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利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处
一.佛教的“六和敬”能推进社会和谐
佛教“和”的思想,皆由“因缘和合”而成,认为“和”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用现代人的理解来说,即万事万物相互依存,需要和谐相处。
佛法要长久地传承下去,须依靠广大真实的信仰者,尤其需要清净和乐的僧团。
因而早在佛陀时代,僧团里就形成了“六和敬”的伦理要求。
“六和敬”,又叫“六和合”,即“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行、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其中“见和同解”、“戒和同行”与“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质要求,“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和合的外在表现。
“见和同解”指拥有共同认可的律治,“利和同均”要求社会财富公平分配,“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和谐与团结。
只有思想的统一、经济待遇的均衡、佛教戒律的共同遵守,才能有和合清净的僧团出现,才会有平等、和谐、民主、自由的团结,才能负担起住持佛法的责任。
“六和敬”精神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完全相通的。
和谐社会一定是民主、法制的社会, 是行为规范的社会。
“戒和同行”体现的就是民主管理僧团的律治精神。
律治意义上的平等,对立法者、执法者、守法者同样具有法律约束意义,否则必影响到大众的团结;和谐社会必定是有着共同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目标的社会,“见和同解”正是追求拥有一致的团体精神或公共精神的呼吁。
一个团体或社会,虽然其成员的思想各有差异,从事不同的社会活动,但是必须有基本的伦理价值观和团体精神,才能保证团体的生命力与社会动态的稳定性。
所以,道德、宗教、人文等精神所提供的超越性价值,可以引导人们在物质利益之外寻求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超越个人私利的局限,认同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形成最基本的公共精神;和谐社会肯定是利益分配均衡的社会,“利和同均”实现的就是财富的公平处置。
在一个集团或社会中,必须防范人性的堕落与过于自私,必须对利益作出适当的调剂、节制。
不但如此,更要提倡布施,即慈善救济的慈悲精神,扶危济贫、互相救助,使困难、弱势群体得到帮助。
佛教的这些基本伦理道德与和谐社会的热爱集体、遵纪守法、爱心奉献、平等民主、造福人类社会等价值规范不谋而合,具有相当的一致性,有利于建立和谐安详的社会秩序,促进和维护社会安定
二、佛教伦理思想有利于人际道德和谐
(一)佛教的平等观为人际和谐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当今社会,以权凌人,巧取豪夺,贫富悬殊,不公正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而佛教则主张众生平等,因果平等,生佛平等,要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融洽共存,人与人友好相处的关系,为和谐社会中的人际和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佛教所说的“众生”包括人与一切生灵,众生平等指众生的地位是一致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当然,佛教的平等观首先体现在人与人的平等。
若世人只分善恶,不分等级,人人祛恶扬善,平等相待,天下必然太平。
佛教的因果平等,是指各人自造其因,自食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会种因不食果,也不会无因而受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所以佛教以因果平等思想教育人们弃恶从善,多做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不做杀、盗、淫、妄等伤天害理的事,这样社会才会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由此可见,因果平等思想造就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社会中的安定有序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佛平等是指众生与佛本来平等,只要众生精进修持,去妄存真,则终有成佛的一天。
简言之,生佛平等的思想就是要众生明白要成佛先做人的道理。
有了这种佛理指导,众生就不会妄自菲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二)佛教的“报恩心”推进道德和谐
由于因缘说的存在,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无不产生自因与缘的结合,万物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
