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楹联升级班第五讲讲义 主讲
中国楹联文化 优质课件
形成
• 汉魏六朝诗赋,有大量的对偶句式和骈体格式,在此基础上逐 渐形成了严密工整的唐代格律诗,其中的颔联(第三、四句) 和颈联(第五、六句)实际上就是对联的形式,如“海内存知 己,天涯若比邻”(王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例: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做法还必须直写竖贴, 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 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 书写中各自占有相等的空间位置。它具有可读性 ,又具可视性。其方块构形,既有美学的原则, 又包含着力学的要求。它无论是横写与竖排,都 能显得疏密有致,整齐美观。
• 此外,唐代还流行一种联句活动,即两个人以上在一起互相对 句。这种对句已经突破五、七言的格局,短的只有一个字,长 的可以到九个字或者更多。如中唐时的严维等八人有一次在一 起对句,从一言对到九言:比如,一人说“东”,另一人说“ 西”;一人说“步月”,另一人说“寻溪”;以此类推:“鸟 已宿,猿还啼;狂流碍石,迸笋穿溪;望望人烟远,行行萝径 迷;探题只应尽墨,持赠更欲封泥;松下流时何岁月,云中幽 处屡攀跻;乘兴不知山路远近,缘情莫问日过高低;静听林下 潺潺是湍濑,厌向城中喧喧多鼓鼙。”
《蜀梼杌》载:“蜀未归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 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 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大概是我国用文字记载下来的 最早且最规范的一幅对(春)联儿。
翻译:后蜀广正二十七年(公元九***年)的春节前夕, 后蜀主孟昶因平日善习联语,故趁新年来到之际,忽然 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 试才华。群臣们各自写好一幅,耐心等待审查。孟昶一 一看过,均不满意。于是他就亲自提笔,在“桃符板” 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楹联知识专题讲座
楹联知识专题讲座(一)——主讲人:孙英一、教学目的(一)了解对联的概念和要素。
(二)掌握对联的格律和写作方法。
二、教学时间:三课时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对联的概念一、什么叫对联对联又叫楹联、对子,是用于特定场合的有独立意义的对偶句,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一般是悬挂或粘帖楹柱上、门上、厅堂、墙壁上乃至花圈上,或庆贺、或哀挽、或酬赠、或题名胜、或诣讽。
最常见的是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帖春联,可以说对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学艺术。
二、对联的三要素对联有三个要素:对偶、独立、独特。
1、对偶,即是对联的内在性质又是对联的外在形式。
表现为:上下两句(出句和对句)字数相等、平仄协调、词性(词类)相同、结构相同。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对联格律的基本要求。
举例:兵无孙法战难胜;人有英才事易成2、独立,是指对联有独立的完整的意义、能够独立使用。
如常江先生题鹳雀楼联:“上去果然穷远目,下来依旧放平心”。
而律诗和绝句中的大多数对偶句不具备这个特性,一般情况是一首诗的八句(或四句)共同表达一种完整的意境。
例如王之焕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是由两个对偶句组成的,但是每个对偶句都不能单独表达一种完整的意境。
因此,如果说对联来源于诗,那么它就是诗中之诗,是诗词发展的高级阶段。
独特,是指对联具有独特的形、音、义的文学表现形式,人们一看就知道是对联。
它能集多种修辞方法于一身并能吸取诗歌、谒后语等艺术手法而不改其特性,不象散文诗与诗化散文、纪实文学与报告文学那样容易混淆。
例如:解缙的“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一联,就是集对偶、排比、总分、借音等多种修辞方法于一身,构思新巧工稳。
第二章对联写作的一般要求由于对联是一种文学艺术,并具有对偶、独立、独特的三要素,这就要求我们在创作对联时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注意对联的思想性。
即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完整,要重在立意、工于练意。
易拔群 对联讲座
此联为屈原正方饲料厂新车间落成而作 (五)对联写作示例: 饲料花红 正方吐艳 历数载艰辛
金秋果硕 几番拼搏 再度腾飞
商友垂青 为万家希冀
怒绽新蕾呈异彩 频添锦绣立新功
要点:色彩对法、借对,领字平仄不论, 数量词相对,词性及结构(两组并列)。
(六)对句练习 • 风 大陆 白菜 世界 绿茵茵 雨 长空 黄瓜 家庭 金灿灿 • 航天梦 天天乐 一分钱 水车车水 爱国情 步步高 二两米 风扇扇风 • 人情冷暖 鱼游荷叶下 明星千点灿 世态炎凉 鸟唱柳枝头 新月一钩弯 • 人间清暑殿 花间双粉蝶 晚霞明似锦 天上广寒宫 枝上几黄莺 秋水碧如天 • 芍药丛中蝴蝶舞 缕缕青烟芳草渡 海棠枝上杜鹃啼 丝丝微雨杏花村
A.屈原行政区机关迎新千年联
九州含笑 赖特色回春 国振雄风 民安 生计 港澳双归 四海昇平 龙腾盛世迎千禧
百姓开颜 喜勤劳致富 法缘正轨 政顺 人心 文明并举 八方亲善 瑞兆神舟入万家 B. 春到梅边 梅传春讯 人人都道 春光好 莫把春负了 民因党富 党得民心 事事皆从 民利想 长使民爱之
2.写景抒情联 A. 北斗七星 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 月中带影一双飞 B.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注心头 C. 翠竹林中观嫩笋 绿杨荫下听蝉声 3.婚联 A. 情深意重 杨柳依依花弄蝶 璧合珠联 笙歌曲曲凤求凰 B. 百年缘分百年偶 满座亲朋满座情
(三)上下联的意义相关联 A. 正对,上下联的内容相近,互相呼应。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B. 反对,上下联或一正一反,或互不统 属,形成鲜明对比。 虚心竹有低头叶 友如作画须求淡 傲骨梅无仰面花 文似看山不喜平 正对和反对的上下联是并列关系 C.串对,上下联为因果、承接、转折等非 并列关系。
2.写景抒情联 A. 北斗七星 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 月中带影一双飞 B.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注心头 C. 翠竹林中观嫩笋 绿杨阴下听蝉声 3.婚联 A. 情深意重 杨柳依依花弄蝶 璧合珠联 笙歌曲曲凤求凰 B. 百年缘分百年偶 满座亲朋满座情
风继续吹丨嵌名对联的写法及思路(一)
风继续吹丨嵌名对联的写法及思路(一)【精品优课】▼张羽博士:像吃布丁一样品诗词本文作者为诗享课堂楹联写作班讲师,赠联所嵌为楹联班学员姓名。
01嵌名对联,是对联应用中很常用的一种写作方式,也是学习对联时的常用方法,一般用于馈赠朋友或练笔之用。
因为初学时,若自己尝试去下笔,通常不知从何开始。
而嵌名联相当于半命题作文,给出几个字,想办法把它们组织得文采飞扬,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也能考察作者组织、推敲文字的能力。
要把思路拓宽,做到形对意联,文字自然流畅,抒发感情到位,不落入俗套,是锻炼对仗的好方法。
嵌名联主要作为题赠之用。
因此,它的写作手法最好是清新明快,积极向上,寓意深远。
忌生僻,忌拗口,忌拼凑。
最佳效果也很明显,就是琅琅上口,余音绕梁,嵌字无痕。
如果读者细读之余,才发现原来嵌入了名字,这才是真正好的嵌名联。
这种联的写作步骤一般如下:1.拆字取舍。
若收到的是人名,最好拆开,一个个单独处理。
如果姓不好处理,则取名中二字即可。
如果只有两个字,一般需要都嵌上。
有时可以加上网名或相关的资料,尽量触及被赠人的生活,有的放矢。
2.推敲字词。
选好嵌入的字后,就要仔细思考,字如何放?放什么位置好?怎么组词?怎么表现?确定对联下笔的切入点。
3.想象造景。
确定了某词之后,就要拓展思维,找出能与之相对应的相关词句。
这个时候需要思考句子的构架,上下联表达的侧重方面,以及词组的对应安排,展现场景的对应。
