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是需要因缘的

合集下载

明贤法师:我的出家因缘

明贤法师:我的出家因缘

忘我从忘记开始,这是我确信的道理,因为不光无我的修治来自于忘记,而且生命本身也需要忘记。

面对桌上的纸和笔打起妄想——太多该要忘却的都还没忘掉,而今却要提起,这真不是自己的意愿。

我一直想,也许有那么一天,我终要将所有忘记的都想起来检视一遍,但肯定不是现在,也许是三十年或五十年后,也许要放到永远的未来……那些记忆就像盘中游走的散珠,不能成串。

无论走到哪里,它们都跟到哪里,不留意的时候,总在面前打转,如欲将其连贯起来,一经把捉便化为虚空了,想要记下来,那真不是容易的事。

如今的自己,已是诸务在身,点滴的回忆都只发生在繁忙的路途中或车船上,或者,即便有专门的时间冥思苦想,回忆也是散碎的,所以,随性写点记忆,恐怕也都不成条理,最终便只能追求一点——真实。

最先写下的,便是我通过习惯性地、不停地忘记,但无论如何还是忘不掉的一些事,比如说,母亲的生日、父亲的节日、奶奶深夜的荔枝香、腊月三十的夜……每到母亲的寿辰,我都会想起一首敦煌文书中的僧偈:“今朝是我娘生日,剔亮佛前长命灯;粥饭自烹还自吃,替娘斋得一员僧!”心目中敬畏而殷切地一边回想,一边点亮佛前的供灯……记得那是进初中后的一次课上,班主任老师向同学们提问:“大家知不知道自己的生日?”让大家举手,百分之百的人都知道。

老师紧接着问:你们知不知道自己母亲的生日?在当时的课堂,没有一个同学举起手来。

老师批评了我们,我惭愧落泪,下定决心,一定要将母亲的生日记住。

可每次向母亲打听她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她总是说:“过都过去了,不用问了。

”她的生日一直在推托中向孩子们隐瞒了数十年,她平淡得就像压根儿没有生日一样。

当我记住她生日是哪天的时候,已经是她六十寿辰的那一天,而我已经是步入中年的人了……父亲节是我心目中母亲和父亲共同的节日,也是我羁旅人生中父母姐弟的共同节日。

父亲母亲异常朴实,他们的一生根本不知道有父亲节、母亲节这回事。

我熟悉这些节日,而使我最为悲切的是,他们竟然从不抱希望,从不期待这种节日的祝福。

佛教因缘

佛教因缘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图片来源:资料图片)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这些习气,我们可以判断自己或他人究竟是从哪一道投胎转世而来。

对此,《大宝积经》第七十二卷有详细记载——世间所有众生的身体、长相,一切皆是因果;世人的身形相貌、言行举止、行动作为,没有一个众生无“习气”,每个众生的习气都有来由,端看此人的外相、言行、动作就可以知晓,他从六道中何处来。

习气就像大蒜一样,即使将它碾碎、洒上香水,也难消除气味,物以类聚,众生也因习气群聚,制造共业。

一、从地狱道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1.听他的声音嘶破得像驴骡在发声,声音很大,而且匆匆吼唤又很暴戾急躁。

2.此人常常言而少信且多诳语,让人难以相信,像没有亲友似的人。

3.此人长相丑陋,而且不敬师长、不信正法。

4.不孝不义、无惭愧心。

5.好行杀生之事,常造作诸恶事。

6.此人短命不得长寿。

7.见善难发菩提之心。

综观以上各项,这种人从地狱道中投生人道,注定死后再堕入三恶道。

二、从畜生道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1.此人神智暗钝,为人处世愚蠢又少智慧,毫无分寸,懈怠懒惰。

2.多贪多食,不挑粗细(什么肮脏都吃,还洋洋得意无所谓)。

3.个性又拗又戾,说话也很唐突(率性鲁莽)。

4.此人身强力壮,常当负重(身强体状像一头牛,适合去搬重物)。

5.喜欢结交愚痴之人,视为知心好友。

6.很喜欢蜷着脚(躺卧习性)。

7.随时随地躺在地上,也不会去避开肮脏污垢。

8.喜欢裸体,不羞不耻(能不穿衣服就不穿,没有羞耻之心)。

9.心常虚诈,常异言、常诳语。

10.妄说他人,谄曲不实。

11.喜欢谋取他人财物,常爱抵债。

12.见善不能发心,不信正法,常造不善十恶之罪。

此类众生已流浪生死往返于恶道,经无量亿劫不可数岁月,于此世难得此人身,却仍如此,因此死后再返苦海,堕入畜生道中。

三、从饿鬼道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1.长相黑黑瘦瘦,面无光泽。

2.头发短恶、黄赤、苍浪形状,褰鼻,怒目,眼白直视(鼻子弯弯曲曲,眼睛凶凶,露出眼白,目光直直)。

人生因果之诸环节—十二因缘

人生因果之诸环节—十二因缘

人生因果之诸环节—十二因缘时间:2009-09-25来源:未知作者:佛缘总编辑“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起、十二缘生、十二有支、十二支等,是佛教用缘起说理论观察人生而得出的,用以解释人生痛苦根源,以及说明如何才能解脱痛苦的教义学说,是佛教基本理论之一。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精神和物质现象,都处于一定的因果关系中,依赖某种因果条件而存在,并依靠一定的条件而演变。

