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汉语语法与中国人的思维能力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现代汉语》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现代汉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现代汉语是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该课程通过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加强学生汉语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贯切祖国语言文字的政策、推进汉民族共同语向更加纯洁健康方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定位现代汉语课程是语言类以及文学类课程的基础底座,其前导课程为古代汉语、普通话训练、教师口语,为后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应用文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法等专业核心课程奠定基础,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课程作用现代汉语课程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其他相关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为依据,帮助学生对已有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形成现代汉语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的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为日后从事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兼有工具、理论和实践三方面的性质。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一)总体目标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具备较好的语言理论素养、较高的汉语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汉语表达能力,能够运用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解决工作或者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基本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诚实肯干的劳动精神。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语音理论知识和汉语拼音方案,熟练地发音和分析语音现象;(2)掌握汉字的产生、特点、形体、构造、规范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3)了解现代汉语词汇单位的涵义、语素、词的构成方法和类型、词义的分析和运用、词汇的构成、变化和词汇规范化等内容;(4)建立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了解词类划分原则、各类词的特点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掌握分析句子的方法和用词造句的规律;(5)明确修辞和语境,修辞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掌握词语锤炼、句式调整的方法,熟悉常用修辞方式。

2.能力目标(1)具有准确发音和熟练分析语音的能力,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2)具有正确分析和规范使用常用汉字的能力;(3)具有正确辨析和解释词义,提高用词的能力;(4)具有辨别词性、短语和句子类型,析句、造句以及辨析句子正误的能力;(5)具有选词炼句、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不断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精练、连贯、得体的要求。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试行)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2014年10月目录一、《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介绍《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是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一项标准化考试。

考试依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12)》,通过对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等五个标准能力的考查,评价考生是否具备国际汉语教师能力。

(一)考试对象《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主要面向海外孔子学院(课堂)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志愿者;同时面向有志于从事国际汉语教育工作的各类人员,包括海内外各类教育机构的教师及相关专业学习者。

(二)考试用途1.作为孔子学院(课堂)选拔和评价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重要参考标准;2.作为海内外学校、教育机构选聘和评价汉语教师的参考依据。

(三)报考条件1.遵纪守法,热爱国际汉语教育事业。

2.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应届本科毕业生)。

3.外国公民汉语水平相当于HSK6级。

4.中国公民普通话水平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甲等(含)以上,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四)考试时间和报名考试每年定期举办。

汉语考试服务网公布考试时间,并提供报名、成绩查询等相关服务。

(五)考试内容和方式《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达到要求后,方可参加面试。

1.笔试笔试全部为客观题,分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三部分,全卷共150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5分钟(含5分钟考生填涂答题卡时间)。

笔试试题主要采取案例导入式设计。

案例源于教学实际,形式多样,包括:教材中的课文、教学大纲和计划、教案和教学日志、课内外活动方案、学生作业和答卷、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调研报告、教师事迹、新闻报道等。

2.面试面试是对笔试达到要求的考生进行的考官小组面试。

面试着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设计教学方案、组织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同时考查考生的沟通交际、心理素质、教姿教态等基本职业素养。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导读:对外汉语专业,顾名思义,就是教外国人汉语,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也不是所有人都想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而通过目前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中西方对比文化等专业知识,不断地深厚了语言功底,学习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我们越来越认为,其实在另一种职业中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一一翻译。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翻译分为笔译和口译,笔译注重译文的连贯通顺符合逻辑,口译注重达意,而不管是笔译还是口译,做翻译之前,了解两种语言思维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了解了两种语言思维方法的差异,才能使翻译达到标准,才能继续翻译任务及工作,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维方式、综合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正文:由于文化包含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制度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分为物质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指一切可见可感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制度文化(指人类的社会制度、宗教制度、生产制度、教育制度、劳动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关系、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社会规约以及与它们有关的各种理论)、心理文化(指人类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信仰、心态等)。

作为制度文化的语言,与其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

没有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就不可能产生语言,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在语言中得到反映,语言也因此才能不断变化和发展,所以说,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史语言发展的源头活水。

因此,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确切的说是文化的转换。

而不同的文化也承载了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

辨析并修改病句(一)-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精品课件(新高考卷 全国甲乙卷)

辨析并修改病句(一)-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精品课件(新高考卷 全国甲乙卷)
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的辨别与认识,它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是修 改病句的基础。只有正确地辨识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 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修改病句,是就语病的动手修改而言的,它是语言表达较高层级的能力 要求。
语序不当
六大类型
搭配不当
结构混乱
成分残缺或 赘余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一、语序 不当
(一)成分残缺
01 主语残缺
02
谓语残缺
03
宾语残缺
04
关联词语残缺
05 缺少必要的虚词或附加成分
1、主语残缺
① 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介词当头审主残”,重点关注 “在”“对”“从”“通过”“经过”“由于”“根据”等介词。 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 加了人文意味。
③ 上世纪以来,人类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海洋等六 大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现和进展,其中信息技术的飞速 发展尤为光彩夺目。
3、主宾搭配不当
主宾搭配不当这一类句子的错误规律:要特别注意判断词 “是”“就是”等一类的词
① 旺盛的国内需求正在成为跨国巨头获取暴利的重要市场,尤其 是针对中国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基础能源等方面表现得异常突 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一般都成对搭配使用,不能随意改换,否则就会影 响到意思的准确表达。
①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 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 品的感染力。
②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 加,而是能使队员互相配合的协作技能。
③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 导下大大改观。

