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文化发展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女娲年度总结报告(3篇)

女娲年度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女娲,作为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创世女神,一直被后人敬仰和传颂。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女娲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女娲形象逐渐深入人心。

本报告将对过去一年女娲文化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我国女娲文化研究提供参考。

二、女娲文化研究成果概述1. 学术研究方面(1)女娲神话起源研究过去一年,我国学者对女娲神话起源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通过对考古资料、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的分析,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关于女娲神话起源的理论,如:女娲起源于原始宗教、女娲起源于母系社会、女娲起源于古代农耕文明等。

(2)女娲形象演变研究学者们对女娲形象演变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成果。

从古代文献、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出女娲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如:早期女娲形象为蛇身人首,后期逐渐演变为女性形象。

(3)女娲文化内涵研究女娲文化内涵丰富,涉及多个领域。

过去一年,学者们对女娲文化内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女娲补天的传说、女娲造人的传说、女娲与中华民族的关系等。

2. 文化传播方面(1)女娲文化活动过去一年,全国各地举办了一系列女娲文化活动,如:女娲祭祀、女娲文化节、女娲文化旅游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女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女娲文化影视作品影视作品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

过去一年,我国涌现出一批以女娲为主题的电影、电视剧和动画片,如:《女娲补天》、《女娲传说之补天传奇》、《女娲传说之伏羲女娲》等。

3. 教育普及方面(1)女娲文化课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部分高校和中小学开设了女娲文化课程,将女娲文化融入教育体系,提高了学生对女娲文化的认识。

(2)女娲文化读物为普及女娲文化知识,我国出版了一大批女娲文化读物,如:《女娲传说》、《女娲补天故事》、《女娲与中华民族》等。

三、女娲文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存在问题(1)研究力量分散,缺乏系统性目前,我国女娲文化研究力量分散,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组织,导致研究成果难以形成系统性。

以《女娲补天》为例,探究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以《女娲补天》为例,探究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以《女娲补天》为例,探究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女娲补天的故事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

在这个故事中,女娲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修补了天空,使天地更加完美。

这体现了中华文化中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构建美好的世界。

同时,女娲的故事也体现了中华文化推崇实践和创新的精神。

女娲在补天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勇于创新,最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科技的创新和社会的进步。

女娲补天的故事意义深远,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仍然非常重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不断探索新的科技、新的文化和新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需要时刻谨记女娲补天的精神,坚持实践和创新,勇于尝试和创造。

同时,在现代社会的建设中,人们也应该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谨慎对待资源的使用和浪费,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女娲补天的故事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在这个故事中,女娲面对突然出现的天空缺口,不畏艰险,勇敢直面问题,并最终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也是现代社会中应该具备的品质。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个人生活中,人们都应该主动迎接挑战,发扬不屈不挠的精神,勇敢面对困难,并最终迎来成功。

《女娲补天》这个古代神话故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现代社会有着深刻的意义。

在这个故事中,女娲的精神内涵、实践创新和勇敢直面问题的精神,都可以对现代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应该坚持实践和创新,保护环境、尊重自然,勇于积极进取,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和构建美好世界不断努力。

