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的氧化性(实验探究)说课

合集下载

硝酸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硝酸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4、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以体积之比为1:3混合而成
(三)硝酸的用途:用于制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
(四)硝酸盐的性质:
1、硝酸盐均为易溶于水的离子化合物,多数硝酸盐为无色晶体。
2、由于硝酸盐在高温时受热易分解出O2,故硝酸盐在高温时是强氧化剂。
3、酸性条件下,硝酸盐有强氧化性。
硝酸盐受热分解规律
(1)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Mg之前的,加热生成亚硝酸盐和氧气
[思考与交流]为什么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前面我们遇到什么物质也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能否根据其保存预测硝酸有什么样的性质?
我们学过的氯水以及常见的AgNO3、AgCl等均用棕色试剂瓶保存,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见光易分解,因此,我们可推测HNO3具有不稳定性。
[板书]2.硝酸的不稳定性
[讲]HNO3在见光和受热时均易分解,而且越浓越易分解,我们看到装在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变黄色就是因为HNO3分解产生的NO2又溶于HNO3中的缘故。
过量铁粉与浓HNO3:3Fe + 8HNO3(稀) == 3Fe(NO3)2+ 2NO↑+4H2O
[讲]HNO3不仅可以氧化金属,还可以氧化非金属,它可以和C、P、S等多种非金属及某些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投影视频]浓硝酸与C、S、P反应
[板书]C + 4HNO3(浓) 2H2O +4NO2↑+CO2↑
[板书]3、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问]HNO3能不能和Cu发生反应呢?浓、稀HNO3有什么不同,需要什么条件呢?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投影视频]浓、稀硝酸与金属Cu的反应
[投影]实验观察计划:
1、溶液颜色的变化。

硝酸氧化性教案

硝酸氧化性教案

硝酸氧化性教案教案标题:硝酸氧化性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硝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其在氧化反应中的作用;2. 能够根据教学材料和实验结果描述和解释硝酸的氧化性质;3. 学习如何使用硝酸进行实验,并了解安全操作规范。

教学材料:1. 硝酸(浓硝酸和稀硝酸),演示装置(包括试管,烧杯等),实验盘,眼镜和手套等安全用具;2. 实验记录表,化学性质与反应实验指导书。

教学步骤:导入:1. 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对硝酸的前期知识;2. 引导学生思考有关硝酸的氧化性质,并与生活中的实例联系起来。

实践操作:1. 示范和解释如何正确使用硝酸的实验操作,包括注意事项和安全使用要求;2. 分发实验材料给学生,并指导他们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3. 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分析:1.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硝酸的氧化性质;2. 解释硝酸在实验中发生的氧化反应,并指导学生总结反应过程;3. 鼓励学生分析氧化反应对于产生新物质和变色现象的影响。

知识总结:1. 确保学生对硝酸的氧化性质有一个清晰的理解;2. 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本次实验的重点内容,并提醒他们将实验结果和反应过程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3. 提问学生关于硝酸氧化性质的回顾问题,以确保他们对本课程的主要概念有所掌握。

作业或实践:1. 提示学生思考和研究与硝酸氧化性质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并将他们的研究结果与班级分享;2. 提供相关的练习题或实验实践,以检验学生对硝酸氧化性质的理解。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硝酸的其他化学性质,并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分享给整个班级;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化学试验展览,以深入了解化学实验和化学反应的应用。

评估与反馈:1. 观察和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操作和记录表现;2. 分发评估表,让学生针对本课程的目标进行自我评估;3. 提供针对学生表现的指导和反馈。

请谨记,以上仅为一个示例,实际教案的撰写应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年级和教学环境来进行调整和修改。

硝酸的氧化性(实验探究)

