保企业并购能够成功实施,实现互利共赢。
浅谈国有企业并购中易忽略的几个问题
资产总额 、销售收入 、利润等简单财务指标和 蓖对化数 字
[ 收秘 日期]21 — 5 0 1 1 0 2 1 1
[ 作者简介1高淑 泽 (91 ,女,山东青 岛人 ,太原理工太学文擘簏法学 采教授 14一)
2 0
维普资讯
第 H 卷 第 1期
、
从 国有资产产权结构 调整看 国企并购 易忽略 的问题
空航天 、通讯、新闻 出版等 重要 领域或数额 巨大、影响 广 泛的案件要 坚决立法 妾行 国蒙审批悄度;其农时一般性质 的普通并 购案 妾行备案供 国蒙查证或决策分析 使用 .推动 井购 法制化建设 ,保护 国有资产合理刺苴,彻底 解决 出贵
个新的观察税 角。
一
必将 引起各职能部 门之 间互相争夺利苴,置蚌叉回到 主体 不 明、所有者经营者不分、经营戈规 范、损 害出费人和展
东利益 的旧路 上去 ,这也是难以大规模曩 开图费授权 经营
的重要原 周。有什盘方法可烈把握 奸政府 干预的度量和鼓
秉呢?作者认 为 应谪 多从发 选 国家走过 的道 路 去 总蛄借 鉴 。首先必须 完善制度 法规 .对仝融业 、电力、铁路 、航
(a .20 ) Jn 0 2
浅 谈 国有 企 业 并购 中易忽 略 的 几个 问题
高淑 泽 ,昊海 平0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斥 0 9 2 ;2 山西晋堞实业开发 巷叠 司.山西 1 304 太原 0 0 0 ) 30 1
[ 擅
薹】随着企业费丰运 营战略理论的不断完善和 实践 的不断深化 .许 多不 秀被发 现的 问题 逛渐 昱现 出来,
【 美■词 ]奎韭井蚺 ;囤贵授 权;青 年运 营;责奉市场;兼井重蛆 ;盘业管理 ; 期效应 两
浅谈中国跨国公司并购问题
融资 渠道狭 隘。 中国虽 于 2 0 0 1年加 入 了 WT O,但市 兼 并或 收购,企业就 能搞 活。都搞企 业集团,误 以为 “ 大”
场经 济仍未得到很 多发达 国家认可 。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 , 等 于 “ 。 实则不然 。企 业采取 兼并、收购 ,还是分 拆、 好” 金融体 系也没有健全 , 这导致我国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通 ,资 放弃 , 均要视 企业 、 市场的实际情况与企业的发展 战略而定 , 本市 场运作 乏力 ,并购资金不 足制约 了企 业作 为主动方去 并购并非灵丹妙药。 并购外国企业而只能坐 以等待国外企 业的并购 。 2.并购不是单纯 为扩 大规模 ,而应注意结构 的调 整。
随着近 年来 中国经 济的飞速发展 ,公 司的海外扩 张已
双 方企业文 化融合程 度、双方人 力资源的趋 同性 与互补性 经成 了公 司快速发展壮 大的一条 “ 捷径 ” ,然而 由于 自身的
等。跨 国并购涉及 2个 国家,涉及 不 同民族 不同语言 不同 资金 ,管理 以及 各方面 的瓶 颈限制 ,很多企业 都未能取得 信仰 的两国代表 ,文 化整合 困难 在任何 一次跨 国并 购中都 如愿的结果 。因此提 出以下几点建议 , 以防并购的 “ 双刃剑 ”
国际 商法 以及 国际营销等各个 领域。从我 国多年来 累积 的 带来新 的动力。而不单纯是 简单 的扩 大规模 ,或建立产 品
浅谈企业的反向并购
浅谈企业的反向并购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获取更大发展空间和市场份额,常常会通过并购来实现业务扩张。
而在这反向并购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那么,什么是反向并购呢?反向并购又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呢?接下来,我们将对企业的反向并购进行深入探讨。
一、反向并购的定义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反向并购。
在传统的并购中,一般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收购另一家公司或资产来实现业务扩张和市场拓展。
而反向并购则是指一个小型或者中小型公司收购一家规模较大的公司,通常是在规模相当但实力较弱的情况下进行的并购。
1. 市场份额扩大:通过反向并购,中小型企业可以借助被收购公司的规模和实力,快速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
2. 技术和资源整合:被收购公司常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资源,可以帮助中小型企业迅速提升自己的研发和生产水平。
3. 提升企业形象:通过反向并购,中小型企业可以快速提升自己在行业中的形象和地位,获得更多合作机会。
5. 降低市场风险:借助被收购公司的品牌和市场影响力,中小型企业可以降低自身在市场上的风险。
三、反向并购的关键因素虽然反向并购具有诸多优势,但是要实现成功的反向并购,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资金实力:进行反向并购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在筹备反向并购之前,企业需要做好充分的财务准备,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并购活动。
2. 产业匹配:被收购公司的业务是否与企业现有的业务相符,是否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整合,这是反向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
