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性螨类

合集下载

螨类标本的采集、鉴定、制作和保存

螨类标本的采集、鉴定、制作和保存

7 体视 显 微 镜 、 ) 显微 镜 : 用来 观察 螨 类 的细 微 特 征 8采集 箱 : 木板或铝 皮作成上 有抽拉 盖的长 方形箱 . ) 用 箱 的一 面 有 3个 高 度 不 同 的圆 洞 . 口有 紧 密 套 合 的硬 胶 圈 洞
和 自由 开 关 的 铁 皮 或 塑 料 片 .胶 圈 V 连 接 相 同直 径 的玻 璃 I 管 。将 采集 到 的螨 虫 放 人 玻 璃 管 内 . 把 管 虫 和 带 虫 的枝 叶 、 再
会死亡。
花 果 、 草 等 放 入 箱 中 , 闭 上 部 抽 拉盖 杂 关
9 记 录 用 品 : 录表 、 录本 、 ) 记 记 铅笔 、 签 纸 、 水 。 标 胶 1 ) 小 虫 分 离 器 : 构 造 为 上 面 有 一 个 装 有 灯 泡 的 三 0微 其 角 形 盖 . 间 为能 够 装 置 样 品 的 内室 , 中 内室 底 部有 筛 网 . 面 下
是 三 角 形 的 漏 斗 在 漏 斗 下 放 一 盛 水 的 器 皿 . 接 收 落 下 的 以
螨 类 1) 他 : 水 酒精 、 氧化 钾 、 酸 、 晶酚 、 糖 、 1其 无 氢 乳 结 砂 甘 油 、 桃红 、 醛合水 、 盐酸 、 仿 、 木 氯 浓 氯 酸性 复 红 、 国香 胶 、 中 二
鉴定。
1 吸 虫 管 : 虫 管 用 来 专 门采 集 微 小 动 物 , 用 吸 气 形 ) 吸 利 成 的 气 流 , 螨 类 吸人 容 器 内 . 吸 虫 管 的 瓶 内 开 口处 . 包 把 在 应

层纱 布 . 免把 螨 类 吸人 口 中 以 2 指 形 管 : 般 使 用 平 底 指 形 管 , 格 很 多 , 口 直 径 ) 一 规 管

捕食螨释放技术要点

捕食螨释放技术要点

捕食螨释放技术要点2009-8-19捕食螨是以红蜘蛛、锈壁虱、粉虱卵等为主要食物的一种肉食性益螨。

释放人工培殖的捕食螨来控制害螨(红蜘蛛、锈壁虱、粉虱等)的为害,可替代化学药物防治,达到确保产量、提高安全质量、大幅度减少农药使用量及产品的农药残留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是生产绿色农产品及无公害水果的重要技术之一。

运用捕食螨防治害螨,在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湖北等省已取得较大面积应用成功。

据柳州在南丰蜜桔上的试验示范表明,释放捕食螨的生防区,以2002年8月下旬每株挂捕食螨一袋,至2003年3月底,只喷过一次治病的农药,未发现害螨为害;而常规喷药的化防区,于2月调查,每叶有害螨10头以上,在同样的时间内,已喷过4-5次杀害螨的农药。

运用捕食螨防治害螨是可行的,且意义非常重大。

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与防治其它病虫害配套的完整技术,而且由于捕食螨释放到大自然中,会受到诸多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影响,都有可能造成失败。

因此要想运用成功,除环境因素外,必须做到:1、统一放梢、统一施药。

连片、不同园主的果园,应调整放梢时间,做到统一放梢、统一施药时间、施药品种。

在释放捕食螨前20-40天,要对全园进行2次全面、彻底的病虫害化学(生物)防治,称“清园”。

应使用高效、低毒、选择性的农药,禁止使用广谱、灭生性农药。

最后一次“清园”施药,应根据所用农药药效期的长短与释放捕食螨的时间而定。

2、释放捕食螨的果园不能使用除草剂注意留草。

释放前的2个月进行果园蓄草,在释放前3天调查树上的害螨是否达到百叶平均每叶少于2只。

并进行果园劈草,保留草根,将劈下的草堆放在树干基部。

释放后果园留草。

3、在害螨低密度时释放捕食螨,以每叶害螨虫(卵)2头(粒)以下为最高防治指标。

4、释放捕食螨应注意天气情况。

晴天、多云天,应在下午5时后释放捕食螨;阴天可全天进行;雨天(或近期预告有连续降雨)不宜进行。

释放前请注意天气,释放后3天内不得有暴雨。

5、装有捕食螨的纸袋,应用图钉或细铁丝固定在不被阳光直射的枝叉处,并与枝干充分接触。

螨虫的形态结构及防治

螨虫的形态结构及防治

尘螨
尘螨尘螨是一种啮食性的自生螨, 以粉末性物质为食,如动物皮屑、 面粉、棉籽饼和真菌等。
尘螨性哮喘属吸入型哮喘,初
发往往在幼年时期,有婴儿湿疹史, 或兼有慢性细支气管炎史。突然, 反复发作为本症候的特征表现,随 之出现胸闷气急,不能平卧,呼气 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因缺氧而口唇、 指端出现姿紫绀。每次发作往往症 状较重而持续时间较短,并可突然 消失。春秋季好发,与环境中的尘 螨数量增多有关。发作常在睡后或 晨起。
过敏性鼻炎一旦接触过敏源可 突然发作,持续时间与接触时间和 量的多少有关,症状消失也快。表 现为鼻塞、鼻内奇痒,连续喷嚏和 大量清水鼻涕。鼻涕中有较多嗜酸 性粒细胞。检查时可见鼻粘膜苍白 水肿。 病因
螨虫的防治
床垫和枕头要用防尘布打包存放。
每个月把所有被罩、床单放进60℃左右 的热水中烫洗,以杀死藏身其中的螨虫。
螨虫喜欢群居,一个毛囊内通常有6条螨虫, 多者可达18条,以夏季的寄生量最多。
螨平均寿命约30-60天,雌螨寿命更可达4个月以 上。可分卵、幼螨、若螨、成螨四个时期:
虫 雌螨产卵于毛囊内,每次可产20—40只,产卵期一般为 卵 60小时
幼 体细长,有足有足4对,经72小时取食发育,蜕皮为若