因为一副活的对联,不能只局限于字词的堆砌,而最好是展现活的场景,如果富有画面感,则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营造意境。
基本架构出来之后,则需要添加细节,必要时修改创意,完善方案。
争取做到有血有肉有内涵。
修改的过程,也是自己提高的过程,所以来回修动,是必须的过程。
一挥而就,只存在于神话故事中。
嵌字的古今名联很多,但是大神的作品也有个局限性,就是不容易找到作者下笔的先后顺序及过程思路。
02笔者以下举例,均嵌的是诗享课堂中的联友名字,着重于写联时的思路和灵感,因为若非本人拙笔,必不可重新推演过程。
楹联基础知识汇总
楹联基础知识汇总对联简称对,俗叫对子或联语,一般上联叫出句、对公或对首,下联叫对句、对母或对尾;一、对联的特点:对联具备四个特点,即: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内容相关;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二、对联的分类:从内容广泛来分类1、写景状物类:描写壮丽风景或雅兴志趣之事;例: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2、叙事咏物类:记叙咏怀、评述古人、体察社会、启迪后人;例:义存扶汉三分鼎===志在平金一片心3、抒情言志类:抒发思想感情,志趣理想;例:西塞论心亲旧雨===东山转眼起新云4、格言哲理类:用满含哲理,意味深长的格言勉励治学立业,修身处世;例: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非难5、讽刺讨檄类:主要出自尖税矛盾得不别解决时,辄以对联形式讽刺檄讨;例: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三、对联的形式:1、正对例:龙藏巨海秋云淡===鸟宿荒冈夜月寒2、反对例:旧社会天灾人祸===新时代国泰民安3、串对流水对例: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4、工对又叫严式例: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5、宽对是和工对相对而言的例: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6、回文对回文又称回环它有三种不同的写法:①上联倒转作下联法:“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②上下联顺逆同一法:“北陵奇景奇陵北;南塔新奇新塔南;”③上下联颠倒互换法:“禽鸣听耳悦;鲤跃视神怡;”可读为“怡神视跃鲤;悦耳听鸣禽;”四、对联的写作技巧一、遣词技巧1、比喻法例: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2、夸张法例: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3、衬托法例: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4、对比法例:心清水浊===山矮人高;5、反对法例: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6、自对法例:闲云野鹤翩翩去===万水千山得得来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7、借对法例: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8、借代法例: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9、双关法例: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荷”、“藕”、“杏”、“梅”另有谐音,第二层意思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第二层意思是: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10、用数法例:万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孤庙独宿一将军,单枪匹马===对河两岸二渔翁,并钓双沟二、用字技巧1、拆字法例: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2、合字法例:八刀分米粉===千里重金钟3、复字法例:佳水佳山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4、叠字法例: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年年暮暮朝朝;5、同字异音法例: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6、同音字法例: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7、谐音法例: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8、漏字法例: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上联表示缺衣一,下联表示少食十,横批表示无东西;此外还有同傍法、拟声法、析数法、应首法、数字领法、交叉法、复韵法、虚字法、玻璃字对三、组句技巧1、回文法例: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1倒句回文例:结同心果===开并蒂花倒读即为:2倒章回文例: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倒读即为: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2、排比法这种方法多用于长联例:鹄比翼,花颦眉,柳拂裙,画意更兼诗意==林蕴幽,水凝碧,山环翠,东湖不让西湖3、顶针法例: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4、反复法例:佛言不可说,不可说===子曰如之何,如之何;5、嵌字法:分嵌中还可分为若干种;1整嵌:就是把名字整个嵌人联语中,并保持名字的整体性;例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2分嵌:将一个名字拆开,分别嵌入上下联的有关位置;6、反问法例:不经几番麻炼===怎成一段锋芒7、设问法例: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8、分总法1先总后分式;例:四声平、上、去、入===八字年、月、日、时;2先分后总式;例: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此外还有潜意法、歇后语法、婉曲法、层递法、无情法五、对联的禁忌1.忌同声落脚2.忌同声收尾3.忌三平尾或三仄尾4.忌孤平或孤仄5.忌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6.忌同义相对※在对联创作中运用平仄规律,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不因词害义的前提下,上下联的句脚最后一个字,应尽量做到上仄下平;如:天赐灵湖,幅幅美景天铸就;地书华章,张张图画地生成彭贤伦题罗甸县烈士陵园长廊联;2长联中,分句停顿的字,平仄应当交替、相对;一般情况下,1—11字为短联,12—20字为中联,20—29字为长联,30—60字为中长联,60—100以上为特长联;3上下联相对的每个音节上停顿的字,以及相对的每一个分句停顿的字,平仄应当对立;如:生似高山仰日月;逝如流水汇江湖沙先贵题罗甸烈士陵园大门联;4对联上下联的句脚,原则是以“上仄下平”为好,但,如果因内容限定,不好做到的话,也可以不拘平仄,不能因词、因声而害义;5对联中有些特殊的字词对偶,可以不拘平仄,主要是同字相对、专用名词相对、文言虚词相对,用字技巧奇险的字相对可以不拘平仄正如红楼梦里林黛玉对香菱谈诗时所讲的“如果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立是使得的”;近日人潮沸腾;来日天翻地覆;其中“日”字相对,平仄相同,不讲究对立;※关于调平仄的三种格式①按音步调平仄:②按语意调平仄:③上联不论,下联工对:上联只管按意思说去,不拘平仄,下联要与之严格工对;六、对联的基本要素1、字数句数相等:上、下联用字数目及句子数目完全相等,是对联的首要要条件;上联如五言对五言、七言对七言等如罗方友题罗甸千岛湖联:一坝横空,天光云影平湖聚上联两句11言;万峰耸立,木色山辉深谷飘下联两句11言;桃花开喜色上联五言;柳浪荡情歌下联五言;2、词性相当:上下联句法结构的对应位置,用词的词类属性要一致;对联的对偶,对于词语的要求,是上下联相对的词或词