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试题沪教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如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示意图表示的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常温下一定能发生B.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2.符合下图装置设计意图的有( )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既说明CO具有可燃性,又充分地利用了能源③说明CO得到氧后的产物是CO2④有效地防止了剧毒的CO对空气的污染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B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水,搅拌C除去混在木炭粉中的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D鉴别空气、氮气、氧气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A.A B.B C.C D.D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8g,通过足量的炽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其质量增加了9. 6g,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2. 8gB.4. 4gC.5.2gD.7.2g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A 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样品,a中是氯酸钾,b中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B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C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DCO和过量容器中完全A.A B.B C.C D.D 7.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区分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B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C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通过足量灼热的炭层D 焊接金属时所用燃料乙炔(化学式C2H2)充分燃烧时的产物检验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8.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判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⑤B.①②⑥C.①③⑥D.①④⑤9.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B.镁在空气中加热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用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10.分类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重要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分类表中进行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类分类标准A 类别一:硅、氧气、铁类别二:二氧化碳、氯化钠、硫酸铜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多少,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B 类别一:离子、原子核、质子、电子类别二:中子、分子、原子根据粒子能否显电性来分类.C 类别一:铁、铜、镁类別二:水、二氧化碳、氢气类别三:氯化钠根据物质通常情况下存在的状态,可分成固体、气体、液体.D 类别一:试管,蒸发皿类别二:集气瓶、量筒根据仪器能否加热,将仪器分类A.A B.B C.C D.D1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12.石墨烯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是目前最薄、的是最坚硬、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
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沪教版-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某某市闵行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不属于化学研究物质X畴的是()A.宏观组成 B.化学性质 C.变化规律 D.运动状态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 B.香水挥发 C.火柴燃烧 D.铁器生锈3.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气 B.空气 C.矿泉水D.某某石4.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A.氢能 B.汽油 C.风能 D.太阳能5.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 B.蒸馏水C.汽水 D.豆浆6.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金刚石、石墨 B.双氧水、水C.干冰、冰 D.氧气、液氧7.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显碱性的是()8.MgO是一种耐火材料,其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1 D.+29.用途仅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石墨作铅笔芯 B.生石灰作干燥剂C.N2作保护气D.CO2作灭火剂10.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加热液体B.滴加液体C.加热蒸发D.测定溶液pH11.化学用语与表示意义相符合的是()A.Cl2:2个氯原子B.Zn:1个锌分子C.2Fe:2个铁原子D.3S:3个硫元素12.物质名称和化学式书写都正确的是()A.硫酸钠:NaSO4B.氢氧化亚铁:Fe(OH)2 C.贡:Hg D.硝酸钾:KnO313.解释“火上浇油”的说法合理的是()A.增加易燃物,使燃烧更旺B.增大氧气浓度,使燃烧更旺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使燃烧更旺D.提高物质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14.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Fe+3O22Fe2O3B.CaCO3→CaO+CO2↑C.2H2+O22H2O D.CO+O2CO215.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分子的式量为282g/molB.青蒿素中氢元素含量最高C.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D.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516.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B.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反应中“”表示原子的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17.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18.如图表示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受热过程,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B.产生氧气的质量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19.t℃时,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a g无水硫酸铜,恢复至原温度可析出b g硫酸铜晶体.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剂的量不变,颜色不变B.b g硫酸铜晶体中含硫酸铜的质量大于a gC.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解度变小D.(b﹣a)g表示原溶液损失的溶质质量20.一定质量的木炭在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产生CO和CO2,且反应后测得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A.10% B.20% C.30% D.40%二、填空题(共30分)2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①煤、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②生活中常用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等,这里的氟、钙是指(填“单质”、“分子”、“原子”或“元素”).③厨房炒菜时,在客厅能闻到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④书写重要的材料常使用碳素墨水的原因是.⑤打开汽水瓶盖,发现有大量的气泡逸出,原因是,气体的溶解度减小.⑥我国新版饮用水标准中要求使用消毒剂一氯胺(NH22Cl中约含氢原子个(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含氮元素的质量g.22.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①关于“H2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Ⅰ.表示水这种物质Ⅱ.表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Ⅲ.表示一个水分子Ⅳ.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②人发热的时候,常常用冰块来降温,是利用了水的性质.③实验室电解水(如图1),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生成的气体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④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Ⅰ.分子大小Ⅱ.分子种类Ⅲ.分子间隔⑤某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如下:水经过沙滤池,除去的杂质是;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⑥水常用来配制溶液.现将100g 95%的乙醇溶液稀释为75%的乙醇溶液用于医用消毒,需要加水的体积为mL.(精确到0.1)23.如图牵手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A、B、C、D和E分别是木炭、镁条、二氧化碳、铁丝和氧气中的一种物质,其中B在通常情况下不助燃不可燃,但是A可以在B中燃烧,C具有吸附性.①写出物质的化学式:B,E.②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③B和C反应过程中,B作(填“氧化剂”或”还原剂”).④E在D中燃烧的现象是.⑤图中的牵手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个数为.⑥除了图中的牵手关系外,还能互相牵手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P点的含义.②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当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的方法提纯甲.③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若烧杯内物质升温到t3℃(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Ⅰ.溶质的质量Ⅱ.溶剂的质量Ⅲ.溶质的质量分数④t2℃时,在含有50g水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m g甲和m g乙,升温至t3℃,甲完全溶解,乙仍有剩余,则m的质量X围是.三、简答题(共30分)25.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①将图1和图6连接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证明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是.若用图6收集一瓶含空气的氧气,操作的方法是.②图2中仪器A的名称为,它在装置中的主要作用是.甲同学用图2和图连接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中加入盐酸的量至少要.③乙同学在图2基础上增加了一块带孔的隔板(如图3),则某某石应放在处(填“a”或“b”),该装置中加入盐酸的量至少要;若加入盐酸过多,则有可能产生的后果是,要使反应停止,其操作是.④丙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他事先往试管中加入了少量的水,甲同学由此产生了疑问,提出了猜想:猜想1:加水可以起到稀释的作用,使反应速度变缓.猜想2:…甲同学根据猜想进行了实验:每次取1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 1 2 3 4 5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 3% 5% 10% 15%MnO2粉末用量/g收集到500mL气体时所用时间/s 560 186 103 35 12反应后液体温度/℃26 38 43 59 7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是.