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理论
了解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
了解经济学中的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用于解释经济活动的波动和循环。
它探讨了经济的增长和衰退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的繁荣与衰退之间的循环变化。
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对于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企业经营和个人投资决策都有重要的影响。
1. 经济周期的定义及特征经济周期是指经济繁荣和衰退的周期性波动。
它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阶段:扩张期、繁荣期、收缩期和衰退期。
在扩张期和繁荣期,经济活动兴旺,生产和消费增长;而在收缩期和衰退期,经济活动减弱,生产和消费下降。
2. 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学派2.1 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周期的波动主要是由于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波动引起的。
在衰退期,政府应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以促进经济复苏。
2.2 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将经济周期的波动归因于供求关系的不平衡。
在繁荣期,供给过剩导致价格下降,进而导致投资减少和生产下降;而在衰退期,需求紧缩导致供给过剩进一步加剧。
2.3 奥地利学派奥地利学派认为,经济周期是由货币政策波动引起的。
他们强调货币的价值和供给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并主张自由市场的调节机制。
3. 经济周期理论的应用经济周期理论对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经济周期的规律,政府可以在经济衰退时采取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和促进经济复苏。
同时,企业和个人也可以根据经济周期的预测来制定合适的经营和投资策略,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4. 经济周期研究的挑战与发展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复杂性的增加,经济周期的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外部冲击的影响使得经济周期的预测变得更加困难。
然而,随着经济学理论和数据分析方法的不断发展,经济周期研究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波动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方法。
总结:经济周期理论是经济学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研究经济活动的波动和循环,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个人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不同学派对经济周期的解释存在一定差异,但都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和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视角和工具。
第十四章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经济周期的基本问题
❖ 四、经济周期的成因分析
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做了各种解释,形成了各种经 济周期理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方面:
1、消费不足论。消费不足理论(Under-consumption theory)把萧条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消费不足。这种理论早期 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 1766~1834)和法国经济学家西斯蒙第(J. Simonde de Sismondi, 1773~1847)。他们认为衰退的原因 在于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过多,用于消费的部分不足,以 致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供给的增长。这种消费 不足的根源主要在于收入分配不均所造成的富人储蓄过渡, 所以,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
投资过度论认为,新发明、新发现等新产品市场的开发等因素会引 发投资增加。投资的增加首先导致投资品需求增加和投资品价格上升, 刺激生产资料和耐用消费品生产部门的扩张,而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扩 张又进一步刺激投资增加,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过度的投资带动资本 品(和耐用品)生产部门的快速发展,而消费比较稳定,并没有大幅度 增长,生产消费品的产业不可能得到重视,因此,经济扩张时,资本品 生产部门的发展超过了消费品生产部门的发展。这种生产结构的失调最 终会引起萧条和经济波动。
总之,无论是长周期的经济波动,还是短周期的经济波 动,其根源都在于“创新”活动的周期性。
值得一提的是,熊彼特的技术创新周期论,在沉寂40多 年后,被普雷斯科特等人吸收、发展并模型化,形成了一个 新的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经济周期的基本问题
5、心理理论。心理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在于 公众心理反应的周期变化。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著名经济 学家庇古(Arthur C. Pigou, 1877~1959)和凯恩斯(J. M. Keynes, 1883~1946)。他们认为,当某种原因刺激了投资活 动,引起经济高涨时,资本家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一般总会超 过理性经济思考下应有的程度,导致过多的投资,形成经济 繁荣。当这种过度乐观的情绪所造成的错误觉察后,又会形 成过度悲观的预期,进而导致投资大幅度减少,造成经济萧 条。由于人们心理上的乐观预期和悲观预期的交替出现,所 以经济的繁荣和萧条周而复始,形成经济周期性波动。在凯 恩斯和庇古看来,人们心理因素的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 源。
