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古典十大悲剧-课件
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五《第一单元第2课垓下悲歌》课件
在东城快战中,司马迁用形象生动的文笔重点为我们 塑造了英雄的项羽,他怀着怎样的感情为我们刻画其英 雄形象的?
推重其 勇 猛 善 战
自述经历:身七十余战,未尝败北,所当着破,所击 者服。战无不克,攻无不胜
具体事例印证——东城快战
分析东城快战
①目标明确:溃围、斩将、刈旗 ②军事谋略得当:疑兵之计----28人四向、期山东三处 分散汉军兵力部署 弄不清项羽何处,易于突围 ③有利地势:高处 ④超强战斗力 成效显著
司马迁是如何刻画他心中的项羽的?
作者浓墨重彩地正面、侧面和细节描写了 项羽的英勇善战。 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临战先声夺人,有排山倒海 的气势
瞋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 辟易数里。 ——神威凛凛,气势迫人
斩汉一将。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 人。——满身神力和超群武艺
项羽是骁勇善战,所向无敌,豪气干云之人。以数 十击数千,斩将刈旗,当者披靡。身处绝地,仍杀 人无数,放言此天亡我,非战之罪。其豪迈之气, 善战之能激荡天地。
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祇益祸耳。”项王从之。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 如大王言
期山东为三处
思考:当项羽大军被围垓下,军情何等急迫!作者为何 用舒缓的笔调去写项羽夜起帐饮,大方悲歌?
倾诉对虞姬与骏马的难舍之情,表现项羽儿女情长的 一面,凸显其人格魅力,增强其悲剧色彩。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汉王道逢得孝惠、鲁 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 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柰何弃之?”
部编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窦娥冤》PPT课件
第2层[倘秀才-鲍老儿]:告别婆婆。
第3层[耍孩儿-煞尾]:发下三大誓愿。
一、析赴法场
1、请朗读这一场景的两段曲子体会 窦娥当时的情感,并回答这两段曲子主 要写了些什么内容?哪两句话最能体现 这一情感?
内容:控诉天地的不公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 术成就。
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 (序幕),第一折为故事的开端,第二 折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折是情节的高潮, 第四折是故事的结局。
本文选的是前三折。第三折是戏剧 矛盾冲突的高潮,也是窦娥性格发展到 顶点的部分。
整体感知
这部剧共有四折,课文节选了前 三折,请大家简要概括每一折故事的 情节。
2. 窦娥所发的三桩誓愿在现实情况下能 够应验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不可能实现。 其实,这是用浪漫主义手法来写抗争 的力量,寄托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 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是本折 剧最成功的地方,使悲剧气氛更浓烈, 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 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 息,又充满着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 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时代背景
元王朝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把全国 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 人;第二等叫色目人,也就是西域各 族和西夏人;第三等叫汉人,就是原 来在金朝统治下的汉人、契丹、女真 等族人;第四等叫南人,汉人和南人 受到百般歧视。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 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 惨的日子。贪污横行,冤案多得数也 数不清。元世祖死后,元成宗时期, 这种贪赃枉法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剧
个楔子。 剧本构成——曲词,宾白,科介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悲剧原型》课件
它着力表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 种精神甚至产生了感动天地的力量。
三桩奇愿充分体现了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 尽贪官污吏,洗雪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
• 浪漫主义手法;既能证明窦娥冤情实在 是真,有能增强悲剧气氛。从观众来看, 符合一般民众善恶有报的心理,反映了 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能引 起观众更多的共鸣;也表现了作者鲜明 的爱憎。
• ③可以增强悲剧气氛;
• ④白发人送黑发人,白发人祭奠黑发人, 更加突出社会黑暗,无公道可言。
• 4.窦娥说自己“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 屈衔冤”,这话怎样理解?