虫。三对,以皮脂为食,约经36小时发育,蜕皮为前若 虫。
防螨攻略五:远离宠物和花肥 在家里养些花花
草草,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但最好不用养花的 肥料,因为肥料中有许多螨和真菌,也可以在花草 的根部上花肥,这样不仅给花草的养分多,而且也 会减少螨虫的生长速度。另外,宠物身上有时也会 成为螨虫的生存环境,如果家里有宠物,就一定要 记得经常给宠物洗澡、消毒。
活史。
革螨大多数营自生生活,少数 营寄生生活。营自生生活的革 螨孳生于枯枝烂叶下、草丛和 土壤里、禽畜粪堆和仓库贮品 中。寄生生活的革螨,多数寄 生于宿主的体表;少数寄生于 体内,如鼻腔、呼吸道、外耳 道、肺部等。

天敌小花蝽、捕食螨、异色瓢虫使用技术明白纸

天敌小花蝽、捕食螨、异色瓢虫使用技术明白纸

天敌名称天敌形态(注意保护!)防治对象使用数量(每棚设定为0.6
亩)
东亚小花蝽
(东亚小花蝽成虫)(东亚小花蝽若虫)蓟马、红蜘蛛、
蚜虫、粉虱和蛾
子卵等
1-4瓶/棚
异色瓢虫
蚜虫,专食性80-200卡/

智利小植绥螨红蜘蛛等害螨,
专食性
1-4瓶/棚
巴氏新小绥螨叶螨、蓟马、蚜
虫、粉虱、蚧壳
虫、线虫、蚊蝇
类幼虫等
40-60袋/棚
烟盲蝽
(烟盲蝽成虫)(烟盲蝽若虫)粉虱、鳞翅目害
虫幼虫1-2瓶/棚
一、释放方法:1、打开产品包装,连同介质一起均匀撒在或挂在(瓢虫需要挂着)植株花和叶片上,同时避免阳光直晒;2.害虫多的植株上可以多撒点。

二、释放条件:1、晴天宜在傍晚释放;2、多云或阴天可全天释放。

释放后避免强光和高温。

三、棚室环境要求:1、阴雨天、午后和夜间不浇水,避免棚室湿度太高影响天敌捕食活动。

推荐采用膜暗灌;
2、推荐在棚室下风口处设置防虫网。

几种常见捕食螨的研究与应用

几种常见捕食螨的研究与应用

螨。捕食螨和叶螨相似,体型小、发育速度快、 螨态 5~30 头 /(天·头),捕食能力最强的雌成
20
温室园艺 2020-01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螨对叶螨卵的捕食量高达 60~70 粒 /(天·头)。 智利小植绥螨 20 世纪 70 年代引入中国,
之后在全国多个地方开展应用试验。研究发现 智利小植绥螨可以在草莓、蔬菜、花卉、茶叶 等多种作物上成功防治叶螨 [5-6]。为满足智利小 植绥螨的应用需求,国内学者一直在探索规模 化繁育技术,目前中国已经能够实现智利小植 绥螨的工厂化生产,仅北京地区就已建成 2 条 智利小植绥螨生产线。规模化生产采用的是植 物─叶螨─捕食螨繁殖法 [7],即第一步是生产 叶螨的寄主植物,第二步是叶螨的大量繁殖, 第三步是智利小植绥螨的大量生产,其中寄主 植物选择和捕食螨的收集是关键技术。在工厂 化生产的保障下,智利小植绥螨的大规模应用 得以实现,现广泛应用于防治设施蔬菜、草莓、 西甜瓜、花卉等多种作物上的叶螨。 胡瓜新小绥螨

效控制叶螨为害,捕食螨的开发和应用开始引 防治叶螨的明星产品,也是我国目前生物防治

起国内学者的重视。
中成功应用的捕食性天敌之一。智利小植绥螨


捕食螨是一类具有捕食作用的螨类,能够 是一种对叶螨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的专性捕食
取食叶螨、瘿螨、跗线螨、蓟马、蕈蚊、粉虱等 螨,个头比叶螨大,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成
胡瓜新小绥螨属于植绥螨科、新小绥螨属,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捕食性天敌中应用较为 成功的一种。胡瓜新小绥螨食性广,不仅可捕食 叶螨、跗线螨、瘿螨、粉螨等多种螨类,还可捕 食蓟马、粉虱等小型害虫。整个生活史经历卵、 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和成螨 5 个发育阶段,生 存的适宜温度为 21~28℃,湿度为 60%~80%[8]。 胡瓜新小绥螨主要的捕食态是若螨和成螨,其中 以雌成螨的捕食能力最强,幼螨不取食。