第七章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起来,是从三个市场、四个经济部门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及政府对此采取的政策措施。
这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部分。
经济周期理论则是研究国民收入的变动所呈现的周期波动及其原因的。
这是宏观经济学的另一重要基本理论。
在分析方法上,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属于短期、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
“经济周期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则同属于长期、动态分析。
宏观经济学分析是以国民收入决定和变动为中心课题的,经济周期研究短期波动,而经济增长探索长期发展。
凯恩斯之后,西方经济学家加强了对经济周期的研究,特别是在数量化和模型化的分析上有新发展,出现了许多经济周期理论和模型。
经济周期理论主要介绍经济周期的特征、类型和几种主要的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经济周期概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宾说:“宏观经济学有两个不变的基本命题。
其一是说明经济活动中的短期波动,有些人将这种变动称为周期,这种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变化,总合起来形成繁荣或衰退,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其二是说明长期经济趋势,即某一经济在几十年内的增长率。
”显然,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中不变的基本命题之一。
1825年英国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以普遍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表现为物价跌落、商品积压、开工不足、失业增加。
此后西方国家的经济活动便一直在繁荣与萧条、衰退与扩张的交替中循环往复。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一大特征。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美国经济学家W·米契尔(Wesley Mitchell)和A·伯恩斯(Arthur Burns)研究了美国经济数十年的数据资料,写了一本重要的著作《衡量经济周期》。
在书中他们给经济周期作了一个经典的定义:经济周期是一种基于按商业企业来组织活动的一国总体经济活动的波动。
一个周期包括许多经济活动的同时扩张,然后同时衰退、收缩和复苏,复苏是下一轮周期扩张阶段的前奏,这一变化次序是重复发生的,但并不是阶段性的。
从时间上说经济周期从1年到10年或12年不等,他们无法划分成具有同样特征同样波幅的若干个短周期。
第九章 经济周期理论
(5)工资和价格刚性导致经济可能长期偏离一般均 衡。 (6)凯恩斯提出了明确的政策含义:等待经济自己 回复到自然率水平是靠不住的。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
(1)纯货币理论。 (2)投资过度理论。 (3)消费不足理论。 (4)创新理论。 (5)太阳黑子理论。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的 经济周期理论
AS
A Pe
O
Y* 图8-7 短期总供给曲线
(二)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1.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变化 2.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变化 3.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变化的传播机制
1.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变化
假设经济的初始一般均衡处于图9-4中的E0点,它 是总需求曲线AD0、短期总供给曲线SAS0和长期 总供给曲线LAS的交点。此时产出等于充分就业 产出水平 ,价格水平被完全预见,即实际和预期 价格均等于P0。
W P ) P Pe
Ns1
(
W )0 P W )1 P
E0 E1
W ) P
(
Nd (
O
N
N1
N
图 9-3 劳动市场的均衡
劳动供给曲线和劳动需求曲线的交点 E 决定均衡的实际工资 (W/P)0, 均衡就业水平 N 。当实际价格水平高于预期价格水 平,劳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均衡就业量增加到 N1.
2.不完全信息模型
然而,货币供给的冲击带来的实际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 即经济会连续数期处于其趋势值之上(繁荣)或之下(衰 退)。为了对此予以解释,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强调了传 播机制的作用。传播机制(propagation mechanism)是一 种经济运行机制,它使得初始的冲击能够对经济产生时间 相对较长的波动。新古典主义对传播机制的解释包括滞后 产量以及资本品的持久耐用性、合同对即时调整的抑制以 及调整成本的存在。以调整成本为例,企业既面对雇用工 人的成本也面对辞退工人的成本——搜寻和训练新雇员、 支付富余人员工资等,在短期内急剧扩大或缩小产出是需 要付出成本的。在一些没有预期到的冲击后,他们的最优 反应或许是在一段时期内逐渐调整产量和就业水平。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是研究宏观经济波动的学科,它试图解释经济活动在长期、中期和短期内的起伏变化。
经济周期由扩张期、收缩期和萧条期组成,其中扩张期和萧条期之间是拐点。
本文将简要介绍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和解释。
一、经济周期理论的观点1. 经济波动是自我调节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市场力量会自动调整经济活动。
在扩张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就业市场紧张,通货膨胀压力增加。
由于价格上涨,消费和投资需求逐渐减弱,经济活动开始减速。
这导致了收缩期的开始,就业市场变得疲软,产出增长减缓。
最终,经济活动下降到谷底,进入了萧条期。
2. 政府政策可以影响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影响经济波动。
