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说课材料

合集下载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物理学的思想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D.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 ,当Δt非常非常小时,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A.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由于影响加速度的因素较多,为了研究它们之间关系,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理想实验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故B错误;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C 错误;D.根据速度定义式v=ΔxΔt ,当Δt非常非常小时,ΔxΔ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D正确。

故选AD。

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B.高速运动的汽车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A.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即静止的火车与高速运动的汽车惯性可能相同,故A错误;B.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大小无关,即高速运动的汽车不能很快地停下来,不是因为汽车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故B错误;C.乒乓球的质量小,惯性小,所以容易改变其运动状态,故C正确;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仍存在惯性,故D错误。

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初中物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一课,李老师检查同学连接的电路,发现小明连接的电路有问题...(如图1)。

由此图可以判断,若小明合上电源,则( )。

A .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均偏转较大B .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均几乎不偏转C .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大,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D .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流表指针偏转较大2.图2所示为一种电容式键盘的按键,它由键帽、弹簧和平行板电容器构成,电容器板间距为d ,电容为C 。

按键时,活动极板向下移动。

若电容的改变量为C2,则按键下压的距离为( )。

A .d4B .13dC .12dD .23d3.下面是物理学史上三个著名的核反应方程x+Li 37→2y ,y+N 714→x+O 817,y+Be 49→z+C 612。

x ,y 和z 是三种不同的粒子,其中z 是( )。

A .中子B .原子C . 粒子D .电子4.如图3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 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也为m 的小物块从槽的顶端自由下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的机械能守恒B .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和槽的动量守恒C .小物块离开弹簧后,做匀速直线运动D .小物块离开弹簧后,能够滑上弧形槽5.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喷水装置,其中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为V 0,内部装置有体积为0.5V 0的水,水上密封的空气压强为p 0,保持阀门关闭,用打气桶再向内充入压强为p 0,体积为1.5V 0的空气。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物理学家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采用了以下实验步骤:①用电压表测量导体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导体的电流I;②保持电阻不变,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记录相应的电压和电流值;③保持电压不变,改变导体的电阻,记录相应的电压和电流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①②对应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步骤②③对应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B、步骤①②对应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步骤②③对应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C、步骤①②对应探究电压与电阻的关系,步骤②③对应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步骤①②对应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步骤②③对应探究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来判断像与物的距离是否相等?A、在平面镜的后面放置一个等大的物体,观察物体与像是否重合。

B、在平面镜的后面放置一个等大的物体,测量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然后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C、在平面镜的后面放置一个等大的物体,用刻度尺分别测量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D、在平面镜的后面放置一个等大的物体,用刻度尺分别测量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然后比较这两个距离。

3、在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惯性最大?A. 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B. 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C.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自由落体运动D.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以加速度a=9.8m/s²加速下降4、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B. 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C.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D.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重力加速度无关5、在下列关于初中物理实验误差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实验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不高造成的B、实验误差是无法避免的,只能通过改进实验方法来减小C、实验误差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消除D、实验误差是由于实验者的主观因素造成的6、下列关于物理教学法的描述中,不属于探究式教学法的是()A、引导学生提出问题B、鼓励学生自主探究C、教师讲解实验原理D、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7、在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的动能会减小?A.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在竖直向上抛出后上升过程中C.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推力作用加速运动8、在“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实验中,以下哪种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A.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选择适当B.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C. 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固定D. 实验过程中,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请简述物理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常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 库仑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并测出了元电荷的电量D.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案:D解析:A选项,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故A错误;B选项,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万有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的,故B错误;C 选项,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守恒定律之一,但元电荷的电量是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不是库仑,故C错误;D选项,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发电机的发明提供了理论基础,故D正确。

2.关于电场和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和磁场都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B.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C.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用来描述电场和磁场的强弱及方向的假想曲线D. 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但电场线和磁感线并不存在答案:D解析: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不是假想的,但电场线和磁感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的强弱及方向而引入的假想曲线,实际并不存在,故A错误,D正确;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出发,到负电荷或无穷远处终止,不是闭合曲线,而磁感线是闭合曲线,故B错误;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用来描述电场和磁场的强弱及方向的假想曲线,故C正确,但由于C选项的表述容易让人误解电场线也是闭合的,所以在此题中以D为最佳答案。

