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测量技术
测量检验基础知识培训
第一章:测量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公差与配合基础 第三章:测量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专业术语
1. 测量:为确定量值进行的一组操作。 2. 测得值:从测量器具直接得出或经过必要计算得出的量 值。 3. 测量的准确度: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约定真值的一致程度 4. 测量的重复性:在符合下列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 连续测量,其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相同测量方法; 同一观测者;同一测量仪器;同一位臵;相同的使用条 件;在短时间间隔内重复。
⑤在线测量和离线测量 在线测量:是指在加工过程中对工件的测量,其测量结 果可用来控制工件的加工过程,决定是否要继续加工 或调整机床,可及时防止废品的产生。 离线测量:是指在加工后对工件进行的测量,主要用来 发现并剔除废品。 ⑥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 等精度测量:是指决定测量精度的全部因素或条件都不 变的测量。 不等精度测量:是指在测量过程中,决定测量精度的全 部因素或条件可能完全改变或部分改变的测量。如上 述的测量中,当改变其中之一或几个甚至全部条件或 因素的测量。
11.人员误差:测量人员主观因素和操作技术所引起的误差。 12.环境误差:可随环境变化的测量误差分量 13.方法误差:测量方法不完善所致误差。 14.调整误差:未能将测量器具或被测对象调整到正确位臵 或状态所致误差。 15.读数误差:由于观测者对测量器具不准确读数所致误差。 16.视差:观测者偏离正确观测方向进行读数或瞄准时所致 误差。 17.估读误差:在分度值范围内估读时所致误差。 18.粗大误差:明显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 19.测量器具:是可单独地或与其他装臵一起,用以确定几 何量值的器具。
⑥测量基准与定位方式选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测量基准选择 用来测量已加工面尺寸及位臵的基准称测量基准。选择 测量基准应遵守基准统一原则,即设计基准、测量基准、 装配基准、定位基准应统一。如不统一,应遵守下列原 则: (1)在工序检验时,测量基准应与定位基准一致。 (2)在终结检验时,测量基准应与装配基准一致。 定位方式选择 根据被测件的结构形式及几何形状选择定位方式,原则 如下: (1)对平面可用平面或三点支承定位。 (2)对球面可用平面或V形块定位。 (3)对外圆柱面可用V形块或顶尖、三爪定心卡盘定位 (4)对内圆柱面可用心轴或三爪自动定心卡盘定位。
测量技术课程设计
测量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常见的测量工具和仪器使用,了解测量技术在工程和科研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测量操作,熟练使用测量工具和仪器,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测量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测量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实用方法和案例分析。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测量技术概述,介绍测量技术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测量技术在工程和科研中的应用。
2.第二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讲解测量误差的概念、来源和减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第三章:常用测量工具和仪器,介绍尺、卷尺、水平仪、经纬仪等常见测量工具和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4.第四章:测量方法与应用,讲解平面测量、高程测量、角度测量等基本测量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测量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用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教师学生针对测量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测量案例,让学生了解测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熟练使用测量工具和仪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测量技术基础》等权威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推荐《测量工程师手册》等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01.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
初二物理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教学结构】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要经常对有关现象做定量研究,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也常遇到比较长短、快慢和轻重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所以,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是学习物理的必要准备。
本章学习的重点是:1.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变换。
测量长度,必须要确定一个标准长度,用标准长度去量被测的长度,才能得到被测长度的数值。
这个被确定的标准长度叫长度单位。
“米”是国际上规定的长度的单位。
可用字母“m”表示“米”。
同时要掌握其它长度单位换算的关系:即1米=10-3千米=101分米=102厘米=103毫米=106微米。
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1)知道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刻度尺一般指的是木尺、卷尺、钢皮尺等。
(2)知道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的。
如果刻度尺最小单位是厘米,那么测量只能准确到厘米,厘米下一位的毫米无法从刻度中读出,就要靠测量者来估计。
(3)在测量长度时,一定要将刻度尺放正并使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要使视线垂直于刻度尺。
3.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1)在测量长度读数前,一定先弄清刻度尺上标的单位和最小刻度及零点。
如果刻度尺已被磨损,起始刻度线“0”已模糊,可自行确定某一刻度为“测量零点”,把测量结果即所量到的终点刻度值减去“测量零点”的刻度值,便可得到被测物体的长度。
这种方法称“零点修正法”。
