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二年级数学备课 (5)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五年级数学备课(5)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五年级数学备课(5)76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77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78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在小组里说一说。
全班交流三种物体排列的规律时,让学生一边指图一边说。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1.提出问题:在图中,我们看到8盆花。
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自己试一试。
2.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1)画图的策略: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2)例举的策略: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为什么把2盆花看作一组?算式中的每个数各是什么意思?根据余数是1为什么可以确定第15盆是蓝花呢?强调: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3.比较反思:对于这几种方法,你有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79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1.出示“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第15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1)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
(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
(3)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2.出示“试一试”第2题,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进行解答。
五、练习1、练一练第1、2题2、小组自由练习3、先圈一圈,再算一算:4、课本62页第2、3题。
六、数学活动,深化认识七、小组讨论思考元旦要到了,同学们准备用26个灯笼来布置教室。
如果按2红1黄的规律排列,应该准备几个红灯笼,几个黄灯笼?课外拓展练习板书设计:找规律画想算80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81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所以灰兔一共有6个1只,1某6=6(只)白兔一共有6个2只,2某6=12(只)。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备课-(4)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备课-(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主备教师:韩华善课时编号:037备课时间:2007年11月1日教学内容:连加、连减。
教材第66——67页。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熟悉加、减法的口算,学习解决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初步学习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小棒、卡片、小黑板、数字卡片等。
教学进程:一、听故事,导入课题。
大家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那只小猫在钓鱼时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98三心二意,到最后连一条鱼也没钓到。
今天,又有一只小猫在钓鱼了,他可是一心一意、很认真的钓着呢,请看!二、教学连加1、课件出示:小猫钓了几条鱼?(4条)鼓励学生完整的说出这句话。
看,又钓到了几条?(又钓上了3条)接着看课件,后来又钓了1条。
把你看到的完整说出来: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小朋友吗?(一共钓了几条?)2、列式解答你能解决吗?怎么列式:4+3+1师范读算式,生齐读师:在这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加数相加,你能给这样的算式起个名字吗?(板书:连加)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间说说计算过程3、小结小猫认真专心钓鱼钓到了那么多的鱼,看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专心的做才能很好的完成。
二、教学连减99小猫钓回了9条鱼,爸爸妈妈看了非常的开心,小猫分给爸爸2条鱼,给妈妈2条鱼,这时,你能再提出一个问题考考其他的小朋友吗?(小猫还剩下几条鱼?)怎么解决?8-2-2学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知道这个算式的名称吗?(板书:连减)三、巩固练习1.看算式摆学具出示:2+4+3=□9-3-5=□用学具摆这两道题,边摆边叙述题意2.小猫去野餐,妈妈给他10元钱准备食品,他可以买哪些食品呢?汉堡5元甜筒2元豆浆1元可乐3元红肠4元光明袋装酸奶2元你能用算式表示吗?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汇报。
黑林小学2008学年度下学期教师备课 (1)
(3)问:你觉得445米和700米相比,怎样?
(4)问:通过比较,你觉得“远得多、近得多、差不多”是什么意思?你能说出与700米相比,远一些的距离吗?近一些的呢?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3)想一想:能不能用“快一些、快得多”的语言来回答以上的问题呢?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进行估计,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
教学进程:
一、揭示课题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
二、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
4.完成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
比一比:在组中的上、下两个数,在读数时有什么不同?在写数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完成第5题。
学生练习,交流反馈。
四.简单计算的练习
1.口算
200+30 400+90 70+900
230-200 490-90 970-900
2.完成第6题。
五.综合练习
1.完成第7、8题。
(1)鼓励学生在不重复、不遗漏的情况下找出所有符合题意的三位数,学生练习。
(2)汇报核对。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练习相应的练习。
第三单元分米和毫米
主备教师:冯艳
备课时间:2009年2月16日
教材简析: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以及有关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
黑林小学2008学年度下学期教师备课 (16)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可能性的含义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出示下列四个图形:
2.提问:从上面的某个口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黑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白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的一有可能是黑球,也有可能是白球?
