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科高等院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
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教学研究
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画的教学在高校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画美术鉴赏课作为中国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和审美观念;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和改进措施,导致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对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的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内容、方法、评价与改进,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能够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和美育意识的培养。
本研究旨在借助实践案例分析,探索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的优秀教学模式,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教学研究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深入分析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方法、评价以及改进,进一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究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求和课程标准,以及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2. 分析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有效果,并调查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和反馈意见。
3. 评价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进而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4. 研究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改进策略,探讨如何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可以为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进一步推动该课程的发展和完善。
1.3 研究意义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中国画美术鉴赏课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和文化素养。
浅谈高等院校美术欣赏教学
浅谈高等院校美术欣赏教学[摘要]学生随年龄增长,绘画拟写实能力愿望也逐渐提高,对美术的兴趣会越来越淡化,尤其在高校阶段,学生面临就业的压力,再加上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美育教育重视程度的不够,必然导致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失去兴趣。
如果想让学生对美术欣赏课产生兴趣,使欣赏课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那么,教师是一定要讲究一些方法与策略的。
[关键词]高等院校美术欣赏教学素质教育美术欣赏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
但长时间以来,在高等院校的美术教学中,却很难体现这一目标的完整实施。
透过一些学校的美术教学方案和学生在校的美术活动,不难发现,在学生的技能技巧训练培养与鉴赏力、创造力素质的培养上,存在着不协调的发展,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生美术技能的训练,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艺术美的熏陶。
那么,如何加强高等院校美术欣赏教学呢?下面笔者结合实际谈谈。
一、把握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
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
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界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
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涉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
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
在一些抽象的作品方面,许多学生都会提出这样疑问:“这些作品好在哪里?”而不是提出“我感觉到了什么”等评价性的意见。
他们大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情绪。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浅谈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
一、美术鉴赏课的重要意义
前的情况下,高校在美术鉴赏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一 学生学有所获。
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 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具体而言主要表演在以下几
(二)注重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 点,并将其归纳为“三个一”。
要真正使鉴赏课的鉴赏作用体现出来,而不能
般不包括鉴别。因此美术鉴赏的内涵比美术欣赏的 的复杂集合体,每个人在看到作品时会产生不同的 的语句,而应当使用“我是这样理解作品的”、“我
内涵更为广泛,具体的要求也更高。美术欣赏,其 感受,正如我们常讲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 认为作品的意义可能是”等这类模糊性词句,让学
基本态度是肯定、赞许并为之感动;而美术鉴赏则 低各不同。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摒弃一言堂的做 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思考,学会理解。教
养、审美能力、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美 宣泄自己的心情,达到内与外的平和。
的行家里手,能正确地理解作品,能有效地引导学
术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 二、目前高校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另一方面,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能针对大
义。
结合几年来在高校任教的经验,笔者认为在目 学生这一阶段的特点,有区别地进行教育,真正让
念,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降低了学生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内容重点不足,纯美术作品“一头沉”
每一个经典的美术作品都饱含着作者的思想和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目前高校的美术鉴赏
辛勤的汗水,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这种思想对其而 课往往将纯美术的作品作为主要对象,对其大讲特
