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篇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篇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篇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1课题:我设计的自行车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或运用各种综合材料创作自行车。

2、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在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

教学重难点:1、把自己有新意的自行车的设计想法,用绘画的方法画出设计草图。

2、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讲授新课:1、引导阶段在学生设计自行车之前,先让学生欣赏一些自行车的图片,主要是让学生简单了解自行车的结构,最好能向学生介绍一下自行车的发明过程。

要求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在边讨论边构思在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

2、发展阶段启发学生从自行车的功能出发,进行设计构思,在造型设计上可以借助自然界物体的外形进行改装,或是想象中的抽象造型。

指导学生在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时,相互讨论,相互补充,使设计的草图更完美。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1、当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老师积极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个性的表现给予及时表扬。

2、指导学生在制作自行车时,注重自行车整体造型的美观,同时让学生体验造型的艺术魅力。

四、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课后找各种材料,如:丝带,毛线,铅丝,铅笔,碎花布等,积极尝试,表达自己的丰富多彩的想象,设计出更有创意,更美观的自行车。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2一、教材分析1、教材结构分析本册教材体现国家基础教育改变的基本精神;立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教学的需要和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

2、教学内容分析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设计优秀8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设计优秀8篇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一教学重点:1、学会唱《童年的小竹笛》这首歌曲;2、通过音乐的欣赏、学习,让学生进行艺术构思与创作(绘画、表演、制作等)教学难点:通过音乐的欣赏、学习,唤起学生对儿时的回忆,进行创作,以反映儿时的稚爱、童真。

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出发,通过童谣歌曲的学习,为学生能够和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提高对语言节奏的感受能力,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自己的和情感,积累合作、交流、反思、创作、分享等方面的体验。

教学准备:1、歌曲《童年的小竹笛》、的光盘或录音带。

2、不同风格、内容的童谣及录像、录音、光盘等资料。

3、绘画、折纸材料及节奏乐器等。

欣赏引导在这个单元主题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弯弯的月亮是娃娃的小床,天上的星星是娃娃的被子,天边的月儿奏出美妙的乐曲,静静的水面仿佛在听你诉说。

妈妈的催眠曲陪伴着娃娃进入了梦乡……教学过程:1、导入:师生共同说一说各自耳熟能详的童谣,边说边表演,并说说个人的理解等,引导学生的兴趣。

2、例如,《小老鼠》: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咪咪咪……猫来了,咕噜咕噜滚下来。

3、《笑一笑》: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两只黄狗会抬轿。

4、《不倒翁》:说你呆你真呆,胡子一大把,样子象小孩。

说你呆你不呆,把你一推你歪。

要你躺下去,你又站起来。

5、《鞋子和茄子》:一个孩子,拿双鞋子,看见茄子,放下鞋子,去拾茄子,忘了鞋子。

6、《手指歌》:伸开手,数指头,大牛不吃草,二牛不吃料,三牛不拉车,四牛不上套,剩下五牛要不要?要!二、学唱歌曲:《童年的小竹笛》。

1、引导学生反复听、轻声哼唱、拍手唱、配合律动唱。

2、充分体验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等,待音律、歌词、节奏3、准确后可加进行打击乐集体演唱,并录音来反思。

三、进行绘画、制作1、听赏歌曲《小牧童》、《童年的小摇车》和电子琴曲《童谣》,欣赏国画《牧童》,观看美术片《牧童》,引导学生听赏,观察歌与画中的情景寓意及表达的情绪等。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5篇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5篇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5篇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1课题:美术小记者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综合探索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1、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敢于采访实践,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2、对资料,编辑,展示工作产生兴趣,能在某一环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具学具:纸、笔、彩色笔、相机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讲授新课:1、引导阶段(1)做好学生分组采访的组织工作。

(2)导入此课的内容,传授美术记者的工作过程和具体要求。

(3)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共同拟订采访内容及活动计划。

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采访活动。

按照计划内容对采访记录资料进行编辑。

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主题性展示作品。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四、收拾与指导学生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五、课后拓展1、鼓励学生积极地寻找进行拍摄,采访实践的机会,去创作更生动有趣的形象,报道展示更有意义的事物2、利用模拟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具体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题或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

