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扶墙计算

合集下载

塔吊附墙计算

塔吊附墙计算

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时间:目录一、塔吊附墙概况二、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三、结构柱抗剪切验算四、附墙杆截面设计和稳定性强度验算一、塔吊附墙概况本工程结构高度53.4 m,另加桅杆15米,总高度68.4米。

本工程采用FO/23B塔吊,塔吊采用固定式现浇砼基础,基础埋设深度-5.35m,塔身设两道附墙与结构柱拉结:塔身升到12标准节时,设第一道附墙于第6标准节(结构标高23.47米),塔吊升到第17标准节时,设第二道附墙于第14标准节(结构标高42.8米),然后加到第23标准节为止。

在加第二道附墙之前,第一道附墙以上有17-6=11个标准节,而第二道附墙以上塔身标准节数最多为23-14=9节,因此,第二道附墙设置之前第一道附墙受力最大。

本计算书将对第一道附墙进行受力计算和构造设计。

为简化计算和偏于安全考虑,第二道附墙将采用与第一道附墙相同的构造形式。

本工程计划使用金环项目使用过的塔吊附墙杆。

根据塔吊与结构的位置关系,附墙杆夹角较小,附墙杆与结构柱连接的予埋件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

本计算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附墙杆及支座受力计算,结构柱抗剪切及局部受压验算,附墙杆予埋件锚筋设计,附墙杆型号选用。

二、塔吊附墙杆受力计算(一)、塔吊附墙内力计算,将对以下两种最不利受力情况进行:1、塔机满载工作,起重臂顺塔身x-x轴或y-y轴,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见图1);2、塔机处于非工作状态,起重臂处于塔身对角线,风向由起重臂吹向平衡臂(见图2)。

对于第一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承担吊臂制动和风力产生的扭矩和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

对于第二种受力状态,塔身附墙仅承受附墙以上自由高度下塔身产生的水平剪力。

以下分别对不同受力情况进行计算:(二)、对第一种受力状态,附墙上口塔身段面内力为:弯矩:M=164.83(T.m)剪力:V=3.013(T)扭矩:T=12(T.m),则:1、当剪力沿x-x轴时(见图a),由∑MB=0,得T+V*L1 -LB0’*N1=0即:N1=(T+ V*L1)/ LB0’=(12+3.013*3.65)/5.932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A反力为:RAY= N1*sin52.3426=3.88*sin52.3426=2.84(T)RAx= N1*cos52.3426=3.88* cos52.3426=2.64(T)由∑MC=0,得N3*LG0’+T+V*0.8=0即:N3=-(T+ V*0.8)/ L G0’=-(12+3.013*0.8)/0.966=-14.92(T)由∑M0’=0,得N2*LC0’-(T+V*L6)=0即:N2 =(T+ V*L6)/ L C 0’=(12+3.013*0.027)/0.98=12.33(T)由力平衡公式∑Ni=0,得RAY+RBY=0和-RAX-RBX +V =0,故RBY= -RAY =-2.84(T)(负值表示力方向与图示相反,以下同)RBX = -RAX +V =-2.64+12.33=9.48(T)2、当剪力沿y-y轴时(见图b),由∑MB=0,得T-(V*L4+LB0’*N1)=0即:N1=(T-V*L4)/ LB0’=(12-3.013*4.5)/5.932=-0.263(T)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A反力为:RAY= N1*sin52.3426=-0.263*sin52.3426=-0.171(T)RAx= N1*cos52.3426=-0.263* cos52.3426=-0.2(T)由∑MC=0,得N3*L C0’ +T+V*0.8=0即:N3=-(T+ V*0.8)/ L C0’=-(12+3.013*0.8)/0.98=-14.91(T)由∑M0’=0,得N2*LC0’-(T+V*L5)=0即:N2 =(T+ V*L5)/ L G 0’=(12+3.013*0.2)/0.966=13.05(T)由静力平衡公式∑Ni=0,得RAY +RBY+V =0和RAX+ RBX =0,故RBY= -(RAY +V)=-(-3.16+12)=-8.84(T)RBX = -RAX =2.93(T)(二)、对第二种受力状态(非工作状态),附墙上口塔身段面内力为:弯矩:M=191.603(T.m)剪力:V=10.036(T),剪力沿塔身横截面对角线,对图c,由∑MB=0,得V*LBH +LB0’*N1=0即:N1=-V*LBH/ LB0’=-10.036*0.6/5.932=-1.015(T)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A反力为:RAY= -N1*sin52.3426=-1.015*sin52.3426=-0.8(T)RAx= -N1*cos52.3426=-1.015* cos52.3426=-0.62(T)由∑MC=0,得N3*L0’C+ V* LC0=0即:N3=- V* LC0/ L C0’=-10.036*1.132/0.98=-11.6(T)由∑M0’=0,得N2*LC0’-V*L7=0即:N2 = V*L7/ L C 0’=10.036*0.17/0.98=1.74(T)由力平衡公式∑Ni=0,得RAY +RBY+V*cos450=0和-RAX-RBX +V*sin450 =0,故RBY= -RAY- V*cos450 =0.8-10.036*cos450=-6.3(T)RBX = -RAX +V* sin450 ==0.62+10.036*sin450=7.79(T)对图d,由∑MB=0,得V*LBG +LB0’*N1=0即:N1=-V*LBG/ LB0’=-10.036*5.67/5.932=-9.6(T)由∑MC=0,得N3*0+ V* LC0=0,即N3=0通过三角函数关系,得支座A反力为:RAY= N1*sin52.3426=-9.6*sin52.3426=-7.6(T)RAx= -N1*cos52.3426=-9.6* cos52.3426=-5.87(T)由静力平衡公式,得RAY +RBY+V*sin450=0和RAX+RBX +V*cos450 =0,故RBY=-RAY-V*sin450=7.6-10.036*cos450=0.5(T)RBX=-RAX-V*sin450=-5.87-10.036*sin450=-13(T)根据如上计算,附墙杆件和支座受力最大值见下表:AB杆BC杆BD杆A支座B支座RAX RAY RBX RBYN1=-9.6t N2=13.05t N3=-14.92t 7.6t 5.87t -13t 0.5t由于外力方向可向相反方向进行,故以上数值可正可负,均按压杆进行设计。