3.师小结: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些都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一、集体讨论复习:
什么是“中位数、众数与平均数”?并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举例说说怎样求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二、出示龙城超市上个星期售出的甲、乙两种品牌的饮料箱数如下图。
(1)在这个星期中,两种品牌饮料的销售量在哪一天相差最大?
(2)甲饮料周日的销售量比周一多百分之几?
(3)甲饮料这个星期平均每天销售多少箱?乙饮料呢?
第26课时:统计与概率(4)
主备教师:徐同祥课时编号:068
备课时间:2009年4月20日
教学内容:
教科书116页的“整理与反思”,第116-117页的“练习与实践”的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备课时间:2009年4月20日
教学内容:
教科书118——119页“住房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统计图表和统计量所呈现的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思考,增强数据分析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2、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统计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作用的体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交通工具
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5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5篇)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5篇)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过程,引导他们关注全球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精选篇1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小精灵聪聪也非常喜欢,并且他还把我们的校园画成了一幅美的画儿,想不想欣赏一下?(出示校园主题图)1、从这幅画上,你都看到了什么?2、其实,有一位新的数学朋友也藏在画中,猜猜看,它是谁?3、对了,就是角。
它藏在老师拿的三角板中,藏在老爷爷带的剪刀里,还藏在,又藏在,哎呀,到处都是它的足迹!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角。
(板书课题)二、放手学生,探究新知:(一)联系实际,初步感知。
1、老师先来了解一下,你们最想知道角的哪些知识?2、同学们想知道的可真不少,我们先来研究其中的几个。
是啊,角住在哪儿?除了图画中,在我们的身上,面前的课桌上,课堂的周围有没有角的家呢?3、老师也找到一些物品,上面有角吗?谁过来边指边说给大家听。
(二)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些是否都是角呢?数学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接着研究好不好?(电脑演示,出现不同方向的三个角)2、你认为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3、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4、谁来指出这个三角板的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5、举起你的三角板,给同位指出一个角的顶点和边。
摸一摸它的顶点,什么感觉?再摸一摸它的两条边,又有什么感觉?6、现在,谁再说一下,角到底是什么样的?(三)巩固练习:1、现在你知道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了,对吗?谁来判断?(出示图一)2、看来,数角时不漏数,也不要错数,考考你!(依次出示图一、二、三,让学生数角)3、许多角合在一起,还可以组成美的图案,欣赏一下。
(电脑出示)国庆节快到了,你也可以帮着园林处的叔叔阿姨用角设计一幅摆花的最佳图案,把我们的高密城打扮得更加美丽,好吗?(四)实践操作,丰富认识1、学习用尺子画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全册教案-5
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全册教案5、验证(1)一班和二班合乘一辆车的方案。
36加30等于多少?可以怎样计算?(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笔算计算的方法。
(先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在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2)三班和四班合乘一车的方案。
学生说出验证的方法。
(3)自己验证其他的方案。
6、总结:刚才大家说的非常好,谁能说一说笔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做第9页和第10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先同桌订正,再集体订正,让学生生说出出错的地方。
2、我帮你检查(屏幕出示小动物做的题)学生指出错题的原因。
三、联系生活实际,活用数学知识1、做练习二第1题。
算一算应付多少钱?2、比比谁聪明3 74 5+ 2 ? + ? 5--------------- --------------四、教师小结:这节课不仅想出了乘车的方法,还学会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不过老师有一事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不安排一班和三班的合乘一车呢?课后思考,下节课交流一下答案。
课后反思:通过创设解决乘车问题,学生自己设计不同的方案,可以探究不同的知识。
学生自己探究新知识,思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讨论交流理解加法竖式的用途.帮助改错可以检测学生的理解水平.教师把自己放在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上,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人。
今后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与学真正融为一体。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内容:课本11-12页及练习二3―6题。
教学目标:通过解决问题理解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交流自己的想法上节课,老师要求同学们考虑一下二(1)班和二(3)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吗?你们考虑得怎么样了?1、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先小组交流,再集体交流。
(有的口算、有的说用笔算)2、教师总结:笔算36+35时应注意什么?学生说出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加起等。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六年级数学备课 (5)
课时编号:038
