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腧穴复习:天突穴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常考穴位
中府: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云门: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凹陷处。
距前正中线(璇玑)6寸,当锁骨外1/3折点下方一横指,中府上1寸。
天宗: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
肩内俞:在肩髃穴与云门连线之中点直下1寸处。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秉风: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巨骨: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缺盆: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肩髃: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
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极泉: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大杼: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八会穴之骨会。
肩中俞: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天鼎: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结喉旁,扶突穴与缺盆连线中点。
扶突:扶突穴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肩井: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椎棘下凹陷中。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合谷: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八会穴之髓会.后溪: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落枕穴:在手背侧,当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处。
阳池: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尺泽: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腰痛穴:手背,在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腕背横纹下1寸),一手两穴。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速记——针灸特定穴歌诀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速记——针灸特定穴歌诀针灸特定穴歌诀:
1. 头部:百会、风池、太阳、阳白、承浆、耳门、颞车、迎香、印堂、神阙。
2. 面部:足三里、地仓、巨骨、颊车、桑枢、四白、迎香、印堂。
3. 胸部:足三里、曲池、中府、天突、巨阙、天枢、胸口、鱼际、心俞、抱郎。
4. 腹部:足三里、曲池、中府、关元、气海、气冲、神阙、天突、下腹俞、天枢。
5. 腰部:大敦、丰隆、鲁巷、脊中、中脘、命门、悬针、长强、筋缩、静脉海。
6. 上肢:臂口、肩井、曲池、大陵、天宗、侠溪、手太阴心包经及相应穴位、手阳明大肠经及相应穴位。
7. 下肢:长强、伏兔、足三里、太溪、曲泉、足太阳膀胱经及相应穴位、足阳明胃经及相应穴位。
温馨提示:以上穴位是针灸考试重要的穴位,每位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巩固与记忆。
2012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任脉腧穴分寸歌
【歌诀】RN任脉二四呈,起于会阴承浆停,强壮为主次分段,泌尿生殖作用宏。
会阴两阴中间取,曲骨耻骨联合从,中极关元石门穴,每穴相距一寸匀,气海脐下一寸半,脐下一寸阴交明,肚脐中央名神阙,脐上诸穴一寸匀,水分下脘与建里,中脘上脘巨阙行,鸠尾歧骨下一寸,中庭胸剑联合中,膻中正在两乳间,玉堂紫宫华盖重,再上一肋璇玑穴,胸骨上缘天突通,廉泉颌下结喉上,承浆唇下宛宛中。
【白话解】RN任脉二四呈,起于会阴承浆停,强壮为主次分段,泌尿生殖作用宏。
RN是任脉的英文缩写,全经24个经穴。
起于会阴穴,止于承浆穴。
本经腧穴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有的穴有强壮作用,治泌尿生殖病。
会阴两阴中间取,曲骨耻骨联合从,中极关元石门穴,每穴相距一寸均。
会阴穴在阴囊根与肛门中间(女性在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的中间),曲骨穴在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处。
把曲骨到肚脐正中线等分5份,每份为1寸。
中极穴在脐下4寸,曲骨上1寸。
关元穴在脐下3寸,石门穴在脐下2寸,每穴都相距1寸。
气海脐下一寸半,脐下一寸阴交明,肚脐中央名神阙,脐上诸穴一寸匀。
气海穴在脐下1.5寸。
阴交穴在脐下1寸。
肚脐中间叫神阙。
脐上的每个穴均相距1寸。
水分下脘与建里,中脘上脘巨阙行,鸠尾歧骨下一寸,中庭胸剑联合中。
从脐中到胸剑突联合中点正中直线为8寸。
水分穴在脐上1寸,下脘穴在脐上2寸,建里穴在脐上3寸,中脘穴在脐上4寸,上脘穴为脐上5寸,巨阙在脐上6寸,鸠尾穴在剑突下,脐上7寸,中庭穴正好在胸剑联合中点上。
膻中正在两乳间,玉堂紫宫华盖重,再上一肋璇玑穴,胸骨上缘天突通,廉泉颌下结喉上,承浆唇下宛宛中。
膻中穴在两乳头之间,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玉堂穴在前正中线,平第三肋间隙。
紫宫穴在前正中线,平第二肋间隙。
华盖穴在前正中线,胸骨角的中点。
璇玑穴在前正中线,胸骨柄的中央。
天突穴在胸骨上窝正中。
廉泉穴在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
承浆穴在颏唇沟的中点。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试、实践技能考试80个穴位表格记忆(重点内容版)
(络穴) 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脾胃肠腑病证