组在词性上必须一致,这是对联的精髓词性相当指的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等等,即同类词对同类词,所属范畴越小,对仗越算精工;如王晓毛题罗甸千岛湖:雾锁三龙湖,雾散鱼如天上客;云封千里路,云开鸟似水中仙;花外子规燕市冷↓↓↓↓↓名词方位词名词名词形容词↑↑↑↑↑柳边精卫浙江潮3、结构相应:指语法结构相称;所谓结构,即几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叫结构;水作青罗带↓↓↓主语谓语宾语主谓动宾↑↑↑山为碧玉簪4、节律相协:对联中语句的语流节拍,上下联要一致,即单音节对单音节,双音节对双音节,多音节对多音节;构成句子的词组和节奏,在“五言”诗中,一般句式为“二二一”或“二三”;在“七言诗”中,一般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三”;对联,因为字数多少灵活,篇幅不拘一格,故无固定格式;但上、下联句式必须一致,否则就造成“失拍”;对语的节奏是音和义的停顿规律,分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两种;①语意节奏:如“党兴盛举;春润神州”为“二二节奏”;②声律节奏:一般以两个字为一节奏,又称音步,构成声律单位,以此论节奏;不雨山常润↓↓二三↑↑无云水自阴帆运浮云阔↓↓↓二二一↑↑↑江空得月多5、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对联,顾名思义,不仅要对偶,而且要相联;如果内容上缺乏有机的联系,即使上下联文字对偶再工整,也只能是毫不相干的两句话,不能组成有意义的对联;一般上联写景、下联抒情;上联轻,下联重;上联虚、下联实;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下面这一副上下联无关联,就不能称作对联:门前绿水流将去;屋里青山跳出来;6、平仄相对:联文用词缀句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位置的用字平仄要相反;对于单边两句及两句以上的复句联,每句句脚平仄按音步递换,句脚拼节形成“仄顶仄,平顶平”的格局;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平仄,古代汉语中平、上、去、入四声的简称;平仄相对的要求,是为了使对联读起来,节奏分明,声调和谐,起伏跌宕,抑扬有致,形成一种音乐美;要使平仄运用得好,首先要了解“四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对四声的划分略有不同;旧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新四声:–′ˇ‵;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第三声、去第四声简言之,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第一、二声为平声;第三、四声为仄声新四声;判别声调平仄遵循“双轨制”,但旧四声、新四声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出”为旧四声,当仄声用;平仄声律是诗词对联可知律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平仄,就没有诗词对联;所以,创作时,一定要学会调平仄,这是基本功,不是可有可无的;。
楹联知识大全
楹联知识大全对联格律六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基础要素)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语法要素)节奏相应平仄相谐(声律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
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
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应、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幅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
比如:一劳永逸长生乐;万象回春大地新。
此联在平仄、词性方面基本对称,但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
上联是化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苜蓿》句:“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
下联则是一般春联句,两者没有联系。
上下联内容的关系大致分为两种:正对:即上下联立意相近,如:觉行圆满功德庄严反对:即上下联立意相反,如:心平积福欲重招殃另外,上下联内容之间还存在各种逻辑关系,常见的有并列、连贯、递进、假设、条件、转折、选择、因果、目的等。
具体内容参见有关文献。
内容相关特例之一:无情对“无情对”的基本规则是:上下联逐字逐词对仗工整,但内容毫不相关(或有似是而非的联系),上下联联意对比能造成意想不到趣味性。
有关“无情对”的更多知识,另见《关于无情对》,此处仅举数例,供联友玩味。
树已半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相传“无情对”为清代张之洞所创。
一天,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以当时人的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为上句,张对“果然一点不相干”,另一人则对“萧何三策定安刘”。
上下联中,“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三”皆数字;“纵”“点”“策”皆转义为动词;“休”“不”“定”皆虚字;“休”“相”“安”皆虚字;“斧”“干”“刘”则为古代兵器。
尤其是张之洞的对句,以口语对诗句,更显出乎意料之趣味。
白日放歌须纵酒黑灯跳舞好揩油同观日月异想天开因春倦鸟独啼处宁夏回族自治区珍妃苹果脸瑞士葡萄牙可见,“无情对”几乎完全在内容相关的范围之外,因其诙谐有趣,且自古有之,早为大众喜闻乐见,姑且纳入“特例”。
青城山楹联
青城山楹联*导读: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北部边缘、都江堰市风景区内,东距成都市68公里,距都江堰市仅10多公里。
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北部边缘、都江堰市风景区内,东距成都市68公里,距都江堰市仅10多公里。
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米,终年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名扬四海。
青城之幽素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从山门入口处的建福宫没着被杜甫称为丹梯的石极而上攀登,道旁古树参天,浓荫蔽日,是苔深不雨山常湿,林静无风暑自清的避暑胜地。
山上的古道观、天师洞、古银杏、掷笔槽、二皇殿、手诏碑、麻姑池等都充满种种传说。
1940年前后,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举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宫。
他寻幽探胜,泼墨弄清彩,作品愈千幅,还篆刻图章一方,自号青城客。
20世纪60年代,张大千在远隔重洋的巴西圣保罗画了巨幅《青城山全图》,供自己及家人卧游。
晚年自云:看山还故乡青,而今能画不能归,终身对故乡青城山充满着眷恋之情。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道教发源地之一,被称为第五洞天,道家气功闻名遐迩。
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
此后,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
张道陵原名张陵,客居四川,学道于鹤鸣山中,依据《太平经》著作道书,自称出于太上老君口授,并根据也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信仰,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经典,创立了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被后世尊为天师,改其名为张道陵。