(2)测量结果的记录是由三部分组成,即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三个部分缺一都是错误的。
不标明单位的记录是无意义的。
4.要知道测量是有误差的,误差是不可避免。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制造的准确程度、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量仪器影响造成的,误差和错误是有区别的。
减小误差的办法是: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
(一般实验数据选取三次测量值)【解题点要】1.在进行单位换算时,一是要正确掌握单位间的进率,二是要熟练、准确地运用科学记数法,使用指数形式来表示物理数据,既可简明扼要的表示,又可大大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热工测量与实验技术 第一篇 第一章
折合形式的基本误差: ∆B = ±0.32/(6.0-0)*100%=±5.3%> 0.32/(6.0-0)*100%=±5.3%> ±1.5% 1.5% 无论相对形式、绝对形式基本误差均已超 过允许误差。
(3)仪表变差应在7组上下行程读数差中 )仪表变差应在7 选最大者,即 δh = 5.06-4.85=0.21MPa>±0.09MPa 5.06-4.85=0.21MPa> 或者有 ∆h = 0.21/(6.0-0)*100% 0.21/(6.0∆h =±3.5%>±1.5% =±3.5%> 1.5% 皆已超差。
解:n 15, 解:n=15,x1=20.00(最小值),x15= 20.00(最小值),x 20.59(最大值),x=1/15Σx 20.400, 20.59(最大值),x=1/15Σxi= 20.400, σn-1=0.1201 T1=3.330 T15=l.581 设取α 0.05,由表得T 15,0.05) 设取α=0.05,由表得T(15,0.05) =2.409,由于T =2.409,由于T1>T(15,0.05),故测量 15,0.05),故测量 值x1=20.00为坏值,剔除之。 20.00为坏值,剔除之。
(4)因仪表输出量为指针偏转角270°, )因仪表输出量为指针偏转角270° 最大输入量为6.0MPa故该表灵敏度取比值 最大输入量为6.0MPa故该表灵敏度取比值 270°/6.0MPa=45°/MPa。 270°/6.0MPa=45°/MPa。 (5)该表因超差不合格。
§1-2 测量误差的分类及其处理 在测量中测量误差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所 采取的测量方法多么完善,仪表多么精确,操作 者多么细心和认真,由于人的认识水准及科学技 术水准的不足、不完善,人们只能将误差控制在 一定的限度之内而不能完全消除。 按照误差性质不同,可以把误差分成疏失误差、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三种。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第一章
互换性的分类: 互换性按互换程度可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所谓 完全互换,是指对同一规格的零件,不加挑选和修配就能 满足使用要求的互换性。 不完全互换,是指同一规格的零 件装配时需要进行挑选或调整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完全互换多用于大量、成批生产的标准零件,如齿轮、 滚动轴承、普通紧固螺纹制件等。这种生产方式效率高, 也有利于各生产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协作。 不完全互换多用于生产批量小和要求精度高的零件。
图1-2 极限尺寸
4.最大实体状态(MMC) 最大实体状态指孔和轴具有允许的材料量最多时的状态。 5.最大实体尺寸(MMS) 最大实体尺寸指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的极限尺寸,又称最大 实体极限,也是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统称。 6.最小实体状态(LMC) 最小实体状态指孔和轴具有允许材料量最少时的状态。
第1 章
极限与配合及检测
1.1 1.2 1.3 1.4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尺寸公差与配合标准 公差的选用 尺寸检测
第1章 极限、配合及检测 1.1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1.1.1 孔和轴
1.孔
孔是指零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 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孔的直径尺 寸用D表示。 2.轴 轴是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 面(由二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轴的直径 尺寸用d表示。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绪论 极限、配合与检测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表面粗糙度及评定 测量技术基础 量块与量规 键与花键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普通螺纹的公差及检测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职业技术院校机械类各专业 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全面讲述了机械加工中有关尺寸公差、 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及有关各种 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
1-1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误差1-2传感器及其基本特性
作图法求灵敏度过程 切点 y Δy
传感器 特性曲线
x1
y K x
0 Δx
xmax
x
2、分辨力:
指传感器能检出被测信 号的最小变化量,是有量纲 的数。当被测量的变化小于 分辨力时,传感器对输入量 的变化无任何反应。对数字 仪表而言,如果没有其他附 加说明,可以认为该表的最 后一位所表示的数值就是它 的分辨力。一般地说,分辨 力的数值小于等于仪表的最 大绝对误差。
传感器实例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
三、传感器基本特性
传感器的特性一般指输入、输出特性。 包括:灵敏度、分辨力、线性度、稳定度、 电磁兼容性、可靠性等。
1、灵敏度 :
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在稳态下输出变化值与 输入变化值之比,用K 来表示:
dy y K dx x
(1-6)
对线性传感器而言,灵敏度为一常数;对非 线性传感器而言,灵敏度随输入量的变化而变 化。
产生粗大误差的一个例子
2.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也称装置误差,它反映 了测量值偏离真值的程度。凡误差的 数值固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者,均属 于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有规律性的,因此可 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或引入修正值的方 法计算修正,也可以重新调整测量仪 表的有关部件予以消除。
夏天摆钟变慢的原 因是什么?
