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将相和》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将相和》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将相和》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将相和》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将相和》的内容,体会廉颇与蔺相如的和衷共济精神。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讨论、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故事,体会他们的品质。

2.教学难点:分析廉颇与蔺相如的心理变化,理解他们和衷共济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将相和》,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课题的理解和猜测。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三、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梳理故事脉络。

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廉颇与蔺相如的品质。

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将相和》,谁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点评。

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廉颇与蔺相如的心理变化,理解他们和衷共济的精神。

2.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如何将课文故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三、课堂活动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

四、作业布置1.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廉颇与蔺相如的读后感。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你们对他们的品质有什么看法?2.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点评。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廉颇与蔺相如的和衷共济精神运用到现实生活中?2.学生分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写作训练2.学生进行课堂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挑选优秀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交流学习经验。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谁能说说他们的品质对你有什么启示?2.学生回答,教师进行点评。

五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篇」

五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篇」

五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优秀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将相和》。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和提问,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培养学生对和平与和谐的价值观的认同。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课文《将相和》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将军赵奢和他的好友相国平原君因为误会而争斗,在齐国使者的一番劝解下,两人化解误会,和好如初的故事。

2.2 生字词解析将:将军相:相国和:和解误会:误解劝解:劝说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对和平与和谐的价值观的认同。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战国时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课文背景的了解。

提问学生对于和平与和谐的价值观的理解。

4.2 朗读与理解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并讨论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3 生字词学习教师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并让学生进行词语接龙游戏。

4.4 分组讨论与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角色,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内容,并和家长分享课文故事。

学生选择一个生字词,用它写一个句子,并家长签名确认。

5.2 课堂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通过评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6.2 评估方式课堂提问: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角色扮演: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课后练习题: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将相和》教学设计及板书(精选12篇)

《将相和》教学设计及板书(精选12篇)

《将相和》教学设计及板书(精选12篇)《将相和》教学设计及板书篇1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3.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5.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6.学习蔺相如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高尚品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学习他们两个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质疑探究。

学生:读、议、辩、演有机结合。

教学准备师:准备《史记》中的其他精彩故事,多媒体课件。

生:了解和本文相关的历史背景,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预习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的条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质疑探究。

学生:读、议、辩、演有机结合。

教学准备师:准备《史记》中的其他精彩故事,多媒体课件。

生:了解和本文相关的历史背景,预习课文。

教学设计: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内容1.导入:你一定听过或读过唐僧的故事、哪吒的故事、武松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它们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

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除了“四大名著”,你还知道哪些名著?(《三言二拍》《资治通鉴》等)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

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读一读“资料袋”。

(生读)2.破题、解题。

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呢?二、走进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1.听课文配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故事?指名说后再让学生上台板书。

将相和课文教案优秀8篇

将相和课文教案优秀8篇

将相和课文教案优秀8篇《将相和》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学情分析:《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教学中抓住“骗”、“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2)理解“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

(3)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把握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表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与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识大局和大将军廉颇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重难点:1、了解“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

2、感受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教学方法:自渎感悟,讨论交流。

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教学重、难点:1、本文的重点是理清“完璧归赵”这一故事的层次,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本文的难点是通过文中对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感受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审清题目。

同学们,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国家还没有统一,处在战国七雄时期(出示战国形势图),七国有秦、楚、齐、燕、赵、魏、韩,其中秦国的势力最强大,经常欺负其他国家,与他相邻的赵国是一个弱国,经常遭到秦国的威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故事——《将相和》。

《将相和》教案(精选14篇)

《将相和》教案(精选14篇)

《将相和》教案(精选14篇)《将相和》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认写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能简要复述__的三个小故事。

3、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复述“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把握三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人们都说:“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这说明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和长久发展需文臣武将齐心协力,但在战国时,曾发生一件将相有不和到和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将相和》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一)提出自读要求:1、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懂。