汉语言文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2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2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2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伴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当下对教育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汉语言文学教育作为教育行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样也面临着许多未知的机遇与挑战。

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精力与时间,构建和谐的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汉语言文学优秀毕业论文范文一:应用性教学模式汉语言文学论文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教学的必要性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教学是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的基础。

而且随着我国市场社会体制改革活动的进行,用人单位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

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是先文化课再专业课,最后才是实习课程。

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十分明显,三段课程的时间与空间跨度较大,不利于增强汉语言文化的应用性。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重要的教学活动口号。

但是多数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依然停留在表层,没有实施更加适宜的教学模式,将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与社会需求相连接,推动汉语言文化应用性教学模式的发展。

1.优化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特殊性,那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的范围较广。

涉及到十余门课程,其中不乏有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存在交叉或者重叠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专业知识框架。

在教学活动中,正确将多种文学知识串联到一起,成为教师提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水平,需首要考虑的问题。

通过优化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

以学生就业为指导,认真分析设计每一门课程内容,根据学生专业技能需要而精简或者侧重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

2.将实践活动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实践经验在学生求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践经验体现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

锻炼大脑思维能力的方法

锻炼大脑思维能力的方法

锻炼大脑思维能力的方法锻炼大脑思维能力(一)1、灵活使用逻辑。

有逻辑思维能力不等于能解决较难的问题仅就逻辑而言有使用技巧问题。

何来熟能生巧。

学数学可知解题多了你就知道必须出现怎样的情况才能解决问题可叫数学哲学。

总的来说文科生与理科生差异在此不在逻辑思维的有无。

同时现实中人们认为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实际上是思想能力强并无分文理。

而且思想也不是逻辑地得到而是逻辑地说明。

2、参与辩论。

思想在辩论中产生包括自己和自己辩论。

例如关于是主权高于人权还是相反我认为是保护人权的主权大于人权不能包括导致国王享用婴儿宴的主权既必须界定主权前者有条件成立。

导致该认识的原因是有该问题辩论否则不会去想。

3、坚守常识。

其实我很轻松得到关于人权的个人结论原因是不论大牌专家怎么宏论我不认同的道理只有一个我坚守谁都不愿意自己的正当权利被侵犯除非不得已这样的常识。

因为坚守这个常识就要具体分析主权比如国家保有军队的权利该权利会在不同情况下要求国民承担不同义务战时似乎侵犯人权但这是为每个人安全需要的一种付出主权必须具有正当性。

可见坚守常识及逻辑地得到的结论的重要性。

要注意的是归纳得到的结论不能固守因为归纳永远是归纳事物的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它违反部分怎样不等于全部怎样的常识例如哲学。

中国人常常用哲学说明问题总是从一个一般到另一个一般所以说而不明好象不会逻辑思维谬矣。

4、敢于质疑。

包括权威结论和个人结论如果逻辑上明显解释不通时。

锻炼大脑思维能力(二)1学好现代汉语语法规则或者形式逻辑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间的关系把握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把握判断、推理、论证的一般规则。

2学好哲学、数学等逻辑性强的学科。

3运用自己学到的上述逻辑知识和方法来阅读书本、分析问题、论证问题、反驳别人的观点。

4经常撰写议论文、经常参加辩论赛或者日常生活中朋友间的辩论、聊天等活动锻炼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在辩论实践中增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锻炼大脑反映和思维能力力水平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

锻炼大脑思维能力的方法

锻炼大脑思维能力的方法

锻炼大脑思维能力的方法锻炼大脑思维能力的方法1、灵活使用逻辑经常撰写议论文、经常参加辩论赛或者日常生活中朋友间的辩论、聊天等活动,锻炼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在辩论实践中增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2、坚守常识要注意的是,归纳得到的结论不能固守,因为归纳永远是归纳事物的一部分,不可能是全部,它违反部分怎样不等于全部怎样的常识,例如哲学。

中国人常常用哲学说明问题,总是从一个一般到另一个一般,所以说而不明,好象不会逻辑思维,谬矣。

3、敢于质疑包括权威结论和个人结论,如果逻辑上明显解释不通时。

4、学习书本知识、语言学好现代汉语语法规则或者形式逻辑,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间的关系,把握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把握判断、推理、论证的一般规则。

5、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运用自己学到的上述逻辑知识和方法来阅读书本、分析问题、论证问题、反驳别人的观点。

