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课标创新人教生物必修2 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
1、女性色盲,她的什么亲属一定患色盲?答案:D
A、父亲和母亲
B、儿子和女儿
C、母亲和女儿
D、父亲和儿子
2、一个色盲男孩的父母、外祖父母、祖 母均正常,而祖父是色盲。那么,这个男 孩的色盲基因是由谁传给他的?
答案:由外祖母传给男孩。
抗维生素D佝偻病:X显性伴性遗传(D)
性别 基因型
表现型
女
XDXD XDXd XdXd
患者由于对磷、钙吸 收不良而导致骨发 育障碍。患者常常 表现为X型(O型) 腿、骨骼发育畸形 (如鸡胸)、生长 缓慢等症状。
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都是常见的人类 遗传病。 但红绿色盲患者男性远远多于女性; 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女性远远多于男性。
为什么上述两种病在遗传表现上总 是和性别相联系呢
D、22条+Y
C 2、人的性别决定是在--------------------( )
A、胎儿形成时 B、胎儿发育时
C、形成受精卵时 D、受精卵分裂时
3 、假若某一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又从儿子直接传
C 给孙子,那么这一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 )。
A、由常染色体决定的 B、由X染色体决定的
(sex-linkage inheritance)
人类ABO血型的遗传
人类 ABO血型系统是由复等位基因 (multiple alleles) IA、IB、i控制的,IA、IB 为显性基因,i为隐性基因。其中IA和IB之 间无显隐关系(或者说是共显性 (codominance) )。
A型——IAIA或IAi
是 母亲
.
(3) I V1是色盲携带者的概率是_1/_8 。
如果题目中给出一张某家族遗传系谱图,一般应
人教版高中学习生物必修2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
一、课题:《伴性遗传》二、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伴性遗传的看法2〕比较基因分散定律与伴性遗传,理解它们的一起点和伴性遗传的特别性,申明伴性遗传的特点3〕理解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形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2、技术目标:1〕使学生学会运用资料及图形解决分析问题的综合本事。
2〕使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应用规律解决实质问题,熟习解答遗传问题的技术、技巧。
3、感情目标:1〕培育学生的慎重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经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转达规律培育学生辩证唯心主义的思想。
三、课型与课时新讲课,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育器具幻灯片课件,多媒体,教材表示图五、教育要点1.伴性遗传的特点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形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六、教育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形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七、教育形式1.教法伴性遗传的知识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抽象,于是我采纳学生阅读议论、联合教师举例以及解说表示图进行教育,最后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的形象思想和抽象思想相联合,产生深刻的印象。
其余,着重学生独立观察发现、探究沟通,多鼓舞学生思虑并互相议论,扬长避短,并进行概括总结,富裕发挥学生的智慧。
学法在学法上,我从学生的特点,知识阻碍,动机和兴趣长进行分析〔1〕开始是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要抓住学生特点,踊跃采纳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以及学生遍布的踊跃主动参加的学习形式,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有效地培育学生本事,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2〕此后在知识阻碍上: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形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育中应予以简单清楚,由浅入深的来进行分析。
〔3〕其次在动机和兴趣上:应鲜亮本课的学习目标,富裕利用教育幻灯片、教材表示图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议论,在讲堂上富裕调换学生的学习踊跃性,引起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八、教育过程〔一〕导入新课简单让学生回首前面性别选择形式,人的性别选择形式是属于XY型。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伴性遗传》教材梳理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人类红绿色盲症1.科学研究发现,控制红绿色盲的两个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它们相距很近,紧密连锁共同传给一个后代,所以一般把它们合在一起进行研究。
控制红绿色觉和正常色觉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分别用X b和X B来表示。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见下表:性别女性男性基因型X B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2.人群中有关色盲的婚配方式有6种,其遗传图解如下:(1)(2)(3)(4)(5)(6)难点剖析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1)色盲遗传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因为在这种遗传方式中,女性基因型有三种:X b X b、X b X b、X b X b,但只有隐性纯合子X b X b表现出患病特征;男性基因型有两种:X b Y、X b Y,而X b Y就是患者。
可见隐性基因的表型效应因性别而异,女性必须具有一对隐性基因,即纯合状态才能出现表型效应,男性只要有一个隐性基因就出现表型效应。
(2)交叉遗传。
男性患者的隐性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并使外孙发病。
男性患者的双亲正常时,其致病基因由母亲(X b X b)交叉遗传而来,其兄弟中可能还有患者,姨表兄弟也可能是患者。
男性患者的母亲携带的致病基因,若从外祖父传来,其舅父表现正常;如果从外祖母传来,其舅父可能患病。
女性患者的父亲一定是患者;其儿子一定患病。
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显性伴性遗传病。
控制该病的显性基因D和正常基因d位于X 染色体上。
要点提示此病的遗传特点是: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
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后代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
三、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是有用的。
例如,雏鸡性别的早期判定:芦花雌鸡(B)与非芦花雄鸡(bb)交配,子代中雄鸡都是芦花鸡(Bb),雌鸡都是非芦花鸡(b),因此可以根据子代性状表现型推知鸡的性别,从而把雏鸡的雌雄区分开,对养鸡业有指导意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学科:生物编写人:相海燕审核人:冯子文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必修第一册中《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第二册中《遗传的基本规律》为基础,从学生感兴趣的人类遗传病引入,讨论: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这两种遗传病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同。