3. 经营团队:进行反向并购的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管理团队,能够有效地整合被收购公司的资源和人才,推动业务的快速发展。
4. 市场调研:在进行反向并购之前,企业需要对被收购公司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其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和市场地位,为后续的并购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5. 法律法规:反向并购涉及到诸多法律法规的约束,企业在进行反向并购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确保并购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浅谈企业并购的目标定位及原则_2022年企业并购案例
浅谈企业并购的目标定位及原则_2022年企业并购案例关键词并购目标定位原则202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未来的五年,是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加快建设“三集五大”体系为战略重点,推动公司和电网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安全发展关键时期。
公司战略目标到2022年基本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
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就是要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服务保障能力强、软实力强的国际性现代公司。
并购是企业发展壮大、走向国际竞争舞台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
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并购是一条必由之路,准确的并购目标定位及正确的策略选择,将大大提高并购的成功率。
一、企业并购背景分析已故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施蒂格勒在对美国前50家大公司进行深入研究后在他的论文《通向垄断和寡占之路一兼并》中指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形式的兼并收购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
”这一点对中国企业也不例外。
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最新发布的《2022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从2001年到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营业规模从6.1万亿元跃升到27.6万亿,年均增长18.3%,远高于同期美国企业500强3.1%和世界企业500强5.7%的增长水平。
内地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由11家增加到43家。
并购对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贡献巨大。
据统计,从2006年至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分别有131、158、146、151家企业依次并购重组了408、544、681、897家企业。
由此看出,中国企业500强并购的活跃程度逐年增加。
同时,通过并购,一大批优势企业通过股权收购、并购等方式,不仅极大地扩展了经营规模,更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资源配置效率。
二、并购的目标定位根据公司的“十二五”规划战略目标,笔者认为,其并购目标的定位,应主要考虑如下三个方面:(一)实现协同效应并购协同效应能使企业间实现优势互补,消除企业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
浅谈中国公司海外并购完成后财务整合内容
素质 、文化 素质和 自律 意识以及 自我控 服 务 中长 期 实践 形 成 的 它 是 财会 人 科 技 进 步 作 为 动 力 ,把 提 供 高 质 量 会 计 制 、自我 约束的能 力 .从 而形成强 大的 员 的 行 为 准 则 、 文 化 素 质 、 个 人 才 能 信 息 作 为 根 本 出 发 点 。 同 时 ,我 们 不 单 与群体智慧 的结晶 。要培养和形 成会计 要 吸 纳 国外 优 秀 会 计 文 化 .革 除 传 统 文 2 增 加会计 判 断 空间 ,培养 会计 人员正确 的价值 观 ,就要从会计 主体 出 化 中的不 良影响 因素 ,推动 会计改革 人 员 的 判 断 能 力 发 ,培养他们 的主人翁责任感和 民主参 更要继承和 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中的优 良 凝聚力 、向心力和 创造 力。 借 鉴美国会计 文化 .增强 会计 人员 与意识 以及 共同的 目标感 、使命 感 、责 特质 ,形成具 有我国特色 的先进 会计文 的 判 断 能 力 。