甲同学的猜想2是:加水可以.26.某学习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提出问题】利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CO2的量.【实验设计】通过下列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分析处理】实验一:①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反应后盐酸过量的依据是.②若稀盐酸足量,计算理论上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实验二:③先连接好装置,再(填操作),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20mL稀盐酸快速推入锥形瓶中.若缓慢推入,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④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时间/min 1 2345678910注射器读数/mL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mL.【反思与评价】⑤经过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一的操作简单,便于读数B.实验一最终得到的数据和通过计算得出的理论值完全相等C.实验二在密闭体系内反应,更环保D.实验二中若将碳酸钙粉末改成块状的某某石,更安全.27.用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仪器、装置如图.(连接装置的橡皮管省略)请回答以下问题: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除A装置外,还需选用的仪器、装置组合是(填字母),选用该仪器、装置的目的是、.②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将A中的酒精灯换成酒精喷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③用碳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两个实验中,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④现有一包混有少量碳粉的氧化铜粉末,为了测定其碳粉的质量分数,称取m g样品进行高温加热,实验过程中获取两组数据:Ⅰ.反应前后仪器a中质量减少x g;Ⅱ.吸收生成物的仪器中质量增加y g.假设反应充分,称量准确,你认为应选择哪组数据进行计算会更为合理准确?你的理由是,请列出计算碳粉质量分数的式子.(用m、x、y表示).某某市闵行区2015-2016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不属于化学研究物质X畴的是()A.宏观组成 B.化学性质 C.变化规律 D.运动状态【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解答】解:A、宏观组成属于物质的组成,属于化学研究的X畴,故选项错误.B、化学性质属于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研究的X畴,故选项错误.C、变化规律属于化学研究的X畴,故选项错误.D、运动状态属于物理研究的X畴,不属于化学研究的X畴,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 B.香水挥发 C.火柴燃烧 D.铁器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食物腐败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香水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火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 错;D、铁器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3.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气 B.空气 C.矿泉水D.某某石【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氧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正确;B、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矿泉水中有矿物质、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某某石是碳酸钙和杂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A.氢能 B.汽油 C.风能 D.太阳能【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分析】绿色能源也称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体现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友好相容的原则,可认为绿色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答】解:A、氢能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使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绿色能源,故选项错误.B、汽油燃烧时除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之外,也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故不属于绿色能源,故选项正确.C、风能的使用不产生环境的污染物,属于绿色能源,故选项错误.D、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使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绿色能源,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抓住绿色、环保的理念去判断是否属于绿色能源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5.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 B.蒸馏水C.汽水 D.豆浆【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运用类比进行知识的迁移;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A、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A错;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错;C、汽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D、豆浆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D错.故选C.【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6.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金刚石、石墨 B.双氧水、水C.干冰、冰 D.氧气、液氧【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B、双氧水(过氧化氢的俗称)、水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冰是固态的水,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D、液氧是液态的氧气,与氧气属于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7.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显碱性的是()【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解答】解:苹果汁、牛奶、番茄汁等物质的pH小于7,显酸性;玉米粥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8.MgO是一种耐火材料,其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1 D.+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氧化镁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显﹣2,设镁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MgO中镁元素的化合价:x+(﹣2)=0,则x=+2.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9.用途仅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石墨作铅笔芯 B.生石灰作干燥剂C.N2作保护气D.CO2作灭火剂【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石墨作铅笔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B、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和水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N2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CO2作灭火剂,即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有利于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10.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加热液体B.滴加液体C.加热蒸发D.测定溶液pH【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1.化学用语与表示意义相符合的是()A.Cl2:2个氯原子B.Zn:1个锌分子C.2Fe:2个铁原子D.3S:3个硫元素【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根据锌是由锌原子直接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D、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氯原子表示为:2Cl;Cl2可表示1个氯分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表示意义不相符合.B、锌是由锌原子直接构成的,Zn可表示1个锌原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表示意义不相符合.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Fe可表示2个铁原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表示意义相符合.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S可表示3个硫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化学用语与表示意义不相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物质名称和化学式书写都正确的是()A.硫酸钠:NaSO4B.氢氧化亚铁:Fe(OH)2C.贡:Hg D.硝酸钾:KnO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A.硫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SO4,故错误;B.氢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氢氧根的化合价是﹣1价,氢氧化亚铁的化学式是Fe (OH)2.故正确;C.Hg是汞的化学式,故错误;D.氮的元素符号为N,所以硝酸钾的化学式为KNO3,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解释“火上浇油”的说法合理的是()A.增加易燃物,使燃烧更旺B.增大氧气浓度,使燃烧更旺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使燃烧更旺D.提高物质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都能够促进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判断灭火的方法.【解答】解:“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故选A.【点评】“火上浇油”的含义很丰富,本题要求用化学知识解释,只能根据字面意思解释了.14.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Fe+3O22Fe2O3B.CaCO3→CaO+CO2↑C.2H2+O22H2O D.CO+O2C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CO3CaO+CO2↑.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CO+O22CO2.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15.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分子的式量为282g/molB.青蒿素中氢元素含量最高C.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D.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5【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式量的单位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C.由物质的结构来分析;D.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解答】解:A.式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故错误;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由此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C.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D.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22:5,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6.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B.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反应中“”表示原子的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A、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的变化;B、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各物质反应的分子个数比;C、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D、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故A正确;B、由上图可知,该反应中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故B错误;。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g 碳和80g 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92g二氧化碳B.用酚酞试液无法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C.加热Ca(OH)2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2.在反应X + 2Y → M + 2N中,已知M和N的摩尔质量之比为,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M。
