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2
卫生-2-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 沙门菌 变性杆菌 葡萄球菌肠毒素 腊样芽孢杆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 其它
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
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特征
(1)呈爆发性。 (2)潜伏期短而固定。 (3)病程短,病死率低。 (4)有季节性、多为夏秋季 。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防止食品污染
\加强对污染来源的管理 \防止食品在加工、贮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污
2、毒素与中毒症状
\胃肠毒型 \神经毒型 \溶血毒型 \肝肾损害型
3、预防治疗
\排除毒物、对症治疗 \防误食
(二)含氰甙植物中毒 1、中毒原因 杏、桃、李的核仁 木薯 氰甙在体内酶作用下,分解释放氢氰酸,引起 中毒
2、中毒症状 开始,口中苦涩、流涎、头晕、头痛、恶心、呕 吐、心悸、脉频等症,重者呼吸困难,意识不 清,昏迷,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死亡。 3、预防措施 不生吃核仁 禁止生食木薯,并采取处理措施
10.2% 11.0%
39.9%
38.8% 图1 1992-2001年全国食源性疾病发生原因的百分构成
食物中毒的特征: 1、潜伏期短而集中,突然发生,来势急骤 2、发病与食物有明显关系 3、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4、发病率高,人与人不直接传染
第三章 食物中毒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三节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第四节 真菌毒素中毒 第五节 化学性食物中毒 第六节 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与管理
(二)中毒症状
(三)预防措施
第三章 食物中毒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第三节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第四节 真菌毒素中毒 第五节 化学性食物中毒 第六节 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与管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是指突然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直接影响到公众健康 和社会安全,需要紧急应对的公共卫生事件 1)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 2)食物中毒 3)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 4)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 5)职业中毒 6)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引发的 健康问题 7)三恐事件 (生物、化学、核和辐射恐怖事件 ) 8)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
4-餐饮业食物中毒的预防原则2
盛放食品成品的餐具或 容器清洗消毒不彻底。
消毒后的餐具受到二次 污染。
5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6
原则一: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
保持清洁 生熟分开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品原料
原则二:控制细菌生长繁殖
控制温度 控制时间
原则三:杀灭病原菌
烧熟煮透 严格洗消
控 制 加 工 量
13
严格洗消
生鱼片、鲜榨果汁、水果拼盘等不经加热处 理的直接入口食品,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 严格的消毒。
餐具、熟食品容器要彻底 洗净消毒后使用。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 盛器、双手要经常清洗消毒。
14
控制加工量
如果超负荷进行加工,就会出现食品提 前加工、设施设备不够用等现象,从而 不能严格按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进行操 作,上述各项关键控制措施就难以做到, 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交叉污染
食品的成品在食用前一般不再加热,一旦受到致病 菌污染,极易引发食物中毒。加工操作过程中如发生 以下情况,就可能使成品受到污染: 成品和原料、半成品存放中相互接触(包括食品中汁 水的接触)。 装成品和原料、半成品的 工用具、盛器混用。 操作人员接触原料、半成 品后双手未经消毒即接触 成品。
1
从业人员带菌污染
一旦从业人员手部皮肤有破损、化脓、疖子,或 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便会携带大量致病菌。
如果从业人员患病后仍 在继续接触食品,且不 严格进行洗手消毒,就 极易使食品受到致病菌 污染,引发食物中毒。
2
食品未烧熟煮透
致病菌未被彻底杀灭,引发食物中毒 较易发生的情形:
烹调前未彻底解冻。 一锅烧煮量太大。 烧制时间不足等。
7
保持清洁
幼儿园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二篇)