多模态视域下的神话呈现、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山西女娲神话为例

多模态视域下的神话呈现、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山西女娲神话为例

第46卷 第4期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46N o .42023年7月J o u r n a l o fY a n g t z e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 )J u l .2023收稿日期:2023021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西南少数民族龙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22C M Z 021)第一作者简介:熊威(1991-),男,湖北武汉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民俗学与人类学研究㊂欢迎按以下格式引用:熊威,韩雨霏.多模态视域下的神话呈现㊁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山西女娲神话为例[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6(4):16-23.多模态视域下的神话呈现㊁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山西女娲神话为例熊威 韩雨霏(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女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在中国神话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在中华大地上保持着活态传承及动态发展㊂山西作为女娲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积淀了丰富多样的女娲神话资源㊂聚焦于女娲神话在山西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从多模态理论这一视角入手,剖析女娲神话的口头叙事㊁景观塑造㊁仪式展演等实践,有助于梳理女娲神话的文化传承谱系,发掘女娲神话的传承与发展动力,推动女娲神话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㊂遵循 朝向当下 的神话学研究路径,需要关注神话当代传承与发展的多模态特征,这不仅有利于全面把握神话的文化语境,也有利于深化拓展神话研究的视域㊂关键词:女娲神话;神话学;多模态理论;神话传承分类号:B 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395(2023)04-0016-08一㊁问题的提出在中国神话体系中,女娲神话占据着重要的地位㊂女娲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创世母神和华夏文明的人文始祖[1],不仅人物形象生动,历史功绩丰硕,而且文化意涵丰富,历史底蕴深厚,并经常与伏羲神话联系在一起,这也使得女娲神话成为中国影响力极大的创世神话,深刻影响了中国神话发展的文化轨迹,也极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2]㊂在民间社会,女娲抟黄土造人㊁炼五色石补天等神话传说广为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深刻影响了民间社会的思想认知㊁娱乐情感㊁节日仪式和文化认同㊂由于女娲神话的研究历史悠久,关涉学科众多,学术成果丰富[3,4],笔者仅梳理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民间文学㊁民俗学和人类学学科视域下的女娲神话研究成果,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㊂一是民间叙事研究㊂比如,杨利慧分析了伏羲女娲神话与兄妹婚神话的关系[5],段友文和郑月探讨了从女娲神话到伏羲女娲神话的发展轨迹,及其背后呈现出来的中国神话的历史文化意蕴和民族文化精神[6]㊂除了文本研究,田野调查的研究成果也在逐渐增多㊂比如,杨利慧等人对四个汉族社区的女娲神话的当代口头叙事进行了细致研究[7]㊂二是民间信仰研究㊂杨利慧对女娲神话与信仰的古今形态及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8,9],并且探讨了官民协作这一中国非遗保护的本土实践对女娲信仰的保护历程[10]㊂安德明对女娲信仰中的神话和灵验传说进行研究,认为二者的协作和互动是信仰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关键㊂[11]李祥林对戏曲㊁庙会㊁行业神㊁食俗等领域的女娲神话及信仰进行了考察,并且在地域上从汉族地区延伸到少数民族地区,从大陆地区延伸到台湾地区及东南亚等地㊂[12]三是性别视角研究㊂严淑华第46卷第4期熊威等:多模态视域下的神话呈现㊁传承与发展研究考察了女娲神话对涉县娲皇宫周边地区女性生活的影响㊂[13]李祥林探讨了巴蜀地区民众对于女娲这一祖神投注的情感倾向性和性别话语意识㊂[14]四是当代传承与发展研究㊂杨利慧以遗产旅游为背景,着重分析女娲神话的导游词,进而展示神话主义的发展倾向㊂[15]杨泽经通过分析涉县娲皇宫五份导游词底本稳定性和差异性的历时演变,探讨了导游词对于神话讲述的传承与延续㊂[16]张多关注的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女娲神话的遗产化进程,探讨了当代文化政治对女娲形象的重塑㊂[17]李靖则以影视媒介中的女娲神话为分析对象,讨论神话传统在媒介化时代的表达特性和自主性,进而分析神话传统与当代世界和生命体验的关系㊂[18]可以看出,女娲神话研究底蕴深厚,视角多样,兼具文本研究和田野调查㊁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㊂尤其是近些年 神话主义 研究思潮的兴起,更是给女娲神话研究注入了新的时代力量㊂但是,在探究女娲神话当代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研究者都将研究重点放在女娲神话的文化景观营造㊁实践和逻辑上,而忽略了作为主体的人的想象㊁经验和情感㊂笔者认为,探究女娲神话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回到整体主义视角,既要关注物,也要关注人,更要关注人与物之间的交互关系,这样才能完整理解女娲神话传承与发展的文化图景㊂有鉴于此,本研究引入多模态人类学这一研究视角,以山西女娲神话为例,将女娲神话放置于日常生活场域,把握女娲神话的多模态呈现及实践,进而整体考察女娲神话在当代社会的传承语境㊁发展实践及文化逻辑㊂二、女娲神话的多模态呈现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资源,女娲神话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得益于其祖源神话的独特魅力,更与其动态传承与发展的特性密切相关㊂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女娲神话的呈现载体㊁符号体系和意义指向也在不断重构,并通过文化再生产的方式,持续为女娲神话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动力㊂在田野调查中,我们看到山西女娲神话深度嵌入地域社会文化脉络之中,并且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㊂因此,从多模态视角入手,可以更好地把握女娲神话在当代传承与发展的特点㊂20世纪末以来,多模态成为热门研究话题,呈现出跨学科研究的趋势[19]㊂基于整体论视角和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人类学出现多模态转向,凸显出主体性㊁场景性㊁融合性㊁互动性㊁交感性和技术性展示的多模态民族志方法[20]㊂女娲神话作为一种复合型文化现象,呈现出多媒介㊁多载体㊁多面向㊁多维度的特点㊂本研究从口头叙事㊁文化景观㊁节日仪式三个角度入手,综合考察当代女娲神话的多模态特征及呈现样态,有助于梳理女娲神话的文化传承谱系,发掘女娲神话的传承与发展动力,推动女娲神话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㊂(一)女娲神话本土化的口头叙事山西女娲神话主题鲜明㊁内容丰富㊁审美多样,并在讲述中与地方化的日常生活㊁风物景观㊁信仰实践结合起来,呈现出本土化的特征㊂具体来说,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㊂一是神话为女娲的神奇降生提供了合法性解释㊂在山西洪洞县流传的一则关于女娲身世之谜的神话中提到,上古时期华胥氏在雷泽地区踩到脚印后受感怀孕,生下两兄妹,这就是后来的伏羲和女娲㊂这篇神话同时也强调了雷泽在今天的洪洞境内,脚印则是住在霍山南边的雷神留下的㊂[21](P22)作为神话中神性英雄的主要降生方式,感孕异生在中国上古神话中屡见不鲜,这反映出初民的图腾观念和生殖崇拜㊂另外,在女娲神话的各类异文中,其母为华胥氏,其父却有着不同的版本,这折射出的是早期母系氏族社会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的观念[22]㊂同时,神话的发生地雷泽位于洪洞县,女娲降生于洪洞的神话也为当地人建构起身份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 女娲后人 的文化身份使得民众承担起了传承女娲神话的文化自觉㊂二是神话展现了女娲造人的创世伟绩㊂女娲造人神话最早可追溯至汉代‘风俗通义“中 女娲抟黄土为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泥中 [23](P483)的记载㊂在民间口传神话中,民众用自己的想象和方言使神话情节更加丰满,叙述语言的口语化使得神话讲述也充满了山西地方色彩㊂闻喜县一则‘娘娘捏人“[24](P6)的神话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过程㊂在这则神话中,女娲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捏黄土作人,她还创造百家姓,启蒙人类思想,并充当了高媒神的职能㊂同时,神话讲述中提到的黄土㊁簸箕等,都是实际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将这些物品纳入到女娲神话原初的神圣叙事中,增加了神话与现实的联系,使得女娲造人神话也打上了深深的地域烙印[25]㊂三是神话描绘了女娲的救世功绩㊂山西平定县的‘女娲补天“[24](P3~5)神话就讲述了女娲 补天-正㊃71㊃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7月地-治水-安凶兽 的救世故事,神话中女娲补天的材料是当地随处可见的 洋油干 ,炼五色石剩余的废渣堆砌成了现在的东浮山和西浮山两座大山,两山之间的大坑则是女娲炼石用的炉灶的遗址㊂这则神话在讲述过程中带有鲜明的地理性标识,充满了日常生活趣味,使得女娲补天这一宏大神话叙事在演变中接近日常叙事,带上了人文的色彩[26]㊂除了这些传统的神话母题外,也有新的时代内容的注入㊂比如,山西交城县的琉璃咯嘣制作技艺就源自于当地流传的一则女娲补天神话:相传女娲补好天后就把剩余的液体收集起来,凝固成半透明的玻璃管,而这种玻璃管正是当地人制作琉璃用品的材料来源,因此女娲也被奉为交城县琉璃匠人的祖师娘,人们把每年的五月初九定为琉璃节,来感念女娲的伟大功绩[24](P5)㊂ 抟土造人 和 炼石补天 作为大神女娲的杰出功绩,民间百业由此将神话叙事延展生发,将其跟行业神崇拜联系起来[12](P170),女娲因此也就成为琉璃匠的鼻祖㊂总之,女娲神话植根于山西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所展示的是远古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社会风貌,折射出中华民族早期人类征服自然的渴望㊁与灾难抗争的无畏精神㊁原始的图腾信仰和生殖崇拜等文化内涵㊂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山西又生产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女娲神话文本㊂女娲神话的传承和发展不仅表现出山西的地域文化特征,而且强化了山西民众对于共同身份来源的集体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㊂(二)女娲神话的文化景观塑造山西现存诸多与女娲神话相关的遗迹㊁庙宇和陵墓等文化景观,这是山西民众长期浸润女娲神话的文化结晶,不仅极大塑造了山西女娲神话的传承方式㊁发展路径和信仰图景,而且深刻影响到山西的道德伦理㊁审美倾向和文化情感㊂大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类㊂1.