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辅导

合集下载

中医药学概论 复习资料

中医药学概论 复习资料

中医药学概论1.肝主疏泄功能反映了肝为刚脏、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主要作用是调畅全身气机。

2.肝主藏血包括贮藏血液(起主要作用)、调节血量、防止出血。

3.脾统血的含义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血液正常循行于脉内,而不逸出于脉外。

4.气血生化之源是脾。

水谷之海是胃。

5.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6.血是脉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微所化生,脾胃虚弱可以导致血虚。

7.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寒邪。

8.九味羌活汤主治风寒夹湿。

9.痰饮的形成主要与肺、脾、肾、肝有关,心与痰饮形成关系较小。

10.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1.真实假虚又称大实有羸状;真虚假实又称至虚有盛候。

12.风邪致病易于侵袭阳位。

13.“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

“行”即运动变化。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14.方剂是在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及剂型,妥善配伍而成的药物组合体。

15.“假神”提示阴阳即将离绝。

16.气血不足面色呈白色。

17.阴虚火旺的舌象是舌红少苔。

18.声音高亢有力,连续不断多见于实证。

19.脉型阔大,来盛去衰的脉象是洪脉。

20.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多见于疟疾。

21.盗汗的表现是睡时出汗,醒时汗止。

22.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以测知患者病证的诊察方法。

23.问诊是指通过询问病人的各种自觉症状和病史,搜集病情资料,是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

24.大黄不具备的功效是清肝杀虫。

25.表里辨别病变部位和病势趋向;寒热辨别疾病性质;虚实辨别邪正盛衰;阴阳为总纲。

26.以心悸失眠,食少腹胀,慢性出血与气血两虚见症为辨证要点,证属心脾两虚证。

27.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是精气。

28.心肾阳虚证以心悸怔忡,腰膝酸冷,浮肿尿少与虚寒见症为辨证要点。

29.症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苔﹐脉细数宜首选天王补心丹。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上篇中医基础理论(30%)一,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的概括。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化。

二,气血精津液气的含义:1,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2,是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气机的概念: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称作气机。

气机运行不畅,阻滞不通,成为气滞气机升发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为气陷;气机下降不及或升发太过,成为气逆气机失于外达而阻闭于内,称为气闭气机失于内守而外泄,称为气脱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血的含义: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血的生成:血,主要有营气和律液所组成。

血液生成的过程,是饮食物经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转化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经脾的升清而上输于肺,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注之于脉,化而为血。

水谷精微是血液化生的主要来源。

血的运行:心主血脉,肺主宗气和朝会百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

津液:是指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律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与血的关系:一,气为血帅。

(1)气能生血(2)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

二、血为气母。

(1)血能载气(2)血能养气。

三,五脏六腑心肺脾肝肾称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

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有各有专司,且与躯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特殊系统。

其中,心的生理功能起着主宰作用。

心:君主之官肾:先天之本肺:华盖之官脾:仓府之官肝:将军之官①心主血脉,主神志,其华在面,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在窍为舌,在体合脉,在腑合小肠。

②肺主气,司呼吸,主声音;主宣发肃隆,通调水道。

朝百脉,主治节。

其华在毛,在液为涕,在志为忧,在窍为鼻,在体合皮,在腑合大肠,在时为秋。

国家开放大学期末统一考试中医药学概论含解析

国家开放大学期末统一考试中医药学概论含解析

国家开放大学期末统一考试中医药学概论含解析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它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通过中草药及其他疗法来治疗疾病。

中医药学概论是中医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系统地介绍中医药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发展,培养学生对中医药学的整体把握能力。

本文将围绕国家开放大学的期末统一考试中医药学概论内容展开,进行相关解析。

第一部分:中医的概念与理论中医作为一种特殊的医学体系,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气血精津等概念。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相互作用而组成的。

五行学说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和抽象,以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来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气血精津则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的描述。

第二部分:中草药学中草药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中草药的种类、性能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中草药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包括归经、归五味、归归色等方法。

通过了解这些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草药的基本特点和使用规律。

第三部分:经方学经方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古代医籍中的各类方剂。

经方学的学习包括对方剂的组成、功效和配伍规律的理解。

我们需要掌握常用方剂的名称、用途以及其组成的草药,这些都是中医药学学习的必备知识。

第四部分:针灸与推拿理论针灸和推拿是中医药学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也是中医独特的特色之一。