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
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其它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的科学探究能力。
(3)能够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缜密的思维能力。
2.能力目标(1)探索伴性遗传方式的本质规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应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生物统计的方法。
(2)通过分工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善于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工作能力,提高研究效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伴性遗传的故事激发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2)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如何面对伴性遗传疾病,培养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融入生命教育。
(4)唤起发现人类遗传病、探索遗传病治疗方法的社会责任。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2、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规律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减数分裂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已经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活动及结合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教学方法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调查人群中色盲症的发病情况和规律。
指导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寻找资料与自己调查数据加以比较。
让学生调查人群中的色盲患者的家庭情况。
分析调查数据可能与资料不相符的原因。
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人教新课标版生物必修二教师用书:2-3第3节 伴性遗传 Word版含答案
第3节伴性遗传[学习目标] 1.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的特点。
(重点)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难点)3.明确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和遗传特点。
知识点1伴性遗传的概念及人类红绿色盲症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3~36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伴性遗传(1)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常见实例:人类的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果蝇的眼色遗传等。
2.人类红绿色盲症(1)致病基因及其位置①显隐性: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
②位置: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2)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与表现型(3)红绿色盲的主要遗传方式①方式一由图解分析可知: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②方式二由图解分析可知: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
③方式三由图解分析可知: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
④方式四由图解分析可知: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4)遗传特点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具有交叉遗传现象,即男性色盲的基因来源于母亲,且只能传给女儿。
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该特点在遗传系谱图中,判断遗传方式时有应用)。
知识点2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Y遗传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6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抗维生素D佝偻病(1)致病基因及其位置①显隐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显性基因。
②基因位置:位于X染色体上。
(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3)遗传特点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连续遗传现象。
③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2.伴Y遗传病下面为人类外耳道多毛症患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归纳: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女性全为正常。
简记为“男全患病,女全正常”。
知识点3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6~37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伴性遗传的应用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2.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1)根据生物性状判断生物性别已知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芦花鸡羽毛和非芦花鸡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B和b(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2-3 伴性遗传 教学课件
4.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上? X染色体
XX
正常男性
X正X常女性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X 婚配
XY
第十页,共三十五页。
探究 红绿色盲遗传特点
演绎推理
若”红绿色盲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成立的话,请 你预测群体调查的结果会呈现什么特点?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
预期结果:人群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接近1:1
患者由于对P、Ca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
(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基因型 表现型
女性
XDXD
XDXd
患者 患者
(病症轻)
XdXd 正常
男性
XDY 患者
XdY 正常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男女6种婚配方式
1. XDXD x XDY 全患病
特点一 女病多于男病
B
A、25% B、50%
C、75%
D、100%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比较
★白化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分析一对杂合子父母产生白化病子
代的情况?
