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文学史经典流派1917至2004
中国文学的流派与代表作品
![中国文学的流派与代表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031a6d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e.png)
中国文学的流派与代表作品中国文学可谓源远流长,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对中国文学的流派与代表作品进行一次较为详尽的介绍。
第一部分:古代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1. 诗经流派古代中国文学中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诗经流派,是中国最早的诗歌创作流派。
该流派的代表作品——《诗经》,是一部集中体现了古代诗歌创作风貌,同时具有文化、历史和民俗考采的文学杰作。
其内容包含了对于古代人们生活、爱情、战争、宴会、礼仪等各个方面的探讨。
同时,《诗经》中流传下来的许多诗歌作品,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2. 楚辞流派楚辞流派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另一重要流派,其代表作品则是由楚辞大师屈原所写的《离骚》。
该作品在早期的古代历史时期即被广泛流传,不仅是一部成就极高的文集,更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一部重要见证。
在该作品中,屈原运用了大量富有韵律的语言,将自己深深的感情倾注其中。
第二部分:现代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1. 现代派现代派文学流派是指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受到西方文学思潮影响而出现的一种文学形式。
这种形式与传统文学写作相比,更注重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技法表现人类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代表作品:老舍的《骆驼祥子》、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夜晚》2. 农民文学农民文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的一种文学流派。
这些文学作品的主要特色在于,它们来自于中国农村,描写了农民的生活、苦难和抗争。
农民文学写作以对社会人们揭示生活现实为基本出发点,代表作品:贾平凹的《寒夜》、余华的《活着》3. 山水诗派山水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中风靡一时的另一种文学流派,其主要以传统的山水诗歌为基础,试图将山水诗的诗意和现代文学的思想融合。
这种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品不仅包含了对自然景物的多方位描写,更深刻地反应了人类对生命存在的思考,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代表作品:舒婷的《锁阳台》、臧克家的《镜花缘》结语:以上仅是中国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的简要介绍,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及文化底蕴十分丰富。
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49)基础知识
![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49)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5a478a5b0717fd5360cdc5a.png)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49)基础知识鲁迅主要著作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16《热风》五四时对旧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
《坟》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中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揭露与抗争,与现代评论派的论战。
《而已集》大革命失败后抗击国民党对革命青年的杀戮。
《南腔北调集》对“第三种人”、论语派等的诘难。
《三闲集》20年代末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
《二心集》30年代初对民族主义的斗争,与新月派的论辩。
《准风月谈》《伪自由书》《花边文学》对30年代上海半殖民地商业社会的透视和批判。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对明清思想文化学术及儒道各家的审视。
《且介亭杂文末编》《附集》抗议国民党法西斯专政,反击中共左倾路线。
《集外集》《集外集拾遗》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上篇一、《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狂人日记》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视角题材: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视角: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药》华家的精神愚昧。
《故乡》闰土的心灵麻木。
《祝福》祥林嫂的恐惧。
《明天》单四嫂子的孤独空虚。
《在酒楼上》吕纬甫像苍蝇飞回原地的颓唐消沉。
《孤独者》魏连躬行先前所反对的一切,看似胜利实则失败的“复仇”。
《伤逝》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在爱情失去附丽后回到旧家庭中。
——对灵魂的拷问,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最终指向绝望的反抗。
格式的特别——结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情节结构模式○1看/被看《示众》系列:表现麻木愚昧的国民性弱点,及对启蒙的质疑批评。
《狂人》《孔》《明天》《头发的故事》《药》《阿Q》《祝福》《长明灯》《铸剑》《理》《采薇》○2离去—归来—再离去苍凉的绝望,对绝望的质疑、挑战和反抗。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31247f8910ef12d2af9e792.png)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txt2008太不正常了,一切都不正常!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男足挺身而出,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男足还是正常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要点整理基本知识点(选择题)1,中国现文史发展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个十年(1928-1937);第三个十年(1938-1949)2,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性、全局性的本质特征:新与旧的冲突与承接;中与外的沟通和融会;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种文化思想: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维新派与革命派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
4,晚清的又一次文化繁荣表现在:文化观念的变化,翻译文学的繁荣,小说界革命,话剧的萌芽。
5,两个话剧团题:1906年成立德春柳社和1910年成立的进化团。
6,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茶花女》和排演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
7,《新青年》1915年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
8,《新青年》于1917年1月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史》。
这两篇文章拉开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大幕,标志着中国现代新文学的正式开始。
9,上述文章的发表得到了一批旗手的积极呼应: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鲁迅,周作人。
周作人还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
10, 1918年1月,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
11,除《新青年》外,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还有:《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
12, 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被迫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全民学校采用。