3.随机误差
误差产生的因素:
1.粗大误差
明显偏离真值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也叫 过失误差。粗大误差主要是由于测量人员的粗 心大意及电子测量仪器受到突然而强大的干扰 所引起的。如测错、读错、记错、外界过电压 尖峰干扰等造成的误差。就数值大小而言,粗 大误差明显超过正常条件下的误差。当发现粗 大误差时,应予以剔除。
第一章 密度测量技术讲解
RS400扫描式密度计
(德国TECHKON公司制造)
软件适合Windows 及Macontosh平台
本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
能迅速提供所需要的测试信息;
快捷的扫描测试速度;
可以测试密度、反差、实地网 点百分比、网点扩大值、印品 相互比较的相对值,扫描面积, 爱色丽X-Scan扫描 套印情况、中性灰、色相偏差 等,并能将所测数据在显示屏 式密度仪系统 上显示。
(3) 窄带滤光片:
a. 特点: ① 提高测量值的灵敏性,并保持仪器间数据的一致性; ② 对黄墨来说窄带测量具有特殊意义; ③ 应用:印刷车间过程控制,墨层厚度。
原色
Y M
滤光片
B G
波峰 全值宽度
430 536 80nm 100nm
原色 Y M
滤光片 B G
波峰 430 536
全值宽度 30 30
B
45
A
图 1-8
标准光源放置:0/45角 或 45/0角;
2). 不同情况比较: 如图 1-9
0
Sb
45
Sa
0
Sb
45
Sa
0
Sb
45
Sa
a.镜 面
Sa=最大值,Sb=0
b.无光白色表面
Sa = Sb
c.普通纸张
Sa > Sb
反射测定的结果与几何条件和被 测面的光泽性质密切相关。
3、反射密度测量原理 a. 亮度系数:
(2)、照明光源: 相对光谱分布应当符合标准 的要求A光源,即2856±100K
S
Sr
τ
漫反射 表面粗糙
Sr
S
反射环
(3) 传感器: a. 对380-720nm范围内的光辐射具有足够的光电传感元 件作辐射接受器。
测量技术及数据处理基础相关教材
测量技术及数据处理基础相关教材引言测量技术及数据处理是现代科学和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收集、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的工具和技术。
本教材旨在介绍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技巧。
第一章:测量技术概述1.1 什么是测量技术?测量技术是一种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对物理量进行准确测量的技术。
测量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古埃及人使用基于阴影的测量方法来确定地球的周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创新,从而使我们能够准确地测量各种物理量,如长度、时间、温度、压力等。
1.2 测量技术的分类测量技术可以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进行分类。
常见的测量技术包括物理测量技术、化学测量技术、生物测量技术等。
物理测量技术通常用于测量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温度等;化学测量技术用于分析和测量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组成;而生物测量技术用于测量生物体的各种特征和参数。
1.3 测量仪器和传感器测量技术离不开各种测量仪器和传感器的支持。
测量仪器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精确测量,并且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传感器则是将待测量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
第二章:数据处理基础2.1 数据的收集和存储在进行实验和测量时,我们需要收集和存储大量的数据。
本节将介绍数据收集的方法和常用的数据存储格式。
数据收集的方法包括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观察测量。
直接测量是通过测量仪器来获得数据,间接测量是通过计算等方式获得数据,观察测量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断出数据。
数据存储格式常见的有文本格式、二进制格式和数据库格式等。
2.2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是从收集到的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数据的清洗、转换、集成和加载等。
数据分析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
本节将介绍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帮助读者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础知识。
机械测量基础理论
英制长度单位主要有英尺(ft) 英寸(in) 等: 1ft=12in; 1in=25.4mm
1.2.2 测量方法的分类
(1) 测量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1.直接测量 2.间接测量
为了减少误差,一般都采用直接测量;当被测量不易直接测量时可采遥间接测量。
2.公差:允许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量。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同,公差值尽量规定得 在一些,以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3.测量角度的量具.角度量块、角尺、正弦规、正切尺、圆锥规、游标角度尺、水平仪、分 度台等。