1、父母的基因型是
Aa Aa,子代白化的几率
,1/4
2、男孩白化的几率 1/4 ,女孩白化的几率
1,/4
3、生白化男孩的几率 1/8 ,生男孩白化的几率
I
II 1
2
1
34
2
女性正常 男性正常
女性色盲
III
IV 1 2
3
1
男性色盲
III3的基因型是__X__bY_,他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中 ___1__个体,该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X_B_X_b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3节 伴性遗传教案(1)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伴性遗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及处理】伴性遗传位于人教版生物必修II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包括了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几个教学知识点。
本节教学设计为高三复习课,复习课的教学一定要体现出复习的特色,要避免出现新课式的重复,趋重避轻。
再结合我校的问讲练教学模式,体现高三复习课的特点,将课堂设计思路如下:1、课堂首先给学生3-5分钟时间对学案上的课前整理进行识记,并对其中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
教师对所提问题进行整合,确定教学重难点。
2、根据确定的教学重难点,师生展开讨论。
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教师总结规范,最后通过具体的例题对知识点加以巩固。
3、课堂最后要留有3-5分钟时间,给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回头看。
简单加以反思,是否还有遗留问题,即时反馈,教师加以解决。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2、系谱图中单基因遗传病类型的判断与分析(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家族系谱图进行分析研究推导出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2、通过遗传图解的学习,明白伴性遗传的规律特点,初步运用遗传规律解决一些遗传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家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科学的精神。
2、认识遗传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增强优生意识。
【重难点分析】重点: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解决方法:逻辑推理、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写出男女各种基因型,分工合作搞清每种婚配类型色盲患者的比例。
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伴性遗传的规律,分别运用正推和逆推的方法进行归纳各种伴性遗传的特点,充分理解伴性遗传的规律。
难点:系谱图中单基因遗传病类型的判断与分析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由学生先对系谱图进行讨论,得出结论,并自己总结判断的方法,教师加以总结,并即时进行练习巩固。
【教学方法】为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伴性遗传(非常全面)
2、鸡存在一对相对性状,芦花(B)和非芦花(b),该基因位
于Z染色体上,那么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应该是:
性别 基因型 表现型
ZBZB 芦花
雄性 ZBZb 芦花
ZbZb 非芦花
雌性 ZBW ZbW 芦花 非芦花
3、假设你办了一个养鸡场,而你收入的来源,主要是鸡蛋,为
了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你应该选择什么样表现型的
雌鸡和雄鸡交配,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在雏鸡阶段选出雌鸡,
从而多产蛋,来增加收入呢? P
芦花雌鸡
非芦花雄鸡
ZBW ×
ZbZb
配子 ZB
W
Zb
F1
ZBZb
芦花雄鸡
ZbW
非芦花雌鸡
1.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4、伴Y染色体遗传病 (1)例子:外耳道多毛症
(2)特点: ①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 ②患者后代,_男__性___均患病,女性均正常。
三、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__Z_W_____型。 雌鸡的性染色体:__Z_W_____;雄鸡的性染色体:____Z_Z_____。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
一、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1、染色体类型 (1)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_无__关___的染色体。
(2)性染色体:与决定性别_有__关___的染色体。
2、性别决定 (1)XY型。 ①雌性:__X_X____。雄性:_X_Y______。 ②例子:_人__和__其__他__哺___乳__动__物__,___果__蝇___。
生物必修Ⅱ人教新课标 2.3伴性遗传说课稿
新课标教材必修一§2·3《伴性遗传》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中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对问题研究的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同时"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等内容也能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和方法,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结合该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意义.能力性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2)培养探究问题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情感性目标:(1)科学品质教育.(2)人口教育(优生优育)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整个探索过程是围绕伴性遗传的特点为主线展开的,突出了本节的教学重点.通过性染色体的剖析,基因分离定律的迁移,使学生很容易书写遗传图解并进行分析.