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

合集下载

第二章 课程评价

第二章  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
在任何一种评价中,都必然涉及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价值主体 与价值客体课程评价也不例外。评价,是判断某一事物能否满足人的 需要的特殊的认识活动。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能否满足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满足要的程度 做出判断的教育活动。
评价
价值主体 价值客体
第二代评价时期
第二代评价时期称为泰勒时期或者描述时期(1930~1945),大萧条最 重的时期,学校也因缺乏资金以及缺乏乐观精神而停滞不前.载育改革势必 行 ,于是泰勒就参与了著名的“八年研究”进步教育运动。他把课程看成是 一组从方面设计的学校经验,这些经验的设计和执行是为了帮助学生达到特 定的行为结果。泰勒将评价概括为对预定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其注意 力是集中在学习结果上,而不是在有组织的和教学的输入上,这种做法既能 做到花费小,又能做到覆盖面的范围更广泛。泰勒对课程评价做出了新的界 定,即将教育或课程评界定为学生学业表现和某种特定目标间的符合程度。 所谓评价,也就是确定学习结果与教育目的之间的达成度。
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
的行为目标;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尽管“考试”和“测验”可作为评 价的一部分。二代评价和第一代评价相比,评价走上了科学化的历程。
第三代评价时期
20世纪50~60年代。 斯塔佛比姆继承了克龙巴赫的观点,明确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 ( 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 他对课程评价定义有三个要点: ①从评价的性质来看,评价是一种事实叙述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因此,他对整个教育,特别是对以后25年的测验和评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泰勒评价则是一种目标参照测验,要求预先设定目标,根据目标测定学生的 表现。

中考题偏难之我见

中考题偏难之我见

中考题偏难之我见作者:林宜玉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第06期初中生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终结后的选拔性考试,应该具有综合性,以全面性为基础,凸显导向性,当然还应该有很好的区分性。

“升学考试旨在区分和选拔不同潜质的学生,它是一种常模(相对)参照考试。

”[1]初中升学考试是为普通高中、中职学校选拔学生和对学生进行合理分流服务的。

作为中考试题应该有合理的难度、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把握和控制。

对中考命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提出严格的要求。

如果中考试题偏难甚至太难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在此就中考试题偏难的不良导向提出一些看法。

一、中考试题偏难不利于对考试结果作科学的统计与分析解释无论是平时的单元章节考试、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还是升学考试我们都希望它是高质量的。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讲,试题的难度是首先要把握与控制的。

“测试项目的难度,就是被试完成项目作答任务时所遇到的困难程度。

”[2]一般认为“难度指数在0.5左右的鉴别力最好,分布在0.35-0.65之间为宜。

”[3]近年各地中考中,有不少地方不断出现中考试题过难的现象。

以贵州黔东南州为例,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出现中考数学试题太难。

在2010年的中考中,黔东南州16个县市有49730名实考考生,数学科的卷面总分150分,人均分仅近30分,按照难度系数的计算公式,这次中考数学的总体难度系数为0.2;这与理想的难度系数0.5实在相差太大。

而49730名考生中,120分以上(即红分人数)36人,即红分率为0.00072。

如果一套试题偏难,很难有好的考试区分度,因为试题的区分度是指“题目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一般是用某测题的得分与测验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表示。

二者相关高表明该题的区分度高。

如果某题得分与测验总分之间的相关低,表明该题的区分度低。

”[4]如果一套考试题的测试结果是:能力强的学生考得好,能力低的学生考分低,试题的区分度就好。

教育评价学

教育评价学

第一章教育评价概述第一节教育评价的概念1、评价活动是在事实判断基础上进行的价值判断。

2、教育价值取向是人们依据某种价值观,根据自身需要,对教育活动作出选择和判断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3、要理解教育评价的内涵,必须明确以下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教育评价是为教育而进行的评价,最终是为了实现教育的发展;第二,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保证教育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最终促进人的发展;第三,“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核心;第四,价值判断必须以一定的事实为依据;第五,教育评价要对教育活动的显性和隐性效果都进行价值判断。

※教育评价的定义: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在系统而科学地收集和运用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第二节教育评价的类型【会区分】1、根据评价方法可将教育评价分为(1)量化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进行定量分析后,制定出量化标准,然后按一定的量化标准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评价方法。

(2)质性评价:是指在自然情境中,通过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互动来收集相关信息,如采用参与式观察、开放式访谈、调查、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等方式,获取评价对象各方面的信息对评价对象的状况作出描述和分析,从而进行价值判断。

2、根据评价的作用和功能可将教育评价分为(1)诊断性评价:一般指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其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