三年级上册美术第十九课教学资料:摄影其实是一种记录影像的技术,进行这种技术的工具就是照相机。

照相机是一个不透光的盒子,作用是控制光线的进入,使胶卷产生不同程度的曝光。

照相机包括机身和镜头两个部分。

机身内置快门来决定胶卷进行曝光的时间,快门其实是一个掩盖胶卷的机械装置,在进行曝光时按照所设定的'时间而打开,让业自镜头的光纪录在胶卷之上,而镜头则是一些光学组件,用以结集光线,在胶卷上造像。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6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6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6篇)教材分析全册共二十个课题。

考虑到中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在整体构造上连续了整套教材的学问体系,如:儿童世界的《故事配画》;颜色系列的《流淌的笔触》,《有用美观的生活用品》,《变幻的颜色》,《生活中的颜色搭配》;好玩的生活《辣椒真辣》,《让我们荡起双桨》;巧手创新的《我的宝盒》,《活动课表》,《迷你剧场》观赏系列的《中国龙》,《吉利虎》教师在教学中应留意新旧学问的连接。

从主题选择上看,突出多元化与趣味性。

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亲密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留意延长与拓展。

教材内容突出趣味性、嬉戏性、注意过程与参加。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根底学问、根本技能的根底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共性的进展和学问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学总目标通过欣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洁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妙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忙学生熟悉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根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育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力量,进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力量、形象记忆力量、形象记忆力量和制造力量。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加观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阅历;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力量,形成根本的美术素养。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加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长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长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制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一)教材重点:1、把握水彩画的性能及工具的使用,能较娴熟地运用水彩画方法表现生活美和自然美。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通用6篇)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通用6篇)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通用6篇)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篇1一、教材内容分析《多彩的梦》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教材选用两幅经典的油画作品作为欣赏图例。

俄罗斯画家夏加尔的《我与我的村庄》中,画面构图和形象都采取来传统绘画不同的护理方式。

画家用画面分割、重叠的手法,把不同时间、空间中的人物和景物组合在一张画面上,以此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西班牙画家达利的《记忆的永恒》,表现来一个奇异、错乱的梦幻世界:物体无序的散落在画面上,时钟软软的令世间停止,让人过目难忘,背景深远无限给人一种极冷,怅然若失的感觉。

教师可以利用这两幅作品,启发学生对梦境里的画面和表现形式做自由的想象和思考。

二、学生特征分析三年级学生在富于想象的同时更具有较强的好奇欲和求知欲,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能力。

学生对美术工具和材料有一些的掌握的能力,对一些多媒体知识具有较为抱有兴趣的识别,可以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表现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具备了一定的造型能力。

通过老师的引导和拓展通过欣赏、观察、思考来对自己的梦境进行设计,引发学生的兴趣。

结合本课教材科与学生进行自己梦境的探讨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这里将以各种图片展示作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语言和描述等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观察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结合自己的生活,通过会议、欣赏等方式,采用适当的手法来再现自己的梦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设计绘画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梦境,梦境中物体大小、形状和色彩变化多样,切实感受和体会梦在绘画中的乐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创作感受美术源于生活,感受生活,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四、教学重点:学生回忆和创作梦境,选用自己熟悉的创作手法展现自己的梦。

五、教学难点:梦的展现方式。

六、教学准备:1、教师用具:课件、图画等2、学生用具:彩笔、蜡笔、刮纸等七、教学过程:教师:曾经有人说老师我白日做梦!大家知不知道什么叫做白日做梦啊学生:知道!……教师:额……老师真的很尴尬,白日做梦就是说一个人白天睡觉在做梦,比喻一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当然,大家晚上睡觉的时候做的梦,在现实当中是不是也不会发生吧……学生:哈哈……1、观看有关梦的图片2、教师:老师首先给大家展示一部电影,看看同学们知不知道这是那部电影?学生:哇,是《爱丽丝梦游仙境》……教师:哦!老师很惊讶,看来有不少同学看过这部电影了!那么大家一定知道电影中爱丽丝发生了什么事情,遇到了哪些人物和事了吧?学生回答:…3、学生发现教师:同学们好棒!电影非常好看,同学们回答的也很棒!学生回答:…师总:那么这节课我们也来创作一下自己想去的梦境吧!——出示课题:《多彩的梦》学生活动:欣赏片段《爱丽丝梦游仙境》预告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全套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全套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全套教案教案一:认识颜色
教学目标
- 让学生能够认识并说出常见的颜色名称。

- 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感知和区分能力。

- 能够简单描述物体的颜色。

教学准备
- 彩色纸、彩色铅笔、彩色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1. 通过展示彩色纸,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颜色,并说出颜色名称。