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二,说教法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索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常常说:"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理念,应该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其含义是,并不是一提探究,就一定要动手做实验.虽然既动脑又动手的探究是最有效的探究,但是在我国大班额,课时紧的国情下,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更加普遍.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现实情况,确定本节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模式.即以情境(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作用.创设的情境有:故事,图片资料,系谱资料及问题情境等.每一种情境,都包含有"矛盾冲突事件",即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相矛盾的事件,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三,说学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四,说教学过程教师在教育上的成功就是要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这种强烈的探索愿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并达到探索目的,从而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呢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倾听故事引起关注故事呈现:首先煤体呈现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让一个学生绘声绘色地阅读,引发学生对色盲症的关注.引导思考: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获得什么启示获得启示:①道尔顿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道尔顿的这种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②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2,盲图体验激发兴趣简要介绍红绿色盲对人类的危害.你的辩色能力如何呢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学生识图辨认,激发其学习探究的兴趣.3,系谱展示了解特点系谱作用:人类的遗传病很多,色盲是其中的一种,人类又不能利用杂交实验来检验,只能利用家系来分析推理.从而获得人类遗传病研究的方法.认识系谱:展示"资料分析"中的色盲系谱图,了解图示各部含义.问题引导: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的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观察思考:答案——男性.与性别有关.4,问题探讨导入新课展示资料:据社会调查,红绿色盲的患病男性多于女性,而人类的另一种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女性多于男性. 提出问题:尽量让学生阅读资料提出问题.①为什么上述两种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②为什么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同呢分组讨论:每4人为一组,自由讨论.表达交流:以4组代表各自表达本组讨论结果,其他各组同意哪组.形成结论: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属伴性遗传.借此导入新课.注:"问题探讨"中的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一开始不容易回答出来,只需回答出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即可.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问题探讨的习惯和能力的形成,起到以问题(任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作用.真正解决问题以正课探讨来进行.[二]信息加工构建体系5,本节聚焦把握目标什么是伴性遗传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伴性遗传在实践中有什么意义6,资料对比突出关键展示图片:多媒体打出男女染色体显微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相同和不同,体现常染色体的相同和突出性染色体的不同.介绍结构:板图男女性染色体的构成,认识X和Y的同源段和非同源段.突显基因:同源段的同一位置基因成对,而非同源段的基因则X有而Y没有,或Y有X没有.联想类比:以孟德尔分离定律中人类白化病分析子代发病男女几率均等是位于常染色体上作对象,与性染色体的同源段和非同源段作对比,体现色盲基因和它对应的等位基因应位于非同源段的结论.质疑过渡: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上呢7,资料分析确认位置资料展示:展示教材中的人类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教材34页).提出问题:(1)如果在Y染色体上会有什么表现(2)Ⅰ代中的1号是色盲患者,他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中的几号(3)Ⅰ代1号是否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Ⅱ代2号这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4)为什么Ⅱ代3号和5号有色盲基因而没有表现出色盲症引导探索:用问题做导引,利用性染色体的遗传图解做知识基础,处理系谱所包含的信息,形成思维链条.形成结论:参考答案:(1)患病都为男性,并代代相传. (2)3号和5号.(3)没有.因为Ⅰ代1号传给Ⅱ代2号的是Y染色体,如果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Ⅱ代2号肯定是色盲患者.(4)因为Ⅱ代3号和5号只有一条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而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被显性的正常基因所掩盖.质疑过渡:从图中看出,只有男性才表现为红绿色盲,对吗有没有其他的情况8,继续探索挖掘根源绘制版图:板画男女性染色体对应图,标注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位置.B/b B/b B/bX X X Y分析填写:引导讨论,推出男女基因型及表现型,填入表格.女性男性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 色盲正常色盲问题引导:(1)XY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上的色盲基因及等位基因应遵循孟德尔的什么定律(2)就表格而然,男女有几种婚配方式(3)各种婚配方式中所生子女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如何完成图解:利用分离定律知识迁移引导理解色盲遗传其实质就是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上的运用.