4.测量形位的量具。光学平晶、平台、样板平尺,角尺等。
(2)测量器具的技术指标:测量器具技术指标是表征测量器具技术特性和功能的指标,也 是选择和使用测量器具的依据。
1.刻线间距。测量器具标尺上两相邻刻线中心线间的距离。 2.分度值。测量器具的分度值越小,则该测量器具的精度就越高。 3.示值范围。由测量器具所显示或指示的最小值至最大值的范围。 4.测量范围。在测量器具的允许误差范围内所能测出的被测量值的上限值到下限值的范围,
测量误差。 2.变值系统误差。测量过程中误差的绝对值大小和符号按某一确定规律变化。 (2)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指在一定测量条件下,多次测取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计的方式
变化着的测量误差。随机误差主要是由测量过程中一些偶然性的因素或不确定因素引 起的。 (3)粗大误差 粗大误差是指超出在一定测量条件下预计的测量误差,即对测量结果产生明显歪曲的测量 误差。含有粗大误差测得值称异常值。粗大误差的产生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主观原因如测量人员疏忽造成的读数误差,客观误差如外界突然振动引起的测量误差。 由于粗大误差胡显歪曲测量结果,因此在处理测量数据时,应该根据判别粗大误差的 准则设法将其剔除。
第一章测量基本概念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传感器有 、 、 组成2、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输出 与输入 的比值。
3、从输出曲线看,曲线越陡,灵敏度 。
4、下面公式是计算传感器的 。
9)-(1 %100minmax max L L ⨯-=y y Δγ 5、某位移传感器的输入变化量为5mm ,输出变化量为800mv ,其灵敏度为 。
二、 选择题:1、标准表的指示值100KPa ,甲乙两表的读书各为101.0 KPa 和99.5 KPa 。
它们的绝对误差为 。
A 1.0KPa 和-0.5KPaB 1.0KPa 和0.5KPaC 1.00KPa 和0.5KPa2、下列哪种误差不属于按误差数值表示 。
A 绝对误差B 相对误差C 随机误差D 引用误差3、有一台测量仪表,其标尺范围0—500 KPa ,已知绝对误差最大值 ∆P max=4 KPa ,则该仪表的精度等级 。
A 0.5级B 0.8级C 1级D 1.5级4、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
应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测量值的 倍。
A3倍 B10倍 C 1.5倍 D 0.75倍5、电工实验中,常用平衡电桥测量电阻的阻值,是属于 测量, 而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微小变化,是属于 测量。
A 偏位式 B 零位式 C 微差式6、因精神不集中写错数据属于 。
系统误差 B 随机误差 C 粗大误差7、有一台精度2.5级,测量范围0—100 KPa ,则仪表的最小分 格。
A45 B40 C30 D 208、重要场合使用的元件或仪表,购入后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目的是为了 。
A 提高精度B 加速其衰老C 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D 提高可靠性9、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量越小,说明 越高。
A 线性度好B 迟滞小C 重复性好D 分辨率高三、 判断题1、回差在数值上等于不灵敏度 ( )2、灵敏度越大,仪表越灵敏 ( )3、同一台仪表,不同的输入输出段灵敏度不同()4、灵敏度其实就是放大倍数()5、测量值小数点后位数越多,说明数据越准确()6、测量数据中所有的非零数字都是有效数字()7、测量结果中小数点后最末位的零数字为无效数字()四、问答题1、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有哪些指标。
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
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知识方法导学物理学要对有关物理现象做定量研究,仅靠人的感觉器官是很难精确判断的,有时甚至会出现错误,要作出准确的利断,得到精确一的数据,琴需要界渺声工其或探器进行树量;本章学习测量的一初步知识·长度麟重走取冬今甲哪带,娜不下仄取常用的共一其是刻度尺,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呵量物体的一长度,并且能准确读数和兄录测量结果,有助于正确使用其他测重仪器、工共和丁降侧室四科,”‘·1长度的测量误差借大纲考纲。
,1.会正确使用分度值为lmm的刻度尺测量长度.2.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3.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4.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壑,识要点精析l1.测量的意义:要作出准确的判断,要获得精确的数据,人的感觉并非总是可靠的,必须使用测量工具或仪器进行测量.2.长度的单位:在物理量的测量或计算时,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长度(如路程、距离、宽度、高度、直径、周长)是一个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其它常用辅助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是:Ikrn=l000rn:lm=IOdm;ldni=IOc;二;Icni=IOrnm;lmm==1000样‘n;1拼m=I000nm.3.