3.在真空中A、B两点分别放置异种点电荷Q₁和Q₂,已知两点电荷间库仑力为F,电场强度大小为E,若将Q₁的电量与Q₂的电量同时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库仑力F’和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E’分别为:A. F’ = 4F,E’= 4EB. F’ = 4F,E’ = 2EC. F’ = 2F,E’ = 4ED. F’ = 2F,E’ = 2E答案:B解析:根据库仑定律,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与它们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B.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 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 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答案:D解析:A选项:液体很难被压缩,这主要是因为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当外界压力试图压缩液体时,分子间的斥力会抵抗这种压缩,而不是引力。

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这是因为海绵内部存在许多空隙,这些空隙被压缩了,而不是分子间的间隙被压缩。

分子间的间隙是微观的,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扫地时尘土飞扬,这是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的,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所以C选项错误。

D选项: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当两块铅块紧压时,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到足够近,分子间的引力就会发挥作用,使两块铅块结合在一起。

所以D选项正确。

2、关于电流和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路中有电压,电路就一定有电流B. 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C. 电路两端无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无电流D. 导体中有自由电荷,导体中就一定有电流答案:B;C解析:A选项:电路中有电压,但电路不一定有电流。

因为电流的产生除了需要电压外,还需要电路是通路。

如果电路中有断路或短路,即使有电压也不会有电流。

所以A 选项错误。

),电流的存在必然意味着电路两端B选项:电路中有电流,根据欧姆定律(I=UR存在电压。

所以B选项正确。

C选项:电路两端无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的逆推(如果I=0,则U=0),电路中就一定无电流。

因为电流是由电压驱动的,没有电压就不会有电流。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敲鼓时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B. 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C.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B解析:A选项,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大,而不是音调越高。

音调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与振幅无关。

故A错误。

B选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正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故B正确。

C选项,超声波是声波的一种,它仍然需要介质来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真空中没有介质,声波无法传播。

故C错误。

D选项,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而不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D错误。

2、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搓手取暖B.用暖水袋暖手C.晒太阳取暖D.向手``呵气’’取暖答案:A解析:A选项,搓手取暖时,双手相互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得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故A正确。

B选项,用暖水袋暖手时,暖水袋的温度较高,与手发生热传递,使得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故B错误。

C选项,晒太阳取暖时,太阳放出热量,人吸收热量,使得人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故C错误。

D选项,向手“呵气”取暖时,口中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与手发生热传递,使得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故D错误。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先把凸透镜、发光体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然后进行实验。

他们让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并用刻度尺量出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像距v,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即物距u,记录多组数据后,他们发现当u>2f时,v在f和2f之间,且像的大小比发光体小;当f<u<2f时,v大于2f,且像的大小比发光体大;当u=f时,他们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像;当u<f时,光屏上也得不到像,但透过凸透镜却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就越大B.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电阻就越小C.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D.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答案:C解析:,当电阻R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U越大,通过该导A选项:根据欧姆定律I=UR体的电流I就越大。

但A选项没有说明电阻一定,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它的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由B选项分析可知,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所以C选项正确。

D选项: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它的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

即使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不为零。

所以D选项错误。

2、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通电时有电阻,不通电时没有电阻B.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C.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答案:D解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它的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所以A、B、C选项都是错误的,D选项是正确的。