我 国独 特 的 会 计 目标 应 当 任 感 、荣誉感及 其在此基础 上形 成的凝 化 ,充 分 发 挥 会 计 文 化 软 实 力 的 作 用 。 只有这样 ,我 国会 计行业才能保 持会计 是承认保 护个人投资 者利益与维护全社 聚力和 向心 力。要培养具有坚定 信念和 文化 的先进性 ,逐步建立具 有中国特色 会利益 的一致性 .只有充分实现个 人价 正确价值观念 、优秀道德行 为规 范的会 的会计 管理理论和方法体 系 ,使之适 应 值 ,才 能最大限度地 增进社会价值 。对 计人员 ,从根本 上增强会计机构 的工作 国 内 与 国 际 的发 展 。回 于会计 准则 的制订机 构来讲 ,应在 整个 活力 .就要 注重汇集会计人 员的意志和 ( 者单位 :长城钻探 工程有 限公 作 准 则 中 适 当 增 加 一 些 可 供 会 计 人 员 自行 意 识 反 映 形 势 的 需 要 和 需 求 ,提 炼 共 司 苏里 格 气 田项 目部 )
浅谈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成长
浅谈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成长
张
( 东北林业大学
【 摘
丽 ,南召凤 ,陈振 宇
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04 ) 500
要】 企 业顺利成长问题是跨 国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跨 国并购后企业能否顺利成 长最重要 的是 实现
与被并购企 业从技术 、管理与文化三个方面的整合 。企业要从 长远上形成 自身发展 的优 势 ,即形成具有异质
— —- —
—
45- — - - —
维普资讯
业经济
20 0 6年第 3
S A G E J G N . 。2 0 H N Y I 儿 o 3 0 6 N
伍 。把所有人 的力量凝聚起来 ,为实现企业 利润最
重要因素。人力资本整合也是文化整合的一个熏要 部分。人是企业制度、经营决策的制定者 、执行 大化的目 标而发挥最大潜力。 营销系统包括营销技术和营销网络,企业通过 者、创新者和评估者 ,因而实行跨国并购后人才的 营销技术将高效 的产品以低 廉 的价格 向顾客提供满 去 留问题成 为影 响企业成长 的关键问题 。所 以并 购 足其个性化需求 的商品和劳务 ;而营销 网络 是企业 双方企业 的高层 管理者必须协调各方面 的力量 处理 推销产品和售后服务的前沿阵地 , 其主要功能是产 好这个 问题 。 三、结论 品销售、市场调查、营销宣传、技术支持和市场开 在当前国际直接投资中。跨国公司扮演着越来 拓 。企业 一旦拥有 了庞大 的营销网络 ,就将成为后 越重要的角色。跨国公司利用本身的技术和资本优 来 者进入该市场 的壁 垒 ,从 而在相当长 的时间 内获 势将全球市场、资源以及世界各地最有效的投资区 得超额利润 。 我 国企 业 在管 理 上还 处 于不 断 的完善 和探索 位在公 司内部进行组织 ,并按 照公 司的战略规划进 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强 中 ,应该在学 习国外先 进管理经验 的同时将本 国的 行统一的调度和配置, 有力的经济 组织。 因此 ,我 国企业实行跨 国并 购是 管理优势融合 到国外管理理念之 中 ,使二 者有 机的 结 合起来 并形成并购企业独有 的管理体制 ,这才可 顺应世界经济发展 的趋势 ,也是促进 国外先 进技术 和我国廉价劳动力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的需要。我 以发挥跨 国并购 企业管理上 的最大效率 。 国在实行跨国并购后一定要根据被并购企业与并购 ( 三)文化上 的整合 企业 的特点整合企业 的技术 、管理 和文 化 。 目前我 文化 整合 也包括两个方面 ,即企业 文化整合及 人力资源整合 。 良好 的企业 文化是企业 整合更大范 国跨 国并 购还 处 于起步 阶 段 ,跨 国并 购 的具 体程 围的资源和迅速提 高市 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企业 文 序、操作规则 、运行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 因此 , 我们应该借鉴国外跨国并购后企业的成长策 化使企业 中的每一 个员工按照企业一致性 的发 展 目 在尽短的时间内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跨国并购 标而努力 ,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使员工 自 觉地协 略, 调配合 , 减少 内部冲突及管理费用;同时也给企业 企业 的成长之路 。 【 考 文 献】 参 的员 工带来一种凝聚力 ,使其 围绕核心竞 争力展开
浅谈我国企业并购融资的现状和对策
用 于支持 能源 、 交通 、 通信 、 原材料等瓶颈 产业 的发 重要 展。 虽然最近两年 国家对发行企业 债券的限制和监管方 式有 所松动 , 系列 的开放性 政策相 继 出台 , 一 企业债 券
发 行 的市 场化信 号频 频闪现 ,但是 就 目前政 策环境 来 说 ,企业并购利用 发行债券融 资面临着诸如发债 额度 、
具相 对落后 , 资本市 场发展 不完 善 , 业并购 可采用 的 企 融资方式仍然 十分有限 ,严重 限制 了企业 的并 购行 为 。 由于制约我 国并购 融资发 展 的主要 因素是 国 内资本 市
场发 展不完善 , 金融 体制不 健全 , 因此对 并购 融资研 究 应针对外部融资环境 的发展来进行 。同时 , 为企业 行 作 为, 并购融资还应该从 企业角度来进行 决策分析 。因此 在这种背景下 , 通过研究并 购活动各环 节的运作机理 和
