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为了加强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原则1. 合理用药:根据手术类型、患者病情、抗菌药物药效学及药动学特点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应用。

2. 最小剂量:在达到预防感染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3. 最佳时机:通常在手术前0.5-2小时内给药,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超过1500ml,术中可追加一次。

4. 短期用药:预防用药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二、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1. 首选药物:一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唑啉、头孢呋辛等。

2. 替代药物:二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替安、头孢曲松等。

3. 特殊情况下可选择: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克林霉素等。

三、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适应症1. 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的手术。

2. 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的手术,如头、颈、胸、腹部手术等。

3. 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关节置换、人工心脏瓣膜植入等。

4. 高龄、免疫缺陷或严重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的手术。

四、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流程1. 术前评估:由主管医师根据患者病情、手术类型等因素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2. 用药申请:如需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由主管医师填写用药申请单,注明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时间等信息,经科室主任审批后执行。

3. 用药执行:按照用药申请单的要求,在手术前0.5-2小时内给予首次剂量,术中如需追加,由手术室护士执行。

4. 用药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感染迹象,及时调整抗菌药物方案。

5. 用药记录:详细记录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停药时间等信息,并存档备查。

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范围内I类切口手术的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第三条 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二)根据手术类型、患者情况、抗菌药物特点等因素综合判断;(三)预防为主,合理用药;(四)加强监测,规范管理。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负责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医院药剂科负责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供应保障和用药咨询工作。

第七条医院各临床科室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本科室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三章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第八条 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首选头孢一代或二代;(二)根据手术类型、患者情况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三)避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三代头孢菌素;(四)不推荐使用糖肽类、四环素类等特殊类型抗菌药物。

第九条 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手术前0.5-2小时开始给药;(二)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的,术中可追加一次;(三)手术后无需继续用药的患者,应在手术后24小时内停药;(四)对于需继续用药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抗菌药物特点,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第四章监测与评估第十条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定期对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第十一条监测内容包括:(一)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数量、费用等;(二)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三)患者用药安全性和耐药性。

第十二条评估内容包括:(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二)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效果;(三)患者用药满意度。

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的监测和控制。
医疗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不足
医疗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了解不足
在i类切口手术中,医疗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可能导致药物选 择和使用不当。
培训和知识更新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合理使用水平,同时定期进行知识更新 和培训。
抗菌药物的使用可以有效预防i类切口手术后的切口和手术部位感染,降低感染 风险。
预防术后全身性感染
抗菌药物还可以预防术后由手术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如肺炎、心脏疾病等。
降低医疗费用
减少住院时间
通过预防术后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 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降低 医疗费用。
减少额外的治疗费用
抗菌药物的使用可以减少因术后感染 而需要的额外治疗费用,如额外的手 术、药物治疗等。
头孢菌素类
如头孢唑啉、头孢拉定等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 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 阴性杆菌均有良好疗效。
其他
如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适用于某些特定感染, 需根据病情选择。
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
术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 1500ml,可手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 况可延长至48小时。
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知误区
盲目使用抗菌药物
部分患者认为抗菌药物是万能药,盲目使用抗菌药物,不仅不能 解决问题,还可能带来不良反应和耐药性问题。
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
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作用、适应症、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 ,容易产生误用和滥用现象。
宣传教育
医疗机构和媒体应加强对患者进行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 的认知水平,引导患者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实施细则

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实施细则

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实施细则一、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二、I类切口手术时间较短者不使用抗菌药物,如:甲状腺、乳腺及无人工植入物的腹股沟疝修补术三种清洁手术。

三、I类切口清洁手术,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污染机会增加的手术,应手术前0.5—2小时之内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超过3小时应追加一次。

包括:①涉及重要器官,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开颅,心脏和大血管、骨关节、眼内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脾切除术等;②I类切口清洁手术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糖尿病、营养不良、免疫低下、高龄)③I类切口清洁手术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

四、II类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III类污染切口手术。

包括:上、下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五、手术期预防用药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中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甲状腺: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钠针或头孢呋辛钠针乳腺: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钠针或头孢呋辛钠针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钠针或头孢呋辛钠针剖宫产: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钠针或头孢呋辛钠针(结扎脐带后给药)上述手术是能用规定的药物,不得使用其他药物预防,不得联用药物,头孢唑啉钠针剂量每次1—2g,头孢呋辛钠针每次1—5g。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处方点评不合格处方处罚细则为了加强处方点评工作,我院先后出台了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标准及围手术期I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细则等制度,为了行政干预措施能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处罚细则。