塔吊附墙长度

塔吊附墙长度

塔吊附墙长度
摘要:
一、塔吊附墙长度的定义和作用
二、塔吊附墙长度的计算方法
三、塔吊附墙长度的注意事项
四、结论
正文:
塔吊附墙长度是指塔吊在建筑物上附着时,从塔吊中心点到建筑物墙面的垂直距离。

这个长度对于塔吊的安全使用和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至关重要。

塔吊附墙长度的计算方法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结构、塔吊的类型和施工要求。

一般来说,计算塔吊附墙长度的基本公式为:附墙长度= 建筑物高度- 塔吊顶部离地面高度。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到塔吊臂的长度、建筑物的形状和尺寸等因素。

在确定塔吊附墙长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塔吊附墙长度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和标准,避免因过长或过短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2.考虑建筑物的承载能力,防止因塔吊附墙长度不当导致建筑物结构受损。

3.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塔吊附墙长度,以提高施工效率。

总之,塔吊附墙长度的合理计算和调整对于确保施工安全和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塔吊附墙验算计算书

塔吊附墙验算计算书

塔吊附墙验算计算书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本文的计算依据为《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标准》/T187-2019和《钢结构设计标准》GB-2017.一、塔机附着杆参数塔机型号为QTZ63(TC5610)-中塔身桁架结构类型,计算高度为98m,起重臂长度为56m,起重臂与平衡臂截面计算高度为1.06m。

塔身宽度为1.6m,平衡臂长度为12.9m。

工作状态时扭矩标准值Tk1为269.3kN·m,包含风荷载。

非工作状态下不平衡自重引起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为1940kN·m(反向),工作状态下不平衡自重引起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k为1720kN·m。

附着杆数为四杆附着,附墙杆截面类型为格构柱,附墙杆类型为Ⅰ类,塔身锚固环边长为1.8m。

二、风荷载及附着参数附着次数为2,附着点1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5m,附着点2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2.2m,附着点3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2.2m,附着点4到塔机的横向距离为2.2m。

工作状态基本风压ω为0.2kN/m,塔身前后片桁架的平均充实率α为0.35.点1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2m,点2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4.8m,点3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3.2m,点4到塔机的竖向距离为3.2m。

非工作状态基本风压ω'为0.35kN/m。

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风压等效高、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附着点高度、附着点净高、工作状态风压等效均布荷载等参数均有具体数值,这里不再赘述。

285.472kN时,支座6处附墙杆内力计算如下: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6处的附墙杆承担,因此需要计算支座6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根据扭矩组合标准值T kTk1269.3kN·m,可得到T的值。

同时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需要将水平内力Nw计算出来。

根据计算简图和塔机附着示意图、平面图,可以得到α和β的值,并用力法计算各杆件轴力。

最终得到支座6处附墙杆的水平内力Nw20.5RE285.472kN。

塔吊附墙计算知识讲解

塔吊附墙计算知识讲解

塔吊附墙计算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

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和锚固(一):支座力计算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 W K=W OхµZхµsхβz其中W O——基本风压(Kn/m2),安装《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W O=0.75kN/m2;µ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µZ=1.170;µs————风荷载体型系数:µs=0.065;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 =0.70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N W =W KχBχK S其中W K——风荷载水平压力,W K=0.04kN/m2B ——塔吊作用宽度,B=0.00mK s——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 s=0.20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q=0.00kN/m风荷载实际取值q=0.03kN/m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2358kN.m风荷载取值q=0.10kN/m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1335kN.m计算结果: Nw=75.351kN(二):附着杆内力计算计算简图: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其中:本项目塔吊计算参数为:C=1.60米,b1=8.50米,a2=9.10米(三):第一种工况的计算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从0-360循环,分别取正负两种情况,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59.23 kN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04.32 kN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32.65 kN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59.23 kN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04.32 kN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32.65 kN(四):第二种工况的计算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起重臂,不考虑扭矩的影响。