①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 病②证逆气里急、气上冲 直刺0.6~1.2寸 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三阴交
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 后缘。
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
症,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 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③遗精、
下肢痿痹
阳萎、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
鸣等胃疾
遗尿、遗精、阳萎、早泄、不育等 头晕、耳鸣、耳聋、腰酸 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
生殖泌尿系疾患
痛等肾虚病证;腰痛
妇科病证;慢性腹泻
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 病证
腰腿痛
斜刺0.5~0.8寸 直刺0.5~l寸 直刺0.8~1.2寸
胱 经
次髎
在骶区,正对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 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①小便不利;②遗精、疝气等男科 疾病。
手 少
外关(八脉 交会穴,通
阳维脉)
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 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①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 头面五官病证;②瘰疬;③胁肋痛
舌强不语、暴喑(心开窍 直刺0.3~0.5寸。留针
于舌)
时,不可做屈腕动作
高血压
直刺0.3~0.5寸
后溪(输穴 、八脉交会 穴,通督脉
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 肉际凹陷中。
①耳聋,目赤(经脉所过)
手太阳 小肠经
天宗
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 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
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 ①(盗汗)疟疾 ;②癫狂 直刺0.5~l寸。治手指
所属 经络
穴位
定位
主治
所属经络病症(远治)
局部病症(近治)
中医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常考穴位
奇穴:1.四神聪:头顶部,百会前後左右各1",共四穴→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狂,目疾→平刺0.5~0.8"2.印堂:在额部,两眉头中间→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头晕头痛,鼻炎→向下平刺0.3~0.5",三棱针放血,可灸3.太阳:在额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正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视神经萎缩→直刺or斜刺0.3~0.5",三棱针放血,可灸4.十宣: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左右共10穴→急症:昏迷,休克,中暑,惊厥各种热证:急性咽喉炎,急性肠胃炎,高血压,手指麻木→ 直刺0.1~0.2", 三棱针放血,可灸5.定喘: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咳嗽,哮喘,肩背痛,落枕→直刺0.5~0.8"6.夹脊:背腰部,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上胸部:心肺上肢疾病腰部:腰腹下肢疾病下胸部:胃肠疾病任脉:1.膻中:任脉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产后乳少,乳痈,乳癖→平刺0.3~0.5"2.中脘:脐上4"→腹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胃痛,胃炎,胃溃疡,反胃,呕逆,失眠,脏躁,癫痫→直刺0.8~1.2",可灸3.神阙:肚脐正中→肠炎,中风脱证,绕脐腹痛,泄利,痢疾,妇人血冷不受胎,产后尿潴流→禁刺宜灸4.气海:脐下1.5"→肠炎,中风脱证,脏器虚备,赢瘦无力,神经衰弱,下腹疼痛,奔豚,大便不通,泄利不止,失眠,女:闭经,带下,阴挺,崩漏男:癃闭,阳痿,疝气,遗精,遗尿,滑精→ 直刺0.8~1.2",宜灸5.关元:脐下3"→肠炎,中风脱证,脏器虚备,赢瘦无力,神经衰弱,少腹疼痛,霍乱吐泻,肠黏连,尿频,尿闭,尿道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女:痛经,黄白带下,盆腔炎男:阳痿,疝气,遗精,早泄,白浊直刺0.5~1"需排尿后进针,可灸6.中极:脐下4" → 女:痛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下,产后子宫神经痛男:癃闭,阳痿,疝气偏坠,水肿,肾炎,膀胱炎,积聚疼痛→ 直刺0.5~1",需排尿后进针,孕妇禁针,可灸督脉:1.水沟:人中沟上1/3折点处→昏迷,腰脊强痛,口眼歪斜,鼻塞→向上斜刺0.3~0.5"or 指甲按切2.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头晕目眩,失眠,记忆力减退,神经官能症,癫痫,惊悸,目翳,泪囊炎,结膜炎,鼻渊,鼻鼽→平刺0.3~0.5",可灸3.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眩晕,头痛,健忘,脱肛,阴挺→平刺0.5~0.8",可灸4.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高热,疟疾,感冒,癫狂,小儿惊风,肩颈疼痛,肌肉痉挛,落枕→斜刺0.5~1",可灸5.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虚损腰痛,肾功能低下,前列腺炎,泻泄, 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男:阳痿,遗精,遗尿,早泄直刺0.5~1",可灸6.