这种依赖于某种条件而存在,变化的学说,就是“缘起说”。

佛陀在解释缘起关系时,说这一关系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如据《缘起经》说:“尔时,世尊告比丘众,吾当为汝宣说缘起初差别义,汝应谛听,极善思惟。

吾今为汝分别解说。

比丘众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佛言,云何名缘起初,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相传佛陀在菩提树下进入禅定思惟状态中,观察分析人生苦难以及之所以会产生苦难的原因时,最后得出了这十二因缘说。

十二因缘说即以缘起说来分析人生的生灭变化现象,依照缘起说,人的生命过程,生命的诞生和成长,也是由各种必须的条件而引起。

“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识,名识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愁叹苦忧恼,是名为纯大苦蕴集。

”(《缘起经》)在这儿,佛陀指出,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可分为彼此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十二个环节,这十二个环节是:1)无明(人与生俱来的蒙昧无知)。

2)行(由无知而引起的各种欲望和意志)。

3)识(由欲望和意志引起的人的精神统一体)。

4)名色(由识引起的人的精神和肉体)。

5)六处(指人的六种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即心)。

6)触(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的接触)。

7)受(通过接触而引起的苦乐感觉)。

8)爱(由感觉而引起的对乐的事物产生的贪爱之心)。

9)取(由贪爱而产生的追求和执着之意)。

10)有(因追求和执着而造成的生死环境)。

11)生(有了生的环境就有生命的产生)。

12)老死(有生就必有衰老和死亡)。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如果不理解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的佛教,就既不可能全面理解世界文化,也不可能透彻理解中国文化。

这里首先要求的是理解佛教的“五蕴”说和“十二因缘”说,因为它们构成了全部佛学的基础理论。

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对五蕴和十二因缘各自的宗教哲学意义、尤其是这两套理论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都还不是十分清楚。

这里所说的“关系”既指它们之间的共时的逻辑关系,亦即两者是否在同一层次上一一对应的问题;也指两者之间的历时的启承关系,亦即孰先孰后的问题。

这里的分析将从“佛教哲学-宗教哲学-哲学”的角度入手,因为五蕴说和十二因缘说都属于“佛教哲学”这个理论层面。

佛学较之其它宗教理论的特点之一,在于哲学理性思维的特别发达,因为它之追求解脱的道路,乃在于“佛”(Buddha)即“觉”或者“觉悟”。

如果说基督教是“因信称义”的,那么佛教就是“因觉称义”的:真正的佛教并不是“信仰了才能理解”,而恰恰是“理解了才能信仰”。

而需要理解或“觉悟”的,正是佛教“哲学”告诉人们的东西。

我们的研究结果知”,“随所立名,根境势力于义转变,故说为‘名’。

”可见无论是色蕴还是名色支,“色”都是指的人或我的根和境本身,“名”都是指的“根境势力于义转变”“随所立名”的主观“作想”。

但是五蕴中的色蕴与十二因缘中的名色支显然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1)名色支不仅涉及“色”,还涉及“名”,亦即包含了五蕴的“无色四蕴”(受、想、行、识)。

如《大乘义章》卷四说:“以‘名’宣说无色四阴,故说为‘名’。

”这里,十二因缘的“名色”似乎已经包括了全部的五蕴;但实际上十二因缘既有“名色支”,也有“受支”、“行支”和“识支”,可见五蕴之“名”(受想行识)并不等于名色支中“名色”之“名”。

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两者并非处在同一层次的概念:下文的分析将进一步说明,不仅是名色支,十二因缘的几乎每一支都蕴涵着五蕴;换句话说,五蕴乃是十二因缘中十二支的共同基础。

“四缘”说

“四缘”说

印光大师开示:“如未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前因后果,绝对没有突然无因而生的果,也没有突然无果而灭的因,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这种自然规律是非常科学的。

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便已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经过自己高度的智慧分析与深入地实际体验,便发明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因缘生法”的原理,所谓“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唯其无我无常所以世界是不断变动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循着因果律而发展,因能生果,果能酬因,因果相生,理法历然。

佛教要普渡众生,由迷转悟,去苦得乐,而指出四摄六度、三十七道品等种种法门,便是建立在这个因果基础上的。

如不明因果,不信因果,那便是违反了自然规律,失掉了宇宙的真理。

佛教之讲因果,而且在经论里把因果规律作了科学的分析,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思想上一大进步。