黑林小学体备课用纸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68 页上面的一段 话。 (2)分组交流:通过阅读这段话,你有 什么想法。 (3)汇报交流结果: 2.教学例 1 (1)分组交流。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 (2)汇报交流结果: ①这道题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 级运算——除法,再算第一级运算——加 法。 (3)学生试算(一名同学板演,其他同 学做在练习本上) (4)汇报试做结果,集体订正。 (5)反馈练习:练一练,第(1)题。(要 让学生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3.教学例 2 (1)教师:这道题既有小括号又有中 括号, 应该怎样确定它的运算顺序呢?请同 学们在练习本上用笔画出它的运算顺序。 学生抄写算式后,画出运算顺序。 (2)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 的? 这道题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所以第
98
课时编号:036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
根据第 64 页例题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 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进程: 一、复习引新 1、复习条形统计图 我们以前学过统计中的哪些内容? 条形统计图的横轴代表什么?纵轴代 表什么?每个项目相应的直条的长度是怎 样确定的? 出示根据第64 页例题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的 单式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回答: (1)这个条形统计图统计的是什么内 容? (2) 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上你能得到 那些信息? 2、引入新课 有时候,我们还用与条形统计图类似的一 种统计图, (出示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量 多少和增减变化的情况。 问:你能说出这张统计图表示的意思 吗? 折线的上升和下降各表示数量怎样的 变化情况? 二、教学新课: 1、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
102
课时编号:037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
黑林小学2008学年度下学期教师备课 (15)
1、出示例1,读题。
分析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找出关键句。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提示:
①单位“1"的量是谁?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②谁和单位"1"的量进行比较?
③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能否转化成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④有几种解法?
师:通过小组研究,你们认为这道题应该怎样来解答?
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弄清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对上述解法逐一作出判断。
2、我们怎样计算呢?
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3、说说这题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
4、做“试一试”
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5200元的10%是多少?再加上5200元就是买摩托车共付的钱。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5、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一练。
板书:纳税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5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学生读题。
提问: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提出要求:根据上面的讨论,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后追问:“125%—100%”这个算式中,125%表示什么意思?100%呢?
数学二年级备课教案七篇
数学二年级备课教案七篇数学二年级备课教案(精选篇1)课题: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辨认锐角和钝角。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3、学生在建立锐角和钝角的表象同时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辨认锐角和钝角,知道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预设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活动效果一、情境导入,复习铺垫复习: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直角,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角都是直角,你是怎样判断的?可是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角都是直角,(课件出示锐角和钝角)你瞧!这两个角是直角吗?也直角有什么不同?设疑:这些角,有的比直角大,有的比直角小,它们是什么角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角。
(板书课题)二、互动新授1、认识锐角和钝角(1)比一比课件出示例5中的队旗和红领巾图。
问:同学们这是少年先锋队队旗和红领巾,上面有这样两个角,老师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它们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得出的结论,介绍并板书: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2)动手做角强调学生做角时:一只手动,另一只手不动。
①拿出活动角,做一个锐角同桌互相比一比,锐角的大小一样吗?(锐角的大小不一样,但都比直角小)②拿出活动角,做一个直角同桌互相比一比,直角的大小一样吗?(一样)③拿出活动角,做一个钝角同桌互相比一比,钝角的大小一样吗?(钝角的大小不一样,但都比直角大) (3)连一连(教材41页做一做第2题)课件出示,说说是什么角,再连一连。
提出问题:怎样验证?引出学生思考,得出:用三角尺的直角来验证。
组织学生进行验证,如发现错误给予纠正。
教师小结:根据角的大小可以把角分为三类: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补充课题)三、深入感知1、认一认(1)认真观察你手中的三角尺,刚才我们知道了三角尺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那剩下的两个角是什么角呢?小结:每一个三角尺上都有两个锐角。
黑林小学2008学年度下学期教师备课 (36)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小黑板出示)
400÷2500÷5
200÷5300÷6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笔算
654÷2678÷6
指名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校对,并说说计算过程。
二、教学新知
1、挂图出示例题图
2、请学生列式解答:312÷4=
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3、这是几位数除以几位数,你能估计一下答案满100吗?为什么?