硝酸的氧化性(实验探究)
玻尔用王水溶解金质奖章
玻尔是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曾获 得诺贝尔奖。
二战中,玻尔被迫离开将要被德国占 领的祖国。为了表示重返祖国的决心,他 将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王水里,装于玻 璃瓶中,然后将它放在柜面上。后来,纳 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那瓶溶有奖章的 溶液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
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 玻 取出金,并重新铸成奖章。新铸成的奖章 尔 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
A.只有NO2 C.NO2和NO
B.只有NO D.NO2和H2
练兵场
2.硝酸在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的是 (A )
A. C与浓HNO3反应 B. Cu与浓HNO3反应 C. Cu与稀HNO3反应 D. Mg(OH)2与HNO3反应
3.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 加入稀盐酸,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 是 (D )
祖国无限的热爱和无穷智慧。
硝酸的氧化性 (实验探究)
硝酸的氧化性体现在
一、硝酸可氧化一些金属 【实验探究一】稀硝酸与铜的反应 【实验探究二】浓硝酸与铜的反应
【实验探究一】稀硝酸与铜的反应
实验现象 :
【实验探究二】浓硝酸与铜的反应
实验现象 :
①铜片逐渐溶解, ②反应较快 ③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④反应器中充满红棕色气体 ⑤集气瓶中为无色气体 ⑥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稀释后).
(5)既体现强氧化性,又体现酸性

硝酸的氧化性体现在
二、硝酸可氧化许多还原性化合物
【分组讨论】用现有试剂设计实验验 证硝酸的氧化性 【分组实验】碘化钾溶液和硝酸反应
分组实验:
在一洁净试管中加入2mL KI溶液,向其中 滴入几滴淀粉溶液,振荡,然后向其中滴 加几滴稀硝酸,观察现象。

【教育资料】《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说课稿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说课稿学习专用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说课稿下一页 1 2 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硝酸硫酸和氨》。

新课标将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第二课时:氨下面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谈一谈关于《硝酸硫酸和氨》第一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的设计:一:说教材1.地位和功能:氨、硝酸、硫酸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教材把这一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硫酸、硝酸的酸性以及浓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

(2)、掌握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3)、了解硝酸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随着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不同,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不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蔗糖与浓硫酸脱水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体验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2)、通过浓、稀硫酸性质的对比,浓、稀硝酸性质的对比,了解对比这一重要方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浓、稀硫酸性质的对比,浓、稀硝酸性质的对比,体会内因与外因、量变引起质变、现象到本质的辩证关系(2)、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讨,提高实验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3、重点、难点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二、说教法本节内容无论从本章还是从整个教材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它知识点多,难点多,同时又是考试热点。

对于硫酸的通性,在初中学生已学过,难度并不大,教学时以预习学案的方式进行复习巩固。

对于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在初中学生虽有了解,但比较浅显,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也未做过,二者的区别学生并不是太清楚,因此,必须做好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实验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且浓硫酸、硝酸与铜、碳的反应不符合学生原有的知识逻辑,为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增加了困难。

高中化学_《硝酸氧化性》实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硝酸氧化性》实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鲁科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第三课时《硝酸氧化性》教学设计一、实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提高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操作实验的能力。

掌握硝酸的性质并能够解释和分析浓、稀硝酸和铜反应的实验现象,正确写出浓、稀硝酸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改进实验,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还能解释实验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从中领会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创新的能力、通过化学方法对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

四、实验重、难点重点:掌握硝酸的氧化性实验,着力发展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难点:以探究、创新的方式认识硝酸的强氧化性。

二、实验仪器与药品仪器:注射器,导管;小烧杯,铁架台,“封闭可控一体式”创新实验装置(注射器3支、止水夹2个、三通导管1个)。

药品:浓硝酸(15mol.L-);稀硝酸(4mol.L-);铜片;铁丝,氢氧化钠溶液三、教学过程】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知,2、实演示教材实验和【实验1】取一瓶浓硝酸,打开瓶盖,小心地扇闻浓硝酸的气味【学生演示实验】请一组的同学演示一下【实验1】,并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实验2】在两支试管中各放人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和浓硝酸,立即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封住试管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提问】1、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得出【学生演示】【总结】实验现象:瓶口出现白雾,有刺激性气味。

结论:浓硝酸具有挥发性【观察记录】【回答】实验现象:滴加稀硝酸的试管中,反应较慢,有气泡产生,试管中的溶液讨论存在问题什么结论呢?【注】考虑到实验中产生有毒的气体会污染环境,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记录【问题探究1】利用该方法做铜与浓、稀硝酸的实验有什么优缺点?【总结】优点: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缺点:1、均产生有毒的气体,污染环境。