我 国企业并购融资状况 ,同时借鉴发 达国家的经验 , 探 索适合我 国企业 的并购融 资方 式是非常有必要 的。 鉴 有 于此 ,本文拟对企业并购 的融资 问题进行 深入研究 , 试 图找到适合不 同企业 的特定 融资方式 , 以期对增强并 购 成功的可能性有所裨益 。 所谓并购融资是指并购企 业为顺利完成 并购 , 对并 购双方 的资本结 构进行规 划 , 通过各 种渠道 、 运用 各种 手段融通资金的行为 , 它往往 是决定并购成 功与否 的技
术性条 件 。简而言之是指企业并 购活动 中的资金融通 。 并购融资的特点是融资额大 , 对并 购后存续企业 资本结
业化程度还难 以胜任对企 业并购业务实 施有效 的参与 、 监督和控制 , 加上 目前我 国抵押贷款机 制还不够充分有 效, 信贷风险难 以控制 , 因此 , 并购贷款 常常需要投资银
浅谈并购后的整合策略
浅谈并购后的整合策略浅谈并购后的整合策略随着公司的发展,许多组织会选择进行并购,以实现快速扩张或进入新的市场。
然而,并购只是第一步,实施并购后的整合策略则是确保两家公司能够顺利融合,并实现预期收益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并购后的整合策略,并提出一些浅显的建议。
首先,成功的并购整合需要一个清晰的目标和战略。
在并购之前,公司应该明确其目标,包括增加市场份额、实现成本节约、拓展创新能力等。
然后,制定一份详细的整合计划,包括战略目标、时间表、人员调整等。
这个计划需要牢牢围绕着公司的目标,同时也要考虑到两家公司的文化差异和员工的反应。
其次,人员的整合是并购后整合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人员整合中,公司应该积极进行沟通和协商,尽量减少工作不确定性和员工的不安全感。
此外,公司应该优先保留核心人才,并且对整合后的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
通常情况下,同时保留并管理两家公司的人才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以确保知识和经验的传递。
第三,文化融合是关键之一。
在并购整合过程中,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内部冲突和摩擦。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促进文化融合。
为了加强文化整合,可以共同制定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组织跨部门的文化交流和培训、激励呼吁员工积极融入新的文化。
此外,在整合过程中,开展透明的沟通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以便所有员工都能理解和支持整合的过程和目标。
第四,整合后的公司需要重新评估其业务结构和流程,以确保其能够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这可能包括重新定义业务部门、精简管理层次、优化业务流程等。
通过重新评估和调整,公司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灵活性,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最后,监控整合的进展和结果非常重要。
公司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监控和评估机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调整。
这可以包括定期的评估会议、对关键指标的跟踪和分析等。
此外,公司应该及时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供应商等)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反馈和意见,以便及时解决问题和做出改进。
我国企业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结构 试点 ,至 19 年 ,试 点城 市扩 大到 了1 0 ,促 使企业 97 1个 并购 向全 国范围 内展开 。这一 阶段 的并购活动数量 出现 了大幅 度的增 长 ,专业化程度有 了明显的提高 ,企业 并购逐步走 向正 规。 ( )发展 扩大 阶段 ( 0 0 三 2 0 年至 今 ) 自我 国加入WT O以后 ,经济逐步实现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这一 阶段 企 业并购 的外部环 境逐 渐 改善 ,并购 方 式更加 多元 化 ,企业 并购 以更成 熟的势头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许多 “ 战略 性并购”、 “ 强强联合”等成功 的企业并购案例。
~
企业 的短 期利 益 ,导致 某些企 业 并购 缺乏 战略性 的考 虑 。一 是盲 目扩 张规模 。近几年来 ,国内一 些经营业 绩较好的企业 , 在经 历 了短 缺 经济 时期之 后 ,觉 得要 想成 功 ,就 应把企 业 做 大 ,混淆 了规模 经济与经济规模 的概 念 ,把规模 经济混 同经济 规模 ,于是 ,为了追求规模 ,争 夺市场容量 ,而争先恐 后地 实 施 一次又一次 的并购 ,却没有将 注意力放在创 造新的竞争优 势 上 ,最终导致规模 不经济 。如在 我国家 电企业 的发展过程 中 , 就存在着片 面强调规模经济而盲 目扩张这一 问题 。二是盲 目追
8 . 现代商业 MODE 4 RN BUSNE S I S