地球上10大最有力气的陆地动物,人类第六,大猩猩第四,屎壳郎第二

地球上10大最有力气的陆地动物,人类第六,大猩猩第四,屎壳郎第二

地球上10大最有力气的陆地动物,人类第六,大猩猩第四,屎壳郎第二1、甲螨:甲螨是地球上最强壮的陆地动物。

这种微小的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每平方米土壤中就有数十万只甲螨。

它们的拉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180倍,相当于一个人拉动82吨的重物。

2、蜣螂:蜣螂(俗称屎壳郎)能够举起1141倍于自身重量的重物,相当于一个人拉动6辆双层巴士。

它们的体型差异较大,身长在1毫米到6厘米之间。

蜣螂是圣甲虫家族成员,这个家族在甲虫中的比重达到10%。

3、南美切叶蚁:南美切叶蚁颚部力量惊人,能够咬断与它们体型相比巨大的树叶。

树叶重量可达到其体重的50倍,相当于一个人举起2吨半重的重物。

切叶蚁构建的蚂蚁王国复杂程度是动物世界中最高的,居民数量可达到惊人的800万。

4、大猩猩:大猩猩能够举起10倍于体重的重物,即2吨。

这种动物的寿命超过50年。

与我们人类一样,每一只大猩猩的指纹也是独一无二的。

5、非洲冕雕:非洲冕雕是上榜动物中唯一的鸟类。

飞行过程中,它们能够叼起16公斤的腐肉,是自身体重的4倍。

冕雕是力量强大并且极具进攻性的捕食者,猴子甚至于小羚羊均沦为它们的盘中餐。

6、人类:人类能够跻身这个榜单要归功于大力士扎伊德鲁纳斯-萨维卡斯。

他是世界上最强壮的人,能够举起两倍于体重的重物。

萨维卡斯现年34岁,立陶宛人,身高1.9米,卧举成绩为285公斤,硬举成绩为407公斤。

普通人的卧举重量为65公斤左右,硬举重量为90公斤左右。

也就是说,这位立陶宛大力士的强壮程度是普通人的5倍左右。

7、老虎:老虎可携带两倍于体重的重物,大约在540公斤左右。

它们从鼻子到尾巴的身长最高可达到3.3米,体重接近300公斤。

尽管是个大块头,但它们的奔跑速度最高也可达到每小时40英里(约合每小时64公里)。

8、大象:大象能够搬运大量重物,最高可达到9吨,是其正常体重的1.7倍。

它们是陆地上体型最大的动物,寿命可达到70年。

9、牛:牛可拉动1.5倍于自身体重的重物,即900公斤。

6农业昆虫及螨类重要科目概述2

6农业昆虫及螨类重要科目概述2

金龟甲触角
小青花金龟
粪金龟科
云斑鳃金龟
苹毛丽金龟
铜绿丽金龟
9、金龟(甲)总科(Scarabaeoidea)/ 蜣螂总科: (1). 鳃角金龟科Melolonthinae
小至大型,体色多暗淡,椭圆或圆筒型,触角 10节,鳃叶状;前足开掘足,各足2爪通常相 等,附节5节。幼虫称为蛴螬,呈‘C’型, 土壤中生活。
8.吉丁甲科Buprestidae
体瘦长,末端尖削,外形似叩头甲,触角11节, 锯齿状;前胸与中后胸连接处无关节,不能自由 活动,腹板有一扁平的突起嵌在中胸腹板上。虫 体多为绿、蓝、青、紫、为果树及林木害虫;
9、金龟(甲)总科(Scarabaeoidea)/蜣螂总科: 包括鳃角金龟科、丽金龟科、花金龟科、
口器虹吸鳞翅目 四翅膜质鳞片覆 被蛹多足有趾钩 蛾蝶幼虫害植物
鳞翅目的特征
体小至大形。成虫翅两对,膜质,横脉极少; 体、翅及附肢上布满鳞片,口器虹吸式或退化。
幼虫,侧气门,口器咀嚼式,身体各节密布分散 的刚毛或毛瘤、毛簇、枝刺等,有腹足2~5对, 以5对者居多,具趾钩,多能吐丝或结网。蛹为 被蛹。卵多为圆形、半球形或扁圆形等。
12.芫菁科Meloidae
身体瘦长,软弱,具黄斑纹,触角11节, 雄性为锯齿状,雌虫为栉齿状;前胸小; 跗节式5-5-4;鞘翅末端常分开;前 跗节一爪分成两片,爪呈梳状;复变态, 幼虫取食蝗卵,一些成虫取食豆类;可分 泌斑蝥素(眼斑芫菁)。
13.天牛科 Cerambycidae
1.复眼形 状 2.触角
点玄灰蝶
橙灰蝶
幼虫为蛞蝓型,头部缩入胸内,腹部第 七节背面中央有一个翻缩腺,第8节也有一对 类似的构造。趾钩双序或3序,中带式,并有 一匙状叶。豆灰蝶、小灰蝶等。

螨虫

螨虫

螨虫——人类健康的新杀手生命科学学院02级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2班吴慧 02221090摘要: 螨虫是一种对人类危害极其严重的节肢动物,不论从人的健康方面还是农业生产方面来说都需要防治及至根除。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螨虫的特性,其中包括螨虫的形态结构及特征,螨虫的分类,螨虫对人体的损伤,螨虫在农业方面的危害和应用以及我国生物防治螨虫技术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皮肤,感染,种类,螨虫,生物防治螨虫,皮肤美容和健康的大敌。

种肉眼看不到的皮内寄生虫,却恶作剧地能使人们脸上的毛孔扩大,皮肤粗糙;甚至导致皮肤发炎,满脸起红疙瘩,引起酒渣鼻、毛囊炎和脱发,还能使痤疮化脓恶化。

年久不治,可导致鼻头肥大,愈后留有终身疤痕,严重地损害人们的面容。

这种尚未被人们广泛知道的皮内寄生虫,医学名为“人体蠕形螨”,又因它首先在毛囊内发现,又叫“毛囊虫”或简称“人螨”或“螨虫”。

它普遍寄生于世界各族人群(各种哺乳动物皮内也有)。

它能畅行无阻地进出毛孔,吸取毛囊和皮脂腺细胞的营养,它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十几天就能繁殖一代。

螨虫,一个我最近才接触到的新话题,而对人类来说却早已深受其害。

螨虫是寄生在人体皮肤表面的一种寄生虫,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的蜱螨目。

它体形细长,长约0.3 ——0.4mm,宽为长的1/10,头部扁小,有一对针状的螯肢口器,摄食时可刺入组织内吸取营养,专靠刺吸人的皮肤组织细胞、皮脂腺分泌的油脂等为生,胸部腹部侧面有四对栓状短足,腹部细长并有环状横纹。

在其背部第二、三肢间有生殖腔或生殖茎。

专家指出,螨虫在吸取人皮肤的营养时,会破坏毛囊皮脂腺,使毛囊内出现创面。

这时,皮肤的毛孔扩大,出现黑头,皮肤变得粗黑发硬。

螨虫还会把皮肤表面的细菌带入毛囊深处,引起炎症,导致皮肤早衰。

螨类体长较短,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其形态,幼螨有足3对,成螨有足4对,它能传播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和原虫等,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在日前上海市首届皮肤病咨询活动中,专家们介绍,当今成年人的螨虫感染率已达97%。

捕食螨

捕食螨

以螨治螨的生物防治1 害螨暴发为害的原因当大面积集中种植一种作物时,给害螨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源,而害螨天敌却缺乏补充食物和越冬越夏场所,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单一化,害螨失去自然天敌的控制而暴发;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一方面杀伤大量天敌,另一方面导致害螨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出现农药防治无效的现象.于是喷药次数增加,导致恶性循环。