至此,白话文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13,相信文化新闻学法铺的复古牌:学衡派,甲寅派。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https://img.taocdn.com/s3/m/3da0fc8d680203d8ce2f244e.png)
中国当代文学50年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1949.7)1、1917—1927:五四新文学运动产生和向革命文学发展的时期2、1927—1937:左翼文学运动的形成和壮大时期3、1937—1949:抗战的民族的文学运动兴起和繁荣时期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7—至今)1、十七年文学(1949—1976)创作两个阶段一确立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狂欢时代1序曲诗歌何其芳长篇抒情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胡风组诗《时间开始了》小说赵树理《登记》话剧老舍《龙须沟》2主旋律诗集郭小川《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邵燕《到远方去》《给同志们》梁上泉《喧腾的草原》散文靳以《到佛子岭去》《佛子岭的曙光》李若冰《柴达木手记.小说赵树理《三里湾》康濯《春种秋收》马烽《结婚》谷峪《新事新办》萧军《五月的矿山》周立波《铁水奔流》3变奏小说杜鹏程《保卫延安》—解放战争孙犁《风云初记》---抗日战争峻青《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王愿坚《党费》《粮食的故事》话剧胡可《战斗里成长》陈其通《万水千山》二高涨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丰收时代1 成熟文学作品长篇小说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胡正《汾水长流》陈残云《香飘四季》陈登科《风雷》浩然《艳阳天》梁斌《红旗谱》吴强《红日》罗广斌杨溢言《红岩》杨沫《青春之歌》曲波《林海雪原》欧阳山《三家巷》《苦斗》冯德英《苦菜花》短篇小说马烽《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李准《李双双小传》《耕耘记》刘澎德《桥》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周立波《山那面人家》《禾场上》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罗宾基《山区收购站》散文杨朔,刘白羽,秦牧生活小赋吴伯箫曹靖华人生漫忆,碧野山水游记诗歌贺敬之郭小川《深深的山谷》《白雪的赞歌》《一个和八个》《将军三部曲》闻捷《复仇的火焰》李季《杨高传》李瑛的军旅诗2新的开拓(反应古代生活作品)历史剧老舍《茶馆》郭沫若《蔡文姬》田汉《关汉卿》曹禺《胆剑篇》小说李劼人《大波》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黄秋耕《杜子美还家》《顾母绝食》冯至《白发生黑丝》徐懋庸《鸡肋》3多样化文学局面A山西“山药蛋派”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束为,胡正,韩文洲---人民内部矛盾,中间人物,语言大众化B河北“荷花淀派”孙犁,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普通人,充满人情味,散文随意洒脱,诗意浪漫气息C湖南“茶子花派”周立波,谢璞,孙建忠,周建明,叶慰林,古华---农民高尚情操和心灵美,方言土语,幽默第三节文艺思想斗争对现实主义的冲击十七年中三轮冲击一电影《武训传》---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批判运动导演—孙瑜清末武训“行乞兴学”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海河边上》《锻炼》二 1954关于《红楼梦》研究的批判1955对胡风集团的批判------文字狱,教条主义1956整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造.刘绍棠《田野落霞》耿简《爬在旗杆上的人》宗璞《红豆》邓友梅《在悬崖上》丰村《美丽》李威伦《爱情》陆文夫《小巷深处》阿章《深夜的别离》1957整风转变为反击右派三 1957—1959三年困难时期1961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2毛泽东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强化1957左倾错误长篇小说《刘志丹》昆曲《李慧娘》电影《林家铺子》《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北国江南》《不夜城》第四节“文革”中现实主义文学的厄运1965年11月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拉开文化大革命序幕文革期间三种文学一“阴谋文学”长篇小说《鸿南作战史》—张春桥授意而作《牛田洋》----吹捧林彪短篇小说《初春的早晨》-----描绘“一月革命”风暴,歌颂“文化大革命”,夺权为最高主题。
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
![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https://img.taocdn.com/s3/m/1dd1d802964bcf84b9d57bb3.png)
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作者:魏雪来源:《文学教育》2015年第09期内容摘要:由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被列为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参考教材。
文章主要结合相关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以及个人的教学实践,对比分析此书的特点,谈谈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史观编排体例由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一个重要成果,被列为中国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学的重要参考教材。
此书从宏观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时间阶段进行划分,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生动详实的分析,将文学史编写的范围扩展至香港和台湾的作家作品,显示出了自己的编写特色。
但是作为一本文学史教材,也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首先,关于文学史年代的划分,《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将1917至1997年的文学史统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打通了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界限,体现了一种文学史编写的宏观视角。
现代文学的上限确定为1917 年,但它在对现代文学的发生进行介绍时打破了1917年这一具体界限,将1898年作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叙述起点,从1898年开始介绍中国文学在文学语言和文学观念上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这样巧妙地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贯穿起来,打通了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脉络。
此书把古今交替时期的中国近代文学发展状况纳入写作视野,从中研究发掘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内在依据,论述了近代文学促成现代文学开端时语言和文学思想方面发生变化的深刻原因。
此外,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目前学术界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尚存在很多争议,其中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概念的阐述中就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对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和发展年代的划分。
1917-1949三十年文学简要概括
![1917-1949三十年文学简要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ad138dc058f5f61fb6366605.png)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一、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1、诗界革命:黄遵宪(反对拟古复古、提倡“我手写我口”)2、小说界革命:梁启超(重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3、文界革命:梁启超(“报章体”)4、白话文运动:裘廷梁二、“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2、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三、《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创刊时间:1915年主编姓名:陈独秀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1、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的思想内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2、而文学革命的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3、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的革命。