锻炼思维能力的方法1、联想法拿两个a物体和b物体,一定是不同的哦,关系距离越远越好。

然后想办法用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就像小学生造句,看图写作一样,就这么简单。

熟练之后,就用3个物体,4个物体,甚至更多。

当然不一定要规规矩矩去造句,造段。

越离谱,效果会越好的。

联想就是要突破局限,你大可以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世界。

2、观察法专注观察一个物体或一个人物一分钟,然后闭上眼睛,尽可能地把它详细地描述出来。

当你闲得无聊的话,可以用此方法,比如你在等车或者等人的时候。

观察能力有助于你在社交的时候,能够很快地抓住别人的特点,进而采取有效的沟通策略。

3、回忆法回想下昨天在你今天这个时候,做了什么事情,穿了什么样的衣服,吃了些什么,去了哪里玩,甚至可以几天前。

也可以回想下你昨天做了什么梦,这么貌似很难哦,因为梦很容易忘记的。

当然,你也可以回忆你过去学过的知识。

这种方法,可以锻炼你理清思路的能力。

4、背诵法背诵些文章,背诵古诗,背诵。

选择你喜欢的,当然也可以选择比较难以背诵的。

第二章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第二章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这样看来,中西思维方式分别属于整体、 直觉、具象思维与分析、逻辑抽象思维。 思维是语言的工具。刘宓庆认为:“思维 支配语言。”可见思维对语言有着决定性 作用,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方式的 差异在语言中得到了反映。 • 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强调“悟 性”,重形象思维。其反映在语言上,则 重意合,不强求语言形式。其反映在语言 上,则重意合,不强求语言形式,少用连 词,多无主句,少被动语态句,形文求全 面,不怕重复,词句求平衡与对称。
例句
• (1)你来了,我走。 • (2)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 • (3)小辣椒见是书记,一愣,松开手,跟着就瘫了下来,滚 地皮,大哭大叫。 • 其中例(1)没有连接词,故可作几种解释。如:如果你来, 我就走;既你来了,我可以走了;当你来时,我就走。例 (2)是无主句。例(3)借助动词,按事物发展顺序道来,也没 用连词。 • 中国人似乎更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中 国人善于归纳,西方人善于演绎;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 人强调个体;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 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 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充 塞其中的是“道tao”或“气”,西方人把宇宙看作一个个 原子,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中国人处理事情就像中医, 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西方人处理事情就像西医,头 痛医头,脚疼医脚。
如:SL: 个人主义
TL: individualism
• 亲属称谓 • “张明和李丹是表亲.张明的母亲是 李丹的姑母,李丹的母亲是张明的舅母.” Zhang Ming and Li Dan are cousins. Zhang Ming’s mother is Li Dan’s aunt who is the sister of Li Dan’s father, while Li Dan’s mother is Zhang Ming’s aunt who is the wife of Zhang Ming’s mother’s brother.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北语之声论坛专业精华转贴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这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本科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一. 中心词分析法:分析要点: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 ]标注状语,用< >标注补语。

作用: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

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

(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层次性不强;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如:我们不走。

≠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思想清除。

3. 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咬死了猎人的狗。

二. 层次分析:含义: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汉语的逻辑

汉语的逻辑

梁大岭:汉语无逻辑,中国难崛起!附:首页> 文化> 文艺观察语言,思维和逻辑——关于汉语表达疏,陋之我见蒙钢发布时间:2006-06-15 20:17来源:光明网语言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人类借助于语言的帮助来进行思维,并且通过语言表现出来;逻辑是英语“logic” 的音译。

在现代汉语中,逻辑一词是多义的。

这里笔者所说的“逻辑”,是指思维的规律性(即“形式逻辑”)。

“逻辑”一词源于古希腊语,而古希腊语“logos”, 即“逻辑”, 含有“思维”和“语词”的意思。

这个名称正好反映了思维和语言的密切关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正确的思维和语言的密切关系。

对于一个正确的思维及其表达而言,语言,思维和逻辑这三者是紧密相连的。

正确的思维必须合乎逻辑,即合乎思维的规律性,而思维的规律性是与客观规律性相吻合的,是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和规律的。

因此,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它就应该是能使思维合乎逻辑的工具,即其表达形式必须有助于使二者紧密合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有助于培养人的严谨精确合理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使我们的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和规律。

汉语作为我们各民族的族际语言,它承载了我们的思维, 是表达我们思维的工具。

作为一种表达形式是灵活随意,缺乏形态约束的语言,汉语的一大特点是结构单纯。

在构成句子时,“由于隐藏和省略的成分太多”(吕淑湘语),因而汉语是短句多。

虽其不乏言简意赅之处,但更多有失范而致意义不清不整之地,尤以古汉语为甚。

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在谈到古汉语句子结构与意义的关系时就说:“古汉语就不这样审慎多劳,而常常是让读者由上下文去意会。

”(摘自张志公的“现代汉语”中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从先秦诸子散文到明清白话小说,汉语大都以短句为主。

虽然,经过了上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适应于人们思维日趋严谨精密的要求,汉语的长句变得多了起来,但是,在表达上汉语仍然力求单纯,其传统的不合逻辑的省略习惯仍普遍存在;再者,汉语不讲究表达上逻辑的严谨精密性,不刻意追求细节上的准确性合理性,这表现在,很多动词的主语是非动物性的名词,并可以与动作性动词搭配使用,常可以充当主语和行为的发出者;另外,汉语表示关联的虚词常被省略或其内涵不精确。

汉语语法与汉民族文化的互为关照

汉语语法与汉民族文化的互为关照

汉语语法与汉民族文化的互为关照摘要: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心态特征,包括思维模式,意识习惯以及审美情趣等。

在现在已知的语言体系中,汉语具有独特的,且与其他民族语言所难以理解的面貌,这同汉民族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

本论文以汉语语法为视角,浅析汉语语法与汉民族文化间血肉交融的关系。

关键词:汉语语法;民族文化一种民族的思想意识在确立的过程中,必然的会决定并伴随形成独特的感受把握客观现实的认知方式,它是长期积累,多方面实践培植起来的民族心智方法论。

作为汉民族文化中流砥柱的儒家思想,它时时刻刻影响着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意识形式。

在儒家文化的关照下,传统的中国人更加注重对自身的一种探索,这是一种内敛的思维方式,孔老夫子就曾说他要多次反省自身。

这同西方文化中追求外向,追求从众多具象中剥离抽象真理是不同的。

如果说西方人是注重理性分析,严密逻辑的话,那么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明显就更感性了。