青城山是我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旅游胜地,杜甫、陆游、张大千、冯玉祥等仁人志士曾在此驻足留连,近年来青城山后山又得到极大的开发。
青城山为前、后山,均都建有缆车,方便游人观光。
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区的主体部分,约15平方公里,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后山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蔚为奇观,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
对联讲座
(四)
–如何写横批
四字格式 总结上下联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拐一年摇一年缘分啊
吃一堑长一智谢谢啊
横批:自学成才
拐一年摇一年缘分啊
吃一堑长一智谢谢啊
明确: [1]句下联是“留取丹心照汗 青”。[2]句下联是“月明星稀,乌 鹊南飞”。
学对对联。
1、一湾溪水绿
提示方法:拆合法。即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 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 可拆成一湾、溪水、绿。“一湾”是数量词, 可对“两岸”“万岭”等;“绿”是颜色常与 “红”对;而“溪水绿”就可对“荔枝” “杜鹃”“杏花”等。再将它们一组合就成功 了。 2、岭南春雨迎新岁 可以对“塞北瑞雪兆丰年”“江北东风送旧 年”“河北秋风兆丰年”等。横批“风调雨 顺”“国泰民安”等。
六畜兴旺万家乐, 五谷丰登万户春。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寒往暑至万朵新荷映日红
(二)
如何对对联
1、分析已给联特点 2、找近义词(同类词)和反
义词
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攀少林寺,品盖世武功 攀少林寺,会武林高手 攀太行山,议商都文化
临白马寺,悟世间禅理
山东: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
山西: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毕业友情
看今宵,弟兄姊妹齐欢聚; 待来日,南北东西俱风流
最难忘,三年同窗沐春雨;
当牢记,一室友谊荡和风。
第二:滚雪球法
乾隆:海棠
纪
:山药
乾隆:嫩海棠
纪
楹联知识讲座讲稿
国粹育人,教学宏开新世界;楹联进校,师生竞写大文章。
杜兴民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根据省楹联二代会精神,楹联要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在这里交流对联知识。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
现本人就学习对联的方法和大家进行交流,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首先谈一下对联是什么、写什么、怎样写?撑天拄地两行字;纳古涵今一副联。
蒋有泉对天对地,天地有情皆可对;联古联今,古今无事不能联。
中国楹联报社联学开新,可从文史入手;骚坛夺席,堪与诗词并肩。
梁羽生这三副联已明确告诉对联是什么、写什么、怎样写。
今天我们主要交流一下,怎样写对联。
喜欢对联的人把文章比作水,诗词比作酒,那么对联就是酒精。
不喜欢对联的人说对联是戴着脚镣手铐跳舞,现就对联所谓脚镣手铐和大家共同探讨。
楹联,俗称对联,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创作楹联的规则就是《联律通则》。
其中规定了六条基本原则,也就是六要素。
这是创作楹联要掌握的最基本东西,它们是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
一副楹联作品只要同时符合这六要素的要求,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楹联。
第一要素:字句对等。
也有人说“字数对等”,但这种说法只对了一部分,并不全面。
因为对于单句联,三言五言,七言等只要字数相等就行了。
但对于多句联,就不能只讲字数相等就行了,而且句数也必须相等。
中短联中每边包含的字数称为言,如五字句称为五言联、七字句称为七言联;超过一定字数的长联,习惯按上下联总字数合计,如孙髯翁为昆明大观楼所题长联,长达180字,称为180字联。
一般四言句、五言句、六言句、七言句居多。
一副对联,字数不限,短可仅二三字,长可至百千字,但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今天我们以王之涣《登鹳雀楼》诗句为例,结合讲解对联六要素,因为简单易记。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上联五字,下联五字,上下联字数相等。
大观区老年大学楹联课自编教材
大观区老年大学楹联课自编教材教学方针:以提高楹联创作水平为宗旨,坚持正确的楹联理论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名词解释楹联:也叫“楹帖”、“对联”、“对子”(有时可以简称“联”)。
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字数多少无定规,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
若从格律一方面说,联是诗词形式的演变。
联律:(1)字数相等。
(2)平仄相对。
(3)内容相关。
(4)字类、词性、短语成分结构相同。
四声:古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
古四声是:(1)平声。
普通话分化成阴平和阳平。
(2)上声。
普通话一小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
普通话仍是去声。
(4)入声。
是一个短促调子的字。
普通话中无入声,大部分入声在普通话中变成平声。
平仄: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对仗:对仗是对偶的特殊形式。
对仗规则:(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交股对除外)。
律诗句型:1、○——○|| ——|2、○|| ——| | ——代表平3、○|| ○———| | |代表仄4、○——○|| | ——〇平仄可易5、○|| ——| —|孤平:在句型○|| ——| | —中,第三个字用了仄声字,就犯孤平。
律、绝、联大忌。
须在第五字用平声字。
三平尾:诗句末三字都是平声字。
律、绝、联大忌。
对仗的种类对仗的范畴越小,就越工整。
诗人们对于动词、副词和代名词都没有详细的分类。
形容词中,只有颜色和数目是自成种类,其余也没有细分。
因此,所谓对仗的范畴,差不多就是名词的范畴。
诗人们对于名词,分得颇为详细。
依照传统的做法,将对仗大致分为十一类,每类又分为若干门。
第一类1、天文门例字:天空日月风雨霜雪霰雷电虹霓霄云霞霭气烟星斗岚阳照晖曛露雾烽火阴飙2、时令门例字:年岁月日时刻世节春下秋冬晨夕朝午宵昼夜伏腊寒暑晴晦朔昏晓闰第二类1、地理门例字:地土山水江河川湖海波潮冰池洲渚林京国郊潭泽渠桥乡村关塞戍城市道路径衢峰园苑圃墓坟岩崖石磴堤陇郭州县邑郡镇墟壤泥畦岸峡田谷岛屿浦溪境家岭原涧渡驿塘沙尘泉冈矶2、宫室门例字:房宅庐舍楼台堂斋宫室阁门闾塔巷街墙垣壁窗牖户槛梁柱檐廊阶砌庭除仓库坛篱扉阙殿井栏楹寺观庙店壕垒屯瓦馆亭榭第三类1、器物类例字:舟船舫车钟磬砧床榻枕簟席茵旌旗鼓角干戈刀剑弓箭枪弩灯镜案座帘帏屏帷幄香烛炉棹桅篷樯帆桨桡壶杯觞樽觥珂铃鞍鞭策绳釜箱箧尺盘盆缸钱瓢勺瓮瓶2、衣饰门例字:衣裳襟袂裙裾巾冠帽环钗佩珰带绂绶簪缨杖屡靴屐袍衫裘襦扇冕旒盔甲3、饮食门例字:酒茶糕饼饧醪斋药丹餐茗酿浆饭肴馔蔬笋菜醋粥膳盐酱羹汤脯蜜第四类1、文具门(包括文人用品)例字:笔墨纸砚笺印钤筒筹签书剑琴瑟弦箫笛棋卷轴幅幛简策册翰毫2、文学门例字:诗书赋檄疏章句经论集策约文字信缄诏令符旨敕篇编碑碣词辞咏图书歌谣制诰典籍札第五类1、鸟兽鱼虫门2、草木花果门第六类1、形体门例字:首准髯筋胫影魂魄声音容面迹踪步足膂2、人事门(一部分由动词转成)例字:功名恩怨愁闲才情歌舞妆吟笑谈宴游羞妒言论志道思感荣宠爱憎语辞力势醉梦气怀意事心性灵德品行第七类1、人伦门(人品包括在内)例字:兄弟父母君臣夫妻朋友翁姑子妇儿女婿叔伯伴侣圣贤仙佛鬼将相士农侯王军兵渔樵叟僧尼伎(妓)2、代名对例字:吾我余予汝尔君子他谁何孰或自己相者入(此,入普通形容词类)第八类1、方位对例字:东南西北中外里边前后左右上下2、数目对例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两双孤独数几半再扁(舟)群诸众3、颜色对例字:红黄黑白青绿赤紫翠苍蓝碧朱丹绯赭金(黄)玉(白)银(白)粉(白)彩素玄黔缁皓4、干支对例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第九类1、地名对2、人名对第十类1、同义连用字(大致相似义亦包括在内)2、反义连用字3、连绵字4、重迭字第十一类1、副词(其由形容词转成者不列)例字:忽渐才乍已将欲拟即皆俱争(怎)岂空徒枉频屡每亦却休莫不未只但惟尚又复曾尝须应宜合犹虽且更可能殊甚颇稍堪竟还顿浑转翻浪2、连介词例字:与和共同并且还于而则因为之3、助词例字:也矣焉旃哉与乎耶尔然止之以上所分各类,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对联知识讲座