五、文学革命的发生过程:1、1917年1月,《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1917年2月,《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3、钱玄同、刘半农等撰文响应,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六、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1918年)七、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对文学革命的影响:1、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用白话写的文章,算不得新文学;新文学应建立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新文学提出的要求)2、鲁迅:《狂人日记》小说对封建主义揭露、批判所达到的高度3、郭沫若的新诗,体现了“五四”反抗叛逆、破旧创新的精神八、了解文学革命在创作上的初步成绩和白话文运动的胜利:1、《新青年》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的白话新诗,《新潮》上叶绍钧、汪敬熙、杨振声等的白话新小说和康白情、俞平伯的新诗,都是文学革命的最初实绩。
1917-1949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1917-1949中国现代文学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d47d500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6.png)
1917-1949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1917年至1949年期间,中国现代文学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作品。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代表性作品:
1. 《热风》(1921)- 茅盾的小说,以描绘北方农村社会的动
荡和封建秩序的崩溃为主题。
2. 《社戏》(1930)- 曹禺的话剧,探讨了封建社会中家庭纠
纷和个人命运的问题。
3. 《红岩》(1931)- 唐山的长篇小说,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斗争。
4. 《家》(1933)- 巴金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地主家庭的衰落
和新社会秩序的建立。
5. 《子夜》(1933)- 老舍的小说,以描绘战争和社会动荡为
背景,反映了个人命运的无情性。
6. 《骆驼祥子》(1939)- 而是的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年轻人
的奋斗和追求幸福的故事,展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公和人性的矛盾。
7. 《悲剧要在夜幕里成行》(1943)- 白朴的小说,讲述了晚
清时期一位穷秀才的悲剧命运。
8. 《草地》(1944)- 钱钟书的小说,通过描写北京郊外一群
知识分子的生活,反映了战乱和社会动荡对普通人生活的冲击。
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在中国历史较为动荡的时期的创作成果,反映了社会变革和个人命运的交织。
中国文学史概述
![中国文学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b0dde5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d.png)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汉民族的第一叙事长诗。 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两汉文学
诗歌
班固《咏史》、《古诗十九首》(“五言之冠冕”)
散文
司马迁《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班固《汉书》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拟话本(短篇小说)
凌蒙初:“二拍” 冯梦龙:“三言”
在戏曲领域,明传奇取代了杂剧的主导地位, 明后期产生了杰出的剧作家汤显祖。汤显祖 所写的爱情剧《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 的浪漫主义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 生离死合的爱情波折,表现了古代青年妇女 争取自由幸福的曲折过程,揭示了反封建礼 教的主题,体现了个性解放的时代 精神。
2、“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 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楚辞
在学习楚民歌的基础上,创造的 具有楚文化独特光彩的新诗体。句 式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 多用“兮”字。 代表诗人有屈原、宋玉等。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抒情长诗。
《论语》《老子》
诸子散文 《孟子》《荀子》
北宋词
以周邦彦为主的乐府词复兴时期
周邦彦集北宋婉约词之大成。其词基本承袭了 柳永词的余风,仍表现男女恋情和羁愁行役等 传统内容,但由于他妙解音律,有很高的艺术 修养,在使词艺趋于精美化方面功不可没。南 宋的格律派词人,无不在艺术上受到他的熏染。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年-1949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年-1949年](https://img.taocdn.com/s3/m/b86b32fe941ea76e58fa049d.png)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名词解释: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文学革命”与“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
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b6933e96294dd88d0d26bb8.png)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1、中国现代文学(1917~1949)的两大基本主题是:一是揭露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病根;二是表现理想的人性。
2、文学研究会是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矛盾、郑振铎、叶圣陶、许地山等。
它的文学主张是: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人生派’为‘人生派’表现人生、探讨人生。
3、创造社: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它的文学主张是:‘艺术派’,强调文学体现内心的要求,提倡浪漫主义文学。
它是第一个在国外成立的社团,也是唯一一个与文学研究会并肩齐驱的社团。
4、语丝社:1924年11月在北京成立,代表人物:鲁迅、周作人、孙伏园等,文学主张:针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展开批评,形成泼辣幽默的创作风格,“语丝文体”。
5、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
主要成员有徐志摩、胡适、闻一多等,文学主张:提倡尊严和健康,不与民为伍,自命贵族文学。
6、湖畔诗社:1922年在杭州成立。
发起人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等。
主张纯真与热情的诗歌创作,善于写抒情小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7、胡适是第一个尝试新诗的人。
他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8、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一觉醒者的形象(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伤逝),二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形象(闰土、阿q),三权势者与卫道者的形象(祝福中的鲁四老爷)。
9、冰心的创作:生平: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作家、世纪老人。
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
创作特点:1、爱的哲学:泛爱主义。
2、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识和女性写作特点。
3、语言上形成独特的‘冰心体’即典雅清丽、婉约雅致。
4、人物心理描写不铺张。