从这道题目中,我们能得到一个数量关系,是什么呢?让学生讨论得到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的内容,还有哪里不太理解的地方吗?课后可以继续请教老师和其他同学。
四、布置作业:
做练习一第1题。
(1)要求小明平均每分走多少米?要知道哪些条件应该怎样算?让学生思考,讨论,并交流。要知道走了多少路,用了多少时间。从题目中,已知从家经过邮局到少年宫一共用了9分,那走了多少路呢?能求出来吗?然后怎样列式,走的路程除以时间。
(2)照这样的速度,是什么意思?从家到少年宫只要7分钟,就是求7分钟,小明走了多少米?怎样计算?学生列式计算,交流结果。
1、使学生理解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2、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除法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黑林小学2008学年度下学期教师备课 (47)
统计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
3、使学生愿意积极参与统计活动, 能主 动与人合作,能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联系, 体会统计在生活里的应用,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 认识并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其 特点,能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根 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方式制作统计图。 本单元采取的教学措施: 1、选择合适的素材,让学生在读图、 比较中切实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折 线统计图的应用。 2、在制图方面,让学生始终围绕制图 的核心环节展开操作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 3、利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 通 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统计活动,来经历统计 的全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数:5课时
171 四年级数学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
谈话: 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情况外, 还有很多数据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 分析。比如我们同学的身高情况。课前我们 一起收集了自己每学期期末时的身高情况, 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将它也制成折线统计图, 看看我们的身高增长趋势如何。 学生独立将自己的身高数据制成折线统 计图,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身高增 长情况,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比较,说说 能从图上发现什么。 3.分析判断:我市人民商场服装部就去 年衬衫和毛衣的销售情况作了一些统计,你 能从中知道这两张图各表示什么服装的销售 情况吗? 谈话:两种衣服销售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有什么不同?你会作出怎样的判断? 教师小结: 有了形象直观的折线统计图, 更便于我们对一些情况的分析和了解。 4.教学“你知道吗” 。 五、课堂总结 提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掌握了什么本领? 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有什么优点?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特别注意 什么?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备课-(5)
1.要留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弁许算法多样化。
2.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理念:
1.注重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中引入计算问题,使计算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
2.重视让学生以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理念:
大多数学生都有在钟表上看时间的经验。他们能分辨钟面上的长针和短针,能说出钟面上是几点钟,不习惯说成几时。这些既是教学资源,也是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用已有的认钟表经验来交流学习,在交流中提升。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钟表面,会看钟表面上的整时数,能判断钟表面上接近某个整点时刻大约是几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20以内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口算,并逐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经历探索20以内进位加法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和交流等活动,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感受到算法多样化,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
3.使学生经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内容:
9加几教材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算法多样化,树立创新意识,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凑十法”,正解计算9加几。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本领?请你设计一个钟表,送给时间老人。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二年级语文备课-(6)
242243244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④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相机板书:景〔看〕]2、学习三、四两行。
〔1〕谈话。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2〕指名读三、四两行。
〔3〕理解。
欲:想要。
穷:穷尽。
千里目:目,眼睛,就是看到更远的地方。
更:再。
〔4〕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看图体会,练习朗读。
3、练说全诗的意思。
〔1〕自由练说。
〔2〕指名试说。
四、精读诗句,悟意明理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自由读。
3、指名读。
4、电脑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245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
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
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
7、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8、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
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五、总结全文,拓展廷伸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
3、讨论。
246247248249250251252253254255256257258259260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70271272273274275276277278279280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282283。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二年级数学备课(3)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二年级数学备课(3)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教材简析: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7-9的乘法口诀和用7-9 的乘法口诀求商。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教学的。
