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育文档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想象力(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想象力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校语文教研组特开展本次以“激发想象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使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对想象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2. 探讨有效的想象力培养策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主题讲座,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课堂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堂案例,学习借鉴其他教师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的成功经验。
3. 互动研讨:分组进行互动研讨,共同探讨如何将想象力培养融入语文教学各个环节。
4. 案例分享:教师分享自己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的成功案例,交流心得体会。
5. 教学设计:教师根据研讨成果,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用于实际教学。
四、活动过程1. 主题讲座在讲座中,专家从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想象力培养的策略、想象力培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对想象力培养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2. 课堂观摩观摩优秀课堂案例,教师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利用多媒体展示、创设情境、开展角色扮演等。
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了想象力。
3. 互动研讨在互动研讨环节,教师们分组进行讨论,针对以下问题展开研讨:(1)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如何将想象力培养融入语文教学各个环节?(3)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通过研讨,教师们总结了以下想象力培养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引导想象,丰富内心世界;(3)鼓励表达,展示个性;(4)开展实践活动,锻炼想象力。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斯多德就指出:“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力的源泉。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
这正如阿基米德说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撑起来!” 而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是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则是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一、课前热身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因此,我经常利用上课之前的两三分钟让学生做些热身运动,活跃气氛,营造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
有一次,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波浪线,问学生:“看到这条波浪线,你会联想到?”学生的回答可谓是多种多样、应有尽有:可口的方便面、起伏的高山、欢快的浪花、弯弯的山路、爬动的虫子、衣服上的拉链真没想到孩子们的想象是这么的丰富。
正如鲁迅先生赞叹的:“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要钻入蚁穴”二、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哲学家康德认为:“想象力是一个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它有本领,能从真正的自然界所供的素材里创造出另一个想象的世界。
”汉字中表意字不少,了解字义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如:“沙”字时,我启发学生这样记忆:“沙漠里水少。
”通过一个阶段的示范,学生便能举一反三了。
如:学“甜”,学生能联想到“舌头舔着甘蔗真甜”;学“梦”字,能想象到“林下晚上好做梦”这种根据汉字特点合理联想的方法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字义,又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三、在词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课文生字时,可以让学生们朗读生字词,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与这些词相关联的事物。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教学创新|实践创新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轻松学习语文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他们的语文思维活跃起来,认知水平随之提升,将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无法一蹴而就,进行有效策略的总结分析,是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把握时机深入挖掘小学生的内在潜能,他们的个性化发展之路即可走得一帆风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想象力;培养策略;研究引言: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必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启发他们思考问题、理解感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整体教学质量会有更大程度的提高。
语文教学魅力尽显,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小学生乐于想象、突破自我、个性发展后,才有机会创造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下面,针对小学生想象能力的有效培养,笔者特意进行了相关策略的应用研究。
一、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想象提升写作水平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笔优美,十分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值得学生们一边学习一边感悟,并且产生深刻地理解记忆。
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文章内容,强化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感悟能力、创新能力等,阅读教学结合写作教学,使得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作文水平得以双向提升,他们的想象空间随之扩大,给予文章不同的结局,写作练习中积累下丰富的知识经验,更容易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比如,在讲授《中彩那天》一课时,通过赞扬“父亲”那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让学生们感受“父亲”的人格魅力,分析“父亲”的心理变化,深层次理解这一“道德难题”。
然后,鼓励班级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改写故事解决,或者续写故事解决,通过文字说明自己对于诚实守信的理解感悟,继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通过提出各种问题,促使学生想象思考想象力是推动小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目标,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提问教学法,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胆想象,评价他们的课堂表现,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语文教学的过程精彩纷呈,互动形式化、授课表面化等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至关重要。
想象能力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一、利用课文激发想象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良好素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展开丰富的想象。