2、铜与浓硝酸反应,反应剧烈,难以控制。

3、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与空气接触氧化而变色,不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硝酸氧化性教案

硝酸氧化性教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硝酸的氧化性
(二)教学难点 硝酸中的两种微粒在氧化性中的作用
核心环节
环节一
小组自选课 题并完成对 本课题的讨 论整理工
作。
教师活动
活动
学生活动
提炼核心问题:硝酸的 氧化性
分解核心问题:微粒、 因素、规律
组间巡视,参与讨论
小组商议,选择专题 小组交流,梳理思路
组织展示:一组展示, 另一组补充
交流整理:确定实验方案
环节四: 认识硝酸与 金属的反应
规律
组织展示:一组展示, 另一组补充。
学生展示:硝酸与金属的反 应规律。
环节五 回顾认识过程,体会实证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及分类法、 反思提升 因素分析法(控制变量)比较法的具体应用。
核心问题
HNO3 的氧化性 1.微粒 NO3-(H+)体现
2.因素
1
学生展示:硝酸氧化性微粒 的体现及事实依据。
环节二 从微粒角度 认识硝酸的 氧化性。
教师活动
组织活动:如何确定 H+ 在 NO3-体现氧化性时 的作用?
演示实验:在控制变量 的 情 况 下 体 现 H+ 在 NO3-氧化过程中的作用
学生活动 设计实验:H+在 NO3-体现氧 化性时的作用。
观看实验:增加感性认识。
北京四中教案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必修 1 第四章第四节 硝酸的氧化性(翻转第一课时)
学校:北京四中
授课教师:刘银
授课时间:2015-3-11
教学目标
授课班级: 高一 7 班
(一)知识与技能 1.从微观角度认识硝酸体现氧化性的微粒 NO3-及 H+的作用 2.从影响因素角度认识浓度对硝酸氧化性的影响结果及解释 3.认识硝酸与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

硝酸的氧化性(实验探究) 教案

硝酸的氧化性(实验探究) 教案

硝酸的氧化性(实验探究)教案
然后
【实验探究总结】PPT展示,浓稀硝酸
和金属反应的规律
【板书展示】2、硝酸的氧化性体现在:可氧化一些还原性物质
S2- 、SO32-、Fe2+
I-等
【PPT展示】准备好的方案,学生做【分组实验】
【PPT展示】离子方程式和【探究小
结】
6I-+2NO3-+8H+===
3I2+2NO+4H2O
【板书展示】3.
浓硝酸可氧化一
些非金属单质,
如:碳、硫、磷
【探究小结】PPT
展示
【本节课思考与
讨论】PPT展示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1、硝酸可以氧化金属和非金属单质、也能氧化一些还原性的物质,所以当这些还原性的离子与NO3-(H+)在同一溶液中时,就不能共存。

2、浓硝酸有很强的氧化性,和浓盐酸混合的王水就能将金溶解,可见其腐蚀性很强,所以使用时
应该小心,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说课稿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说课稿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说课稿(2)、掌握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3)、了解硝酸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随着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不同,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不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蔗糖与浓硫酸脱水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体验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2)、通过浓、稀硫酸性质的对比,浓、稀硝酸性质的对比,了解对比这一重要方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浓、稀硫酸性质的对比,浓、稀硝酸性质的对比,体会内因与外因、量变引起质变、现象到本质的辩证关系(2)、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讨,提高实验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3、重点、难点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二、说教法本节内容无论从本章还是从整个教材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它知识点多,难点多,同时又是考试热点。

对于硫酸的通性,在初中学生已学过,难度并不大,教学时以预习学案的方式进行复习巩固。

对于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在初中学生虽有了解,但比较浅显,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也未做过,二者的区别学生并不是太清楚,因此,必须做好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实验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且浓硫酸、硝酸与铜、碳的反应不符合学生原有的知识逻辑,为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增加了困难。

因此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做好有关实验是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硫酸与硝酸的用途很广泛,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科研、有机合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学习,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补充相关材料。

三、说学法:我们常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与渔”。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猜想法,自主探究法,归纳小结法。