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1)使用刻度尺之前,要先对它认真观察.①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在哪里,是否磨损;②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即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是多少;③观察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即刻度尺上两条相邻最近刻线间的距离所代表的长度值是多少.(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会放、会读、会记.①会放:刻度尺有刻线的边要贴近并与被测物体平行,不能倾斜;②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③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4.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电子测量技术第一章
• 频率特性:一个复杂信号可以分解成许多不同频率的正弦分 量,即具有一定的频率成分。将各个正弦分量的幅度和相位 分别按频率高低依次排列就成为频谱。信号的频谱包含了信 号的全部信息。
电子测量的内容(续)
(1)按具体的测量对象来分类
–①电能量的测量 包括各种频率及波形下的电压 、电流、功率、电场强度等的测量。
–②电路参数的测量 包括电阻、电感、电容、阻 抗、品质因数、电子器件参数等的测量。
–③电信号特征的测量 包括信号、频率、周期、 时间、相位、调幅度、调频指数、失真度、噪音 以及数字信号的逻辑状态等的测量。
• 动态系统(存储系统或有记忆系统):在时刻t 的输出不仅与该时刻的输入有关,而且还与该时 刻以前或以后的输入有关。记忆系统的输入输出 关系是一般是微分或差分方程 。
4.模拟系统与数字系统
–模拟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模拟信号的系统,
–数字系统是分析和处理脉冲与数字信号的系统 。
系统的可测性与可控性
• 系统可观测——系统的属性(事物内部自身 运动的表现)能通过周围环境表现出来,也 就是说,能通过外部世界观测到。
(4)测量速度快。因为电子测量是通过电子运动和电磁 波传播进行工作
(5)易于实现遥测
(6)易于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测量仪器智能化
电子测量的内容
–从广义上说,电子测量是泛指以电子科学技术 为手段而进行的测量,即以电子科技理论为依 据,以电子测量仪器和设备为工具,对电量和 非电量进行的测量。
–从狭义上讲,电子测量则是利用电子技术对电 子学中有关的电量所进行的测量。
测量技术教案(完整版)
1m3=103dm3=106cm3 三、角度单位 (一)度分秒制 ①基本单位: 1 圆周=360°,1°=60′,1′=60″ ②100 等分制的新度 1 圆周=400g(新度),1g=100c(新分),1c=100cc(新秒) ③公式换算:1 圆周=360°=400g
1g=0.9°,1°=1.111g 1c=0.54′,1′=1.852c 1cc=0.324″,1″=3.086cc (二)弧度制 ①弧度:圆心角的弧度为该角所对弧长与半径之比。 如图,把弧长为 b 等于半径 R 的圆弧所对圆心角称为一个弧度,以ρ表示。
ρ′=
=3437.74677′≈3438′
ρ″=
=206264.806″≈206265″
③任意弧度值与其角度的关系式:
④任意弧长与弧度值的关系:
【练习】 已知某操场跑道有一段是半 径为 32m 的圆弧,该圆弧长 100m,求其所对的圆心角(以 360°制表示,精确到秒)。 【解】
【例题 1】已知α=60°,R=100m,求所对弧长 L。(如图) 解:因为α角的弧度值为:
(3)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所围成的形体。 三、地球的大小 1、椭球元素:为了能在地球表面上进行各种计算,我们就以一个和大地体非常接近、有 规则表面的数学形体,即旋转椭球面。
长半轴:a=6378140m 短半轴:b=6356755.3m 扁率:α=(a—b)/a=1/298.257 2、平均半径:R=(a+a+b)/3=6371km 作业设计 课后补记 板书设计
章节 课题
第一章 第三节 地面点位的确定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课时分配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分析 教师活动
第一章 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及课后练习
标准表读数(℃) 0, 99,202,304,398,502,604,705, 800,895,1000
3、线性度
线性度反映仪表的输入一输出特性曲线与选 用的对比直线之间的偏离程度。线性度又称为非 线性误差。
(3)平均灵敏度 s 270 10.8 / Mpa 25
4、回差(又称变差、滞后误差)
产生的原因: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常是由于仪表运动系统的摩擦、 间隙、弹性元件的弹性滞后等原因造成的。
课堂练习2
已知某温度仪表的的测温范围为200~600℃, 仪表刻度盘上小圆圈内标有1.0数字,试问该仪表的 准确度等级、允许误差各为多少?仪表最大允许示 值误差为多少摄氏度?对上述温度表进行校验时, 在各校验点上的数值如下表所示:
仪表示值 200,300,400,500,600 标准表示值 正 200,301,399,498,601
反 200,300,398,497,601 根据校验记录,计算该表的基本误差和变差?判 断该表是否合格?