资本运营 T eE pl[ u kE mp h a i L c a : a
方式 、经营理 念等方面发生冲 突。这种冲 突差不能很好 的磨 合 并相容 ,可能导致员工 的不满情绪 ,最 终可能导致并购 的最终 失败。 ( )并购支 付方式 单一 ,融资 渠道有 限 五 在 并购支付 口,常用的支付方 式主要有 现金支付 、股票等 有价 证券或 、} 合 支付等方式 。在 我国企业 并购 中 ,由于企业 昆 并购 的证 券化程度很低 ,企业 并购 大多采用现金支付方式 ,现 金 收购对资金 的需 求量大 ,如果企 业本身没有大量 闲置资金 , 就需 要对外筹集资 金 ,以保证 并购 的顺利进行 。由于 我国资本 市 场发展滞后 ,缺少 相应的金融 制度的支持 ,从银行 体系获得 的资金有 限,对 社会资金 的动 员能力弱 ,再加上 投资银行业介 入 不够 ,致使企 业并购缺乏必 要的资金支持 ,无 法筹集所需资 金,从而 限制 了企 业并购交易的规模 、范 围与活跃程度 。 方位的 ,具体 应做好 以下工作 :一是实现资源 整合。并购方根 据 自身 的发展 战略和当前 的经营 战略 ,在全公 司范围 内对其 资 产进行统一 规划和和整合 ,使企 业的资产实现 高效运行 ,同时 对其它生产 要素 ,如技术 的研 发 、生产工 艺流程的再造 、分 销 渠道 的配 置、客户 关系 的继承等方面 也要进行 统一的整合 ,以 增 强企 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 是实现组织和 管理 整合 ,在 并购 完 成后 , 常常会面临机构重叠 、人员富余 的问题 ,因此并购方根 据具体情 况对组织机构进行 精简和调整 ,建立 融洽 、高效有 序 的组织机构系统 。三是人力资源整合。 靠并购迅速崛起的世界 网络行业第一 巨头——美 国思科公司的总裁钱伯斯认为 :“ 衡量 兼 并成功与否 ,最重要 的就是看2 年 之后是否 留住 了被 兼并 —3 公司的人才。”并购方 应尽 快 了解并 熟悉被 并购企业 的人 员信 息 ,正确评估评估其管理 人才和技术人 才的的价值 ,给予恰 当 地安排和聘用 ,留住人才 、稳定人才、激励人才 , 减少因并购 而 引起 的人员震荡 ,最 大限度地调动所有 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 四是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 是并购整合 中难 度最大的部分 。并购 方应 加强 与被 并购方 员 工 的沟通 ,消 除他 们的排 斥和 焦 虑情 绪 ,详细 了解两种 企业文化 的差异及 相容程度 ,在 此基 础上选 择 合适的整合模 式 ,循序渐进地实 现企 业文化 的导入和 深化 , 培 养企业员工形成 共同的价值观和 经营理 念 ,形成 并购 后统一 的企业文化 。五是 制度 整合 。为实现 整合后的价值观 的具体贯 彻 ,强化 了新 文化 在员工思想上 的积 淀 ,应按照新企 业文化的 要求 ,在采购 、生 产 、销售 、财务 、人事 、绩效考 评、等方面 建立一整套新的规章制度 ,实现企业的有效运作。 ( )合 理选择 支付方 式 五 不同的支付方 式会导致不 同融资方式 的选 择 ,企业 需根据 自身情况 、资金实 力 、资本结构 及考 虑并购后 的净 收益等一系 列 因素 ,然后 与 目标企业进行协 商制定最有利 的付 款方式 。从 全球来看 ,混合 支付方式呈上升趋 势。伴 随着我 国企 业并购法 规的完善和 并购程 序的进一步规 范 ,企业应立 足于 长远 目标 、 结合 自身 的财 务状况 ,在支付方 式上采用现金 、债务 、股权和 杠杆支付 等方 式的不 同组合 ,利用企业 内部和 外部的资金渠道 在短期内筹集到所需的资金是并购活动 能否成功的关键。 并购作 为一种市场行 为 ,在我 国企 业改革 中起 到了不可替 代 的作用 。但 是 我们 也应 看到我 国的企业 并购 活动 中还 存在 众多需要 解决 的 问题 ,而这 些问题有企业本 身的 ,也有机制上 的 ,还有 外部 环境 的影 响,而要 妥善解决这些 问题 也不是一朝 夕 的,它 的发展与完善还 需要 长期的过程 政 府当局与企业 界都应树 立忧患意识 ,通 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促 进我国企业 并购
浅谈提高我国企业并购的策略
2 .我 国 企 业 跨 国 并 购 的 利 弊
21 我 国企业跨 国并 购的利 .
国家 提 出“ 出去 ” 走 的发 展 战 略带 动 我 国一 部 分 有 实力 的企
业纷纷跨出国门, 在海外创造效益 , 国企业跨 国并购的道路虽 我 然 不 是很顺 利 , 也带 来 了不 少好 处 , 表现 在 i 但 主要 随着世 界 资源 供需 不 平衡 的矛盾 越 来越 严 重 ,全 球 石油 、 天 然气 、 炭 、 等 能 源行 业 已经 成 为 了热 门并 购行 业 之 一 。争 煤 电力 夺原 材 料 已经 是世 界 范 围 内第 六 次跨 国并 购 的 主要 动 机 。据统 计 , 国2 0年 能 源方 面 的投 资 占到 中 国企 业 境 外并 购 的 6% , 我 07 1 哈 萨克 斯坦 、 罗斯是 中国企 业今 年并 购 最大 交 易 的所在 地 。以 俄 获 取资 源 为 目标 的跨 国并 购 包括 获 取石 油 、 石 、 材 等 能 和非 矿 木 能 源 自然 资源 为 目的的投 资 ,投 资 目的是 为 母 国市 场 提 供 稳定 的 自然 资 源供 应 , 企业 的 可持 续 发展 提 供保 证 , 少 能 源 及原 为 减 材料 外 部采 购 的不稳 定 性 。我 国 以中石 油 、 化 为代 表 的大 型 中石 企 业纷 纷 走 出 国门 ,为取 得 能 源 的控 制 和争 夺 国际定 价 权 做 出
努 力 , 得 国 际原材 料 的定价 权 利 。 取
22 我 国企业跨 国并 购的弊 .