(2)形成性评价:又称即时评价,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不断了解活动进行的状况以便能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活动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评价。

(3)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育活动告一段落时,对活动结果进行评价。

3、根据评价参照的标准可将教育评价分为(1)绝对评价:也称目标参照评价,是指以既定的目标为标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进行的评价。

(2)相对平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是指在一个团体内,以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

(3)个体内差异评价:也称自我参照评价,指以评价对象的某一状况作为评价标准而实施的评价。

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泾川县王村镇刘家沟小学吕小强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目的主要是检查和促进教学工作。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教学评价在评价主体、功能、标准、方式等诸多方面仍存在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

关键词:教学评价;自评;互评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作出描述和确定,是在事实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学工作。

由于种种原因,现行的教学评价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有助于促进教学评价工作更好地开展。

一、自评与互评的形式化长期以来,教学评价活动主要是学校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在听课和学生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或者教师根据学生考试和作业成绩以及课堂表现等对学生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可以称为他人评价(简称他评)。

在他评中,评价者在听课以及考试成绩等基础上,对教和学的过程有较客观的认识,对教和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较全面的分析,也可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但是,在他评中,评价者往往具有高于被评价者的权力,被评价者总是担心评价结果,对评价者心存芥蒂,小心翼翼,甚至处处设防,二者之间容易形成一种对立关系,被评价也因此变成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长此以往,评价被误认为是“挑刺”,只是为了测量或证明被评价者的水准,而不是为了实现改进教学的目的。

这种评价对师生来说不能不是一种异己的力量,对师生的日常教学和发展易造成不利影响:“教师与行政人员的许多精力都用于确定在教育计划的每个重要阶段应淘汰的学生”。

[1]有鉴于此,人们开始倡导教学主体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简称自评和互评)。

自评具有他评所不具备的优点:第一,自评能够使评价更加真实和准确。

在自评中,评价者本人对所评价的活动意图和成效有更真切的了解,容易得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评价结论。

如教师进行自评时,由于教师本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变化和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特殊的感受所产生的想法及由此付出的努力,外人很难了解。

教育理论论文-CIPP评价模式的理论进展及其启示

教育理论论文-CIPP评价模式的理论进展及其启示

教育理论论文-CIPP评价模式的理论进展及其启示摘要:课程评价属于方案评价的范畴。

迄今为止,在方案评价模式中,CIPP模式应用最为广泛。

在很长时间内,CIPP模式包括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这4个环节的评价。

最近,为了描述和评价长期的、真正成功的改革方案,斯塔佛尔比姆把成果评价分解为影响(impact)、成效(effectiveness)、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和可应用性(transportability)评价4个阶段,由此构成了7个环节的评价模式。

按照此模式评价中国的新课程改革,则我们尚有必要强化对课程改革的背景、设计、管理、可持续性、可应用性等的评价和反思。

关键词:课程评价方案评价 CIPP评价模式新课程改革一、课程评价含义辨析就整个社会科学而言,课程评价属于方案评价的范畴。

方案评价(program evaluation)是系统地运用科学方法,对方案的设计、实施、改善、或者结果等,收集信息资料,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方案,常常又称计划、系统、工程、制度、项目、活动等,可以包括任何有组织的、非常规的活动,如社会领域的计划生育制度,一般教育领域的义务教育计划,特定课程领域的新基础课程改革、某课外阅读计划、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等。

作为方案评价的一种类型,课程评价是系统地运用科学方法,对课程的过程和产物,收集信息资料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那么,课程的过程和产物又包括哪些成分呢?广义的课程产物,主要有课程目标、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堂教学、学业评价。

这些产物,其载体为课程改革总纲、各科目的课程标准、各科目的课程资源和教科书、教师备课计划、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学业评价中纸笔考试的试卷或者学生档案袋中的作品等。

就运作过程而言,主要包括课程设计、课程管理、课程实施等。

所以,一项全面系统的课程评价,就会涉及上述各类成分,这就是课程评价的对象。

这样看来,课程评价的含义和对象十分广泛复杂。

描述性评价的意义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描述性评价的意义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描述性评价的意义及在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林松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08年第07期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评价理论得到了极大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把教育评价理论与教学工作相结合,让理论为实践服务。

本文以英语教学为例,对描述性评价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一、描述性评价的价值观1.描述性评价在教育评价中的地位科学的教育评价是实现中学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多样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

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①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中通过教师观察、座谈或访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记读书笔记、学生自评或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进行的持续性的评价,其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测试和非测试以及个人与小组相结合的形式,是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参与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一种宽松、开放和非正式的氛围中进行的。