2.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并描述物体的颜色。

3. 给学生分发彩色绘画工具,让他们用颜色标记不同的物体。

4. 鼓励学生用所学颜色描述自己喜欢的事物,并进行小组分享。

教学延伸
- 在课后让学生观察家中的物品,用所学颜色进行分类。

- 鼓励学生用所学颜色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教案二:认识形状
教学目标
- 让学生能够认识并说出常见的形状名称。

- 培养学生对形状的感知和区分能力。

- 能够简单描述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 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引导学生认识并说出形状名称。

2.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并描述物体的形状。

3. 分发彩色纸、剪刀和胶水,让学生根据形状剪切纸片,然后
将纸片拼贴成不同的图形。

4. 鼓励学生用所学形状描述自己喜欢的物品,并进行小组分享。

教学延伸
- 在课后让学生观察环境中的物体,用所学形状进行分类。

- 鼓励学生用所学形状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

(文档内容不可确认,请自行参考)。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五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五篇

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编整理了⼩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师你好⼀、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教学⽬标: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能抓住教师的形象神态进⾏描绘,培养⾃⼰的观察⼒。

2、能记忆或想象画出师⽣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培养⾃⼰的绘画表现⼒。

3、掌握贺卡设计的⽅法步骤,能制作⼀张尊师卡⽚送给⾃⼰喜欢的⽼师,表达⾃⼰的⼼意,提⾼⾃⼰的动⼿设计能⼒。

4、在充满⽣活情趣的绘画与制作中,增进师⽣之间的感情。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教学重点:掌握贺卡设计的⽅法步骤,能制作⼀张尊师卡⽚送给⾃⼰喜欢的⽼师,表达⾃⼰的⼼意,提⾼⾃⼰的动⼿设计能⼒。

四、教学难点:能记忆或想象画出师⽣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培养⾃⼰的绘画表现⼒。

五、教学准备:卡纸。

六、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本课围绕“⽼师”这个主题,将表现性绘画和⼿⼯制作融⼊到师⽣情感交流之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将激活学⽣对教师的美好印象。

语⾔的交流、⼼灵的对⽩、细节的把握将再次勾勒师⽣学习⽣活的直观画⾯。

活动⼀重在启发学⽣观察、记忆⾃⼰喜欢的教师的形象特征,教学可作如下安排:引导记忆——学习讨论——提供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上课前讲发⽣在某位教师(或者是⾃⼰)⾝上的故事,让学⽣猜猜这位教师是谁,并引导学⽣对结果进⾏推理分析:“你是怎样猜出来的?”,“这位教师外形有何特点?”,“你还知道他(她)喜欢⼲什么?”,通过交流学习讨论引发学⽣对教师的注意和记忆。

在学习指导中可通过⽰范画或学习作业的展⽰观察,让学⽣重温“⾃画像”那⼀课中⼈物的基本画法,抓住⾃⼰喜欢的教师的特点进⾏独特的创作表现。

作业之后,可将作业进⾏展⽰,先让学⽣们猜猜画上是哪位教师,再请作者本⼈进⾏介绍,⾸尾呼应,结束本课的学习。

活动⼀作业表现仅仅是教师个体形象,活动⼆与活动⼀⽐较,要表现的⼈物更多,情节更⽣动。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一」课题:天然的'斑纹课时:2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施教时间:9月21日——9月28日教学目标: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式表现1-2种不同的肌理。

教学重、难点:1.能否理解肌理的含义,能否说出不同肌理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2.能否总结出作业过程中的一些好的方法与同学共享。

教学准备:教师:表现不同肌理的课件,一只布袋子、具有不同肌理效果的实物。

学生:提前搜集具有不同肌理效果的实物。

水粉色、毛笔、调色盘等。

纸。

第一节:活动一:请学生将手伸到教师带来的布袋子中随便摸一件东西,并凭触觉说说它表面的花纹是怎样的,请大家猜猜这是什么,然后拿出来看猜得对不对。

说说自己凭什么这样猜的,你平时注意到物品的这些细节了没有?放课件,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注意的细节,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