并 购 时机 的准确 把 握 可 以 为企 业 节 省成 本 。对 于 目标企 业 来说 , 大多数情况下有多个买家 , 目标企业会借助媒体等进行炒 作 , 起 买家 之 间竞 争 , 机 提高 价 格 。韩 国大 宇 汽 车一 开 始 在 引 借 寻 求 并购 企 业 时 , 国 的福 特 和 通用 同时 愿 意 收购 , 用 和 福 特 美 通 的竞 争使 得 韩 国大 宇 价格 上 涨 , 而福 特 放 弃 收购 , 致 大 宇 汽 然 导 车情况不容乐观 , 民众信心大减 , 通用汽车把握 时机 , 2 以1亿美 元低于计划6亿美元的超低价成功收购 ,通用对并购时机的把 O 握, 为企 业 节省 成 本 。 因此 , 国企 业 跨 国并 购 时 , 握 时 机 , 我 把 防 止企业炒作后收购 , 增加企业资金负担 , 为此付出额外的溢价 。
浅谈企业的并购效应
浅谈企业的并购效应企业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收购或合并来获得另一家公司的所有或部分资产以及经营权的行为。
企业并购在市场经济中越来越普遍,它在很多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效应,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经济效益企业并购最主要的效应是经济效益。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产和经营权,从而可以拓展公司的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和利润。
比如,一家公司收购了一家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对手,可以通过并购实现产能的整合和规模的扩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此外,企业并购能够降{氐研发成本,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加快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资源整合企业并购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包括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提高公司的运营能力,并拥有更多的的优秀人才和技术,从而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
另外,通过并购建立更大的市场和更丰富的产品线,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从而实现更高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三、国际化企业并购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国内市场份额的扩大,还可以通过国际并购来拓展海外市场。
在进行国际并购时,企业可以通过获得本地企业的多年经躺口知识来减少代价和时间,打造自己的品牌标识,获取更好的销售渠道和增加进口和出口贸易。
四、风险分散企业并购还可以帮助企业分散经营风险。
在同一行业内,如果企业只有一个业务,则企业一旦面临行业的风险或经营不善,整个企业的生存都将受到威胁。
而通过并购其他行业或领域的企业,企业可以在不同的行业或领域中分散风险,从而减小企业整体风险,并达到经营稳定和长远发展的目的。
总之,企业并购可以带来多种积极效应,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减缓经济风险,并且实现更多的扩展和发展机遇。
但在进行并购时,企业也要注意减少风险、合法合规、获得股东的支持和提前规划,以避免并购失败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
浅谈企业的并购效应
浅谈企业的并购效应引言企业并购是一种常见的商业策略,通过收购或合并其他企业来达到扩大规模、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在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并购成为了许多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企业并购的效应。
一、扩大规模企业并购最直观的效应之一就是扩大了企业的规模。
通过收购或合并其他企业,企业可以快速获取更多的资源、市场份额和客户群体。
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影响力,进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降低成本企业并购还可以实现成本的降低。
通过并购合并,企业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以减少冗余和重复的部门和职能。
此外,通过规模效应的发挥,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采购能力,在供应链、物流等方面获得更多的优势,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
三、提高竞争力相比单独经营,企业并购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方面,企业并购可以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另一方面,通过并购可以获取竞争对手的技术、品牌、渠道等,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
这些都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四、推动创新企业并购也有助于推动创新。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获取到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的资源,进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
这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
五、风险和挑战尽管企业并购具有诸多好处,但也不可忽视其中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并购过程中存在着整合风险和文化冲突的问题。
如果无法顺利整合并购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运营不协调和效率下降。
其次,错判市场情况和收购对象的风险也是存在的。
如果收购的企业的价值被高估,或者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导致业绩下滑,都可能对并购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企业并购作为一种商业策略,确实能够带来许多好处。
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和推动创新等效应都是企业并购的重要目标和结果。
然而,合理评估风险、精心选择并购对象,并从整合和创新中找到平衡点,是企业并购取得成功的关键。
浅谈企业的反向并购
浅谈企业的反向并购反向并购是指一个企业收购一个比自己规模更大的企业,即小企业收购大企业。
反向并购在企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实现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增长。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企业的反向并购进行探讨。
反向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扩大规模。
一个企业要想在短时间内扩大规模,单纯靠自身内部的发展往往难以快速实现。
而通过反向并购,企业可以直接收购一个规模更大的企业,从而迅速扩大自己的规模。