评价结果可以采用描述性评价、等级评定或评分等形式来体现。

描述性评价是形成性评价最基本的形式之一。

2.描述性评价的意义描述性评价对促进非语言因素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重视非语言因素的发展,强调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标相结合。

在课程目标方面,除了设置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等语言目标外,还设置了一些非语言目标。

“所谓非语言目标,就是语言学习中产生的非语言结果。

”②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非语言因素与语言因素学习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对学习语言的过程和结果有重要的影响。

教学评价的反思精选15篇

教学评价的反思精选15篇

教学评价的反思精选15篇教学评价的反思1一、研究背景(一)形成性评价的概念与价值。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Stufflebeam等人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

国际上著名的研究形成性评价专家Black,William进步提出,形成性评价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能够收集学习信息的任务或者活动,这些反馈信息有助于改进教与学。

国内有学者总结,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有利于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指导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笔者认为,形成性评价还有有利于实施多样化的、灵活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发挥自主性和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二)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我国大多数本科课程的教学评价一样,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如有的研究者总结社会心理学的考试特点表现为“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實践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试定论多,数次考试及综合评价少”。

结果强化了考试的“证明(prove)”功能,弱化了考试的“改进(improve)”功能,不能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来改进教学活动,导致学生为考试而学习,忽视了平时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势必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另外,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在社会心理与行为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而当前的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理论都是由西方心理学家以西方人(主要是北美)为研究对象提出的,其是否适合用来理解与分析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是可疑的,已有许多心理学家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推进了本土心理学的发展。

因此,作为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师就必须进行反思,当前习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是否有助于学生辩证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与研究能力,发挥自己的学习与研究的自主性,促进本土心理学的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教学评价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形成性评价无疑是主要的改革方向。

教材教法:新教材给课堂教学带来的难题及对策

教材教法:新教材给课堂教学带来的难题及对策

教材教法:新教材给课堂教学带来的难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本文针对目前新教材对信息技术课提出的新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科研课题,对新教材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就这些困难提出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难题,对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宁波市新编的初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材,强调了以任务驱动为根本的教学过程,将课程目标定位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这种在新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新教材,以及为适应新教材而提出的新教法,必然要和一些原有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激烈的碰撞,这些碰撞给我们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不少新的难题。

难题之一: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的培养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

”教育工作承担的任务是承传、发现和创造的总和,所以让学生学会质疑和求异是学会创新的灵魂。

但是这些话说说容易,真正做起来却相当难。

在传统的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的课堂里,学生历来被当成一群嗷嗷待哺的小鸭子,教师教什么,他们就只能被动地学什么,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首先,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要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努力创设全体师生思维活跃,甚至不乏激烈争辩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营造出让他们畅所欲言的课堂环境,为求异和创新奠立良好的思想基础。

其次,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合作式探究学习,通过多个角度多种途径去解决同一个学习任务,并且大力肯定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和质疑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

难题之二:如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保持课堂秩序民主的活跃的课堂气氛是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的前提。

教育创新的思考——教育评价的创新与发展

教育创新的思考——教育评价的创新与发展

学校教育创新的思考——教育评价的创新与发展摘要:学校教育创新的研究,旨在通过对学校教育创新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审视,揭示学校教育创新的内涵与本质特征,探讨学校教育创新力的基本要素,从而确立科学的质量意识、特色意识, 提升学校教育的创新能力,使学校办出水平和特色。

学校教育创新指数的构建,将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本文主要以教育评价这一方面为例,从教育评价的概念、发展阶段、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思考和探讨教育创新的本质含义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教育创新;教育评价;创新与发展教育评价理论领域的新进展首先体现在其概念的历史演进中。

从泰勒最早提出“教育评价”这一概念,到当前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可的对教育评价的综合性界定,充分体现出教育评价研究者对概念的把握逐渐接近其本质的原貌,有利于他们运用新的理论促进实践领域的新发展。

一. 教育评价概念界定对于教育评价的概念界定,当前学术界存在着多种观点。

美国学者泰勒在其著名的“八年研究”(1933- 1940) 报告(《史密斯- 泰勒报告》) 中,首次提出并正式使用“教育评价”这一概念。

他早期的观点认为“教育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1986 年,在《教育评价概念的变化》中,他对该陈述做了修订,认为教育评价是“检验教育思想和计划的过程” [1]。