然后由教师结合基因分离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完成男性正常与女性正常婚配,男性色盲与女性色盲婚配的遗传图解.再即将学生分四组,每组书写一个,每组再选一个代表,黑板写出并说明子女表现情况,完成另四个婚配图解.问题探讨:利用"遗传图解"结合"问题链"继续探讨,归纳出色盲遗传的特点.观察图解,色盲基因在性别间是如何传递的呢 (女--女,女--男,男--女)为什么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色盲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因此色盲基因是随X染色体的传递而传递.)男性的色盲基因怎样才能传给男性呢 (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即交叉遗传)从图解看色盲在男女中的发病情况怎样 (男性多于女性)从社会调查也是这样,你是否能从基因和染色体的角度加以解释 (提示:从男女性染色体的构成结合基因位置及显隐性进行分析)归纳特点:归纳出色盲基因遗传的特点并扩展到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上.色盲基因遗传(X隐性遗传)的特点:(1)男性多于女性. (2)交叉遗传(3)女病儿子必病,男正女儿必正等.问题探讨:利用"遗传图解"结合"问题链"继续探讨,拓展到抗维生素D即X 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属隐性基因,子代表现男多于女,对应的正常色觉基因则属于X显性基因,子代表现应如何(女多于男)那么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也表现为女多于男,则该病基因的位置及显隐性如何 (X显性遗传)归纳特点: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X显)的特点:(1)女多于男.(2)男病女儿必病,女正儿必正等.[三]深化理解拓展运用9,问题探索深化理解提出问题:如果夫妇一方是色盲或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患者,另一方正常,如何选择生育才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分析讨论:小组讨论,达成共识,提出方案.课堂交流:交流方案,解决问题,体会优生.10,回归实践学有所用阅读体会:让学生自渎教材的相应内容,了解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有兴趣还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它.[四]小结知识回馈聚焦小结知识:可引导学生完成伴性遗传概念伴性遗传特点实践中的意义[五]社会调查学习继续色盲调查:调查周围有色盲或其它遗传病的人及其家系.。
【优选整合】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
必修2第2章第2节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b.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c.掌握伴性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a.通过观察、分析色盲遗传图解,分析和归纳伴X隐性和伴X显性遗传特点b.利用伴性遗传规律做遗传图解解释伴性遗传实际应用3.情感目标a.认同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b.探讨如何利用伴性遗传的知识指导人类本身的优生优育,从而提高人口素质二、教学要点伴X隐性和伴X显性遗传特点三、教学难点红绿色盲遗传特点四教学流程阅读。
分析、作答。
初步学会遗传图谱分析,了解红绿色盲遗传特点。
落实伴(2)质疑:红绿色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相关基因型如何表示? 3.红绿色盲基因型和表现型 (1)让学生根据表现型写出基因型,强调伴性遗传基因型的规范 书写。
性遗传基因 型规范书 写。
书(2) 让学生思考回答:从表中分析,为什么红绿色盲的患者男性 多于女性?(男性只要X 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 b ,就表现为色盲患者; 而女性有两条X 染色体,必须两条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 b ,才表现为 色盲患者)。
归纳红绿色盲遗传第一个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3) 质疑:红绿色盲的遗传除了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以外,还 有其他什么特点? 4.红绿色盲遗传特点 (1)讲解遗传图解:女性正常和男性色盲婚配,伴性遗传图解的 规范书写。
亲代 +-1立性正常 屮塑 XT男性色盲 A配子子代叢现型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2)让学生完成遗传图解 2 :女性携带者与男性正常婚配分析,回答。
做红绿 色盲遗传图 解,分析归 纳。
掌握红 绿色盲遗传 特点。
女性携带酋禹性正常,沽J配子子代表现型立性正常女性携带苕男性色盲男性正常屮指出遗传图解2是图解1的延续,引导学生分析得到色盲基因的传递情况:外公f母亲f儿子,归纳红绿色盲遗传的第二个特点:交叉遗传和隔代遗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 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
(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
Ⅰ
1
2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XdY XDXd
XdY XDXd
XdY XdY
Ⅱ
1
2
34
56 7
8
XDY
Ⅲ
1 2 3 4 56 7
8
9
正常男性 正常女性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特点】: 1.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但部分女性患者(XDXd)病症较轻; 2.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的后代中女儿都是患者,儿子都正常。 3.男性患者的母亲一定也是患者。
亲代
XBXb × XBY
配子 XB Xb XB
Y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女性 女性 男性 男性 正常 携带者 正常 色盲
1:1:1:1
儿子的红绿色盲基因 一定是从母亲那里传来
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
亲代
XBXb × XbY
配子
XB
Xb Xb
Y
子代 XBXb XbXb XBY XbY 女性 女性 男性 男性 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1:1:1:1
我们如何进行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呢?