言是具有唯一性的,它是作者在自我感悟下的创 讲,而对实用美术,如摄影、工艺、建筑、家居装
《美术鉴赏》课程标准
2.成果推广与应用
(1)将课程实施成果在校园内进行展示,提升学校美术教育的知名度;
(2)将优秀成果推广至其他学校,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3)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的实际运用。
《美术鉴赏》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为我国美术教育提供一个全面、科学、系统的教学指导框架。本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与目标、内容与要求、实施与评价、资源与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力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美术鉴赏能力。通过课程的组织与安排、评价与反馈、拓展与延伸、管理与支持、特色与创新、成效与展望等环节的精心设计,确保了课程实施的高效性和有效性。同时,课程评价与持续改进、推广与交流、实施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效果监测等环节的落实,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升课程质量。最终,通过课程实施成果的展示与推广,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也为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3)外国美术鉴赏:占总课时量的30%;
(4)美术鉴赏实践:占总课时量的20%。
2.教学进度安排
(1)每学期至少安排16个学时的美术鉴赏课程;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计划。
六、课程评价与反馈
1.学生评价
(1)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3)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鼓励创新和实践。
九、课程特色与创新
1.教学模式
(1)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2)鼓励教师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学方法;
(3)注重课程内容的跨学科整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论工科类高职院校美术鉴赏教育的人文意义
论工科类高职院校美术鉴赏教育的人文意义作者:李博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年第12期【摘 ;要】优秀的美术作品中大多隐含着信仰、理想、审美、价值取向等人文意蕴,而这些人文意蕴正是培养人文精神所必须吸取的营养。
美术鉴赏为工科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了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和向伟大的美术大师学习的机会,美术学习不仅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同时也是优秀文化的学习。
本文将阐述通过美术鉴赏,学生在收获美的感受的同时,也形成了多元的审美理念,陶冶了审美情怀,提高了综合人文素质等美术鉴赏中的人文意义。
【关键词】美术鉴赏 ;人文意义 ;美术本文系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第二批科研基金项目计划(研究生项目12项):2013-32。
美术从它形成那天起就注入了人类情感,美术作品是倾注了美术创作者对生存、生活、人性、价值等人文观点的产物,优秀的美术作品必定包含了美术创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着美术创作者对事物独特的审美眼光,并在表现美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融入对理想文化价值的追求,从这一点上讲,每一位有成就的美术创作者,都是我们人格的榜样[1-2]。
工科类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程的现状美术鉴赏课在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对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实施人文精神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美术鉴赏课堂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不高,觉得美术鉴赏太抽象,现实生活中鉴赏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也不多,而且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
其次,高职院校的课程多是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技能要求高,学生不愿意花费多余的时间对美术鉴赏进行深入了解。
最后,教学方式比较陈旧,教师与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情交流,致使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程兴致不高。
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多元的审美观念,养成优良的精神文化品格,我们必须改变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鉴赏过程中,营造师生良好互动的氛围,为美术鉴赏课程的开展创造条件。
美术鉴赏中体现的人文意义1.促进学生形成多元文化审美观念人类历史生活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伟大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的产生。
高校美术鉴赏教学方法浅谈
高校美术鉴赏教学方法浅谈[摘要]美术鉴赏作为美育的重要措施,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总结提炼出八种教学方法予以阐述,对高校美术鉴赏课的开展有着一定的积极指导意义。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j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69-01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美术鉴赏课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人文素养、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课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因此如何探索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笔者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不断尝试,总结出以下教学方法,与大家共飨。
一、讨论教学讨论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就某一专题各抒己见,互相启迪,最终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讨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他人交流的机会,能使学生接触全新的观点,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在提高认识的同时培养了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讨论教学,首先要为讨论做好准备。
这需要教师有一个全面的规划,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和资料准备,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作为讨论的题目。