1963 年,克龙巴赫在其题为《通过评价改进课程》的论文中,把教育评价的内涵阐述为:“一个搜集和报告对课程研制有指导意义的信息的过程”[2]。

1966 年,斯塔弗尔比姆对泰勒评价理论提出异议,他主张“教育评价不应局限于评判决策者所确定的教育目标所达到预期效果的程度,而应该是收集有关教育方案实施全过程及其成果的资料,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3]。

1975 年,比贝把评价定义为“系统地收集信息和解释证据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目的在于行动”。

1981 年,美国教育评价标准联合委员会对教育评价进行了综合性的界定,他们认为“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目标和它的优缺点与价值判断的系统调查,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试论教学评价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

试论教学评价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

试论教学评价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摘要】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

本文是基于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对教学评价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 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这种尝试更能体现有效教学和学生主体性。

【关键词】教学评价;有效教学;学生主体性一、引言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

”(斯塔弗尔比姆, 2007:28) 中学英语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二、目前中学英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及与同事们的共同讨论,就英语教学评价环节中的一些低效、无效现象的成因进行简单探讨如下:(1)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学生的天赋千差万别,个性潜能也是各不相同,如果一味地以分数来衡量学生,认为高分的就是“好生”,低分的就是“差生”,这样就会打倒一大批虽然成绩不好,但在其他方面有潜能的学生,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2)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终结性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只要语言知识点掌握牢,再加上会考试,就能夺取高分,因而学生盲目地死读书而忽略了对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3)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评价方法单调,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评价方法不重视。

三、对当前中学英语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与对策由于班级学生水平的差异,我把学生分为四档进行了调查询问,就是否赞成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展开了调查。

结果如下:从以上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上进的,也希望不要一考定成绩,因此,笔者认为应该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过程性评价(借鉴)【可编辑范本】

过程性评价(借鉴)【可编辑范本】

过程性评价【摘要】文章浅析了过程性评价在职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遵循的原则,以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导引课堂教学的更优化,并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达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反馈信息ﻫﻫ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职业教育的英语学科教师,本人认为不断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是当前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这个大课题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务之急是将旧教育体制下所习惯性采用的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加以改革,采用更为适应当代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从而真正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

ﻫ一、问题的提出评价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Frederich Taylor(1911)首次提出了教学评价的理念,该理念强调考试的意义,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进步的程度。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在学期末或某一学习阶段结束后进行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为学生此阶段的学习提供鉴定性评价,这就是我们经常采用的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

《职业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职业英语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ﻫ过程性评价理念的提出弥补了终结性评价的不足。

科学的评价结果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有益的反馈,帮助教师通过过程性评价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不断获得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和激励学生高效学习.职业英语教学评价要在相关教育评价理论的支持下,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编制与实证检测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的编制与实证检测
考 虑 到 翻 转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的 特 殊 性 ,本 文 聚 焦 以 下 3 个 研 究 问 题 :如 何 确 定 与 翻 转 课 堂 相 匹 配 的 评 价 模 式;如何开发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量表;对此量表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本文在分析 CIPP 评价 理论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 CIPP 模式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评价模型,进而编制评价量表 并 验 证 其 有 效 性 ,以 期 为 高 校 英 语 教 师 的 翻 转 课 堂 教 学 提 供 自 评 、反 馈 及 改 进 的 参 照 。
作 者 简 介 :王 欢 月 (1987— ),女 ,河 北 石 家 庄 人 ,讲 师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外 语 信 息 化 教 学 ; 闫 冰(1983—),女,河北张家口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95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1 年 5 月
一 、理 论 基 础
自 主 学 习 、个 性 化 学 习
探究性学习活动
任 务 布 置 、平 台 交 流 、数 据 诊 断
活 动 指 导 、问 题 解 答 、多 元 化 评 价
微 课 、慕 课 等 + 线 上 学 习 平 台
线上教学平台
教 学 资 源 开 发 者 、指 导 者 、“脚 手 架 ”
主动探究者
二 、大 学 英 语 翻 转 课 堂 教 学 评 价 的 范 畴 及 评 价 模 型 的 确 立
用于翻转课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要求,编制师生双主体 的 翻 转 课 堂 教 学 评 价 量 表,并 通 过
实 证 检 测 证 明 其 合 理 性 ,以 期 为 教 师 的 翻 转 教 学 提 供 及 时 反 馈 与 改 进 ,并 促 进 其 翻 转 教 学 质 量 的 提 升 。

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泾川县王村镇刘家沟小学吕小强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目的主要是检查和促进教学工作。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教学评价在评价主体、功能、标准、方式等诸多方面仍存在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

关键词:教学评价;自评;互评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作出描述和确定,是在事实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学工作。

由于种种原因,现行的教学评价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有助于促进教学评价工作更好地开展。