3、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通电时有电阻,不通电时没有电阻B.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C.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D.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答案:D解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它的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所以A、B、C选项都是错误的,D选项是正确的。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题干:在下列物理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B、透过放大镜看到的物体变大了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看起来弯折了D、海市蜃楼2、题干:在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能量损失B、热机在工作过程中,不可能将内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C、所有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都是守恒的D、能量不能在物体间传递,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3、下列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偏折B、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偏折C、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变,不发生折射D、光的折射现象只会发生在同种透明介质之间4、关于物体受力平衡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C、受到平衡力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受到非平衡力的物体一定处于非匀速运动状态5、在下列关于物理量单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符号为gB、时间的单位是秒(s),符号为minC、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符号为km/hD、力的单位是牛顿(N),符号为kg6、在下列物理现象中,不属于热现象的是()A、冰融化成水B、电饭煲煮饭C、空调制冷D、电风扇吹风7、在下列关于物理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 光的衍射现象是光波在遇到障碍物时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B. 惯性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而改变其运动状态的性质C. 电流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D. 摩擦力是指两个接触面之间阻碍相对运动的力8、在以下实验中,能够证明“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是()A. 将两个木块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用相同大小的力推木块,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B. 将两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粗糙程度的桌面上,用相同大小的力推木块,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C. 将两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粗糙程度的桌面上,用不同大小的力推木块,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D. 将两个质量不同的木块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相同大小的力推木块,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题目:请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举例说明该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解答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解答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通过斜面实验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D. 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答案:B;C解析:A选项,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而不是牛顿,所以A错误。

B选项,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这是物理学史上的重要实验,所以B正确。

C选项,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与史实相符,所以C正确。

D选项,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伽利略的观点,与D选项中的“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相反,所以D错误。

2、下列关于机械能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C. 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时,机械能一定守恒D. 物体只受重力及弹力作用时,机械能一定守恒答案:C;D解析:A选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一定守恒,比如:降落伞匀速下降,机械能减小,故A错误。

B选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一定守恒,比如:在竖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机械能变化,故B错误。

C选项,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时,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一定守恒,故C正确。

D选项,物体只受重力及弹力作用时,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机械能一定守恒,故D正确。

3、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磁场中某点的磁感应强度可以这样测定:把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该点时受到的磁场力与该小段通电导线的长度和电流的乘积的比值即该点的磁感应强度B.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某点不受磁场力的作用,则该点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C. 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D. 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指向S极答案:C解析:A选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是由磁场本身决定的,与放入其中的电流元无关,故A错误。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概念,设计了一个实验:将一个小球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观察小球撞击地面后的反弹情况。

这个实验主要体现了哪种教学原则?A. 直观性原则B. 启发性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的应用。

选项A,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题干中教师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小球撞击地面后的反弹情况,正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从而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概念,故A项正确。

选项B,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中并未明确体现这一原则,故B项错误。

选项C,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题干中并未涉及巩固知识的内容,故C项错误。

选项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题干中的实验主要是为了直观展示物理现象,而非直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故D项错误。

2、在教授“浮力”这一概念时,教师首先通过展示船只在水中浮起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船只会浮在水面上。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了哪种教学策略?A. 先行组织者策略B. 探究式教学策略C. 合作学习策略D. 发现式教学策略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策略的应用。

选项A,先行组织者策略是指在学习任务本身之前先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下列物理量中,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A. 速度B. 力C. 质量D. 功2、在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A.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保持杠杆长度不变,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B.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观察电流的变化C. 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D.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改变物体的位置观察像的大小和位置3、在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提供直观的视觉效果B、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C、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D、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4、下列关于物理教学中“深入浅出”的描述,哪一项最准确?A、尽量简化物理概念,减少难度B、将复杂的物理概念用生动的比喻和实例来表达,便于学生理解C、过度延伸学习内容,增加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D、教学过程不需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5、下列关于物理实验误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误差必然使测量结果偏离实际值B. 误差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方法或仪器来消除C. 误差与错误有本质的区别D. 减小误差的方法主要是增加实验次数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为了确保物体的像能够清晰地呈现在平面镜中,以下操作方法错误的是()A. 平面镜要竖直放置,保证成像的垂直性B. 物体要放置在平面镜的正前方,距离适当C. 观察者要站在平面镜的另一侧,距离适当D. 实验必须在昼夜正常情况下进行7、在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彩虹的形成B. 镜子的反射成像C. 手影的形成D. 日食现象8、下列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流和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B. 电压和电流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C. 电流和电阻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D. 电压和电阻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请简述牛顿第三定律,并给出一个在教学中应用此定律的实例。