针灸学研究的是针刺治疗的原理和方法,推拿学则是通过按摩等手段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阴阳平衡。

了解针灸和推拿理论,对于中医药学的学习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开放大学的期末统一考试中医药学概论部分,考生需要掌握上述内容,并能够灵活运用于解决相关问题。

本考试内容总分150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论述题等。

对于选择题和填空题,考生需准确理解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在论述题中,考生需要展开观点,阐述个人见解,并结合中医药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进行分析。

大学《中医药概论》期末各章节重点、考点总结

大学《中医药概论》期末各章节重点、考点总结

第一章1.绪论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思维方法:援物比类,司外揣内,试探与反证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2.阴阳五行五行特性:木:木曰曲直,木具有能屈能伸、向上向外伸长舒展的特性,用来形容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和性质的事物及现象火:火曰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的特性土:土爰稼穑,土具有播种和收获的特性,是孕育、长养、承载万物的基础金:金曰从革,金具有坚劲、清肃、收杀的特性水: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万物,向下流行的特性。

相生相克:肝心脾肺肾,胆肠胃肠胱(三焦),目舌口鼻耳,怒喜思悲恐,风暑湿寒燥,春夏长夏秋冬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学说: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化3.气血津液气的分类:元气(原气,真气,肾),宗气(大气,胸),营气(荣气,化血),卫气气的生理功能: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气: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即精微之气。

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即功能之气。

津液: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关系:气为血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血为气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

气与津液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津血同源血的生理功能: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此外,血是神的主要物质。

4.脏腑经络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

主神志:心对人体生命活动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起着主宰作用。

在体合脉,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其华在面肺:主气、司呼吸、主声音:肺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作用。

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宣发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肃降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通调水道指肺通过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调节的作用。

中医药学概论—2018年秋季学期期末复习总结指导.doc

中医药学概论—2018年秋季学期期末复习总结指导.doc

兵团电大2018年春季学期《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期末复习指导一、总体说明1、试卷适用的专业药学2、试卷使用的教材版本信息教材名称《中医药学概论》,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作者:陈家旭,出版口期:2011年3月。

3、试卷的整体结构:试卷满分100分,包括选择题20道(共40分),名词解释4道(共20分),简答题4道(共40分)二、考试重点内容及典型题目第一章重点知识点:中I矢药学的基本特点。

典型题目:1、所谓“病”,即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异常病变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如(厌食)、感冒、哮喘等。

2、辨证论治:所谓“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收集到的病情资料进行辨别、分析、综合,判断其证候类型的思维过程。

“论治〃,乂叫施治,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所以,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它有效地指导了临床理法方药的具体应用。

第一^早重点知识点: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五脏六腑的主要牛理功能和主要病理变化,气的分布,经络的概念及其分布。

掌握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

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中医学对内脏的分类方法,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主要病理变化,六腑、脑和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掌握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牛成、分布与功能,精、气的牛理功能、血液的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气与血的关系。

掌握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典型题目:1、与天癸密切相关的脏是(肾)。

2、中I矢理论认为主女子月经的奇恒之腑是(女子胞)。

3、(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4、根据中医藏象学说,主藏血的脏是(肝)。

5、(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

心主神明,又称心藏神,即心有主宰生命活动和主宰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

中医学概论期末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中医学概论期末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1. 阴虚发热而导致的内伤发热,治疗宜选 C.清骨散2. 吴茱萸汤和小建中汤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D.大枣3. 下列不属于真头痛伴随症状的是 E.头晕4. 患者低烧半载,时觉身热心烦,热势随情绪好坏而起伏,平时急躁易怒,胸肋胀闷,两乳作胀,月经不调,口苦,脉弦略数,治宜选用 C.丹栀消遥丸5. 寒邪束表,肺有郁热之喘证,方药宜选 D.麻杏石甘汤6. 腰膝痠软冷痛,畏寒肢冷,下肢尤甚,尿频清长,夜尿多,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辨证为 E.肾阳不足7. 肺的“通调水道”作用是指 C.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代谢起疏通和调节作用8. 肺痨肺阴亏虚证,方药宜用 A.月华丸9. 下列不属于银翘散的现代主治的是 E.产后感冒10. 外感头痛的治疗原则是 B.散风祛邪11. 胸痹发作期可使用的中成药是 A.速效救心丸12. 治疗肾气不固证的尿血的方药是 C.无比山药丸13. 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为君,其主要用意是 E.补气升阳14. 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是 C.柴胡、黄芩、生姜、甘草、半夏、党参、大枣15. 治疗气血亏虚鼻衄的方药是 A.归脾汤16. 郁证病变的基础是 A.气郁17. 水肿临床表现甚重者 C.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18. 以下选项不属于内伤咳嗽的辨证要点是 E.多伴卫表证19. 肝肾两虚的痹证的治法是 D.培补肝肾,舒筋止痛20. 王,女,56 岁。