一、自评与互评的形式化长期以来,教学评价活动主要是学校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在听课和学生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或者教师根据学生考试和作业成绩以及课堂表现等对学生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可以称为他人评价(简称他评)。

在他评中,评价者在听课以及考试成绩等基础上,对教和学的过程有较客观的认识,对教和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较全面的分析,也可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但是,在他评中,评价者往往具有高于被评价者的权力,被评价者总是担心评价结果,对评价者心存芥蒂,小心翼翼,甚至处处设防,二者之间容易形成一种对立关系,被评价也因此变成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长此以往,评价被误认为是“挑刺”,只是为了测量或证明被评价者的水准,而不是为了实现改进教学的目的。

这种评价对师生来说不能不是一种异己的力量,对师生的日常教学和发展易造成不利影响:“教师与行政人员的许多精力都用于确定在教育计划的每个重要阶段应淘汰的学生”。

[1]有鉴于此,人们开始倡导教学主体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简称自评和互评)。

自评具有他评所不具备的优点:第一,自评能够使评价更加真实和准确。

在自评中,评价者本人对所评价的活动意图和成效有更真切的了解,容易得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评价结论。

如教师进行自评时,由于教师本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变化和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特殊的感受所产生的想法及由此付出的努力,外人很难了解。

CIPP课程评价模式

CIPP课程评价模式

CIPP课程评价模式摘要:课程评价属于方案评价的范畴。

迄今为止,在方案评价模式中,CIPP模式应用最为广泛。

在很长时间内,CIPP模式包括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这4个环节的评价。

最近,为了描述和评价长期的、真正成功的改革方案,斯塔佛尔比姆把成果评价分解为影响(impact)、成效(effectiveness)、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和可应用性(transportability)评价4个阶段,由此构成了7个环节的评价模式。

按照此模式评价中国的新课程改革,则我们尚有必要强化对课程改革的背景、设计、管理、可持续性、可应用性等的评价和反思。

关键词:课程评价方案评价CIPP评价模式新课程改革一、课程评价含义辨析就整个社会科学而言,课程评价属于方案评价的范畴。

方案评价(program evaluation)是系统地运用科学方法,对方案的设计、实施、改善、或者结果等,收集信息资料,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方案,常常又称计划、系统、工程、制度、项目、活动等,可以包括任何有组织的、非常规的活动,如社会领域的计划生育制度,一般教育领域的义务教育计划,特定课程领域的新基础课程改革、某课外阅读计划、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等。

作为方案评价的一种类型,课程评价是系统地运用科学方法,对课程的过程和产物,收集信息资料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那么,课程的过程和产物又包括哪些成分呢?广义的课程产物,主要有课程目标、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堂教学、学业评价。

这些产物,其载体为课程改革总纲、各科目的课程标准、各科目的课程资源和教科书、教师备课计划、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学业评价中纸笔考试的试卷或者学生档案袋中的作品等。

就运作过程而言,主要包括课程设计、课程管理、课程实施等。

所以,一项全面系统的课程评价,就会涉及上述各类成分,这就是课程评价的对象。

这样看来,课程评价的含义和对象十分广泛复杂。

课程教学活动中常见的一些评价,如课程资源和教材的评价、学生学业评价、教师施教评价等等,可以视为课程评价的子系统。

小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新探

小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新探

小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新探摘要:小学计算机课程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并为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文就小学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谈几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学;改革;途径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1-0-01一、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了工业、农业、商业、经济、国防等几乎各个领域,计算机成了人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

小学计算机课程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并为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文就小学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谈几点粗浅看法。

二、小学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一)资金短缺我国财政紧张,教育经费短缺,政府不可能为每所学校投资建造计算机房,很多中小学校,基本上走的是一条按部就班的老路,所以学校配备的计算机多数仍然是老旧机型,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根本不能发挥计算机的性能和优势。

(二)教学课件有待完善虽然市场上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教学软件,但是适用于教学的软件并不多,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自制课件,但是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况,由学科老师编写稿本,由计算机技术人员编程实现,开发成小型的教学软件,很大一部分学科老师由于计算机操作技能的生疏,使得课件的最佳优势不能发挥出来,且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因操作失误而失败,这就大大抑制了教师自制课件的积极性。

(三)师资力量素质需要提高由于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各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程也似“雨后春笋”,从正规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有限,所以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有不少是从其他学科改行过来的,本身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结构,对新技术的学习和钻研不够,他们或是“现炒现卖”,今天学明天教,弄得自己和学生一样一知半解,这样的教师怎么能适应飞速发展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需求呢?其教学质量也就显而易见了。

