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地图教学设计.docx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公开课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公开课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介绍与地球和地球仪相关的拓展知识,如地球的构造、地球仪的历史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地理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地理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国际视野。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公开课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公开课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作为初中地理的开篇,内容紧密联系实际,以地球和地球仪的基础知识为主体,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本节教材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引入,逐步展开到地球仪的使用和地理坐标的识别,既注重理论知识,又强调实践操作。课程设计将紧密围绕教材内容,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互动环节,使学生在探究中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地理素养。
-合作交流: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环保意识:结合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环保意识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课堂小结
(1)地球的基本概念: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组成,理解了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以及产生的现象,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地球仪的经纬线:经线表示地球表面南北方向,纬线表示地球表面东西方向
-地球仪的时区:地球表面按经线划分的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图的画法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地理知识基础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地理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学会使用地图,掌握地图的基本画法。

3.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和运动2.地图的画法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

2.实践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图。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3.多媒体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的运动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运动。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球的形状,如球体、椭球体等,并通过地球仪展示地球的形状。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地球仪,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5.拓展(5分钟)介绍地图的种类,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等,并展示各种地图的实例。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图的画法。

7.家庭作业(5分钟)绘制一幅简单的地图,展示对地图画法的掌握。

8.板书(5分钟)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图的画法。

本节课通过情境教学、实践教学和讨论教学法,使学生掌握了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图的画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但在拓展环节,可以进一步增加地图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完成上述教学设计之后,我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总结出了在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改进措施。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大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地球和地图》大单元教学设计

评价设计评价方法:1.自评(当堂记忆,表格整理)2.小组互评(合作完成小组任务)3.测试评价(当堂检测)评价标准:合格:完成达标测试。

优秀:顺利完成中考时提的迁移。

五、单元作业设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市延庆区西北部,属燕山山脉。

山区常年平均气温比北京城区低13℃,每年10月到次年6月会出现“海坨戴雪”的景观。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将在小海坨山进行。

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比赛要求赛道海拔不低于1000米,起点和终点的相对高度大于800米,其中速降比赛要求线路长度不少于2000米。

下图示意小海坨国家滑雪中心赛道分布及景观图。

(1)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形成半山腰云的水汽主要来自 (哪种风向)。

(2)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四条滑雪道坡度最小是;落差均超过 .(3)国家高山滑雪场中心比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场的市场潜力更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4)从地形角度分析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选址在小海坨山的原因。

(5)请你为小海坨山冬奥会场地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反思性教学改进结合生活地理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

但对读图析图的能力较差。

所以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和做题的能力。

七、单元教学结构图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7.课堂教学反思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7.教学反思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

知识讲解:1、什么是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

2、读出某点坐标的步骤1.读出该点纬线度数,并根据0 °纬线(赤道)判断出是南纬还是北纬;(北大北纬,南大南纬)2.读出该点经线度数,并根据0 °经线判断出是东经还是西经;东大东经,西大西经3.写出经纬度:(纬度在前,经度在后)。

3、确定任意两点的位置关系判定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①两点位于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②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依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在中心点处画出十字坐标(顺着经线为南北,顺着纬线为东西),以此进行方向判别例1 写出图中A、B点的坐标A:(40°N,40°W)B:(20°S,20°E)4、确定任意两点的位置关系判定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①两点位于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正西 的关系。

②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依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在中心点处画出十字坐标(顺着经线为南北,顺着纬线为东西),以此进行方向判别。

判断图中AC 、AD 、AB 之间的方向关系。

C 点在A 点的正西方向D 点在A 点的正南方向B 点在A 点的什么方向?东南160° E 30° S W160° W120° N10° S10° CDA B课堂练习:写出各点的坐标A(60°N,40°W )B(0°,20°W)C(60°N,0°)D( 90°N,40°E)D ACB。

初中七年级地理: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图 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地理: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图 教学设计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地图教学设计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Chapter One Earth and Map ---- Map Teaching Desig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地图教学设计课题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

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3.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过程与方法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阅读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多边互动法教具山体模型、实体、自制教具、课件板书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过程主要内容备注前提测评复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1.比例尺:(课件展示)①会运用比例尺,通过测量图上距离,换算出实际距离;②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方向:(在地图上有三种表示方法)①指向标(课件展示);②经纬网;③按惯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3.图例:(课件展示地图)适应认知规律,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导入新课(由图例所示地图导入)我们认识的这些地图,都是在平面上的。

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课件板书)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讲授新课㈠自学结合图1.27和图1.28自学下面两段文字,理解以下几个概念:①海拔;②相对高度;③等高线;④等深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图.docx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图.docx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目标: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2.地球仪•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3.地图•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经纬网和地形图的相关知识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步骤一:知识梳理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_________ 体。

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一推测地球是球体一 ___________________ 证实地球是球体一_________ 确证地球是球体。

3.大小:地球表面积约为_______ 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 _______ 千米,最大周长约为_______ 千米(赤道)。