讨论时,教师先不要讲解,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要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容易被忽视的学生群体。
讨论方法可以采取学生轮流发言、叙述前一个同学的观点等。
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个人定位转变,从以前的关注教学结果转变到关注教学过程。
鉴赏有不同的角度,学生可能对相同的美术作品做出不同的鉴赏结果。
教师对学生不同的观点积极引导,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的精神。
二、比较教学在美术鉴赏课中,选择不同作品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围绕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等,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异同进而探求其规律。
如在鉴赏绘画作品时将中西绘画作品比较会发现:国画注重表现与写意,油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国画色彩淡雅,多运用线条造型,油画色彩写实与厚重,主要运用色彩与光线表现;国画采用散点透视法构图,油画运用焦点透视法构图等等。
浅谈高校美术鉴赏课的教学
浅谈高校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摘要]在高校的美术教学中,美术鉴赏课被列为了公共课,它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过去传统的高等教育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导致美术鉴赏课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一直不被重视。
[关键词]美术鉴赏多媒体审美情景美术鉴赏课是在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都知道,它的任务是去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
但是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却往往单调、枯燥,不仅会使学生感到乏味,老师也缺乏热情。
为此我总结出近几年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供大家参考。
一、课堂积极性不高,不受学生重视在高校里被定为公共选修课的美术鉴赏往往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把美术鉴赏课单纯地当作职业技能的训练或课外的知识补充,所以课堂上热情不高,缺乏积极性,老师往往再讲台上唱着独角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思想肤浅,缺乏想象力,创造力。
解决办法: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例如在分析色彩冷暖时,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先设计远山大树,再给出让很多不同的冷暖色,让学生在涂色游戏中感受色彩的冷暖,然后让学生讨论哪些是暖色,哪些是冷色,在不同的环境中有没有发生什么不同的变化,受到了一般课堂所收不到的效果,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美术的最大特点是形象和直观,这个特点在书本上是无法体会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室外的美术课,观摩美术专业的学生作画、欣赏室外雕塑和建筑等来达到直观展现美术形象的目的。
通过让学生观察、描绘大自然,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使学生真正懂得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含义。
这样不局限在书本上,局限在教室里,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热爱美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二、教师生搬硬套,设定标准答案在美术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部分教师会机械的运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得出一定结论,把这个结论作为标准答案,让学生来记住。
高校美术鉴赏课程中教与学研究
高校美术鉴赏课程中教与学研究摘要:高校美术教育与学习的获得对提高教育的美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这很明显,因为实施高校美术教育是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而且高校美术鉴赏课程不仅增加了学生对美术理论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感知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友善的心。
本文考察了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得出当前高校美术鉴赏课程在学生“学”的方面主要存在不够重视、理解片面的问题,在老师“教”的方面存在授课教师学习意识不足、仅局限在上课本身等方面。
在认真剖析了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与学”中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出了改进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与学一、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不少学校都更加重视审美素养的提升,但在一些学校,美术鉴赏课程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到现在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的真实情况,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历从老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进行一些调查和访谈,获得了一些比较真实有效的调查结果和结论,有针对性地发现“教”和“学”两个主要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美术鉴赏课程“学”的现状分析1.学生升学就业压力太大,无暇顾及美术鉴赏课由调查中显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上美术鉴赏课时学生的课上态度,仅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能够积极参与到美术鉴赏课中,而大多数都处于“被动参与”“偶尔参与”与“基本不参与”,因此就当前美术鉴赏课程中学生的表现来看,大多数学生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其中的调查数据中,还有一部分同学觉得“就业和升学压力太大,没时间学习美术鉴赏”,从而也说明当前学生任务的繁重。
2.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理解比较片面走访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美术鉴赏没兴趣的消极情绪高涨,从侧面明确了当前大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的理解还相对片面,没有对美术鉴赏课进行深入了解,觉得学习美术鉴赏没用处,这充分说明,许多学生不明白学习艺术课程的重要性,认为与毕业无关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
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几点看法