塔吊扶墙附着计算书

塔吊扶墙附着计算书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一、塔机附着杆参数二、风荷载及附着参数附图如下:塔机附着立面图三、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 kq k=0.8βzμzμsω0α0h=0.8×1.695×1.206×1.95×0.2×0.35×1.06=0.237kN/m 2、扭矩组合标准值T k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 k2T k2=1/2q k l12-1/2q k l22=1/2×0.237×572-1/2×0.237×12.92=365.287kN·m 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T k=0.9(T k1+ T k2)=0.9×(270+365.287)=571.758kN·m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计算简图剪力图得:R E=77.975kN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4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4、附墙杆内力计算支座4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k(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4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 w=20.5R E=110.273kN。

计算简图:塔机附着示意图塔机附着平面图α1=arctan(b1/a1)=53.241°α2=arctan(b2/a2)=46.353°α3=arctan(b3/a3)=46.353°α4=arctan(b4/a4)=53.241°β1=arctan((b1-c/2)/(a1+c/2))=46.185°β2=arctan((b2+c/2)/(a2+c/2))=46.185°β3=arctan((b3+c/2)/(a3+c/2))=46.185°β4=arctan((b4-c/2)/(a4+c/2))=46.185°四杆附着属于一次超静定结构,用力法计算,切断T4杆并代以相应多余未知力X1=1。

塔吊附墙计算

塔吊附墙计算

8#(B3)塔吊附墙杆设计1、第三道附墙1.1支座反力计算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简化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ωk=ω0×μz×μs×βz= 0.400×1.170×1.790×0.700 =0.586 kN/m2;其中ω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ω0 = 0.400 kN/m2;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μz = 1.790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 1.170;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 = 0.700;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q = W k×B×K s = 0.586×1.700×0.200 = 0.199 kN/m;其中 W k──风荷载水平压力,W k= 0.586 kN/m2;B──塔吊作用宽度,B= 1.700 m;K s──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 s= 0.200;实际取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 = 0.199 kN/m;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 = 1743.000 kN·m;弯矩图变形图剪力图计算结果: N w = 121.6407kN ;1.2 附着杆内力计算计算简图: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ΣF x=0T1cosα1+T2cosα2-T3cosα3=-N w cosθΣF y=0T1sinα1+T2sinα2+T3sinα3=-N w sinθΣM0=0T1[(b1+c/2)cosα1-(α1+c/2)sinα1]+T2[(b1+c/2)c osα2-(α1+c/2)sinα2]+T3[-(b1+c/2) cosα3+(α2-α1-c/2)sinα3]=M w其中:α1=arctan[b1/a1] α2=arctan[b1/(a1+c)] α3=arctan[b1/(a2- a1-c)]第一种工况的计算: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

塔吊附着方案(计算书参考版本,不同塔吊是不同的)

塔吊附着方案(计算书参考版本,不同塔吊是不同的)

一、计算书塔机附着验算(32层)计算书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一、塔机附着杆参数二、风荷载及附着参数第2次附着40 15 0.832 1.95 1.95 1.763 1.801 0.308 0.471 第3次附着55 15 0.922 1.95 1.95 1.755 1.792 0.339 0.52 第4次附着70 15 1.008 1.95 1.95 1.733 1.766 0.366 0.56 第5次附着85 15 1.087 1.95 1.95 1.708 1.746 0.389 0.597 第6次附着100 15 1.16 1.95 1.95 1.699 1.734 0.413 0.633 悬臂端121 21 1.254 1.95 1.95 1.686 1.728 0.443 0.681 附图如下:塔机附着立面图三、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 kq k=0.8βzμzμsω0α0h=0.8×1.686×1.254×1.95×0.2×0.35×1.06=0.245kN/m2、扭矩组合标准值T k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 k2T k2=1/2q k l12-1/2q k l22=1/2×0.245×562-1/2×0.245×12.92=363.775kN·m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T k=0.9(T k1+ T k2)=0.9×(269.3+363.775)=569.768kN·m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计算简图剪力图得:R E=146.645kN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7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塔吊附墙

塔吊附墙

一、附墙支撑布置附墙支撑设三道。

第一道设于离地33m处,第二道设于63m处,第三道设于70m处。

每道支撑有三根支撑杆,即AC杆,BC杆,及A,D杆,各杆与墙面的夹角大于见相应规定。

二、附墙支撑内力计算1、荷载取值:塔机在33米处设置第一道支撑,当塔机升至70米时需要在63米处设置第二道支撑。

此时塔机在风力作用下第一道支撑承受最大荷载。

最大风力:按10级强风考虑,风速达28.4m/s(通常南京地区按9级强风考虑)。

塔机处于非工作状态。

作用于附墙支撑横向水平力P=17.019T。

2、附墙支撑内力计算:(1)假定塔吊标准节通过附墙架与附墙支撑相连附墙架的刚度很大。

计算不计其变形刚体考虑。

为了计算方便,A,D杆与AC杆,与墙的预埋件不在一处,因AA,距离很近,近似看做同一点,因而将AD杆代替A,D杆。

(2)内力计算切断BC杆,代替轴向拉力NBC(拉为正),其y方向为yBC,x方向为xBC。

对A点取矩为0。

①ΣMA=0-YBC·(5.8348+6.135)-P·(8.07026+1.000)=0YBC=-9.07026*P/11.97=-0.75775PNBCSinα1=yBC得NBC=yBC/Sinα1=-0.75775·P/Sin55.4370=-0.92016PXBC=yBC/tgα1=-0.75775·P/tg55.437=-0.5220P②切断AD杆,用NAD代替(拉为正),其y方向为yAD,x方向为xAD,对C点取力矩为0。