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腰骶疼痛,腰骶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小儿麻痹,类风湿病,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男:阳痿,遗精直刺0.5~1",可灸手太阴肺经:1.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胸部胀满,小儿惊风,急性吐泻→直刺0.5~0.8",点刺出血~~急性吐泻2.孔最:尺泽与太渊的连线,腕横纹上7"→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直刺0.5~1"3.列缺(络):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正上方,腕横纹上1.5"→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正偏头痛,项强,口眼歪斜→向上or向下斜刺0.3~0.5"4.鱼际:第1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咽干,失音,小儿疳积(割治法)→直刺0.5~0.8"5.少商(井):拇指桡侧,指甲角旁开0.1"→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昏迷,鼻衄,癫狂→向腕平刺0.2~0.3"or三棱针放血手厥阴心包经:1.内关(络):大陵与曲泽的连线,腕横纹上2",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心痛,心悸,失眠,癫痫,胃痛,胸闷,呕吐,眩晕, 产后血晕→直刺0.5~1"可灸2.大陵:腕横纹中点→心痛,心悸,癫狂,胃痛,呕吐,手臂挛痛→直刺0.3~0.5"曲泽:肱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的尺侧端.3.中冲:中指尖端→中风昏迷,舌强不语,昏厥,中暑,小儿惊风→0.1"浅刺手少阴心经:1.通里(络):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心痛,心悸,怔忡,舌强不语,暴喑→直刺0.3~0.5",可灸2.神门(输,原):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心痛,心悸,怔忡,失眠,癫痫,高血压→直刺0.3~0.5",可灸手阳明大肠经:1.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鼻病(鼻炎,鼻窦炎,鼻衄,鼻息肉),胆道蛔虫症直刺0.1~0.2"~~局部胀痛向上平刺0.5~1"~~透鼻通向外上平刺1~1.5",透四白~~胆道蛔虫症,禁灸2.肩髃:上臂外展平举,肩峰前下方凹陷处→肩周炎,瘾疹,肩部病→斜刺2~3"3.曲池(合):屈肘时,肘横纹桡侧端尽处→上肢不遂,肩周炎,瘾疹,头面五官病(牙痛,咽喉肿痛,麦粒肿),热病,高血压直刺0.8~1.2"4.手三里: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曲池下2"→上肢不遂,头面五官病(牙痛,口腔炎),乳腺炎→直刺0.5~0.8"阳溪:腕背横纹桡侧端,大拇指翘起,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曲池:屈肘时,肘横纹桡侧端尽处.5.合谷(原):第1,2掌骨之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头面五官病(牙痛,咽喉肿痛,鼻衄),经闭,滞产→直刺0.5~0.8" 孕妇禁针6.商阳(井):食指桡侧,指甲角旁开0.1"→头面五官病(牙痛,咽喉肿痛),昏迷,高热→向上斜刺0.2~0.3",三棱针放血手少阳三焦经:1翳风:.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头面五官病(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面瘫,颊肿)直刺0.8~1.2"~~面瘫,颊肿(腮腺炎)向内前下方斜刺1.5~2"~~聋哑2.支沟:腕背横纹上3",尺骨与桡骨之间→头面五官病(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暴喑),胁痛,习惯性便秘直刺0.5~1",可灸3.外关(络):腕背横纹上2",尺骨与桡骨之间→头面五官病(牙痛,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外感热病,上肢痹痛直刺0.5~1 向上斜刺1.5~2肩,躯干疾病向阳池斜刺腕关节疾病阳池:腕背横纹上,指总伸肌腱尺侧凹陷处.手太阳小肠经:1.听宫:耳屏中点前缘,张口凹陷中→耳鸣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张口直刺1~1.5",可灸2.天宗:冈下窝中点(肩胛冈下缘與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肩胛疼痛,肩背损伤,气喘→直刺1~1.5"3.后溪(输):第5掌指关节后缘凹陷中,赤白肉际处→头项病,落枕,急慢性腰扭伤,盗汗,神志病(癫痫,精神分裂症)直刺0.5~1",可灸足太阴脾经:1血海:.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膝关节肿痛,月经不调,湿疹,皮肤瘙痒,崩漏→直刺0.8~1",可灸2.阴陵泉(合):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水肿,膝关节肿痛,小便不利→直刺1~2",可灸3.地机:内踝尖与阴陵泉连线,阴陵泉下3"→水肿,月经不调,小便不利,腹胀腹泻,痛经,崩漏→直刺1~2"4.三阴交:内踝尖上3",胫骨内侧面后缘→水肿,高血压,失眠,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滞产男:癃闭,阳痿,遗精直刺0.5~1",可灸,孕妇禁针.5.公孙:第1跖骨基底部,前下缘凹陷中的赤白肉际处→腹胀腹泻,气上冲心,心烦失眠,狂证,神志病,泛酸干呕直刺0.6~1.2"足厥阴肝经:1.期门: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乳痈,胁痛,腹胀,呃逆,奔豚气→平刺or斜刺0.5~0.8",不可深刺防伤内脏.2.太冲(输,原):第1,2跖骨结合部前缘凹陷中→高血压,中风,面瘫, 女:月经不调,崩漏男:疝气向上斜刺0.5~1",可灸3.行间:第1,2趾间纹头→头痛,眩晕,中风,癫狂,胁痛,口眼歪斜,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遗尿,癃闭→直刺0.5~0.8"足少阴肾经:1.太溪(输,原):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咽喉病,肺,肾,足跟病,虚火牙痛,耳鸣耳聋,腰痛→直刺0.5~0.8",可灸2.