2 改变传统观念,提倡生物防治传统的化学防治指标系根据每片叶害螨的数量来确定其防治时期,而生物防治原则是提倡在害螨发生前或数量很少或尚无害螨时就释放捕食螨。

同时采用慢速释放系统,由于释放器中还有一部分食物,捕食螨会按释放器中食物供应的充匮而逐渐从释放器中出来寻找食物(害螨).这就相当于分期分批释放捕食螨,使害螨的种群长时间被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3 “以螨治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区别化学防治的优点是具有快速杀灭大量害螨的作用.当害螨已暴发时必须采用化学防治;缺点是持效期一般只有7~10 d,持效期后效果不理想;杀卵的效果很不理想,触杀性农药如果未接触到害螨就不能致死害螨.因而常出现施药后2O~30 d内又再度暴发危害的现象;害螨易出现抗药性,导致打药次数和使用浓度不断增加;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了果品的品质与出口。

“以螨治螨”生物防治的优点:捕食螨喜食害螨的卵;捕食量大,1只捕食螨一天能取食红蜘蛛6只或锈壁虱8O只,一生能取食30O~500只红蜘蛛或2000~3000只锈壁虱;控制时间长,一般8月份释放可控制到采果前;捕食螨能主动搜索害螨,而农药一般要接触到害螨或害螨取食后才能被杀;害螨不会象对农药产生抗药性那样对捕食螨产生抗性;使用捕食螨无农药残留,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且使用方便、省工。

缺点:捕食螨也忌接触农药.因此只能在释放捕食螨20 d前喷药。

常用农药对捕食螨的影响分4类:第1类为零毒性.捕食螨的死亡率o~5 ,大部分的植物性杀虫剂属之;第2类为低毒性,死亡率6 ~35 ,大部分的杀菌剂属之;第3类为中等毒性,死亡率36 ~75 .如杀螨猛、乐杀螨、狄氏剂属之;第4类是高毒性.死亡率为76 ~1O0 ,如乐果、甲拌磷等有机磷类农药。

捕食螨怎么使用才有效,捕食螨可以活多久

捕食螨怎么使用才有效,捕食螨可以活多久

捕食螨怎么使用才有效,捕食螨可以活多久1、使用前,先将果园内的杂草割除。

2、在装有捕食螨的纸袋上方的1/3处斜剪半寸,然后挂在树冠内没有阳光照射的中上部枝桠上。

3、挂好后,于阴天或傍晚将捕食螨释放出来,期间不能让它们受到老鼠、蚂蚁、蜗牛或雨水的干扰。

4、将捕食螨释放出来后,在果园内栽培一些百喜草等植物,以便为它们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一、捕食螨怎么使用才有效1、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割除果园内的杂草,需注意杂草要人工割除,不可进行化学除草。

(2)割除杂草后,在装有捕食螨的纸袋上方的1/3处斜剪半寸,然后将其挂在果树上(以橘树为例),悬挂位置为树冠内没有阳光照射的中上部枝桠,袋口和底部应充分接触到枝干。

(3)挂好后,注意避免让捕食螨受到雨水或老鼠、蚂蚁、蜗牛、鸟类等动物的影响,待阴天或傍晚时释放即可。

释放前需注意近期的天气,要求在1-2天内不能下雨。

(4)释放捕食螨之后,可在园内种植一些百喜草、百花草、旋扭山绿豆、藿香蓟、白三叶等植物,这些植物能够为捕食螨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花粉作为捕食螨的食物,这有利于增加捕食螨的数量。

2、注意事项(1)捕食螨的适宜使用时间为傍晚或阴天,使用时不可挤压、揉捏装有捕食螨的袋子。

(2)如果要喷洒农药,需在释放捕食螨前15-20天喷洒,释放后的1个半月内不可施药,之后才能根据捕食螨的具体生活情况喷施对它而言杀伤作用较小的药物,而且要尽量轻微喷洒。

(3)温度较低时会对捕食螨的取食等行为造成一定影响,温度较高时(40°C以上)会抑制其取食行为。

二、捕食螨可以活多久1、捕食螨的寿命一般和它自身的种类、食物是否充足等因素有关,以加州新小绥螨为例,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可存活15天左右。

2、加州新小绥螨能够以捕食其他害螨、蓟马来生存,而且还能以花粉为食,其适用作物有草莓、茄子、黄瓜、柑桔、苹果、甜椒、葡萄等,也能对玫瑰、菊花等花卉使用。

3、加州新小绥螨能够以各种发育阶段的害螨为食,特别是喜欢捕食害螨的卵以及幼若螨,具体的捕食对象有葡萄害螨、朱砂叶螨、截形叶螨、神泽氏叶螨、苹果全爪螨、柑桔全爪螨、东方真叶螨、二斑叶螨、土耳其斯坦叶螨、针叶小爪螨、各种跗线螨等。

3种捕食螨对大棚草莓红蜘蛛的防治效果

3种捕食螨对大棚草莓红蜘蛛的防治效果
真空冻干技术是冻干技术和冷冻技术相结合的干 燥技术。具体操作是将需要干燥的药材置于低温环境 来进行冷冻,而药材中的水分会结成冰晶,进而升华, 以达到干燥目的。这种技术可以防止加热破坏药材中 热敏成分的活性,且冻干技术可以尽最大可能维持药 材原料本身的有效成分和外观,因此被认为是现如今 加工高质量药材的最好方法。但是,真空冻干所需的能 耗过大,且需要精良设备的介入,这加大了药材干燥的 成本。 4.4 热泵干燥
(收稿:2020-12-05) : [1]孙军辉,辛杰,韩秀楠,等.4 种捕食螨对高海拔冷凉区冬季温室草莓 红蜘蛛的防治效果[J].森环森保,2019(5):42-44 [2]吴倩.捕食螨控制草莓红蜘蛛技术研究[J].现代园艺,2018,24(12): 41.
(上接第 97 页)4.2 远红外线干燥 远红外线干燥指的是借助远红外线改变药材内分
近年来,红蜘蛛(
)已经成 头 / 瓶() 福建艳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为大棚草莓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在草莓发生虫害时,红 1.3 试验设计
蜘蛛的幼虫和成虫在草莓叶片的背面吸食汁液、产卵,
试验撒施捕食螨时调查害虫基数,分别释放智利
受害叶片先从近叶柄的主脉两侧出现苍白色斑点,随 小绥螨(≥0.45 万头)、巴氏新小绥螨(≥7.5 万头)和胡
摘 要:研究 3 种捕食螨对大棚草莓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在同一大棚不同区段释放 3 种捕食螨,0、4、12、20d 后统计红蜘蛛虫口数 并计算虫口减退率。结果表明,释放量 15 万头 /667m2、成本为 270 元 /667m2 的巴氏新小绥螨,释放 20d 后,红蜘蛛虫口减退率为 94.12%;释放量 0.9 万头 /667m2、成本为 360 元 /667m2 的智利小植绥螨,释放 20d 后,红蜘蛛虫口减退率为 93.60%;释放量 25 万头 /667m2、成本为 180 元 /667m2 的胡瓜钝绥螨,释放 20d 后,红蜘蛛虫口减退率为 79.48%。综合考虑防效与成本,推荐使用巴氏新小 绥螨,其成本最低,防效最好,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草莓;捕食螨;红蜘蛛;防治效果