活动二:教师可以将自己带来的和学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他们的肌理,摸一摸,说说他们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比如说:“树皮给我们的感觉是粗糙的,丝绸的感觉是滑滑的,金属摸上去又硬又凉”还可以有一些对比,譬如:棉布比丝绸粗糙,但又比树皮细腻,皮毛的感觉比皮革温暖,青的树叶比枯树叶要滋润、细腻活动三:布置练习作业:各组同学交换自己带来的各种物品,感受一下肌理,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2-3个用彩色笔或油画棒画一下。

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布置学生下节课带拓印工具。

札记:去年做了一个关于有趣的叶子的幻灯片,里面有好多叶脉的纹理的图片,今天正好放给孩子们看,让他们感受自然界的花纹。

效果很好,所以说教学资料的积累非常有用。

第二节活动一:教师为学生表演一个魔术:在一张白纸上用油画棒用力涂色,白纸上除下了一些有肌理的画面。

请学生猜猜为什么会这样?揭示谜底:白纸的下面垫着一张树叶。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巧;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学习知识点•直线、曲线的基本概念;•直线、曲线的种类;•用直线和曲线表现事物的形态。

活动安排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线条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认识线条在美术中的重要性;2.学习:通过示范和实践,让学生学习如何描绘各种直线和曲线;3.创作:以自然界中的事物为创作对象,用直线和曲线表现出它们的形态;4.展示和评价: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

2. 色彩的运用知识点•常见的基本颜色;•颜色的明暗和混合;•颜色的冷暖与对比。

活动安排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艺术作品,引起学生对色彩的兴趣;2.学习: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学习颜色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技巧;3.创作:以具体的主题为创作背景,让学生灵活运用颜色;4.分享和讨论: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3. 图案和造型的创作知识点•图案和造型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图案和造型;•在美术作品中运用图案和造型。

活动安排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案和造型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对图案和造型的注意力;2.学习:通过示范和实践,让学生学习如何创作各种图案和造型;3.创作: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造型进行创作;4.展示和评价: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

4. 综合创作活动安排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综合创作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2.创作任务:给学生一定的创作主题和要求,让他们进行综合创作;3.创作时间: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创作;4.展示和评价: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三、教学方法1.示范法:通过教师示范和实践,引导学生学习各种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2.组织活动法: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潜力和想象力;3.互评互鉴法:通过学生相互展示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精选5篇)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精选5篇)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精选5篇)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1、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2、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课件。

学生:剪刀、胶水、彩色纸、绘画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活动一:课件展示小朋友站上课队、气球升空、兵马俑、林间小路等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影视资料。

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在前,什么在后。

这些图片中的景象都有些什么共同的规律?(近大远小)可别小瞧前前后后,其中还有不少的奥秘,来,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看没看到过类似的现象,并举例说明。

教师举例:1、同样是一位学生,我们站在教学楼上看她,在近处看就比较大而清晰,如果她在操场上我们再看她,就小而且模糊不清楚了。

2、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3、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活动二: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前后关系的?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找一找语文、数学等课本、课外读物的插图上是如何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的,有哪些画法值得我们学习?教师在黑板上画学生们站队做操的场面,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同学的队伍,并请大家讨论、分析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先画前面的) 活动三:小组讨论,选定一个主题,以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评价与总结: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布置下节课带剪贴工具。

教学反思:还没等我把要求讲完,就有的同学开始绘画了,他把前大后小、近大远小的规律弄混了,画出了在一个平行线上大小的排列的画面了,经过我拿其他同学作品的对比,使他明白前后的空间感和左右的排列感是不一样的,他表示以后一定认真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在动手作业。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优秀6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优秀6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优秀6篇)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篇一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3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

全册共有19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除了艺术瑰宝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本教材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具体讲,有以下方法:1.明确学习目标。

2.以问题为纽带。

3.以提示为指导。

4.重感受和实践。

5.多自评与互评。

6.学习建议分层次。

三、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愿望。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5、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四、教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篇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篇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5篇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第(1)节执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1.我的小天地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

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有表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2.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人。

启发学生通过设计、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

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绘画时房间里家具与家具、家具之间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教具准备:美术用具教学方法:谈话法、示范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教师作自我介绍,学生依次作自我介绍。

二、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阿尔的房间》今天我们是第一节课美术课,我想大家都想轻松一点,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一幅外国名作。

学生欣赏讨论:1.从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感觉怎样?2.从画中、文字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东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介绍《阿尔的房间》的相关知识:3.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和小朋友作品提问:(1)你看到的都是些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个设计,它有什么特点?(2)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卧室,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谁能告诉大家你的那片小天地是怎样的?(3)你对你的小天地满意吗?(4)你理想中的小天地是怎样的?它的布臵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5)你准备怎样去改进你的那片小天地呢?(学生讨论)想一想,在你动手的时候你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内容、比例、层次等)三、学生作业:要求:可凭记忆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自己的居室。