• 提示:
• 因为现实难合人意,她在这种是非 颠倒的社会中感到无能为力,只能 感叹自己时运不济;另一方面这样 说也可以安慰婆婆,减轻婆婆的悲 伤,体现了她的孝顺。
悲剧原型
但太守却不听于公的正确意见,坚持判孝妇死刑。于公 十分痛心,他抱着卷宗在公堂上大哭,然后辞职回家,最后 太守竟然杀了孝妇。恰好东海郡在此后连续大旱了三年,新 的太守上任后,于公主动向他陈述了孝妇冤案,并说大旱的 原因是因为屈杀了孝妇。新太守便杀牛率众到孝妇冢前祭典, 并为孝妇昭雪,此时天空忽然下起大雪,此后三年这里风调 雨顺。
• 主要用以激发人物的内心冤屈,表现人 物内心愤恨,为后文发三桩毒誓作铺垫。
• 5.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是出于怎 样的思想感情?
• 提示:
• 这个问题可从这几方面考虑:
• ①这正是体现窦娥难以舍别婆婆,表现了 她对婆婆的挂念;
• ②安排婆婆做这些事,是让婆婆有所寄托, 以免婆婆孤独痛苦或生轻生之念;
这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 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 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祭十二郎文》张PPT精品课件
4、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 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 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 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 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 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 者全乎!
点拨:采用“反差”叙述手法抒人生 无常之慨。
作者自感眼花、发白、齿摇、体衰, 不能久存;而十二郎少壮康强,又蒙“吾 兄之盛德”,理当存全。孰料却偏偏相反, “少者强者而夭殁”。事情如此出乎意料, 以至顿生下文真邪梦邪、信也不信也的种 种怀疑。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 祭十二 郎文》 课件48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 祭十二 郎文》 课件48张
•
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
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
颂、赞、书、序Βιβλιοθήκη 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
卓越的成就。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 祭十二 郎文》 课件48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 赏”《 祭十二 郎文》 课件48张
十二郎,即韩老成,本是韩 介的儿子,出嗣韩会为子。 韩愈幼年丧父,由韩会夫妇 抚养成长。韩愈和十二郎为 叔侄,情同兄弟,从小生活 在一 起,感情特别深厚。 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漂泊 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 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 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 的噩耗。十二郎的死,使他 悲痛欲绝,也勾起他的辛酸 回忆。作者情不能已,写成 此文 。
回忆成年后与十二郎聚散离合的往事:聚少离多,抱憾终生
写自己为生活奔走,回忆与十二郎离别 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 痛惜成年后二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 为此抱恨终身。也是对自己往日追求功 名富贵沉浮于仕途生涯的反省和批判。
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推荐作品之《国殇》公开课教学课件 (共29张PPT)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 每当异族入侵之时,每当生灵涂炭之际,总会有 英雄拍案而起,“捐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我们景仰英雄,因为他们有“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情;我们赞美英雄,因为
他们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
决心。两千多年前,屈原用饱蘸血泪之笔,为荆
屈原
当那一天来临
当那一天来临,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 鸽哨声伴着起床号音,但是这世界并不安宁 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云,看那军旗飞舞的方向 前进着战车舰队和机群,上面也飘扬着我们的名字 鸽哨声伴着起床号音,但是这世界并不安宁 和平年代也有激荡的风云,看那军旗飞舞的方向 前进着战车舰队和机群,上面也飘扬着我们的名字 年轻士兵渴望建立功勋,准备好了吗,士兵兄弟们
楚大地上的英雄献上了一曲祭歌。两千多年后的
今天让我们走进屈原的《国殇》!
