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碱法制纯碱详解共58页文档

合集下载

实验三氨碱法制纯碱

实验三氨碱法制纯碱

实验三:模拟氨碱法制纯碱一、实验目的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2、模拟练习氨碱法制纯碱的操作方法3、增强将化学知识应用与生活实践的意识,提高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强化对化学学习的学习兴趣二、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实验操作步骤复杂繁琐,实验耗时长2、教学资源的短缺,学生不能亲自操作实验3、不能把握对氨的通入率,过多减低氨的利用率,过少饱和食盐水分解不够完全三、实验原理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过高温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

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

其化学反应原理是: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

2NaHCO3=Na2CO3+H2O+CO2↑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

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2]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

CaO+H2O=Ca(OH)2,2NH4Cl +Ca(OH)2=CaCl2+2NH3↑+2H2O四、实验任务1、查阅文献,了解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实验装置和工作原理2、对比联合制碱法,改进实验装置,采取实际可行的实验方案,减少实验原料的应用3、结合本实验室的实验情况与本人情况,控制反应的条件。

4、明确本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成功关键五、影响实验的因素及影响规律1、反应的温度控制:在30~40°C下通入氨气形成氨盐水,后加入二氧化碳形成碳酸氢钠,温度过高会使碳酸氢钠分解,过低反应速率低2、溶液达到饱和态,降温到10°C以下,因为氯化铵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析出晶体氯化铵,是一种化肥,节约药品3、氯化钠6g(0.1mol)、氨水4g(NH30.1mol)、碳酸钙10g(CO20.1mol),盐酸约0.2mol六、实验设计过程1、本实验采取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0.1molCO2,加热浓氨水收集0.1mol氨气,加入食盐水,水浴控制反应温度,使之反应充分,节约药品2、仪器选择与装置的思考:本实验选用带有三个导管口的集气瓶作为反应装置,装有冰水的大烧杯(便于控制反应温度),用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以及集气瓶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

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

第二章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第一节氨碱法根本生产原理及总流程简述一、氨碱法生产纯碱的特点及总流程氨碱法生产纯碱的技术成熟,设备根本定型,原料易得,价格低廉,过程中的NH3循环使用,损失较少。

能大规模连续化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产品的质量好,纯度高。

该法的突出缺点是:原料利用率低,主要是指NaCl的利用率低,废渣排放量大。

严重污染环境,厂址选择有很大局限性,石灰制备和氨回收系统设备庞大,能耗较高,流程较长。

针对上述缺乏和合成氨厂副产CO2的特点,提出了氨碱两大生产系统组成同一条连续的生产线,用NaCl,NH3和CO2同时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即联碱法。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总流程见图5-19。

二、氨碱法制纯碱的生产工艺流程1、氨碱法生产纯碱的流程示意如图5-1所示。

其过程大致如下:2、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流程框图:3、氨碱法纯碱生产工序的根本划分:(1)石灰工序:CO 2和石灰乳的制备,石灰石经煅烧制得石灰和CO 2,石灰经消化得石灰乳;(2)盐水工序:盐水的制备和精制;(3)蒸吸工序:盐水氨化制氨盐水及母液中氨的蒸发与回收;(4)碳滤工序: 氨盐水碳化制得重碱及其重碱过滤和洗涤;原盐 石灰石 无烟煤CO 2 NH 3 废液 重质纯碱 轻质纯碱盐水精制 盐水吸氨 氨盐水碳化 石灰煅烧 石灰乳制备 母液蒸馏 重碱过滤 重碱煅烧 水合(5)煅烧工序:重碱煅烧得纯碱成品及CO2;和重质纯碱的生产;(6)CO2压缩工序:窑气CO2、炉气CO2的压缩工碳酸化制碱。

三、氨碱法纯碱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表达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原料是食盐和石灰石,燃料为焦炭(煤)。