四、说教学程序活动一、检查预习结果,温故知新。

(附:课前预习问题)1、分别往装有石蕊试液、铁粉、氧化铜粉末、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请分别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高中化学必修1《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说课稿

高中化学必修1《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说课稿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说课稿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硝酸硫酸和氨》。

新课标将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一:说教材1.地位和功能:氨、硝酸、硫酸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教材把这一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硫酸、硝酸的酸性以及浓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

(2)、掌握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3)、了解硝酸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随着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不同,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不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蔗糖与浓硫酸脱水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体验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2)、通过浓、稀硫酸性质的对比,浓、稀硝酸性质的对比,了解对比这一重要方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浓、稀硫酸性质的对比,浓、稀硝酸性质的对比,体会内因与外因、量变引起质变、现象到本质的辩证关系(2)、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讨,提高实验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3、重点、难点氨、铵盐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二、说教法本节内容无论从本章还是从整个教材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它知识点多,难点多,同时又是考试热点。

对于硫酸的通性,在初中学生已学过,难度并不大,教学时以预习学案的方式进行复习巩固。

对于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在初中学生虽有了解,但比较浅显,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也未做过,二者的区别学生并不是太清楚,因此,必须做好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实验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且浓硫酸、硝酸与铜、碳的反应不符合学生原有的知识逻辑,为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增加了困难。

硝酸说课设计

硝酸说课设计

硝酸说课设计一说教材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初中教材曾经介绍过硝酸具有酸的通性,高一也讲过浓H2SO4的性质。

本节是在初中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硝酸的两种特性——氧化性和不稳固性。

有关硝酸氧化性的介绍是全章的重点内容。

本节知识既是对三大强酸知识的完善,对氧化还原知识的复习,对N O.NO2性质的应用,也承接了后面将要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使学生把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固性.强氧化性),了解硝酸的用途。

(2)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观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从而得出结论的能力,给学生留下“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的深刻印象。

培养学生善于发觉问题,并能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中自我爱护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分析判定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学生进行现象与本质,物质的用途与物质的性质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3.教学重难点重点:硝酸的特性——不稳固性,强氧化性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二说学情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初中学过酸的通性,专门容易分析得出硝酸酸性;高一学过浓H2SO4的强氧化性,能够区别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两个不同的概念(即H+氧化性与S氧化性的不同)。

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观看分析归纳能力。

同时学生对实验专门好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本节从一些实例入手,采纳实验手段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教法针对本节内容的特点,我预备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如下:1.利用实验的手段,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把握硝酸的强氧化性。

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把握浓HNO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的氧化性。

3.从硝酸的性质,推出硝酸的用途。

四说学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最具有说服力。

硝酸的氧化性教案

硝酸的氧化性教案

硝酸的氧化性教案教案标题:硝酸的氧化性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将其他物质氧化。

2. 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制。

3. 能够设计实验验证硝酸的氧化性质。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实验器材:硝酸、铜片、锌片、镁片等3. 实验步骤和安全规范手册教学步骤:引入: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实物展示硝酸的化学式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硝酸的氧化性,并提出相关问题,例如:“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它能够使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吗?”探究:3. 分小组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硝酸的氧化性质。

4. 学生根据实验器材清单,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实验方法,记录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

5. 学生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反应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讲解:6. 学生小组中选择一组结果最明显的实验进行汇报。

7. 负责汇报的学生向全班展示实验结果,并解释硝酸的氧化性质。

8. 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硝酸氧化性的理解。

拓展:9. 带领学生讨论硝酸的其他用途,例如作为农药、爆炸剂、工业原料等。

10. 分组合作,研究硝酸在其中一个领域的应用,并展示给全班。

总结:11. 小结硝酸的氧化性质和反应机制,强调安全使用硝酸的重要性。

12. 与学生一起回顾实验设计的过程,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其他相关实验。

作业:13. 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总结本次学习的内容和实验结果。

教学扩展:1. 可分组设计更多有关硝酸的实验,例如与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收集与鉴定等。

