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一绪论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试题1.我国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什么?选项包括《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温疫论》。

2.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什么?选项包括《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和《小儿药证直诀》。

3.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什么?选项包括《本草纲目》、《新修本草》、《黄帝内经》、《千金要方》和《神农本草经》。

4.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什么?选项包括《黄帝内经》、《难经》、《诸病源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和《温病条辨》。

5.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谁?选项包括___、___、___、___和___。

6.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谁?选项包括___、___、___、___和___。

7.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谁?选项包括___、___、___、___和余师愚。

8.提倡___的医家是谁?选项包括___、___、___、___和___。

9.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什么?选项包括心、肺、脾、肝和肾。

10.在中医诊治疾病中,主要着眼于什么?选项包括病、症、体征、证和病因。

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什么?选项包括《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神农本草经》。

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什么?选项同上。

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什么?选项同上。

4.下列哪个描述反映了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选项包括“旦慧、昼安、___、夜甚”、“春善病鼽衄”、“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东南湿热,西北燥寒”和“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5.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什么?选项需要自己填写。

6.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什么?选项需要自己填写。

1.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体现是什么?选项包括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社会的进步、人和社会关系密切、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和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

2.哪些因素包括在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中?选项包括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和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

中医基础理论1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1绪论

体系:《辞海》曰:“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 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整体。”
精品课件
41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精品课件
42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图 2、医药知识的积累。图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精品课件
43
战国到三国的七百多年间, 由于社会变革及政治、经济、 科学文化、 哲学、获得了很
创造性提出“独取寸口,以知五脏六腑 死生吉凶”的诊脉方法。
创“右肾为命门”说,《难经·三十六难》: “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 为命门”
精品课件
52
精品课件
53
2.辨证论治体系的创立和应用:
《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辨证 论治的专著,为临床医学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精品课件
54
1、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2、作者:张机,字仲景,后世誉为“医圣”。 3、《伤寒杂病论》内容与成就: (1)《伤寒论》:22篇,397法,113 方,
葛洪的炼丹术,也是世界制药化学的先 声。
精品课件
13
中医学不仅在过去科学技术极其落
后的年代,是我国劳动人民与疾病
作斗争的重要武器,而且在当代科
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发挥
了西医无法替代的作用,其重要原
因就是东方文化的魅力,中医学蕴
藏着许多西方医学无法破解的科学
内涵,如经络现象便是其中之一,
可以说其中包含了许多“超前科学”
的内容。 精品课件
14
著名演员斯琴高娃患了“股骨头坏死”,当 时
她在法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就诊,那边西医
就建议说这个骨头已经不行了,应该换一个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 书中内容丰富,采集了上自春秋战国,下至 明清的历代名著之要义,其内容包括内、外、 妇、儿等临床各科。
辑录古籍原文中的部分 或全部资料,按类或按 韵编排,以供人们查考
用的工具书。
▪ 6.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 现存规模最大,体例较为完善的古代类书。 ▪ 520卷,约950万字,分类辑录自《内经》至
▪ 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理、法、方、药悉备。第一部 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专书。
▪ “方书之祖”——载方269首(“经方”)
▪ 4.《神农本草经》
▪ 成书于汉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托名 神农所作。
▪ 书中载药365种,根据养生、治病、有毒 无毒分为上(120)、中(120)、下 (125)三品。
▪ 1.命门学说 ▪ 命门中所藏的阴阳水火,是全身五脏六
腑阴阳的根本,命门中阴阳的盛衰决定 着全身脏腑阴阳的盛衰,所以命门是调 节全身脏腑阴阳的枢纽。
▪ 张景岳 ▪ 理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
治疗:补肾阴、肾阳
▪ 赵献可,字养葵 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强调“命门之火” 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
▪ 2.李中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 2.《难经》 ▪ 秦越人撰,战国时期的医家,渤海郡人。 ▪ 以问答形式阐释《内经》精义,讨论了81个
医学问题,对脉理的探讨较为精深,尤其提 出“独取寸口”。
寸口者,脉之大会也。 为十二经脉经气汇聚 之处,可以藉此决断 五脏六腑之功能及生
死吉凶。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 3.东汉. 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 《伤寒论》(外感病) ▪ 《金匮要略》(内伤病)
医学伦理学之先河。“大医精诚”,治病 应“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基础医学概论重点

基础医学概论重点

基础医学概论重点第⼀章绪论1.⽣理学研究⼈体的正常功能活动规律2.⽣命的基本表现: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殖3.反应的基本形式:兴奋、抑制。

兴奋性即产⽣动作电位的能⼒,⽤阀强度来衡量,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4.兴奋:有相对静⽌转变为活动,或由活动较弱转变为活动较强。