下半年教师资格《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答案解析

下半年教师资格《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答案解析

下半年教师资格《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答案解析2020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关注“上海中公教师资格证”,回复“306”查看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客观题)答案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答案】B。

此图为压缩冲程。

2.【答案】略3.【答案】B。

当r=r0的时候,分子之间的分子势能是最小的。

5.【答案】略。

6.【答案】D。

此为等容变化,体积不变,不会对外做功,此过程中温度升高,理想气体内能增加。

7.【答案】略8.【答案】略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9题10分,第10题10分)9.【参考答案】(1)基本物理概念是指物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

它们对物理学的发展贡献最大,在许多定律中反复出现并经常被使用,最具生命力。

基本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是:1.明确建立物理概念的事实依据和科学思维方法。

事实依据: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典型的各种事例和必要的实验。

例如在《光的折射》这一节课中需要借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想学生讲解什么是光的折射,同时还得注意使用相关实验器材进行光的折射的实验探究,研究光的折射的规律。

科学思维方法: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

例如在《光的折射》这一节课中需要对光的折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通过与《光的反射》进行类比学习,将抽象的光的折射的知识点具体化。

2、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立概念的必要性②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③概念的表达方式:文字表达和数学表达(定义式、量度式和决定式)在《光的折射》这一节课中主要建立起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的概念,并能够根据光路图进一步的理解,同时能够根据光路图中的入射角以及反射角理解并且求解折射率。

3、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

主要体现在:对于概念的使用范围和条件。

在《光的折射》这一节中,对于介质的折射率要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是介质对于光的偏折程度的描述。

2021年下半年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物理》答案解析

2021年下半年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物理》答案解析

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答案】B。

解析:当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人眼可以看到原本看不到的硬币,这是由于从硬币反射的光经 水面折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进人人眼。

人逆着该光线看,认为硬币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

人看到的硬币的虚像比实际位置高。

2. 【答案】A。

解析:由题图可知,甲的密度p甲=4g/c m3,乙的密度p乙二0.5g/Cm3,而水的密度为 1 g/cm3,若将它们放人足够深的水中,甲会沉底,乙会漂浮。

若甲、乙的质量相同,均为则沉在水底的甲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甲=p水gK排水= +爪浮在水面上的乙所受浮力与其重力相等,即^乙=m容,故甲、P甲4乙所受浮力之比厂甲:厂乙=1 : 4,A项正确,B项错误0若甲、乙的体积相同,均为K同理可知,甲所受的浮力、=户水〆排水gF,乙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即心=p乙^,故甲、乙所受浮力之比:心=2: 1,C、D两项错误。

3. 【答案】C。

解析:要使物块4不下落,物块4要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则/=m g。

水平方向上圆筒壁对物块4的支持力提供向心力,则# = 而/= M;V。

联立三式,解得4. 【答案】B。

解析:当开关S,、S2都闭合时,电阻、/?2并联,电流表测的电流,电压表示数即为电源电压,则电阻A12 11。

将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当开关5,断开、S2闭合时,电阻^、尺2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其示数为6 V,电路中的总电阻= 20 ft,则电阻尺2 =/?-&= 20 fl-1u.J A12 fi = 8 fl。