2.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硝酸氧化性质与其他氧化剂的比较,并开展相关实验。

注:在教案撰写时,建议结合具体班级年级和学生水平,调整教学步骤和内容,确保教学活动更加贴合实际教学情境。

硝酸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硝酸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演示:铜和稀硝酸的反应。观察现象,推测产物,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推测产物,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讲述】产生无色气体。铜在不断的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证明生成的是NO。
【板书】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板书】(2)与非金属的反应:C+4HNO3(浓)=CO2↑+4NO2↑+2H2O
【强调】本课时的课标:探究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的用途。
【板书】二、硝酸1.硝酸的物理性质
(二)合作探究(师生共用)
【讲述】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大,98%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中由于挥发出HNO3而产生“发烟”现象,通常叫做发烟硝酸。常用硝酸的质量分数大约为69%。“发烟”硝酸的“发烟”原因是挥发出的硝酸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硝酸小液滴,硝酸所发的“烟”实际上是“雾”。
【板书】2.硝酸的化学性质
【设疑】硝酸有酸性,能否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教师活动】演示浓硝酸与Cu反应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推测产物,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讲述】反应现象是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由无色变为绿色。铜在不断溶解。
【板书】(1)与金属的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讲述】除金、铂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能与所有金属反应;当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为1:3混合时,就配制成玻尔的“王水”溶液,王水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可以溶解金、铂等不溶于硝酸的金属。
【板书】(4).王水的组成
【教师小结】a.加热条件下,浓硝酸可氧化大多数金属(Au、Pt等除外),但不产生H2。

中学化学硝酸的氧化性实验教案

中学化学硝酸的氧化性实验教案

中学化学硝酸的氧化性实验教案实验名称:硝酸的氧化性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对硝酸的氧化性进行实验观察,加深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掌握硝酸的性质和用途。

实验器材:1. 硝酸(浓度不低于0.1mol/L)2. 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溶液)3. 毛细管或滴管4. 试管或烧杯5. 过滤纸6. 火柴或点火器实验步骤:一、实验前准备:1. 将实验用的试管或烧杯清洗干净,并置于实验台上。

2. 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实验器材。

二、实验操作:1. 取一小块铜箔,用细砂纸将其表面擦拭干净,使其表面光亮。

2. 将铜箔塞入实验用的试管或烧杯中。

3. 用毛细管或滴管滴加适量的浓硝酸,使铜箔完全浸泡在硝酸中。

4. 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记录下所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铜箔逐渐变黑,最终变成了灰黑色的物质。

2. 这是由于浓硝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它能够将铜箔中的铜离子氧化为Cu2+,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浓硝酸溅到皮肤或衣服上,以免引起灼伤。

2.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避免硝酸的残留导致其他实验受到污染或产生危险。

实验拓展:1. 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浓度的硝酸进行实验,观察结果的差异。

2. 可以将其他金属(如锌、铝等)代替铜箔,观察其与硝酸的反应。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了解到浓硝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它能够将某些金属离子氧化为更高价态的离子,生成相应的氧化物。

由此可以推广到日常生活中,许多金属在氧化环境下容易被氧化,从而发生腐蚀等现象。

这也提醒我们在使用化学试剂时要注意安全,并妥善保存和处理化学物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

以上就是中学化学硝酸的氧化性实验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硝酸 说课稿 教案

硝酸 说课稿 教案

硝酸一、说教材:【内容和地位】硝酸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中的第二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

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掌握强氧化性。

(2)(2)能力目标。

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科学推理能力。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测反应原理的能力。

(3)(3)德育目标。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心理品质。

利用“玻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教材重点】硝酸强氧化性。

【教材难点】对硝酸的强氧化性的理解和应用。

二、说教法:针对本节教学内容拟采用“实验导学五步教学”模式。

即:复习引新—→演示实验—→分析诱导—→小结发散—→反馈练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推理,通过认真思考得出结论,不仅能掌握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提炼出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一般方法。

即: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运用结论再进行推理—→掌握更多的知识。

对于教材中一些比较容易的知识,如硝酸的物理性质、硝酸的不稳定性的部分内容可采用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尝试应用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三、学法指导: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学习方法:1、1、自学方法。

指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如何抓住重点。

如在硝酸的物理性质的教学中设置填空题,通过学生自学、填空,能抓住要害,达到事半功倍。

2、2、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通过认真观察或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结论,最后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