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

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

例五,给下面标红旳字选择合适旳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 道:①道路;②说话;③规律;④量词。
自然之道( ) 羊肠小道( ) 能说会道( ) 一道风景( )
2. 信:①消息;②随意;③信用;④相信。
言而有信( ) 通风报信( ) 赢得信任( ) 信口开河( )
3.言语感悟
写作,是将自己想说旳意思用语 言体现出来;阅读,则是经过作者旳 语言体现读懂其中旳蕴含。那么,透 过课文中旳语言我们能读出怎样旳信 息呢?
1.横向联络
将课文中曾出现旳有关联旳知识 点横向联络起来,让学生对不同语言 环境中旳语用方式做一种比较综合旳 了解。
例一,用“ ”画出下面句子中表达“说”旳意思旳词语。 1.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在就后园旳茅亭里过这个节。 2.我们谈到夜深才散。 3.我大声地和爸爸争辩起来。 4.每次出门,妈妈总是再三嘱咐我注意安全。 5.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6.外祖父是借梅花来表白自己旳心。

旳,一定是飞行中看到旳好风景。
4.我旳目光追伴随爬行旳小虫,进入了它们旳村落,这是一次 ( )旳游历。
5.语意重音
在一种句子中,作者想要 突出体现旳是哪个意思,在具 体旳语境中我们是否能比较准 确旳体悟到?这也是对学生语 感训练旳一种方式。
例一,结合详细旳语言环境,用横线划出下面各句中需要重读 旳一种词语。(五年级)
词 句旳训练,从而开阔学生旳视野, 加大语汇旳积累。
例一,在《荔枝》中旳“它们整整跑了一年旳长路,才有和我们阔 别 重逢”,由“阔别”一词我们能够拓展
“别”有多种,长久分别是“阔别”,不愿分别是“惜别”…… 你还 懂得旳有:
“看” 也有多种,亲眼所见叫“目击”,上级察看叫“视 察”…… 你还懂得旳有:

教育学原理第十讲 教育评价

教育学原理第十讲 教育评价

• 3.斯塔弗尔比姆的评价观 • 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D.)的观点和克龙巴赫有着一定 的相似性。他强调:“评价最重要的意图是不是为了证明 (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 • 1969年他对评价提出了一种界定:“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 程。” • 1978年他把评价重新界定为:“为满足决策和教育效能核定的 需要,描述、获得和运用有关客体的目的、计划、过程和成果 价值的过程。” • 到1985年,他进一步提出:“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和提供叙 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涉及研究对象的目标、设 计、实施和影响的价值及优缺点,以便指导如何决策,满足教 学效能核定的需要,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第十讲 教育评价
第一部分 教育评价概述 • 有关教育评价的研究是教育研究中的热点。在诸多 教育领域当中,教育评价一直是与教育实践联系最 为紧密的一环。一直未有定论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 育之争,其实质就是社会各阶层对教育评价现状所 引起的抱怨和不满的体现。 • 由于教育评价涉及到教育中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等 问题,它往往以“指挥棒”的形式引导着教育活动 的总体方向。在教育评价方面的任何变革,都会在 整个教育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教育系统的 “蝴蝶效应”。因此,教育评价的研究对于教育实 践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 (二)关于教育评价目的的争论 • 教育评价在西方已有一百多年的 历史。早期的评价重视评价的总 结性功能,而现代教育评价十分 重视评价的形成性功能。
• 1.形成性评价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 第一,形成性评价直接指向正在进行 的教育活动,与实际活动紧密结合, 因而,开展形成性评价有助于直接地、 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四、教育评价的范围和相关术语
• (一)教育评价的主要范围 • 教育评价的类型主要有学生评价、 课程评价、学校评价、大群体评 价、特殊方案与项目的评价以及 人事评价等。美国学者盖伊 (Gay,L.R.)总结了几种常见的 评价所涉及的主要变量与主要的 决策问题。

西方主要教育评价模式之新解

西方主要教育评价模式之新解

西方主要教育评价模式之新解罗华玲【摘要】目前,西方教育评价模式已有几十种之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学术界较有影响的教育评价模式主要有泰勒模式、CIPP模式、目标游离模式、应答模式、反向评价模式、构建模式和发展性评价模式等.但从逻辑演进的角度看,亦可分为开山之式、博弈之式、批判之式、现实之式、借鉴之式、民主价值之式、发展之式,这样更显其内在优、缺点,并丰富教育评价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期刊名称】《昆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3)001【总页数】4页(P108-110,122)【关键词】西方教育;教育评价;评价模式;开山之式;博弈之式【作者】罗华玲【作者单位】云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室,云南,昆明,6502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0-058.1泰勒模式也称为行为目标模式,是以教育目标作为教育评价活动核心和依据的模式。