在扩张期,政府可以采取收紧货币和减少财政支出的措施,以抑制通货膨胀和过热经济。
在萧条期,政府可以采取宽松货币和增加财政支出的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
3. 外部冲击可以引发经济波动:经济周期理论还认为,外部冲击(如自然灾害、战争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会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冲击可能导致供给和需求的冲突,从而引发经济波动。
政府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政策应对这些外部冲击,以减轻其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二、经济周期理论的解释1. 供给冲击:供给冲击指的是外部因素对生产成本和产出的直接影响。
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自然灾害破坏了农作物产量等,都属于供给冲击。
这些冲击会导致供给曲线的向左移动,使得价格上涨并减少产量,从而引发经济的衰退。
2. 需求冲击:需求冲击指的是外部因素对消费和投资需求的直接影响。
例如,金融危机引发的信贷紧缩、政府支出削减等,都属于需求冲击。
这些冲击会导致需求曲线的向左移动,减少了消费和投资,从而导致经济衰退。
3. 信贷周期:信贷周期是经济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扩张期,信贷供给充足,金融机构愿意放贷并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
而在收缩期和萧条期,信贷供给收紧,金融机构增加贷款利率并限制贷款条件,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增长。
经济周期理论
(二)投资过度理论
宏观经济学 第十章 第一节 传统经济 周期理论
▪ 产生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的生产过多, 而不是消费不足所引起的消费品的供大于求。
▪ 思想要点:投资的增加首先引起对投资品需求的 增加以及投资品价格的上升,这样就刺激了用于 生产投资品的投资,投资的增加带来了经济的繁 荣。在这一过程中,生产消费品的产业没有得到 相应的重视,对消费品的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 足。这种生产结构的失调最终引起经济萧条而使 经济发生波动。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
宏观经济学 第十章 第一节 传统经济 周期理论
▪ 短周期:基钦周期。 一个主周期包括2个或3个次周期,次周期平均长度约 为40个月(3.5年)。
▪ 中周期:朱格拉周期 平均每一周期是9-10年
▪ 长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平均长约50年左右
➢ 熊彼特对这三种经济周期进行了综合。他认为,每个 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 其中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 约为49-60年。
▪ 含义:
1、经济周期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经济波动
2、经济周期是总体经济活动所发生的波动
3、一个经济周期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4、每一个周期的时间长短并不完全一致
宏观经济学 第十章 第一节 传统经济 周期理论
G
N
B
E
C
A
D
ⅠⅡ Ⅲ Ⅳ
O
t1 t2
t3 t4
t5
T
图10.1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宏观经济学 第十章 第二节 现代经济 周期理论
▪ 理性预期学派强调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以及经济主体的 预期失误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
经济周期理论汇总
经济周期理论汇总一、经济周期的传统(理论)分类传统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明斯基经济周期理论等等。
(一)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1、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年)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源于消费的边际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流动性偏好规律等三大规律,这三大规律均会导致经济运行过程中呈现“繁荣、恐慌、萧条、复苏”的周期特征。
2、具体来看,当经济处于繁荣过程中时,由于市场对未来预期较为乐观而大幅增加投资,造成资本的边际产出趋于下降、利润逐渐走低,生产过剩的特征便会越发明显,并可能引发产能过剩危机和经济危机,进而造成市场信心不足、投资开始萎缩、失业上升、存货积压明显,此时政府部门需要通过逆周期需求管理政策来平滑这一波动。
(二)弗里德曼的经济周期理论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23年,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美国货币史》中批评凯恩斯主义者忽略货币供应、金融政策对经济周期的重要性,其认为货币和信贷的扩张与收缩是是影响总需求的最基本因素,并认为是经济周期的决定力量。
(三)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1、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1915-2023年,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将凯恩斯的“乘数效应”和经济学的“加速原理”结合起来,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即其认为外部冲击会通过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导致总需求发生有规律的周期波动。
2、具体来看萨缪尔森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和资本-产出比例作为决定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决定变量,来研究经济运行过程的波动特征。
也即萨缪尔森认为经济运行本身和投资、消费之间的交互作用会导致经济运行本身出现周期性波动,因此其主张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对这种波动进行调控。
经济周期理论(共23张PPT)
5
(6) 净投资
0
2
10
0
50
5
0
3
11
1
55
5
5
4
13