(抑制:概念相反)5.兴奋性: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后产⽣动作电位的能⼒。

6.神经调节:是⼈体最主要的调节⽅式7.神经调节基本⽅式:反射8.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环境刺激产⽣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9.反射的结构:反射弧(感受器、传⼊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0.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准确、局限、短暂。

1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细胞外液12.体液调节:缓慢、⼴泛、持久13.⾃⾝调节:范围较⼩、不⼗分灵敏14.负反馈:体内的控制系统⼤多数为负反馈,是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式。

例:减压反射13.正反馈:例:分娩、⾎液凝固、排尿。

第四章神经系统1.神经元有⼀个⾄多个树突。

功能:接受刺激并将兴奋性传递给胞体2.⼀个神经元只有⼀个轴突,功能:传递神经冲动,冲动沿轴膜传向轴突终末3.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接触并传递的部位4.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例:排尿,唾液分泌,膝跳反射等)5.⼄酰胆碱是第⼀个被发现的神经递质,能够产⽣⼄酰胆碱的神经纤维称为胆碱能纤维。

6.能够和⼄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称胆碱能受体,分为两类:M型、N型7.毒覃碱受体(M型受体)阻断剂:阿托品。

激动剂:毒覃碱或⽑果芸⾹碱8.烟碱受体(N型受体):阻断剂:筒箭毒9.有机磷中毒现象:多汗、流涎、腹痛、瞳孔缩⼩、⼼跳减慢等症状10.去甲状腺素:能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称为肾上腺素能受体,分为:α型(阻断剂:酚妥拉明)和β型(阻断剂:普萘洛尔)11.中枢兴奋的传播特征:单向传递、中枢延搁;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对内环境改变的敏感和易疲劳。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试题

绪论一、选择题(一)A型题1.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难经》D.《神农本草经》E.《温疫论》2.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A.《黄帝内经》B.《难经》C.《神农本草经》D.《伤寒杂病论》E.《小儿药证直诀》3.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黄帝内经》D.《千金要方》E.《神农本草经》4.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B.《难经》C.《诸病源候论》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E.《温病条辨》5.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A.叶天士B.张从正C.刘完素D.朱丹溪E.李杲6.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A.叶天士B.李东垣C.李中梓D.张介宾E.朱丹溪7.创“三焦”辨证的温病大家是:A.叶天士B.吴鞠通C.薛生白D.王孟英E.余师愚8.提倡中西汇通的医家是:A.吴有性B.王清任C.张锡纯D.李中梓E.王孟英9.中医学认为人体的主宰是:A.心 D.肺 C.脾 D.肝 E.肾10.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A.病B.症C.体征D.证E.病因(二)B型题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论》D.《金匮要略》E.《神农本草经》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的著作是: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著作是: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的著作是: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B.“春善病鼽衄”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E.“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4.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5.昼夜晨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6.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可反映为:(三)D型题1人与环境密切联系的体现是:A.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B.社会的进步C.人和社会关系密切D.地区不同多发病不同E.个人的社会地位改变(四)X型题1.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著作是:A.《难经》B.《内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干金要方》2.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包括:A.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B.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C.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D.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E.社会的治和乱对人体的影响3.中医的“证”包括:A.病变的过程B.病变的原因C.病变的部位D.病变的性质E.邪正的关系4.哪些著作的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A.《诸病源候论》B.《伤寒杂病论》C.《黄地内经》D.《难经》E.《神农本草经》二、填空题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发展概况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重点的两部著作: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①《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②《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四诊、辨证、预防与治则等。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①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是指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②主要内容A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说明结构的完整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病理上的整体性: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的统一关系。

★诊治上的整体性:由外察内,整体调节。

B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域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四时多发病;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地域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C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2、辨证论治①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经典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复制★病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症的基本概念:是指症状和体征,是疾病的临床表现。

★证(证候)的基本概念: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ppt课件

3、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明代.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温病理论的创立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清代.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 《临证指南医案》
吴鞠通—“三焦辨证” 《温病条辨》 4、近代和现代(收集整理时期)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 、
疾病的科学。
特点: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 的思维方法、自然科学为主体、人文社会科学相
交融 (一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的特性 (三)中医学受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四)多学科交叉渗透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藏象学说
精气血津液神学说
经络学说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病因
发病
病机
防治原则
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及关系: 病—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邪气抗争而
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 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包括病因、病理演变规 律、临床症状体征等
症—临床症状体征的总称。疾病的外在表现。
被誉为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三 大奇书 之一(另外两部为《易经》与《道德 经》)
《黄帝内经》成编于春秋战国到两 汉期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 论专著。《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 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 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内容涉 及医学、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 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 哲学、历史等,《黄帝内经》是第 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基础医学概论1