10、叶圣陶:生平:原名叶绍钧,汉族,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创作概况:1、五四时期:现实主义的初期描写,暴露社会黑暗。
2、五卅运动后把对封建主义的反抗和现实的抗争结合起来。
百年新诗流派大系
![百年新诗流派大系](https://img.taocdn.com/s3/m/47a2731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2.png)
百年新诗流派大系
百年新诗流派大系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重要线索,通过对多个诗歌流派的剖析,全面展示了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
从1917年胡适的《尝试集》和《小河》刊登的自由体诗歌,到20世纪50年代的新月派,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等,百年新诗流派大系详细地展现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演变过程。
新月派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作品为代表,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并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形式和技巧进行了创新。
他们的作品不仅注重韵律、格律,同时也展现了对情感的表达和对生活的追求。
七月诗派以鲁藜的《泥土》等作品为代表,强调诗歌的现实性、战斗性和主题明晰。
他们的作品关注社会问题,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
九叶诗派以穆旦的作品为代表,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结合。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并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百年新诗流派大系还包括了白话诗派、象征派、现代派等众多诗歌流派,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并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近代文学史
![中国近代文学史](https://img.taocdn.com/s3/m/fd71e4dd28ea81c758f578f8.png)
1、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
2、晚清时期,维新派思想家、文学家视“开明智”为改革社会、振兴国家的关键,在文学界掀起了以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白话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文学改良运动。
3、“小说界革命”重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改变小说是“小道”,“闲书”的传统观念。
倡导者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中阐述了小说的社会作用。
4、1915年9月陈独秀任主编的《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5、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绉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6、胡适在《文学改良绉议》提出“以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
7、1917年2月。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发表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8、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的重要文章。
——“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
早期还写有《平民文学》。
9、《人的文学》定义为“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
”10、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的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作为发起人的署名有12人,即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
有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
文学研究会是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1、被称为“异军突起”的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
发起人主要有7人,郭沫若、成仿吾等。
出版《创造季刊》、《创造月刊》。
他们尊重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
他们属于富有反抗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12、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中国现代文学史基础知识
![中国现代文学史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f59be165f0e7cd18425364f.png)
「基本知识」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范畴:第一个十年(1917-1927):通常称“五四”时期的文学。
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于《新青年》,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
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李大钊等人积极响应。
(多选)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等通讯报道,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最初萌芽。
第二个十年(1928-1937):通常又叫左翼时间的文学。
第三个十年(1938-1949):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2、1906年成立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
3、1915年9月,《新青年》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
1917年1月《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这是最早正式探讨文学革命新方案的文章。
1917年2月,《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
4、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从理论上提出建设新文学的构想。
5、1918年1月,《新青年》编辑部扩大了阵营。
1918年1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一号,首次刊发了胡适、沈尹默、刘半农三人创作的九篇白话新诗。
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6、1918年4月,《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刊发“随感录”式的短小的时评或杂感,是现代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
真正有意识地把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来创作是从1919年开始的,周作人于1921年6月发表了《美文》,对推动中国现代散文的自觉发展有重要意义。
7、1918年5月,刘半农发表《卖萝卜的诗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1918年7月,他又发表《窗纸》、《无聊》,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散文诗。
8、1920年3月,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新诗集,胡适的诗集《尝试集》出版。
9、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被迫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上卷)(1917 1949)(第四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上卷)(1917 1949)(第四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b32d7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2.png)
作者介绍
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上卷)(1917-1949)(第四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我们都是从渺茫中来,在渺茫中住,望渺茫中去。若是怕在这条云封雾锁的生命路程里走动,莫如止住你底 脚步;若是你有漫游的兴趣,纵然前途和四围的光景暧昧,不能使你赏心快意,你也是要走的。横竖是往前走, 顾虑什么?