教师指导四、学生作品展示:学生交流讨论1.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有什么值得我们学的地方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五、拓展: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试着设计我们的教室、校园等。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篇)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篇)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篇)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把握用几何形方方圆圆进展概括事物的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熟悉、观看表现各种事物和人物。

2、初步体验运用几何形造型乐趣,用方形、圆形、三角形组成美妙画面,表达自己的感受,进展学生运用几何形这一绘画语言进展表现的力量,使学生从感受生活的乐趣中,发觉图形的美。

3、学会更好的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重点:学习用简洁的几何形观看事物,并用添加或削减的方法夸大、概括地造型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由几何形绽开的想象。

教法学法:绘画法、演示法、嬉戏法、观看法、故事法等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预备:范画、方方圆圆的几何形、生活实物、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启发导入。

1、故事引入:“从前有两个小朋友,它们的名字叫方方和圆圆,有一天,它们发生了争吵,都说自己的本事大、朋友多,圆圆说:“我的本事可大了,圆形的物体可多了:太阳是圆的,星球是圆的,皮球是圆的......”;方方说:“我的本事也不小,而且我的朋友也许多,你们看:电视机、房子、盒子......;方方和圆圆始终在争论谁的本事大......”究竟它们谁的本事最大呢?2、请你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方方的,圆圆的?3、提醒板书课题。

二、嬉戏体验,理解感知。

1、嬉戏感知——用两个个袋子装着两种不同外形:方形、圆形,请学生摸一摸,辨别外形,并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2、找朋友——消失包含两种外形的图片(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图画),请学生从上面找出各种外形。

3:比照找不同——用实物照片和用几何形概括了的图画进展比照,让学生找出它的一样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学习用几何形来概括和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外形,便于把握简洁、概括的绘画语言)。

4、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动物,还有哪些的形状分别近似于方形、圆形。

(七星瓢虫、刺猬的形状与圆形想死,牛、羊等动物的形状与方形相像,等等)5、用几何形概括事物的形状,有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形状特征。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5篇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5篇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篇1课型:观赏、造型、表现、评述[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心情,而到达培育学生制造视觉符号的表达力量。

2、通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声音节奏的熟悉与表达。

运用线、形、色等诸因素的重叠来表达听觉感受。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感受声音的旋律和节奏[教学难点]让学生听音乐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教学过程及方法]1、导入阶段:(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倾听)选择节奏轻柔的轻音乐和节奏剧烈的迪斯科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

(学生小组争论对音乐的感想)轻音乐感觉严厉、美丽、甜润、流畅;迪斯科音乐感觉坚硬、热闹、紧急。

2、进展阶段:启发视觉表现。

假如把这种感觉用线来表示,(学生小组争论)哪些线感觉硬,哪些线感觉松软?直线有硬的感觉,曲线使人感到严厉,用线表现节奏犹如音乐的节拍,有上下、强弱、长短、起伏变化。

由线组成的形有几何形和自由形,通过点、圆、方、三角等根本形,产生规律的运动节奏。

其根本方法是: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

由此产生各种缓慢、剧烈的运动节奏。

给人流淌、滑行、奔驰、激荡、升腾的感觉。

3、探究阶段:(观赏抽象绘画作品)康定斯基(俄)用圆表现宇宙空间和星系的相互作用。

用飘带式和漂移体造型表现一种活泼、游动不定的、变幻的感觉。

马列维奇(俄)用直线组成的一个个图形,形成了神奇莫测的宇宙空间。

4、启发创作阶段:闭上眼睛听音乐,依据乐曲节奏想象消失的图形,也可以依据乐曲中的乐器奏出的乐音制造符号进展表达,符号需有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变化。

5、学生创作阶段:教师留意启发学生的感受,使用造型语言不于工细行装饰(观赏学生作品)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6、课堂延长。

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篇2本课是颜色学问系统学习中的一个环节,在学生已学会原色和间色及调配方法的根底上,通过做尝试性的颜色嬉戏,帮忙学生理解什么是明度,什么是明度渐变,山此让学生体验明度渐变可产生的纵深感及节奏美。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色彩基础- 课时一:认识主要颜色- 目标:学生能够认识红、黄、蓝三种主要颜色,并能够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 教学内容:介绍红、黄、蓝三种主要颜色,呈现相关图片和实物进行示范。