作为神话象征的地方风物遗迹如果说历史遗迹是见证人类文明存在过的活化石,那么神话遗迹则是神话文本可信度的直接证明㊂女娲作为中华民族的创世母神,其遗迹遍布华夏大地,山西现存女娲神话遗迹三十八处,大都集中于太行山地区和山西中南部一带㊂相关神话遗迹分为三类㊂首先是女娲炼石补天遗址,关于其具体所在地有两种说法㊂一说是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浮山㊂浮山位于太行山南端,明清以来的地方志均有浮山为女娲补天遗址的记载㊂比如,清雍正‘泽州府志㊃山川“载: 县东南三十五里,插入天汉,高若云浮,形家谓为天马㊂上有伏羲庙,北谷有娲皇窟,中虚如囊,相传炼石补天处㊂ [27](P41)泽州县金村镇浮山上的娲皇窟也叫 补天窟 翁婆头 ,作为一处自然形成的大型石洞,窟内至今仍供奉有女娲及其侍女塑像,每年女娲诞辰,朝拜之人络绎不绝,已成为当地一处标志性的人文景观㊂二说是阳泉市平定县金村镇东浮山㊂东浮山是太行山的支脉之一,山头顶部平坦,似锅底 形态,被认为是女娲补天的锅灶所在之处㊂其次是女娲的日常生活遗迹㊂临汾市吉县柿子滩岩画被认为是远古时期女性氏族社会的展演,真实地描绘了女娲补天的具体内容和伏羲女娲的日常生活状态,也是女娲在太行山区活动过的证明㊂最后是伏羲女娲兄妹婚遗迹㊂晋中市寿阳县落磨寺村的命名就与伏羲女娲 隔山滚磨 合磨成婚 的神话密切相关,当地至今仍保留了吃枣堆㊁放夜火等民间习俗,其意义就在于纪念伏羲女娲询问天意时的滚磨行为,而这些习俗的背后蕴含着民众朴素的生育崇拜和求子期盼㊂2.作为女娲信仰空间的庙宇宫殿对于山西民众而言,女娲不仅存在于口头讲述中,而且还是具有神性色彩的崇拜对象㊂千百年来,山西民间建立的与女娲相关的庙宇宫殿不计其数㊂女娲庙宇宫殿,既是信众表达信仰实践的神圣空间,也是神话传承与发展的物质载体㊂山西现存女娲陵庙主要分布在太行山㊁吕梁山一带以及晋南㊁晋东南地区,据统计约有21所庙宇留存[28]㊂众多庙宇中,最为著名的是洪洞县赵城镇侯村的娲皇庙㊂侯村娲皇庙位于洪洞县城东北15公里,庙宇始建于周朝,并于宋开宝六年(973)被官方敕封,正式进入正祀㊂明清两代官方祭祀次数多达70余次,因而侯村娲皇庙也被认为是祭祀女娲的唯一正庙,千百年来香火不断㊂明清时期的数次重修使女娲陵庙的建筑规模达到最盛㊂解放战争时期,女娲庙遭到了严重破坏,庙宇㊁陵墓皆毁于战火之中㊂直到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孟繁仁来到侯村考察,并撰写了‘修复和开发我省珍贵的旅游资源 女娲陵“提案,这才揭开了重修女娲陵庙的序幕㊂而在这一规模庞大的修复工程中,侯村的民俗精英发挥了极大的助推作用㊂这一群体主要由退休教师和干部组成,作为非正式的民间权威力量,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政治资源,在国家政策许可的条件下,为修复娲皇庙和女娲陵四处奔㊃81㊃第46卷第4期熊威等:多模态视域下的神话呈现㊁传承与发展研究走[7](P196~199)㊂侯村女娲陵庙的修复工程在国家㊁地方㊁文化精英三者合力下进行,他们将女娲陵庙打造成为文化寻根㊁祭祀拜祖的旅游胜地,通过赋予女娲现代文化身份,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政治与国家政治的整合[17]㊂在女娲庙的修复过程中,当地的女娲信仰也由地下的㊁零散的消极活动转变为了公开的㊁大规模的积极传承[7](P199),特别是一系列女娲神话相关文化活动的举办,使得侯村娲皇庙的名气越来越大㊂现在,侯村女娲陵不仅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女娲神话保护㊁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文化空间㊂3.展现神话创造性转化的现代景观除了复原历史文化景观以外,山西各地还打造出一批现代化的女娲神话景观㊂2009年,泽州县文化馆申报的女娲补天神话成功入选第二批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泽州县也正式成为官方所认可的女娲神话之乡㊂依托非遗申报这一背景,泽州地方政府开始实施 华夏女娲文化园 的建设,该项目由政府牵头,当地企业投资,计划在浮山山脚下的安立村打造浮山娲皇宫文化,在保留村落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将其修缮成华夏女娲文化园,同时在园中组建女娲祭典仪式表演队伍,开展女娲祭典仪式演出,创编女娲题材的小型剧目等,供游客观赏和参与,但这一项目由于缺少宣传,知名度较低㊂同一时期,芮城县风陵渡景区也在2010年启动了浮云山女娲文化园的修建,总体规划以女娲始祖文化为主题,融合佛教㊁民俗等多元文化,目前景区内由下而上已经新建了云善堂㊁女娲文化广场㊁女娲圣像,恢复重建了始祖女娲宫㊁观音殿㊁通天门等建筑设施,形成了步步高的规划格局;同时,当地也成立了风陵渡黄河女娲研究会,连续数年举办中华女娲文化节和女娲文化㊁华胥文化等一系列中华母亲文化研讨会㊂目前浮云山女娲文化园已初步打造成为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胜地,并成为运城市乃至黄河金三角的一张文化名片㊂除了依托原有的历史文化景观进行现代化改造之外,近年来一些新兴的女娲文化景观也层出不穷,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太原方特主题乐园的‘女娲补天“项目㊂作为集神话叙事和现代科技于一体的女娲神话景观与现代化娱乐设施,‘女娲补天“属于室内车载式轨道项目,它充分利用现场实景特效㊁立体电影㊁机械特技㊁动感平台等技术,综合了巨幕㊁环幕4D电影㊁多自由度动感游览车等多项高科技游乐设施,将女娲补天创世的神话故事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游客面前,让参与者身临其境感受上古洪荒世界的真实风貌,重温共工祝融大战不周山与女娲击退巨怪㊁采石补天的神奇故事㊂作为娱乐性质和神话内核兼备的现代化景观设施,‘女娲补天“项目以女娲神话讲述和传承为主题,综合利用图像㊁声音㊁视频等多种模态,通过全新的内容创意㊁技术创新和精妙布局,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震撼效果,并融合传说故事㊁历史典故㊁民俗风情,使得 文化+科技 成为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用来讲述中国故事的全新形式㊂目前,山西女娲神话保留了大量的历史遗迹㊁庙宇宫殿等文化景观,同时又结合时代发展要求,生产出诸多现代化的女娲文化景观,这些文化景观一同构成了女娲神话在当代传承和发展的文化载体,通过文化景观叙事㊁展示和体验的方式,丰富了女娲神话的文化模态,增强了女娲神话的文化魅力㊂(三)女娲神话的地方化节日仪式实践山西女娲神话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资源,不仅通过口头传说和文化景观进行传承和发展,而且融入到山西地区的节日活动和仪式实践之中㊂山西女娲神话为节日和仪式增加了文化意蕴,同时也成为神话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机制㊂山西历史上的女娲信仰相当兴盛,各地都保留了大型的女娲祭祀活动,这些节日仪式发展到当代,则以洪洞县的女娲文化节和黎城县的女娲庙会最为典型㊂洪洞的女娲祭祀主要是以侯村为中心向周边村镇辐射的仪式活动,作为在历史上就进入正祀的女娲本庙,侯村娲皇庙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十都会举办盛大的女娲祭典,庙会通常持续七天左右,在这期间,除了举行集体的祭祀仪式之外,当地民众也会邀请蒲剧团唱戏,组织 八音会 表演威风锣鼓等㊂虽然洪洞的女娲祭祀仪式在上世纪曾经中断过一段时间,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侯村女娲陵庙的恢复重建,与女娲相关的一系列仪式文化也逐渐复兴,特别是2015年首届女娲文化论坛启动仪式在侯村娲皇庙举行,全国20多名专家齐聚洪洞,对女娲陵庙㊁碑刻㊁出土文物等进行研究讨论,并举办了碑刻展㊁书法名家作品展㊁文物展和女娲文化论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肯定了侯村娲皇庙的正统地位㊂如今,洪洞的女娲文化节已经从传统的女娲庙会发展成为集民俗价值㊁经济旅游价值和学术研讨意义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㊂不同于具备复合型文化价值的洪洞女娲文化节,黎城县西顶山的女娲庙会作为县域民众共享的㊃91㊃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7月盛大聚会,则更多地保留了作为地方性庙会的特殊意义㊂西顶山女娲庙会采取周边十三个村落轮流坐庄的形式,每年由一个村子承办,其他村庄协助㊂在三月十五日之前,村民们就自觉清扫好娲皇庙,准备好祭祀仪式用的物品;黎城人认为三月十五日是女娲生日,因此当天也就成为庙会的正日子㊂在当天要进行女娲神像的游街活动,整个过程包含这样几大程序:游行队伍最前方有4~6人的 逼柳棍 起开道作用,提醒民众女娲神驾已到,闲杂人等避开;在 逼柳棍 之后还有 架 神马 神轿 高台 等一系列队伍;游行队伍在途经每个村庄后,在中午十二点之前于娲皇庙前聚齐,正式的祭祀仪式也就开始了㊂黎城县女娲祭祀仪式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 说话 ,巫婆神汉们在庙会上要充当女娲娘娘的替身,不断替女娲娘娘 说话 ,告诉村民今年的农事收成㊁旱涝灾害㊁如何消灾治病等;二是烧枷,也叫开锁,这是女娲娘娘保佑孩子平安健康成长的一项仪式活动,小孩出生后就由母亲带到女娲庙,象征性地戴上 枷 或 锁 ,并且每年都要来庙里磕头祭拜,一直持续到12岁孩子长成为止[29]㊂作为地方性的节日活动和仪式实践,洪洞女娲文化节和西顶山女娲庙会鲜明地体现出了节日㊁仪式叙事对女娲神话传承的实践性功用㊂在这一过程中,女娲的神圣性不断被强调,地方民众对于女娲作为人文始祖的认同感也在不断加强;通过祭祀仪式和节日活动的筹备,不同群体㊁不同社区参与其间勠力合作,共同为办好女娲文化盛会出谋划策,从而形成了一种集体凝聚力,很大程度上也增强了人们对于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了女娲神话的自发传承㊂综上所述,山西女娲神话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长河中,山西民众生产出丰富多彩的女娲神话㊂随着时代的发展,女娲神话也在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山西地方社会文化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资源㊂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山西女娲神话的多模态特征:口头传说与文本叙事并存,文化景观赋能与节日仪式实践互动,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交织,使得女娲神话呈现出听觉㊁视觉㊁触觉㊁感觉等多重感官交融的特点,既有外在的环境感知,又有内在的情感自觉,更有身体实践的参与,从而持续为女娲神话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动力㊂三、多模态与当代女娲神话的传承与发展女娲神话作为中华始祖神话中的一个经典类型,是不同时代㊁不同地区的各类神话文本的集合,其内容涉及神诞创世㊁孕育人类㊁文明起源等多种故事情节㊂数千年来,女娲神话传承主要通过民间口耳相传和典籍文献记载来进行,也辅以文物图像㊁仪式实践等传承途径㊂而在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21世纪,神话的讲述语境在不断变迁,展现出多模态的特点,女娲神话的传承与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样态,这不仅体现在对叙事内容的改造和重构上,也反映在多模态的传承形式中㊂不同模态的叙事内容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构成了女娲神话传承的文化动力,而传承形式之间的互补与强化也构建起女娲神话的当代传承架构,多模态的神话传承路径也势必成为未来神话发展的新趋势和神话研究的新思路㊂(一)多模态语境:当代女娲神话传承与发展的文化框架女娲神话的传承与发展,并不是单一的文化事象,而是建立在听觉㊁视觉㊁触觉等多重感官基础上的㊂首先,山西民众是女娲神话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一代代人的口头传播,不仅使女娲神话沉淀为地方文化记忆,而且也推动着女娲神话深入人心㊂其次,文化景观的塑造,为女娲神话提供了直接的物质载体,让山西民众有了更多直观的视觉和触觉感知,夯实了女娲神话传承和发展的社会基础㊂最后,在节日仪式中,山西民众以身体实践的方式,参与到与女娲神话相关的文化活动中,全方位沉浸式感知女娲神话的魅力,这为女娲神话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㊂当然,以上这些要素经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调动了山西民众的多重身体感官,而且也形塑了女娲神话的多模态特征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时代㊁旅游时代的到来,多模态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㊂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媒介大众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具有越来越强的杂合性,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也呈现出多元化样态,人们不仅可以从单一文字模态的书籍和以语言模态为主的口头传播中获取信息,更能够通过电视电影㊁微信微博㊁短视频应用等一系列新兴媒介平台感知天下事㊂这种囊括多元化媒介,调动多层次感官的多模态已经成为人们传达和感知信息及其反应的常态㊂正是在这种多模态语境之下,女娲神话的多模态表达与呈现也有了全新的社会环境㊂一方面,原有的神话文本被改写,新的传说故事被生产制造,形㊃02㊃。