照海:内踝尖正下方凹陷处→咽喉病,失眠,癫狂,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直刺0.5~0.8"3.涌泉(井):足底2,3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处→咽喉病,肺,肾,昏迷,小儿惊风→直刺0.5~0.8"足阳明胃经:1.头维:额角发际上0.5"→头痛,目疾(结膜炎,眼睑瞤动)→向后平刺0.5~0.8",可灸2.下关: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处→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牙关紧闭,牙痛,耳鸣耳聋→向下直刺0.3~0.5",可灸3.地仓:瞳孔直下,平口角→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流涎,面瘫直刺0.2" 向颊车方向平刺1~2.5"~~面瘫地仓透迎香~~三叉神经痛4.天枢(大肠幕穴):任眽正中线旁开2",平脐→肠胃病(急性肠胃炎,腹泻,痢疾,便秘),月经不调→直刺0.8~1.2"可灸,孕妇禁灸5.梁丘: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髌底上2"→急性胃病,乳痈,膝关节疼痛,下肢不遂→直刺1~1.2"6.犊鼻: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的凹陷中→膝关节炎,下肢麻痹,屈伸不利→从前向后内斜刺1~1.5",可灸7.足三里(合):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犊鼻下3"→肠胃病(急慢性肠胃炎,腹泻,痢疾),月经不调,强壮要穴→直刺0.5~1.5"8.条口: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犊鼻下8"→转筋,肩臂痛,下肢痿痹→直刺1~1.5"9.丰隆(络):胫骨前缘旁开2横指,犊鼻下8"→脾胃病(呕吐,便秘,水肿),痰多咳嗽→直刺0.5~1.2",可灸10.内庭(荥):第2,3趾之间的缝纹端→肠胃病(急慢性肠胃炎,胃痉挛),牙痛,牙龈炎,扁桃体炎→直刺or斜刺0.3~0.5"足少阳胆经:1.风池:平风府,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感冒,头面五官病(视网膜出血,甲状腺肿大,吞咽困难)向对侧or同侧口角方向斜刺0.5~0.8"~~针感可向头顶,颞部,前额和眼扩散平刺2~3",透对侧风池~~针感可扩散至头顶部风府:督脉后发际正中直上1",枕骨粗隆下缘凹陷中.2.肩井:大椎与肩峰端连线中点处→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乳痈,乳汁不下,乳癖→直刺0.5~0.8",内有肺尖不可深刺,孕妇禁针.3.环跳:股外侧,骶管裂孔与股骨大转子的连线上,靠最凸点的1/3处→腰腿痛,下肢麻痹,坐骨神经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向下方斜刺2~3下肢麻痹, 坐骨神经痛向髋关节直刺2~2.5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4.阳陵泉(合,筋会):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腰腿痛,下肢麻痹,胁痛,口苦,黄胆→直刺or向下斜刺1~1.5",可灸5.悬钟(髓会):外踝尖上3",腓骨前缘→下肢麻痹,颈项强痛,落枕,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直刺0.5~0.8",可灸足太阳膀胱经:1.攒竹:眉头凹陷中→头痛,眉棱骨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平刺or斜刺0.5~0.8" 禁灸2.天柱:斜方肌外缘发际处→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等痹证,鼻塞,癫狂,热病→直刺or 斜刺0.5~0.8"3.肺俞(背俞):督脉正中线旁开1.5",平第3胸椎棘突下→感冒,心肺病(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向内斜刺0.5~0.8",可灸4.膈俞(背俞):督脉正中线旁开1.5",平第7胸椎棘突下→呕吐,呃逆,气喘,吐血,贫血,瘾疹,皮肤瘙痒,潮热,盗汗斜刺0.5~0.8"5.胃俞(背俞):督脉正中线旁开1.5",平第12胸椎棘突下→胃炎,胃溃疡,胃痉挛→直刺0.5~0.8",可灸6.肾俞(背俞):督脉正中线旁开1.5",平第2腰椎棘突下→肾炎,肾绞痛,腰痛,水肿,月经不调→直刺0.8~1",可灸7.大肠俞(背俞):督脉正中线旁开1.5",平第4腰椎棘突下→腹痛腹泻,便秘,腰腿痛→直刺0.8~1.2"8.次髎:第2骶后孔中→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腰骶痛→直刺1~1.5"9.秩边:督脉正中线旁开3",平第4骶后孔→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 痔疮,脱肛,急性腰扭伤,生殖系统疾病直刺1.5~3"~~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向前阴方向80˚斜刺2.5~4"~~前阴病,少腹疾病向肛门方向70˚斜刺1.5~2"~~痔疮,脱肛10.委中(合):膕横纹正中,股二头肌肌腱的内侧缘→腰背痛,吐泻,疔疮→直刺0.5~1",可灸11.承山: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的凹陷处→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痔疮,脱肛→直刺0.7~1",可灸12.昆仑: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踝关节扭伤,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痔疮,胎盘滞留,甲状腺肿大直刺0.5~1 孕妇禁针向上斜刺2~3"甲状腺肿大13.申脉:外踝正下方凹陷中→头痛,眩晕,失眠,癫狂→直刺0.3~0.5"14.至阴(井):小趾外侧,趾甲角旁开0.1"→头痛,鼻塞,眼结膜充血,胎位不正,难产,胎盘滞留→浅刺0.2",三棱针放血,可灸,孕妇禁针。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笔记:腧穴的定位方法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笔记:腧穴的定位方法1:体表标志定位法①固定标志第七颈椎棘突下取大椎;肩胛冈平第三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髂嵴平第四腰椎②活动标志曲池---屈肘在肘横纹头处取;下关---闭口在颧骨下缘取穴;肩髎穴---外展前臂时肩缝前下方凹陷处;阳溪穴---拇指翘起,拇长、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养老穴---正坐屈肘,掌心向胸,尺骨小头桡侧骨缝中;列缺---双手交叉,食指置于对侧手臂的桡骨茎突上,食指尖处即是。