- 教学活动:观察颜色,说出颜色名称的游戏。

- 课时二:认识色彩的明暗变化- 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辨别色彩的明暗变化,并能够简单运用。

- 教学内容:展示不同明暗程度的颜色,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辨别。

- 教学活动:绘制明暗色块,运用明暗变化为图片增添立体感。

...第六单元:色彩运用- 课时一:认识冷暖色- 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冷暖色,并能够在绘画中灵活运用。

- 教学内容:介绍冷色和暖色,呈现相关图片和实物进行示范。

- 教学活动:绘制冷暖色调的风景画。

- 课时二:认识色彩的情感表达-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不同色彩所代表的情感,并能够运用在绘画创作中。

-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色彩的情感表达,呈现相关图片和实物进行示范。

- 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色彩进行情感表达的绘画创作。

...第十单元:创意构思- 课时一:认识线条表现形式- 目标:学生能够认识线条的不同表现形式,并能够在绘画中运用。

- 教学内容:介绍直线、曲线、动态线条等不同线条表现形式,呈现相关图片和实物进行示范。

- 教学活动:绘制不同线条表现形式的图画。

- 课时二:培养创意思维- 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创意思维,提高绘画创作的独立性。

- 教学内容:介绍培养创意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 教学活动:进行创意绘画创作。

...以上为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的概要,每个单元包含多个课时,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人教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新颖的电脑》教案(精选4篇)

人教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新颖的电脑》教案(精选4篇)

人教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新颖的电脑》教案(精选4篇)人教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新颖的电脑》篇1教学评价建议1. 是否积极地动脑筋大胆想象并采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与造型。

2. 是否能够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电脑模型的装饰美化。

3. 是否对想象创意,设计制作表现出高昂的热情。

教学实施建议一、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卡纸,彩色纸,废旧纸盒,彩泥等材料,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一些包装纸盒,彩色纸,彩泥等材料,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

二、课堂教学1. 引导阶段展示一些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述,了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与造型特点。

2. 发展阶段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造型特点鲜明的电脑模型的具体制作方法与步骤。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造型新颖,奇特的电脑模型,采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电脑模型装饰美化。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同时又要仔细认真地制作。

引导学生想方设法突破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和造型特点,还要改变单纯用绘画装饰的形式,将绘画与纸工或其它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将完好的作业展示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并分小组比比谁的电脑模型设计最奇特,制作最精美,装饰最美观。

3. 收拾与整理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三、课后拓展让学生回家改进电脑模型的设计创意,并进一步制作得更精细完美。

通过对多种材料媒介的利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研究。

作业指导要点:1.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指导,让学生尽量利用身边收集到的材料来进行构思和创意,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找到材料的特点和相适应的制作装饰方法。

2.学生观赏示范作业或其它资料,无形中会产生一定的框框。

所以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突破示范作业的构思和现有装饰美化的手法,要求学生做出构思独特的电脑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各式各样的民居(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民居的多样性,初步了解造成民居的多样性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因素。

了解表现民居的艺术词汇和语言。

能用形、色、材质、使用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家乡民居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的多样性。

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索中学会思考和体验发现的乐趣。

尊重传统,能感受生活和艺术的联系。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主要的五种民居类型。

比较南北民居及其在造型上的不同特点,并思考它们与环境、气候的关系。

2、了解民居在建筑材料方面的多样性。

3、欣赏和描述民居的造型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了解民居的人文性质。

教学准备有关民居的光碟、图片资料;表现家乡民居的视觉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们了解家乡的老房子吗?你觉得家乡的老房子漂亮吗?它和我们现在的高楼大厦有什么区别?二、欣赏课件1、设问、激趣对比一组民居图片,分辨南北民居,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

2、观察、感受观赏有关民居的图片或影片,引导学生对民居进行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感受。

三、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关民居的种种疑问,教师酌情补充一些学生遗漏的重要问题,如各个地区的民居建筑在造型上有何不同?在选材上有什么特色?民居和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各小组可负责某一问题的探究,由组长安排组员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组织组员发言讨论,最后由组长或组员写出学习报告。