对联知识讲座一、对联的历史“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很好吧?这样的形式就是对联。
大家都知道:过春节时家家户户贴在大门两侧的,人家结婚时贴在大门和新房门侧的,都是对联。
至于对联究竟是什么,对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对联是由五代时期后蜀国君孟昶(chǎng 会意字,“永日”意,即白天特别长)开创的。
在新春时,他将自创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贴在门口。
于是,中国的第一副对联诞生了。
在此之前,春节时,人们“总把新桃换旧符”,只是把表示吉庆的桃木挂在门侧。
当然,也有在门板上贴门神的——最早的门神应为钟馗,后为神荼、郁垒,再为秦琼、敬德,也有采用“四大天王”之二的。
所谓王羲之贴春联,因书法漂亮、内容优雅而多次被人揭走,三十晚上被迫贴出“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年初一早上各添三字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而终得贴成的传说,纯属附会。
对联得到大的发展和普及,立功至伟者当属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相传在他登基后的第一个春节,曾要求全国上下都贴对联以示喜庆。
年前微服私访时,还在民间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锥锥锥锥出穷鬼去;拉拉拉拉进财神来”等佳联。
此后,对联便大面积的开花结果,成为中华的瑰宝了。
对联,也叫对子,喜子,联句等,可以写在纸上,布上,竹子上,木板上,柱子上,或者刻在木头上,石头上。
总之,只要是成双的,对仗工整的,都是对联。
二、学习对联知识的妙处和意义对联是中华的瑰宝,民族的骄傲。
世界上只有使用表意文字的中国,才有这一美丽的文学样式。
以前,尤其是在中华的封建时期,即使是没有级别的童生,也必须精通对联。
对联,可说是学生的基础功课,先生上课总会先考对课,其实就是对简单的对联。
鲁迅先生幼年时期曾在私塾以“比目鱼”妙对先生所出“独角兽”就是很出色的一例。
现在的年轻人,对对联是很少感兴趣啰,说道什么“四大天王”,什么“天皇”“天后”,那是张嘴就来;加上现在的课本也不重视对联的传授,考试不考了。
书画的鉴真与辨伪(第五讲)
或厅堂,作为一个 带有 艺术性的屏风,兼具 收藏 断书法时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性,这样的屏风 出现 的年代也是在明代 后期,跟
我们 再 来看 一下扇 面。扇面有 一个 曲折 的 演
对联 的时问基本上一样。这种屏风往往是四条、 进过程 。它最早出现在唐朝,然后传 到高丽,就
八条或者十二条,有二十四条。我见过最多的,是 是现在的朝鲜,又 从朝鲜传 回中国,后来演变成
董其 昌的一个 书法二十四屏。现在 我们所看到的 可 以在上面写字画画的折扇。现在看到的最早的
这个画屏是十二条,是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个 一 件折扇作品是公元1427年,就是明朝的宣德二
叫恽源浚的清人所绘 的十二月花卉屏。
年,由明宣宗所 画的一件设色人物山水折扇 (北
到了清代 后期以后,出现一个 非常有趣的现 京故宫博物院藏)。当然,宋朝也有很 多扇面,但
首先我们要讲 到的就是关于书画鉴定的断代。它有一些硬指标,当然也有 一 些风格和形制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对联这种形制,实际上是在明代后期以后 才出现 的,明代前期以前,或者在元朝、宋朝是不可能有对联 这种形制的,这个 是我们判断一个 书画形制和一个 时代的基本知识点。对联最早 1楹联,现在我 们说的对联,挂在这里做展览的对联跟早期的中国楹联 是不一样的,楹联是什 么?直接刻在 木头上的,比如现在很多寺庙,像故宫很 多的段堂直接刻在旁边 的木柱子上,这种叫楹联。楹联最早 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传 说中最早的一幅 楹联 是蜀主孟昶写的叫做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来楹联逐步演变,每 逢 春节的时候 就把它刻在 门上,表现 出一种过年 的气氰。有一句诗 “总把新桃 换 旧符”,其实贴春联 就演变而来 的。到明朝后期,文人雅士直接把这个对联 写在宣纸上,就不再局限于实用性 的春联了,而是 直接写在宣纸上,可以挂在 厅 堂或者 挂在书房里面,这样就变成了我们所见到的这种对联。我们 目前所见 到的对联,如德清、张瑞 图、董其昌、米万钟、陈洪绶、邢侗等人的,算是比较 早的。但如果我们看到的有文徵明、唐寅等人的对联,恐怕就都是赝 品了。
对联选修课PPT课件
5.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 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 平仄谐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 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如: 云带钟声穿树去 平仄平平平仄仄 月移塔影过江来 仄平仄仄仄平平
• 另,古诗的音节主要有两种,一是两字一顿, 叫“双音步”,一是一字一顿,叫“单音步”。 双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为主,第一字可不严格 要求。对联也可如此。例如: 窗含西岭千秋雪 平平仄仄-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 平仄仄平-仄平 上联中的“窗”和下联中的“门”是平对平, “西”与“东”是仄对仄。
三、对联的类型
• 春联: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
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 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 们就称为春联。如: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 楹联: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
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 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 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 7.上下联内容要相关;如明代东林党首领 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 幅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 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 的自勉自励之心。
对联的创作
• 对联,一方面吸取诗词的素质,形成自 己的特点,另一方面,它以张贴见长, 能显示书法之美。民间艺人和知识分子 的积极创作,使对联不断产生,不断发 展,推陈出新,争艳比美。现将一些常 用的作法简介如下: 正对法:根据要充分表达到内容,让上 联合下联各从一个正面直接叙述某事某 物,或讲清某种道理。
• 6.在诗中,律诗的对偶句用上了“对仗” 一词。在格律诗形成的同时,词已萌芽、 发展,自然而然地引进了格律,又向着 长短句发展。到北宋,词的创作格律已 经十分精熟,只是仍较短小。到柳永和 苏轼手中,词牌陡增,题材面大扩展, 表现方式大为丰富多样。词到盛时,曲 已兴起,造语选词,较贴近民众。诗词 曲都给对联以极大的影响。