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计算最基础的计算之一,对今后进一步学习乘、除法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使学生熟记并能正确应用。
由于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编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因此,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采用了乘法和除法穿插安排。
教材的编写特点: 1、采用乘法和除法穿插教学、交替安排的方式,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乘法口诀,并突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此外在教学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过程中,结合着安排乘、除法竖式的教学,不仅能使联系的形式更加丰富,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和进一步学习笔算乘、除法作好准备。
2、引导学生自己编制乘法口诀,获得成功的经验,促使学生不断增强乘、除法作好准备。
教材创设了吸引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在理解乘法口诀来源的基础上,进一步124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掌握乘法口诀的方法,促进对乘法口诀的记忆。
教材不断扩展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尽可能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这样,能使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精心设计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熟练记忆乘法口诀。
教材还注意设计多种有趣的练习形式,为学生创造各种应用口诀的机会,帮助学生熟记全部的乘法口诀,并注意在整理的过正中初步培养学生探索规律和整理概括的能力。
教材还安排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教学,其目主要也是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表内乘、除法。
教学本单元应注意的问题:能否利用学过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题。
能否应用学国的乘、除法计算解答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理念: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既要对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基础知识与技能进行定量评价,又要对学生参与编制乘法口诀以及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表现进行定性描述。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备课教案(2008年修订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备课教案(2008年修订版)一表内乘法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乘法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4、对学生进行爱树护树的教育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教学准备小棒一、出示第1页主题图,学生观察。
提出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教师板书加法算式。
二、情境引人,探究引新1、出示第2页情境图,提问:看图,你想知道什么?怎样才能知道一个植了多少棵树?2、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板书:1+1+1+1+1+1+……+1=322+2+2+……+2=328+8+8+8=324+4+4+4+4+4+4+4=323、提问:刚才的计算中,你们有什么感受?4、学生观察算式,小组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连加法、加数相同、得数相同等)5、教师:都是几个几相加。
6、学生看算式,说说几个几相加(4个8相加)7、教师:求4个8或8个4相加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乘法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二、互动探索1、介绍乘法读法、写法(1)4个8和8个4相加的和用乘法怎样表示呢?板书:8×4 4×8 (2)比较加法和乘法有什么不同?2、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3、学习例2(1)学生操作,按老师的要求摆:每次摆3根摆6次,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算式,还可以怎样列?你是怎样想的?(2)小组讨论:观察例1、例2各个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计算?三、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第1题。
2、课堂活动第2题。
小组活动四、课堂小结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8+8+8+8=32(棵)3+3+3+3+3+3+=18(棵)4+4+4+4+4+4+4+4+=32(棵)3*6=18(棵)8*4=32(棵)6*3=18(棵)或4* 8=32(棵)因数因数积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一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感受用乘法解决求相同加数连加的和更简便。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二年级语文备课 (1)
识字8主备教师:孙殿发备课时间:2007年10月26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让学生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3、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4、认识、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5、熟练地掌握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挂图、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时编号:062看图,认识和学习生字。
课时目标:1、认识和学习本课的生字。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部分词语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来做个游戏。
(出示转盘),你们看,这是一个转盘,转盘上的这个字读什么?(学生齐读包)。
2、这是什么包呢?学生组词,教师出字词:包书包。
指名读准音、齐读。
3、这个“包”字可神气了,它可以和许多偏旁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包字和这几偏旁组成成的字。
这是什么偏旁呢?出示“火、艹、饣、氵”指名读。
二、学习四个形声字。
1、下面我们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字,就让他当小老师带领大家做游戏。
2、教师转转盘组合成“炮”字,这是什么字?指名说。
(出示炮火炮)“炮”还可以组成什么词呢?炮为什么是“火”字旁呢?看图理解“火炮”。
3、教师转转盘组合成“苞”字,这是什么字?指名说(出示:苞花苞),谁见过花苞的?学生说,出示第二幅图,让学生指着图介绍,再出示有关花苞的图片,让学生对花苞有个感性的认识。
4、教师转转盘组成合“饱”字,这是什么字?指名说(出示:饱饱满)“饱”还可组成哪些词语?“饱满”是什么意思呢?结合看图理解。
5、教师转转盘组合成“泡”字。
这个字谁会读?指名读。
(出示:泡水泡)指图介绍水泡。
6、齐读生字,词语三、巩固字音,指导记忆字形。
1、自由练读2、谁来当小老师做转盘游戏?(请一名学生当小老师)小老师带着大家开火车读字词,给生字组词。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六年级数学备课 (1)
单元备课期初复习主备教师:柏纪荣备课时间:2007年8月30日教材简析:本单元复习第十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数的整除、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相关的应用题。
教材先安排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以及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换算。
接着复习数的整除的有关知识,是通过一组判断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有关概念的本质特征的。
