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设计课题的确定

合集下载

《确定设计课题导学案》

《确定设计课题导学案》

《确定设计课题》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设计课题选择的重要性和意义;2. 掌握确定设计课题的方法和步骤;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内容:1. 什么是设计课题?设计课题是指在设计领域中,对特定问题或主题进行钻研和分析,以便解决实际问题或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

设计课题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实际效果。

2. 设计课题选择的重要性和意义:设计课题选择的曲直直接干系到设计方案的成功与否。

一个好的设计课题可以激发设计师的创造力,提高设计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而一个不合适的设计课题则可能导致设计作品无法实现预期效果,甚至失败。

3. 确定设计课题的方法和步骤:(1)明确钻研目标和范围:起首要明确设计课题的钻研目标和范围,确定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或实现的目标。

(2)调研市场和用户需求:通过调研市场和用户需求,了解目标用户的喜好和需求,为设计课题的选择提供依据。

(3)分析竞争对手和行业趋势:分析竞争对手的设计作品和行业发展趋势,找出设计领域的热点和未来趋势,为设计课题的选择提供参考。

(4)确定设计课题:根据以上调研和分析的结果,确定最终的设计课题,确保设计课题具有实际意义和市场需求。

4. 案例分析:以手机设计为例,通过调研市场和用户需求,分析竞争对手和行业趋势,确定设计课题为“打造一款符合年轻人审美和应用习惯的智能手机”。

通过设计课题的明确和具体性,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把握设计方向,提高设计作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并确定一个设计课题,要求明确钻研目标和范围,调研市场和用户需求,分析竞争对手和行业趋势,最终确定设计课题。

2. 设计方案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确定的设计课题及相应的设计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判和提问,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进修。

3. 实践操作:根据确定的设计课题,开展相应的设计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导学评判: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设计课题选择的重要性和意义,掌握确定设计课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宁综合素质。

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一 第三章 活动手册

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一 第三章 活动手册

第三章体验设计实践活动手册
第一节设计课题的确定
1、请提出三个以上生活中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
2、请依据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的知识、技能、时间、经费、设备等各种条件,确定设计主题(也可以选择别人的主题,说明你选择的原因)。

3、你所设计的产品在功能、大小、安全、外观、耐用性等方面需要达到什么样标准(分别说明)。

项目功能外观结构大小材料工艺特色内

你的设计将可能会受到什么限制?时间限制、成本限制、环境限制等
第二节设计方案的制定
1、收集与所设计产品有关的各种信息(如:产品所用材料、设备、工艺以及市场现状,在选择部件的时候尽量选择标准件)
项目功能外观结构大小材料工艺特色


1
2、根据你收集的信息构思出你的设计方案(可以不只一种),并用草图来表达,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文字进行补充说明。

(设计方案应包括设计图样、设计说明书等)
3、评价(请从相互制约的因素(如质量与成本)或与社会、环境等重大问题有关的因素,或是设计的基本原则,评价同桌的设计方案)
第三节设计的表达与交流
1.图书馆内使用的活动木梯的立体图及待完善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1)请在指定区域绘制出该物体的三视图。