【大家讲坛】梦欣楹联讲座:创作楹联的技巧(3)意境
【大家讲坛】梦欣楹联讲座:创作楹联的技巧(3)意境羚羊挂角形神贵,清水着盐风味浓——梦欣楹联讲座之四:创作楹联的技巧(3)意境创作一副好的优秀的楹联,对仗是基本功,声律是入门票,二者缺一不可。
但比这两者更重要的是意境。
一副楹联的优劣,全在意境。
意境的高深开阔,意境的匠心独造,意境的空灵绝妙,景象描写精准到位,情感表达别具趣味,作品方具有高超的艺术感染力,读后才能给人以至美至真的享受。
意境者,意與境的完美结合。
有人说,意者心上音,境者景之象。
这话十分精确而明了。
所以,简单地说来,意境就是“客观景物与主观情趣的统一”。
就“境”作为客观景物的主观描述来说,它又包括“形”与“神”的统一。
就“意”作为主观情感的客观表达来说,它也包括“情”与“理”的统一。
因此,一副优秀楹联的创作,就是要充分挖掘形、神、情、理这四个方面的内涵,并选取合适的框架结构,使之互相渗透、互相彰显、互相制约,营造出一种既有视觉冲击力、又有品位高质素的艺术氛围。
具体来说,可有四种不同的营造手段。
这也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讲的主要内容。
一、突出“境”的画面,景为实而情可虚明朝著名小说家冯梦龙的笔记小说《古今谭慨》记载有一则趣事,说有一位老学究叫朱野航,在一个姓王的家里做私塾教师。
晚上和主人喝完酒,主人先去睡了。
此时适逢月亮东升,朱触景而吟出好句: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
老头子高兴得发狂,大声喊叫着敲主人房门。
主人一家惊慌失措,以为是有贼或者失火。
及至问他,才知原委,又去拿酒来继续喝。
文人为几句歪诗或一副巧对而入痴发狂的事情,历代都有,不足为奇。
但仔细分析妙句偶得的思维过程便是我们所要借鉴的创作技巧。
就这一副对子的个例,可以用来说明营造意境的第一种方法。
分析:朱先生从主人的客厅离开时,抬头见到刚刚升起的一轮皓月,一股美好愉悦的心情涌上心头。
这种情形,一年也就碰上几次,非常难得。
于是,先有了下句:一年几见月当头。
写实,就是一刹那景象的客观描述。
对联学课初赛最后定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献封大夫破播仙镇 凯歌六首之一 岑参 汉将承恩西破戎, 捷书先奏未央宫。 天子预开麟阁待, 只今谁数贰师功。 注:麒麟阁,汉长安宫中楼阁名。宣帝曾画霍光、苏武等十一位功臣之像于阁上,以示褒扬。
曾门四子 之 张裕钊 贺联
A
天子预开麟阁待
相公新破蔡州回
B
韩愈生平第一首快诗 元和十二年,韩愈50岁,参加平定淮西之役并起了重要作用。平淮告捷,凯旋回京,韩愈心情极好。当唐军驻扎在潼关,将向华州进发时,韩愈以行军司马身份写成此诗,由快马送交华州刺史张贾,通知他准备犒军。所以题为"先寄"。
生活 离不开对联。
运奥庆欢
一炬暖心一百年 圆一个梦
映五星旗 五洲握手五环帜
切 ? 什么是
04
(一)切
实用联的写作原则
联 婚 师 老 贺
添加标题
函数今宵奇变偶
添加标题
方程来岁解成双
添加标题
学数
添加标题
切,一是符
创 ? 什么是
05
(二)创
三 实用联的写作原则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侭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对联的品味和品位
优美类 壮美类
古雅类
质实类 机巧类
联 对
品神
品能
品 妙
读 书 头 等 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产品品鉴会活动方案
汇报人姓名
1、《论语》中记录的体现孔子的文学批评标准的命题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这一标准贯彻在孔子对《关雎》的评价中,就是 乐而 ,哀而 。 2、孟子提出了对于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文学批评方法,即“不以文害辞,不 , ”。 3、 提出的虚静说为后世论述创作心理的理想状态提供了重要参照。 4、语言和思维存在着矛盾,庄子以“得鱼忘筌”作比方,提出 的命题,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 。 5、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的 说继承了孔子“诗可以怨”思想,到宋代,则有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的命题与其呼应。 6、在《诗品》中,钟嵘把滋味作为评价五言诗歌的标尺,而要有滋味,必须综合运用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他特别强调兴的作用,将之解释为 。
楹联第五讲
对联基础第五课对联六要素第三条,结构对应所谓的结构对应:就是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简单的说就是语法的问题及修辞的运用。
语法的问题就是说相应的句式结构或词语结构要尽可能一致,也就是说,上联和下联字句的句法和词语结构要一致。
还有一种说法:结构对应:是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当相同或相似,就是说出句在句法上按怎样的语法组成的,则对句组成语法必须相同。
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联合结构对联合结构,介词结构对介词结构,动补结构对动补结构等。
联句结构之优劣,决定对联的成败,所以,完整地组织联句,有利于突出主题,使对联富有艺术感染力,是撰写对联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下面对各种结构作以解释并举例说明A主谓结构词组:主谓词组主要由名词(代词)加动词或形容词组成,其第一层结构为陈述关系,如郑板桥题江苏扬州瘦西湖小金山月观亭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这里的月来-云起就是主谓结构。
再比如,面熟、性急,前面这个面是名词或代词,而后面的熟,急可以是动词或形容词,来陈述前面的名词的,这样的词组结构是名词+形容词的主谓短语。
地震、祖传(名词+动词),你来、我往(代词+动词),春风得意(再分成:春-风偏正,得-意动宾),鸟兽飞腾(鸟-兽、飞-腾并列),B并列结构词组:并列词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组成,其第一层结构为并列关系,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声音、朋友(名词性,名+名),飞腾、歌唱(动词性,动+动),甘苦、好歹(形容词性,形+形),山欢水笑(整体为形容词性,再分:山-欢、水-笑均为主谓),红男绿女(整体名词,红-男、绿-女偏正),山明水秀(整体为形容词性,再分:山-明、水-秀均为主谓,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
和山欢水笑的不同点:欢、笑为动词,明、秀为形容词)C偏正结构词组:偏正词组,由形容词,副词,数量词或名词加中心词组成,重点表现的是中心词的意思,前偏后正,偏修饰,限制正。
校本课程系列一
校本课程系列一中国对联文化编者:崔亚红目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安排表课程实施纲要第一讲汉字与对联第二讲对联定义、类别第三讲对联的美学价值(上)第四讲对联的美学价值(下)第五讲对联句式第六讲对联句法、结构第七讲对联鉴赏与创作(一)第八讲对联鉴赏与创作(二)第九讲对联鉴赏与创作(三)第十讲对联鉴赏与创作(四)第十一讲对联收集与交流(一)第十二讲对联收集与交流(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安排表《中国对联文化》校本课程实施纲要课程名称:《中国对联文化》课程来源:原创授课教师:崔雅鸿教学材料:①自编教学讲义(教师用)②自编《中国对联文化》(学生用)课程类型:中国传统文化学授课时间:由学校教务处安排授课对象:高一学生、高二学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名为“中国对联文化”。
设置本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了解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本课程为任意选修课,适合高中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选修。
本课程需用10~12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对联与对联文学1汉字与对联2对联定义、类别3对联史话【基本要求】了解对联的历史;掌握对联的价值。