而这两者的截然不同势必决定了两种文化之下的语言也是大相径庭的。

一、重意轻言与非形态与西方民族语言相比较,汉语是非常典型的非形态语言。

汉语音节一般组成为声韵两分,形成表意语素,这与西方语言以多音节词为基本单位的情况是大为不同的。

所以汉语词的音节特征决定了汉语言不能像西方语言那样进行自由的形态变化。

这是从语言本身来看,汉语的基本特征,如果结合民族文化来看,就更能理解汉语中的重意轻言。

由于汉语没有词类的显性标志,在思想认识方法上没有建立借助语形深入分析的意识观念,故我们汉民族没有在早期便建立起科学系统的语法体系,简单来说就是汉民族注重悟性思维而不注重对思维对象进行抽象的分析推理。

为了表达的言简意赅,往往用事物性状和征喻来表达自己的意念和体验。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一贯贬低语言作用的同时,他们的语言作品却呈现出严谨的组织规则与惊人的表现力。

所以,不难看出,传统中国人更多的注意的是意蕴意象,内心的感受,而不热衷于对物质世界进行精密科学的描述。

从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看翻译技巧

从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看翻译技巧

从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看翻译技巧摘要:学习汉英翻译,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

翻译活动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文化之间的转换。

语言和文化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心理文化的差异,而在心理文化中,对语言、文化转换最具有阻力的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方民族注重伦理道德和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使得汉语是一种注重意合的语言;西方民族注重理性思辨和逻辑分析,使得英语是一种注重形合的语言。

本文通过对比汉英思维方式和汉英语言,得出较实用的翻译技巧,以帮助翻译活动。

关键词:汉英思维方式对比意合形合一、汉英思维方式对比1. 中国人注重道德伦理,英美人注重理性思辨在东方民族的哲学思想中,儒家思想是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思想之一。

“以儒家为代表的先哲对世界的认识主要不是出于对自然奥秘的好奇,而是出于对现实政治和伦理道德的关注。

”而在海洋型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英美文化促成了英美人对天文地理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形成了探求自然奥秘、向自然索取的认知传统,并且,西方哲学注重在细微之处穷明事理,追求概念的明晰准确。

在这样的客观环境和哲学背景下,英美人注重理性的逻辑思维。

西方社会发达的科学技术就是英美人善于理性逻辑思维的好例子。

2. 中国人重整体综合,英美人重逻辑分析“中国的小农经济使先民们意识到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思维,进而从男女关系、天地交合和日月交替等现象悟出阴阳交感、‘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意识。

”中国传统哲学孜孜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地、人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为最高境界,即将宇宙看作是一个整体,从全局观点进行综合分析。

中医里通过望、闻、问、切等途径综合判断病情,中国人喜爱的京剧艺术集唱、念、做、打于一体,中国的国粹――国画,里面是画、诗、书法和篆刻缺一不可的,这些都是汉民族注重整体综合的明证。

重整体的思维在语言中的表现是汉语重意合。

与中国人不同,英美人把认识宇宙、征服自然作为根本任务,他们的思想带有主客体分离的倾向,这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很大不同。

2016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语法简表”的出现有感

2016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语法简表”的出现有感

2016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语法简表”的出现有感作者:孙元元来源:《新课程·中旬》2017年第12期摘要: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规律和法则,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学习语法;要想提高国民语文素养,必须从学生时代学习语法;要想使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健康地发展下去并且更加强大,必须重视语法。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深刻体会到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对目前淡化语法的现状深感遗憾,鉴于2016版苏教版语文教材“语法简表”位置的变化,谈谈自己对于语法教学的几点浅见。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法教学;意见教育部审定的2016年苏教版语文新教材(以下称2016版)2016年9月正式在七年级开始使用了,翻阅全书之后,忽然在2016版146页发现“附录三”,竟是“语法简表”。

在提了许多年淡化语法教学之后,“语法简表”在七年级上册出现,是否意味着“淡化语法”将淡化了呢?学习一门语言,必须了解这门语言的规律和法则。

语法是语言的基本规律和法则,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但是,现在语文教学却并不重视语法,从课程标准到教材,从教师到学生,淡化语法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现象。

淡化语法虽然节省了课程资源,但是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语文教学成效不仅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长此以往,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字也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第四段“阅读部分”的第十三条规定:“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回首汉语语法,1898年马建忠《马氏文通》是汉语语法学诞生的标志,该书认为“各国皆有本国之格朗吗,大旨相似,所异者音韵与字形耳”。

把拉丁语法的框框照搬到汉语,从而建立起汉语语法体系。

同时该书也发现了汉语的一些特点:“助字者,华文所独,所以济夫动字不变之穷。

中国文字无变也,所以介字济其穷。

”建立了词本位语法体系。

单就语文语法教学而言,《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是在1956年公布的新中国第一个中学教学语法系统。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汉语语法上的体现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汉语语法上的体现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汉语语法上的体现作者:肖华来源:《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2010年第10期摘要:对于语言同思维的关系,曾有两派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端是“萨裴尔—沃尔夫”语言决定思维假说(language determinism),另一端是皮亚杰的思维决定语言假说,两者各执一端。

而语言与思维无论谁决定谁,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语言同思维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汉语语法的许多特点与我们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密不可分。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汉语语法;整体性;直观性基金项目: 贵州省铜仁学院2009年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中国英语通用语料库的建设项目编号:TR 481中图分类号: H10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0.10.014文章编号:1672-0407(2010)10-034-03收稿日期:2010-09-21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一)思维的整体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语言学家邢公畹曾经说:“语言必须理解为一种源远流长的。