幼儿园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维护学生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做好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减少学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切实承担起教育、管理和保护学生的职责。
学校本着为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管理,即适应对学生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二、成立食物中毒预防应急小组学校成立应急小组,由幼儿园主要领导任组长、副组长,成员由总务处、德育处和值日老师、食堂管理员等组成。
具体情况是: 组长:副组长:成员:三、对中毒者采取紧急处理1、停止食用中毒食品;2、采取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标本,以备检验;3、___医生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4、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进行治疗,包括急救(催吐、洗胃、洗肠)、对症治疗和特殊治疗;5、对可疑中毒食物及其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四、食物中毒的报告和紧急报告制度1、及时逐级报告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班主任或辅导老师应及时向校领导或校医报告,学校则向市卫生局和教育局报告。
报告内容有:发生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
以利于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___抢救、调查分析中毒原因和预防方法。
若怀疑投毒则向公安部门报告。
2、保护现场、保留样品发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___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
3、如实反映情况学校负责人及与本次中毒有关人员,如食堂工作人员、辅导老师及病人等应如实反映本次中毒情况。
细菌性食物中毒 (2)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血象 WBC可正常或 。副溶血弧菌及 金葡菌感染者, WBC ,中性粒细胞比 例。
2、粪便检查 大便镜检可见WBC、RBC。
3、细菌培养 将呕吐物、排泄物及进食的可 疑食物做细菌培养,如病原菌相同即确诊。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一)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包括化学食物中毒(砷、汞、有机 磷等)和生物性食物中毒(生鱼胆、 河豚或毒蕈等)。有进食毒物史,潜伏
期仅数分钟至数小时,一般不发热,除肠 道症状外,还有神经系统与肝肾损害等症 状,病死率较高。
(二)霍乱
先泻后吐为多,且不发热,腹泻常为无 痛性,呕吐为喷射性与连续性,大便呈米 泔水样。患者常出现明显脱水,大便涂片 荧光抗体染色镜检及培养找到霍乱弧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
系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 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 疾病。 临床上可分为:胃肠型
神经型
一、胃肠型食物中毒
多发于夏秋季。 特征为潜伏期短,常集体发病,以恶心、 呕吐、 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为主要 表现。
病原学
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细菌,常见的有以 下6种:
食品本身带菌,或在加工、贮存过程中污染。
其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媒介:
蟑
螂
苍 蝇
(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无明显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本病多发生在夏秋季。与夏秋季气 温高、细菌易于大量繁殖密切相关。病例 可散发,亦可暴发流行。
暴发流行的特征:
① 多发生于夏秋季。 ② 发病突然,时间集中,潜伏期短。
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豆类食品及食用方法2
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豆类食品及食用方法大豆: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但这种胰蛋白酶抑制物可被高温分解破坏掉,故食用时应高温煮烂,以利于消化吸收。
大豆中的皂素可促使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碘的排泄。
长期过多地食用豆制品可造成缺碘,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
儿童缺碘会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造成智力的下降。
黑豆:炒食易伤脾,虚弱之人不可食用。
黑豆质地较硬,不易消化,消化功能差的人应少食或不食。
切忌不经细细咀嚼就整粒吞食。
绿豆:凡脾胃虚弱之人不宜过多食用。
熬绿豆汤时不宜使用明矾,否则会失去绿豆汤原有的清香风味,而且使部分营养物质遭受破坏。
赤小豆:赤小豆性味甘酸,通利水道,多食令人消瘦,故体瘦、尿多者不宜食用。
扁豆:扁豆中含有一种毒蛋白,豆荚上有溶血素和生物碱。