惜乎传到中国之后,一般人把因果规律笼统模糊起来发生了曲解,失掉了科学性,反而成了迷信的东西。

佛教的因果论是一门极精细的学说,在唐朝以前很少具体介绍而被笼统模糊。

唐代玄奘大师留学印度,回国后用“四缘”说师地”等论,才把佛教的因果论详尽地介绍过来,并建立了“俱舍”、“唯识”二宗。

但是终以不大合乎中国固有思想而没有宏扬起来。

到了唐代后期“俱舍”“唯识”二宗便趋衰歇,甚至典籍失传。

笼统地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然不错,但是因果规律的实际内容并不简单。

种瓜自然应该得瓜,不能得豆,而瓜种子只是得瓜的一个主因,另外还须日光、水、土、人工等因的不完备,不适当,一样会使瓜种子不能结成瓜或是虽然结瓜而瓜会有种种缺陷。

一般人不了解这些详细道理,不是误解因果,便是不信因果,而发生偏差,把因果道理庸俗化简单化迷信化了,非常可惜。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佛典称之为“一切法”或“万法”,属于心理者名“心法”,属于物理者名“色法”。

一切色心诸法非自然生或偶然生,必仗他力而后得生;例如青草绝不是世界上本来自然有青草,也不是本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就生出青草,必须有青草的种子,再加上水土的滋养,日光空气等的温育,而后青草生。

佛家关于缘分的禅语

佛家关于缘分的禅语

佛家关于缘分的禅语佛教中,缘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涵盖了人生中的所有关系和交集。

缘分是生命中的一种奇妙力量,它能够让我们在一瞬间相遇,又能够让我们在另一瞬间分开。

缘分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够激发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意义和价值。

在佛家中,缘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禅语,它涵盖了人生中的所有方面。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佛家关于缘分的禅语。

一、缘起缘灭佛家常说:“缘起缘灭,一切皆空。

”这句话表达了佛教中关于缘分的基本观点,即一切缘分都是由原因和条件所引起的,缘分的形成和消失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缘分,缘分的产生和消失是由自然规律所决定的,我们无法控制。

二、缘分的种类佛家认为,缘分有很多种类,包括父母缘、夫妻缘、师生缘、友情缘等等。

每种缘分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们都有着自己的特殊含义和价值。

佛家认为,我们应该珍惜每一种缘分,努力去维护它们,让它们成为我们人生中的一笔财富。

三、缘分的重要性佛家认为,缘分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它能够影响我们的命运和人生轨迹。

缘分能够让我们遇到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缘分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神奇,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意义和价值。

四、缘分的转化佛家认为,缘分是可以转化的,我们可以通过修行和觉悟,让自己的缘分得到升华和提升。

佛家认为,无论我们的缘分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珍惜它,让它成为我们人生中的一笔财富。

只有当我们能够认识到缘分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正确对待它,我们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和充实。

五、缘分的福报佛家认为,缘分是一种福报,它能够让我们得到很多好处。

缘分能够让我们遇到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

缘分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神奇,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意义和价值。

缘分还能够让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让我们的人生更加顺利和成功。

六、缘分的因果佛家认为,缘分是由因果关系所决定的。

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前世种下的因子,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个事情,都是我们前世所做的因果。

武则天和佛教的因缘

武则天和佛教的因缘

武则天和佛教的因缘女皇帝。

武则天在政治舞台上活动的时间是很长的,若从显庆五年(660)十月参预朝政算起,到神龙元年(705)正月退位,前后将近半个世纪。

若从文明元年(684)临朝称制算起,独自控制最高权力的时间长达21年。

即使从天授元年(690)改唐为周算起,当皇帝的时间也有15年。

在她执政期间,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内政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国力强盛,是个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

她不以天下为私,就足以表现其无心篡唐。

和平渡过政权更迭阶段,传唐朝天下延续到以后290年。

既不用武力夺取别人天下,也不因缘时篡取唐朝江山。

一个掌权者,要主持朝纲,治理国家,处理军政大事,独揽神州大权,没有聪明、智慧、气魄、胆略和强健的身体是不行的。

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对于一个女人,就更为困难。

这些与武则天长期坚持信佛有很大的关系。

本文全面考察了武则天与佛教的关系:为何与佛教结缘,又如何重佛。

一、武则天如何重佛佛教自从东汉末传入中国以后,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唐代达到全面兴盛。

其间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北魏太武帝、周武帝的灭佛,梁武帝的佞佛、以及唐初的抑佛,直到武则天时期,佛教才勃兴起来,其影响波及后世,从而形成了唐代佛教的全面兴盛.她是如何提升佛教的地位呢?(1)交结僧人,厚礼相待跪拜神秀。