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 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不料你也 回来了。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
乌篷船
2
《扬鞭集》序
3
闭户读书论
4
给我的孩子们
5
栈桥灯影
谈“流浪汉”
卖豆腐的哨子
钓台的春昼
塞纳河畔的无名少女
“慢慢走,欣赏 啊!”——人生的艺
术化
白马湖之冬 鸭窠围的夜
鹰之歌
话故都
山之子
苏州拾梦记
谈交友
囚绿记
雅舍 蛇与塔
爱尔克的灯光 我的母亲
更衣记
清苦
简论市侩主义
一只马蜂 北京人
上海屋檐下 屈原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上卷) (1917-1949)(第四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文学
专业
告别
经典作品
上海
年代
中国
版
作品
高等院校 母亲
阿正传
中国现当 代
先生
中国文学史上的新文学运动与思想
![中国文学史上的新文学运动与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380cba2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9.png)
中国文学史上的新文学运动与思想中国文学史上的新文学运动是指1917年至1949年之间的文学活动,其思想核心是反对旧文化、旧思想、旧社会和旧政治制度体系,主张建立新文化、新思想、新社会和新政治制度体系。
这一运动的兴起不仅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变革的背景和文化现状。
新文学运动的理论基础是“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
发起新文学运动的著名作家胡适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主张反对传统文化和文学形式,推广现代文学,追求文学与现实的紧密联系。
胡适更是在中国翻译史上有非常高的地位,他倡导了“信、达、雅、俗”的翻译准则,将翻译从文言文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得中国读者有机会阅读到西方文化的精华。
而“白话文运动“是针对汉语写作的一个重要探讨。
早在1920年,胡适就以“白话文论”为题写了最为著名的发言之一,呼吁以白话文写作,以促进文学和读者之间的联系。
在这之后,许多文学家也在白话文运动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如在鲁迅的文学创作中,白话文成为了他表达现实与思想的基本工具,也为后来的白话文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文学运动以反传统、反旧的理念为核心,也涉及到政治层面,倡导游戏人间的文学表现方式,并以更为主观与个体的方式自由创作,替代传统文学的多重形式。
同时,新文学也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引进与借鉴,例如现代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和方法。
新文学的发展也承载了丰富的思想和内容的探讨,涉及到对于现代社会、人性、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讨论。
新文学运动对于当时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境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它宣扬反传统、敢于追求真实、特立独行、独立意志和个性表现等主张,与约束文学创作的文言文和旧文化思想形成鲜明对比。
同时,新文学的理念倡导了社会变革的呼声,也为未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新文学运动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国销声匿迹已久的白话小说迎来了新纪元,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鲁迅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准确的判断力,在白话小说创作和批评方面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https://img.taocdn.com/s3/m/cf86998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3.png)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一、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1、诗界革命:黄遵宪(反对拟古复古、提倡“我手写我口”)2、小说界革命:梁启超(重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3、文界革命:梁启超(“报章体”)4、白话文运动:裘廷梁二、“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2、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三、《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创刊时间:1915年主编姓名:陈独秀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1、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的思想内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2、而文学革命的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3、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的革命。