基础医学概论1

3、突触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布 即由突触前末梢向突触后神经元传递 2)突触延搁 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的时间约为0.3~ 0.5ms。当兴奋通过中枢部分时,突触延搁即为中枢 延搁。 3)总和现象和阻塞 有空间和时间性总和。 4)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突触部位易受 内环境理化因素(如缺氧、PH)变化的影响。
(一)结构与功能
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由
1000亿(1011) 神经元 功能:
和1-5万亿(1-5×1012) 感觉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所组成, 运动功能
典型的运动神经元由胞
内脏调节 高级功能
体和突起构成。
P259
二、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神经元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
1.经典突触的概念
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 的特异性功能接触部位称为 突触。
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 正常值:4.5~6L/min,平均5L/min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前负荷调节(异长调节)
心室肌的前负荷: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充盈压
心定律(starling定律): 在一定范围内,心室舒张末期 充盈量增加,心肌受牵拉加大, 其收缩产生的主动张力增大, 搏出量增加。
前负荷(心肌初长)
(2)以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形式
轴突末梢兴奋→Ca2+进入突触前膜→突触前膜释放 抑制性递质→递质经过突触间隙扩散并作用于突触后 膜受体→突触后膜对离子Cl-和K+(主是Cl-)的通透性 升高→ Cl-内流,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 下一级神经元抑制
2. 心室舒张期:
等容舒张期( Period of isovolumic relaxation): 0.06- 0.08s 压力:房内压<室内压< 动脉压 瓣膜: 动脉瓣关闭,房室瓣未开 容积: 心室容积不变 血流方向: 无 (等容收缩期和等容舒张期 心室压力变化最大,心室 容积在等容舒张期最小)

中医基础理论1.绪论(形成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1.绪论(形成发展)

(1) 《脉经》:
晋·王叔和著《脉经》,是 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 记载24种病脉。 确立“寸口脉法“。提 出两手寸、关、尺与脏 腑对应的脉学理论。 归纳24种脉象,并进行 具体描述,使脉象名称 规范化。 阐述脉象的临床意义, 将脉与证统一起来
(2)《针灸甲乙经》
晋·皇甫谧:著《针 灸甲乙经》
(三)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 深刻影响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 的共同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自然学科 的发展都 离不开哲学的作用。
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所说: “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他们总还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
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精髓。
形成于秦汉时期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自然而然地受到当时哲学思想的深 刻影响,这也决定了中医学的发展 方向和历史嬗变的轨迹,为中医学 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自然观和方法 论的基础。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 体,又带有鲜明的社会科 学属性特点,受到古代哲 学的深刻影响,多学科知 识相互渗透的医学科学。
(一)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变 化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
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主要探讨人体的 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体的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 和防治规律 。
中品——120种(补养兼攻病药)
下品——125种(攻病类药)
对药物的四性五味,七情和合,方剂的君、 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作了阐述,并对药物 的产地、采集、炮制方法和剂型与疗效的关 系,成为了历代本草之蓝本。所载药物疗效 确切,如水银治疗疥疮、常山截疟,麻黄止 喘发汗等。
至此,从基础理论的确立,辨 证论治体系的应用,药物专著 的问世,相对完整的中医理论 体系已经形成,为中医学的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基础第一讲:绪论(正式)

中医基础第一讲:绪论(正式)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 又称“方书之祖”。
它确立了六经辨证的纲领及包括理法 方药在内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扁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 战国时期齐国卢邑(今 山东长清县)人,也有 记载为勃海郡鄚(今河 北任丘鄚州镇)人。被 誉为能“起死回生”的 医家,他的医术被认为 是当时的最高水平。尊 称为“中国医学之祖”。
中医学发展简史
1、基础医学 隋代: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金元四大家: 两晋: 王叔和《脉经》 刘河涧: “寒凉学派” 宋代: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张子和: “攻下学派” 金元: 金元四大家 李东垣: “补土学派” 明代: 赵献可、张介宾提出命门学说 朱丹溪: “养阴学派” 清代: 王清任著《医林改错》
他曾通过诊脉, 断定昏迷五日的赵简子“非死症”, 两天后赵”
华佗
华佗,字元 化,沛国谯(今安 徽亳县)人,大约 生于公元2世纪初 叶,卒于建安十三 年(公元208年) 以前。东汉杰出的 医学家。精通内、 外、妇、儿、五官、 针灸各科。
华佗医术精湛,技艺高超, 尤其是在外科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他发明的“麻沸散” 。
该书根据药物性能功效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
上药 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
无毒,多属补养类药物,多服久服不伤人。 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中药 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 无毒有毒,多属补养而兼有攻治疾病的作用的药物, 斟酌其宜。欲过病补虚羸者本中经。 下药 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多毒,属除寒热、破积聚等攻治疾病的药物居多, 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与西方麻醉剂相比(美国人莫尔顿用乙醚进行麻醉是 在1848年),华佗发明的麻醉药领先了一千六、七百年。