1、我院将每季度对处方点评一次,对警告二次以上处方书写不合格的医生进行处罚,每次罚款20元。

2、对警告二次以上处方(包括医嘱用药不合理的无指征用药的,每次罚款50元,超过三次,停半年处方权。

3、对警告二次以上用法用量没有遵说明书使用的医生,每次罚款50元,超三次,停半年处方权。

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办法-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

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办法-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使用方案为进一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规范我院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根据卫生部2011~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Ⅰ类切口1、清洁手术(Ⅰ类切口)的定义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同的器官.2、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一般情况下,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不需预防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污染机会多;(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4)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大于70岁)、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

3、Ⅰ类(清洁)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1)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不准联合用药。

(2)选择抗菌药物时要根据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病人病理生理状况、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考虑。

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3)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不准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作为Ⅰ类(清洁)切口预防使用。

(4)常见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见附件: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经直肠前列腺活检
泌尿外科手术:进入泌 Ⅱ 尿道或经阴道的手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或前列 腺切除术、异体植入及取 出,切开造口、支架的植 入及取出)及经皮肾镜手

泌尿外科手术:涉及肠 Ⅱ 道的手术 有假体植入的泌尿系统 Ⅱ 手术
革 兰 阴 性 杆 菌 , 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 氧菌 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 葡 萄 球 菌 属 , 革 兰 第 一 、 二 代 头 孢 菌 素 [3]+ 阴性杆菌 氨基糖苷类,或万古霉素
脑外科手术(经 Ⅱ 金黄色葡萄球菌,链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 [5]甲硝唑, 球菌属,口咽部厌氧 或克林霉素+庆大霉素 鼻窦、鼻腔、口 菌(如消化链球菌) 咽部手术) 脑脊液分流术
Ⅰ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MRSA感染高 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发医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 万古霉素 Ⅰ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给药方案 维持时间:覆盖时间包括手术全过程 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 药一次 。 手术时间>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2倍 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术中应追 加一次。 清洁手术预防用药不超过24小时,心脏手术 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 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 为24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 防用药时间超过48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颌面外科(下颌骨 Ⅰ
折切开复位或内固定, 面部整形术有移植物 手术,正颌手术)
耳鼻喉科(复杂性 Ⅱ
鼻中隔鼻成形术,包 括移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凝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3] 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规范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规范

台山市第二人民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办法为进一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规范我院I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根据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和《I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研究制定本办法。

一、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一般情况下,I类(清洁)切口手术不需预防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污染机会多;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4、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大于70岁)、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

二、I类(清洁)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1、I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不准联合用药。

2、选择抗菌药物时要根据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病人病理生理状况、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考虑。

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3、I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抱菌素作为预防用药。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不准使用三代头抱菌素作为I类(清洁)切口预防使用。

4、常见手术预防用药见附件: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三、预防用药的给药方法1、严格把握预防用药时机,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 5 ~ 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

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

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

2012年病例点评中存在的问题
2、预防用药选药不尽合理
头孢呋辛和头孢西丁对Ⅰ类切口手术术前预防病原菌针对性不强; 头孢他啶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G-菌的作用突出,而对G+葡萄球 菌的抗菌力较差; 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因为其在皮肤组织的浓度不高,且国内G-杆菌 耐药率高,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硝基咪唑类替硝唑仅对厌氧菌感染有效; 青霉素类半衰期较短、耐药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所以均不宜作为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 (高危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危者) ERCP(高危者)
头孢唑啉1-2g或头孢拉定1-2g或头孢呋辛1.5克ivgtt
头孢唑啉1-2g或头孢拉定1-2g或头孢呋辛1.5克ivgtt 头孢唑啉1-2g或头孢拉定1-2g或头孢呋辛1.5克ivgtt
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的过程
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不宜联合用药。
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推荐表
手术名称 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 乳腺手术 腹外疝手术 其它部位(皮肤、腋下等) 手术 血管外科手术 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 脾切除术 药物选择/单次使用剂量 头孢唑啉1-2g或头孢拉定1-2g静脉给药 头孢唑啉1-2g或头孢拉定1-2g静脉给药 头孢唑啉1-2g或头孢拉定1-2g静脉给药 头孢唑啉1-2g或头孢拉定1-2g静脉给药 头孢唑啉1-2g或头孢拉定1-2g或头孢呋辛1.5克ivgtt 头孢唑啉1-2g或头孢拉定1-2g或头孢呋辛1.5克ivgtt 头孢唑啉1-2g或头孢拉定1-2g或头孢呋辛1.5克ivgtt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
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 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手术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进行抗菌药物预防的重要依 据。 并非所有手术都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

