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1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明的心理健康成长之路》
小明是一名充满好奇心和热情的小学生,他在学习上一直非常努力,但是最近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他变得越来越沉默,不愿意和同学们交流,也经常抱怨头疼或者肚子疼。
小明的老师和家长都很担心,他们意识到小明可能需要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
为了帮助小明,学校决定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首先,学校邀请了专业心理老师来给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课程里,学生们学习了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应对压力和焦虑,以及如何和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课程中还包括了一些简单的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
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组织了一些心理健康活动。
比如,在课间时间安排了一些轻松愉快的游戏,让学生们释放压力和放松心情。
学校还开展了一些家长参与的活动,让他们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学习如何在家中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在这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下,小明逐渐开始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和快乐。
他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也更加愿意和同学和老师交流。
学校老师和小明的家长也意识到,除了学习成绩,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学校更加重视了学生的心理状态,而小明也渐渐走上了心理健康成长之路。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0个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0个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一、背景介绍:小同,男,12岁,比较自由散漫,父母工作比较忙,虽然对孩子的教育很关注,但是因为缺少方法,也显得无能为力。
该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经常发呆,与同学相处,别人稍微触犯他,他就会报以拳脚,而且,该生对老师的教育常常抱以漠然的态度。
二、原因分析:经过和他父亲的交谈,侧面了解到他的父亲不太管教,回家时对该生所做的错事缺乏教育方式方法,常常是一味的打骂,同时他母亲对该生却很是溺爱,父亲的粗暴造成了他的固执和任性。
另外,孩子的几位前任老师多次教育,没有什么效果,对孩子也感到无能为力。
家长的批评责骂溺爱,老师的无能为力,更让孩子得寸进尺。
三、辅导过程:孩子所有的外在表现,是其内心的反应,所以,教育要从心入手。
第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感,使他的父亲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每周五家长来接孩子,我都要同他交流孩子在学校在家的表现,交流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渐渐不再那么倔强。
第二: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群众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同学不愿意与他玩耍,他对老师的询问也是一问三不答,故意装作不明白的样貌。
我明白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
他不愿意开口,我也不着急,而是主动与之接近,慢慢缩短心理距离,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冷漠。
慢慢地,他不再那么抵触,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了。
第三:协同各科任老师,在课堂上,多创造一些给他表现的机会。
课后,多给他补习。
孩子这种性格的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的构成,其实归根到底是学习成绩的差导致的。
学习差,父亲责骂,学习差,老师责怪,学习差,自己自暴自弃……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们多次为他带给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
《小狮子的自信心》
小明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平时非常听话乖巧,但是在班上却总是不敢开口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连回答老师的问题都显得紧张。
这让他的老师和家长都很担心,觉得他的自信心有些不足。
为了帮助小明树立自信心,学校开展了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在课程中,老师向学生们讲解了自信心的重要性,并通过一系列的案例让学生们了解到不自信会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其中一节课上,老师向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小狮子的故事。
故事里,小狮子因为曾经失败的经历,丧失了自信心,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勇敢和强大。
但是在一次远足活动中,小狮子遇到了困难,身边的朋友们都鼓励他勇敢面对,最终小狮子克服了困难,并且感到了自己内心的力量和勇气,重新获得了自信。
在课后,小明向老师倾诉了自己的内心困扰,老师耐心地倾听了他的心声,然后鼓励他要相信自己,勇敢面对困难。
同时,老师还在日常的教学中给予小明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逐渐树立自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渐渐地开始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勇气,他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更积极地参与班级和校园的活动。
他的成绩也在慢慢提升,家长和老师都为他的进步感到
高兴。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老师的关心与辅导,小明逐渐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树立了更强的自信心。
他学会了勇敢面对困难,也更乐观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这个案例也让其他的同学们受益匪浅,他们也逐渐明白了自信心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如何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活动12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001一、活动主题: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二、班级:二年级二班三、活动目标:1、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四、活动准备:1、课件(名言、图片、音乐等)。
2、心理小测试题。
心理专家的牌子夹3、学生带好笔。
学生奖品4、相应材料(4*55)5、小花50朵,大花1朵五、活动过程:(一)快乐篇(学生绘画,背景音乐一)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学生拿起老师为他们各自准备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花。
(老师拿起花)师: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己,花是美丽的,你同样是美丽的。
(老师放下花)人人都说生命如花,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
2、(点击课件,快乐篇):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要有花开过程的动感美)师(手指画面):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