谈对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几点看法【摘要】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在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审美、关注学生个性化艺术表达、倡导跨学科的艺术鉴赏教学以及推动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深度理解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课程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传达的情感。
结合实际例子和案例分析,文章指出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提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至关重要,对学生成长和终身受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角度审美、个性化艺术表达、跨学科鉴赏教学、深度理解、综合素质培养。
1. 引言1.1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重要性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美术鉴赏课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辨识能力和欣赏水平,从而开拓他们的审美视野。
通过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美术鉴赏课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激发他们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美术鉴赏课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学会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和分析。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系统的美术鉴赏教育,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素养,还能够拓展视野,增强文化底蕴,培养对艺术的热爱与理解。
2. 正文2.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理论是指对美术历史、艺术理论等知识的学习,而实践则是指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方式来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各个艺术流派的发展脉络,掌握美术作品的表现技巧和艺术特点。
美术鉴赏课程标准
美术鉴赏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美术鉴赏课程编码:20721003课程类型:理论开课部门:社会科学教研部规定课时:16一、前言1.课程性质《美术鉴赏》属于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课程定位《美术鉴赏》是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3.课程设计思路基于工科类高职院校的实际学情,本课程采用“讲授-欣赏-感悟”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对学习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1)讲授除了涉及到美术鉴赏的理论外,在讲授中还要介绍作品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艺术理念等方面,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美术这一艺术形式能进行全方位的把握,提高美术鉴赏层次。
(2)欣赏根据工科类高职院校的实际学情,选择适合学生的优秀美术作品,通过图片展示和相关视频欣赏等形式将优秀中外美术作品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通过作品对比、现场观摩,引起学生的感官刺激,增强学习的兴趣。
(3)感悟让学生从自我出发,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能有所感受,进而加深对美术艺术“美”的感悟,并发展自我形象思维和创新精神。
本课程对全院各专业共开设16课时。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如从文化的研究、技术特点、社会媒体、叙事分析等角度欣赏美术作品。
一、知识目标1.了解美术的一般概念、本质以及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理论;2.把握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流派的美术创作特点二、能力目标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了解、吸纳中外优秀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浅谈工科高等院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
备, 播放 与讲解 内容相关 的记录 “ 短片” 进 行教学 , 短片 时间不 宜过长 , 一般控制在 2 0至 3 0分钟 比较合适 。短片式 教学不但
可 以调 动 学 生 的学 习 积极 性 、 增 强 教 学 的直 观 性 和 说 服 力 , 还对 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 的积极 意义。比如, 在讲解 到绘 画 中的 敦煌壁 画时 , 可 以播放 中央 电视 台拍 摄 的纪 录片《 敦煌》 ; 在讲 解 到雕塑中的兵 马俑时 , 可以播放英 国 B B C制作 的纪 录片《 秦 鉴赏 Βιβλιοθήκη 2 1 1 8 1 6 )
( 1 ) 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 过程 中, 教师 可以实时抛 出一些 开放性 的问题 , 如你是如何理解美术鉴赏的 、 你认 为凡 ・ 高的作 品《 向日葵》 怎 么样 、 你觉得 北欧设计如 何等 , 鼓 励学生 独立 思 考、 发表 自己的观点。美术鉴赏有多种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 , 有 可能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作 品会 有不 同的鉴赏意见 、 甚至截然 相 反的理解 。教师应对此进行积极地 引导与启发 , 培 养学生在美 术鉴赏中的批判性精神 。 ( 2 ) 比较式教学 。比较式教学 的 目的是 为了更好地理解 每 件作品的艺术特色。可以对不 同的美术作 品进行横 向或纵 向上 的比较分析 , 找寻异同 , 进而探求其 中隐藏 的鉴赏规律 。例如 , 在讲解绘画时 , 可以将列宾的《 伏尔加河上 的纤夫 》 与陈丹青 的 《 西藏组 画》 进行 比较 , 同样都是描绘人们 真实生活 的现实 主义 经典油 画, 但两个作品的表现方式 以及风格却 完全不 同。前 者 是在充分观察和深刻理解俄罗斯底层劳动人 民真实生活 的基础 上创作 的, 其主题性 与思想性突出, 对后来苏联的油 画风格影 响 深远 ; 后者则 以写 生般 的直接和果 断 , 描绘 藏 民的 日常 生活 片 段, 蕴含的人文精神突出, 偏 向于法国乡村绘画风格 。通过两 者 的比较 , 让学生在鉴赏时对这两类作品的艺术特色 有了更好 的
浅谈高校的美术欣赏课教学
口吴 波
要: 高等院校 的美术欣 赏课 多数是被 度作 出合理 规划 。其次 , 赏课 的教 学 欣 献资料的查阅这两个过程 的交互作用 中 当做 非 美术 类 专 业 学 生 的 选修 课 程 开 设 的 , 但 过程 也是 师生 间的一次 审美合 作 , 以 所
或者“ 从文字到文字” 的欣 赏模 式上 , 作 品主要讲述 了主人公从帝京 回东 藩的 同样 的教 学 内容 , 当教 师面 临不 同的教 片” 教 经过洛水 , 遇到洛水女神 宓妃 的故 学 对 象 时 , 往 也 需 要 采 取 不 同 的教 学 如果 条件 成熟 , 师应让 学 生与作 品的 途 中, 往
这 美术 品是依据 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曹植 的名 知判断外 , 时还 需要 引入 美术史 , 至 刷 品” 一学 习模式 的弊端 的批评 , 有 甚 欣 赏同样不 能仅仅 停 留在 “ 图片到 图 篇《 从 洛神赋》 而创 作的长卷。曹植 的文学 思想 史 、 宗教 史 等 内容 。通 常即便对 于
因其课程 的边缘性 而有 所减弱。笔者从 美术 学模 式, 着重论 述美术 欣赏课教学 中欣赏视 角
的 选 择 和 美 术 作 品 的 欣 赏评 价 两 个 问题 。 并
师可 以进行 “ 对话 式” 赏教 学 , 欣 也可 以