五、文学革命的发生过程:1、 1917年1月,《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 1917年2月,《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3、钱玄同、刘半农等撰文响应,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六、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1918年)七、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对文学革命的影响:1、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用白话写的文章,算不得新文学;新文学应建立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新文学提出的要求)2、鲁迅:《狂人日记》小说对封建主义揭露、批判所达到的高度3、郭沫若的新诗,体现了“五四”反抗叛逆、破旧创新的精神八、了解文学革命在创作上的初步成绩和白话文运动的胜利:1、《新青年》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的白话新诗,《新潮》上叶绍钧、汪敬熙、杨振声等的白话新小说和康白情、俞平伯的新诗,都是文学革命的最初实绩。
史上最全48个文学流派归纳总结
![史上最全48个文学流派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f8406b0b84ae45c3a358c76.png)
史上最全48个文学流派归纳总结我国文学史上,诗人词家多若繁星,他们或因风格相近,或因时代相同,或因同乡好友,或因父子师生,而各自被归入不同的流派。
这些流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地位也有高有低。
了解和熟悉它们,对于理解鉴赏诗文大有裨益。
1、屈宋屈宋指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他们都是“骚体”的创始者和代表作家。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诗人,代表作品有《离骚》等。
宋玉写有《九辩》《风赋》等。
他们的诗篇在艺术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多用楚国方言,多依楚国音律,大都具有奔放而华美的风格。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高度评价说:“屈宋逸步,莫之能追”。
不过,屈宋虽并称,也有共同之处,但成就的大小却不能相提并论。
2、汉赋四大家汉赋四大家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
这四人都有多篇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是汉大赋的最高成就者,标志着汉大赋的内容、风格的成熟。
3、三曹三曹指汉魏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
因他们父子兄弟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4、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5、竹林七贤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
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6、南朝三谢南朝三谢是对南朝三位谢姓名士的称呼,分别是谢灵运,谢惠连,谢朓。
7、元嘉三大家元嘉三大家指的是南朝时期活跃在文坛的三位诗人:鲍照、谢灵运、颜延之,他们在注重描绘山川景物、讲究词藻的华丽和对仗的工整方面有相互类似之处,被称为“元嘉三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の推荐:百年中国文学史-经典流脉(1917-2004)-各流派思潮代表作:引用:第一个十年(1917-1927)目录《狂人日记》鲁迅启蒙小说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1918年5月)《两个家庭》冰心问题小说短篇,冰心的第一篇小说。
(1919.9)《超人》冰心短篇,“问题小说”以及冰心早期的代表作。
(1921)《沉沦》郁达夫自叙传小说这是开创五四时期“自叙传小说”文风的代表作品,在小说后附录作家简介及作品分析。
(1921)《或人的悲哀》庐隐二十年代心理问题小说的代表作。
(1921)《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张扬女性个性主义的中篇小说代表作,其中的表达令今天的人也为之惊讶。
《潘先生在难中》叶圣陶作者的代表作,描写军阀战乱之中知识分子的窘状。
1924,11.引用:《二十年代诗歌选》胡适冯乃超李金发梁宗岱刘延陵穆木天沈尹默汪静之王独清刘半农刘大白俞平伯第二个十年(1928~1937)《热情之骨》刘呐鸥“新感觉派”(心理分析小说,海派)代表短篇作之一,1928年12.《为奴隶的母亲》柔石中篇小说,一部曾使罗曼.罗兰深深感动的杰作。
(1930.1)《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新感觉派”另一部短篇代表作,1932年。
《猫城记》老舍一部几乎获得诺贝尔奖的社会幻想长篇小说,历史上毁誉参半。
(1932)《送报夫》杨逵反应日据时期人民苦难的代表作,1932年。