解
题
殇:夭折或在外而死。
国殇,是死于国事,是追悼 阵亡将士的祭歌。
素读辨音
国 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 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 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
年轻士兵渴望建立功勋,准备好了吗
士兵兄弟们,当那一天真的来临 放心吧祖国,放心吧亲人 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准备好了吗,士兵兄弟们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放心吧祖国,放心吧亲人 为了胜利我要勇敢 前进,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放心吧祖国,放心吧亲人
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准备好了吗,士兵兄弟们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放心吧祖国 放心吧亲人 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准备好了吗,士兵兄弟们 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放心吧祖国 放心吧亲人 为了胜利我要勇敢 前进
语文选修第1课《窦娥冤》优质课件
四、清 代 花 部
所谓花部,就是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 取其花杂之义,故也称“乱弹”。康熙年间,各地流 行的地方声腔发展兴盛起来,形成了地方戏曲蓬勃兴 起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有:高腔、梆 子腔(即秦腔)、皮黄腔、柳子腔等。花部多是一些 为下层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目,或为历史故事,或 为民间传说 。花部诸戏的兴起,是我国戏曲艺术自宋 元南戏产生以来的又一次重要的变革,从而使我国的 戏曲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二、元 代 杂 剧
散曲 元曲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唱
杂剧(散曲+“科”+“白”)唱+演
元杂剧,虽说盛行于元代,但在金朝末年就已经 产生了。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角色大 致可以分为末、旦、净、丑四类。一本杂剧只限一个 角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 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 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 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第四单元项羽之死
•
四 面 惊 优柔寡断
————
楚起 歌
霸 饮 多愁善感
王歌
别 姬
泣
儿女情长
第二段
• 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 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 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 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 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 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 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 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 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 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 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
• “天亡我,非战之罪”描写出他刚愎自 用,缺少自我检讨精神的弱点。
东城快战
第一次:驰走,渡,迷,问,陷 第二次:引,至,自度,谓曰 第三次:大呼、驰下、斩将,嗔目 叱之,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 人;亡两骑,谓曰
第四段
• 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 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 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 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 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 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 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 道心中没有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诚长者 ,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 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 兵器与追兵交战。光项籍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古典十大悲剧