2
65
5
10
5
16
3
80
5
15
6
19
3
95
5
15
7
22
3
110
5
15
8
24
2
120
5
10
9
25
1
125
5
5
10
25
0
125
5
0
11
24
-1
120
5
-5
(7) 总投资
5 5 10 15 20 20 20 15 10 5 0
从上述变化过程可以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中周期或中波
法国经济学家莱芒特·朱格拉于1862年在其《论 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一书中
提到:通过对物价、生产就业的统计资料分析可以 发现,经济活动呈波浪般地变动。朱格拉认为危机 或恐慌并不是一种独立现象,而是经济社会不断面 临三个连续阶段中的一个。这三个阶段是繁荣、危 机和清算。危机是由繁荣造成的不平衡状态的结果 。这三个阶段反复出现形成周期现象,平均每一周 期的长度为9—10年。这种周期后来被称为朱格拉 周期,或“中周期”、“中波”。朱格拉周期也是 以后各种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基本周期。
2.影响加速数。假定不考虑收益递减问题,加速数与资本
一产量比率的数值是相同的。所以,政府采取措施影响加速
数就是影响资本—产量比率。这就是说,政府应通过适 当的政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投资的经济效果。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是经济学领域中一种描述经济波动的理论。
它主要研究经济危机、经济衰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演变规律。
经济周期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经济活动的波动是一种周期性现象,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冲击引起的。
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有两种观点:经典理论和凯恩斯理论。
经典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波动是由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失衡引起的。
根据经典理论,经济周期由四个阶段组成:扩张、峰值、衰退和底部。
扩张阶段是经济增长的时期,峰值阶段是经济达到最高点的时期,衰退阶段是经济开始下降的时期,底部阶段是经济最低点的时期。
凯恩斯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波动是由总需求的波动引起的。
根据凯恩斯理论,经济周期的波动是由投资和消费的波动引起的。
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两个主要推动力量,当投资和消费增长时,经济就会扩张;当投资和消费下降时,经济就会衰退。
经济周期的波动可以分为长期波动和短期波动。
长期波动是指经济周期的周期性变化,通常持续数年甚至几十年。
短期波动是指经济周期的短期变化,通常持续几个月到几年。
经济周期的波动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等。
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对于理解和预测经济波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经济周期的规律,经济学家可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稳定经济并促进可持续增长。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各国政策的相互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
因此,研究经济周期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实践中,政府和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周期的波动。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
此外,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
因此,国际合作和政策协调在应对经济周期波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经济周期理论是研究经济波动的重要理论框架。
通过研究和理解经济周期的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经济波动,稳定经济并促进可持续增长。
第七章 经济周期理论
ΔYt = Yt Yt -1
加速原理
总投资等于净投资与重置投资之和,即: 第 t 期的总投资= a Yt Yt -1 +第 t 期的折旧 加速原理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资本存量得 到了充分利用;生产技术不变;加速系数a固定 不变。 注:上面公式中的 I t表示的为净投资。
经济周期的原因
消费不足论:把萧条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消费不足。 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马尔萨斯、西斯蒙第、 霍布森、凯恩斯等。 投资过度论:投资过度论可以分为货币投资过度 论和非货币投资过度论。前者的代表人物有奥地 利经济学家哈耶克、密塞斯;后者的代表人物卡 塞尔、威克塞尔等。 纯货币危机论:把经济周期看作一种货币现象, 认为经济波动是银行货币和信用波动的结果。主 要代表是弗里德曼。 创新周期论:由熊彼特提出。
(Ⅰ)
Yt = Yt -1 + β + ut 在后一方程中加入一个随机变量
或(Ⅱ)
ut 可以得到:
Yt = + βt + ut + ut -1 + ut - 2 + + u1
注:方程(Ⅰ)表示冲击效应只持续一个时期,一 个时期之后变化就会逆转,向趋势线回归,符合方 程(Ⅰ)行为的变量是“趋势平稳”的。 而方程(Ⅱ)表示对总产出(Y)的任何一次 冲击都具有累积效应或持久影响,符合方程(Ⅱ) 行为的变量被称为“差分平稳”的。 趋势平稳的过程主要受短期冲击的影响,而差 分平稳的过程主要受永久性冲击的支配。
熊彼特对经济周期类型的划分
熊彼特以各个时期的“创新”为标志,划分了 三个长周期: 第一个周期是从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40 年代,即产业革命时期,以纺织工业的创新活动为 主导; 第二个周期是从1842年到1897年,即以 “蒸汽机和钢铁工业的创新活动为主导的时期”; 第三个周期是1897年到1949年,以“电气、 化学和汽车工业的创新活动为主导的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食品和衣着部 门 耐用消费品以及为此 提供生产资料的基础 工业和重加工工业 高附加值工业、消费 类服务部门
表:消费需求结构的演变
经济周期
29
谢谢!