5、分辨率 分辨率反映仪表对输入量微小变化的反应 能力。
模拟仪表的分辨率是指使仪表示值产生可 观察变化对应输入量的最小变化值;
(l)标准物质检定法
标准物质是指能提供某一种参数的标准 量值的物质。例如在某种标准条件下,纯金 属的固一液相平衡点(熔点)温度为恒定值 而可作为温度检定的标准量值。用被检定仪 表去测标准物质提供的标准量以确定其性能 的方法就称为标准物质检定法。
(2)示值比较检定法
这种方法是用标准表对被检定仪表进行检 定。两表同测同一被测量,将标准表的示值当 成真值(约定真值),比较二者的示值以确定 被检仪表有关性能指标,这就是示值比较检定 法。
光学测试技术-第1章-基本光学测量技术1
② 消视差法 其推导过程与清晰度法一致。对消视差法在像方的调焦不确定度
换算至物方,换算公式为:
x
'
nf
'2 eq
可得到调焦误差为:
x
2n e
D'1
f '2 eq
n e
f
' eq
NA
D' D'1
其单次调焦标准不确定度为 x / 3
列表比较经过不同光学系统后的对准误差与调焦误差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23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5
§1.1 光学测量中的对准与调焦技术
三、人眼的对准误差和调焦误差 1、人眼的对准误差
在正常照度下,人眼的对准误差主要取决于对准方式。 表1-1(p2)给出了5种不同对准方式下人眼的对准误差。 可见,随对准方式的不同,人眼对准误差在10″-120″之间。
2、人眼的调焦误差 要知道人眼的调焦误差,必须首先知道人眼是如何调
17
§1.1 光学测量中的对准与调焦技术
②消视差法 人眼通过望远镜调焦时,眼睛在出瞳面上摆动的最大距离受出瞳直径 的限制。同时,在视网膜上像的位置由进入眼瞳的成像光束的中心线 与视网膜的交点决定。因此眼瞳的有效移动距离为b,实际移动距离
为t,且: b t
b b
t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18
§1.1 光学测量中的对准与调焦技术
焦的。人眼常用的调焦方式有两种:清晰度法、消视差法。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6
x
§1.1 光学测量中的对准与调焦技术
清晰度法 以目标和比较标志同样清晰为准,这时的调焦误差由几何焦 深和物理焦深造成。 ①几何焦深 标志严格成像在视网膜上,则在视网膜上的像是一个几何点。 调焦时目标不一定与标志在同一平面上。但只要目标在视网 膜上生成的弥散圆直径小于人眼的极限分辨率,人眼仍然认 为所成的像是一个点,即认为目标和标志同样清晰,或目标 与标志在同一平面上。 当弥散圆直径等于人眼的极限分辨率时,目标与标志之间的 距离δx即为调焦极限误差。称2δx为几何焦深。可见几何焦深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眼的极限分辨率α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方案的测量精度不可能太高,因为标准直 角尺本身的实际偏差直接反映在测量结果之 中,如采用修正值,则虽然可以减小这一误 差,但为了得到修正值,又需要更高精度的 直角标准器,很不经济。
(2)串联排列形式 将标准尺和被测尺串联地放置在同一定线上, 如图所示。设显微镜架自位置I移至位置II时 也产:生了φ角的偏斜,此时所产生的测量误 差为 式中 L为两显微镜的间距。
2 24 按照泰勒级数展开 由于角很小,所以只取前两项,得到: L
cos 1
2
4
......