通过并购后企业可以快速获取更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等,从而实现规模的快速增长。
并且,反向并购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成本的降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反向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快速进入新的市场领域。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在新的市场领域快速立足并取得竞争优势往往是比较困难的。
而通过反向并购,企业可以直接收购在目标市场领域有竞争力的企业,从而快速进入该市场,并利用被收购企业的品牌和渠道等资源,迅速建立起在该市场的竞争优势。
通过反向并购,企业可以省去市场开拓的过程,节省时间和精力,实现快速进入新市场并实现业务增长。
反向并购可以促进企业的产业升级。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转型来实现产业升级。
而通过反向并购,企业可以收购在相关领域有竞争力的企业,从而快速获取先进的技术和业务经验,推动企业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通过反向并购,企业可以加快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产业升级的目标。
反向并购也有风险与挑战。
一方面,反向并购的整合可能面临文化差异、管理融合和业务冲突等问题,需要企业管理层具备良好的整合能力和管理水平。
反向并购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企业要能够承担相应的财务风险并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
反向并购还需要合规经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因并购行为而引发的法律纠纷和风险。
反向并购是企业发展中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
通过反向并购,企业可以快速扩大规模、进入新市场、促进产业升级等,从而实现规模和业务的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企管系2007 - 2008学年第 2 学期期末考试课程名称:各国企业管理比较/各国管理比较考试日期: 2008年6月11日论文题目:我国企业并购浅谈作者:谭啸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学号:2005102438得分:我国企业并购浅谈企业的兼并与收购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富戏剧性、引人入胜之处,充满了利益角力与合纵的精彩故事,总是在无尽的传言和反复的拉锯之中,强烈地吸引着世人目光。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的并购额在过去的五年里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而且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也为我们勾画出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的蓝图。
在并购越来越广泛的被企业采用的今天,正确认识企业的并购也显的越来越很重要。
一、企业并购的概述(一)企业并购的概念企业并购就是企业兼并或购买的统称。
并购企业实现自身扩张和增长的一种方式,一般以企业产权作为交易对象,并以取得被并购企业的控制权作为目的,以现金、有价证券或者其他形式购买被并购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产权或者资产作为实现方式。
企业并购实施后,被并购企业有可能会丧失法人资格,或者被并购企业法人资格保留,但是其控制权转移给并购方。
(二)企业并购的动因和目的所有的兼并和收购,最直接的动因和目的,无非是谋求竞争优势,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往细里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为了扩大资产,抢占市场份额;二是取得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进行低成本竞争;三是通过收购转产,跨入新的行业。
然而,并购有时也与以上目的无关。
如某些企业管理者力主兼并,可能仅仅为当龙头老大,圆他的企业帝国梦;有些是企业管理者报酬、权利都与企业规模有关系,所以会盲目追求企业扩张;或通过并够活动充分展现其运作天才和技能,以满足他们自负的动机;或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防止被其他企业收购而先发制人,率先收购其他企业。
(三)企业并购的基本分类1. 企业并购按照并购双方产业、产品链的关系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1) 横向并购。
是指并购双方处于同一行业或者生产、经营同一产品情况下,企业为了垄断市场,扩大实力的并购行为。
比如,南方航空兼并中原航空,三九集团收购长征制药就属于横向并购。
(2) 纵向并购。
是指并购双方的生产或者经营的产品或者所处的行业属于前后关联或者上下游关系情况下的并购行为。
比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用白亿元人民币收购各地的加油站、一汽集团收购橡胶公司、钢铁公司、玻璃厂等,就属于纵向并购。
(3) 混合并购。
是指并购双方分属不同生产领域、相互无直接生产和经营联系,仅为实现多元化经营而发生的,具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特征的并购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分散风险,以应对激烈的竞争。
比如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也开起了酒店,卖起了保险等就属于混合并购。
2. 企业并购按照并购双方的意愿可以分为善意并购和敌意并购。
(1) 善意并购。
是指并购方事先与目标公司协商,探讨诸如资产评估、并购条件等事宜。
征得其同意并通过谈判达成收购条件的一致意见,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善意收购”,西方形象地称“白衣骑士”。
(2)敌意并购。
是指并购方在收购目标公司遭到目标公司抗拒但仍然进行强行收购,或者并购方事先没有与目标公司进行协商,而直接向目标公司股东开出价格或者收购要约的一种并购行为。
这种不顾被并购方的意愿,强行并购的方式又称为“敌意收购”也叫“黑衣骑士”。
3. 按照并购支付方式分类。
(1) 现金购买式并购。
是指并购方筹集足够资金直接购买被并购企业净资产,或者通过购买被并购企业股票方式达到获取控制权目的的一种并购方式。
(2) 承债式并购。
是指在被并购企业资不抵债或者资产债务相等情况下,并购方以承担被并购方全部债务或者部分债务为条件,获得被并购方控制权的一种并购方式。
(3) 股份交换式并购。
是指并购方以自己发行的股份换取被并购方股份,或者通过换取被并购企业净资产达到获取被并购方控制权目的的一种并购方二、我国企业并购的新趋势我国出现过的企业并购大多是强弱并购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自身需要更为迫切,中国企业并购方式将出现很多的变化。
中国移动(香港)用800多亿元兼并8省市移动网络、日本日产汽车以近百亿元与东风合资、美国百威啤酒参股青岛啤酒、美国新桥投资参股新发展……一股空前的兼并大潮正席卷中国企业界。
据普华永道的调查,在受访的232家跨国公司和产业投资基金中,有七成认为中国的并购活动会加速增长。
这场并购浪潮不仅是企业因为竞争压力和市场需求而自发的内部变革,而且是政府从机制上引导、从方向上控制、从力度上促进的划时代的经济变革;这场并购浪潮,一方面是全球性的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组成和延续,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在新的经济建设时期必然产生的历史过程。