生命如花,你手中那朵美丽的小花仿佛就是你自己。
(点击课件,返回到主界面)师:人就像花儿一样,并非一路全是阳光和雨露,难免要经历“虫害”“风雨”,那如何让我们这一朵朵小花在风雨后绽放得更美丽呢?3、揭示主题: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教师口述课题,贴大花)师:把我们的心交给这句话,和老师一起慷慨激昂地说,……(教师手指课题)(二)彩虹篇1、师:如果每次你都能战胜挫折,那挫折将成为你成长的宝贵财富,我们相信,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看!2、(点击课件)女排姑娘的故事(三个阶段)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师:中国女排重新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靠的是女排姑娘们顽强的毅力、奋力拼搏的精神和一次次不怕输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听说陈忠和教练和女排姑娘们最喜欢唱一首歌!师:对!《阳光总在风雨后》(三)升华篇师:老师课前收集了一些关于挫折的名人名言。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小明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最近他的老师发现他在课堂上变得越来越沉默,不再像以前那样活泼好动。
在课堂上,他总是低着头,不愿意与同学交流,也不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
在课外活动中,他也总是一个人玩耍,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一起参与游戏。
老师对他进行了一些询问,发现他在家里也变得不爱说话,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玩手机或者看电视。
经过和小明交流,老师发现小明最近一直在家里受到父母的争吵影响,他们经常为一些琐事争吵不休,让小明感到很害怕和焦虑。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小明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他变得沉默寡言,不愿意与人交流,甚至出现了一些焦虑情绪。
针对小明的情况,老师和学校心理辅导员进行了沟通,决定给予小明一定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首先,学校安排了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与小明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引导他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小明逐渐打开了心扉,表达了自己的内心状况,也逐渐释放了一些负面情绪。
除此之外,学校还邀请了小明的家长参与到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帮助他们了解小明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改善家庭环境,减少争吵和冲突,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通过家校合作,小明逐渐感受到了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关爱和支持,他的心理状态也逐渐得到了改善。
在学校的帮助和家长的支持下,小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和开朗,他开始愿意与同学交流,也愿意参与到课堂和课外活动中。
他的成绩也逐渐有所提高,整个人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学校和家长的关心和帮助对小明的心理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让他重新找回了快乐和自信。
通过小明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家庭和学校都应该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只有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让小学生健康成长,享受快乐的童年时光。
希望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0个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0个心理健康教育案例20个center; text-indent: 0px;” data-filtered=“filtered”>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一、背景介绍:小同,男,12岁,比较自由散漫,父母工作比较忙,虽然对孩子的教育很关注,但是因为缺少方法,也显得无能为力。
该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经常发呆,与同学相处,别人稍微触犯他,他就会报以拳脚,而且,该生对老师的教育常常抱以漠然的态度。
二、原因分析:经过和他父亲的交谈,侧面了解到他的父亲不太管教,回家时对该生所做的错事缺乏教育方式方法,常常是一味的打骂,同时他母亲对该生却很是溺爱,父亲的粗暴造成了他的固执和任性。
另外,孩子的几位前任老师多次教育,没有什么效果,对孩子也感到无能为力。
家长的批评责骂溺爱,老师的无能为力,更让孩子得寸进尺。
三、辅导过程:孩子所有的外在表现,是其内心的反应,所以,教育要从心入手。
第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感,使他的父亲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每周五家长来接孩子,我都要同他交流孩子在学校在家的表现,交流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渐渐不再那么倔强。
第二: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群众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同学不愿意与他玩耍,他对老师的询问也是一问三不答,故意装作不明白的样貌。
我明白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
他不愿意开口,我也不着急,而是主动与之接近,慢慢缩短心理距离,消除他内心的焦虑和冷漠。
慢慢地,他不再那么抵触,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了。
第三:协同各科任老师,在课堂上,多创造一些给他表现的机会。
课后,多给他补习。
孩子这种性格的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的构成,其实归根到底是学习成绩的差导致的。
学习差,父亲责骂,学习差,老师责怪,学习差,自己自暴自弃……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们多次为他带给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平时表现活泼好动,与同学们相处融洽。
然而,在近期,小明的父母发现他变得比以前沉默寡言,情绪低落,
不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与同学交流。
为了帮助小明恢复情绪,学校决定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学校安排专业心理老师对小明进行个别辅导,了解他的内心感
受和问题所在。
在交谈中,小明提到他感到压力很大,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心理老师通过倾听和共鸣,让小明感到被理解和支持,与他渐渐建立
了信任关系。
在进一步的探讨中,心理老师发现小明因为学习成绩的压力倍感焦虑。
小明认为自己的成绩不如一些同学好,觉得自己很无能。
心理老师便给小
明讲解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学习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的
观点,希望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与小明的交流,心理老师与小
明商量制定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寻求父母
和老师的帮助,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恢复了正常的情绪。
他重拾了积极向
上的态度,重新融入了学校生活中。
小明的父母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
动表示了赞赏,并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的重要性。
通过专业的辅导和系统的教育,学生