ΣMC=0+yAD(6.13501)-xAD(8.470)-P·1.0=0又因为yAD=tgα2*xAD代入上式得xAD(tgα2×6.13501-8.470)=PxAD(tg63.51×6.13501-8.470)=P xAD=P/(12.3105-8.470)=P/3.8405=0.26038PyAD=tg63.51×0.26038P=0.5224PNAD=yAD/Sinα2=0.5224P/Sin63.51=0.5837P③切断AC杆代以NAC,在y方向yAC,x方向为xAC,对整个塔机平面取平衡体Σx=0-XAD-XAC+XBC+P·Cos4.5886=0-0.26038P-XAC+(-0.5220)P+P·0.9968=0XAC=-0.260389-0.5220P+0.9968P=0.2144PΣy=0-yAD-yAC-yBC+p·Sin4.5886=0-0.5224p-yAC-(-0.755775)P+0.08P=0yAC=0.3154PNA=yAC/Sin54.0834=0.3154P/0.8099=0.3894P以上计算结果列图。

塔吊附着计算书

塔吊附着计算书

风压等效高 工作状态风 非工作状态
附着点高度 附着点净高
工作状态风 非工作状态 压等效均布 风压等效均
第N次附着 h1(m)
h01(m)
度变化系数 荷载体型系 风荷载体型
μz
数μs
系数μs'
振系数βz
风振系数βz' 线荷载标准 布线荷载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值qsk
准值qsk'
第1次附着 22.15
22.15
0.734
2、扭矩组合标准值Tk 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k2 Tk2=1/2qkl12-1/2qkl22=1/2×0.164×562-1/2×0.164×11.52=246.308kN·m 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 Tk=0.9(Tk1+ Tk2)=0.9×(35+246.308)=253.177kN·m
附墙杆3长细比: λ3=L0/i=(a32+b32)0.5/i=(22052+37372)0.5/44.9=96.638≤[λ]=150,查规范表得: φ3=0.577 满足要求!
附墙杆1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1=N1/(φ1A)=249608/(0.546×3364.25)=135.887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附墙杆2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2=N2/(φ2A)=187217/(0.415×3364.25)=134.09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附墙杆3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σ3=N3/(φ3A)=133727/(0.577×3364.25)=68.89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1.76

QTZ5513塔吊附墙计算方案另附有附墙拉杆图纸

QTZ5513塔吊附墙计算方案另附有附墙拉杆图纸

QTZ5513塔吊附着计算一、塔吊情况:塔吊采用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QTZ80(QTZ5513)型塔吊。

该塔吊标准节中心与建筑物附着点的距离为6.76米,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结构现初步确定附墙的附着方案,该方案采用3根拉杆对塔吊进行附着,附着杆与建筑物梁面上的连接钢板(厚20)用双面贴角焊缝焊接,焊缝高度hf=10,焊缝长度320,联接钢板通过8根Φ22钢筋固定在建筑物上,其附着位置参见下图。

二、编制依据:《QTZ80塔式起重机说明书》广西建工集团建筑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编制。

三、塔吊附墙杆结构图1、拉杆1结构图:2、拉杆2结构图:3、拉杆3结构图:四、附墙杆内力计算1、支座力计算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支座反力计算结果如下:①、工作状态:水平力 Nw=190.276 kN,扭矩 Mw=129 kN∙m②、非工作状态:水平力 Nw=205.526 kN2、附墙杆内力力计算①、计算简图:②、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T1[(b1 +c/2)cosα1-(a1+c/2)sinα1]+ T2[(b2 +c/2)cosα2- (a2+c/2)sinα2]+ T3[- (b3 +c/2)cosα3+ (a3 -a1 -c/2)sinα3]=M w其中:α1=60°,α2=52°,α3=60°③、工作状态计算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从0-360循环,分别取正负两种情况,分别求得各附着杆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62 kN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89.6 kN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16.2 kN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62 kN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89.6 kN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16.2 kN④、非工作状态计算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起重臂,不考虑扭矩的影响。

塔吊附墙计算

塔吊附墙计算

附着计算计算书中天工程;工程建设地点:1;属于框剪结构;地上11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1m;标准层层高:2.9m ;总建筑面积:841平方米;总工期:0天。

本工程由投资建设,设计,地质勘察,监理,组织施工;由1担任项目经理,1担任技术负责人。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施工图纸及以下规范及参考文献编制:《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编制。

塔机安装位置至附墙或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时,需要增设附着杆,附着杆与附墙连接或者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必须进行附着计算。