通过《女娲造人》教案设计探讨中国古代神话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通过《女娲造人》教案设计探讨中国古代神话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神祇,据传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人类女神。

据《山海经》载,女娲是黄帝的妻子,她的形象也非常具有特色,常被描绘成有龙身、腰戴彩带、头顶九曲环以及手持神石、神锤等器具的女神。

人们也把“女娲造人” 这个神话故事看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象征和标志。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仅要学会对现代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同时也需要逐渐把握和传承中国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而对于女娲神话故事的传承和认识,正是中华文化重要的部分。

为了更好地让人们了解女娲神话故事,并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认识和探讨中华古代文化,很多教育工作者和文化传媒机构都对该神话进行了探究和呈现,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同时,让更多人对其有了较为深入和细致的认识。

例如,“女娲造人”已经成为了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不少学校的历史、地理、政治等课程中都涉及了女娲神话的故事和相关内容,以便可以更完整、全面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同时女娲神话也成为了文化展览和艺术创作重要的题材之一。

例如,有一家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博物馆——四川博物馆,就曾经举办了“女娲造人——成都青铜遗址竹简的启示” 主题展览,让现代人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该展览展出了大量关于女娲神话的材料和文物,带领观众全面、深入地了解了与女娲神话相关的传说、文化与历史。

另外,作为传人,我们更要在生活中从一些具体的事物中体会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和特色。

例如,女娲神话中的女娲炼石,便被很多司铁的工匠们所传承和发扬。

与此类似,像红山文化、夏文化、商周文化等古代文化中的一些信仰和文化习俗也被人们普遍地遵循和继承。

通过分析和研究女娲神话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不仅产生了众多与人文、哲学、宗教等相关的思想和理论,同时蕴藏着深厚的文学、绘画、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

对于那些热爱中华文化的人来说,通过探讨女娲神话,也会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之处和历史的厚重感。

论女娲文化与民族精神

论女娲文化与民族精神

论女娲文化与民族精神论女娲文化与民族精神刘玉堂易德生关键字:汉水文化研究历史文化地理人类对远古时代的记忆无不是从神话和传说开始的。

以科学的眼光看来,如果剔去远古神话和传说的神秘、迷信和夸诞的一面,这些神话实质上折射着民族历史(尤其是史前史)的影子,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自己的童年时代对世界、自然、人类自身的看法以及对周围一切事物的解释。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上古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①从思想文化层面上看,神话还反映着某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

很明显,古希腊神话与中国古神话的差别就很大。

中国的上古神话似乎并不十分发达,这可能与儒家不语“怪力乱神”有关。

也就是说,远古的神话传说其实也很多,但在儒家强大的价值观的影响下,神话逐渐被历史化、道德化或有意识被淡忘掉了。

尽管如此,仍有许多闪耀着深厚文化底蕴、散发着迷人魅力的神话被代代传承下来。

这些神话或传说,从深层次上看,实质上都反映了中华民族传承不息的某种最深刻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乃至民族精神。

尤其是一些优秀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绵延壮大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它们不会因时代的发展而过时,相反,其时代价值会历久弥新。