四、教学程序:1、1、复旧引新,消除障碍。

本节课要用到NO、NO2的性质和有关氧化—还原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得出HNO3具有强氧化性的结论。

而氧化—还原方面的知识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普遍掌握的不够熟练。

因此,设置有关复习内容有利于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

硝酸实验探究:化学备课教案

硝酸实验探究:化学备课教案

硝酸实验探究:化学备课教案实验背景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化学实验中广泛用于氧化反应。

硝酸的主要作用是将其他物质氧化成较高的价态,形成氧化产物,并放出二氧化氮气体。

然而,硝酸对于大多数有机物质具有剧毒性和腐蚀性,因此实验时需要极其小心谨慎,以避免发生任何意外。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究硝酸的氧化反应特性,重点关注硝酸对铜的氧化反应,并探究实验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学生们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增强对于化学反应的理解,加深对于化学反应速率控制因素的认识。

二. 实验目的1.探究硝酸对铜的氧化反应特性2.研究实验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3.加深对于化学反应速率控制因素的认识三.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1)准备硝酸、水、铜片、试管、醋酸、酒精灯等实验器材。

(2)清洗并消毒实验器材及工作场所。

2.实验操作(1)将一片铜片置于试管中。

(2)用滴管滴入5 mL的浓硝酸。

(3)开始计时,观察铜片的颜色变化,直至反应结束。

(4)将反应溶液分别滴入醋酸及水中,观察产生的现象。

(5)重复以上实验步骤,但使用不同的硝酸浓度或不同的温度条件。

四. 结果及分析对于不同稀度的硝酸进行实验,可以观察到铜片的颜色变化。

硝酸的浓度越高,铜片越快被氧化,反应速率也会变快。

在较低的温度下,反应也会变慢,因此可以尝试提高实验温度,观察是否会影响反应速率。

在反应结束后,观察到产生了一个棕色的液体。

这是含有氮氧单质的溶液,可以通过将其滴入水或醋酸中,观察产生的现象。

当液体滴入水中时,可以看到中和反应,产生了白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当液体滴入醋酸中时,可以看到渐变的颜色,表明这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可以用于检测液体的酸碱性质。

五. 注意事项1.硝酸具有剧毒性和腐蚀性,应当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注意个人防护和卫生安全。

2.实验器材应当清洗干净,并消毒,以免干扰实验结果。

3.实验过程中应当保持实验环境的卫生干净,避免各种物质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23硝酸氧化性的探究.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23硝酸氧化性的探究.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课题3 硝酸氧化性的探究【学习目标】1.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硝酸分别与Cu、C的反应。

2.认识浓硝酸在常温下与铁、铝的钝化作用。

【活动过程】活动一:探究硝酸的强氧化性1.按照下表进行实验探究,并完成实验报告。

编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⑴将绕成螺旋状的铜丝插入浓硝酸的试管中,待观察到现象后,将铜丝拔出⑵将绕成螺旋状的铜丝插入稀硝酸的试管中,待观察到现象后,将铜丝拔出⑶将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投入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⑷将一段除去表面氧化膜的光亮铁圈(或铝圈)用细铁丝系好,轻轻放到盛有浓硝酸的烧杯中,片刻后小心取出,再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取出后用玻璃棒轻轻敲击铁圈(或铝圈),观察变化2.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硝酸的浓度与还原产物的化合价有什么关系?3.对铜与浓硝酸反应后溶液颜色成因的探究。

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

⑴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浓度差异的结果,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原因是什么?⑵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是因为硝酸铜溶液中溶有NO2,蓝色的Cu(H2O)42+与棕黄色NO2混合色为绿色,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之。

4.对浓、稀硝酸氧化性强弱的探究。

编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⑴将少量石蕊试液加入稀硝酸中⑵将少量石蕊试液加入浓硝酸中活动二:认识硝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中表现的强氧化性1.根据硝酸与铜、碳反应表现出来的规律,预测下列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⑴稀硝酸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⑵浓硝酸与四氧化三铁反应:⑶铁与过量的稀硝酸反应:⑷二氧化硫与浓硝酸反应:2.金属与硝酸的反应产物既与浓度有关,还与参与反应的金属的活动性等因素有关。