主要包括附着支座计算、附着杆计算、锚固环计算。

一、支座力计算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简化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ωk=ω0×μz×μs×βz= 0.400×1.170×1.620×0.700 =0.531 kN/m2;其中ω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ω0 = 0.400 kN/m2;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μz = 1.620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 1.170;βz──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 = 0.700;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q = W k×B×K s = 0.531×1.600×0.200 = 0.170 kN/m;其中 W k──风荷载水平压力,W k= 0.531 kN/m2; B──塔吊作用宽度,B= 1.600 m;K s──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 s= 0.200;实际取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 = 0.170 kN/m;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 = 500.000 kN·m;弯矩图变形图剪力图计算结果: N w = 63.7062kN ;二、附着杆内力计算计算简图: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ΣF x=0T1cosα1-T2cosα2-T3cosα3=-N w cosθΣF y=0T1sinα1+T2sinα2+T3sinα3=-N w sinθΣM0=0T1[(b1+c/2)cosα1-(α1+c/2)sinα1]+T2[-(b1+c/2)cosα2+(α2-α1-c/2)sinα2]+T3[-(b1+c/2 )cosα3+(α2-α1-c/2)sinα3]=M w其中:α1=arctan[b1/a1] α2=arctan[b1/(a2-a1)] α3=arctan[b1/(a2- a1-c)]2.1 第一种工况的计算: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

塔吊扶墙附着计算书

塔吊扶墙附着计算书

塔机附着验算计算书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一、塔机附着杆参数二、风荷载及附着参数附图如下:塔机附着立面图三、工作状态下附墙杆内力计算1、在平衡臂、起重臂高度处的风荷载标准值q kq k=0.8βzμzμsω0α0h=0.8×1.695×1.206×1.95×0.2×0.35×1.06=0.237kN/m 2、扭矩组合标准值T k由风荷载产生的扭矩标准值T k2T k2=1/2q k l12-1/2q k l22=1/2×0.237×572-1/2×0.237×12.92=365.287kN·m集中扭矩标准值(考虑两项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系数取0.9)T k=0.9(T k1+ T k2)=0.9×(270+365.287)=571.758kN·m3、附着支座反力计算计算简图剪力图得:R E=77.975kN在工作状态下,塔机起重臂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风向的随机性,在计算支座4处锚固环截面内力时需考虑塔身承受双向的风荷载和倾覆力矩及扭矩。

4、附墙杆内力计算支座4处锚固环的截面扭矩T k(考虑塔机产生的扭矩由支座4处的附墙杆承担),水平内力N w=20.5R E=110.273kN。

计算简图:塔机附着示意图塔机附着平面图α1=arctan(b1/a1)=57.291°α2=arctan(b2/a2)=52.431°α3=arctan(b3/a3)=50.505°α4=arctan(b4/a4)=55.469°β1=arctan((b1-c/2)/(a1+c/2))=51.691°β2=arctan((b2+c/2)/(a2+c/2))=51.691°β3=arctan((b3+c/2)/(a3+c/2))=49.97°β4=arctan((b4-c/2)/(a4+c/2))=49.97°四杆附着属于一次超静定结构,用力法计算,切断T4杆并代以相应多余未知力X1=1。

特殊部位塔吊附墙布置及计算方法

特殊部位塔吊附墙布置及计算方法

特殊部位塔吊附墙布置及计算方法摘要:通过对住宅楼塔吊附墙的附着点的布置和附着点部位的结构承载力的不同计算模式比较,调整塔吊附墙的附着部位的结构承载力形式,以实现塔吊附墙附着点部位在结构配筋不增加或者少增加的情况下,实现结构承载力满足附墙附着点的荷载。

关键词:塔吊附墙;附着;阳台梁;荷载1 塔吊附墙的布置案例随着群体建筑的不断增多,特别是住宅楼群体通过大地下室连成一体,这样,形成较多楼座的塔吊位于楼座侧的地下室内,由于受地下室结构基础筏板、梁板及上部建筑的影响,并需考虑塔吊运行覆盖范围和起重量的影响,塔吊的布置位置会造成部分附墙无法正常布置于框架及剪力墙上,有时会布置于建筑阳台梁上。

而目前,阳台外侧梁的配筋较小,其无法承载较大的荷载,因此,不能按传统的梁考虑承载侧向荷载,需通过综合利用阳台楼板及内侧墙梁的共同作用,通过梁板共同作用承载计算,复核是否可以承载中小型塔吊的附着的荷载。

塔吊附墙件主要传递水平荷载,通过改变附墙的布置方式,调整阳台梁板的受力计算模式,实现不增加或者少增加阳台梁板配筋。

不同形式塔吊设计的附墙附着点的形式不同,附着于结构部位的荷载也不同,对于一般住宅工程采用的中小型塔吊(如QTZ63)来说,其为三点附着,附着部位的荷载计算荷载布置如下图所示,F--、N--表示考虑活载计算系数后的荷载,X--为附着点最大水平荷载,Y--为附着点最大垂直荷载。

图1 图2 图3图1为某塔吊附墙布置图,塔吊布置于两阳台的中心对称轴线位置,阳台边梁截面为200*400,配筋为6@200(2),212、212,中间支座处上排筋为218;阳台悬挑边梁XL1截面为200*400,配筋为8@100(2),220、212;阳台中间悬挑梁XL5截面为200*400,配筋为8@100(2),322/220、212;内侧剪力墙侧梁的截面为200*430,配筋为10@100/200(2),220/216、520(2/3)。