因此,如何更好继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对于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女娲造人和补天神话传说的文化底蕴就尤为深厚。

②女娲是创造母神和文化英雄,其传说和庙宇全国各地都有,但神话和传说的起源中心很可能在湖北竹山一带。

③从历史发展阶段看,女娲时代应是一个创世时代,似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或在母系社会早期,之后才是神农(炎帝)、黄帝时代。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是现存先秦时代唯一完整的创世神话记录,其中就提到女娲(也有少数学者不同意“娲”字的考释)、伏羲,弥足珍贵。

④综合考察女娲神话和传说,我们感到其蕴涵有一些优秀的民族精神,仍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女娲造人调研报告

女娲造人调研报告

女娲造人调研报告女娲造人调研报告引言:女娲造人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则故事,据说女娲用泥土捏制人形并赋予灵魂,从而创造出了人类。

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深深扎根,并对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女娲造人传说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一、女娲造人传说的起源与内涵女娲造人传说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和《淮南子》等文献中。

传说中,女娲捏制了黄土塑成人的形象,并通过自己的灵气使之有了生命。

这个故事反映了人类对自己起源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女娲造人被视为中国文化中的缩影,具有深远的哲学和宗教意义。

二、女娲造人传说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 人类起源的思考:女娲造人传说引发了对人类起源的思考和探索,激发了科学家们对进化论和人类起源的研究。

这一传说启示了我们对自身身份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2.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女娲造人传说中的女娲是人类的创造者,她与自然息息相关。

这个故事提醒着我们保护环境和建设绿色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3. 人类关系和和谐社会:女娲造人传说在讲述人类与女娲的关系时,强调了人类之间的互助和合作。

这对于现代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4. 女性地位和平等:女娲作为一个女性角色,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女娲造人传说提醒着我们要尊重女性,推动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发展。

三、女娲造人传说对我个人的影响女娲造人传说对我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教育我要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这让我更加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努力在自己的生活中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其次,女娲造人传说还提醒着我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只有通过互相尊重和合作,我们才能建立和谐社会和平等的人际关系。

最后,女娲造人传说启示我要思考自己的身份和人生意义。

人们来自于同一个始源,我们都有责任追求自己的价值和为社会作出贡献。

结论:女娲造人传说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故事之一,它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女娲神话探究及文化价值思考

女娲神话探究及文化价值思考

凤诚广橋电初久学孕祁IJournal of Hebei Radio & TV University第26卷第2期2021 年 4 月 25 日Vol. 26 No. 2Apr. 25,2021女娲神话探究及文化价值思考张素英[,刘建红2(1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石家庄050080; 2 .邯郸市委党校,河北 邯郸056000)摘 要:女娲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创世女神。

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制笙簧”和“置婚姻,合夫妇” 等传说广为流传。

传说河北涉县的娲皇宫是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一年一度的女娲公祭活动在 涉县举办多年。

从女娲神话的历史演变、女娲神话与太行山东麓的地域渊源、涉县女娲神话的特色及文化价值等方面可以看出,女娲神话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女娲;伏羲;神话;涉县中图分类号:B 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 - 469 X( 2021 )02 - 0091 - 05涉县一年一度的女娲公祭是目前国内规模较 大的女娲祭祀活动之一。

涉县民间不但有多处女娲祠庙,还有众多的女娲神话传说。

近几十年来, 国内学者从历史、社会、民俗等不同角度作了诸多有益探索。

我们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 众说纷纭的女娲形象进一步梳理整合,从新的角度追溯邯郸涉县女娲神话的源头,尽可能挖掘其 深刻的文化价值。

一、女娲神话的历史演变1.女娲形象的嬗变有关女娲的记载,最早见于屈原创作的一首 长诗《楚辞•天问》。

诗中写道:“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1]屈原其实在问:女娲究竟从哪里 来?可见在屈原所处的战国时期,女娲的神话传 说就已经在楚国有所流传了。

但屈原有问无答,他是否知道女娲是什么模样,我们不得而知。

同 一时期,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 道而处。

”[2]意思是:女娲身死后,如同盘古等神话传说一样,她的身体化为诸般神异。

其中女 娲之肠化为逶迤的道路,开辟了人类道路之先河。

研究女娲文化要注意的问题

研究女娲文化要注意的问题

研究女娲文化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全文
多年来,人们对女娲文化的概念是模糊的,所以才会有人将红山文化玉器中的母神像认作女娲像,女娲文化的第一特征是蛙形“补”字,象征着极强的生育能力和无限的力量输出,这是黎族人将蛙字符视为大力神的原因。

第二特征是女娲的起算时间,女娲的起算时间是以陕西姜寨骊华部落组织的部落联盟开始,这个时间距今大约有九千至一万年。

第三特征是女娲的职称,女娲的职称是骊华姜央,女娲的本姓氏是以部落为姓,姓姜,姜姓并非来源于牧羊的母系氏族,而是来源于中央夏族的则柯氏,是种植私稻的氏族,这个缘由仓颉书开篇就已表述。

仓颉书的第一句话就是姜纪为私、姜兴则柯。

我们现代的学者弄不清这些关系,是因为不认识濮文所致,仓颉书是濮文,用汉语去解读,就读不到其中承载的历史。

《山海经》介绍的女娲之肠,实际就是介绍骊华之场,即今天的陕西渭南市。

濮语称渭南市为“华维肆”,不是“化为神”。

在包牺氏时代,骊华联盟解体,但骊华部落仍然存在,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中就有骊华姜央的图案。

在包牺氏时代,伏羲概念开始形成,骊华部落成为从属包牺氏联盟的部落,所以就有了伏羲与女娲联姻的故事,事实上女娲比伏羲老两千七百多岁。

我们在女娲、伏羲图中看到他们的蛇身,会不解其意,实际上蛇、舍、氏、神在濮文中都可以用同一个字表达,蛇用于代替人身,主要是表达为神的概念。

包牺氏与骊华氏已经是远古的过往历史,被拟人化为具象的人,只能是成为神的人了,所以他们就被以蛇身表达。

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

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

我们希望这部作品能够为中华 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做出贡 献。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希望能 够进一步深入探讨伏羲女娲神 话的内涵和意义,为人类文化 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现代传承和创新
在现代,伏羲女娲神话仍然被传承和创新。许多艺术家和学者通过创作和研究, 将这个古老的神话故事融入现代文化中,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03
伏羲女娲神话的主要内容 与分类
伏羲的传说与神话
伏羲创世的传说
描述伏羲如何以八卦定天地,以绳墨画地为九州,确定中国的版 图。
伏羲与女娲的兄妹关系
描述伏羲与女娲如何由兄妹成为夫妻,再共同承担起繁衍人类的 重任。
《民间文学论坛》
该期刊主要发表有关民间文学、神话传说等 方面的学术论文,其中也涉及到了伏羲女娲
神话的相关研究。
网络资源类
中国神话传说网
该网站提供了大量的中国神话传说的相关 资料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了伏羲女娲神 话的相关内容。这些资料对于了解伏羲女 娲神话的发展和演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中国民族学网
民间传承与创新
02
支持民间文艺团体、非遗传承人等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性传
承和发展,赋予神话新的时代内涵。
政策保障与资金支持
03
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对伏羲女娲神话的保护、传承
与传播工作。
05
伏羲女娲神话研究的现状 与展望
当前研究的主要成果
伏羲女娲神话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对于不同地区和 不同民族中神话的传播和变化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在研究内容上,将会更加注重伏羲女娲神话在 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中的差异和特点,以揭示 其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透过女娲造人看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透过女娲造人看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其中许多信仰和神话故事都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思想方式。