长期患精神抑郁症,刻下见眩晕心悸少寐,心烦易怒,舌质红,苔少,脉弦细而数,治疗方剂易选 D.滋水清肝饮21. 胁下痞块而见胃脘刺痛,固定而拒按,或有吐血、便血史,此胃痛主症属于 C.瘀阻肝胃22. 患者,男,60岁。

心悸不安,胸痛如针刺而有定处,舌质暗红,边有瘀斑,脉弦紧。

治疗应首选B.血府逐瘀汤23. 胸痹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疲乏、气短、心慌、心悸,舌质淡、胖嫩或边有齿痕,脉濡沉细或结代时,称为 A.气虚24. 治疗气不摄血证的紫斑的方药是 B.归脾汤25. 水肿病位关键在 D.肾26. 心胆气虚证心悸最适合的方剂是 C.安神定志丸27. 痰郁互结于咽喉的病证是 D.梅核气28. 小肠实热证的典型症状是 B.口舌生疮、尿短赤29. 郁证总的治则是 D.理气开郁、怡情易性30. 麻子仁丸、济川煎、增液承气汤都具有的功用是 E.润肠31. 热秘临床治疗时常加的穴位是 D.合谷、曲池32. “寒者热之”的治法属于 B.正治法33. 感受风寒前额痛,药物治疗应选 E.白芷34. 患者,女,25岁。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上篇中医基础理论(30%)一,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的概括。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化。

二,气血精津液气的含义:1,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2,是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气机的概念: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称作气机。

气机运行不畅,阻滞不通,成为气滞气机升发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为气陷;气机下降不及或升发太过,成为气逆气机失于外达而阻闭于内,称为气闭气机失于内守而外泄,称为气脱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血的含义: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血的生成:血,主要有营气和律液所组成。

血液生成的过程,是饮食物经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转化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经脾的升清而上输于肺,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注之于脉,化而为血。

水谷精微是血液化生的主要来源。

血的运行:心主血脉,肺主宗气和朝会百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

津液:是指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律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与血的关系:一,气为血帅。

(1)气能生血(2)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

二、血为气母。

(1)血能载气(2)血能养气。

三,五脏六腑心肺脾肝肾称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

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有各有专司,且与躯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特殊系统。

其中,心的生理功能起着主宰作用。

心:君主之官肾:先天之本肺:华盖之官脾:仓府之官肝:将军之官①心主血脉,主神志,其华在面,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在窍为舌,在体合脉,在腑合小肠。

②肺主气,司呼吸,主声音;主宣发肃隆,通调水道。

朝百脉,主治节。

其华在毛,在液为涕,在志为忧,在窍为鼻,在体合皮,在腑合大肠,在时为秋。

中医药学概论考试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考试重点

中医药学概论考试重点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第Ⅰ卷【闭卷】总复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医药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以及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的名称等内容。

中医药学起源于原始社会,是人类生存需要的产物。

经过先秦、秦、汉时期的发展,中医药学在基础理论方面和临床运用方面都有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

四大经典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确立和完整理论体系的形成。

___时期,中医学派蜂起,学术氛围浓厚,新理论、新方药层出不穷,使中医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

明清时期,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更趋完善,临床各科辨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温病学迅速发展。

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形成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是指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

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与社会不可分割。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中医四大经典包括《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

___四大家包括“寒凉派”___、“攻下派”___、“补土派”___和“养阴派”___。

温病四大家包括___、___、___和___。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中的重要思维方法,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自然界和社会密切相关。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通过辨别病情的不同表现,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答:治法是指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中医的常用治法包括以下几种:①清热解毒法;②泻下通便法;③温阳散寒法;④祛风除湿法;⑤补益虚损法;⑥化痰止咳法;⑦活血化瘀法;⑧安神宁心法。

这些治法都是根据中医理论的辨证论治原则制定的,能够针对不同疾病和病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是在治疗原则的指导下确定的具体治疗方法。