神秀,博学多闻,拜谒禅宗五世祖弘忍,求教佛法真谛,深为弘忍所器重,被称为“神秀上座”。

弘忍死后,神秀在江陵当阳山玉泉寺大开禅法,四海僧俗闻风而至,声誉甚高。

武则天久闻神秀盛名,于久视元年(700)派遣使者迎至洛阳。

武则天用肩舆把神秀迎入太殿,“亲加跪礼”,见面后首先问道:“所说之法,谁家宗旨?”神秀回答说:“蕲州东山(即双峰山东山寺)法门。

”此后神秀往来于长安、洛阳两京,受到朝野信徒的崇奉。

当时神秀已90多岁,武则天对他十分敬重,神秀所在道场的一切需用,均由朝廷供给,十分丰厚。

佛教关于因缘的句子精选114句

佛教关于因缘的句子精选114句

佛教关于因缘的句子精选114句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

智者能知罪*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

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觉悟世间无常。

国土危脆。

四大苦空。

五*无我。

生灭变异。

虚伪无主。

心是恶源。

形为罪薮。

如是观察。

渐离生死。

佛说:凡事都有定数的,不能强求。

佛说:前世,你是我亲手种下的一株碗莲,别的莲都开了,只有你,直到枯萎,也没能把你清丽的容颜展此刻我眼前。

(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着,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佛言:爱欲莫甚于*。

*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

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

菩提树下的轮回,是几世遗留的姻缘,等你来度我;石桥下等你来过,岁月的蹉跎让我犯了错,回首前尘,只愿涅盘成佛。

五百年前结缘来,前生注定非本日。

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佛说: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世间万物皆空。

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凡事都是有定数的,不能强求。

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珍惜上师,珍惜传承,珍惜法宝,珍惜人身,珍惜缘分,珍惜光阴。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

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每个人的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

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我们应好好珍惜。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命,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信佛利弊

信佛利弊

利处一.佛教的“六和敬”能推进社会和谐佛教“和”的思想,皆由“因缘和合”而成,认为“和”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用现代人的理解来说,即万事万物相互依存,需要和谐相处。

佛法要长久地传承下去,须依靠广大真实的信仰者,尤其需要清净和乐的僧团。

因而早在佛陀时代,僧团里就形成了“六和敬”的伦理要求。

“六和敬”,又叫“六和合”,即“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行、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其中“见和同解”、“戒和同行”与“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质要求,“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和合的外在表现。

“见和同解”指拥有共同认可的律治,“利和同均”要求社会财富公平分配,“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谐与团结。

只有思想的统一、经济待遇的均衡、佛教戒律的共同遵守,才能有和合清净的僧团出现,才会有平等、和谐、民主、自由的团结,才能负担起住持佛法的责任。

“六和敬”精神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完全相通的。

和谐社会一定是民主、法制的社会, 是行为规范的社会。

“戒和同行”体现的就是民主管理僧团的律治精神。

律治意义上的平等,对立法者、执法者、守法者同样具有法律约束意义,否则必影响到大众的团结;和谐社会必定是有着共同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目标的社会,“见和同解”正是追求拥有一致的团体精神或公共精神的呼吁。

一个团体或社会,虽然其成员的思想各有差异,从事不同的社会活动,但是必须有基本的伦理价值观和团体精神,才能保证团体的生命力与社会动态的稳定性。

所以,道德、宗教、人文等精神所提供的超越性价值,可以引导人们在物质利益之外寻求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超越个人私利的局限,认同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形成最基本的公共精神;和谐社会肯定是利益分配均衡的社会,“利和同均”实现的就是财富的公平处置。

在一个集团或社会中,必须防范人性的堕落与过于自私,必须对利益作出适当的调剂、节制。

不但如此,更要提倡布施,即慈善救济的慈悲精神,扶危济贫、互相救助,使困难、弱势群体得到帮助。

如何认识佛教

如何认识佛教

如何认识佛教?一、超越科学现在有很多文章用科学的观点来解读佛教。

佛教本身是非常科学的,可以说比科学还要科学,是超科学的科学,只是佛教不用这个名词而已。

佛教其实是两个词——一个是“佛”,一个是“教”。

“佛”是圣人,“教”是佛的教化。

一个理论正确与否,并不在于用什么方式表现。

用科学的方式也可以,文学的方式也可以,医学的方式也可以。

为什么现代有很多学问不断地被推翻、被否定呢?就是因为这门学问并不具有完全的客观性、公正性、合理性。

如果有人见解更高,那这种看法就被否定掉了。

佛法已经流传几千年,有没有人超过古人,提取出更高的宗教呢?好像没有了。

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它们都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

这么长的时间,三大宗教一直被人们所继承和传扬。

从长远的角度看,后人也基本没有再创造新的宗教了。

为什么后人没有创造出来,说明古人远远超过我们后人,后人的智慧没办法超过前人。

所谓科学也好,其他世间学问也好,能够超过前人的智慧吗?现代的科研手段也有一个优势,可以通过科学实验,通过高科技手段,观察到一些现象,从而发现科学一直追求的东西,在佛法里面早就有答案了。