因此,对于恩的看法,相对于由长及幼的施恩观念,佛教更强调相互间的感恩与报恩。
佛教强调报“四重恩”,即报答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和三宝恩。
一个人来到世间,首先是父母的生养哺育,才能长大成人。
因此,我们要报父母恩。
有了这种观念,就会有和睦的家庭、孝顺的儿女;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来自众生之因,我们每天的工作、劳动,都是对众生的报答。
有了报众生恩的思想,才会有人与人的平等观念,才会互相关爱,共建文明的社会;报国土恩,就是要爱国,报答生养我们的国家。
对佛教来说,佛、法、僧三宝使人们取得智慧、证得菩提、获得解脱,因此,三宝之恩不可不报。
从以上可以不难看出,佛教教导的报四重恩,与建设和谐社会也是一致的。
(三)佛教的善恶观促进人际和谐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善恶。
佛教从法相本性来看待善恶,认为众生都有佛性,都含有善恶因子,今生福寿是众生前世行善的结果,今生修善积德,来生才能成佛。
[⑤]佛教认为众生与佛都有善恶二性,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向善以求和谐,这是人际和谐得以实现的前提。
同时,佛教教义最高境界的核心是善,倡导扶世助化,劝善止恶。
佛教也始终强调要以善的宗教实践和修行来消除无明、摆脱贪、镇、痴等障碍,净化本心,进入至善境界。
它指明善是诸法的根本、佛的本性,将向善定为人际和谐的最高境界和修行标准,认为人际若要和谐,首先要善,即弃恶从善,这就把人们追求解脱的途径落实在
现实的修行实践中。
佛教的修行过程是向善、修善的过程,修善即止恶,强调人心的内省、自律。
人性中有向善的潜能,再利用宗教信仰使人趋善除恶,客观上走向了向善与人际和谐的伦理目标。
(四)佛教的慈悲观念有利于人际和谐
佛教提倡大慈大悲、普度一切众生,其中大慈大悲是大乘佛教最根本的伦理原则。
慈悲是佛教之根本,是佛教的特殊理念,但它与某些流派所提倡的仁爱、博爱相通又不尽相同。
慈悲是不受等级、阶级限制的,也是排除狭隘的偏私性的一种境界。
应当说,虽然孔子也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但佛教的慈悲观念、博爱精神,在思想上更具有感召力,在实践上更具有驱动力。
因为佛教的慈悲富有实践性,重视对人的关怀、对动物的关怀、对社会的关怀,由此而大力从事社会福利、民间公益事业,在历史和现实社会中都发挥了滑润剂的作用,为弱势群体,为下层劳苦大众缓解了困难,减少了痛苦,带来了希望。
这种慈悲观念是偏重于祈求佛佑和请菩萨解决实际困难,提倡大公无私,助人为乐,要为救济一切众生而施善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佛教慈悲观念是以菩萨偶像的人格化身作为载体的,将人际和谐的理念以人格典范的形式展示出来,是社会性的人际和谐的一种体现。
弊端
一、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借佛敛财现象比较严重。
佛教寺院是传承佛祖清净法脉,清净戒脉,以戒定慧三学培育继承法脉僧才的场所,是宏法、修戒、修禅的场所,是远离红尘物欲的人间净土。
体现的是一个离贪离欲的高尚道德原则。
而今,佛教寺庙圣地反成了富人游玩之地,贪僧敛钱之所。
从寺院出售门票延伸到一炷高香要数千元,甚至10万元。
四川宝光寺的头炷香拍卖到99万元。
高额的门票,昂贵的香钱,将贫苦的众生拒之寺门之外了。
俗话说“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难进来”。
过去穷人无钱进衙门讨公道时,还可以进佛寺向佛菩萨诉苦。
现在却变成了“天下寺门朝南开,有信无钱难进来”了,把穷苦人进寺烧香拜佛的这点权利也给剥夺了。
这种做法符合佛教的教义吗?二、经济因素冲击了佛教信仰。
随着佛教世俗化的不断加强,寺院也成为一个经济色彩较浓的场所,经济利益掺杂进佛教生活之中,使佛教信仰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如助长了一部分僧人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加重了他们的名利心。
不少中青年出家人更多地注重个人世俗利益,集聚钱财,享受生活,淡化了修持和佛教事业心。
部分信教群众功利心比较强,受社会商品经济意识的影响,其信教倾向只是在保佑发财致富上,有功利色彩,由此也出现了不论神佛上帝,逢庙就叩头,见像就烧香的泛宗教信仰。
佛
教的世俗化,使传统佛教面临着信仰淡化、腐败侵蚀的危机,损害了传统宗教的声誉,不利于佛教事业的发展。
和谐社会,是一切幸福的保证,是全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
但它并不是乌托邦,而是要以自己的道德,人格,并以慈悲,平等的胸怀去做而实现的。
这就为佛教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契机。
佛教的许多思想理念与和谐社会的需要高度契合,非常有利于佛教积极作用的发挥。
因此,对佛教界来说,应充分挖掘佛教中有益的思想资源,并根据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需要,及时作出合乎时代发展要求的调整和改革,努力使佛教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对党和政府的宗教工作来说,则要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依法管理,为佛教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