第二章对联的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1对联的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2对联结构是声律结构3对联、律诗、骈文句式4最佳对联的句法、结构5长短联的划分【基本要求】掌握对联的基本结构、句式。
第三章对联鉴赏与创作的基本要求1平仄合律2对仗工整3文意切题【基本要求】继续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了解对联创作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名联鉴赏1大量使用重字2两字颠倒自重自对3在三七结构4用韵联5哀感顽艳的挽联6李调元题北京四川会馆7何绍基题岳阳楼联8郑板桥六十自寿联9昆明大观楼长联【基本要求】鉴赏对联,介绍历史上有名的对联,更深入感受对联的魅力。
四、主要参考书目余德泉《对联格律》;余子衡《对联平仄的宽严》;王永龙《谈谈对句》;罗琛原《对联写作基本知识》;李岫春《楹联大全》;裴国昌《中国楹联大辞典》理论篇;梁羽生《楹联的各自为对格》五、课外学习要求课外通过网络查找有关资料,如有条件,参观名胜古迹,或观看有亲影音资料,加深对对联的认识和直观感受。
从对联看对仗
清华园高二语文讲义从对联看对仗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是汉语言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一字一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其种类可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珠对、集句对等。
其形式特点为: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韵出高山流水一、民间流行的一些对联,虽然很有意思,调追白雪阳春但多有不合章法之处:不遇知音众声俱寂为你痴为你累为你受尽所有罪偶然雅集百乐齐鸣为你死为你狂为你咣咣撞大墙为爱痴狂口十心思思乡思友思父母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该吃吃,该喝喝,有事别往心里搁泡着澡,看着表,舒服一秒是一秒兴邦有道江山不老治国多方九州永春天苍苍地茫茫想你的日子太漫长风潇潇路迢迢没你的日子太迷茫五谷丰登人人喜横批:没钱太难。
六畜兴旺处处春假名假姓假地址生意兴隆通四海骗吃骗喝骗感情财源茂盛达三江横批:愿者上钩三、在对联精品中不乏长联:二、从一些传统的对联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联的艺术魅力:昆明大观园大观楼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喜茫茫欲知千古事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须读五车书蜿蜒;南翔缟素。
小学语文知识点精讲PPT-第5讲 俗语、谚语、歇后语、对联
3.这幅对联有一处不妥,请修改。 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 夕拾》忆往昔。
修改后:下__联__改__为__:__周__树__人__深__情__怀__旧___,__《__朝__花__夕__拾__》__忆__往__昔
小学语文知识点精讲课堂
小学语文知识点精讲课堂
※二、课前热身
1.根据各小题相应的提示填空。
(1)春节在大门上贴副对联:民__安__国__泰__逢__盛__世__,__风__调__雨___顺__颂__年__华__。
(2)搬新房给书房贴名言警句:黑_发__不__知__勤__学__早__,__白__首___方__悔__读__书__迟_ 。
小学语文知识点精讲课堂
(三)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 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 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 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 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如“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等。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小学语文知识点精讲课堂
2.补全下列谚语
(1)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2)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 (3)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4)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
(5)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 (6)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8)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3.填一填俗语。 (1)谦受益,( 满招损
) (2)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青楹联升级班第五讲讲义主讲:无情剑客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主要讲正对和反对。
我们知道对联的四个基本特点是:形式对称、内容相关、文字精练、节奏鲜明。
内容相关实际就是指上下联之间一般具有正对、反对和串对的关系。
我们今天就具体谈谈这个问题。
组成正对的上下联通常具有两种关系;互补关系和叠加关系。
互补关系的正对,是属于这样一种东西,它把一个写作对象一分为二地加以说明,也就是从两个方面去说明同一处景点、一个人物、一件事情,或者别的什么。
以下举出几副这样的对联来研究。
①听鸟说甚,问花笑谁。
(昆明西山三清阁联)②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③南宋状元宰相,西京孝子忠臣。
(广东文丞相祠联)①例写的是昆明西山三清阁的景观:上联写这里群鸟争鸣,下联写这里花开似锦。
此联以拟人的手法写景,使人一下子联想到此地是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的景区。
②例写的是送别友人的地方,上联写这地方北边有山横过外城,下联写这地方东边有水绕过内城。
这是写同一个对象的两个侧面。
③例写的是文天祥丞相这个人,上联写这个人的业绩,说他是状元宰相,下联写这个人的为人,说他是孝子忠臣。
这也是写同一个对象的两个侧面。
有些专家,不重视“正对”,认为它所写是同一个对象,极易写成“合掌”,不宜提倡。
这种观念,有一定道理,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因噎废食。
写同一个对象的两种属性,只要注意特色鲜明,层次清楚,同样可以写出好的对联。
有人撰联如下:“大棚长年绿,温室四季青。
”“大棚”就是“温室”,“长年绿”等于“四季青”。
上下联意思一样,毫无特色,自然难免“合掌”。
如果改为“大棚四季有商客,温室长年聚秀才。
”把对温室的观察由植物生长转移到科研与生产结合上,分为跟商贸打交道与跟科技打交道两个各具特色的层次,那就不会上下联意思一样了。
叠加关系的正对,其特点则是把两个写作对象合成一个新的整体。
这种正对,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上下联作为映衬与被映衬而存在;另一种上下联作为某主题体现者而存在。
第一、上下联作为映衬与被映衬而存在的正对。
如:①千峰拔地,万笏朝天。
(吉林长白山高山亭联)②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③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早读书。
(传统对联)①例意为长白山千座山峰,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如同成万片古代大臣手中的玉板拱对青天。
②例意为“鸟鸣山更幽”如同“蝉噪林逾静”。
③例意为“人求上进早读书”如同“鸟欲高飞先振翅”。
映衬方的存在,可使被映衬方更易被人理解,而叠加的映衬则意味着一方如同另一方。
第二、上下联作为某主题体现者而存在的正对。
如:①义存扶汉三分鼎,志在平金一片心。