比如,在学习童话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故事中的角色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怎样的表现和想法。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小女孩在点燃火柴时看到的温暖场景,让学生思考如果小女孩能够进入那个温暖的世界,她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小女孩的渴望和无奈,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想象能力。
在学习描写自然风光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字描绘,想象出美丽的景色。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着自己的朗读,想象桂林山水的如画美景,如奇峰罗列的山峰、清澈见底的江水、形态各异的石头等。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想象中的画面,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创设情境启发想象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想象。
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表演的课文或故事,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在表演前,学生需要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情感和所处的环境,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塑造角色形象。
例如,在学习《晏子使楚》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晏子和楚王,想象他们在当时的情境下的对话和神态,通过表演来展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想象。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
比如,播放一段与课文相关的音乐、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展开想象。
例如,在学习《草原》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草原风光的视频,让学生看着广阔的草原、奔腾的骏马和洁白的羊群,想象自己置身于草原之中,感受草原的美丽和辽阔。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
以下是我总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一、让学生感受身临其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是培养想象力的有效方法。
在故事、诗歌等文本的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情绪表达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景色的美丽或阴森,从而引导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图像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实物、图片、视频等辅助工具,加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文本内容,从而增加想象力的产生。
二、创建学习情境
语文教学需要创造情境,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促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习营造成一个有趣的环境,如让学生到图书馆自由阅读,或采用分层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魅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让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把事物画像出来。
三、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想象力的培养需要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图片、影片、音频等等。
除了前面提到的实物、图片和视频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创造情境。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较为深入的细节描述,把文本内容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情境,引导学生产生想象力。
此外,老师还可以教授一些技巧,如词语错位或重组、意象转换等,以此来提高想象力的培养效果。
四、鼓励学生表达
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这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想象力,并促使其形成更加独特的思维,从而进一步提高想象力。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最新教育文档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想象,是人们头脑中原有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和重新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
而人能在过去认识的基础上,去构成没有经过的事物和形象的能力就叫想象力。
它是人类学习和智力活动的翅膀,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基础。
它是经过新的加工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
1.小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1.1 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
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想象的主题易变性还比较明显,想象不能很有效地指向某一预定的目的,尤其对于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或不熟悉的事物,他们的想象往往显得简单贫乏。
1.2 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
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的内容常常是事物的简单再现,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
随着教学的深入,生活范围的逐渐扩大,知识经验的丰富,表象的积累和言语的发展,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再造想象更富有创造性成分,而且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想象日益发展起来。
1.3 想象的内容逐渐接近现实。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往往与现实不符,或不能确切地反映现实。
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中高年级小学生的想象已能够比较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其想象的内容也趋于现实。
2.培养想象力的方法2.1 营造和谐的课堂生态,还给学生学习的自由。
课堂生态是指课堂中能使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宽松和谐的环境。
营造宽松的课堂生态,还给学生学习的自由。
在课堂上只有允许思想上的自由,才会有心灵上的解放,才会有真知灼见的出现,而被禁锢的思想是永远也产生不了独立的见解的。
因此,我们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2 要指导学生积累表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记忆的表象越多,它所展开的想象内容越丰富。
因此要指导学生在平时多积累表象,为想象写作打好基础。
积累表象的主要方法有:2.2.1 开设固定的阅读课,指导学生多读,让学生采用卡片摘记法和剪报法收集作文资料,积累丰厚的表象。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享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享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享几个初中语文教学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被采用的教学方式。
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师可以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
例如,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求学生学习一篇描述春天的诗歌,通过多媒体投影仪,教师播放了一段描绘春天的美景的视频。
学生们在欣赏视频的同时,可以通过观察画面中的自然景色、听到的鸟鸣声和春天的气息等多种感官刺激,进一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这也激发了学生们对春天的美好想象和创造力的发挥。