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一、《窦娥冤》作者题材:《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
故事梗概:窦天章因为欠蔡婆婆高利贷,无钱归还,将小女端云给蔡家当童养媳。
蔡婆婆给窦天章盘缠赴京赶考并把瑞云改名为窦娥。
窦娥与丈夫生活不久后,丈夫暴病去世,窦娥与婆婆二人守寡在家。
一日,蔡婆婆向赛卢医讨债时,险被无钱归还的赛卢医杀害,巧被路过的张驴儿与其父撞破此事。
张驴儿借口救命之恩,在蔡婆婆家住,贪图窦娥美貌,要求与其父一同入赘蔡家。
窦娥守节不肯,张驴儿就下毒计,从赛卢医处买得砒霜,下到窦娥为蔡婆婆做的羊肚汤中,欲要毒死蔡婆婆,胁迫窦娥改嫁。
正巧蔡婆婆作呕,吃不下,反毒死了自家老子。
张驴儿要挟不成,诬告窦娥。
贪官欲屈打成招,窦娥不招。
而后要挟要打蔡婆婆,窦娥只好招认。
处死前,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绫,六月飘雪,大旱三年以证明其冤屈。
皆应验。
窦天章科举得中,三年后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舞台上常演的有《斩娥》一折。
主题思想:《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被王国维誉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
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艺术特色:艺术特色(1)剧作结构:一人一事,主干突出,详略得当。
(2)戏剧冲突:在正反面人物的尖锐冲突中塑造鲜明的正面人物形象。
(3)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也反衬出社会的黑暗。
河北省临漳县第1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2单元第1课 《春江花月夜》 课件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 情。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 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 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 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 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 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 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
思考:诗人写了哪些景 物,请展开联想和想像, 用散文化的语言画面: 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气势宏伟。一个“生” 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 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 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 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 洁白的雪。
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 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 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 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 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 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 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向以传信为任的 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 凭添几重愁苦!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她是美丽的象征, 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 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 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引发了许多失意文 人的空灵情怀,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 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 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
花
清幽静谧
月
高中语文必修4课件1 窦娥冤
-17-
1 窦娥冤
首页
Y H 预习导引 UXIDAOYIN
核心归纳
EXINGUINA
J佳作赏析 IAZUOSHANGXI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3)顺水推舟 见风使舵 ①你应该实事求是,不要看人家都说好,就来个顺水推舟。 ②这种人最会修正自己,对什么主义都可信可不信,见风使舵。 提示两者都有“不做主张,没有观点态度”的意思。但在词义的侧 重点和感情色彩上不同。“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 应趋势办事。中性词。“见风使舵”,比喻态度、做法等跟着情势转 变方向。多用于贬义。 6.积名句 (1)(2008·北京高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 颜渊?(关汉卿《窦娥冤》) (2)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关汉卿 《窦娥冤》)