4、按照测量过程是否在生产现场分为: (1)离线测量 (2)在线测量
离线测量
产品质量检验
在线测量
在流水线上,边加工,边检验, 可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加工精度。
5、按测量结果的读数值不同分类 ⑴绝对测量 从测量器具上直接得到被测参数 的整个量值的测量。例如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 轴径值。 ⑵相对测量 将被测量和与其量值只有微小差 别的同一种已知量(一般为测量标准量)相比 较,得到被测量与已知量的相对偏差。例如比 较仪用量块调零后,测量轴的直径,比较仪的 示值就是量块与轴径的量值之差。
具体来说,计量学研究的内容有: 1、计量单位及基准, 2、标准的建立、保存和使用, 3、测量方法和计量器具, 4、测量不确定度, 5、观测者进行测量的能力以及计量法制和管 理等。 6、计量学也包括研究物理常数和物质标准, 材料特性的准确测定。
由计量学的定义和内容可以看出,其表现的主 要方式是测量。下面给出测量的定义:
假设: 1000 103 50 105 2 0.001 m 2 则有 可见,由于该项误差是二次方的误差,当φ 角很小时,可以忽略不计。
10 , L 1000mm
"
2
2
说明在拟订测量方案时,如能符合阿贝原则, 则此项误差的影响就很小。换句话说,在允许 相同的测量误差的情况下,串联方案对仪器导 轨的要求相对可以有所降低,因而降低仪器的 制造成本。 它的缺点是仪器导轨较长,一般为被测长度的 1.5倍,这样对大尺寸的测量是很不利的。因此 在某些情况下.有时也不得不违背阿贝原则而 采用并联布置方案,但必须设法采取措施,以 补偿或抵消一次方误差造成的影响。
7、按零件上同时被测参数的多少分类 ⑴单项测量 单独地、彼此没有联系地测量零件的 单项参数。如分别测量齿轮的齿厚、齿形、齿距 等。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量规的检定、工序间的测 量,或为了工艺分析、调整机床等目的。 ⑵综合测量 检测零件几个相关参数的综合效应或 综合参数,从而综合判断零件的合格性。例如齿 轮运动误差的综合测量、用螺纹量规检验螺纹的 作用中径等。综合测量一般用于终结检验,其测 量效率高,能有效保证互换性,在大批量生产中 应用广泛。
8、按测量中测量因素是否变化分类 ⑴等精度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决定测量精度的全 部因素或条件不变。例如,由同一个人,用同一台 仪器,在同样的环境中,以同样方法,同样仔细地 测量同一个量。在一般情况下,为了简化测量结果 的处理,大都采用等精度测量。实际上,绝对的等 精度测量是做不到的。 ⑵不等精度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决定测量精度的 全部因素或条件可能完全改变或部分改变。由于不 等精度测量的数据处理比较麻烦,因此一般用于重 要的科研实验中的高精度测量。
图1-1并联排列方式 在理想情况下如果在两尺上方位于立柱横臂上的两 个显微镜是刚性连接,且沿纵向导轨自位置I移至位 置II与两尺保持平行移动时。是不会产生误差的; 但在实际上,由于工艺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位导轨 存在直线度误差,这就使显微镜在II处产生了偏斜, 以角表示,则由此产生的测量误差为
此误差为一次方的误差,即误差与s和成正 比。为减小此项误差,可以缩短s值,但往往 受到结构上的限制,因此主要应使值减小, 这就对导轨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仪 器成本的增加。
检定:为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所 进行的全部工作,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出 具检定证书。检定的主要对象是计量器具。 比对: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相同不确定度等 级的同类基准、标准或工作用计量器具之间 的量值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测量过程 从上面可知,测量是为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 进行实验的过程。更具体地说,就是将被测量 与一个作为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以求 其比值的过程。测量过程可以用一个基本公式 来表示,即 L Ku 式中 L——被测量,在长度测量中指被测长度 u——标准量,在长度测量中是长度单位 K——比值 上式被称为测量的基本方程式。这说明什么问 题呢?这说明被测值L等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u 与测量比值K的乘积。例如u为mm,K=50,则 被测长度为5: (1)接触式:测量过 程中容易对被测对象产 生干扰; (2)非接触式:测量 过程中不对被测对象产 生干扰,但是容易受到 外界因素的干扰。
接触式测量
非接触式测量 例:雷达测速
车载电子警察
⑴接触测量 测量器具的测头与零件被测表面接触后 有机械作用力的测量。如用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测 量零件等。为了保证接触的可靠性,测量力是必要的, 但它可能使测量器具及被测件发生变形而产生测量误 差,还可能造成对零件被测表面质量的损坏。 ⑵非接触测量 测量器具的感应元件与被测零件表面 不直接接触,因而不存在机械作用的测量力。属于非 接触测量的仪器主要是利用光、气、电、磁等作为感 应元件与被测件表面联系。如干涉显微镜、磁力测厚 仪、气动量仪等。