(2)根据立体图所给尺寸,在三视图中标
注出木梯对应的长、宽、高尺寸。

2。

高中通用技术第三章第一节——设计课题的确定

高中通用技术第三章第一节——设计课题的确定

一、发现问题
〔一〕问题的来源: 1.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例如:为了解决进食,人们设计了筷子,西方人创造了刀叉。
一、发现问题
〔一〕问题的来源 2、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坦克的创造
1914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的欧洲战场陷入了僵局。正在英国远 征部队服役的斯温顿中提出,需要制 造一种能够在遍布铁丝网的战场上开 辟道路、翻越壕沟并能摧毁和压制机 枪火力的装甲车来打破西部前线的这 种沉闷僵局
1、观察日常生活,对生活中的人或物的偶然一瞥,都可能引发一个 问题的发现。
微波炉的诞生
微波的产生是源于二 战期间一位雷达工程师对 雷达装置上磁控管具有加 热功能的偶然发现,也正 因为这次偶然的发现,使 人们产生了将微波所具有 的加热功能应用在生活当 中的奇思妙想……
1.用心观察生活
每次洗完衣服后,将成双的袜子挑 拣出来晾挂往往是件烦恼的事。虽 然可以在洗涤之前用饰扣将成双的 袜子固定住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 这种方法容易使洗后袜子变形,穿 得也不舒服。 套洗袜可以有效 地解决以上问题。在袜子生产过程 中,在成双的每只袜子袜口处留下 一道口子。在洗袜子之前,将成双 袜子的脚尖局部分别穿过配对袜子 的口子,一拉形成活结,这样一来, 可以在洗的过程中保持配对。当洗 完后,可以方便解开晾在一起。
开放式 问卷
封闭式 问卷
混合式 问卷
A
B
C
A.开放式问卷。被调查者在表格中根据自己的意 愿填写相关内容。
B.封闭式问卷。被调查者在已设计好的答案中选 择自己最认可的一项。
C.混合式问卷。在一份问卷中,既有开放式要求 的栏目,又有封闭式要求的栏目。
调查问卷 亲 爱 的 同 学 ,尊敬的 家长、 老师:

(完整)《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教学设计与反思

(完整)《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教学设计与反思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初中就已经学过,只不过当时应用不是很多,那么到底有哪些?它们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学习实践中,你还发现了哪些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些问题。

【探究新知】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对于同一个锐角α,存在关系式:1cos sin 22=α+α α=ααtan cos sin理论证明:(采用定义)αααππαααααtan cos sin )(221cos sin cos ,sin 122222==⨯=÷=∈+≠=+∴===+x y x r r y r x r y Z k k rx r y r y x 时,当且 注意:1“同角”的概念与角的表达形式无关, 如: 13cos 3sin 22=α+α2上述关系(公式2)都必须在定义域允许的范围内成立.3据此,由一个角的任一三角函数值可求出这个角的另两个三角函数值,且因为利用“平方关系"公式,最终需求平方根,会出现两解,因此应尽可能少用(实际上,至多只要用一次)。

【巩固深化,发展思维】1.例题讲评例1.已知sin α=-35,且α在第三象限,求cos α和tan α。

解:∵1cos sin 22=α+α ∴cos2α=1-sin2α=1-(-35)2=1625又∵α在第三象限,cos α<0 ∴cos α=-54,tan α=ααcos sin =43例2.已知的其他三角函数值。

求α±≠≠=α),1,0(cos m m m解:若在第一、二象限,则m m m221tan 1sin -=-=αα 若在第三、四象限,则m m m 221tan 1sin --=--=αα例3.化简: 440sin 12-例4.求证:αα+=α-αcos sin 1sin 1cos 2.学生课堂练习教材P66练习1和P67练习2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函数与方程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函数与方程

课题:函数与方程(高三第一轮复习课)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函数与方程》内容。

函数与方程在高中数学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考对函数零点的考查有:(1)求函数零点;(2)确定函数零点的个数:(3)根据函数零点的存在情况求参数值或取值范围。

题型既有选择题、填空题,又有解答题,客观题主要考查相应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主观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函数与方程、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

本节课通过对函数零点的讨论,将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与函数图像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它既揭示了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对函数知识进行了总结拓展,同时将方程与函数图像联系起来,渗透了“数形结合”、“方程与函数”等重要思想。

学情分析:这是一个理科的普通班,学生基础普遍不扎实,学生具有强烈的畏难情绪,且眼高手低。

通过高一高二的知识积累,学生虽然对本节内容有简单的认识,但是时间较长,知识点大多遗忘。

所以,在本课开始前,先通过简单的知识梳理让学生把知识点贯穿起来,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知识点拓展。

设计思想:教学理念:以第一轮复习为抓手,让学生把各个相关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

教学原则:夯实基础,注重各个层面的学生。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师生互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清函数零点、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方程的根三者之间的关系;弄清零点的存在性、零点的个数、零点的求解方法等三个问题。

过程与方法:利用已学过的函数的图像、性质去研究函数的零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及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提高辩证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函数零点,方程的根,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三者之间的互相联系。

难点:零点个数问题,含参数的零点问题。

教学程序框图:教学环节与设计意图:(一)、知识梳理设计意图:第一部分知识梳理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内容,结合相关知识整理出“函数与方程”的知识体系。