2、借助上下文理解词义。

(二)小组合作学习1、分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相互纠正生字的读音。

2、提出不懂的问题,做好记录,小组内探讨。

三、反馈交流1、指名朗读课文。

2、把握词语的词义。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理直气壮: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气势壮盛。

完璧归赵: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赵国。

负荆请罪:光着上身,背负荆条,向人请罪。

四、精读课文,合作探究1、文题中“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和”是齐心协力,共保赵国。

)2、 __主要写了哪几个小故事?请简要复述故事。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完璧归赵:赵王得到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想占为己有,假意用十五座城交换,蔺相如与秦王巧妙周旋,最终把和氏璧安全送回赵国。

渑池之会: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并让人记录下来,蔺相如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被逼无奈,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也让人记录下来。

秦王没占到半点便宜。

负荆请罪:蔺相如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让蔺相如下不来台。

蔺相如一针见血的话语传到廉颇耳中,廉颇深知自己大错,背负荆条,上门请罪。

3、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学生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5.18将相和》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5.18将相和》教学设计
7.词语积累:收集与“将相和”相关的成语、名言警句,进行分类整理,提高词汇积累能力。
8.家长评价:请家长协助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学生在家的学习表现,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要求明确,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重视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量适度,避免过重负担。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历史故事、成语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将相和》这篇课文的内容较为熟悉,但可能对其中的一些历史背景、人物关系和深层含义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家长监督与指导,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作业பைடு நூலகம்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课后阅读:阅读与《将相和》相关的成语故事、历史故事,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拓宽知识面。
2.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将相和》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不少于300字。
5.情感教育,渗透价值观: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古代将相之间的谦让、团结、和谐品质,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6.个性化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针对学生在语言表达、情感体验方面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7.创新评价方式,提高学习积极性: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9篇】

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9篇】

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9篇】《将相和》教学设计篇一本课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经过,写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再到和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也赞扬了廉颇的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课文人文思想丰富,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学习写法的好范例。

关于教学目标本课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本着简简单单教学的原则,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出于如下考虑:1、理解词语:理屈词穷、绝口不提、理直气壮、允诺、完璧归赵、无价之宝的意思。

在学习中积累词语是语文学习的必�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第一、二个故事。

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会》的内容体会主人公机智勇敢和爱国思想。

3、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最有较手段和途径。

对于本文的人物表现,也只有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才能真正体会其机智勇敢、爱国思想。

4、课文由三个故事组成,这样课文就显得长,要在一个课内完成对三个故事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也由于这三个故事中,前两个是第三个故事的因,这两个故事有一定的统一性,所以这节课安排学习《完璧归赵》《渑池会》。

5、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表现人物的方法。

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中学习中学读学写。

本文是写人文章,展现人物的品质突出,是学生学习写人的好例子,所以学习目标中设置了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表现人物的方法。

以完成阅读教学的使命。

关于教学重难点1、重点:阅读教学从读入手,以读解文,学习本文也不能例外。

文中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有利内容,所以本课设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会》的内容,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思想为教学重点。

2、难点:秦王叫赵王鼓瑟并记录下来,这是对赵王本人的也是对整个赵国的侮辱,关于这一点,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学生一下子可能不能明白。

关于教学策略1、本课文长容量大,为避免繁琐教学,面面具到,这节课围绕主人公的活动为中心,通过对主人公的动作、语言的描写内容进行读、思,去理解内容,体会人物思想。

《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10篇)五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情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这一课的课题,虽然只有三个字,却包含了两个人物,一个故事。

你能看出是哪两个人物,是什么故事吗?那个“将”是谁?“相”又是谁?“和”在故事中是什么意思?二、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完成以下自学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就课文中内容给每个故事各加一个小标题,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质疑问难,理解课文内容1、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遇到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做好记号,准备跟同学讨论。

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1)有关知识的问题和一些新词的理解,引导学生查工具书来解决。