这些物质须高温才能破坏,如果加热不够,食后可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中毒症状。
预防扁豆中毒的最好办法是加热处理,使其毒性物质完全分解掉。
豌豆:多食令人腹胀,脾胃弱者慎用。
豇豆:气滞便秘者不宜多食。
菜豆:菜豆亦称四季豆。
有些人炒食四季豆时为使其颜色保持碧绿,往往下锅后便匆匆起锅。
这种未炒熟的四季豆中含有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血球凝集素和溶血素,食之可引起中毒。
主要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头痛、头晕、心慌、胸闷、畏寒等,病程短则数小时,长则2~3天。
其实,四季豆只要炒熟煮透,其毒性物质就会被分解破坏掉。
尽管高温烧煮会使其损失一部分维生素,但只有将其由绿烧黄,才能使其毒性物质分解,对健康真正有利。
刀豆:刀豆食用时要煮熟炒透,不宜生食。
热症患者应慎食。
豆浆:豆浆不宜一次饮用过多,多则可引起腹胀和胃部不适,严重者还会出现腹泻。
此外,饮用豆浆一定要煮熟煮透。
当豆浆被加热至80℃时,其中的皂素便会受热膨胀而上浮成泡沫,给人一种豆浆已经煮沸的假象。
豆浆真正煮沸后至少5分钟以上才能使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质完全被分解破坏掉。
豆腐:痛风患者不宜过多地食用豆腐,因为豆腐中含嘌呤类物质较多,而痛风正是因嘌呤代谢异常造成的。
校医务室针对学生食物中毒紧急处置方案(二)
校医务室针对学生食物中毒紧急处置方案引言: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突发性疾病,尤其在学生群体中更为常见。
校医务室作为学生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制定一套紧急处置方案,以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安全隐患引发后果:食物中毒的后果可能包括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肠道出血、休克、中毒性脑病等危险情况。
食物中毒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困扰,甚至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
如何预防:1.加强食品安全教育:通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警惕性。
2.严格食品供应管理:学校食堂和食品供应商应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规,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3.定期食品检测:定期对学校食堂的食品进行抽检,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针对实施方法:1.建立食物中毒紧急处置小组:由校医务室的医生和护士组成,负责食物中毒的紧急处置工作。
2.制定紧急处置方案:根据学生食物中毒的常见症状和处理方法,制定相应的紧急处置方案。
3.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校医务室配备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便及时处理食物中毒的紧急情况。
实施步骤:1.接到学生食物中毒报告后,紧急处置小组成员迅速赶到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观察和评估。
2.根据患者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洗胃、给予解毒药物等。
3.对患者进行监测和观察,确保其病情稳定。
4.同时,紧急处置小组成员应与学校相关部门和家长进行沟通,及时报告患者的情况和处理进展。
注意事项:1.处理食物中毒的紧急情况时,应保持冷静和专业,严格按照处置方案进行操作。
2.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3.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应及时转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存在不足:1.目前校医务室在食物中毒紧急处置方面的培训和演练不够充分,需要加强相关的培训和演练活动。
2.食物中毒紧急处置方案的制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以应对更多可能发生的情况。
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地方:1.加强校医务室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他们处理食物中毒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水平。
群体性急性食物中毒应急处置虚仿案例经验介绍2
8、有一定特色
• 最好体现实验的综合性、设计性:
将碎片化的医学知识与技能高度融合到1个综合性的实验中,整合了临床 医学、食品卫生学、流行病学、检验检疫学、医学统计学、诊断学、职业 防护、消杀、样品采集等多学科知识与技能。
整个实验要有设计思考,如何巧妙地把各环节串联在一块。
9、持续建设服务计划
3、知识点与操作技术
• 培养学生技能明确:
(1)对突发事件报告的技能;如报告的对象、流程、技术规范等。 (2)出发前物资准备技能,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技能;(含个人调查、单位调查、
用餐调查、医生调查等各方面的技能)
(3)现场采样技能:呕吐物、尿液、大便、可疑餐次的剩余食物、食品工用具样品、烹调用
水等样本采集技能。
群体性食物中毒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学生均应熟练掌握其应急处置的相关知 识和技能。是《预防医学》重要教学内容。 是不是能实不虚?