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说课稿(农业区位的选择)

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说课稿(农业区位的选择)

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地理276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农业的区位选择》(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的区位选择》是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课文,本节内容以“农业地域”为主题展开。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人口数量变化与城市化的内容,有助于学习和分析本节的农业区位选择;本节内容的基础知识学习对本章第二、三节进一步分析世界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铺垫作用。

且对下一章我们将学习的工业地域类型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加之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规划的重点,农业对国家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这块知识点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也是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难点,具有很强的实际和应用价值,所以本节内容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2、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和结构特点,并结合着高中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教学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2能够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能够运用所学原理,对农业生产进行区位选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两幅地理景观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读图分析方法○2通过对案例中不同农业区位差异的对比,让学生学会区域比较的方法○3通过学习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和农业区位论让学生掌握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2通过对乡土地理与抽象理论的结合,体验地理学科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3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培养学生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2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1《温度》作业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1《温度》作业设计

《温度》作业设计一、基本信息《温度》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温度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学生门对温度这个词是非常熟悉的,他们对温度的认识与教材中关于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的说法也基本吻合。

但我们仅仅通过人体感觉冷热程度是不可靠的,作为热学的基本测量工具,温度计在本章的各个实验中是不可或缺。

通过自制温度计,帮助学生们理解温度计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引人摄氏温度的概念,让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在认识温度的基础上,学生们再进行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的学习,并指出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各种状态之间发生变化。

通过跟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生活现象,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符合学生们的认知规律。

二、课标要求(一)本节课标要求《课标》要求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本章课标要求1.1.1 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1.1.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1.1.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1.1.4 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

三、本章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温度、物质的三态,以及三种物态之间的变化过程。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温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等自然现象中蕴含的物理知识。

物态变化的现象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趣味性强,没有太多定量的计算。

另外,本章涉及的科学探究活动较复杂,因此首次安排了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帮助学生对科学探究建立完整的认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温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温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温度》教学设计阿克苏市第四中学刘秀菊第三章第一节《温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温度》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三章《物态变化》的第一节。

这一章的教学以“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为起点,不仅仅因为它们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因为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可以说“温度”是“物态变化”的核心,而学会使用“温度计”则是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

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温度计”学生虽然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也接触过,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操作规范上还有一些疑惑,因此在上课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用科学用语规范地描述概念,规范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常见温度计,说出它的构造、量程和分度值。

(2)通过制作温度计,说明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度的规定。

(3)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4)了解温度计的有关知识,估计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温度。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温度计的制作过程,理解它的测温原理,体会放大和转换思想的应用。

(2)经历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实验过程,体会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身经历温度计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能够有意识的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四、教学重点:温度计的原理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及摄氏温度的表示。

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自学讨论法、归纳法七、教学准备:小药瓶,带颜色的水、橡皮塞、细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烧杯、开水、冷水若干、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思考回答:需要用温度计测量学生动手实验,小组交流展示自制的温度计实验、观察,说出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思考后回答:只要标上刻度就可以了。

第三章第1、2节《设计课题的确定,设计方案的制定》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1、2节《设计课题的确定,设计方案的制定》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1、2节《设计课题的确定,设计方案的制定》教学设计教学设想:要发现问题就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现的问题,才是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学时运用“多功能文具盒”案例展开,在一次实践活动中将发现许多的问题,对这些发现的问题应怎样分析、提炼,从而提出有设计价值的问题来。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留心观察和思考,反思生活中那些需要人们去解决的问题,然后略讲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部分:内容分析:要发现问题就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现的问题,才是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现问题”是技术设计过程首要阶段,对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建立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意识,形成对问题的敏感性,对“问题定位表达明确”进行系统阐述并进一步拓展,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敏睿地发现问题。

学情分析:1、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文化基础,认识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具备了发现问题的初步知识,但对发现问题缺少系统性的认识。

2、学生对分散的、零乱的问题,缺少合理性、科学性的分析,难于提出符合事理技术设计的问题。

3、在前面的学习中总结和回顾了自己所做的实践工作,学生的思维和热情都调动起来了,但作为设计工作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教师要注意引导。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怎样提出设计课题,掌握发现问题后的几种调查方法,了解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懂得发现问题也是有章可循的。