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从而提高
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关注。
以下是一则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明是一名小学生,生性比较胆小,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的同学不喜欢和他玩,觉得他很怪异,老师也常常批评他不好好听讲。
小明的心理问题得到了关注,学校安排了心理教育老师与他谈心。
经过多次交流,心理教育老师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原来,小明的父母从小就很严厉,对他的管理也很严格,这让小明感到束缚和压抑。
他一直没有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关爱,感到无助和失落。
心理教育老师制定了相应的心理干预计划,安排小明参加一些小组活动,与学生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
同时,她还与小明的父母交流,让他们给予孩子更多更合适的支持和关爱。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摆脱了心理问题,表现越来越好。
他的成绩提高了,研究积极性也提高了,同学们也开始主动找他玩。
小明的父母也逐渐明白了如何与孩子相处,建立了良好的家庭关系。
此案例是一个成功的心理干预案例,通过心理教育的方法,成功地帮助小明解决了心理问题,提高了他的心理素质。
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作者:陈勇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2012年第12期一、基本情况徐欢,三年级学生,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差,注意力严重不集中,属于多动症。
二、具体表现1.无论什么时候,即使在一些严肃的场合,他总是自言自语,好像周围什么也没有,只陶醉于自己的小天地之中。
2.对学校的一切制度都熟视无睹,从来不戴红领巾,自由散漫,对学习没兴趣。
3.上课经常傻笑,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4.经常打人、骂人,常常把同学的书本撕坏。
5.作业几乎不写,即使写也是写得一塌糊涂。
三、家庭背景父母分居多年,该生与母亲一起生活。
母亲脾气暴躁,对该生要求严。
该生比较任性,叛逆心强。
四、原因分析家庭环境造成了他自由、放纵的性格。
父母分离对他造成很大伤害。
从小失去家人的爱护,使他的心灵留下阴影,害怕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因此想方设法搞一些恶作剧引起大家的重视。
但由于经常犯错误,经常受到大家的指责批评,使他变得更加顽固。
五、采取的措施(1)教师应经常关爱他,使他感受到教师没有抛弃他。
安排他和比较活泼的同学同桌,安排他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让他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2)不断地表扬、鼓励他,培养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逐渐让他改掉作业拖沓的毛病。
(3)定期与家长联系,交换教育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
同时针对他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与家长一齐商量对策,通过正常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手法积极予以治疗,以辅助他身心健康成长。
(4)及时反馈在校情况,指导教育方法,以争取家长多方面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对他的转化工作。
六、教育启示在教学中,教师要对问题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呵护。
要用爱心去滋润学生幼小的心灵,细心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需要我们花更大的耐心和更多的时间去教育。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辛家庵学校)□责任编辑:许雅健。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典型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_典型案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过渡时期,很多心理问题都在这一时期产生萌芽或得以发展,密切关注孩子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于孩子一生的身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案例背景:我班学刘存福,男,学习成绩优良,但学习习惯非常不好,对自己不能做到严格要求,做事比较散漫。
平时作业本上经常有大片的污渍,与他隽秀的字迹十分不符;同时刘存福的课堂常规很不好,上课总是做小动作,不积极回答问题。
而且更让人头疼的是,老师怎么说都不管用,刘存福仍然我行我素,好像丝毫不受老师、家长等外界因素的干扰。
干预策略:通过我对刘存福的观察和分析,我认为他是一个内心回避失败的动机十分强烈的孩子。
回顾自己以往对他的教育,我总是带着情绪去进行说教,孩子内心感到十分反感,当然更不用说接受并改正了。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更加确定了之前的猜测,并得出结论,以前的教育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比如当他犯错的时候,我的目光和注意力都集中在他的错误上,在对孩子不断说教的过程中强化了孩子的失败体验,让他较少地体验到自豪感和满足感。
我通过对学生规避失败的学习动机的观察发现,很多成绩优秀的“优生”并没有因为学习而体验到很多乐趣,而是处于一种过度紧张状态,他们学习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优生地位,而不是为了充实知识,因此这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会不断下降,把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外界因素,而很少采取积极的行动去争取成功,被动地等待失败。
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取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因此要想改变回避失败的学生的现状,需要从改变教师的人才观入手。
我首先更正自己和家长的观念,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与家长达成了共同的培养目标:不再一味关注他的学习成绩,而是关注他的学习体验以及掌握的学习方法;给他设立合理的目标,让他充分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取得成绩后及时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意识到自己的主观努力才是获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争取把他的回避失败的学习动机转化为追求成功的学习动机。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案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案例
《敏感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一些特殊案例需要特别关注,比如那些敏感的孩子。
这些孩子可能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而且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一所小学里,有一名特别敏感的女孩,她的名字叫小薇。
小薇总是在班级里表现得很沉默,不善于和同学交流,甚至在遇到一点小挫折时就会泪流满面。
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担心她,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她。
为了帮助小薇,学校决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为小薇设计了一些专门的课程,让她了解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学会正确地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