程 中完成 与作 品对话 、 与教 师对话 、 同 学方式较为普遍。这样程 式化的作 品解 与
但 真容 ” 面对 面。这就 需要教 师、 生都 事 。故 事 中主人 公对 宓妃充 满爱 恋 , 学 方 法。所 以, 用的教 学方 法是否适 宜 “ 采 积 极地参 与到美 术馆 、 物馆 的展览展 最终 不得不离去。顾恺之 以手卷的形式 博 是影 响美 术欣 赏课 能否达 到预期效果 的
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作者:吴子玉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6年第02期摘要:美术鉴赏课程作为普通高校的公共选修课程,要求教师在教授课程内容的过程中遵循其独特的课程性质。
从教师的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上寓教于乐、课外延伸和反馈等几点出发,思考美术鉴赏课程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旨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美术鉴赏;教学一、引言美术鉴赏作为一门在高校中普遍开设的大学生公共艺术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高等院校开设的美术鉴赏课程中,通过教师对国内外优秀大师作品的分享与解析,达到以美启真、以美育人的目的,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辨别和鉴赏能力。
在这个基础上,使受教育者不仅能够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并且真正知晓“何为美”“为何美”,因而这门课程在大学教育中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二、美术鉴赏课程的内容选择美育的德育功能,唐代张彦远在其《论画》中明确提道“夫画者,成教化,助人论,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与自然。
”美育在其眼中不只作为满足视觉触觉等的感官享受、娱乐,更在无形中包含一种德、理相并存的省察与自觉观照。
美术鉴赏作为全校性的公共课程,要求教师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非常注意根据课时教学时数的限制、学生美术的功底、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欲望等方面的差异性,面对不同的年级和不同专业学科背景的学生,要教授不同的课堂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法,真正达到因材施教。
美术鉴赏课程的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决定了教育者必须要按照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进行教授。
美术类作品基本上是以具体的图形来展现其独特的视觉艺术特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多媒体等新的技术手段,大量展示国内外优秀作品,使学生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尽快达到提高欣赏艺术作品的目的。
有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要真正学会鉴赏美术作品,真正学会看“门道”,首先需要学会找到“门道”,那就需要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来达到这一目的。
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对策随着素质化教育的深入,高校教育步入崭新的改革发展阶段。
美术鉴赏课程作为高校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优化学生艺术审美,拓展学生艺术视野,而且还能创新学生艺术思维,深化“美”的认知和感悟,对学生综合素质、艺术素养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高校美术鉴赏课堂的教学状况,探索高效的教学策略,为高校艺术教育、素质教育提供参考和帮助。
标签: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对策1高等院校美术鉴赏课程的内涵以及意义在高校开设美术鉴赏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经验,让学生能够在更高的一个层次上感受到美术作品所包含的文化价值。
通过对一件好的美术作品的感知,并对其进行鉴赏、分析,从而进一步的认识到这件美术作品所蕴含的价值,进而让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与以往的大学生不同,当代大学生所生活的环境相对来说比较优越,他们其中的一大部分都相对来说见识较为广博,因此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素养。
而当代大学生又与传统社会有着一定的差异,他们所面临的社会的竞争与就业的压力比较严峻,因此,他们常常面对着较大的压力,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在很多时候不得不放弃对艺术鉴赏方面的追求而去应付枯燥无味的学习,从而能够使其在社会竞争当中谋得一席。
但是,美术鉴赏事实上对人的综合素养方面有所提高,使高校大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专业课的层面,这也是高校开始美术鉴赏课程的初衷以及其意义所在。
2高校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首先,教学方法陈旧。
当前高校美术鉴赏教学课堂内容主要包括各历史阶段的艺术作品了解、研究和鉴赏,仍然采用历史断代方法进行美术鉴赏教学,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仅导致美术鉴赏课堂存在片面性,而且还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价值得不到发挥。
其次,教学目标不明确,无法展示美术鉴赏课程的实质内容。
美术鉴赏课程具有多样化、综合性、时代性以及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能够帮助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束缚,建立创新性艺术思维方式,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教学研究
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教学研究【摘要】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画发展历程和技法特点。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方法、资源及教学效果评估,并分析其重要性。
教学内容包括中国画的传统与现代表现形式,教学方法应结合实例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学资源应充分利用图书、影片等多样化材料。
教学效果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知识掌握和美术鉴赏能力提升。
结论部分探讨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启示,为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通过本研究,有望提升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知和理解。
【关键词】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教学研究、重要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效果评估、启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学内容不够系统完整、教学方法单一呆板、教学资源匮乏等。
有必要对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水平。
这也是本研究的背景和动机所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求有效的教学改进方案,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欣赏能力和艺术修养。