(2)有关文章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指点学生联系上下文反复思考,反复讨论交流。

教师可抓住以下类似的问题展开讨论,结合理解课文内容:① 秦王为什么没有得到和氏璧?抓住“慷慨激昂”“理直气壮”等词语体会蔺相如的勇敢、机智。

② 渑池之会上,秦王为什么会为赵王击缶?抓住“不动声色”及蔺相如的话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抓住文中写廉颇将军驻守边境的句子体会其对秦王的威慑力,从而明白赵王获胜的原因是因为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

③ 将相为什么会不“和”?又为什么“和”了?在讨论交流的同时,随机选择有关句段朗读,以加深理解、体会。

四、评价人物,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文中讲到了赵王、秦王、蔺相如、廉颇等几个人物,下面我们来开个“人物评价会”。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从课文中举出事例来说一说,评价时要抓住课文中的叙述、描写,同时加入自己的看法。

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标记,做好准备。

五、拓展练习出示挂图“负荆请罪”,观察想象:廉颇到蔺相如府负荆请罪,会怎么说,怎么做?蔺相如又会如何做和说呢?1、自己练习说一说。

《将相和》教学设计7篇

《将相和》教学设计7篇

《将相和》教学设计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将相和》教学设计7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将相和》教学设计7篇将相和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欢迎参阅。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将相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2.继续运用抓住人物言行深入体会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感受人物的品质,并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3.学生通过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再到和的转变过程,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在阅读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和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理解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把握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体会蔺相如、廉颇的高尚品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第五单元“中国古典名著”专题,这个单元一共选编了4篇课文,分别是《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和《猴王出世》。

学习这个单元有什么要求呢?——看单元导读:学习本组课文,要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读读原著中与课文相关的部分。

2.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课文《将相和》,(读题)这篇课文背景如何呢?——看资料袋:《将相和》这篇课文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

《史记》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第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

如,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伟大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

它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

二、检查“先学”情况:师: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有让大家根据“导学案”的要求进行“先学”,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先学”的情况如何?1.学习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召集商议允诺隆重约定胆怯推辞拒绝能耐诸位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2.课题《将相和》的“将”是指?廉颇,“相”是指?蔺相如,“和”的意思是?和好。

3.课文讲了哪三个故事?引导学生给三个小故事加标题(指名说、板书);(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完璧归赵”的故事;(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渑池会见”的故事;(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负荆请罪”的故事;4.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对,把这三个故事串起来,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好方法!四、精读交流,体会人物特点同学们自学得很认真。

《将相和》优秀教案(精选5篇)

《将相和》优秀教案(精选5篇)

《将相和》教案《将相和》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将相和》优秀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将相和》教案1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中独立认识本课生字。

能读准词语“渑池、鼓瑟、击缶、上大夫、上卿”的音;能在语境中理解“勃然变色、声色俱厉、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2、能了解“将相和”的故事,能借助提示简要概括“渑池之会”的内容,知道渑池之会的功劳是二人通力合作的结果;能转述“负荆请罪”中将相二人的话,体会“和”的含义。

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句。

3、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智勇双全,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阔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能了解“将相和”的故事;能转述“负荆请罪”中将相二人的话,体会“和”的含义。

2、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智勇双全,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阔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情。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关于廉颇、蔺相如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一、理解课题,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35《将相和》2、理解课题:课题中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从课题知道课文讲什么?3、默读全文,了解“不和”的原因。

(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卿。

职位比廉颇高。

)4、指导朗读廉颇的话,引入渑池之会。

出示句子: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

我碰见他,非得叫他下不了台!二、深入文本,品读感悟●渑池之会1、自渎3——8小节,想想:渑池之会这个故事围绕哪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2、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渑池之会的内容,介绍乐器“瑟”和“缶”。