经济周期
30
7
经济周期的概述
三、经济周期的成因
(一)太阳黑子论
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等人提出。他认为
太阳黑子的出现引起农业减产,农业的减产又影响到
工业和其它经济部门,从而引起整个经济的萧条。由 于太阳黑子周期性出现,因而造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
8
经济周期的概述
(二)政治周期论
该理论由波兰经济学家卡莱茨基提出,认为政府交 替采取的扩张性与紧缩性政策,人为地造成了经济的周 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
13
经济周期的概述
产能过剩区域 供需缺口区域
需求增长波动曲线
产能增长波动曲线
经济周期
14
经济周期的概述
(六)货币因素论
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和美国经济学家弗 里德曼。该种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一种货币现象,货 币数量的增减是经济波动的唯一原因。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认为,经济周 期归因于货币和信贷的扩张和收缩。该理论认为货币 是影响总需求的最基本因素,因此,货币供给量的变 化将引起总需求的变化从而导致短期经济运行出现波 动。
经济周期
16
经济周期的概述
(八)乘数-加速数理论
以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乘 数-加速数理论。该理论认为,产出的快速增长刺激 了投资,大规模的投资反过来刺激产出增长得更快。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下去,直至潜在经济能力完全被用 尽。在这饱和点上经济增长率开始放慢,放慢的增长 反过来又减少投资,这将使经济进入衰退,直至到达 谷底。然后经济过程又呈现相反的运行状态。 该理论属于内生理论。
经济周期
10
经济周期的概述
2、 马尔萨斯的储蓄过度论
萨伊定理预示了经济不可能出现生产过剩危机, 因为“供给可以创造自身的需求”,即生产带来的收 入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投资。而马尔萨斯却认为, 即使储蓄全部转为投资,也可能出现生产过剩危机。 他推理如下:投资的最终结果仍将是生产出更多的消 费品,生产依然取决于消费。过度储蓄意味着过度投 资,这意味着生产将超过消费,出现过剩危机。
经济下降时期的产业增长
主要拉动作用 产出增速较慢 下游行业2
上游产业
成本上升
利润增长较快
利润增长较慢甚至亏损 下游行业1 次要拉动作用 产出增速较慢
产 业 升 级
价格下降 利润减少 投资减少
上游产业
成本下降
利润增长较慢
利润增长更慢亏损更多 下游行业1 次要拉动作用
产 业 升 级
注:图中实线表示下游产业对上游产业影响作用,虚线表示上游产业对下游产业影响。
为消费品产业部门提供的资本品Ic
轻工行业投资 住宅开发投资 农、林、牧、 渔业投资 原动力1
消费
原材料行业投资 机械、建筑行业投资
纺织业投资 电子业投资 原动力2
出 口
为资本品产业部门提供的资本品Ii
为出口产业部门提供的资本品Ix
经济周期
25
交通运输投资 公共设施投资
专用设备
建筑业 建筑工程
非金属矿物品
一、经济周期的概述 二、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与特点 三、中国经济周期与产业的关系
经济周期
2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
经济周期是指宏观经济活动的扩张与收缩的交替过 程和周期性波动。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
一般将一个完整的经
济周期划分为四个阶 段:繁荣、衰退、萧 条和复苏。
经济周期
3
经济周期的概述
三、经济周期的衡量指标
以上几类行业将形成“梯次轮动”的景气周期回升格局。 不同板块基本面的轮次增长格局,将带来结构性的投资机 会。
经济周期
28
消费重点
主导产业变化
以理性需求为 主的阶段 追求便利与机 能的阶段 追求时尚与个 性的阶段
以食品和衣着消费为主 家电、汽车和房地产等耐 用品消费 电子信息产品、文化娱乐 消费为主的服务消费
经济周期
12
经济周期的概述
(五)投资过度论
主要代表为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等人。该种理论 认为经济衰退的原因是投资过多。投资过多的含意主 要是指资本品生产部门发展过快,消费品生产部门发 展过慢。这种结构性失衡最终会引起经济萧条。 哈耶克认为,经济出现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在 于货币当局人为的信用扩张扭曲了资本品生产和消费 品生产之间的配合比例。在充分就业情况下,信用的 人为膨胀将导致投资扩张和消费的非自愿减少。信用 膨胀的停止,以及消费的逐渐恢复将使货币资本的供 给小于资本需求,投资被迫中止,出现危机。
钢铁行业 建筑用钢材
房地产开发投资 农林牧渔水利、原材 料、轻纺、机械、建 筑投资 能源、邮电投资 电子投资
建筑机械
安装工程
其他 专用设备
通用设备
其 他 钢 铁
电力设备、通信设备
设备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口
图:投资拉动型行业增长机理
26
经济周期
经济上升时期的产业增长
产出增速较快 主要拉动作用 价格上升 利润增加 投资增加 下游行业2
经济周期
11
经济周期的概述
3、霍布森的储蓄过度论
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认为,国民收入中部分被储 蓄起来用于投资是生产发展所必需的,但储蓄比例过 大将会导致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生产的扩张, 从而引起生产过剩危机。霍布森将储蓄过度(消费不 足)归咎于:一是消费的保守主义;二是国民收入分 配的不当,即雇佣阶级和占有者过多的分配份额造成 了过度的储蓄。