近来,中央有关管理机构不断出台上市公司并购的有关管理办法,如《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
随着这些政策的出台,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成为市场的焦点。
在世纪之初,随着我国企业将出现的并购热潮,谁能把握这次浪潮,谁就将赢得在21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制高点和主动权。
不通过并购而是“滚雪球”式的靠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在今天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恐怕是痴人说梦,根本无法长成“巨人型企业”。
因此,面对汹涌而来的企业并购浪潮,中国企业、尤其是那些一心想早日进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采用了不同的对策。
按照参与并购的企业的大小强弱来划分,企业并购包括强强并购、以强吃弱、以弱吃强、弱弱并购四种模式。
从我国企业并购的短暂历史来看,以强吃弱的形式最为常见,弱弱并购、以弱吃强的数量也有不少,但两个势均力敌的企业之间以战略合作的姿态进行强强并购的形式还为数不多,仅有极少量的案例能够称得上强强并购.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并购主要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并购模式,目前国内尚未达成统一认识,争论的主要焦点在于到底应该采取强弱并购为主,还是应该采取强强并购为主。
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我国企业应该以强弱并购为主,强强并购为辅。
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西方企业的历次并购都需要经过强弱并购这个主流过程,我国对于这个过程难以跨越;二、我国企业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强弱并购更适合于我国的具体国情;三、强强并购容易使企业朝垄断化的方向发展,而强弱并购则一般没有这种担心。
而另外则有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面对全球化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应该完全以强强并购为主,首先有选择地做大做强一部分企业,尽快形成一些大型跨国公司,成为产业的龙头,其他的并购模式则由市场自然发展。
实际上,过分拘泥于我国企业应该以哪种模式作为并购的主要模式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企业采取什么样的并购模式是由其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所决定的,市场环境和具体经济结构不同,所采取的并购模式自然也会不同。
西方各国在已经经历的前四次兼并浪潮中,之所以以强弱并购为主、强强并购为辅,表面上看是各国政府为维护市场公平而进行管制的结果,而实质上却是因为当时各国间市场相对封闭,国际贸易壁垒森严造成的。
从9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体化加速的趋势,西方各国政府在本国企业已经十分强大的基础上,均致力于打破国际间的贸易壁垒,世界市场逐步向统一体迈进,企业面对的不再只是国内同行的竞争,更要面对来自国际上的强大竞争,因此需要快速扩大自身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以强强并购为重要特征的第五次并购浪潮才汹涌澎湃。
在现阶段的我国企业,强弱并购已经经历了较长的一段时间,而这种并购模式实际上只是企业针对国内相对封闭的市场作出的选择;而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将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浪潮中,随之而来的就是企业需要直面跨国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巨大优势。
由于我国巨大的潜在市场的吸引,跨国企业对我国早已虎视眈眈,如今贸易大门越开越大,而同时政府以计划手段对企业的保护作用也越来越弱,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进入我国,并且呈现出全方位进攻的态势。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企业应该有紧迫感,应该在战略、策略和制度上加以重视,企业采取以强吃弱、以弱吃强、弱弱并购的模式都无法在短期内尽快做大做强,唯一的出路就是进行强强并购,尽快整合。
因此,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我们要大力推动企业间的强强并购,而股市作为企业并购的主战场,更是要创造条件、建立制度促进上市公司积极进行强强并购。
三、我国企业并购出现的问题(一)我国企业在并购决策上倾向于财务性并购,而非战略性并购或是盲目追求多样化经营。
目前,我国企业并购过多地关注短期财务利益,以短期获得生产要素资源为导向。
例如,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稀缺及其具有便利融资功能,并购的价值取向多是为了获得---------------------------------------------------------精品文档---------------------------------------------------------------------“壳”,并非看中上市公司中既有的业务与资产价值,很多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重点是放在如何粉饰报表以实现“圈钱”的目的上。
企业在并购决策上倾向于财务性并购,而不是战略性并购,缺乏以核心能力为导向的并购思想。
(二)企业并购主体的错位。
企业重组的主体应该是出资者,才能保证企业并购的效果。
但从我国现实来看,我国企业并购活动中,出资者主体地位不够独立,政府行为较多,行政色彩较为浓厚,政府主导型的“拉郎配”重组活动占主导,而符合市场规律的市场并购行为很少。
企业并购时一般很少完全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而是往往根据关系或者对部分个人所得的好处来进行。
这种人为的、硬性的组合导致参与主体之间人事、决策等矛盾而导致管理效率的降低,不利于产生真正的协同效应,从而不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三)企业并购的对象多为困境企业,缺少强强联合。
在我国的企业并购中,为了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增强自身竞争实力的并购行为并不多见,而优帮劣、强管弱、富扶贫的强弱型并购行为偏多。
比如政府主导型的“拉郎配”中,许多地方政府把产权交易当作“甩包袱”的办法,从表面上看是救活了一些企业,减少了亏损面,实际上是用优势企业的利润弥补了劣势企业的亏损,整体经济效益并没有提高。
而且,那些优势企业由于不是因为自身发展需要而是由于行政命令兼并劣势企业的,兼并之后很可能不但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且由于增加了负担,造成经济效益滑坡。
(四)并购后的整合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的并购实践与实证研究表明,并购的失败可能性要大于成功的可能性,而并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大于并购后的整合不成功。
并购的价值创造源于后期的整合工作,并购后整合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