学会怎样进行设计定位,设计定位的依据是设计的具体要求,而设计的具体要求是由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和所受的限制来决定,学会用调查统计的方法来征集和处理他人对设计课题的意见能力目标:在发现问题过程中进行分析明确,提出有技术设计的问题,培养学生敏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能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确定设计课题的实践活动。

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善于对生活经历的思考,体验生活的乐趣,养成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确定设计课题的方法。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元一次方程,确定方
次方程知识的运用。
师及时纠正引导。
程中未知数的值。
让学生巩固列方程的基 3.学生先思考,然后以
20
3. 练 一 练 , 四 道 题
本步骤,在给学生数学

小组必答形式轮流作
目,根据题中条件列
知识的同时,渗透建立
答,其他学生纠正或补

方程。
充,师总结评价。
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
4. 出 示 两 道 检 验 一
以小组抢答形式完成练

4.学生快速计算,小组
个数值是否是方程
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抢答,完成练习。师适

的解的练习题。
时纠正总结。
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
学中来,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写小结的方式引导
比比谁的收获多,通 学生先写 1 分钟小结,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
课堂小结 过本节课的学习,你 然后找学生谈自己的 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 3 感悟反思 有哪些收获?写 1 分 收获,师适时给予总结 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
一次方程的概念,并 个方程的特点,形成概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 念。分析列方程的过 一次方程的问题,培养
一 元 一 次 方 程 问 题 程,归纳将实际问题转

学生数学建模的核心素 的过程总结成 “设 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
养,同时以口诀形式归

找列”的口诀。
过程,并形成口诀。师 纳,便于学生记忆。
他去给参加拔河的
示数,让学生体验从算
式到代数式再到方程的 3
导入新课
学生列方程。 同学买水,在买水过
发展过程,初步感受方
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材(地质出版社出版)编写特点介绍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材(地质出版社出版)编写特点介绍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材(地质出版社出版)编写特点介绍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材(地质出版社出版)编写特点介绍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科书(地质出版社出版)是在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的指导下,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

这次经教育部专家组反复审核通过的教材包括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和选修模块《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及现代农业技术模块中的《农副产品的营销》共5本。

正如大家所了解的,编写这样的通用技术教材,在全国尚属首次,是一种新的尝试。

在编写中,我们力求使本套通用技术教材,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符合《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目标要求,突出技术课程的特点,既面向广大农村学校,又适用于各类普通高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技术素养。

基于上述认识,下面我把这次审查通过的5本高中通用技术教材的编写特点,向大家作一个综合介绍。

本套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如下:一.紧扣通用技术课程《课标》的要求,全面落实三维目标与过去传统高中教材完全不同的是,《课标》对教材必须实现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了十分明确的规定与要求。

因此,我们自始至终尽力将三维课程目标融合为一体,使它有目的,有计划地贯穿于整个通用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之中。

这5本教材都注意了精选教学内容,优化编排体系,倡导师生互动,提倡合作学习,加强自主探究。

教材以技术设计、技术活动为主线,把知识学习与技术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落实。

具体来说,全套教材落实三维目标的总的思路是:帮助学生拓展技术视野,形成正确的技术观,学会正确全面地认识、理解技术,能理性地运用技术知识,处理和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学会选择、使用、管理、评价技术,形成较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为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章__体验设计实践

第三章__体验设计实践

第三章 体验设计实践【复习目标】1.明确发现技术方面问题的重要性,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途径与方法,知道发现问题的基本来源。

2.能结合案例比较和判断问题的价值,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的工作条件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

3.熟悉方案构思的方法,能运用构思方法构思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方案,能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和权衡,形成最佳设计方案。

4.掌握制图标准及绘图工具的使用,并对物体标注简单尺寸。

5.了解各种技术图样,能够识读透视图,三视图,并学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

【知识网络】发现问题设计课题的确定 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明确问题 明确解决问题时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计划制定设计计划体 收集和处理信息验 设计方案的制定设 方案的构思(方法)计实 制图标准(图纸幅面及格式、字体、比例、图线、尺寸标注) 践绘图工具设计的表达与交流透视图三视图的原理及识图三视图 三视图的绘制其他常识 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收集信息的渠道 收集信息的方法 常用绘图工具 绘图用品【知识要点】1.怎样确定一个课题?①发现问题,提出设计课题②明确要求,进行设计定位2.问题的来源①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如:为了解决如何进食的问题,中国人设计出了筷子,西方人设计出了刀叉。