综合各小组的研究结果后,就能对各种民居建筑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和理解。

四、学生描述、欣赏、表现认识家乡老房子在建造形式、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特征,提出用恰当的口头或书面语言对典型的民居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感受,同时鼓励学生课后以绘画形式加以表现。

五、课后延伸引导学生课后观察家乡的古老民居,翻阅有关的资料表现家乡民居的绘画、雕塑和邮票上的作品。

信息课可以网上查阅有关的资料。

教学后记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民居进行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感受,了解了民居的特点,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感情。

第2课走进现代建筑(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建筑的多样性,能用语言简单评述现代建筑的特点。

能用形、色、材质、使用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现代建筑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比较中认识民居建筑的多样性;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感受现代建筑与科技的联系,尊重科学。

教学重点了解现代经典建筑的造型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建筑与科技的联系。

教学准备有关现代建筑的光碟、图片资料;表现现代建筑艺术的视觉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民居的特点,你觉得它们和我们现在的高楼大厦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现代建筑的特点。

二、欣赏课件:观赏有关现代建筑的图片或影片,引导学生对现代建筑进行初步的审美体验和感受,提出问题:1、你认识这些建筑吗?猜一猜:谁认识这些建筑?说一说:你喜欢这些建筑吗?为什么?想一想:这些建筑与你见过的建筑有什么不同?2、你知道这些建筑穿的是什么“衣服”吗?说一说:这些建筑都穿了些什么漂亮“衣服”?议一议:它们的“衣服”搭配好看吗?为什么?想一想:如果你是设计师。

你会怎么给它们“穿衣服”?(从欣赏中让学生感受到现代建筑艺术的造型美、空间美和材料美)3、漫步空间的世界看一看:欢迎大家来到三维的动画世界走一走、瞧一瞧!说一说:刚才的漫游你们有什么奇特的感受?想一想:建筑“空间”美吗?为什么?4、走近大师—贝津铭猜一猜:贝津铭的名字你听说过吗?看一看:他设计了哪些著名的建筑?想一想:我要向大师学些什么?三、学生表现画一画:我也要做建筑设计师,比一比谁设计的未来建筑更漂亮。

四、作业要求能用恰当的书面语言对典型的现代建筑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能选择喜欢的工具材料画出自己想像的现代建筑。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有很高的学习兴趣,通过现代建筑的欣赏,激发了他们的想像力,课后的作业完成效果好,能设计出各种属于自己的未来建筑。

第3课肚子里的故事(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观察和关注事物的形态、细节、色彩、特征;能运用夸张变形、组合的形式来表达对事物内在本质,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和细部结构的丰富想像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唤起记忆、触觉感官体验学会观察事物的形态、细节、色彩、特征;通过作品的对比欣赏和故事情节的构思,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与审美能力。

在资料收集、分析、讨论中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合作接力绘画中,体验沟通和共同努力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描绘事物的形态、细节、色彩、特征,并能进行简单的画面装饰。

教学难点能对事物内在本质和细部结构的丰富想像。

教学准备1、多种绘画材料。

2、范画作品、课件、资源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小木偶的故事引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1、小组活动一:讲童话故事比一比――你们还知道“孙悟空钻到妖怪肚子里”的故事吗?哪个小组知道的有关肚子里的故事最多我?2、小组活动二――(欣赏观察比较)想一想――课本中的画家作品画了些什么?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张学生作品中?画中主体形象的外形、色彩、细节装饰是怎样的?3、小组活动三――(情感体验活动)摸一摸――通过触摸绑在动物玩具肚子上的装满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质感物品的魔术袋,准备进行“异想天开”的游戏活动。

猜一猜――你摸的到是什么?它的形态、细节、色彩、特征是怎样的?编一编――尝试运用上述道具编一个旅行的故事吧!4、小组活动四――合作绘画游戏做一做――发挥想像力,画出肚子里的故事,小组绘画添加接力游戏。

三、讲评、小结评一评――哪编的故事最好,哪组画得最好,为什么?老师作点评并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想像力,也使学生在合作接力绘画中,体验沟通和共同努力获得成功的乐趣。

第4课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知巨人与小矮人的视觉形象对比与角色变化的想像力;学会用变形夸张与组合的手法去表现童话故事。

2、过程与方法:分别从巨人与小矮人的角度去观察身边事物的形象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意想不到的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收集与讲述相关的童话故事;共同参与画家与同龄人作品的欣赏点评活动。