则在此反应中Y和N的质量之比为A.B.C.D.3.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1.4B.X的化学式为CO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点燃CO2+H2O+CO4.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比较金属活动性C.研究燃烧的条件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5.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水的电解D.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6.已知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点燃气体,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壁上有浑浊出现。
那么对该混合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合理的是()A.可能是H2和CH4B.可能是CO2和COC.一定含有CO2D.一定含有CO7.如图所示为硫化氢(H2S)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硫、氢元素质量比为1:2B.丙代表的是纯净物C.34g硫化氢完全燃烧至少需48g氧气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2:18.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中的化学B安全常识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②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①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C化学规律D物质的鉴别A.A B.B C.C D.D9.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A.A B.B C.C D.D10.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判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⑤B.①②⑥C.①③⑥D.①④⑤1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一定质量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整个过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模)(含答案解析)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模)1. 火箭发射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运输火箭B. 组装调试C. 燃料注入D. 点火发射 2. 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水B. 液氧C. 氢氧化钙D. 空气 3. 属于溶液的是( ) A. 八宝粥B. 汽水C. 珍珠奶茶D. 蒸馏水 4. 配制溶液需用的仪器是( ) A. 烧杯B. 酒精灯C. 铁架台D. 蒸发皿 5. 荧光粉原料氮化锶(Sr 3N 2)中N 化合价为−3,则Sr 化合价为( ) A. −2B. −3C. +2D. +3 6. 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并发出白光的是( ) A. 碳B. 镁带C. 铁D. 硫 7.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改变的是微粒的( ) A. 大小B. 种类C. 间隙D. 化学性质 8. 有三重含义的符号是( ) A. H 2OB. 2HC. O 2D. Cu 9. 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碳60B. 活性炭C. 木炭D. 焦炭 10. 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气焊B. 焦炭用于冶炼金属C. 干冰用于灭火D. 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11. 氧元素由游离态变成化合态的是( ) A. 氯酸钾分解B. 水电解C. 磷燃烧D. 分离空气制氧气 12. 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是基本物理量B. 摩尔质量就是指1mol 物质的质量C. 物质的量就是微粒的数量D. 1mol 任何物质含6.02×1023个微粒13. 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2H 2O −通电H 2+O 2↑B.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C. 自来水生产中用明矾做消毒剂D. 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2:114.有关CO2、CO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组成元素相同,但CO2比CO多一个氧元素B除杂CO2中混有少量CO,可以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收集都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D鉴别可以用溶解性、点燃等方法鉴别这两种气体A. AB. BC. CD. D15.关于粗盐提纯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 粗盐可以放在烧杯里称量B. 湿润的滤纸用手指轻轻按压使其紧贴漏斗内壁C. 蒸发皿加热时需垫石棉网D. 称量粗盐质量的目的是计算所需水量和精盐产率16.如图所示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 由甲可知,O2约占空气质量的21%B. 由乙可知,燃烧一般需要与氧气接触C. 甲、乙实验中,均采用了控制变量D. 甲、乙实验中,水的作用完全不同17.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B. 化合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 元素以化合态存在的物质是化合物D. 单质、化合物按组成元素种类划分18.感悟化学应用之广(1)“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是指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上海市闵行区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以及答案理
上海市闵行区初三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以及答案理化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化学部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Cu-64考生注意:化学部分第五大题分为两组,A组适合学习一期教材的考生,B组适合学习二期试验教材的考生。
一、填表题(共10分)1.填写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的意义化学符号NO32Cl化学符号的意义+2价铁元素氦气2.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简答有关问题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简答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二氧化锰的作用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氧化剂为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类型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4.硅酸盐矿泉水具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对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患者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硅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5.厨房常用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植物油B.食盐C.白糖D.白酒6.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新型的氧分子O4,对其说法正确的是………………()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O4是一种混合物C.O4和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D.一个O4分子含有2个O2分子7.下列图示中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C.稀释浓硫酸0 反应时间(S) 0 加入NaNO 3晶体质量(g) 0 反应时间(S) 0 加入NaOH 质量(g)A B C D8.现有两杯20℃时的食盐饱和溶液,甲为500g ,乙为1000g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分别蒸发掉15g 水,析出食盐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 克和n 克,则m 、n 的关系是 ( ) A .n=2m B .m=n C .m=2n D .无法确定9.小静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主题归纳,其中有错误的是………( )A .元素与人体健康B .环保与物质的利用10.向CuO 和Fe 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发现铁钉无任何变化。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1)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1)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A.CO最多,H2最少B.H2最多,CH4最少C.H2最多,CO最少D.CH4最多,CO最少2.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C检验H2中混有的CH4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D鉴别H2O2溶液和H2O分别加入二氧化锰A.A B.B C.C D.D3.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4.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C.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D.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5.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很重要,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B.CO还原氧化铁,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观察到浅绿色溶液变成蓝色D.向滴有植物油的水中加入洗洁精,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A氮气(氧气)通过足量灼热铜网B氧化铜(木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C碳酸钙粉末(氯化钙)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洗涤,干燥D硫酸铁溶液(硫酸)加入足量铁粉,过滤A.A B.B C.C D.D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7.将14.6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19610%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9g B.30.1g C.32.2g D.36.2g8.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9.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A.2∶1 B.1∶2 C.22∶3 D.22∶710.氢能是最绿色的能源,下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