群体性食物中毒在学生学习期间可遇不可求的,却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进行全景 式展现,方便学生在线学习和反复训练。另外,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置涉及众多知识点 和实验材料,通过虚拟仿真平台可以实现场景虚实结合、任务自我主导,既有效提高 学生的操作能力,至少10步以上
取现交互性,学生必须有动手
5、考核评分
•是否记录每步实验结果:是 否 •实验结果与结论要求:实验报告 心得体会 其他 •其他描述:
平台设有评分系统,可以根据学生实验操作的具体过程进行自动评分,评分项目包括 知识得分和操作得分,重点考核学生对设定知识点和操作技能的完成时间和质量。评分结 果按100分计算。
• 如报告负责人、报告流程、报告内容、报告时间等要求
(2)出发前物资准备技能,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技能
1食物中毒的特点2.人与环境的关系
1食物中毒的特点2.人与环境的关系
1、食物中毒的特点
(1)由于没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染过程,所以导致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
(2)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
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发病与食物有关。
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发病曲线在突然上升之后呈突然下降趋势。
(4)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有传染性。
2、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
①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动态平衡。
②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地壳和人体血液中化学元素
丰度相关。
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
①“顺四时而知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
②进化论: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③气候适应:人在某气候条件下生活和工作一段时间后,机体对这种气候的适应能力,包括生理行为、新陈代谢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
食物中毒常见原因与预防
如熟制食品时,使食品的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贮存熟制食品时,将食品的中心温度 保持在60℃以上热藏或在8℃以下冷藏(或冷冻)。
2 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方法
二、预防化学性食物中毒 1、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
用流水反复涮洗蔬菜不少于3次,先洗后切。接触农药的容器、工具等做到物品专用,有 醒目的区分标识,避免与接触食品的容器、工具等混用。
2、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
禁止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钠、亚硝酸钾),避免误作食盐使用。
2 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方法
三、预防真菌性食物中毒 1、严把采购关,防止霉变食品入库; 2、控制存放库房的温度、湿度,尽量缩短贮存时间,定期通风,防止食品在 贮存过程中霉变; 3、定期检查食品,及时清除霉变食品; 4、加工制作前,认真检查食品的感官性状,不得加工制作霉变食品。
2 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方法
四、预防动物性食物中毒 1、河鲀引起的食物中毒;
禁止采购、加工制作所有品种的野生河鲀和未经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的河鲀。
2、鲐鱼引起的食物中毒;
采购新鲜的鲐鱼;在冷冻(藏)条件下贮存鲐鱼,并缩短贮存时间;加工制作前,检查 鲐鱼的感官性状,不得加工制作腐败变质的鲐鱼。
2 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方法
2 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方法
一、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1、防止食品受到病原菌污染、控制病原菌繁殖和杀灭病原菌; 2、避免污染。主要指避免熟制后的食品受到病原菌污染;
如避免熟制后的食品与生的食品原料接触;从业人员经常性清洗手部,手部消毒;保持 餐饮服务场所、设施、设备、加工制作台面、容器、工具等清洁;消灭鼠类、虫害等有害生 物。
产生毒素。如霉变的谷物、甘蔗等含有大量真菌毒素。
机关食堂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2)
机关食堂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一、背景由于机关食堂承担了大量员工的用餐服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然而,即使在严格的食品安全措施下,食物中毒事件仍有可能发生。
机关食堂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旨在帮助机关食堂应对此类紧急情况,保证员工健康安全。
二、应急准备1. 建立应急团队机关食堂应设置专门的应急团队,由食堂管理人员、厨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组成。
应急团队成员需接受应急处理培训,了解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并熟悉预案的执行步骤。
2. 保障应急物资食堂应随时储备应急物资,如急救箱、消毒剂、紧急联系信息等。
食堂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应急物资的完整性,并确保其易于获取和操作。
3. 制定紧急联系清单食堂管理人员需要制定一份清单,列出应急情况下需要联系的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联系信息,包括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卫生医疗机构、毒物控制中心等。
三、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流程1. 发现食物中毒疑似病例•当员工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应立即报告食堂管理人员。
•食堂管理人员应迅速记录症状、就餐时间和食物种类,并通知应急团队成员。
•食堂管理人员应引导员工就医,并将病情报告食品卫生监管部门,请求协助调查。
2. 暂缓供应和销毁食物•在发现食物中毒疑似病例后,食堂管理人员应立即暂停供应相关食品,并将剩余食物封存起来。
•食堂管理人员应与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协商,确定如何安全销毁已供应的食物,以防止进一步感染。
3. 指导员工妥善处理•食堂管理人员应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咨询,并阐明食物中毒事故的处理措施。
•食堂管理人员应加强员工教育,提醒员工在遭遇类似事件时及时就医并报告。
4. 协调与合作•食堂管理人员应与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卫生医疗机构等相关单位合作,共同调查病因、控制疫情扩散并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
•食堂管理人员应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组织媒体宣传,以便及时提醒其他人员注意食品安全。
5. 事后总结与改进•食堂管理人员及应急团队成员应及时总结应急处理的效果,发现问题并做出改进措施。
(09-2)学校食物中毒处理和案例分析
四、从该事件中我们应吸收的经验 教训;
• 存放条件不当
课间餐扬州炒饭所用的米饭为9月28日 晚蒸煮后用塑料盆盛装后放置食堂就餐大 厅内的就餐台上存放,违反《餐饮业和集 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第二十一条第 (六)款“在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 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 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
现场查看;当时约有10多名学生在医务室输
液,基地主诊医生说:“他是医学院毕业的”,
现场未能出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未能出
示《行医许可证》、上岗证,连居民身份证也未
能出示。
• 三、军训基地负责人、当地卫生部门意见 • 都认为深圳的学生娇气,可能是水土不服。
• 四、处理方法措施;
• 1、症状较明显者送附近人民医院诊治, 症状稍轻的由学院医务室医师进行诊治, 送药看服到口;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系
案例一
一、判断该事件是否是应怀疑 食物中毒?