其实佛教早就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就是生和死。

每个人也就活几十年,都只看到生,看不到死后的世界。

用科学的手段,包括医疗、心理学,用很多方面的学问来研究生死,研究得出来吗?站在“生”的角度能研究出“死”的结局来吗?这个永远不能研究出来的,因为不在同一空间范围之内,死亡的事例也不是用仪器可测量出来的。

更高的世界是佛的世界。

其实大家对佛都不认识,到底“佛”是什么?这已经超出常人的概念了。

大家都信仰佛,礼拜佛,对“佛”的信仰远远超过了对世间任何伟人、英雄的礼敬。

几千年下来,那么多名人、圣人、伟人出现在世间,甚至流传千古,但能受到后人的尊重,顶礼膜拜,甚至跟随的,其中大部分还是与宗教有关。

这就可以看出来,宗教的创始者,佛或者是耶稣等,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影响面,远远超过我们现代人。

二、超越迷信佛教根本不是迷信,佛教是破除、超越迷信的,是智慧超前的一种认识。

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么

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么

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么
2012年02月08日 09:22
来源:般若文海作者:惟贤长老
缘起(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要说佛教的基本教理,当是缘起学说。

所谓缘起,就是因缘所生,也就是由于各种关系的结合而产生各种的现象。

比如一篇文章能够形成为文章,能够到达读者的手里,能够使得读者明白一些有关佛教的问题,这中间的关系(因缘),看来简单,实则复杂之极;文字的来源及修养,知识的积累及吸收,作者的健康热忱及见解,加上文具的制造及运用,文稿的检字排版及印刷,邮件的寄发及传递,最后还得有读者自己的兴趣知识及精神,才能完成一篇文章从作者到读者之间的任务。

这个例子,尚是粗浅而明显的,若要更进一步的考察,每一个关系的单元上,也都连带着许多的关系,这种关系连带关系的现象,便是因缘。

事物的出现,是由于因缘的聚合,事物的消失,是由于因缘的分散,这就叫作缘生缘灭。

寺庙渡正缘不渡孽缘是真的吗

寺庙渡正缘不渡孽缘是真的吗

寺庙渡正缘不渡孽缘是真的吗知识专栏:深度探讨寺庙里的正缘与孽缘一、引言在寺庙中,人们常常可以听到一句话:“寺庙渡正缘不渡孽缘。

”这句话似乎传达着寺庙对来访者命运的选择和影响。

但是,这句话的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寺庙渡正缘和不渡孽缘的内涵,并尝试解开其中的迷思。

二、寺庙渡正缘和不渡孽缘的含义1. 寺庙渡正缘的意义在佛教传统中,正缘指的是善因善果,也就是积累了善行善业的因果关系。

寺庙渡正缘,意味着让来访者获得福报,消除业障,使其积累更多的善因,以换取更好的未来。

这种渡正缘的做法,是基于因果报应的佛教思想,是寺庙对信众积极行善的回应和帮助。

2. 寺庙不渡孽缘的含义孽缘指的是恶因恶果,也就是积累了恶行恶业的因果关系。

寺庙不渡孽缘,意味着让来访者避免未来的灾难和恶果,让其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悔过改过,摆脱恶果的纠缠。

这种不渡孽缘的做法,同样是基于因果报应的佛教思想,是寺庙对信众消极行恶的警示和警告。

三、寺庙渡正缘和不渡孽缘的真实含义1. 渡正缘的真谛寺庙渡正缘,并不是简单地为信众祈福,让其获得福报。

更深层的含义在于,寺庙通过开示教诲、引导信众正知正见,让他们在修行中积累正念、正知、善行,以期改善自身的因果关系,进而创造更好的业因,为自己的未来铺平道路,获得更多的福报。

寺庙渡正缘实质上是在引导和助长信众修行的善行善业。

2. 不渡孽缘的真谛寺庙不渡孽缘,并不是简单地为信众避免灾祸,消除业障。

更深层的含义在于,寺庙通过勉励和教导,让信众认识到恶业的严重性,并引导他们远离恶行,改善自身的因果关系,以期摆脱不好的业果。

寺庙不渡孽缘实质上是在警示和唤醒信众悔过改过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走向善行善业。

四、我对寺庙渡正缘和不渡孽缘的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寺庙渡正缘和不渡孽缘,并不是简单地在祈福和警示。

更重要的是,寺庙通过这种方式,引导信众认识自己的善恶行为对未来的影响,唤醒他们对善恶因果的深刻认知,并激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善行、远离恶行,以期创造更好的未来。