初中化学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考试卷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考试卷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9题)1.不属于化学研究物质范畴的是()A.宏观组成 B.化学性质 C.变化规律 D.运动状态【答案】【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解答】解:A、宏观组成属于物质的组成,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B、化学性质属于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C、变化规律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D、运动状态属于物理研究的范畴,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 B.香水挥发 C.火柴燃烧 D.铁器生锈【答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食物腐败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香水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火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 错;D、铁器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3.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A.氢能 B.汽油 C.风能 D.太阳能【答案】【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分析】绿色能源也称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体现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友好相容的原则,可认为绿色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答】解:A、氢能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使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绿色能源,故选项错误.B、汽油燃烧时除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之外,也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故不属于绿色能源,故选项正确.C、风能的使用不产生环境的污染物,属于绿色能源,故选项错误.D、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使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绿色能源,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抓住绿色、环保的理念去判断是否属于绿色能源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难度:容易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4.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 B.蒸馏水C.汽水 D.豆浆【答案】【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运用类比进行知识的迁移;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A、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A错;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l【分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B、双氧水(过氧化氢的俗称)、水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冰是固态的水,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D、液氧是液态的氧气,与氧气属于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难度:容易知识点:金刚石石墨和C606.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pH,显碱性的是()A.苹果汁:3.1B.玉米粥:7.5C.牛奶:6.5D.番茄汁:4.2【答案】【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解答】解:苹果汁、牛奶、番茄汁等物质的pH小于7,显酸性;玉米粥的pH大于7,显碱性.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难度:容易知识点: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7.MgO是一种耐火材料,其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1D.+2【答案】【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氧化镁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显﹣2,设镁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MgO中镁元素的化合价:x+(﹣2)=0,则x=+2.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8.用途仅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石墨作铅笔芯 B.生石灰作干燥剂C.N2作保护气D.CO2作灭火剂【答案】【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石墨作铅笔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B、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和水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N2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CO2作灭火剂,即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有利于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9.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加热液体B.滴加液体C.加热蒸发D.测定溶液pH【答案】【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0.化学用语与表示意义相符合的是()A.Cl2:2个氯原子B.Zn:1个锌分子C.2Fe:2个铁原子D.3S:3个硫元素【答案】【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根据锌是由锌原子直接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D、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氯原子表示为:2Cl;Cl2可表示1个氯分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表示意义不相符合.B、锌是由锌原子直接构成的,Zn可表示1个锌原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表示意义不相符合.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Fe可表示2个铁原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表示意义相符合.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S可表示3个硫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化学用语与表示意义不相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1.物质名称和化学式书写都正确的是()A.硫酸钠:NaSO4 B.氢氧化亚铁:Fe(OH)2C.贡:Hg D.硝酸钾:KnO3【答案】【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A.硫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SO4,故错误;B.氢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氢氧根的化合价是﹣1价,氢氧化亚铁的化学式是Fe(OH)2.故正确;C.Hg是汞的化学式,故错误;D.氮的元素符号为N,所以硝酸钾的化学式为KNO3,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2.解释“火上浇油”的说法合理的是()A.增加易燃物,使燃烧更旺B.增大氧气浓度,使燃烧更旺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使燃烧更旺D.提高物质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答案】【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都能够促进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判断灭火的方法.【解答】解:“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故选A.【点评】“火上浇油”的含义很丰富,本题要求用化学知识解释,只能根据字面意思解释了.难度:基础知识点:燃烧和灭火13.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Fe+3O22Fe2O3 B.CaCO3→CaO+CO2↑C.2H2+O22H2O D.CO+O2CO2【答案】【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CO3CaO+CO2↑.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CO+O22CO2.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难度:基础知识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说法正确的是()A.青蒿素分子的式量为282g/molB.青蒿素中氢元素含量最高C.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D.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2:5【答案】【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式量的单位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C.由物质的结构来分析;D.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解答】解:A.式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故错误;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由此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C.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D.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22:5,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15.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B.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反应中“”表示原子的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答案】【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A、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的变化;B、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各物质反应的分子个数比;C、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D、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故A正确;B、由上图可知,该反应中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故B错误;C、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中“”表示原子的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故正确;D、由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D正确.故选B.【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16.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答案】【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解答.