其中,女娲造人是中国传统神话中最为著名的一个。

通过研究这一神话,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的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念。

一、女娲造人的故事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角色之一,被称为万物之母、炎帝神农的妻子,也是人类的始祖。

据说,在创世之初,地球上只有男女二性神灵,但他们无法繁衍后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女娲决定用黄土造人,经历了九年的劳苦,终于创造了人类,使得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命得以生根发芽。

女娲造人的故事一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深刻的神话之一。

它展示了女娲作为女性、作为母亲的力量和智慧,同时也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感激之情。

这个神话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还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

二、女娲造人的文化内涵女娲造人神话中包含着多重文化内涵,这些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简要地分析一下女娲造人神话的一些文化内涵。

1.天人合一的思想女娲造人神话具有强烈的天人合一意识,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在这个神话中,女娲的造人过程中所用的黄土和发明出的五音十二律,都暗示着自然与人类之间紧密的联系。

同时,女娲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社会和文化环境,使得人类能够在和谐共处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四季更替、山水风光、人文关怀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体现。

2.人道主义理念女娲造人神话中,女娲母亲的形象被赋予了浓郁的人道主义色彩。

女娲在造人过程中的耐心和求道精神展示了她顶着万物之母的名称,不顾疲劳和辛苦地用心创造。

女娲对人类的慈爱和保护也是人本主义理念的反映,这种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的继承和发展意义。

女娲的形象和理念,也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美学标准和倫理道德观念基础。

3.黄土文化女娲造人神话的创造者和主角是黄土,而黄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很特殊的地位。

透过《女娲补天》故事:探究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透过《女娲补天》故事:探究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透过《女娲补天》故事:探究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探究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它是用时间铸就的珍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深邃的内涵。

而《女娲补天》这个古老的神话故事,则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女娲补天》以女娲补天的传说为主线,生动描述了女娲补天的壮举以及不同神灵的努力。

然而,这个故事所蕴含的意义远不仅仅是对神话和传统文化的阐释,更是中华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的体现。

女娲补天的故事表达了中国古代人对自然界的凝视和尊重。

在《女娲补天》故事中,女娲利用五彩石补天,使世界回归和谐。

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是共生的,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人们信奉“天人合一”的道教思想,认为整个宇宙都是一个有机体,在这个宇宙中,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天地间存在着道和理。

《女娲补天》故事是对这个道教思想的体现和传承。

女娲补天的故事强调了中国古代人对团结和合作的重视。

在这个故事中,不同的神灵们和女娲一起共同完成了这项惊险的壮举。

他们互相配合,守望相助,共同为了人类的安全和和平而努力。

这种团结和合作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倡导的“和合共生”的文化理念。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也极度重视团结合作,推崇“同仁、同道、同文、同种”的价值观。

女娲补天的故事呈现了中国古代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层理解。

在这个故事中,女娲舍身取心,为了复原天地,她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种豁达和大爱,展现了中国文化中那种高尚的道德和价值观。

中国古代人关注人生的本质和意义,注重人类精神世界的升华和修养,深谙人生百态与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女娲补天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人对“天命”和“人定胜天”的信念。

在这个故事中,女娲为了抵御灾难,拼尽全力完成了补天的壮举。

她的努力让天地恢复了原有的和谐秩序。

这种信念和追求,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坚定不移的信仰和韧性。

他们有着深深的虔诚与信念,相信有着“天道酬勤”的回报。

女娲的教研活动记录

女娲的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女娲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创世女神,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神话传说的认知和理解,我校语文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以“女娲”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探讨女娲神话的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活动参与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部分学生代表五、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活动伊始,由我校语文教研组长主讲,以“女娲神话的传承与发展”为题,向与会教师和学生介绍了女娲神话的起源、演变过程以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讲座中,主讲人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生动地展示了女娲造人的过程,使大家对这一神话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分组讨论讲座结束后,与会教师和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围绕以下议题进行讨论:(1)女娲神话在我国的传承与发展(2)女娲神话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3)如何将女娲神话融入语文教学在讨论过程中,各小组积极参与,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以下是部分讨论内容:A组:女娲神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到明清时期的《封神演义》,女娲形象不断演变,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追求。

B组:女娲神话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鲁迅的《补天》等作品都受到了女娲神话的启发。

C组:将女娲神话融入语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女娲神话故事、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创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优秀作品展示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优秀作品展示。

展示内容涉及神话故事改编、诗歌创作、绘画等多个方面。

以下为部分优秀作品:(1)神话故事改编:《女娲补天记》(2)诗歌创作:《颂女娲》(3)绘画:《女娲造人图》4. 总结发言活动最后,语文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对各组讨论成果表示肯定,并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

女娲补天教研活动报道

女娲补天教研活动报道

一、活动背景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补天是一个充满智慧与勇气的故事。

为了传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激发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兴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特举办“女娲补天”主题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和实践,让教师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至3月17日活动地点:我校多功能厅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3月15日上午,我国著名文化学者、教育家张教授为本次活动做专题讲座。

张教授以《女娲补天的文化内涵与教育价值》为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女娲补天的故事背景、文化内涵及其在教育领域的价值。

讲座结束后,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2. 分组研讨3月15日下午,活动进入分组研讨阶段。

各小组围绕“女娲补天”这一主题,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教学展示3月16日,各小组选派优秀教师进行教学展示。

展示内容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等多个学科,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例如,语文课上,教师通过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数学课上,教师利用故事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经验分享3月17日上午,各小组代表进行经验分享。

分享内容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学生反馈等方面。

通过分享,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5. 总结表彰3月17日下午,活动进入总结表彰环节。

学校领导对本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并对表现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

四、活动成果1. 提升了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女娲补天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2. 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师们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创新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3. 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活动期间,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活动总结本次“女娲补天”主题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女娲文化发展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女娲文化发展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竹山女娲文化发展问题研究一、选题背景近年来,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国家旅游局7月10日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全国旅游总收入约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7.3%。

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持续增长,旅游市场整体繁荣。

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约15.5亿人次,同比增长14.6%;国内旅游收入约1.13万亿元,同比增长20.1%。

旅游产业的腾飞,尤其是历史文化旅游市场的火热,一方面增加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旅游业这几年来的发展,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发展方式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许多旅游文化发展突飞猛进,但是也有一些发展遇到了问题,在我的家乡竹山所发展的女娲文化便是如此。

竹山县宝丰镇南,有一座女娲山。

据《山海经》、《康熙字典》记载,女娲曾在此炼石补天,宝丰镇尚存有《女娲炼石补天天真》石碑。

《史记五帝纪》载: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又女娲山在郧阳竹山县西相传炼石补天处。

近年来,竹山在女娲文化资源挖掘、开发上下足了功夫。

从2005年7月开始,宝丰镇开始着手进行女娲山风景区“景区规划、公路建设、祭坛公园一期工程”三大项目的建设。

当地不仅修建了女娲雕像,而且建造了一系列与女娲相关的人文景观。

此后的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竹山在该县宝丰镇女娲山风景区连续举办了四届“女娲文化节”,公祭“华夏始祖、东方圣母”女娲。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女娲文化对于促进湖北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塑造中华民族母亲精神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试从女娲文化旅游资源等主要概念入手,以区域旅游发展理论为指导,探讨女娲民俗旅游的形成与发展,提出整合女娲文化旅游资源,塑造独具特色的女娲文化旅游产品品牌,最终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是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旅游产品与其他工业产品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由价格竞争发展为品质竞争,最后达到文化竞争。