e Q S〇2〇2d5. 【答案】B。

解析:金属板插人前,电容器的电容。

=7,储能% 金属板插入后,相当于c L^C/j2^s两极板靠近了一段距离则电容c2= M,储能%= & = -d~bl Q\金属板插入前、后,电容的变化a - 〇ZL2e0bS〇2b e n bS〇2bAC = C2-C,=,储能的变化AIF =『2 - %= - h,因而电容增大x j3A、,储能减少;d\d〇)2^q o d\ c L—b)2^q S6. 【答案】C。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状态的说法,错误的是: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B、运动的物体不受力C、受平衡力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D、受非平衡力的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2、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初中物理概念的理解?A、仅仅通过机械的计算和推导B、引入生动的比喻和实例C、强迫学生死记硬背物理公式和概念D、忽视学生的感受和反馈,只注重考试的分数3、题干:在下列实验中,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下列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 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B. 使用天平时,应在水平桌面上放置,并确保天平指针指向零点C. 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D. 测量物体长度时,视线应与刻度尺的刻度垂直4、题干:在下列物理现象中,不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 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电流B. 磁铁靠近铁质物体时,铁质物体被磁化C. 电流通过螺线管时,螺线管的两端会分别出现N极和S极D. 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础5、下列哪项不是力的三要素之一?A、质量B、大小C、方向D、作用点6、在物理学中,下列哪项正确描述了欧姆定律?A、电流(I)= 电阻(R)×电势差(V)B、电压(V)= 电阻(R)×电流(I)C、电阻(R)= 电压(V)×电流(I)D、功率(P)= 电流(I)×电势差(V)7、在下列关于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描述中,不属于探究式学习的是()。

A.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B.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C.教师直接展示实验结果,让学生被动接受D.学生利用多种资料自行分析、解决问题8、在《物质的密度》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准备了一系列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如下表所示:物体形状大小材质物体形状大小材质物体1长方体大铁物体2长方体中铜物体3长方体小铁物体4圆柱体大铜物体5圆柱体小铁针对这五位学生,以下教学策略中,最合适的是()。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下列物理现象中,不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发电机发电B、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C、变压器改变电压D、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2、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特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总是发生折射C、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都是可逆的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3、在以下哪个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A、力B、能量C、生物D、速度4、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C、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验证5、在下列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哪种操作是错误的?A. 使用标准砝码时,避免砝码与托盘直接接触,应在砝码与托盘间垫上纸片B.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避免视差C. 测量液体体积时,读数应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点读取D. 测量温度时,应等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6、在下列关于物理量单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牛顿(N)是力的单位,其定义是1千克物体受到1米每平方秒的加速度时的力B. 焦耳(J)是功率的单位,其定义是1瓦特(W)在1秒内所做的功C. 安培(A)是电流的单位,其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D. 开尔文(K)是温度的单位,其定义是水的三相点温度7、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实验基本操作的是:A. 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B. 使用天平时,指针偏左说明物体质量小于砝码质量C. 用电流表测电流时,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D. 观察使用显微镜时,应使显微镜的光圈对准光源8、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以下哪个措施能够使实验结果更准确?A. 保持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B. 多次改变物体的接触面积,记录摩擦力变化C. 使用不同材料的物体,比较摩擦力大小D. 在实验中尽量减少空气阻力的影响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请简述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以下哪个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A、质量B、速度C、加速度D、温度答案:B解析:在物理学中,基本物理量是指国际单位制(SI)中的七个基本量,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但它是由基本物理量长度和时间导出的,因此不属于基本物理量。

质量、加速度和温度都属于基本物理量。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但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C、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D、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但是力的合成遵循算术加减法则答案:C解析:A选项错误,因为力不仅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选项错误,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D选项错误,力是矢量,其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而不是算术加减法则。

C选项正确,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在下列关于声音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 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 音色与声源振动的速度有关D. 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答案:D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因此,选项D正确。

4、在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镜子中的人像属于实像B. 彩虹是由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C. 凸透镜可以放大物体,属于放大镜D. 凹透镜可以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B解析:彩虹是由太阳光经过雨滴折射、反射和色散形成的,因此选项B正确。

选项A中,镜子中的人像是虚像;选项C中,凸透镜可以放大物体,但不属于放大镜;选项D中,凹透镜使物体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的电阻为零B.导体的电阻只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C.长度相同的两根铜导线,粗的电阻一定小D.横截面积相同的两根铁丝,长的电阻一定大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阻的概念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A选项: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中有无电流、电流的大小无关。

因此,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的电阻并不为零,故A错误。

B选项:电阻的大小不仅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还与导体的材料、温度等因素有关。

因此,B选项的说法过于片面,故B错误。

C选项:对于同种材料(这里是铜)的导线,其电阻率相同。

在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横截面积越大(即导线越粗),电阻应该越小。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题目中并没有明确两根铜导线的材料、温度等其他条件是否完全相同,因此不能直接断定粗的电阻一定小,故C错误。