有一定文化背景的、能传达信息的语言组合。

”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民族的思维方式是这个系统的核心。

由于地理、历史等因素,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而语言反映了这种思维方式并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将它凝固了下来。

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十分发达,古人很早就提出了不少朴素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其中最明显的是从整体上把握事物。

国画、中医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国画注重神韵,讲求神似,画人物的时候注重线条轮廓的美感,寥寥几笔勾勒出的江边垂钓者就足以展示出画中人物闲适、淡泊的心境。

与之相比,西方画家不仅重视光线和细节,而且要具备人体解剖学和透视学等知识,十分追求描绘人物的肤发、骨骼、肌肉等细节方面。

中医理论以整体观为主导,人被看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组织结构上人体各部分脏器都是整体的一个部分并且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因此治病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判断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判断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判断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明代汉民族共同语称为官话。

(上海大学)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解析:儿化在表达词语的语法意义和修辞色彩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①区别词性:盖(动词)——盖儿(名词);②区别词义:信(信件)——信儿(消息);③表示喜爱温婉的感情色彩:小曲儿、来玩儿、小孩儿;④表示细、小、轻、微的性状:小鱼儿、门缝儿。

2.现代汉语中,凡是单音节的词,就一定是单纯词。

(厦门大学)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如:花儿(huar)、尖儿(jianr)等,一个音节两个汉字、两个语素,是附加式合成词。

3.“即使……也……”是条件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假设关系。

4.“初”是指事字。

(上海大学)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形形色色”是词的原形,而“平平安安”则是词的重叠形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他这么有事业心的人,我很敬佩。

”是单句。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所以说汉字是音节文字。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音节zhi、zi、ji、后边的i属于一个音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月亮、功夫、琢磨”等词中的“亮、夫、磨”习惯上要读轻声。

( )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每个韵母都由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组成。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轻声,儿化不仅是语音现象,而且与词汇.语法都有关系。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r是舌尖后浊擦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他看不见前途,只看到眼前利益,被大家称为‘近视眼’。

”这句话中的‘近视眼’是比喻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适当使用异体字可以丰富书写形式,帮助人们掌握更多的汉字。

(广西民族大学2017)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解析:使用异体字会增加人们的负担,浪费时间和精力,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因此不建议使用。

中 国语言的语法特点与逻辑思维有何关联

中 国语言的语法特点与逻辑思维有何关联

中国语言的语法特点与逻辑思维有何关联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

中国语言,即汉语,拥有着独特的语法特点,这些特点与中国人的逻辑思维方式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是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

与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汉语的名词没有单复数、格的变化,动词也没有时态、人称的变化。

这意味着在汉语中,词语的语法功能更多地是通过其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上下文来确定。

这种特点反映了中国人在思维上更注重对事物整体的把握和理解,而不是通过外在的形式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

例如,“我吃饭”“我们吃饭”“昨天我吃饭”“明天我吃饭”,虽然“我”“我们”以及时间状语有所不同,但“吃饭”这个词本身并没有形式上的变化。

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国人在思考和交流时,更倾向于从整体语境中去理解动作发生的主体、时间等要素,强调的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模式。

汉语的语序和虚词在表达语法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序的灵活运用可以改变句子的意义和侧重点。

比如,“我喜欢你”和“你喜欢我”,仅仅因为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不同,意思就完全相反。

虚词如“的”“地”“得”等,虽然没有实际的词汇意义,但在语法上却有着明确的作用,影响着句子的结构和语义。

这种对语序和虚词的重视,反映了中国人逻辑思维中的顺序性和层次感。

在表达观点和描述事物时,往往会按照一定的主次、先后顺序进行,通过语序的安排来突出重点。

同时,虚词的运用也体现了对细节和微妙关系的关注,显示出中国人思维的细腻和周全。

汉语中的量词丰富多样,是汉语语法的一个显著特点。

不同的事物往往需要搭配不同的量词,如“一只鸡”“一匹马”“一条鱼”等。

这种量词的使用并非随意,而是基于对事物的分类和特征的认识。

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看,量词的存在反映了中国人在认识世界时善于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归纳的思维方式。

通过给不同的事物赋予特定的量词,更加清晰地展现了事物的特点和属性,也体现了思维的系统性和条理性。

汉语中的意合性也是其重要的语法特点之一。

学好语文的100种方法

学好语文的100种方法

学好语文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还需要培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方法,可以帮助你提高语文水平:1. 阅读经典:阅读名著、诗词等经典作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学素养。

2. 广泛阅读:多读各类书籍,拓宽知识面,积累素材。

3. 勤于笔记:阅读时做好笔记,记录心得体会,促进思考。

4. 背诵名篇:背诵经典诗词和优秀篇章,增强记忆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 学习语法:掌握汉语语法规则,提高语言准确性。

6. 词语积累:积累常用词语,丰富词汇量。

7. 练习写作:多写文章,锻炼写作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

8. 勤于练笔:练习书写,提高字迹工整度和美感。

9. 参加语文活动:参加各类语文比赛、讲座、研讨会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0. 口头表达:加强口头表达能力,学会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11. 学习修辞:掌握各种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表现力。