3、再读3——8小节,划出蔺相如说的话,联系上下文想想他问什么这样说?4、理解蔺相如说的两句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023五年级语文下册《将相和》教案(5篇)

2023五年级语文下册《将相和》教案(5篇)

2023五年级语文下册《将相和》教案(5篇)五年级语文下册《将相和》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及14个新词。

2、理清__的思路。

3、通过对课文的了解,学习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艰难,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并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4、弄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__的关系。

5、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重点、难点: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__的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文中的7个生字词,理解文中的几个成语。

2、理清__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理清__思路教学过程:一、设计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你们看一幅图片(出示图片),图片上的那两个人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这就是我们在新课文《将相和》的学习中所要探讨的问题。

下面大家打开课本第91页,第18课——《将相和》。

1、出示课题《将相和》。

老师上节课已经叫大家预习了,现在老师问你们:这里的“将”指谁?(廉颇);“相”指谁?(蔺相如);“和”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2、教师介绍时代背景:故事发生在“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时期,当时秦国是大的一个,它总有吞掉其他国家的野心。

因此,当时一些中、小国家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具有关系到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

《将相和》的故事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二、学习生字词:1、自渎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其意思。

2、注意几个字:允:“yǔn”不念“rǔn”;要与“充”区别;削:xūe削弱xiāo削铅笔蔺:lìn蔺相如阑:lán阑尾炎秦:上下结构臣:半包围结构璧:上下结构颇:部首是“皮”或“页”辱:部首是“辰”或“寸”3、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中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常用来比喻物归原主。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课《将相和》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课《将相和》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8课《将相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十册教材第五组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的第一篇课文。

《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写出了将相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对历史题材的文章,尤其是英雄人物的,非常感兴趣,但容易囫囵吞枣,不作深入探讨,对人物的评价趋于空洞,缺少自己独特的看法,无法感受名著的魅力。

基于此,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感受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教给学生欣赏名著的基本方法,激发其对名著的兴趣。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为每个人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心理背景不一样,在与文本交流与对话的过程中,必定产生个性化的阅读结果。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力图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出滋味,读出个性。

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的感悟内涵。

【教学目标】1、理解7个生字,准确读写“允诺、胆怯、完璧归赵”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3、有感情朗读课文,品词品句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抓关键词句,品味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三个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结果,以及这三个故事互为因果的联系。

【教学策略】1、抓住题眼,采用逆推式策略引出研学问题,揭示矛盾,直奔中心。

2、采用“教——扶——放”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的关键词句,感悟人物的品质,突破课文重难点。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水平。

【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搜集资料,了解廉颇和蔺相如。

五年级下册语文《将相和》教案三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将相和》教案三篇

【导语】《将相和》这篇课⽂由“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每个故事都有盾的发⽣、发展、结果,有相对的独⽴性,但⼜紧密联系。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字。

掌握“隆重、典礼、丝毫、抵御、侮辱、 拒绝、和⽒壁、完璧归赵” 2.在理解课⽂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理解课⽂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忍辱退让的精神以及廉颇知错就改的好品质中到启⽰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将”和“相”从“和”到“不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的原因。

(⼆)难点 理解三个故事各⾃的原因和结果以及这三个故事之间的相互因果联系。

教学过程: ⼀、揭题质疑 1.出⽰课题。

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

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读课⽂,要求读准字⾳,读通课⽂。

三、理清层次 1、课⽂中有⼏个⼩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相应的⾃然段。

2、给每个⼩故事加⼀个⼩标题。

3、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4、第⼀⾃然段是写什么?齐读。

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将相和》这个故事发⽣在战国末期,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

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要统⼀中国,不断向其他六国进攻。

赵国的东⾯是⽐较富强的齐国,西⾯是的秦国。

赵国处在两⼤强国之间,因此在军事和外交⽅⾯的措施,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亡。

今天我们要学的“将相和”的故事就发⽣在这个时期。

四、深⼊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中哪⾥开始写到了不和。

“我廉颇功⽆不克,战⽆不胜,⽴下许多⼤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张嘴,反⽽爬到我头上去了。