佛家和道家对 缘分

佛家和道家对 缘分

佛经上说:力强为因,力弱为缘缘起,具体意思是"诸法由因缘而起"。

因缘,就是能产生结果的原因。

在因果中起主要的、直接作用的条件叫"因",起间接辅助作用的条件叫"缘",鸠摩罗什说:"力强为因,力弱为缘"。

还有一种区分:"前后相生,因也;现相助,缘也。

"但在佛教中,有时"因"和"缘"合并称为"因";有时又合并称为"缘",如刚才说"缘起论",缘字就当"因缘"讲。

还有时,"因"和"缘"相互替用。

"诸法由因缘而起",就是说任何事物、现象,都是有一定的原因、条件,才生起的。

北京西山佛牙舍利塔上,不是刻着一首"缘起偈"吗?"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佛教中,"缘起"还有一个定义:"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

"这表明了异时和同时的互存关系,在佛法中都是因果关系。

有时一因多果,有时多因一果。

没有绝对的因,也无绝对的果。

一切事物都处在这种时间上,空间上的竖的、横的因果关系的编织之中。

缘分是个抽象的概念,它摸不着,看不见,猜不透。

很多的机缘巧合是无法说清楚的。

你也许在无意中遇见了某人,在无缘无故中会心系某人,毫无原由地牵挂他(她),说不清、道不明地心中引起无尽的相思。

这一切的不经意,却让人感觉到冥冥中确实有一股力量存在,心不信缘,身却深深陷落在情缘之中不能自拔。

缘本天定,强求无用。

缘起、缘灭、缘聚、缘散都是没有理由,没有原因的。

命运的多变让我们无所适从。

人世际间的缘分,是在生活中邂逅,又在生活中流失。

有些人曾经与你心心相印,也曾经相携相扶,后来随着空间的阻隔和时间的流逝,那缘分也就由浓而淡,由淡而终至于无了。

如何随缘

如何随缘

华严经上说:「菩萨了法从缘起,不违一切所行道」,了解到一切法都是因缘生因缘灭,所以我们要随顺因缘。

随顺因缘也就是把握机会,不但是把握机会还创造机会。

我们平时会听到一般人说「信佛的人要随缘随缘」,请问假如这个地方有很大很大一块地,我们怎么随缘呢?我们就等那个鸟吃了水果,把种子下到田里面,然后它会开花结果。

请问这个算不算随缘?也算是随缘,这是很笨的随缘。

现在这一块地很大很大,那我去买花、菜、水果的种子,把草除干净好播种,下种以后要浇水,然后它发芽了,慢慢的成长了,这叫做把握因缘、创造因缘。

所以说菩萨了解世间一切都是缘起的,不违一切所行道,我们想成就什么,你就把那些条件排列组合在一起,就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一切。

所以我们信佛学佛的人你不要以为说我就念佛号、念念咒,其他什么都不要,那你得到的结果是「贫血症」,生命的一种贫血症。

或是来到佛学院,我就念一句佛号、念一句咒、念一部经就好了,什么都不要了,这是懒人症,懒人学懒了;因为法门无量誓愿学。

世间的一切一切都是讲究因缘的,把这些因、缘集合在一起,就会成就我们所想达到的目的。

不可能说我不花精神、体力、代价,而能获得好的成绩、好的学业、好的道业,那不可能的,一定要下一番功夫。

所以懂得缘起的人,当他生病的时候、当他倒楣的时候、当他运气不好的时候,他不会消极悲观厌世,因为这些人事物的困扰,本性也是空性,也是缘起性空,可以改变。

懂得因缘的人,当好的机会来的时候,要把握、掌握它;当逆境来的时候,逆境也是空性,可以改变。

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逆境就可以突破;除非你不愿改变。

所以我们讲随缘随缘,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积极的去认识、了解、开创、把握,这才是真正随缘的精神。

一般人常常讲我们信佛学佛的人很消极、很悲观、很逃避,不是这样的意思。

他是认识环境,了解人性,从因缘当中让自己跟别人同时都能够成长,这个叫做赢的策略。

与佛有缘的人有什么特征

与佛有缘的人有什么特征

与佛有缘的人有什么特征一、内心清净,心生欢喜有福报、有佛缘的人,定是内心清净,没有任何邪念妄想、心生欢喜的人。

一个内心充满阳光的人,他到哪里,哪里都如同“佛光加被”。

内心的能量特别重要,佛家讲“一切唯心造”,你的心是什么样的,你就会感召来什么样的能量磁场,你的命运便会有所不同。

能量越消极的人,往往活得越来越苦;能量越积极的人,时时处处都如同身处极乐。

“境由心生,命由己造”,一个人最大的智慧是善待自己,也能让靠近自己的人心生欢喜,既利益自己,也惠及他人,积累功德。

一个人终其一生,最大的福气不是家财万贯,而是内心自在清净,没有烦恼痛苦,没有颠倒妄想。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观照好自己的念头,修清净心,就是最大的利益。

二、孝顺父母,懂得感恩“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须千里拜灵山”,佛教非常重视孝道,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纵使佛前磕破头,也是红尘愚痴人。