12. 比较阅读: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学会分析、评价文章内容。

13. 深入思考:阅读文章后,进行深入思考,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14. 学习写作技巧:学习优秀作品的构思、描写、抒情等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15. 学习诗文鉴赏:学会欣赏诗词、散文等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16. 坚持写作练习: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17. 朗读:大声朗读文章,增强语感,培养表达能力。

18. 参加语文社团:加入语文社团,与同学共同学习、交流。

19. 学习书法:练习书法,了解书法艺术,提高审美品位。

20. 学习古代文学:了解古代文学知识,阅读古代作品,传承中华文化。

21. 学习现代文学: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了解现代文学流派。

22. 学习外国文学: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了解世界文化。

23. 观看优秀影视作品:通过观看电影、电视剧等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24. 学习语言学:了解语言学基本知识,提高自己对语言的敏感度。

25. 学习方言:了解家乡方言,传承地方文化。

汉语言文学研究在文化传承发扬中的作用分析

汉语言文学研究在文化传承发扬中的作用分析

汉语言文学研究在文化传承发扬中的作用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汉语言文学研究在文化传承发扬中的作用。

首先,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梳理,明确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随后,分析汉语言文学研究在语言学、文学史、文学批评等方面的贡献,展示其对文化传承的丰富价值。

接着,从教育、媒体等角度探讨汉语言文学研究在培养和传播国家文化认同感的作用。

最后,总结汉语言文学研究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加强研究和推广的建议。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传统文化;传承引言: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和审美内涵。

汉语言文学研究作为对这一遗产的探索和解读,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汉语言文学的定义和特点汉语言文学的定义是指对汉语和汉语文学的研究。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历史悠久、发展丰富,拥有着庞大的文学遗产。

因此,汉语言文学所研究的对象既包括汉字的形态、音韵和构词规律,也包括汉语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表达方式。

而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人的共同语言,汉语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传承。

通过研究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汉语言文学具有丰富的表达与想象力。

汉语是一种丰富多彩的语言,其词汇量庞大,表达方式多样。

汉语作为一门文字语言,在表达想法和情感上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表现力。

汉语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研究汉语言文学,可以深入探析这些作品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

2汉语言文学研究的贡献2.1在语言学方面的贡献汉语言文学研究在语言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为我们了解汉语言文字的形成与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深入分析和对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追溯汉字的源流、演变过程和语义变化,进而推动汉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汉语言文学研究在语法、词汇和短语等语言单位的研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语儿童语言发展评估的进展与思考

汉语儿童语言发展评估的进展与思考

汉语儿童语言发展评估的进展与思考一、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现状和问题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对于儿童的语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汉语儿童的语言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汉语儿童的语言发展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在许多家庭中,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语言发展的个体差异。

这导致了一些孩子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语言实践机会,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语言发展。

汉语儿童的语言发展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使得许多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缺乏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语言发展。

汉语儿童的语言发展还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许多孩子过早地接触到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视等,这些电子产品虽然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也对他们的语言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可能导致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下降,甚至影响到他们对母语的学习兴趣。

汉语儿童的语言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为了促进汉语儿童的语言健康发展,我们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入手,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语言兴趣和自信心。

我们还需要加强对电子产品使用的引导和监管,确保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掌握汉语。

1. 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早熟性:汉语儿童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特别是在语音方面,儿童在两三岁之前就能掌握大部分基本的声母、韵母和声调。

这与英语等其他语言的发展规律有很大不同,使得汉语儿童在语言学习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音素意识:汉语儿童在语音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音素意识,能够区分不同的声母、韵母和声调。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汉字的发音规则,为后续的词汇和语法学习奠定基础。

词汇积累:汉语儿童在词汇学习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记忆能力和模仿能力,能够较快地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