女娲形象研究的开题报告

女娲形象研究的开题报告

女娲形象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女娲形象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女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创世神话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她被认为是世界的创造者,创造了人类和各种生物,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最受欢迎的女神之一。

女娲的形象不仅存在于古代神话传说中,也被艺术家们不断地描绘、雕刻和演绎。

因此,研究女娲的形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首先,通过研究女娲的形象,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创世神话的知识体系和文化内涵。

对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民俗和文艺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女娲形象的研究可以促进中国美术史、雕塑史等领域的发展。

女娲作为中国神话中的重要形象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形象在历史上经过漫长的时间沉淀和艺术家们的不断表现,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

最后,女娲形象的研究也可以促进当代中国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通过研究女娲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更好地挖掘中国文化中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并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和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对女娲形象的系统研究和分析,探讨女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究女娲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与中国文化的联系,从而有效地揭示女娲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本文将围绕以下研究内容展开:1. 对女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阐述。

2. 对女娲形象在艺术文化中的表现形式进行考察和分析,重点关注女娲形象在汉代、唐代、宋代、明代、清代等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

3. 探究女娲形象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从古代神话传说、古籍文献以及现代文化艺术中寻找女娲形象的演化轨迹。

4. 归纳总结女娲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对中国传统美学、哲学、道德思想等的贡献。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古代神话传说、史籍文献等相关材料的搜集和研究,深入探讨女娲形象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2. 考古发掘法:通过对女娲文化的物质考古遗址等进行发掘和研究,深入了解女娲文化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神话思想性研究——开题报告

中国古代神话思想性研究——开题报告
3、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1)研究思路 一、前言 (一)研究目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二、中国古代神话 (一)中国古代神话概述 (二)中国古代神话的内容及分类 (三)中国古代神话的特色 三、中国古代神话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教育思想为例 (一)中国古代神话的教育目的和作用 (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主要教育内容 (三)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主要教育主题 四、中国古代神话思想的现代价值——以教育思想为例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观察法、对比法等研究方法,其中主要就是对比法,将中国古代神话思想对教育 的研究作用同现代教育思想相对比,得出古代神话对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2、研究动态、见解
邓启耀在《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思维进行分类,对思维活动进行界定, 以原始神话思维为起点,探讨了人类思维进化历程中客体结构的演变轨迹,他试图把神话学和思维 学结合起来从新的角度进行理论研究。赵林在“《协调与超越—中国思维方式探讨》一书中从神话 分析入手,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伦理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探讨了唯伦理性思 维方式对中国哲学、宗教、法律、科学技术、经济思想和政治生活的深刻影响,并简单回顾了近代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面对西方文化挑战时的基本迎战方式。”梁昌云在《延安大学学报》2006 年第 六期上发表了《论传统思维方式的缺陷及其后果》,他在文中详细阐述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缺陷 与不足,即缺乏分析方法、实验方法、数学方法、逻辑方法和综合方法等相结合的综合思维方法, 这些缺陷造成的严重后果是阻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造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韩 德信在《管子学刊》2007 年第 3 期上发表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转换历程》,探讨了中国传统思 维方式的诸多特征;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的前提条件及缘由;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历程 等,为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女娲背景研究报告

女娲背景研究报告

女娲背景研究报告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也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

在古代神话中,女娲是中国古代上古时期的第一位人类,她据传是由天地间的精华所凝结而成的。

女娲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她拥有神秘的超能力,可以创造和改变万物。

她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造出了人类,填补了天地之间的差距,让人类得以继续繁衍发展。

女娲的创造活动不仅仅局限于人类,她还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山川江河充满了生机。

据说女娲用五彩石砌成了天堂和地狱,用巨石支撑起天空,用太阳和月亮照亮了人类的生活。

女娲的创造力和至高无上的力量让人们对她敬畏和崇拜。

女娲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神话传统。

根据《山海经》等古籍的记载,女娲是人类世界的创造者之一,也是后人家族的创始人。

据说女娲因创造人类而耗尽了自己的力量,最终变成了石像,但她的精神和智慧作为遗产传递给了后人。

女娲创造人类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人类起源和人性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

女娲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高,她被视为中国民族的祖先之一,代表着人类的智慧和勇气。

她被人们称为"巫蛊圣人",是古代巫术和神秘力量的象征。

女娲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品中,如《女儿奸》、《后汉书·元太祖冢》等。

女娲虽然只是一个神话角色,但她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她的创造活动不仅仅包括物种的创造,还包括人类社会的组织和文明的建立。

女娲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女娲的精神在古代中国影响深远,她的形象和故事激发了人们对于科学和艺术的热爱,也推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在当代,女娲的形象也被重新诠释和使用。

她经常被描绘成一位美丽而神秘的女神,代表着女性力量的崛起和妇女地位的提升。

女娲的形象成为了女性平权和性别平等的象征,也成为了时尚和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总之,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一位重要的角色,她的创造活动和智慧影响着古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关于娲皇宫的研究报告

关于娲皇宫的研究报告

娲皇宫研究报告1. 背景娲皇宫是中国传统神话中的一个重要地点,也被称为女娲宫。

根据《山海经》等古籍记载,娲皇宫是女娲氏的居所,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类起源神,被尊奉为万物之母。

娲皇宫位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境内,地势较高,周围环境幽静,自然风景优美。

娲皇宫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宫殿建筑,也是华夏文明的象征之一。

2. 分析2.1 文化意义娲皇宫作为女娲氏的居所,承载着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传说。

女娲被认为是人类始祖,她用黏土捏造了人类,填补了天地之间的空白。

因此,娲皇宫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是中国文化中对人类起源的象征。

2.2 建筑特色娲皇宫的建筑布局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宫殿风格,建筑师借鉴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设计理念。

宫殿的主要建筑群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

宫殿的门楼高大宏伟,以石刻和彩画装饰,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魅力。

宫殿内部设有大殿、宫室、花园等功能区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参观体验。

2.3 游客体验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娲皇宫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游客可以参观宫殿建筑、了解女娲神话故事和中国古代文化,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宫殿周围的自然风景。

为了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娲皇宫提供了讲解服务和导览图等辅助设施,为游客提供方便的参观体验。

3. 结果3.1 文化影响娲皇宫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神话和文化的瑰宝。

通过对娲皇宫的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神话故事和古代文明,增强了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同时,在国际交流中,娲皇宫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3.2 经济效益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娲皇宫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游客的到来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提升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娲皇宫周边的商业发展也得到了推动,如酒店、餐饮等服务业的兴起,为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4. 建议4.1 保护和修缮为了保护娲皇宫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应加强对宫殿建筑的保护工作,定期检查和修缮建筑物,确保其经久耐用。

女娲补天文化宣传报告

女娲补天文化宣传报告

女娲补天文化宣传报告女娲补天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重要故事,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女娲补天文化作为我国古代宗教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从女娲补天的故事出发,对女娲补天文化进行宣传和介绍。

女娲补天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故事,说的是在人类刚刚诞生的时候,天地之间的柱子断裂,天塌了下来,人们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女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用自己的努力来修复天空。

于是,她取来五彩石,熔化成炉,再用合拢的方式修补天空,最终成功使天空再次完好无损。

女娲补天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能够克服困难,修复损坏的事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女娲补天文化作为我国古代宗教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文化意义。

首先,女娲补天文化以其独特的神话故事和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美好、追求完美的精神追求。