若1.2g的金属镁恰好与120mL 1mol/L硝酸完全反应。

试通过计算分析硝酸的还原产物是什么?活动三:认识硝酸的其他性质及其应用1.下列实验事实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编号实验事实硝酸的性质化学方程式⑴浓硝酸受热或光照条件下分解,产生红棕色气体⑵用稀硝酸溶解附着在试剂瓶内壁的碳酸钙沉淀⑶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2.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等质量的硝酸铜:途径⑴:铜跟浓硝酸反应;途径⑵:铜跟稀硝酸反应;途径⑶:铜先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设计思路
• 同 时 , 在对稀HNO3与铜的反应进行探究的时候, 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 决新问题的能力。
六、设计思路
• (二)新授课阶段 • 分组讨论并分组实验硝酸和还原性离子的反应 • 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出该验证性实验方案,然后分 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由教师 总结还原性离子被氧化的规律。
02
【板书一】硝酸的氧化性体现在:可氧 化一些金属
03
【提问】活泼金属可以和稀盐酸稀硫酸置换出氢气,不活泼金属 如铜和浓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硫气体,体现浓硫酸的氧化性,铜 单质能和稀、浓硝酸又能产生什么物质呢?如何验证呢?
七、教学过程 04
【演示实验一】、稀硝酸和铜片反应的改进装置:U型管、 漏斗、橡胶塞和小型注射器;简单介绍用途;开始实验
二、学情分析 1
初中化学,学生已经学习过活泼金属和稀硫酸反应相
关知识,能够准确判断金属能和稀硫酸反应的条件及产物; 之前也学习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知识,知道了不活泼金属
也能和浓硫酸反应,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不活泼金属和浓、
稀硝酸的反应,学生们应该是容易接受的。
2
上节课已经学习氮氧化物的性质和危害,学生不难判断
05
【观察实验】有气体产生吗?什么气体? 如何验证?
06
【学生回答】无色气体,溶液变蓝,将注射器中的空气推入 U型管,气体颜色变为红棕色 (用白板对照)
七、教学过程 07
【提问】用氧化还原 化合价变换角度分析 该反应的产物和化学 方程式。
08
【过渡】浓硝酸呢? 产物又是什么呢?
09
【演示实验二】浓硝酸和铜片 反应的装置:分液漏斗、大试 管、集气瓶、盛NaOH溶液的水 槽;展示浓硝酸的存放方式; 简单提示氢氧化钠的作用
本节课承接了浓硫酸的氧化性、氮氧化合物性质, 是高考模块《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最后一个 重要内容,所以其地位不容忽视。
高考不仅考查硝酸的氧化性规律,还考查硝酸与还 原性物质反应的实验内容,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不仅能 巩固和再现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也为学好以后的《元 素周期律》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
八、教学反思
亮点:
01 02 03
1、新旧相连,符合认知发展规律
2、在实现学生的三维目标上,有演示实验,有分组讨论和分组 实验,教学手段多样,课堂不呆板;学生不仅仅学到了知识,体验 了科学探究的快乐,也增强了安全、环保的意识;
3、大胆的进行了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并用了废 旧纸箱垫底,白纸做对照色
不足和遗憾: 稀硝酸实验时,反应很慢,我采用的对其加热的操作存在安 全隐患。
出硝酸和还原性物质反应的气态产物,并能提出验证方法,
03
学生已经能从氧化还原化合价升降角度判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 物,所以比较容易写出浓、稀硝酸和金属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硝酸的重要性质-—氧化性;
了解硝酸的腐蚀性和挥发性;
通过浓、稀硝酸与铜反应,和浓硝酸与木炭反应的实
• 教法: 情景激学法,目标导学法,实验促学法
• 学法: 观察、猜想、推理、讨论、演绎、对比、归纳
六、设计思路
• 课堂导入
• 新授课阶段 • 硝酸与金属单质的反应-----演示实验