同时,学校还邀请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和小薇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让她有机会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心理健康的出路。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小薇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她不再那么沉默和孤僻,而是愿意和同学们交流和玩耍,也学会了更好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感。
她的成绩和情绪状态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成为了班级里的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敏感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的。
只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帮助,他们才能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学校和家庭能够关注这个群体,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快乐的成长环境。
三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三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案例一:小明的自信心
小明是一个典型的内向孩子,他在学校里常常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担心别人会嘲笑他。
他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注意到了他的这种情况,并开始通过一些活动慢慢培养他的自信。
老师首先让小明参与一些小组讨论活动,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这种方式,小明开始逐渐熟悉和享受表达自己的过程。
然后,老师又安排了一些小型的演讲活动,让小明在同学面前分享他的想法和经历。
这些活动让小明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案例二:小红的情绪管理
小红是一个情绪波动很大的孩子,她常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大发脾气。
她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注意到了她的这种情况,并开始教她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首先,老师教她识别自己的情绪,让她知道何时自己开始感到生气,并尝试找出引发生气的原因。
然后,老师教她一些冷静的技巧,比如深呼吸、倒数等。
通过这种方式,小红逐渐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开始更加冷静地处理问题。
案例三:小华的同理心
小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但他常常因为自己的优秀而看不起其他同学。
他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注意到了他的这种情况,并开始教他如何培养同理心。
老师首先让他参与一些团队活动,让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而不仅仅是研究成绩。
然后,老师还让他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让他亲自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喜悦。
通过这样的活动,小华开始明白到他人的感受,他的同理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以上的案例都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孩子们才能更好地研究和成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共10个)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一(共10个)一年级开学了,我班有一个小女孩,她小小的个子,每天来上学时,总是躲在妈妈的身后,不肯放手,她那大大的眼睛警惕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流露出那份惊恐和不安。
她不爱说话,课堂上也不发言,在学生齐读齐唱时,她只是默默地坐着,课间操也不做,只是静静地站着,脸上丝毫没有笑容。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这孩子从小胆子就小,在幼儿园时做操都不跟,在家依赖性强。
个案处理: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她,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
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
一、尊重她,帮助她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自信。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
作为老师应该认识到从幼儿园到小学,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学习上不适应,生活上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把这个时期称之谓“断乳期”,作为班主任老师如何做好这个过渡我认为非常重要。
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有些甚至到了过于敏感的程度。
在学校,他们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只要稍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就会变得自我封闭。
要纠正她的这种不良行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保护好她的自尊心,帮助她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
我主要采取以下方式方法:1、在思想上开导她,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如告诉她,老师和同学都很爱他。
老师就是她的好朋友,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和老师说,老师会帮你的。
她拼音学得不够好,就鼓励她说她很聪明,只要稍加努力,上课大声读就可以取得好成绩。
同学、老师都会帮助她,和她一起努力的。
每次做课间操,我都会到她旁边,告诉她,其他同学也和她一样不会做,都是跟着领操的大姐姐乱做,没关系的,只要动起来就好。
2、注意多表扬,不“语罚”。
用引导代替讥讽,用表扬代替批评可以使她看到希望,增强自信。
在教育过程中我注意对她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小学
《美好的内心世界》
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最近在班上出现了一些情绪问题,老师觉得有必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于是,学校安排了一次专门的主题班会,邀请了心理咨询师来给学生们做心理健康教育。
在班会上,心理咨询师首先给孩子们讲解了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为什么心理健康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解了情绪管理的相关知识,告诉他们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并且学会正确的表达和处理情绪。
此外,他还和孩子们分享了一些轻松愉快的情绪调节方法,比如做运动、听音乐、玩游戏等等。
在课程的最后,心理咨询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给孩子们:“你们
有什么困扰需要帮助吗?”小明主动举手,他向心理咨询师和
全班同学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困扰,并表示需要帮助。
心理咨询师和其他老师都给予了小明很多鼓励和支持,同时也告诉他可以随时找到他们谈心。
经过这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小明的情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班级氛围也变得更加融洽和和谐。
学校也针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了心理辅导服务,并制定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以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建立健康的内心世界。