茶黄螨的有效防控措施

茶黄螨的有效防控措施

茶黄螨的有效防控措施茶黄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黄茶螨、茶半跗线螨、茶嫩叶螨,属蛛形纲蜱螨目跗线螨科,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华北、长江以南地区受害较重。

据多年观察,茶黄螨在多种蔬菜上的发生具有普遍性,遭受其为害的蔬菜一般减产30%~50%,甚至更高。

2003年高新办事处吕家黄瓜基地曾发生大面积的茶黄螨为害,由于茶黄螨虫体小,危害症状与病毒病相似,部分菜农误作病毒病防治,结果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造成大面积减产。

为帮助菜农在今后生产中减轻茶黄螨为害,我们对茶黄螨发生及为害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并探索出了有效防控技术措施。

1生活习性茶黄螨虫体很小,肉眼看不见,但繁殖很快,在28~32℃时,4~5天繁殖1代,在18~20℃时,7~10天1代,1年可发生25代左右。

主要在大棚温室内繁殖危害,成螨和幼螨开始多栖息在嫩叶背面啃食叶肉。

严重时转向嫩果为害。

茶黄螨有明显的趋嫩性,雄成螨具有携带雌若螨向植株上部幼嫩处迁移的能力和习性。

雌若螨蜕皮变为成螨后,雄成螨即与其交配产卵。

卵多散产在嫩叶背面和嫩果凹洼处。

初孵幼螨就近取食为害,很快又停止取食进入若螨期。

其危害部位为植株顶部嫩叶,当嫩叶变老时,即由老叶转向新的嫩叶。

一般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发生,8~9月是为害高峰期,10月以后虫口数量随气温下降而减少。

在露地条件下以成螨越冬;冬季温暖地区或北方温室全年为害,无明显越冬阶段。

大棚蔬菜5月开始发生,6~9月是为害盛期。

茶黄螨主要在温室内植株上或土壤中越冬,少数雌成虫也可在冬作物或杂草根部露地越冬。

靠爬行、风力、农具、菜苗等传播蔓延,始发时有明显的点片阶段。

2发生条件茶黄螨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16~23℃,高温会使成螨寿命缩短,繁殖力降低。

湿度对成螨的影响不大,相对湿度在40%以上成螨即可繁殖,但卵和幼螨对湿度要求较高,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才能发育。

因此,温暖多湿的环境有利于茶黄螨的发生。

此外,大雨对茶黄螨有冲刷作用,植绥螨、长须螨等捕食性螨类天敌能控制其数量。

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摘要: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是一种常见的捕食性螨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农田和果园中。

本研究对双尾新小绥螨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形态特征、食性、寄主选择性、寿命、繁殖特性以及环境适应能力。

研究结果显示,双尾新小绥螨是一种十分灵活的捕食性螨类,在大部分的环境条件下都具有较好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性。

一、形态特征双尾新小绥螨的体长约为0.5毫米,具有纤细的身体和透明的外壳。

它具有两根细长的尾突,这也是其命名的由来。

双尾新小绥螨的触须发达,有助于它通过感觉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来寻找捕食对象。

此外,双尾新小绥螨有六对粗短的腿,可以迅速活动和攀爬。

二、食性和寄主选择性双尾新小绥螨是一种中至大型捕食性螨类,主要以昆虫为食,如蚧虫、螨虫等。

它善于在寄主体表运动,感应到寄主的活动后迅速捕食。

双尾新小绥螨对于不同种类的蚧虫和螨虫存在较高的寄主选择性,优先选择寄主体内的幼虫和卵,对于成虫的捕食较少。

三、寿命和繁殖特性双尾新小绥螨的寿命与生态环境和食物资源有关,一般为2-3周。

在温暖和湿润的环境条件下,其寿命可能更长。

双尾新小绥螨具有较高的繁殖能力,一般在繁殖季节内,雌螨可以每天产下10-20粒卵。

卵孵化后的若螨在2-3天内变成成熟的螨虫,并开始寻找食物。

四、环境适应能力双尾新小绥螨对于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

它在较低温度下仍然可以存活,并具有寄主选择性的能力,以适应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捕食需求。

双尾新小绥螨对于日照和相对湿度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和温度会对其生存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双尾新小绥螨是一种具有较高食性和寄主选择性的捕食性螨类。

它在生物防治和维持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对农业害虫进行有效的控制。

对于双尾新小绥螨的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其作为农业生物防治的资源综上所述,双尾新小绥螨是一种具有较高食性和寄主选择性的捕食性螨类,其主要以昆虫为食,对蚧虫和螨虫等寄主存在较高的选择性。