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课程教学论专家和教育评价学家泰勒(R.W.Tyler)经过“八年研究”总结提出了该模式。

这既是教育评价史上最早正式提出的教育评价模式,也是第一个较为完整且至今影响力最大的教育评价模式。

泰勒模式的基本理论观点集中反映在专门为评价而设计的所谓“泰勒原则”中。

泰勒认为,开展教育评价的依据是把所要评价的内容分成具体可见的、可操作的学生行为目标,教育评价实践应具有针对性地围绕目标实现状况予以观测和估测,同时突出对学生学习行为及教育结果的测量,并加以统计分析。

泰勒模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七步:第一步是确定教育活动的两维目标,即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第二步是根据行为和内容对每一个目标加工定义,使得目标的实现具有可行性;第三步是确定应用目标的教育情景;第四步设置给出应用目标情景的途径;第五步设计和甄选恰当的教育测量方法;第六步是收集、整理、分析学生行为变化的各种资料;第七步是比较研究学生行为变化、教育结果的相关资料与预定的行为目标之间的差异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
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
斯塔弗尔比姆
基础积累
例一,找出下面每组词语中标错的读音,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①弓弦(xuá ②画廊(lá n) ng) ③蕴藏(yù n) ④冶炼(yě) ( 2.①企鹅(qǐ) ②优劣(lü ) ③瞬间(shù ④遗憾(hà è n) n) ( 3.①犹豫(yù ) ②辣椒(jiāo) ③教诲(huǐ) ④咆哮(pá o)( ③纠正(jiū) ④增添(zhēn)( ) ) ) )


例三,根据句意,在括号里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
1.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 解决。
)了好久得不到
2.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 壁,修筑铁路是项( )的工程。 3.云雀在有滋有味地谈些什么呢?我猜它们( 的,一定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

4.我的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进入了它们的村落,这是一次 )的游历。
2. 信:①消息;②随意;③信用;④相信。
言而有信( 赢得信任(
) )
通风报信( 信口开河(
) )
3.言语感悟
写作,是将自己想说的意思用语 言表达出来;阅读,则是通过作者的 语言表达读懂其中的蕴含。那么,透 过课文中的语言我们能读出怎样的信 息呢?
例一,各用一个字的词概括下面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例:你只能带一样东西。(少)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 ) 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 ) 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 ) 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 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
1.横向联系
将课文中曾出现的相关联的知识 点横向联系起来,让学生对不同语言 环境中的语用方式做一个比较综合的 了解。
例一,用“
”画出下面句子中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
1.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在就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2.我们谈到夜深才散。
3.我大声地和父亲争辩起来。
4.每次出门,妈妈总是再三叮嘱我注意安全。
例三,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写句子。 例:伯牙所念——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流水 1.贝多芬所念—— 2.遗像前的海鸥所念—— 3.临死前的战象嘎羧所念——
例四,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括号里。
动静
虚实
左右
பைடு நூலகம்
上下
是非
1.因为江上雾大,看不清(
),所以曹操不敢轻易出兵。

2.诸葛亮答应周瑜三天造十万支箭,可前两天都不见有什么 )。
[ 美丽的传说 ] [ 春天的景物 ] [ 慈母的深情 ] [ 真诚的友情 ] [ 明月的遐想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归类梳理
每一篇课文的学习是“点”上的积累,我们要善 于 将教材所提供的若干的“点”连成一个“面”,将有 关联 的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比较系 统的进行语文学习。
5.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填空。 战士们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例四,根据下面句子的需要,选择最为恰当的词填空。
1. 闪 涌 冒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出来。 水罐里突然( )出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老板的眼里突然( )出亮光,惊奇地问我脖子上系是什么? 2. 贴 沾 露 燕子横掠过湖面时,尾尖偶尔会( )一下水面。 翠鸟鸣声清脆,爱( )着水面疾飞。 小鱼总喜欢悄悄地把头( )出水面吹个小泡泡。
例五,比较下面每组词语中标红字的意思,相同的打“√”,不同 的 打“×”。 例:仰面朝天——面不改色(√) 翠色欲流——苍翠欲滴( 完璧归赵——无家可归( 绞尽脑汁——同归于尽( ) ) ) 群马疾驰——手疾眼快( 高大挺秀——挺有才干( 健步如飞——巧舌如簧( ) ) )
2.点的拓展
由课文中的某个知识点拓展开 去,将这个“点”拓展成某一类的 词 句的训练,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加大语汇的积累。
例七,读句子,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下列句子表达的意思或感情。
1.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 ) 2.“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 ) 3.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 ) 4.“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 5.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 6.看着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字词,怎能不诱发你调 动这些语言文字的情绪啊!( )
例三,读下面几组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打“√”,有错误的打 “×”。 1.耸立(sǒnɡ) 画舫(fǎnɡ) 眺望(tià o) 鸟瞰(ɡǎn)[ 2.统率(shuà i)魁梧(kuí 谴责(qiǎn) 协调(xié ) ) 3.凋谢(diāo) 身躯(qū) 怜悯(mǐn) 叮咛(ní nɡ) [ 4.嘱咐(fù ) 遭遇(zāo) 懒惰(suí ) 拼搏(bó ) [ ] [ ] ] ]
5.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6.外祖父是借梅花来表白自己的心。
例二,找出下面句子中含有“走”的意思的词,写在括号里。
1.小孩子爱逛庙会。( )
2.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边跨过。(
3.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