IV类(严重污染-感染)切口
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感染率有显著不同
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 清洁~污染切口为7%, 污染切口为20%, 严重污染-感染切口为40% 确切分类一般在手术后作出,但外科医生在术前应进行预 测,作为决定是否须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
3. 手术部位感染的细菌学
常见病原菌: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 球菌),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 属等)。 SSI的病原菌主要来自病人的皮肤、粘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 菌。 皮肤携带的致病菌多数是革兰阳性球菌,但在会阴及腹股 沟区,皮肤常被粪便污染而带有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 手术切开胃肠道、胆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时,典型的 SSI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在结直肠和阴道还有厌氧 菌(主要是脆弱类杆菌),它们是这些部位器官/腔隙感染 的主要病原菌。 • 在任何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剖宫产手术应夹住脐带后给药
应静脉给药,20--30 min滴完 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为1~2h,若手术超过3 h,或失血量>1500ml,应术中给予第2剂。
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 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 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 药一次即可。 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 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指证
1. Ⅰ类清洁切口用药指证
Ⅰ类清洁切口大多无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依靠无菌 技术和手术操作) 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1)手术范围大、出血多、时间长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 (3)有异物植入 (4)其他感染高危因素:年龄 多年糖尿病控制不佳 恶性肿瘤放化疗中 免疫低下者 营养不良者

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制度

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制度

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制度XX人民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一、为了增强 l 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有关文件,联合我院详尽状况,特拟定本制度。

二、Ⅰ类切口(或洁净切口)是指手术未进入炎症区, 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 ,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吻合上述条件者。

三、 I类切口授染发生率约为1%,故一般的 l 类切口手术 ,如头、颈、躯干、四肢的体表手术 , 无人工植入物的腹股沟疝维修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等 , 大多无需使用抗生素。

仅在以下状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遇增添;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传染将造成严重结果者,如头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下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4、高龄或免疫缺点者等高危人群。

四、I 类切口手术的确需用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初步与连续时间,并在术前上司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或术前谈论中明确填写手术切口类型,以及预防使用菌药物的原由。

五、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类,特别是一代头孢,如头孢唑啉和头孢拉定。

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1-2g ;头孢拉定1-2g ;头孢呋辛;头孢曲松1-2g;甲硝唑。

六、抗菌药物给药方法要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初次给药;手术时间超出 3 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恩赐第二剂;详尽应用方法:择期手术:手术前应用第一次抗生素需手术中追加使用者,在术中追加使用。

急诊手术:如时间同意应在下手术室前应用第一次抗生素,如时间不同意又需术中应用抗生素可术中应用(如术前未行抗生素皮试则术中应用不需做过敏试验药物,一般不在麻醉状态下做药物过敏试验)。

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出24 小时,个别状况可延长至48 小时。

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徐州民政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为规范I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下称预防用药)的管理,减少细菌耐药,降低医药费用,促进合理用药,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政发〔2004〕285号)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等规定,制定I 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如下:1I类切口手术的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2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3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通过短期内提高切口组织内药物浓度而有效减少外科感染,但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

4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5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原则:5.1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持续时间超过 2 小时、污染机会多;5.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开放大血管手术、眼内手术等;5.3植入物手术,如人工瓣膜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一旦发生感染可能引起死亡或者严重功能障碍者。

5.4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糖尿病、恶性肿瘤晚期或放化疗引起白细胞下降<1000 X 10/L、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营养不良等;5.5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5.6极少数病人术后发生外科感染,应根据相关诊断证据支持,调整为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并在病历中详细记载相关支持资料。

6严格把握预防用药时机,应于切开皮肤(粘膜)前30分钟或麻醉诱导前开始给药,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应在术前 2 小时给药,在麻醉诱导开始前给药完毕,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

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西山区人民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为加强住院患者预防用药强调抗菌药物品种、疗程、用药时机合理,特制定该规范.一般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除外)内给药。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其中,甲状腺手术、乳腺疾病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简单的骨折内固定物取出术、体表肿瘤切除术(包括非多发性脂肪瘤)、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等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如确实需要,可术前给一个剂量。

(一)、外一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一般骨科I类切口预防手术使用头孢一代;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等)可选用第一、二(二)、外三科、五官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三)、外二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包括: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血管外科手术、腹外疝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

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等预防用药纳入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一)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机会多;(二)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三)异物植入术,如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四)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五)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六)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因素;经皮肤内窥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

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西山区人民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为加强住院患者预防用药强调抗菌药物品种、疗程、用药时机合理,特制定该规范。

一般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除外)内给药。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预防用药(二)、外三科、五官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一)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机会多;(二)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三)异物植入术,如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四)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五)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六)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因素;经皮肤内窥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