2:骨度分寸法①头部前发际正中--后发际正中 12寸前额两发角之间9寸如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
眉心--前发际3寸,大椎--后发际3寸②胸腹部脐中---趾骨联合上缘 5寸;天突穴--胸剑联合9寸两乳头之间 8寸;胸剑联合至脐中8寸;③背腰部大椎以下至尾骶 21椎背部直寸根据脊椎定穴,背部横寸以两肩胛内缘作6寸④侧部腋---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12寸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股骨大转子9寸⑤上肢部腋前横纹---肘横纹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 12寸⑥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侧髁骨18寸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13寸臀横纹--腘窝中(腘横纹)14寸腘横纹--外踝尖16寸外踝--足底3寸3:手指比量法①中指寸②拇指寸③四指横寸4:简便取穴法劳宫:章门:列缺:风市:百会:经外奇穴定位四神聪: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三角灸:以患者两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脐中心,底边成水平线,两底角处是穴。
(腹痛、疝气)膝眼: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鹤顶: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髋骨:膝盖处,梁丘两旁各外开1.5寸。
(脚膝红肿痛,寒湿走注,白虎历节风痛,脚丫风痛,举动不得)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热证、急症)四缝:第2~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侧四穴。
(小儿疳积)八邪穴: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八穴。
清咽利喉第一穴 天突穴
两侧还邻近肺部。稍有不慎就会刺伤血管或肺组织,造成大
出血 或气胸 等针 刺意外。
此 外 , 天 突
穴还 可 以治 疗 功
所以, 针刺此穴要特别注意针刺的深度和角度。 刺络放血 ,
是 在 穴位 上用 采血针 快速 剌破 皮 下静脉 ,造 成局部 出血 ,达 到 祛瘀生 新、 清 热利咽 的作 用。 操作时 , 为 了减 轻患者 的疼痛 、
T C M H E AL T H Y L I F E — N U R T U R I N G 47
家庭按摩
配 合 吞 咽 动 作 效 果 更佳
对于 普通 大 众来说 ,在 家按 摩 天突 按揉刺激 的强度 , 也 可 以通过吞 咽唾液缓解咽 喉 处的干痒 症状 。还 可 以在 穴位 上用拇食两指
施 以揪 痧的 方法 ,待痧点被揪 出之后 ,患者就
穴不仅操作方便 ,也能达到缓解咽喉部
期
●● — —
穴
天突穴主治肺系疾病
中医理论认为, 秋季属金 , 多燥邪 , 易伤肺。肺为娇脏,
当致病 邪气 侵犯 肺脏 时 ,肺 多以咳 嗽或气 喘 的讯号 给予 人体 以警示 。大 多数 咳喘 初发病 时症 状 较轻 ,然 而 ,当病 情 进一 步恶 化 会引 起肺 系 的其他疾 病 。 因此 ,在 咳喘 发病 的初 期我
不适 的 目的。可 用食 指按 揉 天突 穴来 治 疗 咳 嗽、咽 炎。按 揉时 , 可 以一边按 摩 ,
一
会感l i ! I n l l 喉部很清凉 、舒适。有 条件的患者还 可 以在 天突穴上进 行刮痧治疗 。 a
边做吞 咽动 作 , 配合 呼吸 , 将 唾液吞咽 下去 ,这样 可 以增 强
中医穴位详解:天突穴
中医穴位详解:天突穴
意义: 任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突行上天。
中医穴位详解:天突穴
运行: 循任脉上传廉泉穴。
中医穴位详解:天突穴
气血: 气血物质为温热水气。
中医穴位详解:天突穴
附注: 阴维、任脉之会。
中医穴位详解:天突穴
功能: 吸热生气。
中医穴位详解:天突穴
主治:
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 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打 嗝、咳嗽、呕吐、神经性呕吐、咽喉炎、 扁桃体炎、喉咙的疾病。此穴位为人体任 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天突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穴位详解
中医穴位详解:天突穴
天突穴
拼音:tiāntū 别名:玉户穴,天瞿穴 经络:任脉
中医穴位详解:天突穴
中医穴位详解:天突穴
取穴: 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 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中医穴位详解:天突穴
解剖:
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层左右为胸骨 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皮下有颈静脉弓、 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再向下, 在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布 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中医穴位详解:天突穴
操作:
刺法:先直刺0.2-0.3寸,然后把针尖转 向下方,紧靠胸骨后方刺入0.5-1.0寸。 本穴针刺不能过深,也不宜向左右刺,以 防刺伤锁骨下动脉及肺尖。
中医穴位详解:天突穴
操作: 灸法:艾炷灸3-7壮,艾条灸5-l5分钟。
中医穴位详解:天突穴
配伍:
配定喘穴、鱼际穴治哮喘、咳嗽;配膻中 穴、列缺穴治外感咳嗽;配内关穴、中脘 穴治呃逆;配廉泉穴、涌泉穴治暴喑;配 丰隆穴治梅核气;配少商穴、天容穴治咽 喉肿痛;配气舍穴、合谷穴治地方性甲状 腺肿大。
中药贴敷天突穴治疗慢性咽喉炎,咽部异物感,扁桃体炎