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试题

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试题

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试题1.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 如何设计生动的课堂展示和教材准备?3. 如何维持班级纪律和管理学生行为?4. 如何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和提供反馈?5. 如何巧妙应用教育技术帮助教学?6. 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7. 如何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8. 如何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任务?9. 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0. 如何提高课堂师生互动和活跃度?11.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2.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13.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语言学习问题?14. 如何设计不同类型的课堂活动和作业?15. 如何提高学生对文化背景的理解和认识?16. 如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17. 如何提高学生对语言应用的敏感度?18.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19.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20. 如何提供有效的反馈和评价?21. 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22. 如何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和实践?23. 如何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思考问题?24. 如何处理不理解或不感兴趣的学生?25. 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26. 如何利用游戏和文学作品促进试图?27. 如何合理利用不同教学法和教学语言?28.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规则和结构?29. 如何教授汉语语音和声调?30. 如何教授汉字书写和词汇积累?31. 如何教授汉语语法和句型结构?32. 如何教授汉语阅读理解和写作技能?33. 如何教授汉语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34. 如何教授汉语文化和历史?35.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和障碍?36. 如何处理课堂中出现的冲突和问题?37. 如何利用教学案例和教学评估?38. 如何批判性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39. 如何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40. 如何设计有意义的教学评价和反馈?41. 如何鼓励学生自我学习和探索?42. 如何提高学生语言学习兴趣和动机?43.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价值观和道德观?44. 如何跟进学生学习进度和成果?45. 如何处理不同学生间的差异?46. 如何教授汉语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47. 如何教授汉语阅读理解和写作技能?48. 如何帮助学生应对考试和评估?49. 如何设计多元化的教学任务和活动?50. 如何鼓励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51. 如何提高个人和团体的学习效果?52. 如何处理缺勤和旷课等问题?53.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文和社会科学?54. 如何评估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55. 如何利用课外活动和社交媒体促进学习?56. 如何运用口感情境教学提高语言学习效果?57. 如何发挥情感因素引领学生积极情感?58. 如何处理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间关系?59. 如何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60. 如何设计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学习任务?61. 如何加强与家长、社区、学校的合作沟通?62. 如何教学生如何掌握独立思考和研究技能?63. 如何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创意性的学习任务?64. 如何鼓励学生注重国家和世界事务?65. 如何把握学生学习兴趣点和需求?66. 如何构建实际的学习情景和场景?67. 如何运用竞争与协作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成果?68. 如何运用艺术性手段提高学生语言学习效果?69.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和评价?70. 如何体现探究式学习的每一个细节?71. 如何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72.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科技手段掌握语言知识?73. 如何创设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学习活动?74. 如何协调家长、学生、学校和社区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作用?75. 如何为学生提高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益提供支持?76. 如何打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77. 如何帮助学生从不同维度建立对语言和文化的认知?78. 如何运用情报学手段,帮助教学研究和课程设定?79. 如何给每一名学生创造充分的表达机会?80. 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培养好奇心?81. 如何拓宽汉语教学范畴?如何加强汉语教学适应性?8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能力?83. 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84. 如何为学生提供灵活的学习体验?85. 如何借助文化因素进行汉语语言教学?86. 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特点?87. 如何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和历史?88. 如何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生活实际上?89. 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活动并获得提升?90. 如何在课程设计中考虑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91. 如何通过演讲、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92. 如何加强学生的语音训练和听力强化?93. 如何与家长和社区合作共同推进学生的学习妙善?94. 如何从课程设计的角度考虑专业和未来?如何体现专业化课程?95. 如何建立互动型教学档案和月课表?如何可视化自己的教学?96. 如何鼓励学生掌握汉语并锻炼跨文化交际和沟通能力?97. 如何教学生如何利用汉语资源进行语言学习和创新?98. 如何让学生接触不同的文化和语言背景?99. 如何通过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100. 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关爱?101.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激发出自己的发现和创造力?102. 如何让学生在汉语教学中体现其个性和特长?103. 如何利用拍摄视频、PPT等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质量?104. 如何处理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评价?105. 如何利用儿童文学和童话进行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106. 如何充分利用实验室和其他教育资源进行汉语教学?107. 如何让学生在汉语教育中关爱自我和身边的人?108. 如何开展社会实践和研究,提高教学效果?109. 如何为弱势学生和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提供附加支持?110. 如何体现学生主动性、课程关联性和实践性?111. 如何让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的活动和游戏提高语言学习效果?112. 如何通过参加专家研讨和发布会了解汉语教育的最新动态?113. 如何提高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114. 如何利用不同的文学作品和文艺活动进行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115. 如何通过工作坊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116. 如何把教育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提高教育质量?117. 如何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需求,强化情感教育?118. 如何充分利用各种在线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灵活性和效率?119. 如何通过提供学习日志、书写作业和实验报告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120. 如何在汉语教育中为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和创业指导?121. 如何利用不同的社交媒体促进学生的交流和互动?122. 如何在教育中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共同学习?123. 如何在教学中注重创意和差异化,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124. 如何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指导?125. 如何通过戏剧、音乐等多元化手段提高学生的情感教育和语言能力?126. 如何设计多元化的作业和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127. 如何在汉语教育中注重交际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128. 如何通过运用艺术手段提高学生创意性和表现力?129. 如何通过教师督导、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130. 如何利用文化和科技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131. 如何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语言培训?132. 如何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133. 如何通过实例和案例进行语言教学,提高教学启示?134. 如何运用运动和游戏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身体和情感教育?135. 如何让学生对汉语语言和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136. 如何利用公共资源、社区资源和媒体资源进行汉语教育?137. 如何打造独特的教育品牌和形象?138. 如何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139. 如何在教育中注重环保、文化大熔炉、全球视角等内容?140. 如何加强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融合和互动?141. 如何注重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142. 如何开展个性化教育和差异化指导?143. 如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44. 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汉语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145. 如何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和水平?146. 如何批判体系化、跨学科的汉语教育和培训?147. 如何在教育中注重发展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148. 如何利用英语和其他外语资源提高汉语教学和国际化教育?149. 如何鼓励学生在科学研究和创新方面获得突破性成果?150. 如何建立健全的教育体制和政策体系,推进教育事业创新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语法与中国人的思维能力和吃在先生探讨
林思云
我很同意我吃我在先生的贴子中关于汉语汉字的评论,在这里我想再与先生探讨一下汉语语法对中国人的思维能力的影响。

1960年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当时人们对计算机的预测非常乐观,以为到21世纪,就可以诞生“人工智能”,计算机就可以象人一样进行思考。

当时不少大学的研究室都开展了“人工智能”的研究,甚至一些小说家也写出科幻小说,幻想人类制造出比人脑更聪明的超级电脑,结果造成超级电脑统治人类的悲剧。

可是40年过后,人们发现人脑的思维方式远比当初人们预计的要复杂,用电脑来代替人脑思维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已经很少听说“人工智能”这个词了,渲染比人脑更聪明超级电脑的科幻小说也已绝迹。

为什么电脑赶不上人脑?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语言问题。

计算机用所谓“计算机语言”进行“思考”,而人脑用各种人类语言进行思考。

计算机的各种语言:BASIC、FORTRAN、C、PASCAL、JA V A等,与人类的语言相比,非常简单幼稚,我们不可能用计算机语言来交换思想,表达感情。

现在科学家们认为,必须创造出一种能够用来交换复杂思想、表达各种感情的计算机语言,使用这种语言进行思考的计算机,才有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