②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如:如何减少行驶汽车的阻力?③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的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如:蒸汽机的发明。

3.发现问题的途径①观察日常生活。

例如:新式纺纱机的诞生,锯的发明,可弯吸管的发明。

②收集和分析信息。

例如:通过走访、调查得知用户需求。

收集信息的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集体询问法、家庭走访、询问法和个别询问法等)③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例如:体温表的发明。

4.产品设计分析的三个要素:、、。

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功能、结构稳定、安全可靠、成本适当、易于制作等。

5.设计方案的常用构思方法①②通过对自然界或者已有产品的原理、结构、外形的模仿,设计出新的产品。

第三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第三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方便、适合分组学习的课桌椅。他发现问题的途径是
( A )。
A.收集和分析信息
B.技术研究
C.技术试验
D.观察日常生活
3、生活中的设计并不完美,比如有些洗发液瓶的设计, 在使用者取用洗发液瓶中的洗发液需双手操作。感觉不 方便。于是设计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洗发液瓶,只要 单手按压便可取用洗发液。下列选项不属于设计师在设
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解决问题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需要 的材料、资料、仪器、设备以及空间等资源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往往紧闭门窗来保持室内的 温度,小黄同学发现这种方式会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升高,空气质量下降,不利于人的健康。为了解决这 个问题,小黄同学计划设计一个自动换气装置,但受 到了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以下不属于限制条件的
第三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第一节 发现问题与确定课题
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 程。 一、发现问题
在我们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是否都可以作为设计的课题? 问题的三大来源: (1)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2)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3)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现,并试图解决。 1、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技术试验、实地调查、访问相关人员、 网上搜索、查阅图书资料、问卷调查、收集和分析信息、观察生活 法等。 收集信息的方式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等;
思考 + 调访 __ 制定设计的具体目标 分析、思考、权衡 __ 适应设计限制
构成设计定位
第三节 制订设计工作计划
为了保证设计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并得以顺利实 施,我们需要针对拟完成的设计课题制订一个工作计划。一般 的设计工作计划主要包括设计任务、人员安排、完成时间、完 成条件等。 一、设计的分工与合作 二、时间进度表 三、任务列表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高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一、教学背景《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中化学就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以甲烷为代表的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好甲烷这一节的知识,能为学生学习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二)教学难点:取代反应的概念和实质。

四、教学用具: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甲烷氯代反应的试剂和仪器一套、高锰酸钾溶液;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讨论、讲解、练习六、教学过程:[投影]可燃冰、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等图片,并进行如下讲解。

[小结]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洁净的新能源。

我国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9位。

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

据科学家估计,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碳储量是全球石油与天然气储量的两倍。

如果能开发利用,那将是人类莫大的福音。

甲烷是天然气,沼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但同时甲烷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

他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且在大气中的浓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我们知道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想要很好的利用甲烷的优势为我们的生活服务,首先,就必须对甲烷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揭题]板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板书]一、甲烷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1、分子组成:CH4[提问]碳原子需要形成___对共用电子对才能达到八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氢原子欲形成两个甲烷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比例模型[学生活动]完成课本P60实践活动并小结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板书]3、分子结构特点:正四面体型结构,呈高度对称状,而且C—H键比较牢固。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学习活动活动要求/评价标准教师活动
目标一:能从具体实例中分析出平移现象的共性,直观认识平移,并归纳出平移的定义。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有很多规律等待
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无论是高楼大厦里的电
梯,还是我们小时候玩的滑梯,都体现了物
体的运动变化形式.今天这节课就让我和大家
一起从身边的生活开始,走进图形变换的世
界,一起探索图形变换的奥秘吧!一起来研
究这种运动变化形式-----平移(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探索新知
究竟什么是平移呢?物体平移又具有哪
些性质呢?下面大家先来观察5种运动现
象.
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的位置沿某一方
向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平移.
特征: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做一做:
如图3-1-14,四边形ABCD沿某方向平移
后成为四边形EFGH,思考:
图3-1-14
(1)在图中任意选一组对应线段,这两条线段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 在图中任选一组对应角,这两个角之间
有怎样的关系?
(3)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多媒体展示5种运动
现象,学生观察归纳
独立思考、积极回答
播放PPT,
引导
引导、提问。