二、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情境创设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通过创造一个特定的情境,帮助学生建立情感和思维上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一节教授古诗词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个角色扮演的任务,让学生们化身为古代文人,在课堂中互相对诗,互相赋诗。
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对古代文人的模仿,让学生通过创作来理解、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维方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通过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形式、不同题材的文字,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读一些著名的科幻小说,如《三体》、《流浪地球》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前沿科技和未来世界的设想,可以想象自己置身其中的情景。
学生们可以通过课后的讨论和写作,预测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发散思维,展开创造性的思考。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
方 式 引导 学 生 发 挥 自己 的想 象 力 .尤 其 针对 较 有 动 态 感 的 文 章, 对 情 境 的创 设 是 一 种 引 导 方 式 , 可 以 通过 创 设 情境 让 学 生 有 身 临 其 境 的感 受 , 自然 有 利 于 提 高 学 生 的 想 象 力 。以 《 在 声 音 的世 界 里 》 为例 , 这 篇 文 章 主 要 描 述 雨 的声 音 和雨 给 自己 的 感受 。 如 果 学 生 通 过 阅 读 文 章 不 能 感 受 到这 篇 文 章 的意 境 . 不 能 想 象 当时 的 情 境 , 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下雨的声音 , 让 学 生 身 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受 . 从 而发 挥 想 象 力 . 想 象 文 章 所 描 述 的画面 , 以此 提 高 学 生 的 想 象 能 力 。 2 . 3 在 写 作 中增 强 学 生 的 想 象 力 。 写 作 是 一项 学 生 都 应 该 掌 握 的 项 目 .需 要 学 生 通 过 构 思 将 自己 所 经 历 的 或 是 想 象 的 内 容 用 文 字 描 述 出来 .故 而 对 学 生 想 象 力 的 培养 可 以从 写 作 的 训 练 人 手 。 写 作虽 然 要 写 实 .但 还 是 要 在 写 实 的 基 础 上 加 入 自 己 的 想象 , 加以描述 , 这样才会使得 整个作 品是经过艺术 加工 的 , 不 是平 淡 无 奇 的 。 所 以 写作 和想 象 力 是 相 辅 相 成 的 。 想 象 力 可 以使 得 写作 更 精 彩 , 写作 也 可 以对 想 象 力 加 以培 养 。 写 作 的 过 程 是 十 分 复 杂 的 ,需 要 学 生 首 先 对 所 要 描 述 的 物 体 进 行 观 察 ,加 以 想 象 后 。 使 得 自 己 的 作 文 更 生 动 具 体。 以描述 爬 山虎为例 , 如 果 只 是 描 述 自己 所 看 到 的 景 象 而 不 加 以想 象 , 文章 也许会 写为“ 今 天 我 在 学 校 教 学 楼 的 墙 上 看 到 了爬 山虎 , 这 是一 种 绿色 的植 物 , 铺 满 了整 面墙 , 没 有 缝隙。 每 当有风 刮过 , 叶子 就一动 一动 的 , 十分好看 。 爬 山 虎 还 有 很 多 的 卷 须 贴 在 墙 上 。使 得 爬 山 虎 可 以 牢 牢 地 长 在 墙 上” 。 但是 如果加 以想象 修饰 , 这段 话就 可以写 为“ 在 学 校 的 教 学楼 上 , 爬 山虎 爬得 满墙 都是 , 像 一条绿 色 的绒 毯一 样 , 没有 一点缝 隙 , 看起来 十分舒 服 。一阵微 风拂 过 , 那 一 墙 的 绿波 就荡漾 起来 , 宛 如 空 中垂 下 的 瀑 布 。 这 绿 色 的 瀑 布 是 依 靠 爬 山 虎 的爪 而 定 在 墙 上 的 。 它牢 牢地抓 住墙 面 。 好 似 一 个 放松就 会掉下 来似 的” 。 这 两 种 写 作 方 式 一 定 是 后 者 更 加 优 秀 。其 原 因 就 在 于 后 者 牢 牢 抓 住 爬 山 虎 的 特 点 并 且 加 以 想 象, 使 得 描 述 十分 生 动 具 体 。 这 样 就 可 以 使 得 学 生 在 练 习 写 作的 同时 。 培养想 象力 。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儿童想象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儿童想象力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顾 隽【摘 要】 想象力是一个人从事一切研究性活动的基础,在各学科教学中,教师逐渐将学生的想象力作为学生能力的一项参考标准。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成为语文教师不断思索的问题,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头脑灵活但因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实践教学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需要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下功夫。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文本、通过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为学生呈现相关实例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 小学生;语文阅读;想象力阅读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情操,可以提升学生对语文的认知和知识素养。
通过阅读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当前是创新的时代,这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将学生的想象力作为一种教学目标,因为想象力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动力,是产生创造力的基础,是人们改造世界和创新世界的基本。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在阅读中培养想象力阅读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阅读,可以提升小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积累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上下功夫,要鼓励学生反复诵读,并一边阅读一边体会其中的含义。
在朗读中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想象,这样才能在朗读中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加工,输送至自己的大脑。
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中,讲述了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井并让老百姓喝上甘甜水的故事。
这个故事以生动性、情节性、故事性呈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但故事与现在小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所以很多小学生不能体会挖井对乡亲的意义。
为此,在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进行了自读,然后让学生自由表达通过朗读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这样一来,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说从毛主席为民办实事中感到了温暖,有的学生说感受到了乡亲的可亲可爱,有的学生说感受到了主席与乡亲一家亲的情感。
激发学生想象力优秀教案的应用案例
激发学生想象力优秀教案的应用案例教案名称:激发学生想象力优秀教案的应用案例一、引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优秀的应用案例,以展示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二、教案一:艺术思维的培养1. 教学目标:通过绘画和创意表达,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想象力。
2. 教学步骤:a) 导入:介绍不同的绘画和创意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b) 实践:提供不同的绘画材料和题材,引导学生进行创作,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表达个人的想法。
c) 分享: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通过互动交流激发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案二:故事写作的培养1. 教学目标:通过故事写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叙事能力。
2. 教学步骤:a) 导入:引入感兴趣的主题或场景,让学生产生故事的想法。
b) 讲解:介绍故事结构和要素,指导学生如何构建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