氨作为催化剂在系统中循环使用。

原料盐(海盐、岩盐、天然盐水)经精制吸氨、碳化、结晶、过滤,再煅烧即为成品。

母液经石灰乳中和后,氨蒸发并回收使用,氯化钙那么排放。

其化学反响为:氨碱法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和方便,生产过程均在气液相间进展,可以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及产品质量好、本钱低等优点。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过程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过程
因此,吸氨过程中的工艺和设备主要是以冷却方式和 效果为出发点。其冷却效果越好,则氨的吸收越完全, 设备的利用率也越高。
(四)氨盐水制备的工艺条件优化
吸氨不足,导致NaCl分解不完全, 造成NaCl损失
吸氨太多,多余的NH4HCO3随 NaHCO3一同形成结晶而降低氨 的利用率 理论上NH3/NaCl之比应为1:1 (摩尔比) 生产实践中NH3/NaCl的比为 1.08~1.12,即氨过量,补偿碳 化过程的氨损失
重碱煅烧炉出来的尾气称为炉气,其中CO2的浓度可达 到90%以上。重碱经煅烧以后所得的纯碱量与原重碱的 比值称为烧成率。
内热式蒸汽煅烧炉结构
内热式蒸汽煅烧炉操作条件
(1)温度 炉内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60~190℃, 不得低于150℃ (2)蒸汽 一般蒸汽压力应大于25kg/ c㎡ (2.5MPa)为宜 (3)反碱量 将一部分热成品碱返回与重碱混合, 使其水分将至6%~8%为宜 (4)存灰量 在稳定运行时,炉内所具有的物料 量即为存灰量。存灰量的多少,标志着物料在炉内 的停留时间的长短。
真空分离 离心分离
优点:能连续操作, 生产能力大,适合 连续大规模自动化
生产
缺点:滤出的重碱 含水量较高
优点:流程简单, 动力消耗低,滤出 的固体重碱含水量

缺点:对重碱的粒 度要求高,生产能 力低,氨耗高,国 内厂家较少采用
转鼓式真 空过滤机
重碱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即能自行 分解,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分解速度加快,化学反应为:
(一)氨回收的基本原理
加热段反应:
NH4OH↔NH3+H2O NH4HCO3 ↔NH3+CO2+H2O (NH4)2CO3(s) ↔2NH3+CO2+H2O