D选项:对于同种材料(这里是铁)的导线,在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这是因为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在电阻率一定的情况下)。

因此,D选项正确。

2、关于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它们没有电阻B. 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大小只跟材料有关C. 将一根铜导线均匀拉长后,其电阻变大D. 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铝导线的电阻小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阻的概念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A选项: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它们的电阻非常大,而不是没有电阻。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任何物体都有电阻,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因此,A选项错误。

B选项: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大小不仅跟材料有关,还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以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其中ρ是电阻率,与材及温度有关。

这是电阻的决定式R=ρLS料有关;L是导体的长度;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物理教学中,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A.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B. 通过讲解公式和定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C. 通过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D. 通过科技前沿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欲望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选项A,实验探究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亲身参与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同时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这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选项B,虽然应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但过分强调应试能力而忽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

核心素养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应试成绩。

因此,B选项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选项C,讨论和辩论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这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选项D,科技前沿的介绍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也是核心素养所倡导的。

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2、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以下哪个变量不是本实验主要研究的?A. 导体的材料B. 导体的长度C. 导体两端的电压D. 导体的横截面积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如何影响电阻的大小。

根据电阻的定律,电阻R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选项A,导体的材料是影响电阻大小的重要因素,不同材料的导体其电阻率一般不同,从而影响电阻的大小。

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选项B,导体的长度也是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导体越长,其电阻越大。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下列哪个过程中,物体的内能增加?A、物体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B、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过程中C、物体被压缩的过程D、物体在真空中自由膨胀的过程2、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物体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物体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内,成正立、缩小的虚像3、在下列实验中,为了探究“电流做功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下列哪种实验设计是合理的?()A. 在同一电阻上,改变电压,测量电流和电流所做的功B. 在不同电阻上,保持电压不变,测量电流和电流所做的功C. 在同一电阻上,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流,测量电流所做的功D. 在不同电阻上,改变电流,保持电压不变,测量电流所做的功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以下哪种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A. 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时,视线与表盘垂直B. 使用不同规格的电流表和电压表,但确保其量程合适C. 电路连接过程中,连接错误,导致电路短路D. 记录电流和电压值时,注意有效数字,避免估读5、以下关于物理学的历史与贡献,说法错误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出的B. 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C.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阿基米德在《论浮体》一书中总结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原理,并给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一定降低B.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 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7、在光滑水平面上,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和m2=3kg的小球以相同的速度v0向相反方向运动,在某一时刻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后,两小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和v2。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初级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A、逐渐加快B、逐渐减慢C、保持不变D、时快时慢2、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²,则该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是多少?A、19.6NB、9.8NC、4.9ND、2N3、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学基本概念的是:A、力B、速度C、能量D、情感4、在以下教学策略中,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是:A、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讨论法5、在下列实验中,若要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下哪项实验操作是错误的?A. 控制物体质量不变,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B. 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物体质量C. 控制物体质量不变,改变接触面积大小D. 控制接触面积不变,改变物体运动速度6、下列关于“欧姆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B. 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C. 电阻与电流成正比,与电压成反比D. 电阻与电流成反比,与电压成正比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A. 确定自转中的地球位置B. 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C. 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D. 研究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的动作时8、当两个力F1和F2作用于同一物体上,并且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若要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应该是:A. F1 > F2B. F1 < F2C. F1 = F2D. 不确定二、简答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第一题请简述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题题目: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第一题【背景材料】李老师在教授“电磁感应现象”时,设计了一个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初中物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一课,李老师检查同学连接的电路,发现小明连接的电路有问题...(如图1)。

由此图可以判断,若小明合上电源,则( )。

A .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均偏转较大B .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均几乎不偏转C .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大,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D .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流表指针偏转较大2.图2所示为一种电容式键盘的按键,它由键帽、弹簧和平行板电容器构成,电容器板间距为d ,电容为C 。