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1)请同学们⾃由读⼀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的不满……)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能将国将不国了。

《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将相和》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将相和》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学情分析:《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教学中抓住"撞"、"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4、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自由组合进行排练,在班上演一演。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1、导语解题2、板书课题:11 将相和二、检查预习(一)交流本课的资料,并相机评价。

预设:1.和氏璧的资料。

引出无价之宝一词。

2.春秋战国时期的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3.课文的出处。

4.蔺相如的资料。

提醒大家注意蔺的写法等。

(二)、__主要讲了那几个小故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概括出来的。

三、学习完璧归赵1、指导璧的写法2、探究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1)自由读文思考(2)小组交流讨论(3)小组代表发言(4)自由发言(5)学习重点句子"他理直气壮的说……"(6)指导朗读(7)总结人物个性四、课时总结: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为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五年级将相和教案(实用15篇)

五年级将相和教案(实用15篇)

五年级将相和教案(实用15篇)五年级语文《将相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多角度去感受和发现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人物至今让我们难以忘怀。

你们知道那些历史人物的经典故事?请简单介绍一下。

(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所了解的历史人物)。

3、指名到黑板前书写:“将”廉颇,“相”蔺相如。

(请学生评价黑板上的书写)。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将相和》这个故事是有哪几件事组成?2、学生交流后得出《将相和》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事件组成的。

在着因果关系。

请同学们选择关联词语天空,理清故事之间的关系。

课件出示:()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立了大功,()赵王提升了他的职位。

()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想给他个下不来台。

()蔺相如顾全大局,感动了廉颇()廉颇就登门负荆请罪,表现出他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

()蔺相如和廉颇齐心协力,()使秦王不敢进攻赵国。

2、选读重点句段,走近蔺相如。

教师:我发现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蔺相如。

这个人物贯穿三个小故事的始终,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他。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描写蔺相如的有关语句,一边快速默读,一边画下来。

(1)临危受命。

出示:“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教师:对,“想了一会儿”,也就是他经过慎重思考以后的,胸有成竹、掷地有声的说。

(指导学生朗读)。

(2)略施小计。

教师: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你看。

”这句话是真话还是假话?你觉得这样说妥不妥?为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五年级语文《将相和》的教案

五年级语文《将相和》的教案

五年级语文《将相和》的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将相和》的主要内容,掌握文中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

能够复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学会通过人物描写和情节发展,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懂得珍惜和维护友谊,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将相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2 课文内容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理解故事的发展和转折。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或故事引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将相和》,思考其中的含义和期待。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解答学生的疑惑。

3.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探讨人物的心理和动机。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和讨论的积极性。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

4.2 作业与练习布置相关的作业和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和思考过程。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和情感。

引导学生创作故事续写或改编,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2 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相关的阅读和思考,如阅读其他相关的历史故事或文学作品。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课文中的问题。

运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6.2 教学工具与资源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将相和》教案5篇

《将相和》教案5篇

《将相和》教案5篇第一篇:《将相和》教案将相和(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国家还没有统一,处在战国七雄时期,七国有秦、楚、齐、燕、赵、魏、韩,其中秦国的势力最强大,经常欺负其他国家,与他相邻的赵国是一个弱国,经常遭到秦国的威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故事——《将相和》。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师:课前安排大家进行了预习,现在我们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先来看一下题目:将是指,相是指,和的意思是。

将是廉颇,相是指蔺相如,和的意思是和好。

2、既然是和好说明以前他们俩的关系怎么样?(不和)3、那么从题目来看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篇课文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从不和到和好的故事。

4、那么通过预习你对课文的内容又了解多少呢?你知道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吗?分别是那几个?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师板书)三、品读感悟(人物形象、故事内在联系)(一)品读“完璧归赵”感受人物形象。