•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GB14938—94)
•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
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
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
性、亚急性疾病“称为食物中毒”。
•
从这一定义不难理解,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
胃肠炎;因吃了某种食品(鱼、虾、牛奶等)而
发生的免疫变态反应性疾病;经食品而感染的肠
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都不属于食物中
毒的范围。
二、处理方法措施
• (二)报告上级: • 1、校医向卫生部门报告 • ①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地址和时间; • ②中毒人数,主要中毒症状; • ③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
临床《预防医学》第五章《食品安全与食物中毒》检测二
临床《预防医学》第五章《食品安全与食物中毒》检测二一、单选题(每个2分)1.粮谷的安全水分为() [单选题] *2.肉、蛋等食品腐败变质后有恶臭,是哪种成分所致() [单选题] *3.亚硝酸盐引起中毒的机制是() [单选题] *4.下列属于嗜盐性细菌的是() [单选题] *5.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我国最多见的是() [单选题] *6.河豚毒素最主要的毒作用是() [单选题] *7.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 [单选题] *8.毒蕈中毒时,应特别注意() [单选题] *9.200吨花生油被黄曲霉毒素污染,急需去毒,首选措施为() [单选题] *10.马铃薯储存不当时产生、菜豆、金针菜中分别含有的毒素是() [单选题] *11.我国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是() [单选题] *12.河豚鱼中的河豚毒素() [单选题] *13.毒蕈中毒的4种类型中,不包括的是() [单选题] *14.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 [单选题] *15.以下不属于N-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物的是() [单选题] *16.毒蕈中毒的常见原因是() [单选题] *17.河豚鱼中河豚毒素含量最多的器官是() [单选题] *18.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是() [单选题] *19.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机制不同,下列正确的是() [单选题] *20.河豚鱼中毒的防制措施,关键的是() [单选题] *21.食物中毒现场工作,首先是抢救病人,其次应该是() [单选题] *22.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错误的是() [单选题] *23.耐热性最强的食物中毒病原是() [单选题] *24.食物中毒调查的目的主要是() [单选题] *25.在夏秋季,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
变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与细菌性痢疾的根本区别是() [单选题] *26.确定食物中毒的可疑食物是根据() [单选题] *27.当前,我国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食品是() [单选题] *28、亚硝酸盐的食物来源不包括() [单选题] *29、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引起() [单选题] *30、引起食物中毒不表现为胃肠道症状的病原是() [单选题] *31、河豚毒素的特点是() [单选题] *A2型题1.某村一家8人,吃了自制的豆酱后,1~2天内相继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之后出现视力模糊、复视,咀嚼、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头下垂等症状,但神志清楚。
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预案范本(2篇)
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预案范本一、概述食物中毒是指因摄入或接触有毒的食物或食品导致的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的紧急救援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和促进公共卫生的重要措施。
本文旨在制定一份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预案,以便在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时能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进行救援。
二、应急救援组织与责任1.成立食物中毒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协调和组织救援工作。
2.指挥部由卫生部门、疾控中心、公安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等相关部门组成,各部门负责各自职责。
3.救援行动全部由指挥部统一指挥,各部门互相配合,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应急救援程序1.接报和预判一旦接到食物中毒报警,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封控立即封控受感染的区域,确保中毒源不再扩散。
同时,派遣专业人员对中毒食物进行采样检测,找出中毒源头。
3.救治受害者的救治是应急救援的重点。
在救援现场设立临时医疗站,分别对轻伤者和重伤者进行救治。
a)对轻伤者:- 隔离受害者,防止交叉感染。
- 给予受害者清水漱口,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 迅速送往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b)对重伤者:- 实施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术等。
- 迅速将伤者送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
4.调查与处理同时进行调查工作,明确中毒源头和责任单位。
根据中毒食物的来源进行调查,追溯产品和供应链。
5.媒体宣传与公告及时向公众发布中毒信息,告知大家中毒食物的特征和相关预防知识,以及受害者的救治情况。