c) 写作:学生展开故事创作,提供指导和反馈,鼓励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力。
d) 分享:学生互相交流和阅读彼此的故事,激发更多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案三:科学实验的培养1. 教学目标: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 教学步骤:a) 导入:介绍科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b) 实践:提供具体的实验任务和材料,引导学生设计和进行实验。
c) 分析: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分析数据,从中发掘规律和思考问题,培养科学思维。
d) 总结:学生总结实验经验和得出的结论,促进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五、教案四:角色扮演的培养1. 教学目标: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和想象力。
2. 教学步骤:a) 导入:选择适合的场景和角色,让学生了解并扮演相关人物。
b) 表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鼓励他们自己思考和创造对话和情节。
c) 反思: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进行反思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加以完善。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刘玉仙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刘玉仙发布时间:2021-08-18T06:37:20.36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5期作者:刘玉仙[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心理学研究证明,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这时候如果采用恰当的手段施以经常性的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毕节市七星关区放珠镇天桥小学 551700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心理学研究证明,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这时候如果采用恰当的手段施以经常性的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在小学教育活动中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心理品质,没有丰富的想象,就难以深刻领会教材,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的特点,适当运用情境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利用课文插图,启发想象低中年级的课文中,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看图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等教学内容。
我凭借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多看多想,启发他们进行大胆想象,尽可能的让插图动起来。
例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借助画面,展开想象,想一想小动物快乐玩耍的情景,说一说还有哪些“小画家”?它们会画些什么?这样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教案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思维的启迪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创造力是人类独有的天赋,而想象力则是创造力的灵感和源泉。
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创设情境,就是要营造出一种有意义的、接近真实生活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和情感。
有了这种情境,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容易产生思考和创造的动力。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仿佛走进古代文明的环境,让学生想象自己生活在那个时代,感受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这样,学生就会从这种场景中获得更深刻的体验,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所学知识。
创设情境需要精心设计,要细致入微地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思维习惯。
例如,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选择先给学生讲授一些与情感有关的词语,然后设计一道成语接龙的小游戏。
游戏中,教师可以模拟出一种场景,比如说一场温情的母子对话,学生需要基于所学的情感词汇进行应答。
这样的场景设计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语言游戏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创设情境不仅仅体现在语言文化课程中,它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
例如,在数学课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个迷宫的游戏,让学生在图形迷宫中找到正确答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欲望。
在自然科学等实验性课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态系统,探究物种间的关系,从而尝试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关注生命,更能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然而,要想让创设情境真正发挥作用,需要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教师需要不断地思考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够创造出让学生乐于学习的环境。
此外,教师还需要保持创新意识,引入新的教育手段和工具,不断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学习资源。
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是教师创新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驰骋想象,埋下创造的种子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方法改革的重要趋势。
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
而兴趣是促使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内动力。
只有打动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满足其喜好,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般来说,人们是通过做某件事情而培养起对这件事的兴趣的,而语文教学法却相反,绝大部分学生正是通过学习语文而逐渐失去对语文的兴趣。
语文课总是那样的无趣和乏味,走进语文课堂常常听到有学生说:不知怎么学习语文,不知学什么,不知学了干什么等,这就要求教师改善以前的古板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语文教学关键在于教师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活动中擅长启发诱导,语言幽默风趣,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因学习紧张引起的心理压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所顾忌,往往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透露出创造的萌芽。
教师要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
想象力是创新水平的一部分,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思考,还要勇于创新。
假设学生没有想象力,他们的思维是一个模式,得出的答案是一样的,那是很悲惨的事。
因为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水平的人,社会的发展就无法想象”。
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贯彻落实。
2 激发学生的情感,组织课堂争论,培养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绝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教师要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践证明,多种情景的创设,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