【解答】解:通二氧化碳,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②③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通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④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选:D【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7.如图表示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受热过程,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B.产lA、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会改变,故A错误;B、生成的氧气质量逐渐增加,然后不变,故B错误;C、固体中的氧元素质量逐渐减小,然后不变,故C正确;D、固体质量逐渐减小,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然后不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难度不大,需要结合图象认真分析.难度:中等知识点:制取氧气18.t℃时,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a g无水硫酸铜,恢复至原温度可析出b g硫酸铜晶体.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剂的量不变,颜色不变B.b g硫酸铜晶体中含硫酸铜的质量大于a gC.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解度变小D.(b﹣a)g表示原溶液损失的溶质质量【答案】【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无水硫酸铜加入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无水硫酸铜会形成硫酸铜晶体,溶液中水减少,所以溶液中的硫酸铜晶体质量也减少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无水硫酸铜加入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无水硫酸铜会形成硫酸铜晶体,溶液中水减少,所以溶液中的硫酸铜晶体质量也减少.A、溶液中溶剂的量减少,颜色不变,故A错误;B、b g硫酸铜晶体中含硫酸铜的质量大于a g,包括了溶液中析出的硫酸铜晶体,故B正确;C、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C错误;D、(b﹣a)g表示原溶液损失的溶质质量和形成硫酸铜晶体结合的水的质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无水硫酸铜溶于硫酸铜溶液中,各种数据的变化,结合溶解度和溶液知识即可解答.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19.一定质量的木炭在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产生CO和CO2,且反应后测得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A.10%B.20%C.30%D.40%【答案】【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设该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00g.则混合气体中含碳24g,则原来木炭就为24g,假设木炭燃烧完全生成二氧化碳,求出此时氮气的质量,假设木炭燃烧完全生成一氧化碳,求出此时氮气的质量,氮气的质量应在这两个值之间.【解答】解:设该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00g.则混合气体中含碳24g,则原来木炭就为24g,假设木炭燃烧完全生成二氧化碳,由化学式求出此时氧元素的质量为:24g÷﹣24g=64g,求出此时氮气的质量为100g﹣24g﹣64g=12g,故氮气的质量分数为:×100%═12%假设木炭燃烧完全生成一氧化碳,求出此时氧元素的质量为:24g÷﹣24g=32g,求出此时氮气的质量为100g﹣24g﹣32g=44g,×100%═44%;氮气的质量应在这两个值之间.故氮气的质量分数也是在12%到44%之间.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考查混合物质中根据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来求的另外几种物质或者元素的质量分数,方法有多种,但可以用排除法做类似的题目;难度较大,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逆向思维能力.难度:中等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未分类(共1题)1.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气 B.空气 C.矿泉水D.大理石【答案】【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氧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正确;B、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矿泉水中有矿物质、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大理石是碳酸钙和杂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三、填空题(共4题)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①煤、__________________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②生活中常用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等,这里的氟、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填“单质”、“分子”、“原子”或“元素”).③厨房炒菜时,在客厅能闻到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④书写重要的材料常使用碳素墨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⑤打开汽水瓶盖,发现有大量的气泡逸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气体的溶解度减小.⑥我国新版饮用水标准中要求使用消毒剂一氯胺(NH2Cl),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0.1mol的NH2Cl中约含氢原子__________________个(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含氮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g .【答案】【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元素的概念;碳的化学性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计算中的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①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②根据元素的概念与元素的存在形态进行分析解答;③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进行分析;④根据碳的单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⑤根据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分析;⑥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mol,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解答】解:①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②生活用品中提到的氟、钙指的是元素;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闻到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④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使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字迹长时间不会变化,所以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⑤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⑥根据摩尔质量的概念可知,一氯胺(NH2Cl)的摩尔质量=(14×1+1×2+35.5×1)g/mol=51.5g/mol;依据每1摩尔任何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02×1023)个微粒,0.1molNH2Cl中约含有0.1×2×6.02×1023=1.204×1023个氢原子;0.1molNH2Cl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51.5g/mol×0.1mol×{{1lⅠ.表示水这种物质Ⅱ.表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Ⅲ.表示一个水分子Ⅳ.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②人发热的时候,常常用冰块来降温,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_________性质.③实验室电解水(如图1),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④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Ⅰ.分子大小Ⅱ.分子种类Ⅲ.分子间隔⑤某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如下:水经过沙滤池,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⑥水常用来配制溶液.现将100g 95%的乙醇溶液稀释为75%的乙醇溶液用于医用消毒,需要加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mL.(精确到0.1)【答案】【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电解水实验;水的性质和应用;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①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②根据水的物理性质来分析;③根据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体积大,氧气体积小,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解答;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分析电解水的实验,得出结论;④根据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是物理变化解答;⑤根据水经过沙滤池,除去的杂质是未溶解的固体以及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⑥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①宏观上:表示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微观上:表示一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填:Ⅰ、Ⅲ;②人发热的时候,常常用冰块来降温,是利用了水的溶解吸热多,也就是比热容大;故填:比热容大;。
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9九上·农安月考) 下列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 死灰复燃B . 滴水成冰C . 铁杵磨针D . 榨取果汁2.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取用固体B . 读取液体体积C . 过滤D . 滴加液体3. (2分) (2018九上·麦积期中)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 . 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B . 水和冰相混合、啤酒C . 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加热后的混合物D . 氯化钾、液氧4. (2分)(2013·镇江) 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序号物质选用试剂操作A CO2(CO)O2点燃B NaOH溶液(Na2CO3)稀盐酸加入试剂至不再产生气泡C KNO3溶液(KOH)Cu(NO3)2溶液加入适量的试剂,直接蒸发D蛋白质固体(蔗糖)H2O、饱和(NH4)2SO4溶液溶解、盐析、过滤、洗涤、低温干燥A . AB . BC . CD . D5. (2分) (2019九上·湄潭期中)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A . 热胀冷缩—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B .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C . 汽油挥发—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D . 食物变质—分子种类发生变化6. (2分)氧化钙和过氧化钙(CaO2)是钙的两种氧化物。