第四章捕食性天敌及其利用

第四章捕食性天敌及其利用

产卵笼
通常用马粪纸作材料,制成高10cm、直径14cm 的圆筒,接头处用胶粘合,然后在圆筒的上、下 两端蒙上纱布,用橡皮圈固定即成。在笼壁、顶 和底的内面衬一层纸(衬纸接头处点以少量浆糊, 使之固定),成虫产卵在衬纸上,即成卵箔。
用有色纸(最好粉红色)作内衬供成虫产卵 的效果最好,既不影响成虫产卵,又容易察看卵 粒。也可用薄型玻璃钢、有机玻璃制作产卵笼, 经久耐用。
(6)幼虫历期:8~10天(27℃,RH70%)
三、草蛉的人工繁殖和释放
1、选择人工繁殖的草蛉种类 注意与防治对象和释放环境类型相联系来选择。
(1)防治叶螨:中华通草蛉,因其耐高温、猎 物范围广。
(2)防治蚜虫:大草蛉、丽草蛉(不耐高温, 蚜虫春秋发生)。
(3)防治棉铃虫:中华通草蛉(耐菊酯、有机 磷类杀虫剂),大田环境。
小黑瓢虫
9、双翅目
其中有许多捕食性天敌,较重要的有:
(1)食蚜蝇科:其幼虫捕食多种蚜虫。
(2)瘿蚊科:部分种类捕食蚜虫、螨类、介虫, 如食蚜瘿蚊、食螨瘿蚊分别控制多种蚜虫和螨类。
(3)食虫虻科:成虫捕食多种害虫如叶蝉、卷 叶蛾等。幼虫(如大食虫虻和联低颜食虫虻)捕 食多种蛴螬。
(4)斑腹蝇科:幼虫捕食性,如灰色蚜小蝇幼 虫捕食蚜虫,如多种林木、果树蚜虫。
③ 我国利用生产赤眼蜂的人工卵也可以繁殖大 量捕食性天敌。一举多得。
草蛉成虫的最佳人工半合成饲料
啤酒酵母干粉饲料:啤酒酵母粉(北京啤酒厂) 10g、蔗糖8g。
将以上成分混合研磨,用60目铜筛过即成。 用此配方饲料饲养中华通草蛉和普通草蛉成虫, 产卵率达100%,平均每雌产卵达800~1000粒。晋 草蛉成虫取食此配方饲料,亦能正常产卵。
草蛉(Green lacewing)又名草青蛉,属脉翅目 (Neuroptera)、草蛉科(Chrysopidae),其幼 虫通称蚜狮。

红蜘蛛防治论文

红蜘蛛防治论文

棉花红蜘蛛的防治概述:新疆兵团地棉区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燥,降水少,昼夜温差大,地面水分量蒸发大,在6~8月份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伴随持续性高温会出现干旱、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给病虫害的发生带来了有利条件,特别是棉红蜘蛛,黄枯萎病等一些病虫害频繁发生,同时,也给其病害的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关键词:地棉区棉红蜘蛛防治策略与方法名称:棉红蜘蛛又称棉叶螨,学名: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属蜱螨目,叶螨科。

异名T.Telarius。

别名棉红蜘蛛、棉叶螨。

分布在全国各地。

我国棉花上主要有4种叶螨:朱砂叶螨、截形叶螨、土尔其斯坦叶螨、敦煌叶螨。

其种类较多,为害棉花的叶螨总称棉花红蜘蛛。

其中,在新疆兵团地区为害棉花的叶螨主要为截形叶的土尔其斯坦叶螨。

形态特征:成蜗雌体长0.50mm,体宽0.30mm;深红色,椭圆形,颚体及足白色,体侧具黑斑。

雄体长0.35mm,体宽0.20mm;阳具柄部宽大,末端向背面弯曲形成一微小端锤,背缘平截状,末端1/3处具一凹陷,端锤内角钝圆,外角尖削。

成虫体积很小,身长约0.25~0.510mm。

雌大雄小,相差近1倍。

雌虫卵圆形,雄虫近圆形。

体色多种,有浓绿色、褐绿色、黑褐色、黄红色等。

卵呈圆球形,光滑,直径仅0.10mm多,初产时是透明无色的、逐渐变为暗色,孵化前可透出红色眼点。

幼虫呈近圆形、透明,有红的眼点,只有3对足,取食以后体色变绿,体长约0.150mm。

若虫体色较深、体侧有明显块状色素。

4对足,体长约0.200mm。

为害症状棉花叶螨的成、若螨均在棉叶背面吸取汁液,叶绿素变色,一般一片叶上有叶螨5头以下时,叶片出现“黄斑”,超过5头时出现“红砂”斑,个体较多时,“红斑”扩大,受害严重时叶片焦枯,最后脱落,幼苗被害严重时,造成死苗;蕾铃期受害,增加蕾铃脱落,铃重减轻,产量降低。

棉红蜘蛛以成若螨聚集在棉叶背面吸食汗液为害,开始为害时棉叶正面出现黄白色小点,以后逐渐变红。

捕食螨繁育技术的原理

捕食螨繁育技术的原理

捕食螨繁育技术的原理
捕食螨繁育技术的原理是利用一些特定的捕食性生物来控制和繁育螨虫。

这种技术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合适的捕食性生物:捕食性生物通常是对螨虫有较高的捕食能力的其他生物,比如某些昆虫、螨虫等。

需要选择具有较高捕食能力的捕食性生物。

2. 提供适宜的环境:为了让捕食性生物能够生存和繁殖,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这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食物等。

3. 创造捕食场所:为了增加捕食性生物捕食螨虫的机会,可以在繁育容器中创造一些捕食场景,比如提供适宜的栖息地、藏身处等。

这样可以增加捕食性生物的活动和捕食行为。

4. 控制螨虫数量:通过适当调控捕食性生物的数量,使其与螨虫数量达到一定平衡,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繁育螨虫。

通过以上的技术原理,捕食螨繁育技术可以实现对螨虫数量的精确控制和繁殖,从而实现螨虫的有效管理。

叶螨的克星—看我智利小植绥螨如何消灭你【蔬菜卫士报748】

叶螨的克星—看我智利小植绥螨如何消灭你【蔬菜卫士报748】

叶螨的克星—看我智利小植绥螨如何消灭你【蔬菜卫士报748】在蔬菜中看到的叶螨,俗称“红蜘蛛”,通常是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它们讨厌极了,打药有残留还经常打不净,怎样对付“它们”呢?看我-叶螨的克星“智利小植绥螨”。

一、自我介绍智利小植绥螨(Phytoseiulus persimilis Athias-Henriot)很小的,0.5毫米左右,不过已是捕食螨中体型较大的种类,甚至要大于猎物叶螨。