塔吊增加混凝土柱附墙支座验算

塔吊增加混凝土柱附墙支座验算

2#楼塔吊增加混凝土柱附墙支座验算首道附墙位于11层, 锚板宽度为390㎜.增加C30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1100mm*200mm,配筋为10根HRB400级Φ18钢筋, 箍筋Φ10@200mm。

一、混凝土承压验算1.设计水平荷载计算查说明书计算得附着点的水平荷载为180KN, 取分项系数1。

5.动力系数1.2。

作用到该柱的设计水平力为:H=180*1。

5*1。

2=324kN2.混凝土7天强度设计值R 7= R28*ln 7/ln28=14。

3×1.94591/3。

332205=8。

35N/㎜²3.附着点局部7天混凝土承压计算H砼=0。

95fcBLmη=0.95*8。

35*1000*390*0.75=23200kN4.局部混凝土承压验算H≦H砼混凝土局部承压满足要求。

二、柱配筋验算附墙连接点简图1.最大弯矩计算M A =(324*1.15*1。

22)/2。

352=97。

16kN ·mM B =(324*1.152*1。

2)/2。

352=93.11kN ·mM 中=(2*324*1.152*1.22)/2.353=95.09kN ·m最大弯矩M max =M A =97.16kN ·m2.最小配筋面积计算α=97.16*10^6/(1100*2002)= 2。

208查混凝土结构计算图表(中南建设设计院出版)第22页得, ρ=0.67%, 计算HRB400级钢筋最小配筋面积:A S =ρbh 0=0。

67%*1100*(200—40)=1179.2mm 23.配筋验算实际配筋10根Φ18面积为10×254.5=2545mm 2>最小配筋面积1179.2mm 2。

柱实际配筋满足要求。

三、混凝土抗剪验算1.最大剪力计算V AC =(324*1.22)*(1+2*1.15/2。

35)/2。

352=167。

17kN V CB =167.17-324=-156.83kN最大剪力V max = V AC =167.17kN2.混凝土承受剪力能力计算混凝土承受剪力计算公式为: VC=0.7ftbh0其中:F t —-混凝土抗拉设计强度;C30混凝土f t =1.43 B ——截面宽度h 0——截面高度减3—5cmV C =0.7*1。

塔吊附墙方案

塔吊附墙方案

一、工程概况金晖家园一期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小村33#,南临北二环路,西临学院南路,共分为丙1#、丙2#、丙3#住宅楼及汽车库四个单体工程。

其中丙3#楼地上二十三层,屋面设备层一层,建筑檐高高度70.2米,标准层层高2.8米,十四层层高3.1米。

结构施工阶段使用一台FO/23B塔吊,自由高度59.8米,基础顶标高▽-4.9米,由于施工需要,该塔吊最终高度近90米,超过自由高度时应先安装附墙,然后接长。

二、附墙高度(一)第一次附墙塔吊基础顶标高▽-4.9米,安装附墙时,墙体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按照现场情况约需12天左右,该段时间将施工两个标准层,高度5.6米,要保持塔吊仍然能够使用,吊钩高度应较在施层高12米左右,所以第一道附墙高度不得高于59.8-4.9-5.6-12=37.3米,本工程十二层楼层标高▽30.75米,墙体距塔吊基础高度在35.65米至38.45米,因而选择附墙安装在该层楼层以上90cm处,塔高36.55米,楼高31.65米。

(二)第二次附墙依据塔吊使用说明书,附墙以上部分塔身节数不超过15节,标准节高度不超过45米,要满足本工程需要,还需进行二次锚固,选择二道附墙安装在十六层楼板以上90cm处,塔高48.05米,楼高43.15米。

第二次锚固后,应拆除第一次锚固。

锚固示意图见附图一三、附墙类型本工程附墙选用塔吊使用说明书中标准的三杆式附墙杆系,拉杆示意图见附图二,锚固点埋件见附图三。

四、墙体强度验算附墙处墙体砼标号C30,墙厚在十四层为240mm,十六层墙体厚220mm,配筋Ф12@200双排双向,。

经查表C30砼f t=1.5N/mm2按无配筋情况计算抗冲剪力:F t=0.6u m f t h o=0.6×2×(650+205+400+205)×205×1.5=538740N附墙与墙体夹角按60℃计算F MAX合=(21270+28323)×9.8×sin60℃=420898N< 0.8F t=430992N在墙体砼达到80%设计强度后,即可安装附墙。