简单(4)、关节置换及使用了内固定的脊柱手术,除术前30分钟使用外,术后可以视具体情况酌情使用2-5天。

附:四肢软组织裂伤,已行清创缝合,不能归类为I类切开,伤后酌情使用1-2天。

四肢骨折并合术野处伤口,不能排除为开放伤口,应视为II类切口。

任一级分类的手术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血常规明显升高术后三天仍发热,伤口红肿热痛,渗出流脓,应及时使用抗菌药物,并及时做分泌物培养,结果回报后及时调整,一旦上述症状消失三天,应停药,并酌情复查分泌物结果培养。

使用了引流物的手术,视情况考虑行微生物培养。

西山区人民医院。

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

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二)根据手术类型、患者病情及抗菌药物特点选择适宜的药物;(三)严格控制预防用药的适应症、用药时机、用药剂量和疗程;(四)注重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

第三条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由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实施。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I类切口手术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第五条 I类切口手术是指手术部位为非感染区,手术过程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第六条 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第三章管理措施第七条医院应建立健全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务人员和管理部门的职责。

第八条医院应加强对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意识。

第九条医院应建立健全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预防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四章预防用药原则第十条 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二)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颈、心脏、眼内等手术;(三)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人工关节置换等;(四)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第十一条符合上述原则的I类切口手术,可考虑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第五章预防用药管理第十二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在手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的,可术中追加一次。

第十三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疗程一般为24小时,特殊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第十四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选择一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唑啉、头孢拉定等。

I类切口预防用药PPT课件

I类切口预防用药PPT课件
截肢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 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 革兰阴性菌,厌氧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
开放骨折内固定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 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 革兰阴性菌,厌氧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
主要调整:细化手术类型,取消头孢曲松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骨科
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手术名称
妇产科
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手术名称
可能的污染菌
抗菌药物选择
心血管手术(腹主动脉重建、下肢手术切口涉及腹股沟、任何血管手术植入人工假体或异物,心脏手术、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MRSA 感染高发医 疗机构的高危患者可用(去甲)万古霉素
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增加了部分新抗菌药物
第四部分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疾病部分更多的考虑了国内外指南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 -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尤其血液等无菌部位标本) 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治疗方案
二、专项整治重点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 (三)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四)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五)建立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六)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控制力度 (七)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 (八)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 (九)严格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管理 (十)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十一)建立、完善省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 (十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十三)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 (十四)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奖惩制度,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一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办法

一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办法

老河口市第一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办法为进一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规范我院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根据国家卫计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研究制定本办法。

一、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一般情况下,Ⅰ类 ( 清洁 ) 切口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长(≥2h)、污染机会多;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4、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大于70 岁)、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 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 、营养不良等。

二、Ⅰ类 ( 清洁 ) 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1、Ⅰ类 ( 清洁 ) 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不准联合用药。

2、选择抗菌药物时要根据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病人病理生理状况、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考虑。

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3、Ⅰ类 ( 清洁 ) 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不准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作为Ⅰ类( 清洁 ) 切口预防使用。

4、常见手术预防用药见附件: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一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一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一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老河口市第一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办法为进一步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规范我院I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根据国家卫计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I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研究制定本办法。

一、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一般情况下,I类(清洁)切口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长(22h)、污染机会多;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4、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大于70岁)、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

二、I类(清洁)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1、I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不准联合用药。

2、选择抗菌药物时要根据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病人病理生理状况、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考虑。

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3、I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砲菌素作为预防用药。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不准使用三代头砲菌素作为I类(清洁)切口预防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人民医院
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为了加强l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Ⅰ类切口(或清洁切口)是指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 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三、 I类切口感染发生率约为1%,故一般的l类切口手术, 如头、颈、躯干、四肢的体表手术,无人工植入物的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等,大多无需使用抗生素。

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
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
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四、I类切口手术的确需用抗菌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并在术前上级师查房记录、术前小结或术前讨论中明确填写手术切口类别,以及预防使用菌药物的理由。

五、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类,尤其是一代头孢,如头孢唑啉和头孢拉定。

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

六、抗菌药物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具体应用方法:择期手术:手术前应用第一次抗生素需手术中追加使用者,在术中追加使用。

急诊手术:如时间允许应在入手术室前应用第一次抗生素,如时间不允许又
需术中应用抗生素可术中应用(如术前未行抗生素皮试则术中应用不需做过敏试验药物,一般不在麻醉状态下做药物过敏试验)。

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七、各手术科室要严格按照本制度规定使用抗菌药物,严禁无指征滥用抗菌药物,如有违犯按照医院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Xx人民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