中药贴敷天突穴治疗慢性咽喉炎,咽部异物感,扁桃体炎咽喉疾病常以内治法为主,笔者用中药贴敷天突穴治疗此病,有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取穴选药原理天突穴,居位正中且高,靠近咽喉,外邪易由此侵袭人体,而外敷使药物容易被吸收,而集中发挥作用,避免了内服药在体内分布分散,易被消化酶破坏和肝脏灭活的缺陷,从而使药物的有效利用升高。
天突穴,隶属任脉。
此处给药,可使药力沿任脉循行扩散,上可至鼻窍,下可至胸膈。
此外,颈部乃人体“交通要道”,广泛与全身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发生联系。
据《灵枢·经脉第十》可知,除手厥阴、足太阳经外,其他经脉循行过程中都分别或挟咽、或循喉、或入喉。
天突穴给药,还可使药力通过皮部、络脉等渗灌他经,调节他经气血阴阳的平衡。
天突穴【定位】胸骨上窝中央。
【解剖】胸骨切迹中央,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层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向下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深部神经。
【主治】①咳嗽、气喘、胸痛等肺部病证;②咽喉肿痛,暴喑,瘿气,梅核气,噎嗝。
【操作】先直刺0.2寸,当针尖超过胸骨柄内缘后向下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入0.5~1寸。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咽喉炎、甲状腺肿大、食道炎、癔病等。
配定喘、膻中、丰隆主治哮喘。
就天突穴本身作用而言,《针灸大成》谓其“主面皮热,上气咳逆,咽肿咽冷,声破,喑不能言,胸中气梗梗”。
一些药物通过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连同药物本身的偏性,产生双重的治疗作用,其中,穴位起引导作用,药物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药物利用自身的偏性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失衡,而穴位,由于所属经脉的不同,联系脏腑的不同,针对经气的流注、邪气的留驻的部位,起着引导药物归向的重要作用。
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有“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之语,主张遵循内治法的法则遣方用药。
但笔者认为,外治法的药物是通过皮肤吸收的,由于皮肤的吸收功能是有限的,并且很多药物是无法透皮吸收的,这就要对用药进行筛选。
天突穴的准确位置图和功效作用
天突穴的准确位置图和功效作用天突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胸锁乳突肌腱(两胸骨头)之间、胸骨柄颈静脉切迹上方、左右胸骨甲状肌、气管前间隙。
你想看一下天突穴具体在哪个位置吗?下面小编来为你介绍的天突穴的准确位置图和功效作用。
天突穴的准确位置图天突穴的功效作用天突穴具有宣通肺气、消痰止咳的功效。
天突穴有理气化痰,清咽开音作用。
天突穴位于胸廓上口处,深部为肺系,具有宣肺降气、止咳平喘、化痰利咽之功,可用于治疗胸、肺、咽喉病。
胃气上逆则噎膈,取天突穴理气降逆以治之。
瘿气为天突穴局部的治疗作用。
天突穴具有豁痰开窍之作用,是治疗诸痰之证的主要腧穴,对于痰厥、中风、眩晕、咳嗽、梅核气等效果较好。
《针灸甲乙经》有:“在颈结喉下二寸。
”主治咽喉疾患。
《备急千金要方》记载:“血气乏闭,咳逆咽冷,声破喉猜。
”人之胸腔喻天,腹腔喻地。
本穴位于胸腔最上,其功用为通,刺法使患者含胸延颈。
术者循胸骨内缘向下探刺,导引滞塞之气上通,俾于痰郁气之在胸臆者,得以爽利涌出,按摩术有点天突法。
1948年高式国医师诊一妇人,因大怒气厥。
拟刺回阳九针,甫刺哑门一穴。
一老人突然走入,呼令去针,急起针。
彼令一壮妇人抱扶患者端坐。
另一妇人以中指探其天突,叱令用力,再用力,患者忽然啊的一声,大哭而苏。
后仿用此法,通痰导气,多收捷效,愿同道共识之。
天突穴主治病证天突穴主要用于胸肺及颈部疾患:如咳嗽,哮喘,胸中气逆,肺痈,咳吐脓血,喉痹,咽干,失音,暴瘖,呕吐,呃逆,喉鸣,梅核气,瘿瘤,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瘿气,噎膈,咳唾脓血,喉中痰鸣,心痛,舌下急,衄血,咯血,现代又用天突穴治疗膈肌痉挛,神经性呕吐等。
天突穴主要用于胸肺及颈部疾患:如咳嗽、哮喘、胸中气逆、肺痈、咳吐脓血、喉痹、咽干、失音、暴瘖、呕吐、呃逆、喉鸣、梅核气、瘿瘤、膈肌痉挛、神经性呕吐等。
天突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瘿气、梅核气、噎膈。
天突穴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咳唾脓血,肺痈;喉痹,咽干,暴喑,梅核气,喉中痰鸣;呕吐,噎膈;心痛,舌下急,衄血,瘿气。
今日“穴”习——膻中穴、天突穴
今日“穴”习——膻中穴、天突穴
膻中穴是任脉腧穴,心包之募穴,八脉交会穴之气会穴。
膻中,胸中的意思。
【定位】在胸部,横平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图片来源:医家医普拍摄
【主治】心胸疾病,胸闷,胸痛,心痛,心悸,咳嗽,气喘、呕
吐、呃逆,打嗝、乳腺增生、乳汁少、乳房胀痛。
【操作】直刺0.3--0.5寸,或向下、或向两侧乳房平刺,局部酸胀可艾灸。
膻中穴位于两乳之中,可以宽胸理气,通乳络,治疗乳腺疾病必取穴之一。
现正值三伏天时节,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也常用膻中穴贴敷。
临床应用广泛。
天突穴
天突穴是任脉腧穴,任脉阴维脉之交会穴。
【定位】在颈前区,胸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上。
图片来源:医家医普拍摄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痛、咽喉肿痛、慢性咽炎,梅核气、
中风失语。
【操作】先直刺0.2--0.3寸,当针尖超过胸骨柄内缘后,即针尖向下紧靠胸骨柄后缘,缓慢向下刺入1--1.5寸。
局部酸胀、可艾灸、贴敷。
必须严格掌握针刺角度和深度,以防刺伤肺和有关动静脉。
天突穴内应咽喉气道,可以平冲降逆,配膻中理气降逆。
点按天突穴,堪比止咳药
点按天突穴,堪比止咳药
中医认为,咳嗽是肺气宣肃失调,治疗应以宣通肺气,调和气机为主。
天突穴别称玉户,主要功效是祛邪理气、化痰宣肺,主治咳嗽、气喘等肺系疾病。
点按天突穴是临床治疗咳嗽最常用,最安全,最方便的治疗方法。
取穴方法:取仰卧位,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治疗妙招:
1、按揉天突穴:将食指指腹放在天突穴,沿顺时针按揉60次,力度轻柔,以皮肤潮红为宜。
2、点按天突穴:将食指指端点按天突穴300次,用力要适中,以有酸胀感为度。