通过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们认识和控制自己
的情绪,培养积极的心态,提升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15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15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精选篇1)【教学目标】:1、认识、体会、表现人类常见的各种情绪。
2、初步学会调节情绪,使自我经常拥有欢乐的情绪。
【教学目的】:1、让孩子从小逐渐认识自我,认识自我的情绪,并学会初步的调节,使自我经常拥有欢乐的情绪。
2、让孩子在简单、愉悦的氛围、情绪中认识、体会、表现一些常见的情绪:“喜、乐,怒、哀、惧”。
【教学方法】:游戏法,表演法,情景教学法【教具】: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等【教学过程】:步骤一、课前谈话:这天对教师来说是个开心的日子,因为立刻要放暑假了,那么同学们这天感觉怎样样呢?(高兴、紧张、害怕、欢乐……)步骤二、游戏导入,体会情绪我们就先来做个游戏吧!“击鼓传花”。
小组进行传花,先把花放在第一组第一个同学处依次向其他同学传,音乐停轮到谁谁就得表演节目。
(采访:表演了节目和没表演节目的同学分别感觉如何)(学生得到了失望、兴奋、喜悦等各种情绪体验)步骤三、认识情绪1、采访:访问此刻的学生的情绪怎样?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指出这就是情绪。
(板书:情绪)2、情绪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教师经过仔细观察,把这些情绪都拍摄下来了,(课件逐一出示各种情绪人的画面,带声音):高兴、悲哀、生气、害怕、烦恼他的情绪怎样?(高兴)从什么地方看出他很高兴?(板书:表情、动作、声音)想象一下,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呢?逐一出示图片,再辨情绪,从什么地方看出他的情绪?想象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3、你还能列举出其他情绪吗?(愤怒、紧张、难过、好奇、兴高采烈……)步骤四、体验、表现情绪1、游戏一:摸礼物教师这天带来了两个盒子。
有几件礼物送给大家,要你自我用手伸进盒子里去取。
(两个盒子,分别请两位同学上去取)(盒子一:小鸭盒子二:空的)体验情绪:你想明白里面有什么礼物吗?“好奇”的情绪,着急的情绪手伸进盒子之前“紧张”的情绪,期盼的情绪手触摸到礼物时“疑惑、紧张或害怕”的情绪,兴奋的情绪拿出礼物时“高兴或害怕”的情绪边进行教师边采访,此时的情绪怎样?他们在取礼物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各种情绪。
小学心理健康案例
小学心理健康案例
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最近在学校表现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行为。
他
经常会突然大哭大闹,有时候还会打人或者摔东西。
在课堂上,他也变得越来越不安静,总是难以集中注意力,经常会在课堂上注意力涣散,做事情也不够细心。
老师和家长都很担心,觉得小明可能有心理健康问题。
经过一番观察和了解,小明的家长发现,最近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小明的爷
爷因病去世了。
小明和爷爷的关系非常好,他对爷爷的离世感到非常伤心,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家长的鼓励下,小明开始和家人交流自己的感受,慢慢地情绪也开始好转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少见。
他们可能因为家庭变故、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而产生心理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家长和老师都需要给予关注和帮助,帮助孩子们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地表达和应对情绪。
除了家庭和学校的关怀外,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得到专业的关注。
学校可
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们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学会应对压力和困难。
同时,学校也可以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此外,家长也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和生
活中的情况。
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的情绪表现,要及时和孩子进行沟通,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总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家庭、学校和社会
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案例背景
在现代社会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家庭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交媒体的普及,儿童面临着各种心理困扰和挑战。
因此,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案例描述
小明是一名8岁的小学生,他在学校中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自卑情绪。
他经常退缩,不敢与其他同学交流,也缺乏自信心。
这些问题对他的研究和社交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教育策略
为了帮助小明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以下是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建议:
1. 建立支持系统:与小明的家人和学校老师合作,建立一个支
持小明的系统。
家庭和学校的积极参与对于小明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2. 倾听和理解:倾听小明的需求和感受,了解他的痛苦和困扰。
通过与他进行真实的对话,让他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3. 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向小明和他的家人提供关于心理健康的
知识和技巧。
教导他们如何应对压力、克服焦虑,并提供积极的心
理康复方法。
4. 社交技巧培训:为小明提供社交技巧培训,帮助他建立自信、与他人交流,并参与到集体活动中。
这将有助于提高他的社交能力
和自信心。
5. 建立积极心理健康环境:为小明创造一个积极的心理健康环境,包括支持和鼓励他的家庭和学校。
结论
通过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我们可以帮助小明改善他的心理健康状况,使他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增强自信心,改善学习和社交能力。
这个案例展示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教育策略。
我们应该关注并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以保护和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精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精选案例一:小明的学习焦虑小明是一个六年级的学生,他平时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但是最近他变得越来越焦虑。
每次前一天晚上,小明总是无法入睡,他经常担心第二天考试会不及格。
即使是考试成绩不错,他也会对自己的表现感到不满意,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小明的家长注意到他的变化,并决定寻求帮助。
解决方案:1. 和小明沟通:家长可以和小明坐下来,安静地倾听他的担忧和焦虑。
了解他对学习的期望和压力来源,以及他对自己表现的期望。
2. 建立一个支持系统:家长可以和小明一起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帮助他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也可以寻找其他有类似体验的同学或老师,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3. 教导应对压力的方式:家长可以教导小明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技巧、合理规划学习时间等。