按键时,活动极板向下移动。

若电容的改变量为C2,则按键下压的距离为( )。

A .d4B .13dC .12dD .23d3.下面是物理学史上三个著名的核反应方程x+Li 37→2y ,y+N 714→x+O 817,y+Be 49→z+C 612。

x ,y 和z 是三种不同的粒子,其中z 是( )。

A .中子B .原子C . 粒子D .电子4.如图3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 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也为m 的小物块从槽的顶端自由下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的机械能守恒B .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和槽的动量守恒C .小物块离开弹簧后,做匀速直线运动D .小物块离开弹簧后,能够滑上弧形槽5.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喷水装置,其中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为V 0,内部装置有体积为0.5V 0的水,水上密封的空气压强为p 0,保持阀门关闭,用打气桶再向内充入压强为p 0,体积为1.5V 0的空气。

设在所有过程中,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温度不变。

则充气后容器内空气的压强为( )。

A .p 0B .2p 0C .3p 0D .4p 06.如图所示,一圆盘可绕一通过圆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一块橡皮,橡皮随圆盘一起做匀减速转动,橡皮相对圆盘静止。

在这段时间内,关于橡皮所受摩擦力F 的方向,下面四种表示(俯视图)中,正确的是()。

7.用表面涂有绝缘层的四根相同导线分别绕成闭合线圈。

其中,a为2匝圆形线圈,b、c为导线交叉的8字形圆线圈,d是两个分别由半根导线绕成的闭合圆形线圈且捆绑在一起。

现将他们按图6所示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

它们穿过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最后落到水平地面,则最先落地的线圈是()。

A.a B.b C.c D.d8.两束平行的单色光a、b射向长方形玻璃砖,光从上表面入射,恰好从下表面重叠射出,如图7所示。

下面关于这两种单色光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B.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大C.在相同条件下做双缝干涉,a光产生的条纹间距比b光窄D.将a、b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向空气,若b光能发生全反射,则a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9.以初中物理“杠杆”一课为例,简述三种新课导入的方法。

10.结合“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教学,简述多媒体资源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1题20分,第12题30分,共50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11.案例:下面是某学生对一道习题的解答:题目:如图8所示,小强练习用带有吊篮的滑轮组吊货物,使其匀速升高了h=2m,已知货物重G货=180N,吊篮重G吊=60N,滑轮质量及其摩擦不计,求:(1)小强吊货物时的拉力。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由图可以看出,吊货物的绳子根数n=3货物和吊篮的重力G=G货+G吊=240N(1)设小强的拉力为F,则3F=G,F=G/3=80N(2)因为滑轮组的重力及摩擦不计,所以小强所做的功都是有用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

答:小强的拉力是8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100%。

问题:(1)简述该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及其要点。

(4分)(2)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答。

(6分)(3)针对作业的错误,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或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10分)12.案例:初中物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一段课堂教学实录如下:老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已经复习了并联电路的总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那么,串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参与串联、并联的各电阻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掌握欧姆定律之后这个问题已经不难解决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老师:请看大屏幕(图9),思考一下老师提出的问题后再提出你们的猜想。

甲同学:总电阻会增大,它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乙同学:对,串联电阻的电压加起来就是总电压,并联电路的电流加起来就是总电流,所以,总电阻就是各部分电阻加起来。

丙同学:不对,老师刚才说了要用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的电压加起来就是总电压,并联电路的电流加起来就是总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算出总电阻保持不变。

丁同学:你说的肯定不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各部分电阻之间的关系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各部分电阻之间的关系会一样的?书上都有计算公式的,你们翻开看看。

甲同学:对,我刚才说的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的分电阻加起来。

老师:甲同学说得很好!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猜想,串联电路的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同学们思考:如果将5Ω和10Ω两个电阻串联起来,总电阻是多少?戊同学:老师,什么是总电阻啊?(还有部分同学也用疑问的眼光看着老师)老师:怎么理解总电阻呢?我找位同学回答。

丁同学:两个电阻一起连接起来测出的电阻就是总电阻。

老师:很好,都懂了吧,下面我们来设计实验电路图。

问题:(1)上述课堂实录中请对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

(16分)(2)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改进教学的方案(形式不限,可以是教学片段、教学活动等)。