6.恢复与防范确保中毒场所彻底清洁和消毒,同时加强中毒事件的防范工作,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监管措施,以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四、应急救援措施1.建立中毒救治专家团队,以确保救治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2.配备足够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充分准备救援所需的物资。
3.建立中毒事件紧急通信机制,保障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
4.对受害者进行溶液补充,以稀释体内毒素。
5.根据不同症状,给予受害者相应的抗中毒药物治疗。
五、应急救援演练与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以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开展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救援技能。
卫生学教材食物中毒及职业中毒案例答案 (2)
一某年8月13日上午11时,家住某市城南区的李某出现发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而急诊入院。
体检发现:体温39.5℃,腹部有压痛,大便为水样便,带有粘液。
此后,居住其周围的一些居民因同样的症状体征入院就诊。
到16日夜间12时,同辖区内共有59户,117人因相似的症状体征到医院住院或门诊观察治疗。
1. 医院门诊医生接到第一例病人时,首先可能会作何诊断?当同天接到数例相同症状体征的病人时,应如何考虑?如何处理?1.医院门诊医生接到第一例病人时,首先根据临床症状可能会诊断为急性或病毒性胃肠炎待查收住入院。
但当同一天接到数例相同症状体征的病人时,则应考虑食物中毒的可能。
因此,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的同时及时报告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对病人的急救治疗主要包括:(1)急救:催吐、洗胃、清肠;(2)对症治疗:治疗腹痛、腹泻;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抢救呼吸衰竭;(3)特殊治疗:一般不须应用抗菌药物。
症状较重考虑为感染性食物中毒或侵袭性腹泻者,应及时选用抗菌药物,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中毒一般不用抗生素,以补液、调节饮食为主。
对肉毒毒素中毒应及早使用多价抗毒素血清。
2. 如果怀疑是食物中毒,应如何处理?(1)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的同时及时报告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包括:停止食用中毒食品;采取病人标本,以备送检;对病人的急救治疗(2)对中毒食品控制:保护现场,封存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追回已售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3)对中毒场所采取的消毒处理3. 按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原则,你认为食物中毒的调查必须包括哪些工作?必须开展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对病人、同餐进食者的调查和对可疑食品加工现场的卫生学调查。
(了解中毒发生的时间、经过、中毒人数及严重程度,初步确定中毒的可疑餐次和食品。
了解食品加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加工环节可能出现的原配料问题、加工场所卫生问题及违规操作问题。
预防食物中毒制度[2]
预防食物中毒制度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
食品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身体上的危害,还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保障人们的健康安全,各国政府都建立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包括预防食物中毒制度。
什么是预防食物中毒制度预防食物中毒制度,即是指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和使用过程中,预防食品中毒事件发生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其目的是通过加强全过程风险控制以避免食品中毒事件,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预防食物中毒制度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预防食品中毒的生产录控制度为了保证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各生产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对生产流程中所有环节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监控。
包括从原材料的选择到生产加工的每个环节,以及检测和质检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
生产企业还应该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制订相应的预防控制计划、保持记录和数据,并定期进行复查和整改。
2. 预防食品中毒的运输控制制度在运输环节中,各种食品容易受到物流条件限制而泄露、受潮、变质,从而造成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因此,为了避免发生中毒事件,保障食品运输安全,我们需要建立起严格的运输控制制度。
这个制度的要求是碰撞控制、包装标识、保温冷藏、倒卸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3. 预防食品中毒的销售控制制度在销售环节中,食品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诸如不合格食品、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等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建立起销售控制制度,对食品进行集中管理,要求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必须具备相应的经验和认证。
4. 预防食品中毒的消费者控制制度消费者是食品安全的最终受益人,也是食品中毒事件的承受者。
建立消费者控制制度,对消费者进行食品教育和健康知识的提升,教导消费者正确的购买、制作和储存食品的方法,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预防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此外,应该引导消费者对于不合格食品、过期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的检测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