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点

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点

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点一、绪论1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中医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2黄帝内经最早的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3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它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4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医学家张机(字仲景)所著。

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

称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医方之祖。

5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6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丰富了病因病机学内容,为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

7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针灸专著。

8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是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9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确立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病因分类。

10金元四大家:刘宪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11刘宪素其学术思想为火热论,六气皆能化火,以降心火、益肾水为要旨,后人称为寒凉派。

12张从正,认为邪去正自安,祛除采用汗、下、吐三法为要。

后人称为攻下派。

13李杲以黄帝内经中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的理论为基础,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临证中善于补上中下三焦之气,以补脾胃为主,提倡调理脾胃、升举清阳,后世称为补土派。

14朱震亨,又称丹溪先生,学术思想是在黄帝内经的少火和壮火基础上,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后人称为滋阴派。

15王清任著有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隔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16明、吴又可著温疫论,创立了戾气说。

17清、叶天士著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

18吴瑭著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创立了三焦辨证。

19中医学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0症即症状,包括症状和体征。

病症是病人自我感觉到的身体不适和异常变化。

体征是医生通过检查病人身体所发现的异常表征。

21证是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等所做出的病理性概括。

22病即疾病,是在病因作用下,正邪斗争、阴阳失调所产生的具有特定发展规律的病变全过程。

23诊断过程中要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医学基础-绪论

医学基础-绪论

人体解剖学 组织 胚胎学 生理学 生物化学 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寄生虫学 免疫学 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药理学 毒理学 分子生物学 流行病学
人体骨骼示意图
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或唐氏综合征)
先天愚型典型 图
舟舟—武汉人
一位先天愚型打电 话
(二)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 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临床”即“亲 临病床”之意,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 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 断,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最大程度上减弱疾病、减轻病人 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临床医学是直接面 对疾病、病人,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
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 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 使用的职责。药学主要研究药物的来源、 炮制、性状、作用、分析、鉴定、调配、 生产、保管和寻找(包括合成)新药等。 医学|教育网整理主要任务是不断提供更有 效的药物和提高药物质量,保证用药安全, 使人类能更好地同病害作斗争。
医 学 基 础 绪论
一、医学是什么?
医学,与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相关,因而受到广泛 的重视。似乎人人对医学都很熟悉,然而给医学下一个 确切的定义却并非易事。 中世纪伟大的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Avicenna, 980一1037),即伊本· 西拿(lbnsina)在其名著《医典》 中,曾经给医学定义如下:“医学是科学,我们从中学 到(a)人体的种种状态,(i)在健康时;(ii)在不健 康时;(b)通过什么方式:(i)健康易于丧失,(ii) 丧失健康时使之恢复健康。换言之,医学就是如何维护 健康的技艺和健康丧失后使之恢复健康的技艺。”
临床医学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革命发生在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 标志为磺胺类药物的发现、抗生素的发现 和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 第二次革命发生在七十年代,标志为电子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机(CT)和磁共振检 查(MRI)的发明与应用。 第三次革命发生在七十年代后期,标志为 利用遗传工程生产生物制品(如生长抑素、 胰岛素、生长激素、干扰素、乙肝疫苗)。

基础医学概论试题

基础医学概论试题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第一节基本组织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所进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自我更新过程。

2.兴奋性机体对环境中的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和特性。

3.反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内部代谢及外边活动所发生的相应改变。

4.刺激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5.阈值也叫阈强度指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6.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为细胞外液。

7.稳态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称为稳态,它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8.组织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的基本成分,由起源相同、类型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

9.内皮衬贴在循环管道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10.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上皮,构成腺。

11.腺以腺上皮为主所构成的器官,具有分泌的功能。

12.神经纤维由神经元长突起以及包绕在它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结构。

13.感受器是感觉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能感受刺激,传导冲动。

14.效应器运动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可支配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15.突触是存在于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靶细胞)之间具有信息传递作用的特殊连接结构。

16.器官机体内由几种功能近似的组织有机结合起来,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17.系统一系列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一方面生理功能,构成系统。

18.体液调节指存在于血液循环或其他体液的一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

19.自身调节指内外环境改变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其本身所呈现出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20.正反馈指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调控作用减弱的过程。