佛菩萨不需要你的供养,佛菩萨只需要你做一个善良厚道的人。

父母之恩大于天,对父母孝顺就是对佛菩萨最好的供养。

“堂上双亲你不孝,一心拜佛有何用”,父母就是我们最应该恭敬的“佛菩萨”,孝养父母,就是在与佛结缘,在修善根。

三、敬畏因果,善良慈悲一个人可以不信佛,但一定要相信因果。

不论你信不信因果,因果报应都时刻跟随着每一个人。

“世人不信因与果,因果何曾饶过谁;因果报应非小可,远在儿孙近在身”,善人自有善果,恶人自有天收,不是不报,因缘未到罢了。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作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一个善良的人,在危难关头,往往能逢凶化吉,这就是善业的力量。

这个世上,真正能庇佑你的不是佛菩萨,而是善良的你自己。

“莫疑积德天不见,百年顷刻回头见”,人有善念,天必佑之,希望大家能够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广结善缘、广修善业。

四、勤劳惜福,努力精进人要懂得惜福、知足,每个人自身福报有限,要珍惜福报,不要作恶损福。

喜欢出家师父的因缘

喜欢出家师父的因缘

喜欢出家师父的因缘出家师父,是指在佛教中担任导师和教育者的僧人。

对于一些人来说,喜欢出家师父可能是一种因缘。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对出家师父产生喜欢呢?佛教教义的吸引力是一个重要因素。

佛教是一种宗教和哲学体系,强调通过修行来摆脱痛苦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佛教的教义包含了对于人生、宇宙和心灵的深刻思考,这些思考对于追求精神成长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而出家师父作为佛教教义的传承者和解释者,能够为人们提供指导和启发,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教义,进而更好地实践佛教的修行。

师父的智慧和慈悲是吸引人们喜欢出家师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出家师父通常具有深厚的学识和智慧,他们通过多年的修行和学习,对佛教的教义和实践有着深入的理解。

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智慧,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指导人们走上正确的修行道路。

同时,师父们也以慈悲心为人们提供帮助和教诲,他们愿意倾听人们的困扰和烦恼,并给予适当的解答和指导。

师父们的智慧和慈悲是人们对他们产生喜欢的重要原因。

师父的榜样作用也是吸引人们喜欢出家师父的因素之一。

师父们通常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修行和生活方式来影响和激励人们。

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向人们展示了佛教教义的实践价值和成果,使人们对佛教产生信心,并愿意效仿他们的榜样。

师父们的修行和生活方式可以给人们带来启发和鼓舞,使人们更加坚定地追求佛法和修行。

师父与弟子之间建立的师徒关系也是吸引人们喜欢出家师父的因素之一。

在佛教中,师徒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师父是弟子的精神导师和支持者,而弟子则是师父的学生和追随者。

师徒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默契,师父通过教诲和指导来帮助弟子成长,而弟子则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回报师父的教诲。

师徒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得师父与弟子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这种情感纽带也是人们对出家师父产生喜欢的原因之一。

喜欢出家师父的因缘可能是多方面的。

佛教的教义吸引了人们对出家师父的关注和喜爱,师父的智慧和慈悲使人们对他们产生敬佩和喜欢,师父的榜样作用和师徒关系也使人们愿意效仿和追随他们。

南唐后主李煜的佛教因缘

南唐后主李煜的佛教因缘

南唐后主李煜的佛教因缘南唐后主李煜的佛教因缘春花秋⽉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楼昨夜⼜东风,故国不堪回⾸⽉明中。

雕栏⽟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多愁,恰似⼀江春⽔向东流。

(《虞美⼈》)这⾸脍炙⼈⼝的词,即是婉约派诗⼈、南唐后主李煜的代表⼒作。

在这⾸词⾥,作者以形象的⽐喻,诘问的语⽓,悲愤的情怀,以及激荡的格调,放笔悲号,写尽亡国君主的⽆限哀愁与惆怅。

作者把难以⾔表的忆国之思、失国之悲和亡国之恨,全部纳⼊⼀个“愁”字之中。

“问君能有⼏多愁,恰似⼀江春⽔向东流”,堪称是千古绝唱、⽆韵离骚。

王国维评价说:“尼采谓⼀切⽂学余爱以⾎书者。

后主之词,真可谓以⾎书者也。

”⼤家对李煜的诗词并不陌⽣,都觉得他是位才华横溢、⽂笔⼀流的⼤⽂豪,但实际上,他不仅仅在诗词创作上有所建树,还是位信奉佛教、崇信佛法的佛教徒,其⼈⽣思想和⽂学创作也受到佛教的影响和作⽤。

⼀、李煜其⼈李煜(公元937年~公元978年),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彭城(今江苏徐州)⼈。

南唐元宗李璟(公元916~公元961年)第六⼦,于宋建隆⼆年(公元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在位17年。