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效果评估的研究,旨在为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培养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本研究也旨在探讨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启示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助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的深入发展。
2. 正文2.1 高校中国画美术鉴赏课的重要性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通过开设中国画美术鉴赏课,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历程、技法特点等,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画美术鉴赏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通过学习名家作品和经典作品,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培养对艺术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对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关注。
美术鉴赏作为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课程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目前美术鉴赏课程教学面临不少问题,如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如何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促进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改革,以下提出几种对策。
一、优化课程设计美术鉴赏课程内容丰富,但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程度不一的问题。
部分学校的美术鉴赏课程仅着重讲解艺术品的品类和风格,忽视了艺术品背后的文化历史背景和意义。
因此,要优化课程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每一件艺术品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从而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传统的美术鉴赏教学方法仅以讲授为主,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和动力。
因此,教师应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PPT、录像、电子课件、互动讲解等方式来讲解艺术品,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美术鉴赏课程可以通过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的现代化,如互联网、多媒体以及VR、AR等技术可以用于美术品的展示,这既能更加生动地展现艺术品本身,又能使学生享受到更多体验感。
四、加强教学培训目前大多数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师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知识结构单薄等问题。
因此,要加强教师的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只有这些因素相互配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鉴赏技巧及方法,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鉴赏能力的优秀人才。
【工艺美术论文】浅析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方法
【工艺美术论文】浅析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方法摘要:美术鉴赏作为高校公共选修课程,是丰富大学生审美情趣和拓展视野的重要课程。
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针对当下高校美术鉴赏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人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积极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对现实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美术鉴赏;教学方法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实现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课程。
此课程在高校多是以公选课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对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艺术文化和审美情趣,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是鉴赏课程开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点,本文结合高校美术鉴赏课程的现状和自身教学经验出发,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常规问题,探索用何种有效的方式取得理想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的水平。
1美术鉴赏的现状研究2006年国家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提出:“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我国从小学到高中都设置有美术鉴赏相关课程,但是教学方式大都是教师讲授,学生单向接受,积极参与的程度少,再加上中小学的课业多,升学压力大,因此学校和家长都很容易忽视美育的作用,学生内心上也多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美术教学,学生整体的鉴赏能力还都较弱,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高校的鉴赏课,因为授课教师专业性较强,师资力量难以和达到和学生的数量相匹配的师生比,一般都是采取一百人左右的大课教学,这样的授课方式,虽然一定程度提高了普及率,但是教学效果通常都不大理想,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特质进行因材施教,只能实行填鸭式单向输入教学,大量枯燥的理论知识使得学习兴趣难以长久保持,并且学生本身的鉴赏知识储备量有限,再加上与作品、画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更让学生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找到欣赏点,如何体会作品背后的艺术内涵和特质,很容易就产生厌学情绪,鉴赏能力很难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工科高等院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
作者:李兵
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2期
摘要:美是有理由、有根源的,美术鉴赏也应如此。