《应收账款》教学设计方案

《应收账款》教学设计方案

《应收账款》教学设计方案
文登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侯洪霞
[课题]:应收账款(高等教育出版社《企业财务会计》第三章第一节
[课型]:高三第一轮复习课
[课时]:1课时(45分钟)
[学情分析]:
针对职高高三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已初具应收账款的基础知识,但学生对于现金折扣及坏账综合业务的处理解力不强,综合分析、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故本堂课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对于应收账款的相关业务主动去思考、分析、训练、运用、归纳为主线,达到让学生真正提高对应收账款相关业务的处理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坏账准备的概念、现金折扣的含义及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2、掌握应收账款核算的内容及总价法的核算;坏账损失的确认和核算。

能力目标:掌握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的确认;往来经济业务及坏账准备业务的账务处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分析及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品质。

[重难点]:
重点:应收账款入账价值确定及其核算;坏账准备计提的核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之后, 在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之后,还应明确解决这一 问题所受到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明确设计所应受到的 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问题所受到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明确设计所应受到的 限制和所应达到的标准,进而提出设计任务。 限制和所应达到的标准,进而提出设计任务。
限制主要由两方面决定: 限制主要由两方面决定: 设计对象
主观条件: 主观条件:设计者是否具有 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 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 能。 设计者的技术能力与条件 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问题解决或设计 的过程往往要受到人力 人力、 的过程往往要受到人力、物 财力以及时间限制 限求
第一节设计问题的确定
发现问题, 一 发现问题,提出设计课题 1、问题的来源 、
产生问题的三种情况: 产生问题的三种情况: (1)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例如:为了解决进食,人们设计了叉子、筷子, 例如:为了解决进食,人们设计了叉子、筷子, 西方人发明了刀叉。 西方人发明了刀叉。
(2)收集和分析信息
收集信息的途径:文献法、问卷法、询问法。 收集信息的途径:文献法、问卷法、询问法。 文献法: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的方法。 文献法: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的方法。 问卷法:用问卷的方式进行实际调查, 问卷法:用问卷的方式进行实际调查,获取信 发现的问题的方法。 息、发现的问题的方法。 询问法:以询问的方式收集和获取信息、 询问法:以询问的方式收集和获取信息、发现 问题的方法。 问题的方法。
(2)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别人给出的问题
(3)基于一定的目的有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问题 基于一定的目的有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问题. 基于一定的目的有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问题
2、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
(1)观察日常生活 )
对生活中的人或物的偶然一瞥, 对生活中的人或物的偶然一瞥,都可能引发 偶然一瞥 一个问题的发现。 一个问题的发现。对于日常生活的问题还可 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行观察 地实行观察。 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行观察。
(3)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通过技术研究、 通过技术研究、技术试验的过程中获得灵 体悟,进而发现新的问题。 感、体悟,进而发现新的问题。
二、明确问题,进行设计定位 明确问题,
1、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 、
(1)问题是否明确 (1)问题是否明确 问题表述本身 表述本身是否明确 问题表述本身是否明确 问题产生的原因 产生的原因是否明确 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否明确 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否明确 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否明确
不同的设计对象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产品的功 不同的设计对象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产品的功 不同的特点 大小、安全、外观、耐用性等方面的 等方面的设计标准 能、大小、安全、外观、耐用性等方面的设计标准 也有所不同 设计对象还将受到成本、环境等的限制. 设计对象还将受到成本、环境等的限制 成本 等的限制
(2)问题的价值 (2)问题的价值
是否遵循了科学原理 问题目前是否尚未解决 问题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 该问题是否是主要问题 现有技术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解决问题所需的投入是多少? 解决问题所需的投入是多少?投入与 产出的比是否理想? 产出的比是否理想?
2.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 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