《没有祖国的孩子》舒群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之一,描写祖国被侵占后人民的痛苦。
1933年.《生与死》白朗东北作家群的另一部代表作,塑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老妈妈形象。
《家》巴金展现封建家族的优秀之作,觉新的形象尤其出色。
1933年。
《雷雨》曹禺标志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经典的作品,1933年。
《离婚》老舍市民题材的中篇小说。
(1933)《山峡中》艾芜写于1933年冬,是艾芜早期以西南边地为题材的小说集《南行记》中的代表作。
《边城》沈从文中篇小说,作者构划“湘西世界”的代表作,1934。
《樊家铺》吴组缃三十年代社会剖析小说,以一个亲女杀母的故事展现破产农民的悲剧。
(1934)《春桃》许地山作者成熟阶段的代表作,三十年代最杰出的短篇之一,塑造了一个极具个性的女子。
(1934)《樱花》萧军短篇小说,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1935年1月。
《月牙儿》老舍短篇小说代表作,以女性视角讲述了一个凄苦的故事,语言风格清丽忧伤,不同其它。
(1935.4)《牛车上》萧红这个短篇与当时东北作家群的整体创作是一致的,但却多了一分女性的细致与敏感。
1936年.《三十年代诗歌选》阿垅陈梦家冯雪峰光未然金克木林庚施蛰存田间徐迟殷夫臧克家朱湘引用:第三个十年(1937-1949)《差半车麦秸》姚雪垠也许在作家的创作生涯中,这部作品更成功一些。
1938年4月《骆驼祥子》老舍中国市民小说的代表作,1939年。
《在其香居茶馆里》沙汀短篇讽刺小说,1940年《华威先生》张天翼讽刺小说除小说外,还特别增加了关于作品背景及作家的介绍。
《饥饿的郭素娥》路翎路翎备受称道的代表作。
(1942.4)《金锁记》张爱玲《金锁记》是张爱玲最出色的中篇小说,远比她更有名气的《倾城之恋》成熟深刻。
《围城》钱钟书这个题目已经成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词汇……《先生妈》吴浊流以{被屏蔽内容}侵华失败后的为背景,1944年。
《荷花淀》孙梨中篇小说代表作。
小说的平淡与自然,令我们的中学课本添了几分雅致,仅仅因为这一点,我也要感谢这位作家。
(1945)《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丁玲四十年代身处解放区时的一部中篇小说。
《三八节有感》丁玲“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被重视,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在1942年的这篇杂文中丁玲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
《野百合花》王实味今天读来,这篇杂文毫无惊人之处,然而在当年它却曾使一位迂直的文人被受重创,乃至殒命。
而他的死,给以后的社会主义文学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1942.3)《我的两家房东》康濯抗战胜利后边区的爱情故事,1946年。
《贫*夫妻》钟理和四十年代中后期,著名乡土文学家的自叙传式小说。
引用:解放十七年(1949-1966)《我们夫妇之间》肖也牧1949年末完成,表现建国知识分子真心的心理状态,但却因此成为在当代第一部横遭“庸俗社会学”的批判的作品。
《关连长》朱定1950年1月发表,因刻划了一位深具人性的军人形象而被批判。
《登记》赵树理1950年6月发表,是作者“即事名篇”的代表作。
《洼地上的战役》路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爱情故事,短篇小说,1954年发表,在当时曾引起争议。
《改选》李国文1957年完成,是当时典型的干预生活的短篇小说,也因此得到了必然的命运。
《来访者》方纪1957年12月发表,是一篇令人惊异的爱情小说--它竟然会出现在那个年代!《红豆》宗璞“很不健康”、“宣扬资产阶级的恋爱观”和“人情味”/“突破禁区……写出了人物的真实情感”——不同的时代,对同一部作品的不同评价。
1957年《姑娘》林斤澜1957年《锻炼锻炼》赵树理其中的几个落后农民形象非常生动。
1958年。
《李双双小传>李准反映合作化时期的中篇小说,曾被改编成电影。
1960年。
《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引用:60年代初历史小说的精品,“名享一时”的上乘之作。
《小闹闹》邵燕祥写弄儿之乐的作品在今天很普通,但在当年却足以令人惊异乃至遭到批判.1962年《静静的产院》茹志娟合作化时期作品,短篇。
《新结识的伙伴》王汶石短篇小说,大跃进时期作品。
《禾场上》周立波五十年代中期创作,短篇小说。
《迎春花》冯德英描写抗战时期根据地人民斗争的长篇小说,1958年出版。
引用:文革时期(1966-1976)《一只绣花鞋》张宝瑞这是文革中流传极广的一个手抄本的改编,但该名作原作者到底是谁却颇费争议,据说另一部名为《一双绣花鞋》的作者况浩文已经决定与之对薄公堂。
《知青诗抄1968》邢奇一组非常有趣的诗作,是文革中地下文学的典型代表,读后令人忍俊不禁。
《回答》北岛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1976年清明的诗,今天仍然适用。
引用:新时期(1977-1989)《伤痕》卢新华伤痕文学短篇小说,文革后第一股文学思潮以之命名,因此虽然粗糙,却无疑具有保留的价值。
《灵与肉》张贤亮伤痕文学的代表作《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才反思文学的代表作。
《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洁反思文学中为人性呼吁的先声,1979年。
《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对建国后党群关系恶化的思索。