TC5610中联重科塔吊附墙验算

TC5610中联重科塔吊附墙验算

1.5
2.0
安全系数
抗倾覆验算需满足安全系数要求,确 保塔吊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发生倾
覆。
稳定性
塔吊结构设计需考虑风力、地震等因 素,确保塔吊在恶劣环境下也能保持
稳定。
结构抗滑移验算
抗滑移验算主要关注塔吊基础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否足以抵抗塔吊工作状 态下产生的水平推力,防止塔吊发生滑移。
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塔吊自重、风载、吊重等因素,并根据塔吊基础的材质 、尺寸、地基承载力等参数确定摩擦系数。
整体稳定性分析需要考虑塔吊的结构形式、材料特性、荷载工况、环境条件 等因素,并使用相应的计算软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需要满足国家标准的要 求,确保塔吊的安全性。
总结与建议
加强附墙结构强度
附墙结构是塔吊安全的关键,应确保其强 度和刚度满足要求,防止出现坍塌或变形 。
重视风载和地震作用
风载和地震作用对塔吊稳定性影响较大, 应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采取必要的防风 防震措施。
影响因素
风载、塔吊自重、吊 重
塔吊自重、吊重
分析斜拉索的受力情况,可以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塔身结构受力分析
塔身结构承受着来自吊臂、平衡臂、起升机构、行走机构和操作室等部件的 荷载,以及风力、地震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力。塔身结构受力分析是塔吊设计 中的关键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各种荷载和力的作用,并进行合理的受力分析 。
规范和标准
附墙验算需符合相关规范和 标准的要求,如《建筑起重 机械安全规程》、《建筑结 构荷载规范》等。
遵循相关规范,确保塔吊附 墙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构分析
需对附墙结构进行静力学和 动力学分析,考虑各种荷载 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确保附墙结构能够承受塔吊 的重量、风力、地震力等。

塔吊附墙的规范多少米

塔吊附墙的规范多少米

塔吊附墙的规范多少米塔吊与墙体的规范是指塔吊距离墙体的安全距离,旨在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并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以下是塔吊附墙的规范,需要1000字。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如果需要使用塔吊,必须依据国家相关标准以及工程实际情况来确定塔吊与墙体之间的距离。

塔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塔吊附墙的规范与要求也是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首先,塔吊与墙体的安全距离需要根据塔吊的型号和高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安全距离可以按照塔吊高度的倍数来计算。

例如,塔吊高度为50米,安全距离的计算可以基于50米高度的倍数,通常为塔吊高度的1.5倍。

这意味着,塔吊与墙体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为50米的1.5倍,即75米。

其次,塔吊与墙体的安全距离还需要考虑塔吊的工作范围以及施工材料的重量。

塔吊在施工现场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机械设备,它的回转范围以及工作半径需要在设计时考虑到。

施工材料的重量也是计算安全距离的重要因素,因为塔吊需要承载并运输这些材料。

此外,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也会对塔吊与墙体的安全距离产生影响。

如果周围有其他建筑物或者设备,也需要考虑它们对塔吊操作的限制,以避免发生碰撞和倾覆等潜在风险。

最后,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勘和设计,确保塔吊与墙体之间的安全距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

监理单位也需要对安全距离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

总结来说,塔吊附墙的规范需要根据塔吊的型号和高度、工作范围、施工材料重量以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清晰的规范和合理的安全距离可以确保塔吊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

sap2000塔吊附墙计算

sap2000塔吊附墙计算

sap2000塔吊附墙计算SAP2000塔吊附墙计算引言:塔吊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起重设备,用于搬运和安装大型构件。

为了确保塔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其进行附墙计算。

本文将介绍使用SAP2000软件进行塔吊附墙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一、SAP2000简介SAP2000是一款常用的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分析功能。

它可以模拟各种结构的力学行为,包括塔吊附墙计算。

二、塔吊附墙计算的基本原理塔吊附墙计算是为了确定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对附墙所产生的荷载,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

计算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塔吊的几何参数:包括塔吊的高度、臂长、吊臂旋转角度等。

2. 建立模型:使用SAP2000软件建立塔吊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将塔吊的结构和附墙同时考虑在内。

3. 施加荷载:根据塔吊的实际工况,施加相应的荷载,包括自重、吊重、风荷载等。

4. 分析计算: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得到塔吊在不同工况下对附墙所产生的应力和变形。

5. 判断墙体稳定性: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墙体是否能够承受塔吊荷载,并进行必要的加固设计。

三、SAP2000塔吊附墙计算的步骤1. 建立模型:在SAP2000软件中,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和材料性质,建立塔吊和附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2. 设定边界条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塔吊和附墙的边界条件,如固支或铰支等。

3. 施加荷载:根据塔吊的实际工况,对模型施加相应的荷载,包括塔吊自重、吊重和风荷载等。

4. 进行分析计算:使用SAP2000软件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得到塔吊和附墙的应力和变形。

5. 判断墙体稳定性:根据计算结果,判断附墙是否满足稳定性要求。

如果出现问题,需要进行加固设计。

6. 优化设计: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优化设计,以提高塔吊和附墙的性能和安全性。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SAP2000塔吊附墙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确保模型准确:建立模型时要考虑到塔吊和附墙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以及实际工况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吊附着计算书
目录
1、工程概况
2、材料要求
3、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
4、附着装置
5、附着装置的安装高度
6、安全要求
7、附件:塔吊附着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地点
“东江花园(四期)7#楼东玉阁”工程位于东莞市凤岗镇,需计算塔吊为2#塔,塔身距主楼结构距离3m,扶墙臂按照60°角布设,扶墙臂长3.8m、3.7m、4.5m(位置见下图)。