简述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

简述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

简述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盐水精制。

简述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

简述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

简述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氨碱法生产纯碱工艺流程。

1. 制氨。

将空气进行液化分馏,分离出氮气和氢气。

氨碱法制备纯碱实验报告

氨碱法制备纯碱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氨碱法制备纯碱的原理及过程;2. 掌握氨碱法制备纯碱的实验操作步骤;3.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4.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二、实验原理氨碱法(索尔维法)是一种制备纯碱(碳酸钠)的工业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再经过加热分解得到纯碱。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2NH3 + CO2 + H2O → (NH4)2CO3(NH4)2CO3 → 2NH3 + CO2 + H2O + Na2CO3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加热装置、滤纸、滤液瓶等;2. 实验试剂:氨水、二氧化碳、饱和食盐水、碳酸氢铵、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检查其是否完好;2. 将一定量的饱和食盐水倒入烧杯中;3.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氨水,搅拌均匀;4.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烧杯中的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5. 当溶液颜色变为深蓝色时,停止通入二氧化碳气体;6. 将烧杯中的溶液过滤,收集滤液;7. 将滤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1. 当溶液颜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1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6. 当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钙;1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1. 当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停止加入碳酸氢铵;2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2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2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6. 当溶液颜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2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2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2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3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31. 当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钙;3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3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3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3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观察溶液颜色变化;36. 当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停止加入碳酸氢铵;3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3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3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4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41. 当溶液颜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4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4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4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4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46. 当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钙;4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4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4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5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观察溶液颜色变化;51. 当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停止加入碳酸氢铵;5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5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5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5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56. 当溶液颜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5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5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5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6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61. 当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钙;6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6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6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6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观察溶液颜色变化;66. 当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停止加入碳酸氢铵;6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6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6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7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71. 当溶液颜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7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7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7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7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76. 当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钙;7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7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7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8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观察溶液颜色变化;81. 当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停止加入碳酸氢铵;8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8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8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8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86. 当溶液颜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8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8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8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9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91. 当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钙;9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9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9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9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观察溶液颜色变化;96. 当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停止加入碳酸氢铵;9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9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9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0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01. 当溶液颜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10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0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0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0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06. 当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钙;10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0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0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1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11. 当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停止加入碳酸氢铵;11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1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1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1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16. 当溶液颜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11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1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1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2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21. 当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钙;12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2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2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2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26. 当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停止加入碳酸氢铵;12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2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2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3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31. 当溶液颜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13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3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3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3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36. 当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钙;13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3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3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4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41. 当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停止加入碳酸氢铵;14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4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4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4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46. 当溶液颜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14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4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4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5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51. 当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钙;15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5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5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5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56. 当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停止加入碳酸氢铵;15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5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5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6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61. 当溶液颜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16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6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6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6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66. 当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钙;16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6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6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7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71. 当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停止加入碳酸氢铵;17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7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7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7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76. 当溶液颜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17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7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7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8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81. 当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钙;18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8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8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8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86. 当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停止加入碳酸氢铵;18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8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8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9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91. 当溶液颜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19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9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9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19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196. 当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钙;19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19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19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0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01. 当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停止加入碳酸氢铵;20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20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20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0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06. 当溶液颜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20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20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20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1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11. 当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钙;21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21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21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1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16. 当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停止加入碳酸氢铵;21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21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21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2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21. 当溶液颜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22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22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22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2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26. 当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钙;22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22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22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3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31. 当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停止加入碳酸氢铵;23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23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23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3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36. 当溶液颜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23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23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23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4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41. 当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钙;24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24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24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4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46. 当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停止加入碳酸氢铵;24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24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24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5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51. 当溶液颜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25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25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25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5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56. 当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钙;25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25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25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6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61. 当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停止加入碳酸氢铵;26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26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26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6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66. 当溶液颜色变为红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钠;26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26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26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7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71. 当溶液颜色变为绿色时,停止加入氢氧化钙;272.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273.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274.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75.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铵,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76. 当溶液颜色变为紫色时,停止加入碳酸氢铵;277. 将溶液加热至沸腾,观察溶液中是否有沉淀产生;278. 当溶液中出现沉淀时,停止加热;279. 将沉淀物过滤,收集滤液;280. 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观察溶液颜色变化;28。

氨碱法制纯碱工艺流程

氨碱法制纯碱工艺流程

氨碱法制纯碱工艺流程
《氨碱法制纯碱工艺流程》
氨碱法制纯碱是一种常用的制碱工艺,其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氨碱制备、碳酸钠结晶和碳化等几个步骤。

首先是原料准备。

制备氨碱法纯碱的原料主要包括晶格石、氨水和盐酸。

晶格石是碳酸钠的主要原料,氨水和盐酸是用来制备氨碱的原料。

接下来是氨碱制备。

先将氨水加入反应釜中,再慢慢加入盐酸,经过化学反应生成氨。

氨水的生成很重要,因为氨是制备碳酸钠的关键原料。

然后通过蒸馏过程将氨水精馏,得到质量较高的氨水。

然后是碳酸钠结晶。

将制得的氨水与晶格石一起加入反应釜中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

通过蒸发结晶方法,得到碳酸钠晶体。

最后是碳化。

碳酸钠晶体经过碳化炉加热,将其转化为碳酸钠的终产物——纯碱。

整个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既考虑了原材料的利用率,又注重了生产环境的保护。

这套工艺流程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

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

第二章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第一节氨碱法根本生产原理及总流程简述一、氨碱法生产纯碱的特点及总流程氨碱法生产纯碱的技术成熟,设备根本定型,原料易得,价格低廉,过程中的NH3循环使用,损失较少。