3、天突穴药物贴敷法:取丹参、皂角刺各9克,肉桂、细辛、连翘各6克,白芥子3克,共研粉与姜汁团成小药丸,放在敷贴上,贴敷于天突穴,贴敷时间为6小时为宜。
注意事项:1、饭后1小时内不要点按天突穴; 2、点按前搓热双手; 3、点按用力要适中;4、对贴敷中药过敏者禁用贴敷法。
天突穴——消除胸闷好帮手(语音版)
天突穴——消除胸闷好帮手(语音版)艾益生天突穴——消除胸闷好帮手来自艾益生00:0006:24点击上方绿色圆圈免费收听专业主播的朗诵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描绘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景色。
山野人家,炊烟袅袅的确让人留恋。
只要看到远方炊烟袅袅,就知道一定有人家居住,而那些炊烟就是从烟囱里跑出来的。
我们身体上也有一个“烟囱”,它当然不是真的烟囱,但却有烟囱般疏通的功效,它就是我们胸前锁骨中间的天突穴。
说起天突穴,他可是我们胸膛的大烟囱,如果没有这个烟囱,我们胸腔里的闷气可就出不来了。
把气憋在里面,气闷难平,没有人会觉得很舒服,而是好像有一团东西顶着自己的胸,赶也赶不掉,难受至极。
如果你现在胸闷难受的话,快快找一找天突穴,让它帮你排去胸中的烦闷吧!一关于天突穴【穴位主打功效】宽胸理气。
【穴位适应症】胸闷、打嗝、咳嗽、哮喘、咽炎。
【穴位位置】位于颈部,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与锁骨上缘平齐。
【轻松找穴】取穴的时候,可以选采取仰首的姿势,靠在座位上。
天突穴就在脖子上,在胸前的正中线上,你只需要顺着两条锁骨往中央的方向找,很快就可以摸到锁骨中间凹陷的地方,这就是天突穴。
二天突穴的效用1消除胸闷法有时候你可能会呆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很长一段时间,感到胸口闷闷的,或者有的时候,因为刚刚和别人发生了口角,心中义愤填膺,无法释怀,感到胸闷得紧。
在这种情况下,请马上艾灸你的天突穴,它可以解除你胸口烦闷难耐的困扰。
同样的,天突穴缓解哮喘的作用也很好。
在艾灸天突穴时,慢慢吞咽口中的唾液,控制呼吸的平稳,可有效缓解哮喘的症状。
2调理打嗝法恐怕没有人未体验过打嗝的滋味吧!有时候因为吃东西吃得太快,一不小心就让打嗝缠身了。
打嗝算不上是什么病,但是,老是打嗝也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那种想停又停不了的滋味,确实让人难受啊!中医认为,打嗝是由于饮食不节,导致胃气上逆,产生呃逆。
要想缓解打嗝,就要疏通胃气,让上逆的气走回去。
从天突开始揉,揉到鸠尾,治疗颈椎病有奇效
从天突开始揉,揉到鸠尾,治疗颈椎病有奇效中里巴人说:颈椎病是由于心脏到大脑供血不足,从天突开始揉,揉到鸠尾这一段,是在人胸部的正中间,找一找有没有痛点,我以前颈椎非常不好,就按摩了2 3次就完全好了。
(原文转帖自山药论坛相识恨晚的帖子)下面是中里老师讲解推天突穴到中庭穴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原文如下:●紫宫养护心脏,华盖调节肺脏,天突主管咽喉紫宫跟心脏更有关系,心的颜色为赤红,所以这块是心脏的一个宫殿,它对调治、养护心脏非常好。
盖就是伞的意思,华丽的伞指的就是咱们的肺,两块肺在那,像一把华丽的伞一样。
所以这个穴是调节肺的,凡是咳嗽、气喘等跟肺有关的毛病,您就多揉揉华盖。
天突主治气阻,就是觉得喉咙这块老有一个东西咽不下去,吐也吐不出来,中医称为梅核气,就是生气造成的。
一照片子,什么东西都没有,但就觉得这块老有痰似的。
这时,揉天突能很好地缓解。
另外,天突对于慢性咽炎、咳嗽、气喘都有帮助。
以上这些穴位,咱们平常的时候可以拿掌根多揉揉,掌根比较有力量。
另外,揉这几个穴的时候,会很容易打嗝儿,这就证明咱们的气经常堵在这儿没出去。
从天突开始揉,揉到鸠尾,就能起到一个开胸顺气的作用。
能够开胸顺气了,心脏血液就能够供应上来了。
如果气堵着,心脏的血液老上不来,就会引起头晕、脑部缺血。
另外,颈椎的问题也跟心脏供血不足有关,血上不到颈椎这块,颈椎就容易老化,就容易形成淤血,所以咱们经常揉这块胸骨部分就可以缓解、治疗颈椎病。
大家记住,不论是第几节颈椎有问题,您都可以在胸骨这块找到相应的痛点,您把前面的痛点揉散了,后边颈椎痛就缓解了,它俩是相通的。
原文[转载]《求医不如求己3》之:第十八章--任脉大药房。
天突的作用
天突的作用中医穴位按摩减肥天突穴微微仰头,位于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正中便为天突穴。
按压此穴能够增强机体新陈代谢能力,去除脸部多余的水分。
不少女歌手还在天突穴上贴特制磁盘,以微弱电流刺激此穴,达到清咽化痰、亮嗓的目的。
按压方法:此穴不宜重压,指法切记轻柔。
用右手的食指每隔两秒轻压一次,连按10次为宜。
肾俞穴秋冬季体表排汗能力减弱,大量水分开始堆积在体内。
并且不少女性有在冷天吃辣或吃火锅的习惯,重口味饮食更加强了肾脏的负担,无法正常排泄水分就容易使身体产生浮肿。
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按摩此穴有助于维护肾脏的健康,帮助调节新陈代谢,使体内多余水分迅速排走,让冬天恼人的身体浮肿彻底远离按压方法:以指关节轻压穴道,每秒一次,每按压3~5次休息10秒,再重复这一步骤三次。
攒竹穴位于面部眉头两侧,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的穴位,按压此穴位可以缓解头痛,消除脸部浮肿。
按压方法:遵循眼保健操的要求,双手拇指抵住太阳穴,用食指按住两侧的攒竹穴轻轻旋转,每八拍为一个组,重复八轮即可。
承浆穴位于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承浆穴为足阳明任脉之会,长期按压此穴能控制荷尔蒙的分泌,消除胸部以上身体部位的积水,保持肌肤应有的张力。
按压方法:用拇指轻压此穴,每秒一次,连按20次。
每逢佳节胖三斤,所以选择好的减肥方法尤其的重要的,我们可以试试的哦。
其他中医减肥法活血行淤法肥胖之人如血脂过高,容易引起动脉硬化,特别是心、脑血管病变多由此产生,活血行淤的药物对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降低血脂以及防止斑块形成均有作用。
肥胖且有淤血阻滞、妇女经闭不行,或见舌质青紫有淤点者,采用活血行淤法。
常用药物如当归、川芎、丹参、赤芍、鸡血藤、三七、蒲黄等。
市场上买的复方丹参片、冠心1号方、冠心2号方等都有活血行淤降脂的功效。
宽胸化痰法肥胖之人,动则气短、胸闷甚则头晕、呕吐、恶心、舌苔滑腻。
有的人痰火重,性情急躁,易恼怒、发脾气,以致血压升高、头胀脑鸣而痛、睡眠不安、舌苔黄腻、便干结。
天突穴--让肺气通畅,让这个冬天没有咳嗽与哮喘
天突穴--让肺气通畅,让这个冬天没有咳嗽与哮喘寒露之后气温骤降,极易诱发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而我们人体有一个穴位——天突穴,可以让让肺气通畅,让这个冬天没有咳嗽(哮喘)!天突:肺与外界相通的通道!天突,可能很多人对这名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其实,你只要了“突”的意思,这个穴位就好记了。