2#塔机目前使用高度48米后,应加附着装置,附墙离地面22米,共计1次附着。

二、材料要求:
1、附着设施材料要求
(1)2#塔吊附着使用20b方钢。

方钢为Q345b。

(2)锚板为后钻孔螺栓固定、锚板应用级别为Q345b钢板制作,厚度20mm。

螺栓为8.8级钢27MM。

(见附图)
工作工况非工作工况
F1(KN)F2(KN)F3(KN)
+135.0
+148.0
+73.0
+103.0
+135.0
+148.0
F3 F2
F1
其中n为螺栓数量;d为螺栓直径;l为螺栓长度;f为螺栓紧固强度;N为附着杆的轴向力。

(3)、预埋板计算
N拉=647 KN
V剪=P2/4=17.8 KN
a r=0.85 锚筋层数影响系数
f y=300 锚筋许用强度
f c=14.3 C3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a v=(4.0-0.08d)(f c/f y)1/2=0.44 式中d为锚筋直径
a b=0.6+0.25t/d=0.85 式中t为锚板厚度
埋件锚筋总面积[As]=πR2*n
=5887 mm2
抗拉所需面积As=V/( a r *a v *f y )+N/(0.8a b *f y)
=3330 mm2 < [As]
(满足要求)
2、附着的建筑物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三、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
锚固装置附着杆在建筑结构上的固定点要满足以下原则:
1、附着固定点应设置在丁字墙(承重隔墙和外墙交汇点)和外墙转角处,切不可设置在轻质隔墙与外墙汇交的节点处;
2、对于框架结构,附着点宜布置在靠近柱根部;
3、在无外墙转角或承重隔墙可利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窗洞使附着杆固定在承重内墙上;
4、附着固定点应布设在靠近楼板处,以利于传力和便于安装。

四、附着装置
附着装置由三根撑杆、框架,框架是由四部分通过螺栓联接成一整
体,撑杆一端通过框架与塔身联接,一端用销轴与建筑物连成一体。

五、附着装置的安装高度
2#塔机目前使用高度48米后,应加附着装置,附墙离地面22米,共计1次附着。

塔吊附着计算书
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
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

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
支座计算和锚固环计算。

一. 参数信息
塔吊高度:48.00(m) 附着塔吊最大倾覆力距:1075.00(kN.m) 附着塔吊边长:3(m) 附着框宽度:2.10(m)
回转扭矩:203.00(kN/m) 风荷载设计值:0.41(kN/m)
附着杆选用:20b方钢附着节点数:3
附着高度:22(m)
附着点到塔吊的竖向距离各为:3.8、3.7、4.5(m)
二. 支座力计算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
计算如下: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
用:
W0=0.30kN/m2;
u 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
u z=2.380;
u s──风荷载体型系数:U s=2.400;
z──风振系数,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结构在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按公式7.4.2条规定计算得βz=0.70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N w=W k×B×K s
其中 W k──风荷载水平压力,W k=1.200kN/m2
B──塔吊作用宽度,B=1.70m
K s──迎风面积折减系数,K s=0.20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0.41kN/m
风荷载实际取值 q=0.41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 M=1075kN.m
计算结果: N w=85.786kN
三. 附着杆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
其中:
四. 第一种工况的计算
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风荷载扭矩。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从0-360循环,分别取正负两种情况,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80.32 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41.71 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13.38 kN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80.32 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41.71 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113.38 kN
五. 第二种工况的计算
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起重臂,不考虑扭矩的影响。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45,135,225,315, Mw=0,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69.53 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28.69 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94.25 kN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69.53 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28.69 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94.25 kN
六. 附着杆强度验算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 n≤f
其中 N──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取N=180.32kN;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
A n──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20b槽钢,查表可知
A n=3283.00mm2;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拉应力=180.32×1000/3283.00=54.93N/mm2。

结论:最大拉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拉应力215N/mm2,满足要求!
2.杆件轴心受压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 n≤f
其中──为杆件的受压应力;
N──为杆件的轴向压力,
杆1:取N=180.32kN;
杆2:取N=141.71kN;
杆3:取N=113.38kN;
A n──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20b槽钢,查表可知
A n=3283.00mm2;
──为杆件的受压稳定系数,是根据查表计算得,
杆1:取 =0.257,
杆2:取=0.221 ,
杆3:取 =0.265;
──杆件长细比,
杆1:取 =167.128,
杆2:取=182.147,
杆3:取=164.330。

经计算,杆件的最大受压应力=213.64N/mm2。

结论:最大压应力不大于拉杆的允许压应力215N/mm2,满足要求!
七. 铁件计算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第10.9条。

1.杆件轴心受拉时,铁件验算
验算公式:
式中 A s──铁件钢的总截面面积:A s=3.14×142×4×2/4=1232mm2
N──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取N=180320.00N
αb──锚板的弯曲变折减系数,取αb=0.6+0.25t/d=0.96
经计算: As=180320.00/(0.8×0.96×300.00)=784.98mm2≤1231.66mm2
结论:满足要求!
2.杆件轴心受压时,铁件验算
验算公式:
式中 N ──为杆件的最大轴向压力,取N=180323.22N
z──沿剪力作用方向最外层锚筋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αr──锚筋层数的影响系数,双层取1.0,三层取0.9,四层取0.85
经计算: As=180323.22/(0.96×0.85×300.00)=738.81mm2≤1231.66mm2
结论: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