通过肉眼或手持放大镜可以看见。

足长、活动迅速。

一生经过卵、幼螨、若螨和成螨四个阶段,成螨时深红色、水滴状,幼若螨体色稍浅。

若螨还分第一和第二若螨。

卵期约2-3天,从卵发育到成螨在15℃时为25天,20℃10天,30℃时5天,比猎物叶螨的生活史还要短。

不交配不产卵,在17-27℃条件下,雌成螨可存活35天左右,产60粒卵,每天产2-3粒卵,雌雄比大约为4:1,雌的多哟。

高温或干燥情况下,智利小植绥螨很难控制叶螨。

湿度低,智利小植绥螨卵会干瘪。

智利小植绥螨发现于热带地区,因此没有滞育,在设施温室这样封闭的环境中,一年中都很活跃。

智利小植绥螨无眼,通过叶螨危害的植株释放的气味(利它素)来定位猎物。

当智利小植绥螨接触到叶螨的丝网时,更激发了它对猎物的搜索行为。

二、我的本领叶螨的专食性捕食者。

对于结丝网的叶螨如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特别适合。

是最早被商业化生产的品种之一。

因为对叶螨的高度专一性,在叶螨的生物防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智利小植绥螨幼螨通常不取食,若螨及成螨可取食叶螨各螨态。

成螨每天可取食5-20头猎物(包括卵)。

在18-27℃的条件下,其繁殖速度要高于叶螨。

20℃时智利小植绥螨繁殖快二倍于叶螨。

智利小植绥螨非常贪食,在所有的对叶螨取食的植绥螨中无一可望其项背。

但35℃以上不取食。

智利小植绥螨用于温室、室内植物或保护地。

智利小植绥螨是非常有效的猎食者和扩散者,它们常常会灭绝叶螨。

对于一些不想有任何危害的作物如花卉等上应用是非常有利的,但对于可以忍受少量危害的植物比如温室蔬菜如西红柿、黄瓜和茄子等来说,在较长时间内压低叶螨种群密度并维持天敌与猎物两者间稳定的关系是更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前言捕食性螨类(Predacious mites)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主要包括寄螨目(Parasitiformes)的中气门亚目(Mesostigmata)和真螨目(Aariformes)的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

捕食性螨类是一类以捕食为生的螨类,它们不仅能捕食叶螨、细须螨、跗线螨和瘿螨等害螨,而且也能捕食蚜虫、蚧虫、跳虫和其他小型的有机体。

常见的捕食性螨类为中气门亚目的植绥螨科、美绥螨科、尾足螨科、维螨科、巨螯螨科、表刻螨科、囊螨科。

前气门亚目的肉食螨科、吸螨科、长须螨科、绒螨科、巨须螨科等。

至今全世界已鉴定的捕食性螨类可达887属,8280种以上,我国有1000余种,而新疆的种类不足二十来种[1]。

捕食性螨类的食物主要为叶螨等害螨,但是其它螨类,如瘦螨、附线螨、镰螯螨等也可作为捕食性螨类的替代食物或补充食物。

除了螨类外粉虱,介壳虫、蚜虫等昆虫的卵和若虫及其蜜露也可作为捕食性螨类的替代食物或补充食物;多种植物的花粉是真绥螨属等的重要替代食物,在田间这些种类捕食性螨类可以花粉维持种群;甚至微生物的菌丝,袍子等都可作捕食性螨类的交替食物或补充食物。

但总的来说这些补充食料的营养价值较低,只能对维持植绥螨生存起一定作用。

捕食性螨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在多种环境条件下发挥作用。

其次,其不仅捕食量大,而且食性广,作用迅速,这有利于长期保持较稳定的控制作用,对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有重要意义。

捕食性螨类是许多害虫和小型有害昆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农业生产中极具有利用价值[2]。

捕食性螨类的形态和习性多种多样,其在地球上分布极为广泛,栖息场所也各有不同。

不管在植物上、土壤中还是在其他各种环境里都可以找到捕食性螨类。

捕食性螨类一般足较长,行动敏捷,有强大的螯钳及齿或有掠食性须肢。

通常捕食性螨类乳白色至黄褐色,其第2~4 足基节外侧有1 对明显的气门及与气门相联系的气门沟,颚体背面有头盖,口下板毛 3 对,位于须肢跗节内基角的趾节为叉状毛。

在叶螨的众多捕食性天敌中,捕食性螨类是最为理想的天敌,是因为其具有无以伦比的捕食特性。

首先,捕食性螨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在多种环境条件下发挥作用。

其次,其不仅捕食量大,而且食性广,作用迅速,这有利于长期保持较稳定的控制作用,对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有重要意义。

捕食性螨类是许多害虫和小型有害昆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农业生产中极具有利用价值[2]。

捕食性螨类的食物主要为叶螨等害螨,但是其它螨类,如瘦螨、附线螨、镰螯螨等也可作为捕食性螨类的替代食物或补充食物。

除了螨类外粉虱,介壳虫、蚜虫等昆虫的卵和若虫及其蜜露也可作为捕食性螨类的替代食物或补充食物;多种植物的花粉是真绥螨属等的重要替代食物,在田间这些种类捕食性螨类可以花粉维持种群;甚至微生物的菌丝,袍子等都可作捕食性螨类的交替食物或补充食物。

但总的来说这些补充食料的营养价值较低,只能对维持植绥螨生存起一定作用。

1.1 国内外研究概况1.1.1 捕食性螨类在国外的研究概况在国外从19世纪初就开始研究捕食性螨类,Leach ( 1815)确立了肉食螨科,Koch(1839)发现愚虫穴Zercon obtusus是植绥螨分类方面所描述的第1个种,Canestrini( 1892)将肉食螨靖科分为8个属;Berlese(1914)将这个种改称为愚钝绥螨(Amblyseius obtusus),并重新加以描述。

Ewing(1938)将肉食螨分为2个亚科:肉食螨Cheyletinae和肉螨亚科Myobiinae,并明确了11个属的归属,自此后约100多年来,大部分种类描述简单,归类较混乱,未建立分类系统,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由Vitzthum(1941)和Garman(1948)建立了植绥螨科的分类系统。

Radford (1948)将肉食螨亚科和肉螨亚科提升到科的位置;Baker ( 1949)赞成肉食螨科和肉螨科格互独立,但改变了它们属的组成,在Baker的论述中,肉食螨科包括19属87种。

Dubinin (1954)将肉食螨科上升为总科,并在1957年界定了总科的科、属组成。

Muma(1961)把植绥螨科划分为4亚科43属;Karg(1965)把它分为2亚科。

Volgin( 1 969) 通过对肉食螨科成螨、成螨前期形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将肉食螨科分为2个亚科:肉食螨亚科和姬鳌螨亚科。