“突”在过去是灶突,也就是烟囱。
我们知道过去的烟囱都是圆乎乎的,从屋顶窜上去,孤单地立在那里,做饭的时候,炊烟袅袅,从烟囱里飘散出去。
我们老祖先很善于观察,他们发现,烟囱和我们的食管、气管很相像,都是一个通道。
烟囱是炊烟出入的地方,而气管呢,就是呼吸之气出入的地方。
呼吸靠的是肺,肺在胸腔,而天突穴,就在胸腔在最上面的喉头上,相当于肺与天气相通的通道,清气从这里进入肺,浊气又从这里呼出。
前面讲过,呼出呼进的气都是大自然的、天地之间的气。
天突穴,直白一点说,就是我们的胸腔开在外面的一个“烟囱”,是气机出入的通道。
经典案例:天突穴顺气回阳!天突穴别称玉户,是气机出入的通道,故而能通利肺气,使之爽利通畅。
我们说呼吸靠的是肺,天突穴和呼吸密切相关,治疗肺的疾病当然也离不开它,下面是一个很经典的案例:据说曾经有一位女性因大怒而晕倒,家里人把她送到一位名医那里求救,医生准备用针刺她的回阳九针穴,然后再灸哑门穴来治疗,此时碰巧有一位老人走进来,忙让他收针。
然后,他让一位有力气的女性抱着患者坐下,让另一位妇女用中指按摩她的天突穴,几番用力之后,患者忽然“啊”的一声,大哭醒来。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因怒而导致气机紊乱的案例,按摩天突穴,让气顺过来,人自然就醒过来了。
后来人们效仿这个方法,用天突穴来通痰、导气,效果都不错。
咳嗽哮喘、咽喉肿痛,必用天突穴!医书记载的是:天突主治咳嗽、咽喉肿痛、哮喘、呕逆。
准确位置位于人体喉结下面,左右胸锁骨的中间点就是天突穴的具体位置,天突配定喘、膻中、丰隆,宣肺降气化痰,可调理哮喘。
天突是肺开在外面的窗口,我们知道,和肺有关的一个最常见的疾病是哮喘和咳嗽。
灸天突,能治这么多病,涨知识了~~
灸天突,能治这么多病,涨知识了~~学习经络和穴位,的确很乏味,但是有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就是:穴位的名称。
你身上藏着9个健康窝,常拍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别小看了这些健康窝。
据史料记载,每当慈禧出现不适,都会按摩眼窝、颈窝、腰窝、腋窝等“养生窝”,常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 耳窝——聪耳、防感冒耳窝位于耳垂后凹陷之处,是人体翳风穴的位置。
按揉翳风穴可以起到防治感冒,预防风邪入侵身体;还能宁心安神,缓解晕车;此外可以起到聪耳的作用。
方法:用指尖来按揉,按揉的力要沿着斜内方,朝向鼻尖的方向。
每次按3-5分钟即可。
2. 眼窝——安神明目眼窝是指眼睛四周的范围形成的一个窝。
眼睛周围的穴位非常密集,有睛明穴、攒竹穴、丝竹空、承泣穴、四白穴,它们都有很好的明目、安神的作用,经常按揉可以缓解眼睛的疲劳、改善老花眼。
方法:用指腹按揉眼眶,可以从上眼眶开始、外眼角、再经过内眼角这样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单方向按摩,力度不用过大,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
也可用指腹按压重点穴位,按压时要轻柔。
因为眼周的穴位比较敏感,血管也比较丰富。
3. 颈窝——改善咽喉不适颈窝在喉结下、胸骨上的凹陷处,也是天突穴所在的位置。
长按天突穴可以通利气道,同时也能改善咽喉不适、恶心呕吐。
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轻柔的按压,同时配合吞津。
因为按揉的过程中配合咽唾沫的动作能够很好的缓解咽喉的不适、干呕、恶心的症状。
按揉时,用力要往斜下45度角,按3-5分钟即可。
4. 腋窝——宽胸护心、消气腋窝是“心经”经过地方,内有极泉穴。
极泉穴是心经气血循行的开始,按摩极泉穴能够梳理心经的气血循行,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的作用。
容易生气的人,遇事容易急躁的人都可以揉揉腋窝。
方法:① 按揉法:双手交叉,掌心面对胸部,用并拢的四指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10次,以提高淋巴循环;然后找到极泉穴,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10次,有酸、胀、麻的感觉。
交替按摩100-200次即可。
极泉穴在哪里呢?双侧上肢交叉,然后左手拇指置于右腋窝下,右手拇指置于左腋窝下,指尖到达腋窝的顶端,大拇指指腹自然对应的部位就是极泉穴。
天突穴治疗咽炎特效,值得收藏
天突穴治疗咽炎特效,值得收藏
兰考秦兴中医院梁爱红医师
下午36岁的王女士以慢性咽炎一年就诊,我说我是痛疼科扎针的医生,她说:听说你扎针扎的好,你就给治治呗。
王女士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害怕激光治疗,就想针刺试试。
王女士平时有事不爱说,性格有点内向。
于是取背部肝俞穴和颈部第六椎旁反应点以及胸骨上窝部天突穴针刺,术毕,王女士干咳和咽部粘液样感觉消失。
王女士很是惊奇。
讨论:王女士有事不爱说,可能有肝郁(后问及经前乳房痛),所以取肝俞穴以疏肝理气;大多数慢性咽炎患者颈六椎旁有阳性反应点,针刺治疗有不错效果。
这次治疗上述二处,王女士症状明显减轻,但是咽部粘液感还存在,于是取胸骨上窝处的天突穴进行针刺治疗,残存不适消失。
胸骨上窝是胸锁乳突肌的附着处,临床观察到慢性咽炎患者胸骨上窝有片状增厚的软组织。
国外肌筋膜疗法手法按摩这些增厚的片状软组织可以有效的治疗咽部不适症状;加上胸骨上窝胸骨缘处是中医经络天突穴,可以治疗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症状;天突穴是任脉穴位,又是任脉和阴維脉交汇穴,对咽炎效果很好。
上述针刺需要专业医师操作,切勿私自模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骨上窝中央。
【解剖】
胸骨切迹中央,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层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向下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深部神经。
【主治】
①咳嗽、气喘、胸痛等肺部病证;
②咽喉肿痛,暴喑,瘿气,梅核气,噎嗝。
【操作】
先直刺0.2寸,当针尖超过胸骨柄内缘后向下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入0.5~1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咽喉炎、甲状腺肿大、食道炎、癔病等。
配定喘、膻中、丰隆主治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