1.无中生有是隐性,隐性看女病; 2.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 △一般先假设为伴性遗传,若假设不成立, 则为常染色体遗传。 ☆若假设为伴性遗传,假设成立,也不能立刻 排除常染色体遗传的可能性,要看题目信息。
遗传系谱图分析
①
②
常隐
常显
遗传系谱图分析
③
④
常隐 or 伴X隐
患者父亲不含致病基因 →只能是伴X隐性遗传
常显 or 伴X显
若患病男性不含致病基因的等位基因, 则只能是伴X显性遗传。
遗传系谱图分析
生物必修Ⅱ人教新课标2-3伴性遗传课件(28张)
❖ 3.女性携带者 Х 男性红绿色盲
❖ 4.女性红绿色盲 Х 正常男性
练习
(
[理性思维] 家族之谜
道 尔 顿 的 家 庭
XX
XY XX
XBXb
XbY
道尔顿
XbY
道尔顿弟弟
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 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 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性 疾病。患者由于对磷、钙 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 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 (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 形(如鸡胸)、生长缓慢 等症状。特点是:女性多于 男性
提示
Y非同源区段: X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XY同源区段 :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Y染色体 X非同源区段:在Y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X染色体
Ⅰ XBXb XBY 6
Ⅲ
XbY XbY
XbY
12
34
5
6
以正方形代表男性,圆形代表女 性
以罗马数字代表代 以阿拉伯数字代表个体
23
2
45
6
Ⅲ
12
34
5
6
以正方形代表男性,圆形代表女 性
以罗马数字代表代 以阿拉伯数字代表个体
7 8 9 10 11 12 讨论: 色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
还是位于Y染色体?
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 是隐性基因?
男性: 性染色体 异型 : XY 女性:性染色体 同型: XX
♀女: 22对(常)+XX(性) 男♂ 22对(常)+XY(性)
(常、显)
可能(伴X隐或常
显或常隐)
最可能(伴X、隐)
5、如果某种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性,则该病可能是显 性遗传病。 6、如果系谱中的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病约各占1/2, 则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7、如果系谱中的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患者相差 较大,则该病可能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它 又分为三种情况: (1)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3)患者连续在男性中出现,女性无病:可能是伴Y染色 体遗传。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第3节伴性遗传示范课件
Bb
aA
a
XX
c
XY
X非同源区段 X、Y同源区段 Y非同源区段
二、讲授新课
二、伴性遗传
基因型 表现型
1.人类红绿色盲症
女性
XBXB XBXb
正常 正常 携带者
XbXb
色 盲
男性
XBY XbY
正常 色 盲
6种婚配方式 = 男 2种基因型 × 女 3种基因型
XbY 男患者
XBXB 女正常
XBXb 女正常(携带者)
几
女性携带者 × 男性色盲
种 婚
亲代
XB Xb
Xb Y
配
方 式
配子
XB
XXbb
XXbb Y
女儿是红绿色 盲,父亲一定
与
是色盲
色
盲
发
子代
XB Xb
XXbb XXbb
XB Y
Xb Y
病
率
女性携带者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男性色盲
比
1 :1 : 1 : 1
较
后代中男性有1/2色盲,女性有1/2色盲,1/2为携带者。
1.通常为 交叉遗传
色盲典型遗传过程是 外公 女儿 外孙
交 叉 遗 传
二、伴性遗传
二、讲授新课
小结: 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2.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XBXb× XbY
母患子必患 3.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XbXb
女患父必患
二、讲授新课
二、伴性遗传 2.人类血友病伴性遗传
病因: 由于血液里缺少一种凝血因子 ,因而凝血的时间延长。 症状: 在轻微创伤时也会出血不止,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特点: 血友病的基因是隐性的,其遗传方式与色盲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伴性遗传(阅读教材P33~36)1.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
2.人类的伴性遗传病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阅读教材P36~37) 1.鸡的性别决定(1)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表示为ZW 。
(2)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表示为ZZ 。
2.实例分析重点聚焦1.什么是伴性遗传? 2.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 3.伴性遗传在实践中有什么应用?[共研探究]在婚前体检中,汤姆辨别不出红绿色盲检查图中的图形,被医生确定为红绿色盲,而他的父母色觉都正常。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请思考分析人类的染色体组成(1)正常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正常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
(2)只有一部分生物具有性染色体,主要有XY型和ZW型。
有些生物无性染色体,如玉米是雌雄同株的植物,无性染色体。
(3)男性个体进行正常减数分裂时,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次级精母细胞不可能同时存在X、Y两条性染色体。
(4)X、Y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
X和Y染色体都有一部分与对方不同源,但也有一部分是同源的。