西方戏剧的源头是古希腊戏剧。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伟大的剧 作家莎士比亚。他是公认的世界戏剧文学的泰斗,一生创作了很多 优秀的剧作。《哈姆莱特》为其代表作之一。
-3-
1 窦娥冤
首页
Y H 预习导引 UXIDAOYIN
核心归纳
EXINGUINA
J佳作赏析 IAZUOSHANGXI
单元风向标 目标导航 学习建议
-16-
1 窦娥冤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首页
Y H 预习导引 UXIDAOYIN
核心归纳
EXINGUINA
J佳作赏析 IAZUOSHANGXI
(2)五味俱全 水陆杂陈 ①人生就如同食谱,酸甜苦辣的味道,需要每一天去细细体味,才 能谱成一部精彩的五味俱全的人生华章。 ②在提倡节俭的今天,那些动辄就山珍海味、水陆杂陈的丰盛招 待宴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提示两者都表示饭菜的丰盛,但侧重点略有不同。“五味俱全”,形 容调味齐全、适宜。“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侧重在滋味好,味 道香。“水陆杂陈”,水陆所产的各种美味无不具备,形容菜肴非常丰 盛。侧重在品种多,质量高。
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中国古典十大喜剧讲义
中国古典十大喜剧一、《救风尘》作者题材: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简称《救风尘》,是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是一本讽刺喜剧。
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古典喜剧。
写恶棍周舍骗娶红尘女子宋引章后又加以虐待,宋引章的结义姐妹赵盼儿见义勇为,设计将宋救出。
此剧共四折,无楔子。
《元曲选》本题目正名:安秀才花柳成花烛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此剧虽是喜剧,却隐含了中国传统社会妓女的悲哀,关汉卿善于刻画,在这一个现实的题材里,将宋引章的幼稚、赵盼儿的练达、周舍玩弄妇女的性格,写得真实又分明。
故事梗概:妓女宋引章本与安秀才有约,后被恶少周舍花言巧语所惑,不听结义姐妹赵盼儿相劝,嫁给周舍。
婚后宋引章饱受虐待,写信向赵盼儿求救。
因周舍不肯轻易放过宋引章,赵盼儿巧用计策。
她浓妆艳抹,假意愿嫁周舍,自带酒、羊和大红罗去找周舍,周舍喜不自禁。
赵盼儿要周舍先休了宋引章才肯嫁他,刚好宋引章又来吵闹,周舍一怒之下写了休书,赶走宋引章。
赵盼儿与宋引章二人一同离去,途中赵盼儿将宋引章手中休书另换一份。
周舍发觉上当,赶上她们,一把抢过宋引章手中休书并毁掉,还到官府状告赵盼儿诱拐妇女。
赵盼儿反告他强占有夫之妇,使安秀才到堂作证,又出示周舍亲手所写休书。
赵盼儿证据确凿,周舍不能胜她,受杖刑责罚。
宋引章与安秀才结为夫妇。
《救风尘》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现存版本有:明脉望馆校藏《古名家杂剧》本、《新续古名家杂剧》宫集本、《元曲选》乙集本、《元曲大观》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主题思想:剧作通过花花公子周舍欺骗、虐待歌妓宋引章,赵盼儿以“风月”手段回击周舍,解救受难姐妹的故事,揭示了元代妓女的不幸命运,表达了元代人民反抗强暴的理想和愿望。
艺术特色:(1)勾栏喜剧:剧中的主要人物为妓女、嫖客,赵盼儿战胜周舍用的是打情骂俏的“风月手段”,具有青楼调笑的作风。
(2)语言特色:质朴自然,泼辣明快。
人物塑造:《救风尘》剧中塑造的赵盼儿,虽身为妓女,但机智热情,侠肝义胆,不仅同类难以比肩,就是男性也相形见绌。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课件+分层训练+综合检测,全套54份)人教课标版19
第22课祭十二郎文分层训练与综合检测牯题糟练.循序渐进(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汴州(bi m)殒(y u n)怙(gu)遽(j )uB. 万乘(ch n g)嗣(s )i 曷(h E 窆(bi a n)C. 辍汝(chu ® 孥(n “ 尚飨(s u n)殁(mo)D. 奴婢(b )i 薨(h o g)省亲(x i g)强者(qi mg)解析A. “怙”应读“h tf。
B. “乘”应读“sh(n g”。
C. “飨”应读“xi ang 。
答案D2. 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A. 比(等到)得软脚病辍汝而就(接近)敛不凭(凭借)其棺B. 不省所怙(依靠)遽(突然)去吾而殁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耳C. 其又何尤(怨恨)抱无涯之戚(忧伤)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 .远具(准备)时羞止(停止)一岁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解析A. “比”解释为“近来”,“就”解释为“就职上任”,“凭”解释为“临”。
B. “应”解释为“应付”。
D. “止”解释为“住”,“既”解释为“不久”“后来”。
答案A3. 下列句中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 .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B. 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C. 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D. 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解析指示代词“那、那些”/人称代词“你的”/副词,表反问语气/假如/副词,表揣测语气/人称代词“他、他们”。