能大规模连续化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产品的质量好,纯度高。

该法的突出缺点是:原料利用率低,主要是指NaCl的利用率低,废渣排放量大。

严重污染环境,厂址选择有很大局限性,石灰制备和氨回收系统设备庞大,能耗较高,流程较长。

针对上述缺乏和合成氨厂副产CO2的特点,提出了氨碱两大生产系统组成同一条连续的生产线,用NaCl,NH3和CO2同时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即联碱法。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总流程见图5-19。

二、氨碱法制纯碱的生产工艺流程1、氨碱法生产纯碱的流程示意如图5-1所示。

其过程大致如下:2、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流程框图:3、氨碱法纯碱生产工序的根本划分:(1)石灰工序:CO 2和石灰乳的制备,石灰石经煅烧制得石灰和CO 2,石灰经消化得石灰乳;(2)盐水工序:盐水的制备和精制;(3)蒸吸工序:盐水氨化制氨盐水及母液中氨的蒸发与回收;(4)碳滤工序: 氨盐水碳化制得重碱及其重碱过滤和洗涤;原盐 石灰石 无烟煤CO 2 NH 3 废液 重质纯碱 轻质纯碱盐水精制 盐水吸氨 氨盐水碳化 石灰煅烧 石灰乳制备 母液蒸馏 重碱过滤 重碱煅烧 水合(5)煅烧工序:重碱煅烧得纯碱成品及CO2;和重质纯碱的生产;(6)CO2压缩工序:窑气CO2、炉气CO2的压缩工碳酸化制碱。

三、氨碱法纯碱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表达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原料是食盐和石灰石,燃料为焦炭(煤)。

氨作为催化剂在系统中循环使用。

原料盐(海盐、岩盐、天然盐水)经精制吸氨、碳化、结晶、过滤,再煅烧即为成品。

母液经石灰乳中和后,氨蒸发并回收使用,氯化钙那么排放。

其化学反响为:氨碱法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和方便,生产过程均在气液相间进展,可以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及产品质量好、本钱低等优点。

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

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

第二章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第一节氨碱法根本生产原理及总流程简述一、氨碱法生产纯碱的特点及总流程氨碱法生产纯碱的技术成熟,设备根本定型,原料易得,价格低廉,过程中的NH3循环使用,损失较少。

能大规模连续化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产品的质量好,纯度高。

该法的突出缺点是:原料利用率低,主要是指NaCl的利用率低,废渣排放量大。

严重污染环境,厂址选择有很大局限性,石灰制备和氨回收系统设备庞大,能耗较高,流程较长。

针对上述缺乏和合成氨厂副产CO2的特点,提出了氨碱两大生产系统组成同一条连续的生产线,用NaCl,NH3和CO2同时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即联碱法。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总流程见图5-19。

二、氨碱法制纯碱的生产工艺流程1、氨碱法生产纯碱的流程示意如图5-1所示。

其过程大致如下:2、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流程框图:3、氨碱法纯碱生产工序的根本划分:(1)石灰工序:CO 2和石灰乳的制备,石灰石经煅烧制得石灰和CO 2,石灰经消化得石灰乳;(2)盐水工序:盐水的制备和精制;(3)蒸吸工序:盐水氨化制氨盐水及母液中氨的蒸发与回收;(4)碳滤工序: 氨盐水碳化制得重碱及其重碱过滤和洗涤;原盐 石灰石 无烟煤CO 2 NH 3 废液 重质纯碱 轻质纯碱盐水精制 盐水吸氨 氨盐水碳化 石灰煅烧 石灰乳制备 母液蒸馏 重碱过滤 重碱煅烧 水合(5)煅烧工序:重碱煅烧得纯碱成品及CO2;和重质纯碱的生产;(6)CO2压缩工序:窑气CO2、炉气CO2的压缩工碳酸化制碱。

三、氨碱法纯碱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表达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原料是食盐和石灰石,燃料为焦炭(煤)。