1、指导学生大声地把课题读一遍。

指导提问:廉颇和蔺相如为什么不和?2、学生品读原因,讨论交流。

3、顺势指导学生明白蔺相如能官居廉颇之上,靠的不是一张嘴,而是过人的本领和胆识。

4、那蔺相如究竟有什么本事呢?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指导学生品读相关语句,讨论交流,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5、指导学生生表演“完璧归赵”这个故事。

(二)导读“渑池之会”感受人物形象。

1、师:那同学们再想想蔺相如凭借他的机智勇敢战胜了秦王,秦王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和氏璧,他会善罢甘休吗?看看秦王是怎样报仇的?蔺相如又是怎样应对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2、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3、蔺相如的几次要求均遭到秦王拒绝,他又是怎样做的?4、学生找出相关语句,朗读领悟,感受蔺相如的勇敢、不畏强暴。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将相和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将相和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对方的学习成果和表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进步。
3.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和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2.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故事复述等方式,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感受到战争中的英勇和智慧,培养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2.学生能够理解团结协作、勇敢担当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战争的历史背景,感受战争中的英勇与智慧,并从中学习到团结协作、勇敢担当的精神。针对这一课文内容,本教学案例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力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战国时期的战争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的紧张氛围,增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2.问题导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你们认为廉颇和荆轲分别具备哪些品质和能力?”
3.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将相和》整体教案设计及评析 「教学目的」

《将相和》整体教案设计及评析 「教学目的」

《将相和》整体教案设计及评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将相和》。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

(3)掌握课文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如廉颇、蔺相如、渑池之会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忠诚国家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背诵: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将相和》。

2. 课文理解: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历史人物和事件:了解廉颇、蔺相如、渑池之会等历史人物和事件,理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4. 课文表达与交流: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和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将相和》的正确朗读与背诵。

(2)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与运用。

(3)廉颇、蔺相如、渑池之会等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长句子和难理解的部分。

(2)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背后原因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提出问题。

(2)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3)讲解与提问: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提问,解答疑问。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增加学习趣味性。

(2)图片资料: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课文理解: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关键词语和句子的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句。

2、了解课文内容,概括故事小标题,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大局、爱国和大将军廉颇知错能改、顾全大局、爱国等优秀品质。

4、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习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通过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形象。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学提纲:
一、我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四遍。

二、我能正确地把这些词语语写两遍:
召集、商议、后退、强逼、隆重、典礼、宾馆、鼓瑟、约定、胆怯、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
三、我知道:
(1)“将”和“相”分别是谁?(2)“和”的意思是什么?(3)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我能从文中找到合适的小标题。

四、我喜欢:
我喜欢的人物是()。

我能从文中找出喜欢他的理由?(可以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来,能写出自己的感悟就更好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板书课题。

2、从课题上你都知道了什么?
(1)“将”和“相”分别是谁?(注意纠正“蔺”“相”的读音)(2)理解:“和”,就是和好。

(3)根据题目指名简单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3、认读词语
(1)读生词,点一下“荆”(2)了解“璧,注意“璧”字的写法,找出有关的句子谈和氏璧的价值。

(无价之宝。

十五座城——价值连城)瑟,缶”图片(3)出示上大夫,上卿
4、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1)指名用简短的话讲一讲每个小故事。

(2)引导理解“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意思,
三、细读品味人物
1、同学们,将与相你们佩服哪一个?
2、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段,找到佩服的理由来说服
对方。

也可以把理由在相关的句段旁边写一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

4、展示。

引导交流佩服的理由:
(1)预设佩服蔺相如的(胆识过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勇于牺牲、英勇无畏、足智多谋……),引导理解的内容:
完璧归赵
①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
送块璧,就这么难吗?难在哪里?引出故事背景:战国时期,七国争雄,秦国最强,进攻其他国家。