答案C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汝殁以六月二日B .惟兄嫂是依C. 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D.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解析B 项是宾语前置;A、C、D 项都是介词结构后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一、《窦娥冤》作者题材:《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
故事梗概:窦天章因为欠蔡婆婆高利贷,无钱归还,将小女端云给蔡家当童养媳。
蔡婆婆给窦天章盘缠赴京赶考并把瑞云改名为窦娥。
窦娥与丈夫生活不久后,丈夫暴病去世,窦娥与婆婆二人守寡在家。
一日,蔡婆婆向赛卢医讨债时,险被无钱归还的赛卢医杀害,巧被路过的张驴儿与其父撞破此事。
张驴儿借口救命之恩,在蔡婆婆家住,贪图窦娥美貌,要求与其父一同入赘蔡家。
窦娥守节不肯,张驴儿就下毒计,从赛卢医处买得砒霜,下到窦娥为蔡婆婆做的羊肚汤中,欲要毒死蔡婆婆,胁迫窦娥改嫁。
正巧蔡婆婆作呕,吃不下,反毒死了自家老子。
张驴儿要挟不成,诬告窦娥。
贪官欲屈打成招,窦娥不招。
而后要挟要打蔡婆婆,窦娥只好招认。
处死前,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绫,六月飘雪,大旱三年以证明其冤屈。
皆应验。
窦天章科举得中,三年后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舞台上常演的有《斩娥》一折。
主题思想:《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被王国维誉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
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艺术特色:艺术特色(1)剧作结构:一人一事,主干突出,详略得当。
(2)戏剧冲突:在正反面人物的尖锐冲突中塑造鲜明的正面人物形象。
(3)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也反衬出社会的黑暗。
这是第三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人物塑造:作品塑造了窦娥这一悲剧人物。
最初,窦娥只是一个发誓信守孝顺、贞节等封建伦理纲常的妇女,但残酷的现实把她推向深渊。
先是流氓恶棍张驴儿对她进行逼婚,后遭官府的酷刑,在同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她的反抗性格急剧发展,由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到毫不犹豫地进行坚决的斗争。
在法场上,她对天地鬼神发出了惊心动魄的控诉,实际是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否定,突出地表现了她不可征服的反抗精神。
她从小就是不幸的,母亲早夭,七岁时无奈的父亲将她送到蔡婆家做童养媳抵债。
长大成亲后不久,丈夫亡化,她与婆婆相依为命。
她叹息自己命苦,得知婆婆要嫁人,她也只是从一般的人情物理去劝阻;及至面对张驴儿时,她的态度明显发生变化。
她的性格、思想在与张驴儿的斗争中愈益凸显,柔弱中显刚韧。
对官府她是寄予很大希望的,但无情棒击碎了她的幻想,她终于发出“天那,怎么的覆盆不照太阳晖”的控诉。
自己被打得血淋肉飞,她不屈服,但为婆婆免遭拷打,她情愿招认。
一个正直、恪守妇道的女子,一个有孝心、爱心的女子,一个想明辨是非的女子,被她视为“明如镜,清似水”的官府推上了断头台。
如果说遭遇张驴儿还属个体的、具偶然因素的话,那么,窦娥在官府遭遇的“覆盆不照太阳晖”,所反映的则是封建社会、封建官府的本质。
法场上临终前,窦娥的愤激达到了极点,把批判的矛头直指“王法刑宪”、“天地鬼神”。
窦娥本来是一位谨守妇道的弱女子,在与张驴儿、桃杌太守等人的斗争中,她的反抗意识、反抗行为一步步强化,至[端正好]、[滚绣球]两曲她的反抗直指神圣、权威的天地日月鬼神,使窦娥这一形象发出耀眼的光芒,把作品的思想意义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窦娥的悲剧也就具有了更深广的社会意义、时代意义。
三桩誓愿的发出、应验,有神秘色彩,但却是窦娥这一悲剧人物悲剧力量的呈示,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语言特色:关汉卿戏曲的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极富性格,评论家以“本色”二字概括其特色。
课文中的曲词,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深邃。
作品影响:《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被王国维誉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
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约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
二、《汉宫秋》作者题材:《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描写王昭君的故事。
全剧四折一楔子。
它是在《王昭君变文》的基础上,汲取历代笔记小说、文人诗篇和民间讲唱文学的成就,然后确定自己的创作意图,构思剧本的情节和人物的。
不同于历史记载,剧中作者着意点染匈奴的强大,显然马致远是有所寄托的,它是当时十三世纪历史的真实描绘。
故事梗概: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让他到民间选美。
王昭君美貌异常,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被他在美人图上点上破绽,因此入宫后独处冷宫。
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封为明妃,又要将毛延寿斩首。