研学交流195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王庆辉根据教育体制改革要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板块,在新的教学要求下需要语文教师着重关注。
文章结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的简要分析,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写作能力需要建立在丰富的知识积累、活跃的想象能力、流畅的表达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上。
其中,想象力是让作文具备特色和创意的关键,学生只有展现出其丰富的想象能力才可以让作文质量更高。
因而,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必然要关注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这是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基础,而学生因其思维认知不完善,知识积累不足,缺乏生活经验而在写作上存在诸多困难,一遇到写作就无从下笔是学生常态,且部分语文教师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重视学生课内学习任务的达标,而没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导致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难以储备丰富的写作素材。
对课堂阅读教学也需要优化,学生实际上对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仍是不够的,强调教师主观意志的阅读课堂教学压抑了学生个性和潜力的发展,制约了学生想象力和创作能力的发展,最终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思维活跃,对各种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语文教师需要利用好小学生这一特点,明确语文新课标的培养要求,以长远的目光审视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就学生写作这一方面进行优化,以对学生想象力的有效培养推动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一)课内阅读引发想象语文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对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是重要素材,语文教师就要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以阅读课堂教学为契机,为引发学生想象力创造条件。
比如在三年级课文《不懂就要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就课文对学生设计多样化问题:怎么去理解孙中山先生的“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你在平时的学习中,怎么样才可以做到勤学好问?引发学生广泛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王媛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王媛发布时间:2022-08-02T08:07:03.150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5期作者:王媛[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鼓励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充分想象,让学生进行身临其境的学习。
兴平市南市镇中心小学王媛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鼓励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充分想象,让学生进行身临其境的学习,这样学生才可以真正感受作者的想法与感受,与作者形成精神、情感等的共鸣,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因此,想象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一项教学内容。
文章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意义出发,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力;培养策略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比较丰富的阶段,教师应在这一黄金时期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
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随着学生想象力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
为此,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并以学生的实情做好科学的安排,以更长久地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意义(一)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之中缺乏自控力,所以学习往往会受到自身兴趣的影响,教师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
而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通过对阅读内容的想象,能够更好地理解与感受阅读内容,这将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与乐趣,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
(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在学生学习水平不断提高之时,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才会不断提升。
而通过在授课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能够掌握适合自己的思考、思维等学习方法,并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名字里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名字里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一项任务呢?有。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种非常具有思维性、创造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名字里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通过名字故事的教学,可以达到以下目标:1.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深度思考,帮助学生在一个名字里面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在学习中通过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想象,比如说绘画、写作、演讲等等,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语言表达,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进而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兴趣爱好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挖掘名字的含义,学习名字的来历,了解人名背后的故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兴趣爱好。
同时,通过教学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人文、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二、教学内容名字故事的教学方法非常简单,教师只需要在课前准备好一些名字,并准备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即可。
下面是具体的教学内容:1.教师将一些名字(比如“李红”、“王明”等)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观察一下。
2.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分析名字的含义,并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
3.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些名字的来历和故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名字的背后故事。
4.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来解读名字的故事,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说绘画、写作、演讲等)。
5.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归纳提炼出相关的规律和特点,并指导学生深入学习。