宋开宝⼋年,宋将曹彬灭其国,后主降。

太平兴国三年七⽉卒,年四⼗⼆。

赠太师,封吴王,葬洛阳北邙⼭。

李煜为后世留下千古杰作《虞美⼈》、《浪淘沙》、《乌夜啼》等诗词,被称为“千古词帝”。

他写的词,超逸绝伦,虚灵在⾻,王国维先⽣称其“神秀”。

李煜的原名叫李从嘉,后以“⽇以煜之昼,⽉以煜之夜”之意改名为李煜。

据史记载,李煜“为⼈仁孝,善属⽂,⼯书画,⽽丰额骈齿,⼀⽬重瞳⼦”,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

按常理来说,李煜上⾯有五位哥哥,怎么也轮不着他来继承皇位,但由于他的第⼆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哥哥均早死,故在他的长兄李弘冀为皇太⼦时,他实际上是皇⼆⼦。

史料记载,李弘冀“为⼈猜忌严刻”,时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参与政事,每天只是读书为乐。

宗教知识:缘生与缘起

宗教知识:缘生与缘起

佛陀青年时期,因感于⽣⽼、病、死的烦恼⽽出家修道。

所以他证悟的真理——缘起,也是纯就⼈⽣的⽣死流转的观点⽴⾔。

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记载着佛陀在尼连禅河畔的菩提树下,证悟缘起的经过。

经中称: 尔时菩萨,⾄第三夜,观众⽣性,以何因缘,⽽有⽼死,即知⽼死,以⽣为本;若离于⽣,则⽆⽼死。

⼜复此⽣,不从天⽣,不从⾃主,⾮⽆缘⽣,从因缘⽣……这“从因缘⽣”⼀语,就是“缘起”⽴论的由来。

不过最初的缘起,只限于有情⽣死流转的“内缘起”,后来才扩及于万法⽣住异灭的“外缘起”。

内缘起即是⽣命流转的缘起⼗⼆缘⽣观,现在就“缘⽣”与“缘起”这两个名词加以探讨。

缘⽣就是缘起,这是略称,具⾜⼜称“因缘⽣”或“因缘起”。

“良贲疏”⽈:“⾔缘⽣者,缘为众缘,⽣者起也,诸有为法,皆从缘⽣。

”⼤致说来,缘⽣就是缘起。

⾄于具⾜所称的因缘⽣,因是“造”义,也是“亲⽣”义。

《⼤毗婆沙论》⽈:“造是因义”,“⼤乘义章”⽈:“亲⽣义,⽬之为因”。

这是说以因⽽能致果,因是能⽣,果是所⽣。

于此,也把缘⽣和缘起加以区别。

《瑜伽师地论》五⼗六⽈:“因名缘起,果名缘⽣。

”印顺导师于《佛学概论》⼀书中,对这两个名词作了更明⽩的解释: 缘起是动词,缘⽣是被动词的过去格,即被⽣⽽已⽣的。

所以缘起解说为“为缘能起”;缘⽣可解说为“缘所已⽣”,这⼆者有因果的关系。

但不单是事相的因果,佛说缘起时,加了“法性,法住,法界安住”的形容词。

所以缘起是必然理则;缘⽣是因果中的具体事相。

现实所知的⼀切法是缘⽣法;这缘⽣法中所有必然的因果理则,才是缘起法。

缘起与缘⽣,即理与事,缘⽣说明果从因⽣;对缘⽣⽽说缘起,说明了缘⽣事相所以因果相⽣,秩序不乱的必然理则,缘⽣即依于缘起⽽成。

明⽩了缘⽣与缘起的差别,我们再来探讨缘起的意义。

缘起的梵⽂的意思是由彼此关涉⽽⽣起或是现象界的⽣命与世间彼此关涉所由之道。

也就是说:现象界中没有孤⽴存在的事物,都是彼此关涉,对待⽽⽣起、存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的亲生儿子,你也没有办法改变他的,信佛就像烧水一样,祂有因缘的,凉水你想变成开水没有火怎么办。”
学佛是需要因缘的,即使是你自己的亲生儿子,你也没有办法改变他的,信佛就像烧水一样,祂有因缘的,凉水你想变成开水没有火怎么办。但是只要跟三宝沾到一点点边的,都有机会可以解脱,所以《地藏经》里讲到,有一丝之善,称一佛名、一菩萨名,大乘经典一句一偈,只要跟佛沾上一点点边就可以解脱,佛的威德力大。我们自己修修到什么时候,修来修去还是凡夫一个,所以信心很重要,增加信心,修出一点来就知道。
佛菩萨无量劫修下来了,早就圆满成佛了,那我们就不要关公面前耍大刀了,要老老实实地。你老老实实地修,越修越知道佛伟大,越修信心越大。所以修行进步不进步,关键点就在于你对三宝的信心有没有增加。如果信心增加了,知道我们无量劫来造了这么多业障,对自己越来越惭愧了。如果你不修,不知道自己有多坏,知道自己是凡夫是业障鬼,也要开智慧才知道的,对三宝越来越恭敬,对自己越来越惭愧,对众生悲悯心油然生起来了,这证明你修行进步了。(文:传喜法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