由于计算机无法直接听懂英语或汉语,我们必须化人力把我们的想法翻译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计算机语言。

所谓“程序员”,其实就是在人脑和电脑间作翻译工作。

如果计算机能够直接理解人类的语言,我们就可以直接向计算机下达命令,电脑程序员也就无用了。

有人预测到22世纪有可能出现能直接听懂人类语言的计算机,但也有人认为让计算机理解人类语言是根本不可能的。

计算机之所以难于理解人类语言,是因为电脑和人脑的思维方式不同。

人脑用极其复杂的方式进行思维,电脑却用简单的二进制方式进行思维。

电脑不管碰到什么问题,都将其简单化为0和1两种,然后再在这种简单化的两分法基础上进行“思考”。

令人吃惊的是,中国人的思考方式正是这种电脑的二进制式思考方式,中国人思考时,把一切事物都变成“阴阳”、“正反”、“虚实”、“好坏”、“善恶”这样的“非零即一”的二进制数字,而没有0.2、0.5这样的中间数字。

据说电脑二进制模式的发明,就是根据中国人的“阴阳八卦”。

中国人采用这样二进制式的思考,必然把复杂的世界简单化、粗糙化。

比如中医的基本概念都是一组组简单的二进制概念:“虚-实”、“表-里”、“凉-热”、“补-泄”等等,中医理解病人的病情,开方下药,其实不过是将这些简单二进制概念进行一下排列组合。

由于个人对:“虚-实”、“凉-热”等非定量概念的理解不同,一个病人如果找10个不同的中医看病,这10个中医将给病人开出10种不同的药方。

即使对于同一种病症,几乎没有两个中医会开出同样的药方。

而对于同样的病症,西医开的药方都是基本相同的。

中国人创造的汉语,也有这种简单化、粗糙化痕迹。

汉语的语法和欧洲语法相比,要简单得多。

比如英语的语法比较讲究,要考虑事情发生的时间,在讲话时对动词进行词形变换;
还要考虑事物的单数复数,可数与不可数,阴性阳性,在讲话时对名词进行词形变换;对事情进行修饰时,还要考虑修饰名词时用形容词,修饰动词时用副词,在讲话时对修饰语进行词性变换。

英美人每讲一句话都要进行词形变换,所以不得不考虑说话的时间和事情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考虑说话对象的单数复数、阴性阳性,考虑修饰语的对象是名词还是动词。

由于英美人每讲一句话都要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思考,进行适当的词形变换,才能使其说出的话不犯语法错误。

这样的语言在无形中锻炼了欧洲人的思考能力,使欧洲人的大脑更善于进行复杂的思维。

相比之下,汉语根本没有任何词形变换。

中国人讲话时,根本不用考虑说话的时间和事情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也不用考虑说话对象的单数复数、阴性阳性,更不用考虑修饰语的对象是名词还是动词,只要把想说的词汇堆砌出来即可。

因此中国人用汉语讲话时大脑进行的活动,比欧洲人简单得多,这样就使用汉语的中国人的大脑不能得相应的锻炼,就造成中国人的思维能力较差,对世界认识的简单化和脸谱化。

汉语几乎没有什么语法可言,其实汉语就是简单地对词汇进行堆砌。

汉语本来不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因为汉语中没有词形变换。

比如“欺骗”这个词,在说“我们被欺骗了”这句话时,“欺骗”当作动词用;在说“欺骗是不良行为”这句话时,“欺骗” 当作名词用;在说“他的话具有欺骗性”这句话时,“欺骗”当作形容词用。

可是用英语来说这些话时,“欺骗”就不得不用deceive,deception,deceptive这三个不同形式的词。

英语之所以需要对词汇进行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分类,是因为说英语时我们必须根据话语中词性对词汇进行词形变换。

如果一个人搞不清deceive,deception,deceptive哪个是名词,哪个是动词,哪个是形容词,他讲英语时必然出错。

而一个人即使搞不清汉语的“欺骗”这个词什么时候当动词用,什么时候当名词用,也并不会说错话,因为汉语不需要词形变换。

本来讲汉语不需要对词性进行分类,可是现代中国人硬是套用欧洲语法,把汉语词汇也分成什么名词动词形容词,反而把中国人搞得更糊涂。

讲英语时人们要考虑时态、语态,单复数,由此来对动词进行变化,还要考虑到哪个词当名词用,哪个词当形容词用,才能确定用词的词性。

以上这些都是说汉语时不需要考虑的。

由此可见,讲英语时人脑的活动程度,要远远高于汉语。

所以经常讲汉语的人,用脑的程度就远远低于经常讲英语的人,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中国人的大脑欠思考,看问题简单化粗糙化。

日语的语法虽然没有欧洲语法那样复杂,但也比汉语复杂的多,说日语时需要很多词形变换。

比如未然形、推量性,被动态、使役态等词形变换。

因此讲日语时人脑的活动程度,也要高于汉语不少。

这也可能是日本人比中国人思维能力强一些的一个原因。

我认为汉语语法过于简单,难免助长中国人简单化思维的倾向。

是不是可以参照欧洲语法给汉语中也引入一些词形变换,让中国人说话时大脑更多得到一些锻炼,或许对改善中国人的脸谱化二进制思维方式有所帮助。

2000年11月10日写于日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