下设10个族,54个属,共152种,是目前为止对肉食螨科分类,尤其是种的描述最为祥尽的论述。

Treat(1975)在《Mite of Moth and Butterflies》记载捕食或寄生鳞翅目昆虫的螨类有193中,涉及到386种蝶或蛾,其中还有地老虎、棉铃虫、麦蛾、粉蝶以及卷叶蛾等重要害虫。

Karg (1976)把植绥螨科分为3亚科,后在1983年又把它改为4亚科,5族,32属并把镰螨科(Blattisocidae)的镰螨属(Blaltisocius)的种类归入植绥螨科[2]。

植绥螨是地理分布极广,种类十分丰富的类群,经过世界各国分类学专家多年的努力,从1950年已知的20种,增加到Moraes et al (1986)统计的1500种,到Chant(1993)统计的1650多种,最近十余年的区系研究发展更为迅速,据Moraes et al (2004)统计,目前世界植绥螨科己知种约为2250种,其中美国409种(全国295种,阿拉斯加州12种,乔治亚州60种,夏威夷42种),中国355种(大陆248种,香港51种,台湾56种),印度190种,澳大利亚167种,巴西142种,南非140种,俄罗斯115种,乌克兰108种,加拿大104种,巴基斯坦102种,菲律宾98种,日本94种,墨西哥91种,智利30种[2]。

Valentina Petrova(2004) 1997-2001用采叶片法和掉落陷阱法调查了草莓园捕食螨种类,共14科37种,其中以植绥螨科和大赤螨科数量最大;林坚贞,张艳璇,季洁,陈霞,马立名等2007年在福建省武夷山采到革螨28种,其中新纪录9种[3]。

1.1.2 捕食性螨类在国内的研究概况我国对捕食性螨类的分类研究约只有70多年的时间,大量的工作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最早始于Cohengn和Nadal(1958)、Swirski(1960),江原昭三及Tseng等对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调查,报道的植绥螨科有49 种。

国内对肉食螨的分类研究一直不够系统。

忻介六 (1965)等列出了国内10种肉食螨名录;沈兆膜(1975)报道国内8种肉食螨。

我国虽仅植绥螨科己知10个属,但近二十年来己知种数快速攀升;邹萍等 ( 1986 ) 拟长毛钝绥螨可捕食7属16种叶螨。

曾义雄(1989)曾报道我国肉食螨共10属15种,但该报道中未包括台湾省的种类。

王源崛等(1990)记载的肉食螨种类达到180种以上,林坚贞(2008)调查了福建省捕食螨有13科85种;王敦清(2003)对中国重要革螨的分类与鉴别进行概述,编制皮刺螨总科分科检索表,分别对厉螨科、皮刺螨科、巨刺螨科、蝠螨科编制分亚科分属检索表,并列出中国重要革螨种类名录:4科26属50种。

胡建德(1992)、除胡建德(1992)报道姬鳌螨亚科一种外,其余均为肉食螨亚科种类[5]。

Chant et al (1994)将植绥螨科分为三个亚科即钝绥螨亚科(Amblyseiinae)、植绥螨亚科(Phytoseiinae)、盲走螨亚科(Typhlodrominae),共70个属(Moraes et al,2004)。

张新虎(1995)对甘肃省捕食螨优势种类进行了调查,其中植绥螨3属20种,苏兰钝绥螨和苏氏盲走螨为优势种;范青海(1996)阐述中国缝颚螨总科系统分类, 胡嗣基(1997)记述了中国的巨须螨,吴伟南等(1997)报道我国植绥螨种类, 吴伟南等(1997)记载246种,林坚贞(1994,1997,1998),夏斌(1997,1999,2004)、谢少远 (2000)等报道了在国内采集到的肉食螨新种、新纪录等,夏斌(2000)报道江西肉食螨科8属16种,林坚贞(2000)报道福建肉食螨科11属20种,在国内报道的肉食螨中,陈斌等(2001)对云南内的捕食螨种类及分布作了调查共发现捕食螨8科12属56种,为进一步保护利用捕食螨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唐斌等(2004)累计己达260多种,截至2006年,统计约有300余种[4]。

新疆研究状况1.2 捕食性螨类的基本特征1.2.1 捕食性螨类的形态特征捕食性螨类一般足较长,行动敏捷,有强大的螯钳及齿或有掠食性须肢。

通常体长200~2 000 μm,乳白色至黄褐色,其第2~4 足基节外侧有1 对明显的气门及与气门相联系的气门沟,颚体背面有头盖,口下板毛 3 对,位于须肢跗节内基角的趾节为叉状毛。

1.2.1.1 分类特征及术语捕食性螨类在形态上有明显的雌雄异形(sexual dimorphism)的现象。

雄螨的螯肢(chelicerae) 上具导精趾( spermatodactyl ),生殖孔(genital orifice ) 位于胸殖板前缘。

雌螨生殖孔位于生殖板后缘[6]。

捕食性螨类体躯由颚体和躯体组成。

躯体分足体和末体两部分。

颚体由鳌肢、须肢、头盖、口下板等组成。

1)颚体( gnathosoma )螯肢(chelicerae ) 1对,由长的基部节和末端螯钳状的动趾(movable digit)和定趾(fixed digit ) 3节组成。

动趾和定趾内缘有小齿,其数目是分类特征之一,定趾内缘常着生1根钳齿毛(pilus dentilis ) 。

雄螨螯肢具有交尾功能,动趾上有一突起,称为导精趾(spematodactyl)用于传递精包给雌螨,其形状因种类而异。

须肢( pedipalps ) :须肢位于螯肢的外侧,从颚基伸出像一对自由活动的附肢,由 6 节组成。

基节( coxa ) 与颚基愈合可动部分山转节( trochanter) 、股节( femur ) 、膝节(genu ) 、胫节( tibia ) 和跗节( tarsus )组成。

须肢附节具2 分叉的叉毛1 根,须肢各节具多数毛。

头盖(tectum) :头盖是颚基背壁向前延伸的,半透明膜状结构,其形状在其他革螨中常用于种的鉴定,捕食性螨类中不作为分类特征。

口下板〔hypostom )近似于三角形的突起,位于颚基底前侧,各有3根口下毛,呈三角形排列。

口下板前侧有内磨叶(intemal malae)和口针。

图1 捕食性螨类形态结构示意图(背部)2)躯体 (idiosoma )背面结构身体的大部分为躯体,呈卵圆形或椭圆形,背腹交界为膜状物联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