过氧化钙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与水反应能放出氧气,过氧化钙在受热时生成氧化钙和氧气。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 组成两种物质的元素不同B . 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C . 过氧化钙在受热时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 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2 + H2O = CaCO3↓ + O2↑7. (2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点燃酒精灯B . 过滤C . 加热液体D . 称量固体8. (2分)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FeCl2和FeCl3的知识不正确的是()A . 组成:都是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 . 性质: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C . 制取:都可以用铁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D . 分类:都属于盐类9. (2分) (2016九上·百色期中) 如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 . 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D . 1个X分子中有3个原子10. (2分)(2016·德州)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A.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B.物质的鉴别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于干燥气体②CO具有可燃性﹣﹣常用于炼铁①可用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物质的构成D.化学符号的意义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②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带电荷①O2:两个氧原子②O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A . AB . BC . CD . D11. (2分) (2015九上·长春期末) 有关生活中或实验中的化学问题,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 . CO有毒但可燃,CO2无毒但不可燃,说明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 .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温度更高,分子运动更快C . 木块劈碎成小木条更易燃烧,说明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D . 用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说明金属活动性:Fe<Cu12. (2分) (2017九上·广州期末) 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 . 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B . 生铁的含碳量是2%-4.3%,钢的含碳量是0.3%-2%C . 钛合金的抗腐蚀性远优于不锈钢,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等行业D .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其合金,一般合金的熔点比它的组成成分熔点低13. (2分)在下列溶液中分别放入锌粒,一段时间后把锌粒取出,溶液质量减少的是()A . MgCl2溶液B . AgNO3溶液C . 盐酸D . 稀硫酸14. (2分)(2020·荆门) 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B.C.D.2.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
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A.A B.B C.C D.D3.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A.木炭B.一氧化碳C.氧化铜D.氧气4.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A.A B.B C.C D.D5.下列图像对应的关系正确的是A.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B.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C.表示硫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D.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产生氧气的质量m 与时间t的关系6.A和B可发生如下反应:3A+2B═A3B2,某学生做了3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和B的质量和都是l0 g。
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X∶Y的比值可能为()序号反应前A的质量反应前B的质量反应后A3B2的质量①8 g 2 g 6 g② 4 g 6 g 6 g③X g Y g9 gA.1∶1B.2∶1C.1∶4D.3∶27.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8.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D.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9.质量相等的锌、铝、铁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A.锌最多,铁最少B.铝最多,锌最少C.铁最多,铝最少D.三者一样多10.木炭与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杂质不参加反应,不含铜、氧、碳、氢元素)的混合物26.2g,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只有铜和杂质)质量为15.6g,混合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则孔雀石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提示: Cu2(OH)2CO3Δ2CuO +CO2↑+H2O]A.4.8% B.9.6% C.50% D.51.2%11.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上海市闵行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讲解
D、饱和溶液中加入水能变成不饱和溶液,故错误。
故选A。
14.具有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的装置是( )
A. B.
C. D.
D
【详解】A、通过打开和关闭弹簧夹,不能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不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黑色固体变成红色的是氧化铜,而碳不能,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碳不能,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
【详解】解:氧元素显-2价,设铟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价。故选C。
8.化学符号中“3”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3H:3个氢元素B.O3:3个氧原子
C.3N2:3个氮分子D.CO3:三氧化碳
C
【详解】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3H中的“3”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3,故选项说法错误;
12.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时,首先要检查气密性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B
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仰视量筒刻度读数
导致溶液浓度偏大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
放置炸裂瓶底
D
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加快氧气生成速度
A.AB.BC.CD.D
B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2、现有一包由6.5g锌、5.6g铁、6.4g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
则滤渣的质量可能是()A.49.6g B.34.8g C.32.7g D.18.5g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4、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
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尿素[CO(NH2)2]属于复合肥料B.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5、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6、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7、某同学在量取10mL水时,视线仰视,则他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A.等10mL B.小于10mL C.大于10mL D.无法判断8、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9、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
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A.SO2B.SO3C.H2SO3D.H2SO410、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下列所述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 用金属制作奥运奖牌B . 用钢材铸造体育场“鸟巢”C . 用羊绒做“福娃”的外层材料D . 用丙烷作“祥云”火炬的燃料2. (2分) (2017九上·沭阳月考) 某同学做实验需10克药品,现用托盘天平称量,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则应该()A . 增加砝码B . 减少砝码C . 增加药品D . 减少药品3. (2分) (2017九上·信阳月考)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A .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B . 熄灭后有白烟生成C .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 .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4. (2分)(2018·芜湖模拟)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 .5. (2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该反应涉及到四种原子B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 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D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6. (2分) (2019九上·湘潭期末) 在“宏观一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必备的思维方式。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 .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5:56C . 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D . 该反应中甲、乙、丙、丁都属于化合物7. (2分)(2020·抚顺)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 .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 .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D . 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8. (2分) (2018九上·乌海期末) 下列对相应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现象或事实解释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两者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 酒香不怕巷子分子不断的运动深C.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缩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用铜制作导线都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A . AB . BC . CD . D9. (2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放射性元素铀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A . 原子序数为92B . 质子数为92C . 属于非金属元素D . 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10. (2分)下列关于甲烷(CH4)的说法错误的是()A . 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 . 