三、教学意义1.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名字故事是一种非常思维性、创造性以及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中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想象力在推进社会发展、提升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想象力的培养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想象力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人文性和情感性的特点。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而想象力是理解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想象来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1.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中的人物、情节、场景等方面入手,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例如,在讲解古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例如,在讲解小说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小说中的场景和情节,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感受小说中的情感和氛围。
3.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象,让他们敢于想象、敢于创新。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他们的想象用文字表达出来,从而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想象力培养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意义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想象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通过想象,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主旨和内涵,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教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阶段,其中想象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
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 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开启想象力的大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多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如童话、寓言、诗歌等,让他们开拓眼界,培养丰富多彩的想象力。
2. 听故事或讲故事——通过听或讲故事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听或讲的过程中思考,想象故事情节,从而培养其想象力。
在听或讲故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背景、人物、情节、结局等,让学生自由想象并表现。
3. 视觉艺术教育——视觉艺术是想象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开启自己的想象力,提高想象和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加强画画、手工制作等视觉艺术教学,让学生通过画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培养和表现自己的想象。
4. 小品朗诵或自由表达——小品朗诵和自由表达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让学生朗诵课文或自由表达内容,可以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现课文。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需要多方面的帮助和引导,如阅读,讲故事,视觉艺术教育等,并且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从而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语文教案二:启发想象力,促进创造力
【前言】启发想象力,促进创造力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创设情境、谈论问题、激发思维、引导表达,让学生走进创造性思维的大门,探索无限的创造力。
【正文】一、情景创设,激发想象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打开学生的想象之门。
比如,在学习“描写人物”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设想一个真实或虚构的人物形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个形象,描绘得越生动,越活泼,越有张力,就越能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和想象力。
二、引导探究,促进创造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本,通过提问、探究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思考,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阅读一篇课文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故事中的矛盾冲突等,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推理和猜想,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渲染,促进创造力语文教学不仅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渲染。
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情感共鸣时,其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比如,在阅读一篇悲情的诗歌时,教师可以在情感上做出情感引导,让学生通过诗歌中的语言、形象等手法,感受到其中传递的情感信息,从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情感作品。
四、技法引导,促进创造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特定的技巧和方法,来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和表达。
例如,在教学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六度分法”进行思考,来拓展其视野和思考范围,提高其创作能力。
五、阅读启蒙,促进创造力通过阅读优秀作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节、提高语感、汲取创作的灵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经典的作品、引导学生多方位分析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创作素养。
【结语】在语文教学中,启发想象力,促进创造力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之一。
以上介绍的几种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方法,虽然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定之处,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情感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走向更高的创造性思维的大门。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June 20212021年6月第18卷第06期Vol.18No.06读与写杂志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李慧琼(浙江省新昌县南明小学浙江新昌312500)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发展,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多的要求,语文作为学生开展学习的基础科目,同时也是关系到学生今后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课堂,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想象力作为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有效提升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可以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力;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6-0206-01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是无限的,它推动了世界的进步,是知识发展和进化的根源。