第一章 测量技术 §1-1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现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 都会或多或少的用到或碰到有关测量的名词: 如测量、测试、检测、检验、检定、比对等等。 这些概念既有相近的含义,但又有所区别,分 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都是计量学所表现的具 体方式。
计量学的定义:计量学是关于测量的科学。是 研究测量,保证量值统一和准确的一门科学。
§1-2 拟定测量方法时应考虑的问题
测量方法是测量过程的四要素之一,同时它也是测 量过程的核心部分。下面介绍在拟定测量方法时应 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
一、两个重要的测量原则
在几何量测量中,有两个重要的原则,即长度测量 中的阿贝原则和圆周分度测量的封闭原则。
1、阿贝测长原则 在长度测量中,测量过程就是将被测工件的尺寸与 作为标准量的线纹尺、量块等的尺寸进行比较的过 程:由于在测量时,测量装置需要移动,而移动方 向的正确性通常由导轨来保证:由于导轨制造和安 装等误差,使测量装置在移动过程中产生方向偏差。 为了减小这种方向偏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1890年 德国人艾恩斯特· 阿贝(Ernst Abbe)提出了以下指导 性的原则: “将被测物与标准尺沿测量轴线成直线排列”。 这就是阿贝测长原则,意即被测尺寸与作为标准的 尺寸应在同一条直线上,即按串联的形式排列。
间接测量举例
例如用“弦高法”测量大尺寸圆柱体的直径, 由弦长S与弦高H的测量结果,可求得直径D的 实际值,如图所示。由图可得 对上式微分后,得到测量结果 的测量误差为
S S2 dD dS 1 2H 4H 2 dH
S2 D H 4H
式中 dS——弦长S的测量误差 dH——弦高H的测量误差。
6、按测量在工艺过程中所起作用分类 ⑴主动测量 在加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其 测量结果直接用来控制零件的加工过程, 决定是否继续加工或判断工艺过程是否正 常、是否需要进行调整,故能及时防止废 品的发生,所以又称为积极测量。 ⑵被动测量 加工完成后进行的测量。其结 果仅用于发现并剔除废品,所以被动测量 又称消极测量。
由于在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总会存在或大 或小的测量误差,使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受 到一定的影响。测量误差大,则测量结果的 可靠性低;测量误差小,则测量结果的可靠 性高。因此,不知道测量不确定度的测量结 果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对每一测量结果, 特别是精密测量,都应给出测量不确定度。
几何量的种类繁多,一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由下述四部分组成, 即测量过程的四要素。 (1) 被测对象和被测量 被测对象是指被测物的实体,如轴类零件、 箱体、螺纹、齿轮等。被测量是指被测对象 的几何参数,如长、宽、高、厚度、深度, 轴径、孔径、几何形状与相互位置、表面粗 糙度、渐开线齿形,等等。
(2) 测量单位和标准量 测量单位是有明确定义和名称并命其数值为1 的一个固定的量。在同类量的不同单位之间, 必定存在固定的换算关系。例如长度可以有很 多种单位,如米、厘米、毫米、微米等。这些 单位间都有一定的换算关系。我国的长度单位 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之一“米”,其 符号为“m”,其余十进制倍数单位与分数单位 是在“m”之前加词头构成。 在测量过程中,测量单位是以物质形式(测量器 具)来体现,能体现测量单位和标准量的物质形 式有,精密量块、游标卡尺、光学计等。
标准量与被测尺寸有两种排列方案:串联和并联。 比较如下,通过比较说明为什么采用串联排列形式。 (1)并联排列形式 以书中的图1-1所示的线纹尺比长仪为例,标准尺 和被测尺相距s平行放置。 (线纹尺的概念:线纹尺是一种具有等分刻度的多 值量具,是以任意两条刻线间的垂直距离作为长度 的高精度基很器和标准器的。它是人类使用最早的 古老的量具之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中更 是不可缺少的器具之一。)
2、圆周封闭原则 在圆周分度器件(如刻度盘、圆柱齿轮等)的 测量中,利用在同一圆周上所有分度夹角之 和等于360°,亦即所有夹角误差之和等于 零的这一自然封闭特性,在没有更高精度的 圆分度基准器件的情况下,采用“自检法” 也能达到高精度测量的目的。 下面就以方形角尺垂直度检定的两种方案比 较来说明。
(3) 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是指在测量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测量 原理、测量器具、测量环境条件等项环节的 总和,或者说是被测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 各组成因素及测量环境条件的总和。
(4) 测量不确定度(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也称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即 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常以测量误差的表征 参数“不确定度”来反映。它是评价测量方法 优劣的指标之一。 应当指出,在实际测量中,不能片面地追求测 量结果的准确度;因为盲目地提高准确度要付 出很大的代价,因此应根据被测量准确度的要 求,拟定相适应的测量方法,达到准确度和经 济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