结合近三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提炼出针对工科高等院校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以期对提高美术鉴赏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美术鉴赏;工科;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06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美术鉴赏作为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陶冶大学生情操、提高鉴赏美的能力以及提升审美素养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对于工科高等院校而言,作为“全校级限选课”,美术鉴赏面向非美术专业的全校其他专业学生开设,而且不同专业选修的学生均合在一起大班上课。
面对这一情形,如何将“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以美怡情”的美育目标贯彻落实在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上,[3]是该门课程任教老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笔者现为南京工业大学工业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兼授“全校级限选课”中的美术鉴赏课程,在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抛砖引玉,与同行交流分享。
1 教学内容
笔者执教的美术鉴赏“班级”,选课人数最少时为186人,最多时则有243人,分别来自安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测绘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不同专业,大部分学生没有任何美术、美学基础。
而课程只有8次课,每次课3个学时,且上课时间均在晚上。
如何让大部分选课学生对该门课程感兴趣且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更好地接受美育、有所收获,是执教者不得不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
于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笔者着实花了不少工夫。
经过多方面的比较和权衡后,最终选择美术大类中的绘画、雕塑、摄影以及工艺美术等四大块作为教学主要内容,每一块2次课(6学时)。
(1)绘画。
先讲解绘画的基本知识,如线形(配合点线面的随堂练习)、色彩、明暗等。
在此基础上,选择经典的绘画作品,如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凡·高的《向日葵》、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敦煌壁画》等,按照“时代背景、主题内容、艺术特色”三个步骤进行鉴赏,[4]并把讲解的重点放在“艺术特色”这一步,尽可能将其所含知识点讲透,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2)雕塑。
先讲解雕塑与绘画的区别。
待基础知识讲解完后,选择大家耳熟能详的雕塑作品,如《千手观音》《掷铁饼者》《秦始皇兵马俑》《大卫》《大足石刻》以及《断臂维纳斯》等进行鉴赏。
(3)摄影。
先讲解摄影的相关知识,如景象要素、影像要素、构图、用光技巧等。
在此基础上,选择优秀摄影作品,如解海龙的《大眼睛》、杜瓦诺的《锁不住的爱情》、陈复礼的《搏斗》、阿威顿的《窗口》、卡特的《秃鹫与小孩》以及李英杰的《稻子与稗子》等,根据摄影作品分析步骤进行鉴赏。
(4)工艺美术。
这一块主要是根据笔者的芬兰留学经历,结合自身拍摄的照片、视频等资料,重点讲解北欧的简约设计,并对芬兰、瑞典以及丹麦等优秀的手工艺设计作品进行赏析,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这一块的内容是最受学生欢迎与喜爱的。
2 教学方式
经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以下4种教学方式较适合选修美术鉴赏课程的工科生:
(1)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时抛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你是如何理解美术鉴赏的、你认为凡·高的作品《向日葵》怎么样、你觉得北欧设计如何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
美术鉴赏有多种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有可能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鉴赏意见、甚至截然相反的理解。
教师应对此进行积极地引导与启发,培养学生在美术鉴赏中的批判性精神。
(2)比较式教学。
比较式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每件作品的艺术特色。
可以对不同的美术作品进行横向或纵向上的比较分析,找寻异同,进而探求其中隐藏的鉴赏规律。
例如,在讲解绘画时,可以将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与陈丹青的《西藏组画》进行比较,同样都是描绘人们真实生活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但两个作品的表现方式以及风格却完全不同。
前者是在充分观察和深刻理解俄罗斯底层劳动人民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创作的,其主题性与思想性突出,对后来苏联的油画风格影响深远;后者则以写生般的直接和果断,描绘藏民的日常生活片段,蕴含的人文精神突出,偏向于法国乡村绘画风格。
通过两者的比较,让学生在鉴赏时对这两类作品的艺术特色有了更好的理解。
(3)短片式教学。
在美术鉴赏课程中,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讲解内容相关的记录“短片”进行教学,短片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20至30分钟比较合适。
短片式教学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说服力,还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比如,在讲解到绘画中的敦煌壁画时,可以播放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敦煌》;在讲解到雕塑中的兵马俑时,可以播放英国BBC制作的纪录片《秦始皇兵马俑》(China’s Terracotta Army),让学生在更为直观地认知这些作品后,再对其进行鉴赏。
(4)临摹式教学。
对于很多工科生而言,虽然没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亦步亦趋,对简单的作品进行临摹,亦可加深对作品的认知。
例如,在讲解北欧简约设计时,可以让学生一起体验“骨骼椅”的创作过程。
一共有7个简单的步骤,笔者在黑板上画一步,学生在台下跟着画一步。
通过动“笔”体验,不仅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形态的比例与透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
3 结语
美是有理由、有根源的,美术鉴赏也应如此。
针对工科高等院校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如果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选择得当,效果必将事半功倍,使学生不仅能够切实体会到艺术的美,还可以捕捉到蕴藏于作品背后的“美的根源”,进而形成良好的美术鉴赏思维与习惯,早日成为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萌.普通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研究[J].艺术科技,2012,25(3):9799.
[2] 韩路.对高校美术鉴赏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许昌学院学报,2013,32(6):152153.
[3] 曹梦.浅析“美术鉴赏”课——作为西藏高校美术素质教育的课程教学构建[J].西藏科技,2012(7):3839.
[4] 李新生.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现状研究[J].艺术百家,2010(8):399402.〖ZK)〗
作者简介:〖HT6SS〗李兵(1986—),男,江苏淮安人,工学博士,南京工业大学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