硝酸与还原性离子的反应---分组讨论并实验
硝酸与一些非金属单质的反应-----视频实验
•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 学生练习并反馈 • 布置作业
10
【观察实验】写出化 学方程式
七、教学过程
11
【学生讨论】1、浓稀硝 酸和铜反应产生H2吗?产 物相同吗?
12
2、体现了硝酸的什 么性质?
13
【实验总结】ppt展示硝酸 和金属单质反应的而规律
14
【板书二】硝酸的氧化性体现在 能氧化一些还原性的离子,如: S2- 、SO32- 、Fe2+ 、I-
六、设计思路
• (一)课堂导入
• 课堂由波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引出硝酸
的氧化性。
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感受波尔的 “爱国情怀”和“聪明才智”。同时明确本节课学习 目标。
六、设计思路
• (二)新授课阶段
• 演示实验浓稀硝酸和铜的反应
• 由活泼金属和稀硫酸的反应,不活泼金属和浓硫酸 的反应规律,引出硝酸和金属的反应,然后演示实验 探究浓、稀硝酸和金属铜反应,学生仔细观察,结合 已有知识判断产物,再利用化合价升降知识写出化学 方程式,最后总结这两个反应得出硝酸与铜反应的特 点,再由教师引导得出硝酸与其他金属单质的反应规 律,体现硝酸的酸性和氧化性。 目的:使学生能够知道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符合认 知发展规律。
七、教学过程
15
16 17
【学生讨论】1.桌面上有哪些试剂?用现有试剂可以设 计什么实验方案证明硝酸的氧化性?开始讨论
【实验方案】让稀硝酸和KI溶液反应, 再用淀粉检验
【分组实验】在一洁净试管中加入1mL KI溶液,向其中 滴入几滴淀粉溶液,振荡,然后向其中滴加几滴 稀硝酸,观察现象。
七、教学过程 18 20 22
目的: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六、设计思路
• (二)新授课阶段 • 视频实验浓硝酸和木炭的反应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实验 , 得出结论,总结硝酸与
非金属单质的反应规律。
目的:培养观察,综合分析能力
六、设计思路
• (三)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 学生从硝酸的性质、安全性角度,环保角度总 结,达到总结本节课的目的。
临漳县第一中学
陈常伟
【分组合作】结果展 示,溶液变蓝
19 21 23

【实验视频展示】热木 炭和浓硝酸的反应,分 析产物(氢的去向?)
记录硝酸和还原性离 子反应的规律
【板书三】浓硝酸可氧化 一些非金属单质,如:碳、 硫、磷
【观察现象】推导出 化学方程式
【思考】体现了硝酸什么 性质?有酸性吗?
七、教学过程
• 【学生回答】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都发生降低,只体现了氧化性, 不体现酸性。 • 【本课小结】 硝酸能氧化的物质有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还原性 的离子。 • • 【思考并讨论】以后在使用硝酸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1、浓硝酸有很强的氧化性,和浓盐酸混合的王水就能将金 溶解,可见其腐蚀性很强,所以使用时应该小心,要有自我保护意 识! • 2、硝酸和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都会产生有害物质,所以也要 注意环境污染问题,加强尾气吸收。 • 【课堂练习】
实验探究硝酸的氧化性
说课稿
临漳县第一中学
陈常伟
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六、说设计思路 七、说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节选自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一专题4第二单 元第三课时《硝酸的性质》的一部分。上节课学生学习 了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部分化学性质,本节课用实验探究 方法学习硝酸的重要化学性质---氧化性。
目的:带领学生回顾重要知识的同时,再现课堂场景, 加深印象;也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
六、设计思路
(四)学生练习并反馈 练习题巩固硝酸的氧化性规律。
(五)本节小结并布置作业 总结和回顾本节内容,布置作业
七、教学过程
01
【课堂导入】幻灯片“王水”藏金质奖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故事,王水是什么?有 一种成分就是硝酸,具有很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什么物质呢?
四、教学的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硝酸的氧化性规律
• 教学难点
• 掌握浓、稀硝酸和铜等金属 单质的反应规律;硝酸和还原 性离子的反应规律。
五、教法和学法
本着“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互动,生生互学”的 新课改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 进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使学生探索性得到充分发挥,培养 学生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 的团结协作的精神,本节课设置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验,培养观察、分析、比较、总结能力。
三、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 学会从氧化还原化合价升降角度推出化学方程式;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故事导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实验装置的改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利用铜与硝酸反应中尾气处理的细节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通过分组讨论和分组实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提高 学习主动性,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