4.在八千多日子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5.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吃团圆饭。( 6.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 )
4.词句互解
将对句子和词语的理解放在同 一环境中,句意则是用具体事例来 解释词语,也就是“词意即句意”。 让学生在感悟句意的同时,也巩固 了对词语的积累。
例一,根据句子的意思,在“ 字 词语。
”上写出相应的四
1.巴迪希望立刻让父亲看到自己写的诗,这是一种 的心情。 2.“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孩 子的话是要告诉父亲他们 。

例三,在下面每组的两句话中找出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词划上横线。
1.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这样的玻璃早就问世了。
2.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珍珠鸟居然快活地啄起我的笔尖来。 3.受检的不对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五星红旗正徐徐上升。
4.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销毁。 警卫员说:“你们来喝茶,随便喝吧。”
例四,根据提供的语言环境,填写恰当的内容。
1. 读了颜真卿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们 会很自然地想起《满江红》中的名句 “ ”。 这两句话都是告诫年轻人 。
2. 对于处在逆境或痛苦中的人,我们总会借用英国诗人雪莱的 名言“ ”, 激励他不要放弃对希望的追求。
例五,根据语言提示填补句子。
4.①遐想(xiá ②嫉妒(jí ) )
例二,判断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矗立(chù ) [ ]
尴尬(gà ) [ ]
天赋(fù ) [ ]
充沛(pè i) [ ]
诡计(wēi) [ ]
粗犷(kuà ng) [ ]
憧憬(chó ng) [ ]
机械(jiè ) [ ]
1.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 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 2.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 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3.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 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 4.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 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

例二,照样子各用一个词语概括下列行为表现。
例: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陷害)
1.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把车往回 赶。( ) 2.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 ) 3.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击了一下缶。( ) 4.“谢谢曹丞相的箭”( ) 5.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 )
例一,在《荔枝》中的“它们整整跑了一年的长路,才有和我们阔 别 重逢”,由“阔别”一词我们可以拓展
“别”有多种,长久分别是“阔别”,不愿分别是“惜 别”……你还 知道的有: “看” 也有多种,亲眼所见叫“目击”,上级察看叫“视 察”…… 你还知道的有:
例二,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注意和前后词语的搭配。 爱( 惜 )——身体、文具 爱( 爱( 爱( )——儿童、晚辈 )——长辈、伟人 )——公物、家庭 道理、说话——深( 奥 ) 调查、研究——深( 认识、含义——深( 感情、功底——深( ) ) )
例三,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给下面人物的话加上合适的提示语。
周瑜 ① 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 ② 说:“既然就要 交 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 ③ 问:“先生预计几天可 以 造好?”诸葛亮 ④ 说:“只要三天。”
① ③
; ;
② ④
; 。
例四,照样子,用一个字的词写出加横线的部分所强调的意思。 例: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 冷 )
1.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讲诚信,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袁氏世范》 中不是这样说过吗:“有所期诺, ;有所期 约, 。” 2.中国人有句话:“说话算数。”这使我们想起了老子教大家的一 条智慧:“ 。” 3.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善待地球就是善待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 。 ;
例六,照样子,根据提示填补诗句。
例六,抓住加点的词语分析句意,然后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字的词。 1.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日子“闪”得 ( )。 2.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春节“开始”得( )。 3.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春节“结 束”得( )。 4.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我们跟父亲“分 别”得( )。 5.种树人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种树人“来”得( )。 6.桃花心木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桃花心木“枯萎”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