(关岳庙联)②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俞伯牙鼓琴遇知音联)③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励志联)①例上联写关羽“扶汉三分鼎”,下联写岳飞“平金一片心”撰联者要刻画的是两位忠君为国的古人。
②例上联写俞伯牙的琴声有深意,下联写虽有客荷樵离席而一客仍在专心倾听,显示一个终遇知音的动人场面。
③例上联写自己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下联写自己有“卧薪尝胆”的毅力,表达了自己要做一个志高而力行的人。
这一类的正对为数也较多,其特点则是以主题统率内容,上下联常常是在一个主题统率下的两个方面。
写作这种服从于某个中心思想的正对,如果思考不足,心无主见,则容易写出上下脱节的作品。
如:动物园中看动物,图书馆里借图书。
难凭只手擎南宋,(写岳飞)能使双眸复大明。
(写眼镜)这样的对句仅仅描写了两种不相干的事物,上下联没有必然的联系,被称为“对而不联”。
对联,要前后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意思,要说明一件事情,表达一个理念。
上下联各写一事,各自具有一定意义之外,两者还要和谐地统一在一个主旨之中,这才会“对而又联”。
下面我们讲一下什么是反对。
对联中的反对,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上下联内容相反的对联。
所谓相反,包括情感态度的对立、行为举止的相悖、结局效果的迥异等。
因为内容相反,就形成了上下联的鲜明对比,引人注目,而反对的上下联之间就是一种对比关系。
哪些是内容相反的对联呢?清代有某樵夫为其岳父祝寿,请人写了如下一联:尊翁在上,上至三千里凌霄,玉皇盖楼,您在楼头做寿;晚生在下,下至十八层地狱,龙王淘井,我在井底挖泥。
这样的反对,一看即知其上下联互相顶牛相当多的反对,分辨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需要深入考察。
如何深入?下面逐一探讨。
一、从上下联的句意着眼,了解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反。
①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张藉《没蕃故人》)原诗前半首从应征戍守写到不幸全军覆没,友人死生不明。
后半首诗人想象战场衰败和希望友人生还。
这一联表现了一种想象:故人所在的军营全军覆没之后,没有人收拾废帐,只有马伴着残旗。
联中虽然没有使用反义词,但从句意看,上句与下句还是清楚体会到“人亡”与“马在”的强烈对比。
②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
(郑板桥联)上联所说的“隔靴搔痒”是指赞得不切实际、毫无意义;下联所说的“入木三分”是指骂得真切深刻、值得借鉴。
因此,“赞何益”就是不切实际、毫无意义地赞,这就等同废物;“骂亦精”就是真切深刻、值得借鉴地骂,这便可算精品。
上下联的意思就自然完全对立了。
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流行俗语)“方悔读书迟”亦即“方知勤学不早”。
“不知勤学早”与“方知勤学不早”也属两个极端,上下联意思相反。
二、有些反对可以从它涉及的明显对比中看出如:半生曾落他人后,来日定争俗世先。
(网上对联)这里的“半生”,自然是指“前半生”;“来日”自然是指“后半生”。
谈论这样的时间对比,有可能属于反对。
再看句意,说的是前半生曾落他人之后,后半生定争俗世之先,前后心态根本相反,便可断定它是反对了。
闻道骑鲸游汗漫,忆尝扪虱话悲辛。
(苏轼《和王斿二首》)“骑鲸游汗漫”指骑着鲸鱼去遨游无边无际的空间;“扪虱话悲辛”指捉着虱子在谈论个人生活的苦恼。
“鲸”是海中极大的鱼,“虱”是身上极小的虫,本已大小十分悬殊,而“骑鲸游汗漫”之非凡壮举与“扪虱话悲辛”之区区小事,更是九牛与一毛之别。
上下联的句意极端对立,自然应属反对。
三、有些反对带有反义词。
常见的反义词是“有”与“无”,还应该考虑到其他的反义词。
如:①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杭州岳飞墓联)“有幸”就是“幸运”;“无辜”就是“倒霉”。
上联讲,这里的青山幸运,能用来埋葬岳飞,下联讲,这里的白铁倒霉,被用来铸造奸臣。
不同的遭遇,形成两个极端,对比非常鲜明,具备反对特点。
②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王夫之题湘西草堂联)这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王夫之所写的、表明自己操守的一副对联。
上下联都存在省略,我们补出所略去的词语,全联就是:清风有意[留我]难留我,明月无心[照人]自照人。
上联意思容易明白,指清风有意留我而难以把我留住;下联的“人”代指第一人称的“我”,“照人”即“照我”,“自照人”即“自照我”,而“自照我”应理解为“自己让我被照”,故下联指明月无心照我而自己让我被照。
联中的“清风”、“明月”,暗喻清朝、明朝。
两种相反的态度表达得异常坚定。
作为反对之语言标志的,还可能是其他的反义词如:③众擎易举,孤掌难鸣。
(成语联)“众”与“孤”、“易”与“难”就是此联所带的反义词,它们有力地造成了“众擎”与“孤掌”这两种场合的悬殊结果。
④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一暗一明,一去一来,使得“暗尘”与“明月”这两种景象,带给人一种截然相反的感觉。
四、反对的鲜明对比隐含一定的倾向性有些反对之对比是偏重一方的,如;功夫无止境,生命有穷期。
突出生命有限,必须珍重。
无不读书豪杰,有打瞌睡神仙。
意味着不读书不行,打瞌睡还可以。
四季一荣春色艳,千年不败墨花香。
如此对比,更显得墨花香之可贵。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反目世间多。
对比之后,前者自然更加难得。
有所侧重的对立映衬,含有一方不似另一方之意。
先读被映衬方,再在映衬方之前加上“不似”两字,便能大致理解联意。
有些对比是双方并重的,如: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
读过此联,会使人既重视读书,也乐于为善。
有些对比倾向性未明朗,要联系它出现的语境才能确定,如:老骥思千里,鹪鹩足一枝。
提倡学习老骥,可把鹪鹩看作眼光短浅的反衬;鼓励效法鹪鹩,可把老骥视为好高骛远的反衬。
第三、要划清反对与串对、正对的界线一、有些对联看似反对,其实是选择关系的串对。
①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
(近代医师程道周自题联)此联常被人误判为反对。
他们认为,这里的“人”与“我”是群体与个人、患者与医生的关系,存在着利益的对立;“人皆健”与“我独贫”是相反的结局,自然形成强烈对比。
全联没有明显的反义词,却是典型的反对形式。
其实,本联的根本对立,不是“人皆健”与“我独贫”,而是:一方是“人皆健、我独贫”,另一方是“人不健、我不贫”。
不过,撰联者风格很高,不希望“人不健、我不贫”,却毅然选择了“人皆健、我独贫”。
此联的反对关系只用来表达两项选择的内容,而决定整联性质的却是“但愿/何妨”所体现的选择关系。
因此,它不是反对,应该是选择关系的串对。
二、有些对联看似反对,其实是转折关系的串对。
纵有满园诗果,苦无一树联花。
(网上对联)“满园诗果”与“一树联花”比喻新颖,形象传神。
此联表达了作者虽有满腹经纶,却被小小联句难倒的窘态,自我嘲讽,颇显幽默。
联中虽然存在“有满园诗果”与“无一树联花”的对立,但“纵有”与“苦无”在这里有转折关系,与“虽有”与“却无”的含义是一致的,意味着作者在“满园”中寻找“一树”,含有明显的先后次序。
所以,这一联是典型的转折串对,而不是反对。
三、有些对联看似反对,其实是互补关系的正对。
急水与天争入海,乱云随日竞沉山。
(杭州镇海楼联)“水、海”与“云、山”相对,这样的明显对比,也容易让人估计它是反对。
当然还要分析句意。
句意却是镇海楼面对的两种奇特景观。
这边是急水与天争入海,那边是乱云随日竞沉山。
两种景观,虽有鲜明的映衬,但并非互相对立的映衬,而是互相补充的映衬。
因此它不属反对,而应该把它归入互补关系的正对。
一般说来正对上下两句的内容,须力避同义、近义。
如果出现重复内容,哪怕是一点,也会使全联显得臃肿、苍白。
而反对揭示矛盾尖锐,表达爱憎分明,形象对比强烈,做得好就能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总得来说反对比正对要显得高明一些。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现在下课!作业:雨洗秋空悬日影==一池秋水疏星动==陌上琼花开似雪==画舫一篙烟水阔==幽梦清风难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