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将治疗方法总结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基本方法,在临床上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1. 首乌藤与枸杞子为同一植物来源的药物()A. 错误【正确答案】B. 正确2. 麝香可治一切神昏()A. 错误【正确答案】B. 正确3. 被称为“血中气药”,兼治头痛要药的是川芎()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4. 金银花既能清解里热,又能疏散表热()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5. 芒硝是攻下药,也可治咽喉肿痛()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6. 酸枣仁既能养血安神,又能润肠通便()A. 错误【正确答案】B. 正确7. 被称为“止血而不留瘀”的药物是三七()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8. 朱砂是入药忌火煅的药物()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9. 具有引药下行,多治下部病证的药物是莪术()A. 错误【正确答案】B. 正确10. 钩藤入汤剂不宜久煎()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单选题】A.气机运化与阴阳变化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正确答案】E.阴阳五行和五运六气12.五行中“金”的特性是()【单选题】A:炎上B:润下C:稼穑D:曲直E:从革【正确答案】13.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单选题】A:木B:火C:土D:金E:水【正确答案】14.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生规律是()【单选题】A.木为水之子B.水为木之母C.火为土之母D.土为金之子【正确答案】E.火为木之子15.气在中医学理论中比较完整的基本概念是()【单选题】A.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B.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C.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D.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E.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正确答案】16.出现恶寒喜暖,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单选题】A. 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正确答案】C. 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17.大出血时往往导致气脱,其生理学基础是(D)【单选题】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正确答案】E.血能养气18.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单选题】A.营气B.卫气C.元气【正确答案】D.宗气E.谷气19.五脏六腑之大主是( )【单选题】A.心【正确答案】B.肺C.脾D.肝E.肾20.具有统血功能的脏是()【单选题】B.肝C.脾【正确答案】D.心E.肾21.“先天之本”是指()【单选题】A.肺B.肝C.脾D.心E.肾【正确答案】22.主气,司呼吸是属于哪个脏的生理功能()【单选题】A.心的生理功能B.肺的生理功能【正确答案】C.脾的生理功能D.肝的生理功能E.肾的生理功能23.对肝主疏泄影响最大的情志活动是()【单选题】A.喜B.怒【正确答案】C.思D.恐24.具有重浊特征的邪气是()【单选题】A.寒邪B.火邪C.风邪D.暑邪E.湿邪【正确答案】25.六淫中易致生疮疡的邪气是A.寒邪B.湿邪C.暑邪D.火邪【正确答案】E.风邪26.瘀血导致疼痛的特点是()【单选题】A.冷痛B.隐痛C.胀痛D.刺痛【正确答案】E.灼痛()【单选题】27.易于蒙蔽心神属何种病邪的病证特点()【单选题】A.饮B.痰【正确答案】C.瘀血D.饮食不节E.结石28.瘀血引起出血的特点:()【单选题】A.出血量多B.出血颜色鲜明C.出血量少D.出血伴有血块【正确答案】E.出血色淡质清稀29.七情太过首先伤及()【单选题】A.肝气【正确答案】B.脾阳C.肾精D.肺津E.心神30.治疗风寒表证无汗而喘宜用()【单选题】A.麻黄附子细辛汤B.麻黄汤【正确答案】C.麻杏石甘汤D.桂枝汤E.九味羌活汤31.功用发散风热,宣肺止咳的方是()【单选题】A.麻黄汤。

中国医科大学成人教育《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成人教育《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1月中医药学概论正考学习资料
提示:试卷为随机组卷,请复制部分题目,在WORD中使用快捷方式Ctrl+F
查找功能搜索参考答案。

单选题
1.《本草纲目》的作者是:(分值:1分)
A.雷敩
B.张仲景
C.李时珍
D.孙思邈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中医大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C
2.咸味药的作用是:(分值:1分)
A.发散行气
B.收敛固涩
C.软坚泻下
D.燥湿通泄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中医大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C
3.大黄酒制的目的是:(分值:1分)
A.去除杂质
B.防止生虫变质
C.祛除恶臭
D.增强活血化瘀作用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中医大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D
4.芒硝内服的用法是:(分值:1分)
A.包煎
B.冲服
C.先煎
D.后下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中医大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B
5.治疗湿痰的要药是:(分值:1分)
A.前胡
B.半夏
C.天南星
D.贝母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中医大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B
6.附子回阳救逆常配伍:(分值:1分)
A.桂枝
B.吴茱萸
C.干姜
D.生姜
提示:题目难度适中,请复习中医大课程知识,完成相应作答
参考答案:C
7.善平补肾阴肾阳,治肺虚喘嗽兼有补虚扶弱作用的药是:(分值:1分)
A.枸杞子
B.巴戟天
C.杜仲。