毛延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妻。
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往,元帝忍痛送行。
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死。
单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处治。
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主题思想:全剧用明妃一女人的正气,充分地反衬出那些以“女色败国论”来文过饰非者的怯懦与无耻。
昭君既有对元帝的眷恋之情,又能为“国家大计”而毅然地“出塞和番”,并不惜以身殉国难,这就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她的深切同情和高度赞扬;而对于以元帝为首的封建王朝来说,则只是深刻的揭露与辛辣的嘲讽。
《汉宫秋》还别出心裁地把汉元帝作为全剧的主人公,并把发生这场爱情悲剧的根源,也归结到他的身上来。
这一点,对于深化作品的主题,对于启发人们深入思考金元之际国内民族斗争的历史性变化,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艺术特色:(1)抒情悲剧。
马致远擅长悲剧性的抒情,其作品的情调是凄凉的、怆伤的、悲愤的,如第四折描写汉元帝闻雁的【白鹤子】【么篇】【上小楼】【么篇】,真是“一声儿遶汉宫,一声儿寄渭城”,雁声人情溶成一体,抒发汉元帝孤独心境和离愁别绪,十分凄楚动人。
第三折【梅花酒】【收江南】两只曲,运用顶针续麻的手法,把汉元帝思念昭君及因思念而变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2)。
人物塑造:《汉宫秋》中的王昭君不再是单纯地慨叹远嫁,或不愿“子烝其母”仰药而死,剧中这一人物充满了义勇和正气,为了国家利益敢于远赴匈奴和亲,又拒不入其境,在边境以投河一死明自己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作者以王昭君这一人物鞭笞和批判了毛延寿及宫中诸文武大臣,她美丽聪明,善良勇敢,深明大义,在国家民族危亡紧要关头,她挺身而出,以一己闺质,担负起挽救国家、化干戈为玉帛的重担,她的壮举、她的慷慨使那些所谓的文臣武将相形见绌、猥亵不堪。
马致远特别创造了王昭君在番汉交界处舍身殉难的情节。
由于王昭君的慷慨殉难,既保全了民族气节和对元帝的忠贞,又达到了匈奴与汉朝和好,并使毛延寿被送回汉朝处死的目的。
因此,王昭君以身殉难的悲壮之举,与那“只凭佳人平定天下”的屈辱求和之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汉宫秋》对于元帝与昭君的爱情描写,是比较深刻准确的。
《长生殿》的作者洪升曾说:“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
”因为帝王之家,钟情总是意味着玩弄女性。
就《汉宫秋》来说,元帝对昭君的倾心相爱,首先是为昭君的琵琶声所吸引,接着便是为昭君的姿色所倾倒。
技艺和姿色,是元帝爱昭君的基本原因和主要内容;对于王昭君舍身赴国难的精神,元帝却毫无感动之情,更无特别器重之意。
霸桥饯别之后,他之所以“委实怕宫车再过青苔巷”,也仅仅是因为“猛到椒房,那一幅菱花镜里妆,风流相,兜的又横心上”。
可见,作者并没有过分美化元帝对昭君的爱情,而是如实地写出了元帝爱昭君的具体内容及其局限性。
这样,元帝对昭君的温柔多情与他对于治理国家社稷的昏庸无能,便构成了复杂而又和谐的整体,自然而又逼真地刻画出元帝爱昭君的鲜明的个性特征。
主人公汉元帝是个悲剧人物,在彼强我弱的形势下,他忍痛割爱将王昭君送于单于,对那些平常耀武扬威的文臣武将此刻唯唯诺诺、束手无策异常愤恨,他唱道“兴废从来有,干戈不肯休,可不食君禄命悬君口,太平时卖你宰相功劳,有事处把俺佳人递流”。
昭君离去,元帝日夜思念,夜不能寐。
远处孤雁的哀鸣,更引起断肠人无限的悲凉:“他叫得慢一会儿,紧一会儿,和尽寒更”,“伤感似替昭君思汉主,哀怨似作薤露哭田横,凄怆似和半夜楚歌声,悲切似唱三叠阳关令”,那秋雁凄楚的鸣叫,愈加衬托汉元帝的悲苦、寂寞和感伤。
汉元帝虽贵为帝王,但马致远把其感情升华了,成为真挚感情的秉持者,所以,这一人物的命运和遭际得到不同时代人们的同情和怜惜。
语言特色:典雅酣畅的语言特色。
评价影响:元朝四大悲剧之一。
三、《赵氏孤儿》作者题材: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
与《窦娥冤》、《长生殿》、《桃花扇》并称中国古典四大悲剧。
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一部历史剧,相关的历史事件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情节较略;到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刘向《新序》、《说苑》才有详细记载。
戏剧情节叙春秋时期晋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
故事梗概:描写春秋时期赵盾与屠岸贾两大臣不和,屠岸贾诛杀赵氏一族三百余口,韩厥、程婴、公孙杵臼等前赴后继,救护赵朔遗腹子。
二十年后,孤儿在屠岸贾家已长大成人,程婴把孤儿真实的身世告知,孤儿猛醒,杀死屠岸贾,终于大报仇。
主题思想:《赵氏孤儿》显然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剧作。
奸臣屠岸贾的残暴狠毒与程婴、公孙杵臼等人冒死历险、慷慨赴义的自我牺牲精神构成了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
屠岸贾为了个人私怨而杀害赵盾全家,为了搜捕赵氏孤儿而不惜下令杀全国的小儿,这种令人发指的残忍行径,使他成为邪恶的化身。
由于他得到昏君的宠信,掌握了大权,这就使得程婴、公孙杵臼等人为救护无辜而进行的斗争特别艰巨,甚至要以牺牲生命和舍弃自己的后代为代价,从而构成了全剧惨烈悲壮的调。
《赵氏孤儿》不只是停留在“忠奸斗争”的主题上。
实际上,屠岸贾之“奸”与赵氏之“忠”,在剧中主要是作为基本的背景和对两大家族之间对立的简便的解释提出的,作家并无意对此作过多的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