二、经线、纬线和经度、纬度利用比较归纳法总结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相关知识。

一)、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着 _______ 的旋转运动。

2.方向:__________ ;面对北极看为逆时针________ ,面对南极看为__顺时针.3.周期:__________ ,也就是_______ o4.产生现象: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时间差异5.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6.昼夜与昼夜更替的区别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产生了—昼夜现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产生了__昼夜更替一。

二)、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绕着 __________ 的旋转运动。

2.方向:______ o3.周期:______ 。

4.特征: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始终保持_66.5°的夹角。

5.地球公转及四季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6.产生现象: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和五带划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经纬网、地图的类型和阅读方法等内容。

本章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地理空间观念和地图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阅读地图的能力,但对于地球的运动、经纬网等知识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等基本地理知识。

2.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地图的能力,学会使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

3.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和运动2.经纬网的构成和应用3.地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地理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地图,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分享,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准备好PPT等教学工具。

3.安排好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提问:“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样的吗?地球是如何运动的?”2.呈现(10分钟)介绍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等知识。

通过PPT展示地球的运动图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球的运动。

3.操练(10分钟)讲解经纬网的构成和应用。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寻指定的地点,并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地图,寻找生活中熟悉的地标,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拓展(10分钟)介绍地图的类型和阅读方法。

让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地图,探讨它们的阅读技巧。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学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学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学案设计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学案设计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学习主题一:认识地球1.地球的形状是:()A、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B、皮球似的正球体c、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D、天圆地圆2.关于地球不正确的叙述是:()A、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之一B、在太阳系中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生活的场所c、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D、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米学习主题二:地球模型1.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称作:()A、子午线B、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c、180°经线D、东一区的中央经线2.表示地球某一点经纬度的正确写法是:()A、35°,115°B、45°N,120°wc、南纬30°S,东经70°ED、60°S3.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A、赤道上B、北极点上c、南极点上D、本初子午线上4.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A.西经30度,北纬30度B.西经10度,北纬10度c.东经170度,南纬30度D.东经175度,北纬10度5.本初子午线是:()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6.某地的东面是东半球,西面是西半球,南面是南半球,北面是北半球。

该地的经纬度是:()A、经度0°,纬度0°B、东经160°,纬度0°c、西经20°,纬度0°D、东经180°,纬度0°7.下列各点属于中纬度地区的是:()A、经度0°,纬度0°B、东经160°,纬度40°c、西经20°,纬度20°D、东经180°,纬度80°8.完成下表:纬线经线形状特征指示的方向长度度数范围度数的变化规律相同度数的区分方式0°的确定划分半球的界限学习主题三: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读图1,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图中A、B、c三地的地理位置:A:经度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B:经度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c:经度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地。

部编RJ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地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全章 分课时)

部编RJ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地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全章 分课时)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径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本初子午线。

3、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径线和径度。

2、纬线和纬度三、教具地球仪和活动小黑板。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五、教学设计(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下面同学们思考: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2、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和赤道周长分别是多少?(同学回答,老师总结)好,下面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板书)二、地球的模型(板书)人们要认识地球,研究地球,最好是进行实地考察,但是地球太大了,人们很难看到它的全貌,于是就依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此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模型——地球仪(板书)同学们现在看老师手里拿的就是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在地球仪上用颜色,文字,符号,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指图讲解)我们看用蓝色表示河流湖泊,用黄色表示山脉,文字表示名称,用符号表示国界,铁路等。

大家看(转动地球仪)地球每天自西向东的转动,是绕着一根轴在旋转,这根轴就代表地球的旋转轴——地轴(板书)事实上,大家想一想,地球里会不会真有一根轴呢?不是的,地轴只是人们假想的地球旋转轴。

地轴穿过球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同学们看,指向北方的一点,叫北极(板书),指向南方的一点叫南极,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个问题。

三、地轴和两极(板书)同学们再看,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我们把它叫做纬线,而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我们就叫它经线,好,下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纬线和经线,(配合地球仪来讲)四、纬线和经线(板书)(用移动小黑板列表格对比纬线和经线。

)首先我们来看纬线和经线的定义,(填写表格)接下来同学们再观察,看一看:(1)所有的经线长度是否相等?所有的纬线长度是否相等?(2)我们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出,纬线自成纬线圈,那么经线如何组成经线圈呢?(3)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同学回答,老师填表格)好,这个表格填完了,那么同学们应该明确,纬线和经线是不同的,纬线是圆,经线是半圆,经线圈是由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的。

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内容主要包括地球的基本概念、地球仪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首先,介绍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其次,阐述地球仪的构成,如经纬线、刻度、比例尺等,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地球仪进行地理学习。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地球的自转、公转以及地球仪的使用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地球仪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使用地球仪查找某一地区的位置。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纬线,了解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学生已经在小学阶段接触过简单的地理知识,如地球的基本概念、自转和公转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已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球仪的简单使用。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多样化的学习风格,有的学生擅长视觉学习,有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还有的学生喜欢通过讨论交流来掌握知识。
2. 教学活动设计:
(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地球仪实物,引发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活动:将学生分组,每组观察地球仪,讨论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比例尺等要素,并尝试运用地球仪解决实际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概述1. 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冇关棊础知识。

2. 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4. 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