经济周期
18
(九)真实商业周期理论
中国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一、 1978年—1981年 “大干快上”- “急刹车” 二、 1981年—1990年 整顿-1988过热- “双紧”政策调控 三、 1990年—1999年 增长-1994过热-“从紧”货币政策1998东南亚金融危机“保八” 四、 1999年—2009年 增长-2004局部过热,“双稳健” – 2007“从紧”货币政策2008“适度宽松”-
衡量经济周期最重要的指标是实际GDP。美国官方曾认 为实际GDP连续下降6个月便属于经济衰退。此外,工业生 产指数、就业率、物价水平、销售量、存货变动、投资变 动等也是反映和衡量经济周期的重要指标。而且,人们发 现,股票价格、建筑合同、新设备的订单等指标往往先于 GDP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将这些指标称为领先指标。
(三)心理论
主要代表为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凯恩斯等人。该理 论认为经济活动主体的心理变化造成了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
9
经济周期的概述
(四)消费不足论
主要代表为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等人。该种理论认 为经济萧条的出现是因为经济社会消费不足,储蓄过 多。
1、 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论
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西斯蒙第用劳动者贫困 化所引起的消费不足来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生产过剩危 机的必然性。他认为,一个社会消耗劳动从事生产的 惟一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要。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生产取决于那些不劳动的人的需要,而非那些劳动者 的需要。这将导致生产的无限扩大,同时降低了劳动 者的消费能力。生产过剩危机不可避免。
经济周期
15
经济周期的概述
(七)创新理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经济周期 性波动的主要原因。 熊彼特认为,经济均衡被打破的原因在于富有创 新精神的企业家借助银行扩大信用的帮助进行的投资 和创新。创新所带来的利润鼓励其他企业也开始扩大 生产,而国民收入的增加使消费者开始增加消费,甚 至贷款消费。消费的增加再次刺激了投资。 经历一段时间后,创新逐渐扩散到较多企业,由 创新带来的较高利润也逐渐消失,扩张结束。与其他 经济学家不同,熊彼特认为经济周期意味着新产品新 技术对落后部门的冲击,那些在经济高涨期间过度扩 大的投资在萧条阶段的毁灭是社会经济从失衡走向新 均衡的必然的有益的过程。
二、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程表明,工业化中期波动最大,工业 化初期次之,工业化后期则减缓。我国处在工业化中后期。 三、中国的经济波动主要是由投资需求不稳定导致的
。实际上投资周期决定了中国经济的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
24
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Ig
政府 原动力3 运输、邮电、公 共设施投资 能源行业投资 水利建设投资 水利
经济周期
22
经济周期
23
一、我国三个产业的情况
• 第一产业在年度间的波动幅度一般比较有限,除非遇到较大的自然灾 害。 • 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 有机构成高,投资规模和生产规模都很大 ,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在推动其扩张与推动其收缩两个方向的作用很 强,一遇需求变动则具有大规模的、突然的扩张力和收缩力,所以,在 年度间其波动幅度可能很大。 • 第三产业有机构成相对不高,而且直接与相对稳定的居民基本生活消 费联系紧密,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其波动幅度较小。
经济周期的概述
3、康德拉耶夫周期 俄罗斯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提出,经济有一种较 长的周期循环,平均长度为50年左右。这是一种长 周期,也称之为康德拉耶夫长波。 4、库兹涅茨周期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一个经济周期的平 均长度为20年左右,这是一种长周期。该周期的特 点是建立在建筑业周期之上。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
19
经济周期
20
经济周期
21
两个特点 一、高谷底,低峰值 即实际经济增长率在向潜在经济增长率趋近 二、长扩张,短收缩 从计划经济导向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并逐步成熟 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正逐步由剧烈震荡、大起 大落,向平缓起伏转变,呈现出相对高位势的微波平稳状 态。虽然波峰年的经济增长率不再如前,这也是因为我国 目前经济规模已经十分巨大,GDP出现高增长率不再如前面 年份那么容易,但高速增长在现阶段已经不再是最优目标 ,稳定、健康的增长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