中医药学概论

中医药学概论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1.中药四气五味及中药功效的一般关系含义:四气又称四性,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对药物治疗寒热病症作用的概括。

一般来讲,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温热药多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等功效。

五味: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

酸:有收敛固涩、生津止渴的作用苦:有泄、燥湿、坚阴的作用。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甘: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咸: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

淡:有渗湿利水作用。

2.中药配伍的作用及七情:配伍: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

配伍的目的:①单味药的力量有限,难以治疗病情较重的患者,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②对于单用会产生毒副反应的药物,选择有的配伍可以抑制或消除其毒副反应。

③对于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配伍用药可以达到既分清主次,又全面兼顾的目的。

单行:药物的单独应用相须:药物的性能功效相似,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相使:药物的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以一药为主,一药为辅,以提高主药疗效的配伍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的配伍。

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配伍。

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的原有功效降低或丧失。

相反: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或副作用。

3.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炮制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净制: 1 去除非药用部位,利于临床剂量准确巴韩天除木心2 分离不同药用部位,防止混药麻黄根茎分离加工切制: 1 利于提高煎药质量,提高疗效 2 利于临床调剂制剂加热制: 1 提高煎药质量,提高疗效(杀酶保苷、醒脾开胃) 2 降低毒性和副作用马钱子砂烫乌头煮制 3 缓和或改变药性,扩大临床应用血余煅炭白帆明煅辅料制: 1 中间传热体,提高疗效砂炒影响药材质地 2 协同药物更好的发挥疗效蜜炙麻黄、姜炙半夏 3 纠正药物偏性,降低毒性和副作用麸炒苍术4.炮制对四气五味归经的影响:1.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即“ 反制” 。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

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题1.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

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

2.四气:指药物具有得寒热温凉四处药品性,它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3.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习惯上也包括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

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4.中医治疗的八法:中医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的八种基本治疗大法的总称。

它包括: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

5.方剂组成原则:方剂的组成不是单纯药物的堆积,而是有一定的原则和规律。

古人用“君、臣、佐、使”四个部分加以概括,用以说明药物配伍的主从关系。

6.阴阳: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基础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

7.归经: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辩证用药提供依据。

8.脏腑: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在现象、征象,来研究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包括构成人体的基本机制——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经络等全身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

9.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10.中药配伍的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二、简述五脏的生理功能及与体窍志夜的关系(标题式的概述)1.心:心主血脉,心藏神,五行属火,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在窍为舌,心在志为喜,心在液为汗,心与夏气相通应。

2.肺:肺主肃降,肺藏魄,五行属金,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肺在志为悲忧,肺在液为涕,肺与秋气相通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学概论期末辅导
唐已婷:欢迎参与中医药学概论期末复习指导,本次辅导的主要内容是:
1.主要考核点
2.题型介绍
3.重点知识点
唐已婷:考核的目标是通过学习,掌握和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知识;中医学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中医学望闻问切四种基本诊病方法;中医学八纲、脏腑等主要辨证方法;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禁忌等基本理论;常用中药的来源、性味及功能;方剂学的基本理论;常用方剂的有关知识等
唐已婷: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望诊
答案: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寒热辨证主要作用是()
A. 辨疾病的病位
B. 辨疾病的性质
C. 辨邪正的盛衰
D. 辨疾病的类别
答案:1. B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望神的概念及意义。

答案:
(1)神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可以说神就是生命;
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望神,是指医生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外在表现来判断病情的方法,对于判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5分)
(2)望神的意义
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精充,则形健神旺,抗病力强,即使有病也多属轻病,预后较好;精亏,则体弱神衰,抗病力弱,病多重,预后较差。

(5分)
雷琪:考试题型只有三个吗?考试难度大不大?
唐已婷:相关答案直接在教材上可以找到。

龚小红:开卷考试还是有点难度,在这次期末复习中,还请唐老师多多指导。

唐已婷:考虑到这门课程的衔接性和难度,没有发挥题,直接在教材上可以找到答案。

四门课程各占25%题量,中药学、方剂学强调概述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