教学重点扩大想像的空间,增大奇思异想的力度。

教学难点如何以周围的环境衬托出自己变大或变小。

教学准备1、彩色笔2、有关“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的故事课件。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的童话故事在古今中外都广为流传,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这个童话故事。

二、提出问题1、假如你变大或变小了,你周围的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有这方面的体验吗?(提示:如站在高楼上看地面,游览世界之窗的感受等等。

)2、角色游戏――让学生想一想:我变大或变小后有何奇遇?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能否把自己想像的《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描述出来?三、欣赏作品展示范画,让学生欣赏。

――提示学生注意范画中的巨人和小矮人与周围的环境有何区别。

四、布置活动要求1、组织学生自由作画:看看谁的想像力丰富,谁的表现能力强。

2、播放轻松音乐,教师巡视辅导,五、作业点评1、让学生互相欣赏,互相评价;2、展示画得好的画,让学生点评,教师作小结。

六、课后延伸课后找寻有关的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讲给父母或同学听。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了学生的想像力,在作业的完成中能注意到人物变大或变小后的周围环境变化,能表现出一定的情节关系。

第5课缤纷的色彩乐园(2课时)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学会用原色调配间色和复色,并能区别其色相。

教学重点学会用原色调配间色和复色。

教学难点间色和复色调配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我们都生活在多彩的生活环境中,所有的物体都有自己的色彩:蓝蓝的天、红红的太阳、金黄色的稻穗和各种颜色的鲜花等等美丽极了。

你能叫出它们是什么颜色吗?这些颜色都是可以用颜料调出来的,你知道怎样去调吗?”指导学生观看课本中的两幅彩照,提问看学生能否说出各种颜色的名称。

二、展示三原色、间色、复色挂图,边说明边演示:1出示红、黄、蓝的色纸卡片与水颜料,认识色相。

提问、说明什么是三原色?2、用水颜料混合物出间色橙、绿、紫、再出示色纸卡片,认识间色色相。

3、用水颜料混合:红(红色比重大)十绿二红灰;蓝(蓝色比重大)十橙二蓝灰;黄(黄色比重大)十紫二黄灰。

(这些色彩向灰色是复色)三、让学生从实景图片和美术作品中区别哪些是原色、间色、复色。

四、学生作调配原色,间色、复色的练习。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三原色,并学会用三原色调配间色和复色。

第6课有趣的水墨游戏(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中国画的工具。

尝试毛笔的不同执笔方法。

能掌握粗细、干湿和浓淡的对比画法。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中分析笔墨的浓淡、干湿、粗细。

在水墨游戏中中国画材料的独特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尝试各种水墨技法。

喜欢在游戏中体验水墨画。

教学重点认识水墨画材料的特性。

用毛笔画出各种线条。

教学难点掌握笔墨的浓淡、干湿、粗细的变化。

教学准备毛笔、墨汁、宣纸、笔洗、垫布或旧报纸、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欣赏中导入新课,让学生欣赏中国著名国画大师的作品。

猜一猜――怎样画出来的?二、讲授新课1、认一认――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画一画――各种浓淡、干湿、粗细的水墨画游戏(用墨、用彩色均可,注意养成良好的作画卫生习惯)。

3、体验――画在普通纸上有什么效果?为什么?(体验中国画材料的独特表现手法)4、比一比――谁画的线条各类多?谁画的水墨效果丰富?(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教学难点)5、想一想:各种不同浓淡、干湿、粗细的水墨可以用来表现什么效果?(思维拓展,产生联想)三、讲评、小结评一评――谁画的水墨效果好,他是怎么画出来的?让画得好的同学谈谈作画的感想。

老师作点评并小结。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我国的传统绘画方法――中国画的特点,初步了解了中国画的工具特点,体验到了中国画的水墨情趣,增强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7课可爱的水墨昆虫(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利用点、线、色组成丰富的色调来表现对象。

能掌握粗细、干湿、浓淡的对比画法,能运用积墨法。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野趣》和学生作品中分析笔墨的浓淡、干湿、粗细的变化。

在水墨游戏中体验积墨法的独特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尝试各种水墨技法。

喜欢在游戏中体验水墨画。

教学重点继续体验水墨画材料的特性。

用毛笔画出各种线条。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墨色表现不同昆虫的形态特征。

教学准备毛笔、墨汁、宣纸、笔洗、垫布或旧报纸、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有关昆虫的课件,布置学生注意观察小昆虫的的特点,让从欣赏中导入新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