5. 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木技能。

6. 养成在H常牛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 .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重在科学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2. 描述地球的大小——重在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3. 通过地球仪的制作认识地球仪——重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 通过活动及小字部分认识经纬网及其作用——重在利用经纬网定位。

本节教学建议1. 建议2〜3课时。

2. 主用探讨式引导教学。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 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和吋间差异,难点在于对不同地区时间差界的理解上,学生受活动范围的限制,理解这个问题比较困难,只要求掌握结论。

2. 地球公转形成的四季和五带的划分,对于这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教材也没冇深入分析,就主用教材上图文结合的方式简易地介绍即可,不宜深挖。

本节教学建议1. 建议2课吋。

2. 教学尽可能浅化,重现象、清原理,结合住活实际,忌作学术推理。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1. 地图要素的处理及教学——重读图、川图。

2.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节的难点。

3. 地图的种类和作用,尤其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4. 教材小的活动设计了与观察生活中密切联系的真实情景,讣学牛-完成活动的同时,掌握了学习地图的技能。

本节教学建议1. 建议1~2课时。

2. 重在培养看懂地图、使用地图的能力,能用学到的知识制作简易的地图。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1.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计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垂在培养阅读与使用地图的能力。

2. 在不同地形图上识別主耍地形——重在从平而地图过渡到形成空间感官的地形图,达到较髙能力要求。

本节教学建议1. 建议1〜2课时。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教学设计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

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1、地球的形状(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天如斗笠→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地球卫星照片)(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

(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

板书:2、地球的大小(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第一章 地球(单元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

第一章 地球(单元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

第一章《地球》一、单元主题本单元的主题为“地球”。

核心主题:本单元的核心主题是地球,主要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和地球仪和地球的运动三个方面的内容。

本单元从地球的宇宙环境入手,涉及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人类对太空探索的过程,紧接着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更好地研究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最后给学生介绍了地球的运动。

从知识的结构来看,知识点是层层深入的,是从宏观到微观的,先讲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然后再讲解地球形状和大小以及地球的运动。

因此本单元的的讲解可以层层递进,让同学们深入对地球的了解。

二、目标与内容2.1课标要求和素养目标本单元一共涉及8条课标。

1.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2.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3.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

4.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5.运用地球仪或软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

6.结合实例,说出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7.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

8.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目标一:通过结合科学故事、史实材料等,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目标二: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

目标三:运用图片、影视资料以及数字技术等手段,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目标四: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如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从而增加对太空探索活动的了解和认识;目标五:收集中国航天及太空观测发展的相关材料,举例说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取得的成就。

如何阅读地图教学设计

如何阅读地图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地图是指按一定比例,运用符号、颜色、文字等描绘地球表面状况的图。

在地理学科学习中,地图起着重要作用。

它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可以说,不会阅读、分析和运用地图是无法学好地理知识的。

然而,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地图上面临困难,每当看到地图就头疼,考试卷子试题出现地图就产生畏惧心理,无法正常答题,一大片、又一大片的空白很让人心疼和疑惑。

心疼是替学生感到可惜,在地图上丢失分数,没有成绩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降低。

疑惑是为什么地图知识会如此难?1.教材分析本课时涉及内容主要由地图“三要素”方向、图例和比例尺,阅读地图的方法两大部分组成。

至于教材中涵盖的地图用途、地图种类则不进行学习。

学会阅读、分析和使用地图可以说是学习地理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示。

在整个地理学系统中,地理的学习处于开篇位置,是工具、是基础,价值重大。

学好地图是后期进一步学习地理的有力保障。

2.学情分析由于课程结构编排,地图知识的学习都是学生刚接触地理就开始。

以初中一年级学生生活经历来看,生活中应该应用或听说过“百度地图”、“360地图”“高德地图”等与地图相关的经历。

当他们拿起一幅地图时,会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对地图上的颜色、文字等会较为关注,尤其是对自己家乡在哪里感兴趣。

因此,学生学习地图的动机和需求基础是具备的。

经过小学6年的学习,有能力计算地图比例尺中所涉及的简单距离问题,有能力辨别东南西北方向、有能力理解地图上标注的文字。

故而,学生具备学习地图的基本能力,进行地图教学是可行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地图的“三要素”;(2)能在地图上查找地理事物空间分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地图训练,学会识别地图的图例,掌握地图阅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地图简洁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理解地图的重要价值,激发和培育学习地理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地理教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地图教学设计
课题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

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3.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过程

方法
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情感
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阅读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多边互动法
教具
山体模型、实体、自制教具、课件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
备注
前提测评
复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1.比例尺:(课件展示)
①会运用比例尺,通过测量图上距离,换算出实际距离;
②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方向:(在地图上有三种表示方法)
①指向标(课件展示);
②经纬网;
③按惯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3.图例:(课件展示地图)
适应认知规律,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导入新课
(由图例所示地图导入)我们认识的这些地图,都是在平面上的。

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课件板书)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讲授新课
㈠自学
结合图1.27和图1.28自学下面两段文字,理解以下几个概念:
①海拔;②相对高度;③等高线;④等深线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件展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