甲烷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C . 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3:1D . 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11. (2分)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所用的燃料几乎都是化石燃料.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 . 煤B . 天然气C . 氢气D . 石油二、填空题 (共3题;共12分)12. (3分) (2016九上·衢州期中) 有下列物质①烧碱②干冰③氦气④熟石灰⑤空气⑥纯碱⑦冰水混合物⑧醋酸⑨沼气,用序号填空,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13. (4分)(2016·龙江) 认识常用仪器,学习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才能正确、安全地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用作配置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________.(2)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的孔里,应先将玻璃管口________.(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原因是________.14. (5分) (2017九上·宁都期中)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沪教版(上海)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可能是催化剂B.丁是反应物C.甲和乙是反应物D.乙是生成物2.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B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水,搅拌C除去混在木炭粉中的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D鉴别空气、氮气、氧气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A.A B.B C.C D.D3.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1.4B.X的化学式为CO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点燃CO2+H2O+CO4.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 .探究燃烧的条件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氧气验满5.已知:22Mg OH M O (gO+H ),CaCO 3高温CaO+CO 2↑。
取12.9gMg (OH )2和CaCO 3的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 点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 3、MgO 和Mg (OH )2B .y 点剩余固体中镁元素质量为1.2gC .z 点发生的反应为CaCO 3高温CaO+CO 2↑D .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 3和MgO 6.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 A .B .C .D .7.某元素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M 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M 在此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为 A .+6B .+4C .+2D .+18.已知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点燃气体,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烧杯壁上有浑浊出现。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某可燃物1.6g在O2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1.8gH2O和2.2gCO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C、H两种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C、H、O三种元素C.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无法得出肯定的结论2.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C检验H2中混有的CH4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D鉴别H2O2溶液和H2O分别加入二氧化锰A.A B.B C.C D.D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A氮气(氧气)通过足量灼热铜网B氧化铜(木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C碳酸钙粉末(氯化钙)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洗涤,干燥D硫酸铁溶液(硫酸)加入足量铁粉,过滤A.A B.B C.C D.D4.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 .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C.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 6.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7.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现象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C、对鉴别除杂方法的认识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②除去CO2中少量CO,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除去CaO中CaCO3,高温充分煅烧①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③张青莲--测定水的组成A.A B.B C.C D.D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定C.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9.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可能是催化剂B.丁是反应物C.甲和乙是反应物D.乙是生成物2.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比较金属活动性C.研究燃烧的条件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3.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3xB.1-2xC.1-xD.无法计算4.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1109若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生成B 与C 的质量比为21:10 B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 .该反应中A 与D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5.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32CaCO CaO+CO 点燃。
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不变),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A .生成CO 2的体积B .生成CaO 的质量C .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6.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生活中的化学B 安全常识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 ②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 ①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 C 化学规律D 物质的鉴别①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 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A .AB .BC .CD .D7.某校学习小组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收集并测定 CO 2 的体积(如图所示)。
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沪教版
2016-2017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A.21% B.46%C.60%D.78%2.从环保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 )A.煤 B.氢气C.汽油D.天然气3.属于溶液的是( )A.石灰乳B.牛奶C.矿泉水D.蓝莓果酱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汽化B.活性炭吸附C.空气制氧气D.食物腐败5.加湿器可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是因为()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发生分解D.分子不断运动6.属于纯净物的是()A.二氧化碳B.河水C.新鲜的空气D.食醋7.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为缓解症状,最好涂抹()A.苹果汁B.牛奶C.肥皂水D.炉具清洁剂8.3Fe+4H2O Fe3O4+4H2↑,反应中氧化剂是()A.Fe B.H2O C.Fe3O4D.H29.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金刚石和C60B.氧气和液氧C.蒸馏水和矿泉水D.干冰和冰10.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是( )A.NH3B.NO C.N2O D.N2O511.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Sb2O3+2X→Sb2O5+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H2B.O2C.H2O2D.H3SbO412.对化学仪器进行磨砂处理可提高仪器密封性,没有进行磨砂处理的仪器是()A.广口瓶B.锥形瓶C.滴瓶D.集气瓶13.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Ⅰ可除去所有杂质B.X试剂可以是明矾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14.归纳总结正确的是()A、化学之最B、化学与生活①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金刚石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铁①煤气泄露:开排风扇②水壶中的水垢:用食醋除去C、性质与用途D、环境保护①木炭有可燃性:作燃料②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有色光:作电光源①废旧电池:随意丢弃②工业污水:处理后排放A.A B.B C.C D.D15.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的物质均为氧化物B.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C.过程Ⅱ发生了化学变化D.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16.将100g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10%,操作可行的是()A.加入5g食盐B.蒸发掉45g水C.取出50g溶液D.加入50g 20%的食盐溶液17.某兴趣小组先将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的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B.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8g,水100gC.配制该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D.标签上注明:100g 8%的氯化钠溶液18.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手指上的物质通过某种反应可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是()A.CO B.CuO C.CH4D.H2CO319.20℃时,根据某固体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饱和时溶解的质量绘成如图斜线,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20℃时该物质属于易溶物质B.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不一定增大C.d→a点可以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D.b与c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c<b20.某干燥剂生石灰久置于空气中,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60%.说法错误的是()A.此包干燥剂中一定含有CaOB.此包干燥剂中加入盐酸可能会产生气泡C.此包干燥剂的组成可能有3种情况D.此包干燥剂可能是Ca(OH)2、CaCO3的混合物二、填空题(共30分)21.化学学科有世界通用的语言.①元素符号是最基本的化学语言.汞的元素符号是.②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Al(NO3)3、He、CO2、CO、Na2S,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含有原子团的物质的名称是.③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写出检验物质中含有水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物的俗名为.④某品牌补铁剂主要成分是富马酸亚铁(C4H2FeO4),富马酸亚铁有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是,该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mol的C4H2FeO4中约含有6.02×1023个氢原子.一个C4H2FeO4分子的质量(单位:克)的计算表达式是(列式即可).⑤20℃,食盐的溶解度是36g/100g水,此时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闵行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0分)1、铝是现代金属的主角。