(14分)四、教学设计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12分,第14题28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某物理教科书关于“电与磁”一章某节的一个演示实验如图10所示。

(1)这个演示实验用了什么物理知识的教学?(4分)(2)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8分)14.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大气压强”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探索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材料二某物理教科书中关于“大气压强”部分内容如下:大气压的测量如图9.3-3,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mm。

把玻璃管倾斜,竖直高度差不发生变化。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压强、液体压强等知识。

任务:(1)简述大气压强的概念。

(3分)(2)说明本演示实验采用录像的原因。

(3分)(3)根据上述材料,利用该实验录像完成“大气压强的大小”的一段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

(不少于300字)(22分)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电阻与电流表并联,与电压表串联。

所以,当闭合电源时,电压表两端示数从零增大到接近于电动势。

因电压表内阻很大,电路中电流很小,电流表所在的支路电流很小,电流表几乎不偏转。

所以C 选项正确。

2.【答案】B 。

解析:按键后,活动极板向下移动,根据公式C=d0S ε可知,电容增加C 2,变为32C ,电容器板间距离变为23d 。

所以,按键下压的距离为d -23d =13d ,B 选项正确。

3.【答案】A 。

解析:根据核反应方程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得三个方程,将三个方程相加,可得的质量数为1,电荷数为0,即z 是n 10,为中子。

4.【答案】C 。

解析:物块在槽上运动时,物块受重力,重力和物块运动方向之间有夹角,部分重力对物块做功,物块机械能不守恒,A 错误。

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受重力和槽对物块的支持力,槽受重力、地面对其的支持力、物块对其的压力,把物块和槽视为一个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不平衡,所以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和槽动量不守恒,B 错误。

物块下滑到底端,设物块速度为v ,因物块和槽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两质量相等,所以速度相反,大小相等,槽向左运动,物块向右运动。

物块接触弹簧之后,被弹簧反弹,由于水平面光滑,故物块无能量损失,将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 ,跟槽运动速度方向相同,大小相等,故物块不能滑上弧形槽,D 错误。

5.【答案】D 。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原内部装置的气体体积为0.5V 0,压强为p 0;向内充入压强为p 0体积为1.5V 0的空气后,若体积可变,则水上密封的空气的体积为2V 0,压强为p 0;但由于阀门关闭,气体体积固定0.5V 0不变,所以压强增大。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温度不变,p ′(0.5V 0)=p 0(2V 0),故压强增大为4p 0。

6.【答案】C 。

解析:橡皮在水平面上只受摩擦力,因为橡皮做匀减速圆周运动,所以合力不指向圆心,但一定指向圆周的内侧。

由于动能逐渐减小,合力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大于90°,故C 选项正确。

7.【答案】B 。

解析: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圈穿过磁场时,将产生感应电流阻碍磁通量的变化。

B 选项中导线绕成交叉的8字形圆圈线,左线圈磁通量增加,右线圈磁通量反方向增加,总量保持不变,线圈中没有电流,将只受重力作用下降。

A 、D 选项中线圈刚进入磁场时,磁通量增加,产生感应电流阻碍磁通量的增加。

C 选项中下线圈刚进入磁场时,磁通量增加,会产生感应电流阻碍其增加;下线圈进入磁场后上线圈刚进磁场时,磁通量增加,同样会产生感应电流阻碍磁通量的增加。

出磁场时,跟上述情况类似。

因此只有B 选项中没有受到阻碍作用,最先落地。

8.【答案】A 。

解析:根据图像分析可知,a 光的折射率较小,b 光的折射率较大,B 选项错误;所以由v=cn 可知,玻璃中a 光的传播速度比b 光的大,A 选项正确;a 光的波长较长,b 光的波长较短,根据△x=ldλ,可知a 光产生的条纹间距比b 光宽,C 选项错误;根据sinC=1n可知,b 光的折射率较大,则b的临界角小,将a、b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向空气,若b光能发生全反射,则a光不一定能发生全反射,D选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