1979,2。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弦新时期后反思人性存在的代表篇章,1980年1月。
《北京人——一百个中国人的自述(节选)》张欣辛新时期出现的第一部口述实录体作品。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史铁生这是早期知青小说的一部代表作,与张承志的《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有相似之处,但后者胜在深沉有力,前者则更清新悠远。
《乔厂长上任记之(一)出山、(二)上任》蒋子龙改革文学中篇,改革小说的代表作。
《乡场上》高晓声农村题材改革文学早期代表作。
《陈奂生上城》高晓声农村题材改革文学成熟期代表作。
《人到中年(梗概)》谌容发表于1980年初,曾激起过社会关注中年知识分子的热点讨论。
《晚霞消失的时候》礼平描写人性与爱情,曾经引起广泛争议,1981年1月。
《飘逝的花头巾》陈建功不同的环境改变人的观念与追求,象征美好的花头巾在时间面前,飘逝不再。
1981年6月,获优秀小说奖。
《绿化树》张贤亮推荐反思文学“右派”文学的代表作,其中的女主人公马缨花是当代文学史上最鲜活的女性形象之一。
《黑骏马》张承志推荐一曲优美忧伤的草原之歌。
《北方的河》张承志当代文坛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充满了震憾人心的力度。
《血色黄昏》老鬼这部关于知青生活的纪实小说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来自于它的真实与残酷。
《棋王》阿城集道与儒于一体,阿城的故事被视为文化寻根的上乘之作。
《你别无选择》刘索拉曾被视为是中国最早的真正的现代派小说,1985年。
《山上的小屋》残雪先锋文学历来被视为先锋文学及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请女人猜迷》孙甘露八十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代表作。
《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扎西达娃八十年代中后期先锋文学代表作。
《大淖纪事》汪曾祺文化寻根作者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受戒》汪曾祺推荐这短篇小说中写的也许这是汪先生心中梦想的世外桃源吧?清凉而美丽。
《狗日的粮食》刘恒新写实比起其它新写实小说,这一篇更显得真实与残酷。
《一地鸡毛》刘震云这部中篇小说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它真切地展现了传统市民的生存状态。
《天下荒年》谈歌谈歌在九十年代末被视为代表主流(官方)意识形态的"三驾马车”之一,这显然与他阐释现实的方法密切相关。
《凤凰琴》刘醒龙由影视媒体开始被人知晓,文学似乎已经无法摆脱这个无奈的当代命运。
《嫦娥》铁凝小说以反讽的方式点出知识分子在市民生活中窘迫的异化必然。
引用:后新时期(1989-)《尘埃落定》阿来推荐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中唯一众望所归的作品。
《预约死亡》毕淑敏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展现临终关怀医院中,人们面对死亡的心态。
短篇《我是太阳》邓一光强烈推荐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我曾推荐给许多人看,他们均非常喜欢。
我想,这足以证明,当代不是没有好小说,只是你还没有找到而已。
长篇《亮剑(相关评论)》都梁强烈推荐军事题材的长篇小说,主人公李云龙同样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军人形象。
《末日之门》乔良推荐这是一部近末来式军事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以敏感的眼光对不久之后的中国及世界局势,作出了自己的推断。
《国画》王跃文官场腐败,多少年人们一直在说,但据说这部小说反映得最尖刻。
长篇《务虚笔记》史铁生强烈推荐当代最出色的长篇小说之一。
《黑背》黄旦璇短篇小说,在写文革故事的小说中,这一篇算不上有什么深意,但作者却将黑背这条小狗写得非常有趣,也正是因此,小狗的死便格外显得悲哀--人类的悲哀。
《马桥词典之"枫鬼"》韩少功《马桥词典》与其说是长篇小说,不如说更像一部系列型的历史传记,这里是我在这本曾经沸沸扬扬的小说中选择的两段内容,比较精彩而有代表性的两段。
《马桥词典之"狠"》韩少功引用:三毛作品全集(共15本)《随想》《我的宝贝》《背影》《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闹学记》《倾城》《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马》《万水千山走遍》《温柔的夜》《雨季不再来》《谈心》《高原的百合花----玻利维亚记行》科普作品:《地球——我们输不起的实验室》-作者:斯蒂芬·施奈德《地质旅行》-作者:夏树芳《寂静的春天》-R.卡逊著《科学蒙难集》《摄影技巧》《水母与蜗牛》-[美]刘易斯·托马斯《细胞叛逆者》-罗伯特·温伯格《细胞生命的礼赞》-[美]刘易斯·托马斯《生存手册》-约翰·怀斯曼《人口原理》-马尔萨斯《玛雅的智慧》《诊断地球》《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史蒂芬.霍金《物种起源》-达尔文《男性的身体》-佩里·加芬克尔《昆虫记》(J·H·法布尔[法]) 现代文学类: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浪漫的黑炮》《习惯死亡》刘震云《手机》《故乡明日黄花》《故乡相处流传》刘墉《我不是要教你使诈》张曼娟《喜欢》马建-《亮出你的舌苔或空荡荡》《丰子恺文集》-清新隽永《柏杨文集》《朱自清散文全集》《燕山夜话》-邓拓《林徽音专辑》《七里香》-席慕容《经典散文集》-张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