铝元素的符号是A、AlB、AgC、ClD、Hg2、春节中的活动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包饺子B、看春晚C、放烟火D、贴窗花3、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面粉C、花生酱D、菜油4、属于氧化物的是A、H2CO3B、KClO3C、O2D、H2O5、饮用碳酸饮料易造成身体的钙流失,这里的“钙”指的是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6、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水和双氧水B、氧气和液氧C、红磷和白磷D、镁条和镁粉7、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取适量液体B、取液时挤入空气C、两人合作滴加液体D、手按短柄加热液体8、氧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是A、O2B、MgOC、H2OD、CO29、用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为10、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书写正确的是A. 2H 2O 2−−→−2MnO 2H 2 + 2O 2B. CaCO 3−−→−高温 CaO + CO 2 C. H 2SO 4 + NaOH → NaSO 4 + H 2OD. 2P + O 5−−→−点燃P 2O 5 11、主要利用水的化学性质的是A 、活性炭作净水剂B 、稀有气体做电光源C 、金刚石切割玻璃D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12、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时的过程中发生的改变的是A 、分子种类B 、分子间距C 、分子质量D 、原子大小13、与物质溶解性无关的是A 、温度B 、溶质性质C 、压强D 、溶剂质量14、有关“CaCO 3”说法错误的是A 、类别:盐B 、溶解性难溶于水C 、俗称:大理石D 、用途:建筑材料15、对石灰乳判断正确的是A 、pH <7B 、悬浊液C 、乳浊液D 、碱溶液16、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C 6H 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本的说法正确的是A 、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 、苯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C 、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 、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17、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是A、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量筒读数C、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有少量液体溅出D、转移配置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18、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一定是氧化反应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D、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的元素,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19、关于酸碱盐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碱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酸和碱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C盐一定不含有氢元素 D、酸、碱、盐都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20、图像与对应的表述一致的是A、二氧化锰放入双氧水中B、足量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集气瓶中燃烧C、白色硫酸铜粉末中逐滴滴加水D、H2通过灼热的CuO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21、化学语言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符号或含义① 2个氯原子___________; 2摩尔H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气中的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_____。
③生石灰可以作为“旺旺雪饼”的干燥剂,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④清凉油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其主要成分为薄荷脑(C10H10O),它有_____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73克薄荷脑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mol,1mol 薄荷脑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个氢原子。
⑤ 2017年5月18日我国。
我国首次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成功,消息传出,举世关注。
可燃冰外观似冰,主要还有的是甲烷水合物。
甲烷作为燃料,因为它具有_________性。
甲烷完全燃烧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下图A和B是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的微观示意图。
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22、水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①氢气燃烧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水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自来水生产消毒过程中通入________,它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③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A.电解水B. 硫燃烧C. 铁丝燃烧D. 燃烧条件探究E. 保存白磷I. A中a、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________,II. B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I. 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 IV. D可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 上述实验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23.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① a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② t2℃时,将40g的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为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③从甲溶液中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④加热乙的饱和溶液出现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 a、b两点分别表示甲的两种溶液,要实现a→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⑥现有t2℃甲的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由:A. 水的质量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C. 溶液的质量D. 甲的质量分数E.t2℃时甲的溶解度保持温度不变,将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如果该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不变的量是____________。
24. 实验室常用的制备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①写出图中编号仪器的名称:a ,b②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判断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反应结束时未及时将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可能发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③某班级学生通过实验确定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试管编号实验步骤现象结论甲稀盐酸中放入粉末状碳酸钠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选择为原料最合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乙稀盐酸中放入粉末状碳酸钙丙稀盐酸中放入块状碳酸钙反应____上图中均可用于实验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有________________(填写上图字母序号)。
检验CO2气体常用澄清石灰水,有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可以在装置E中制取氢气,反应中关闭活塞K,反应就会自行停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装置A~E中导气管都只伸出橡皮塞一点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某同学把足量蜡烛在如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
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B.实验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C.该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D.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25.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发现溶液仍为无色。
为了证明她们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图1 图2图3①图1中从a→b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14),由此证明上述实验过程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图2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c点表示的意义是(15);当溶液的PH=2时,此溶液的溶质有(16)。
③图3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图像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17) 。
④为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取氢氧化钠溶液50g,用10%的稀盐酸进行测定,当加入稀盐酸为36.5g时恰好完全反应。
I. 稀盐酸中含HCL的物质的量是(18) mol;II.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9)。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26.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1.甲处的现象是,体现了碳的性。
2.乙处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丁装置的作用是。
4.该实验体现了CO的性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