氨作为催化剂在系统中循环使用。

原料盐(海盐、岩盐、天然盐水)经精制吸氨、碳化、结晶、过滤,再煅烧即为成品。

母液经石灰乳中和后,氨蒸发并回收使用,氯化钙那么排放。

其化学反响为:氨碱法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和方便,生产过程均在气液相间进展,可以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及产品质量好、本钱低等优点。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过程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工艺过程
整理课件
为了防止和减少吸氨系统的泄露,加速蒸氨塔中 CO2和NH3的蒸出,提高蒸NH3效率和塔的生产能力, 减少蒸汽用量,吸氨操作是在微负压条件下进行,其 压力大小以不妨碍盐水下流为限。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一)氨盐水碳酸化的基本原理
总化学反应过程: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整理课件
缺点:对重碱的粒 度要求高,生产能 力低,氨耗高,国 内厂家较少采用
转鼓式真 空过滤机
整理课件
重碱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即能自行 分解,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分解速度加快,化学反应为:
2NaHCO3(s) ↔Na2CO3(s)+CO2(g)+H2O(g) △H=128.5kJ/mol
(3)复分解析出碳酸氢钠结晶 HCO3ˉ+Na+=NaHCO3
整理课件
(二)氨盐水碳化的工艺条件 1.碳化度
式中 TNH3——溶液中总氨的浓度 在适宜的氨盐水组成条件下,R值越大,则NH3转
变成NH4HCO3越完全,NaCl的利用率U(Na)越高。
整理课件
(三)影响NaHCO3结晶的因素
温度
添加晶种
灰乳蒸馏段发生下列反应: 2NH4Cl+Ca(OH)2 ↔2NH3+H2O+CaCl2 Ca(OH)2+CO2 ↔CaCO3+H2O
整理课件
(二)氨回收的工艺条件的优化
• 温度
• 压力
塔底维持在 110~170℃
塔顶在 80~85℃
塔下部压力与 所用蒸汽压力 相同或接近
塔顶压力为负 压
• 灰乳的用 量
四重碱煅烧工艺流程的组织及操作控制要点内热式蒸汽煅烧炉结构内热式蒸汽煅烧炉操作条件1温度炉内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60190不得低于1502蒸汽一般蒸汽压力应大于25kgc25mpa为宜将一部分热成品碱返回与重碱混合使其水分将至68为宜在稳定运行时炉内所具有的物料量即为存灰量

氨碱法制纯碱 (3)

氨碱法制纯碱 (3)
• 再往下温度开始降低,但降温速度不易太快,以保持过饱和度的 稳定;
• 在塔的下部至接连底部的一段塔高内,降温速度可以稍快一些, 因为此时反应速度已经很慢,其过饱度不大,降低温度可以提 高产率。
• 从保证质量,提高产量的角度出发,塔内的温度分布应为上中下 依次为低高低为宜。
第三十五页,共58页。
• 2.添加晶种
第二十四页,共58页。
2.温度的选择
低对盐温水有的利稀盐释水程吸度N。H3,也有利于降低氨气夹带的水蒸气含量,降低
但温度也不宜太低,否则会生成(NH4)2CO3·2H2O,NH4HCO3 等结晶堵塞管道和设备。
盐水进吸氨塔之前用冷却水冷至25~30℃,
氨气进吸收塔的气温一般控制在55~60℃, 氨盐水最后离塔时的温度为60~65℃
氨碱法制纯碱 (3)
第一页,共58页。
谈谈你对碳酸钠的认识
第二页,共58页。
第六章 氨碱法生产纯碱
任务一 石灰石的煅烧与石灰乳的制备 任务二 盐水的制备 任务三 精盐水的氨化 任务四 氨盐水的碳酸化 任务五 重碱过滤与煅烧 任务六 氨的回收
任务七 氨碱法总流程及纯碱工业发展趋势
第三页,共58页。
方法:制饱和盐水的化盐桶桶底有带嘴的水管,水自下而上溶解食 盐成饱和盐水,从桶上部溢流而出。
• 化盐用的水来自碱厂各处的含氨、二氧化碳或食盐的洗涤水。
第十四页,共58页。
二、盐水的精制
盐水杂质: 粗盐水含钙镁离子,杂质形成沉淀或复盐。 杂质危害:
• 堵塞管道和设备; • 氨和食盐的损失;
• 影响产品质量。 精制盐水的方法:石灰-碳酸铵法(石灰-塔气法)
3.在吸氨工序中,使送往碳酸化的氨盐水中所含沉淀不多于
0.1g/L的设备是(