同时也要教他如何对待挫折和错误,鼓励他学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而不是过分自责和抱怨。
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小明的焦虑情绪持续存在并严重影响他的生活和学习,建议家长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以获得更深入的帮助和指导。
案例二:小花的自信心问题小花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女孩,她在学习上成绩不错,但是她总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
比如,她总觉得自己画得不好,不敢参加画画比赛;每当有人夸奖她时,她总是觉得别人只是开玩笑,不相信夸奖是真心的。
小花的老师观察到了她的问题,并决定采取措施帮助她建立自信心。
解决方案:1. 建立共情和支持:老师可以和小花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倾听她的想法和感受,了解她对自己能力的认知。
同时,要表达对她的支持和鼓励,让她感受到有人在乎和支持她。
2. 发现和培养小花的潜力:老师要帮助小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并根据她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她参加与之相关的活动。
比如,如果小花喜欢绘画,可以组织一些小绘画活动,让她参与其中,并获得肯定和鼓励。
3. 鼓励小花尝试新事物:老师可以鼓励小花尝试一些新的事物和挑战,帮助她接触到不同的经验和成功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家庄联小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案例
付某,男,10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单亲家庭。
她和母亲一起生活。
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
原因分析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他俩都是再婚的,但他父亲仍不珍惜这段婚姻。
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
二年前,父母又离了婚,使他受到很大打击,加上母亲常常在儿子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
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
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
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她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
还设法
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工余时间回来看看儿子,多点关心他,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
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
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
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
“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
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
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
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
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
”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
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
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
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
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
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
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
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
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
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
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
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
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四、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他还不愿上学,我去到他家里时,老躲着不见,或是一问三不答。
我知道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
我不急也不燥,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地给他讲班里发生的趣事,讲同学们是多么希望他回到学校,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
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她内心的焦虑和冷漠。
同班级同学知道这种情况之后,主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陪他聊天,给他讲讲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慢慢地,他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渐渐地露出了一丝向往。
此后,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渐逐渐地出现在教室里。
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他重新振作的契机。
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他。
开始,他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结果他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
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
和上进心。
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五、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生存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题,而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优良的素质。
人的素质结构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构成,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
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
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
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
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
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
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