二者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X、Y的同源区段,基因是成对的,存在等位基因;在非同源区段,不存在等位基因。
(5)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请填写下表:2.(1)汤姆是色盲,他的妻子露丝色觉正常,但露丝的父亲是色盲。
请思考露丝婚后所生的孩子会患有色盲吗?请写出遗传图解进行说明。
提示:由题意可以判断露丝为红绿色盲女性携带者,他们婚配的遗传图解如下:根据遗传图解得出:露丝婚后所生的男孩中,色盲和正常概率各为1/2;所生女孩中,携带者和色盲的概率各为1/2。
(2)汤姆的外祖父是色盲,则色盲基因的遗传途径为:外祖父→母亲→汤姆。
(3)为什么色盲女性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色盲患者?提示: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当女性为色盲时,基因型为X b X b,其中一条X染色体必然来自于父亲,故父亲的基因型为X b Y,表现为色盲;色盲女性若生一个儿子,则必将一条X染色体传给儿子,故儿子的基因型为X b Y,也是色盲。
(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A、a)和色盲(B、b)的孩子,据此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 B X b和AaX B Y。
3.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因为女性只有同时具备两个隐性基因时才表现正常,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基因就表现正常。
(2)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且来自于母亲,传给其女儿,所以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3)与隐性遗传病相比,显性遗传病发病率高,因为只要出现显性致病基因就表现出遗传病。
[总结升华]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1)实例:人类红绿色盲(B、b)的婚配组合及后代性状表现(2)典型系谱图(3)遗传特点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例如人类的红绿色盲(B 、b),女性只有X b Xb 才表现为色盲,而X B X b 表现为正常;而男性只要X 染色体上带有色盲基因b ,就表现为色盲。
所以人群中红绿色盲男性患者约7%,而女性只有0.5%。
②具有隔代遗传现象:从典型的红绿色盲家系系谱图可以看出:第一代有患者,第二代没有出现患者,而在第三代又出现了患者。
③具有交叉遗传现象: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得到,以后又只能传给自己的女儿。
2.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1)实例:抗维生素D 佝偻病(D 、d)的基因型和表现型(3)遗传特点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②连续遗传。
③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④正常女性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正常的。
3.伴Y染色体遗传(1)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2)典型图谱(如图)(3)遗传特点①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正常。
因为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
②具有世代连续现象,即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也称为限雄遗传。
[对点演练]1.判断正误(1)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是红绿色盲患者。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世代遗传的特点。
()(3)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男女患病比例基本相当。
()解析:(1)男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是红绿色盲患者,但女性只有两条X染色体上都含有致病基因时才是红绿色盲患者。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
(3)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连续遗传现象,且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答案:(1)×(2)×(3)×2.某种遗传病的家系图谱如图所示,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图中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请分析该对夫妇所生男孩患病的概率、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分别是()A.1/41/4B.1/41/2C.1/21/4 D.1/21/8解析:选C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因此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控制该病的等位基因为B、b,则父亲的基因型为X B Y,母亲的基因型为X B X b。
①性别已知,基因型为X-Y,其中基因型为X b Y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②性别不确定,生男孩的概率为1/2,因此该夫妇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生男孩概率)×(1/2)(男孩患病概率)=1/4。
[共研探究]鸟类、鳞翅目昆虫、某些两栖类及爬行类动物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如家鸡、家蚕等。
家鸡的毛色中,芦花和非芦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假设控制芦花的基因为B,控制非芦花的基因为b。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的是ZZ。
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不可能在W染色体上。
2.现有纯种雌、雄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若干可供选择作杂交亲本,如果你想从F1中选择饲养母鸡以获得鸡蛋,请思考如何设计杂交方案。
提示:选择芦花雌鸡(Z B W)与非芦花雄鸡(Z b Z b)作亲本杂交。