21.负反馈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调控作用加强的过程。

二、填空题1.以解剖学姿势为准,距正中矢状面近者为_内测_;较远者为_外测_。

2.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基础实用教程(一)
绪论
教学计划
人体基本的结构形态的认识与了解 异常病理形态和发病机制的基本了 解 各项医学体征检查的基本了解 各项基本医学技能的学习指导与实 践
教学方案
PBL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 步骤:1.设置驱动问题(课前提问) 2.学生参与查找资料、模拟病人(还 原真实情境) 3.创制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或产品 4.总结
提示:这里的询问主要是为了评价照护对象的护理等
实践训练
本次项目:照护文件的制作 生命体征记录单 医护嘱单 照护交班报告 入住照护评估单 照护过程记录单
照护记录(抬头) 开始照护日期: 本次表格记录日期 记录人:
负责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籍贯: 居住地址: 工作单位: 现病史: 过往病史: 近期主诉: 是否抽烟喝酒:
职业: 工作单位: 民族: 婚否: 教育程度:
注意询问病史时的沟通技巧
家族史:(何为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祖父 母) 女性月经史:(初潮、经期、经量、是否痛经) 孕产史:(孕次、产次、难产、流产、流产记录、几 儿几女) 是否有家属陪护: 是否能自主站立行走: 是否能自主进食: 是否能自主清洁卫生和换洗: 是否能正常大小便: 睡眠情况:(嗜睡、失眠、入睡困难)
一、医学定义
医学的研究对象——人 医学研究范畴:人的生命活动、健康、死亡、 疾病、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因素 认识发病因素和致死原因不是人类医学的最 终目的。 人类医学发展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治病” 而在于“不致病”
医学本质
医学的本质是救护生命,不论是群体生命, 还是个体生命。(生产价值和个人创造) 医学是人类维护健康的工具。 人不是机器,更不是工具。(如二战时期) 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 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 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法 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又把人道主义的内涵具 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
循证医学
英语:Evidence-based medicine,缩写为EBM
养生小贴士
击掌法:双掌互击 ,不宜用大力,以阴柔劲即可。 一般每次在10分钟至半小时左右 。 用意念感知震动,从手到双臂 ,打通手三阴、手 三阳经络 ;再感知到头部的震动,使眼、耳、鼻、 舌等 (头为诸阳之会);再感知到上半身的震动, 刺激五脏六腑 ;最后感知到全身的震动,四肢百 骸皆感到神清气爽 。 特别适合长期坐位的人。操作简便也适合中老年人
现今医学发展弊端
技术发展 追求经济利益 医药的滥用、过度医疗(绝对要避免) 过度医疗是指医方在非医学目的驱使下,出于不良 动机,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而提供给患 方的,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值,只是徒增医 疗卫生资源耗费的诊治行为。
(参考资料:孙福川,尹梅.过度医疗的伦理学会诊及其治疗处方—兼 论临床诊治最优化伦理准则[J].医学与哲学,2003,24(9): 16)
相关职业规划二
照护员: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陪伴和家务、 个人护理、健康引导和专业护士服务等。他的服务 理念是让老人们在家中生活更安全、舒适、享有自 尊和保持独立,同时让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得到保 障。 职业前景——居家养老的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老年 人家庭的青睐 。老人在选择居家养老时,只能找 保姆或护工,这些人不具备专业知识,也没有准入 标准,不利于居家养老。所以未来团队化专业化老 年服务将会成为居家养老的趋势 。
考核方案
课堂问答(个人) 课堂实践(以小组形式加分,按完成度,课 堂效果给分,提前完成加分,延后小组适度 减分) 课堂纪律(个人) 期末提出个人对该学科设想、学习后感想、 个人对自身未来从业计划。
相关职业规划一
社会工作师: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利用 个案、社区、小组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 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正为职 业的社会服务人员。 职业前景——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师大多活跃在 社会福利、社区矫治、司法等各个领域,并开始逐 步向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心理辅导等广大领域 扩展。他们发挥的维系社会良好秩序的作用如今日 益得到社会的认可。
人道主义
个人尊严 道德平等 诚信、诚心 人道主义精神,更着重体现以人为本的,以 人类自身功能观念意义上的一种良知,及其 在这个意识的作为支配下,形成一种以高度 文明为基础,以人类和谐发展为目的的这样 的普世观。
医学模式的转变
其实是人类对医学功能认知的转变 疾病的宿主-疾病产生环境-疾病的病因 (研究的是人所患的疾病) 生物-心理-社会 (研究的是将人看作一个整体,包括人的心理 因素和所生存的社会带来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