同时,女娲补天文化还弘扬了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于培养人们困难时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具有深远的影响。

女娲补天文化还对于我国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女娲补天的故事被广泛传播和宣传,使得古代的文化得以传承。

女娲补天的故事通过宣传和解读,激发了人们对于文明的热爱和对于文化的自信,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此外,女娲补天文化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比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女娲补天文化可以作为一种设计理念和审美标准,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宜居。

要进一步弘扬女娲补天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教育中加强女娲补天文化的传播和宣传,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其次,加强对女娲补天故事的研究和解读,使其与当代社会发展和现实问题相结合,增加其时代性和现实性,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和认同女娲补天文化。

最后,借助现代媒体和互联网的力量,将女娲补天文化在社会中进行更广泛的宣传,使其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女娲补天文化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追求美好和追求完美的精神追求。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教育思想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教育思想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教育思想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中国古代神话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中国
古代神话中蕴含的教育思想,有助于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有助
于为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因此,本研究选取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教育
思想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其教育思想的内涵、特点和价值,并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提
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古代神话中的教育思想内涵。

对古代神话中表现的教育思想内容进行梳理、整理和
分析,探究其深层次含义,如责任、孝道、尊卑、忠诚、勇敢、诚信等。

2.古代神话中的教育思想特点。

对古代神话中的教育思想特点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如崇尚大义、推崇仁爱、注重品德修养、强调孝敬父母等。

3.古代神话中的教育思想的价值。

探究古代神话中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和借鉴,如培养责任感、强化品德教育、注重家庭教育等,并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

三、预期结果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
1.对古代神话中的教育思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清晰明确古代神话中的教育思想的内涵、特点和价值。

3.为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山女娲文化发展问题研究
一、选题背景
近年来,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国家旅游局7月10日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全国旅游总收入约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7.3%。

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持续增长,旅游市场整体繁荣。

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约15.5亿人次,同比增长14.6%;国内旅游收入约1.13万亿元,同比增长20.1%。

旅游产业的腾飞,尤其是历史文化旅游市场的火热,一方面增加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旅游业这几年来的发展,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发展方式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许多旅游文化发展突飞猛进,但是也有一些发展遇到了问题,在我的家乡竹山所发展的女娲文化便是如此。

竹山县宝丰镇南,有一座女娲山。

据《山海经》、《康熙字典》记载,女娲曾在此炼石补天,宝丰镇尚存有《女娲炼石补天天真》石碑。

《史记五帝纪》载: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又女娲山在郧阳竹山县西相传炼石补天处。

近年来,竹山在女娲文化资源挖掘、开发上下足了功夫。

从2005年7月开始,宝丰镇开始着手进行女娲山风景区“景区规划、公路建设、祭坛公园一期工程”三大项目的建设。

当地不仅修建了女娲雕像,而且建造了一系列与女娲相关的人文景观。

此后的2006年、2007年、2008年、
2009年,竹山在该县宝丰镇女娲山风景区连续举办了四届“女娲文化节”,公祭“华夏始祖、东方圣母”女娲。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研究女娲文化对于促进湖北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塑造中华民族母亲精神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试从女娲文化旅游资源等主要概念入手,以区域旅游发展理论为指导,探讨女娲民俗旅游的形成与发展,提出整合女娲文化旅游资源,塑造独具特色的女娲文化旅游产品品牌,最终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是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旅游产品与其他工业产品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由价格竞争发展为品质竞争,最后达到文化竞争。

卖文化是经济活动的最高境界,旅游者的旅游是心理满足的过程,这种心理满足外在表现为对旅游产品的积极购买、消费和享受,实质上是对旅游文化的购买消费和享受。

缺少文化的内涵,任何一种旅游产品都无法拥有巨大的市场感召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2.1有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竹山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竹山国家级的贫困县,区域的经济发展欠佳,发展文化旅游为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女娲文化是区域内的特有文化,其发展必然会成为区域内的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竹山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2.2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帮助社会上闲散劳动力就
业。

发展女娲文化给当地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新建旅游的设施和景区的建设维护都给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随着景区知名度提高以及来购买旅游商品的旅游者增多,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

三、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1.国内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在国内文化旅游也冈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而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各旅行社在编排旅游线路、组合旅游产品时,不断摊陈出新,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节满足小同游客的精神需求。

1989年,华侨城投资l亿元人民币创建的“锦绣中华”景区建成开业,其高超的策划、精致的建筑、丰富的内涵、一流的管理服务水平,很快轰动海内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功鼓舞了创业者,创业者则立志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功。

十多年来,华侨城又陆续策划、建设、开业了“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欢乐谷”一期和二期等四个大型文化主题公园都取得了成功。

2.国外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美国的旅游收入全球排名第一。

美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项目”一一文化旅游。

为了增加文化旅游项目,美国的许多城市大力开拓文化旅游景点。

美国很重视博物馆建设,很多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方,都建立了博物馆。

外汇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文化旅游业,文化旅游外汇收入占全世界总收入的6%。

它之所以能每年吸引
上千万的游客,就在于它充分利用自身所独有的民族文化。

总体而言,国内外相关研究丰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起步比较晚,参与研究的学者在数量七相对较少,相关研究文献有限;二是国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己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如B・约瑟夫・派思和詹姆斯・H・吉尔摩,以及伯恩德・H・施密特的相关研究;三是国内外的许多相关研究都较多集中于对体验式营销观念的实施层次,由于体验的运用基于信息沟通技术的发展.还有很多文章针对不同行业、从不问角度论述体验式营销的应用。

四、拟研究与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主要研究及解决以下问题:竹山女娲文化在营销推广,景区设施建设、交通建设,当地特色旅游商品推广以及在景区在投入资金、客源范围推广、旅游口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

五、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一、实地调查法。

深入实践,对竹山女娲文化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竹山女娲文化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分析其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将理论研究与实践调查结合起来。

二、文献分析法。

利用图书馆、中国知网和竹山政府网站进行资料检索,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以获得对竹山女娲文化旅游相关基础理论概念内涵等基资料。

三、比较研究法。

通过研究对比国内文化旅游发展经验,寻找符合竹山女娲文化旅游的发展道路。

六、进度安排
2011年12月31日毕业设计任务的分析和确定2012年1 月20日交开题报告
2012年3 月15日交论文提纲
2012年4 月15日交论文初稿、交英文翻译2012年5 月15日论文定稿
2012年5 月25日论文查新
2012年6 月10日提交优秀毕业设计小论文2012年6 月15日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 湛利华,张竹君.近年女娲补天神话研究综述[J ].科教文汇,
2009,(4).
[2] 曾少武.从女娲文化史迹分布探寻女娲行踪[J].学习月刊,2007,(9).
[3] 杨利慧.女娲信仰起源于西北渭水流域的推测——从女娲人首蛇身像谈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6).
[4] 杨洪杰.后土文化与中华文明史[J].运城学院学报,2004,(6).
[5] 陈振民.后土文化探论[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6] 杨国桢.略述后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后土文化,2003,(3).
[7]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8]温锦英;文化,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9]李宁;;民俗文化翻译初探——以《福乐智慧》中民俗文化的英译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10]孙达;;传承女娲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女娲文化首届高层论
坛”侧记[J];当代人;2009年02期
[11]孟宪明;;女娲神话的“地母意识”是中国文化的“元意识”[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3]袁林;;论汉水流域的女娲文化遗存及其地位[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14]张影;汉代祭祀文化与汉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5]戴代新;;我国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误区及对策——以宜宾市僰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