F1中雄鸡均为芦花,雌鸡均为非芦花,就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将早期雏鸡的雌性和雄性分开。
见遗传图解:3.将由2得到的F1中的雄鸡、雌鸡自由交配,则F2中雄鸡表现型有2种,基因型为Z B Z b、Z b Z b。
让F2中的雌雄芦花鸡交配,产生的F3中非芦花鸡是雌(填“雌”或“雄”)鸡,所占比例为1/4。
[总结升华]1.伴性遗传的应用(1)推断致病基因的来源、后代发病率,指导人类本身的优生优育。
例如,若一对夫妇中女性患血友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建议这对夫妇生女孩,因为他们所生的男孩全部是血友病患者,所生女孩虽为致病基因携带者,但表现型正常。
若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子与一正常女性结婚,则建议他们生男孩,因为他们所生女孩100%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而男孩则正常。
(2)根据性状推断后代的性别,指导生产实践。
①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
雌鸡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雄鸡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同型的ZZ。
②家鸡羽毛芦花(B)对非芦花(b)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B、b位于Z染色体上。
例如,芦花雌鸡与非芦花雄鸡杂交,F1中雄鸡为芦花,雌鸡为非芦花。
根据羽毛的特征把早期雏鸡的雌雄分开,从而做到养母鸡、多产蛋。
2.伴性遗传与两个遗传定律的关系伴性遗传既是对两个遗传定律的补充,又是对它们的进一步延伸,其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产生配子过程中基因随染色体进入配子,不同之处在于两个遗传定律是基因在所有染色体上的遗传现象,而伴性遗传仅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现象。
(1)伴性遗传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①伴性遗传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此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在形成配子时,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彼此分离。
②性染色体有同型性染色体和异型性染色体两种组合形式,因此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a.雄性个体中,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b.由于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性状的遗传都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也一定要和性别联系起来。
(2)伴性遗传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在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和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是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易错易混】(1)并非所有的生物都存在伴性遗传现象: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真核生物中雌雄同体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也无伴性遗传现象,如玉米。
(2)性别决定后的分化发育过程受环境(如温度等)的影响,如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蝌蚪在20 ℃时发育成雌蛙,在30 ℃时发育成雄蛙。
[对点演练]3.正常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如油纸(可以看到内部器官),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是显性,它们都位于Z染色体上。
下列杂交组合方案中,能在幼虫时就可以根据皮肤特征,很容易地把雌雄蚕区分开来的是() A.Z A Z A×Z A W B.Z A Z A×Z a WC.Z A Z a×Z A W D.Z a Z a×Z A W解析:选D Z a Z a(雄性油蚕)与Z A W(雌性正常蚕)交配,子代中正常蚕圴为雄性(Z A Z a),油蚕均为雌性(Z a W),在幼虫时就可以将雌雄蚕区分开。
1.某男性色盲,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点刚分开时,此时细胞可能存在() A.两个Y,两个色盲基因B.两个X,两个色盲基因C.一个X、一个Y,一个色盲基因D.一个Y,没有色盲基因解析:选B男性色盲(X b Y)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点刚分开时,细胞内可能存在两个X b,或者是两个Y。
2.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X染色体的配子数∶含Y染色体的配子数=1∶1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的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解析:选C含X染色体的配子包括精子和卵细胞,含Y染色体的配子只有精子,所以配子数不具有可比性;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的Y染色体不一定都比X染色体短小,如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大;没有性别分化的生物,一般不具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区别,如玉米;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Y染色体彼此分离,进入不同配子中,结果使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
3.一种鱼的雄性个体不但生长快,而且肉质好,具有比雌鱼高得多的经济价值。
科学家发现这种鱼X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D、d,含有D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
若要使杂交子代全是雄鱼,可以选择的杂交组合为()A.X D X D×X D Y B.X D X D×X d YC.X D X d×X d Y D.X d X d×X D Y解析:选D由于含有D的精子失去受精能力,所以雌鱼中不可能出现基因型为X D X D 的个体,X d Y的两种类型的精子都具有受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