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

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

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
氨碱法制纯碱的工艺流程是利用氨气和二氧化碳进行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再经过煅烧和还原反应得到纯碱。

下面是氨碱法制纯碱的一般工艺流程。

首先,将氨气和水混合,生成氨水。

氨气可由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下催化生成。

生成的氨气通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氨水。

其次,将氨水与二氧化碳进行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氨水与二氧化碳经过吸收塔反应,产生碳酸氢钠溶液。

这一步反应需要控制好操作条件,如温度、气体流速等参数,以确保反应能够顺利进行。

然后,通过使用滤网或离心机等装置,将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碳酸氢钠溶液。

接下来,将碳酸氢钠溶液通过加热煅烧的方式,脱除其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得到碳酸钠。

碳酸氢钠溶液被加热至高温,其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逐渐蒸发,碳酸钠逐渐形成。

最后,将产生的碳酸钠经过还原反应,得到纯碱。

碳酸钠将与一定比例的石灰石在高温下进行还原反应,产生氧化钠和二氧化碳。

通过再次煅烧,获得高纯度的纯碱。

整个工艺流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每个步骤的操作参数,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同时,在产生和处理废弃物时要注意环境保护,
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可持续性。

此外,工艺流程也可能根据不同的工厂和设备有所差异,但基本的原理和步骤是相似的。

氨碱法制纯碱是一种常用的工艺方法,通过合理的反应和处理步骤,可以高效地生产出优质的纯碱产品。

氨碱法生产纯碱

氨碱法生产纯碱

氨碱法制备纯碱1.教学目标:(1)理解氨碱法生产纯碱的相关化学原理;(2)掌握氨碱法制备纯碱的工艺操作流程;(3)理解化学原理应用于实际化工生产的方法;2.教学难点:制碱生产原理与工艺生产过程3. 教学类容:3.1 纯碱简介无水碳酸钠(Na 2CO 3)是俗称苏打,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玻璃制造、化工、冶金,以及造纸、纺织、食品等轻工业,用量极大,在国名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化工之母”。

3.2纯碱的工业制法工业上制取纯碱最早是由法国人路布兰首先提出来的,以食盐,煤,硫酸及石灰石为为原料,其反应如下:HCl NaHS O S O H NaCl 4℃12042+−−→−+HCl S O Na NaHS O NaCl 42℃700~6004+−−−→−+22℃1000422CO S Na 2C S O Na +−−→−+ C a SCO Na CaCO S Na 321000℃32+−−→−+ 路布兰生产缺点:不能连续生产,原料利用率低,产品质量差,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等缺点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而逐渐被淘汰。

1861年,比利时苏尔维在总结前人各种制碱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食盐,石灰石,焦炭(或煤),氨为原料制取纯碱的方法,俗称氨碱法。

我国科学家侯德榜研究出联合制碱法。

目前纯碱工业上主要使用这两种制备方法。

3.3 氨碱法制备纯碱的生产原理氨碱法生产纯碱分为六个基本过程。

(1) 二氧化碳和饱和石灰水的制备 将石灰石在石灰窑内煅烧得到生石灰(氧化钙CaO )和二氧化碳(CO 2),再将生石灰加水进行消化。

CO CaO CaCO 23↑+−→− )()(s 22Ca(OH)O H s CaO −→−+ (2)精盐水的制备 将原盐溶解或采用天然盐水除去钙,镁杂质,得到合格的饱和食盐水。

(3)氨盐水的制备 用精盐水吸收氨气制成氨盐得到符合要求的氨盐水。

(4)氨盐水的碳酸化 将氨盐水与二氧化碳作用,即得到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