蔺相如敢于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蔺相如怎么样?胆识过人和为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这样的人的确让人佩服。

②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理直气壮”的理解。

注意“强逼”的读音。

引导学生由这句话谈佩服的理由:蔺相如敢以命保璧,他多么勇敢。

读这句话,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来。

③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蔺相如即将面临被秦王杀头的危险却能大大方方地说,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啊?(勇敢、坦然、沉着、无惧无畏)
④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引导:从“小毛病”的“小”字来体会蔺相如的机智聪明,借机要回和氏璧。

“渑池之会”
①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
通过蔺相如的言行,由此你佩服的是什么?(为了国家的尊严,以命相逼,勇敢、爱国。


在这场没有刀光剑影的斗争中,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吃亏了。

再说,赵王是秦王叫他鼓瑟的,而秦王是被蔺相如逼着击缶的,秦王和蔺相如身份不一样,要求对方的方法也不一样,可以说赵国占尽了上风。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负荆请罪”蔺相如爱国、宽容大度
蔺相如怕见廉颇,怕得如同“老鼠见了猫”,你还佩服他吗?那他心中想的是什么?(为赵国的利益,将相要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多么爱国的相啊,怎能不佩服这样的人?
大家读一读蔺相如对手下人说的话。

指名读。

引导体会: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这是个什么句子?能不改变意思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吗?指名试一试。

假如你是一名随从,你怎样将这句话转告廉颇?同桌两个试一试。

指名转述。

(2)预设佩服廉颇的,引导理解:廉颇英勇善战、知错能改,爱国。

①“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意思?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概括?(战功赫赫或英勇善战)
课文哪儿也表明了廉将军的英勇善战?(渑池会上,秦王知道廉颇驻守边境,他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②“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

”读一读,想象一下,廉颇说这话时什么语气?(看不起、很生气)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把廉颇那种不服气的感觉读出来。

(读书,能体会到其中含着的感情,看来你们很会读书)
③廉颇负荆请罪的句子。

说廉颇负荆请罪,他认错的态度?
他知错就改的原因有几个?(廉颇听了蔺相如顾全大局的话。

他也为国家利益着想顾全大局,有爱国的思想。


引导想象:廉颇负荆见了蔺相如会怎样说?蔺相如又会怎么说?指名扮演试说,注意要根据人物的性格来确定人物说话的语气。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一起演一演三个小故事。

四、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同学们,没有蔺相如的宽容大度,就没有廉颇的负荆请罪;没有廉颇的负荆请罪,就不会有将相的和睦团结。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同样,和则国家强。

五、拓展延伸
1、正因为“和”的可贵,这段历史被传为千古美谈。

(1)有人写对子称赞蔺相如:宰相肚里能撑船;同学们能以廉颇的行为对出下联吗?---------------(将军背上可负荆;将军背上可插荆)
(2)《将相和》选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那可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

大家请看课后资料袋,齐读。

《史记》是我国史学史上一座丰碑,司马迁也赢得了“中国史学之父”的美名。

书中有很多生动的故事,有形象的人物治水的大禹,诗人屈原、霸王项羽。

有帝王将相的故事,有游侠的故事,有刺客的故事……说到这你想读吗?
出示:“负荆请罪”部分的原文。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闻之。

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读读看,写的是哪部分内容?与书中语言对比,你有什么感受?是呀,吃饭大家都追求原汁原味,因为味道好,营养高。

同样,读名著,也应读原著,原汁原味的著作同样会给我们阅读快感,是我们的精神大餐。

六、小结。

历史上,秦国最终是统一了中国,也就是说:赵国仍然没有避免灭亡的命运。

这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阅读《史记》或其他历史书籍。

(设计理念:从《将相和》这一名篇引导学生读名著《史记》。

)板书设计:将相和
廉颇蔺相如
完璧归赵
英勇善战渑池之会机智勇敢
知错就改负荆请罪顾全大局
爱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