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有着重要作用的,而且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语文课堂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实现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展示文字的美丽和内涵,带给学生更加丰富且有文化底蕴的课堂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感受更多元化的人文精神,体现语文内容所呈现出的内涵和意境之美,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
在语文的汉语字词之中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的,例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浓厚的友情,除此之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悲壮与豪迈之情,都在文字中有着深刻地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青少年时期是发展创造才能的黄金时代,如果青少年时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受到压抑而得不到发展,那么,牢固的保守的观念就会形成。
想象力与创造潜能,只能借助创造意识和欲望才能释放出来,而保守观念会把创造潜能磨光、扼杀。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发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想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因此,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语言、增强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想象作为一种能力,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形成和提高。
那么,如何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潜能呢?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入手。
一引导学生质疑,展开想象
马克思说过:“想象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
”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打破常规,只有想出常人想不出的东西,才可能干出常人干不出的事情。
语文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为学生的质疑创设条件,激发他们激越亢奋的创造情绪。
由于语文课文读解的多元化特征,这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供了基础。
这正如文学理论中所讲到的在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上很多时候都存在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存在着“一千个读者眼睛里有
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
在教学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不仅教师要有目的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教师提问如果能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往往会使学生得到超常发挥。
二利用课文插图,启发想象
低中年级的课文中,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看图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等教学内容。
我凭借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多看多想,启发他们进行大胆想象,尽可能地让插图动起来。
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借助画面,展开想象,想一想小动物快乐玩耍的情景,说一说还有哪些“小画家”?它们会画些什么?这样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内容,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再如在教学《从现在开始》时,针对猫头鹰、袋鼠和小猴子分别做大王时的三幅插图,我引导学生根据插图想象猫头鹰下令后大家怎样议论纷纷,袋鼠上任后大家怎样辛苦地练习跳跃,小猴子做大王后大家怎样欢呼雀跃;在教学《可贵的沉默》时,根据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教室里孩子们的神态、心理活动等。
通过这样的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巧用媒体,观察想象
学生的想象鲜明生动,随着年级的升高,想象的概括性与逻辑性成分逐渐增强,甚至出现了创造性成分。
教学中,我适时巧
用多媒体,用与诗歌意境相吻合的画面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学生在想象中了解诗意,感悟诗情,体味诗境,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千秋雪”、“万里船”、“窗含”等词语,低年级学生难以理解,我借助图片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这座大山与平时我们看到的山有什么不同?”通过直观的画面和形象的讲述,远处高山上那皑皑白雪的美景便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的情感融入到了诗中,与诗人产生了共鸣,感受到了诗人愉快的心境,那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就定格在学生的脑海中,从而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再如欣赏《荷花》之前,先让学生看图,提问:(1)先看见怎样的景象?(池中荷花茂盛,美丽的景色)(2)再看什么?(荷叶)(3)再仔细看什么?(白荷花)白荷花有哪几种不同的样子?你觉得它们各像什么?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出自己想象出的不同事物,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情趣,又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
四指导感情朗读,激发想象
低年级课文教学要多读少讲。
指导朗读,不仅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更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要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来。
我在教《荷叶圆圆》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全文优美的基调,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小蜻蜓展开透明的翅膀”——它是怎么样的姿势?你来做一做吧!停在绿绿的荷叶上,蜻蜓又是怎样的心情?孩子们高兴地上讲台来表
演,把自己想象的演出来、说出来,自然也就体会了蜻蜓此时高兴舒畅的心情,朗读就轻而易举地非常到位了。
五引导仿写改编,展开想象
低年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儿歌,它们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可以在学生理解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遇到它们进行仿写,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其渐渐进入诗歌的佳境。
在教授《听听,秋的声音》时,我让学生以课文内容为例进行仿编仿写训练,学生思维的火花轻易地被擦亮了,其效果令我又吃惊又欣慰。
如听听,秋的声音,柳树弯下腰脱下旧衣裳,“唰唰”、“唰唰”那是发给冬天的电报。
听听,秋的声音,小蚂蚁在搬家,“一二”、“一二”吹响了过冬的号角。
听听,秋的声音,小麻雀站在电线上呼朋唤友,“叽叽喳喳”、“叽叽喳喳”。
听听,秋的声音,小青蛙加紧挖洞,“呱呱”、“呱呱”是和夏天告别的歌韵。
秋的声音,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在树林里,在果园里,在农家的粮仓里,在每一个丰收的喜悦里!那是秋天的音符。
教学中,我还就不同类型的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改写,
如把常见的诗歌改写成记叙文;科学童话改写成说明文;根据课文故事的情节,顺其自然想象结果进行续写等,使学生变复现式的记忆为创造性的发散性表达,让他们智慧的火花在想象的助燃下灿烂地迸发出来。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想象,关键在于教师课前要苦心“经营”、巧妙设计,只有设计恰当、合理、科学,才能唤起学生的
注意,使他们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才能使想象力得到有效培养,知识得到牢固掌握,能力达到扎实训练,语文教学质量得到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