之后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内容有分数单位、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约分、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以及把分数化成小数等。
最后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简便计算和应用题。
教学理念:1、注意用不同的表达方法呈现教学内容,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
2、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避免教学目标均衡地强加给全体学生。
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和掌握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能够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能熟练地进行假分数和带分数以及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能正确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有关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课时安排:共计2课时第1教时主备教师:柏纪荣课时编号:001备课时间:2007年8月30日教学内容: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和数的整除及分数的概念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换算。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整除,掌握有关概念;进一步掌握分数的一些概念,能应用分数的一些概念进行约分和把分数化成小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学生学会用数边数的方法,认识并判断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感受图形间的变换。
教学用具:
情境图(“国王图”),钉子板、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各一张,例题的挂图等
课时安排:
1、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一)
1课时
2、认识四边、五边形、六边形(二)
1课时
3、有趣的七巧板
1课时
第1课时
主备教师:熊纪鹏课时编号:016
3、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出这四种
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积累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乐于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数边数的方法,认识并判断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感受图形间的变换。
七巧板
教学进程:
一、导入
1、出示一副七巧板。提问:在这样一副七巧板中共有几块图形?你知道每块形的名称吗?(同桌互说)
提问:七巧板中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哪几种?哪些三角形的大小完全一样?你是怎样知道的?
2、请学生试着用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
(1)学生们拼,指名板演(2)说说自己是怎样拼的。
(3)动手操作:试一试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三角形、再拼成应该平行四边形。
系。
3、注意通过比较,沟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不断加深对平均分以及除法含义的认识。结合具体的情景和平均分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除法的含义。把一些物体分得同样多,求可以分成几份,或者求每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教材没有把除法的含义用结语的形式揭示出来,而是结合两道例题和两个试一试所提供的实例,以及一些分物体的具体过程,出现相应的除法算式,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把一些物体分成相等的几份,虽然分的过程可以不同,但结果都是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从而从整体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1.认识四边形(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也可称为四边形。
师:让我们打开“图形王国”的门,瞧瞧遇到了谁?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让同学们认一认)
出示对话框:“小朋友好,谢谢大家还记得我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我俩还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呢?你们能猜到吗?”(学生猜一猜)
请小朋友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用手沿着四周摸一摸。
教材的编写特点:
1、教材从学生熟知的具体事物导入,先让学生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各有几条边,知道它们都是四边形,使学生初步感知可以以边数来命名一些图形。“试一试”让学生知道除了长方形、正方形,还有其他形状的平面图形;再通过数一数、说一说形成“要想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可以数一数它有几条边”的认识。“想想做做”通过想一想、围一围、搭一搭、数一数,进一步巩固对多边形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初步的空间观念。
体进行平均分的方法,从而为认识除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联系实际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对平均分的已有认识,逐步体会除法的含义。在认识平均分的含义之后,教材先后提出两个不同的实际问题,先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试着解决问题,再联系学生操作和思考的过程,引出除法算式,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其各部分的名称。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依据一些直观图和简单的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进一步丰富对除法含义的认识,初步体会相应除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
3、完成第5题。
(1)说明要求。
(2)小组讨论,动手实践并交流。
(3)指名汇报,表扬有多种想法的学生。
4、完成第6题。
(1)说明图意。
(2)学生动手试一试,剪的结果可有多种方法,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二、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布置作业:用小棒分别搭一个五边形和六边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3课时
主备教师:熊纪鹏课时编号:018
教学本单元应注意的问题:
本单元是学生初步认识除法,所以要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入手,通过简单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理念:
除法概念属于运算概念,新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联系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对平均分的已有认识,逐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三、总结评价,应用扩展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分小组讨论,汇报。(指名上来指一指、说一说,其余学生补充)引导回忆:平常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的形状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
分小组讨论,让几名学生说一说。
2.做“想想做做”第2题。组织学生想一想,再搭一搭。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五、布置作业
判断那些图形是四边形、那些是五边形、那些是六边形。
●四边形分一类,三角形分一类。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卡通小人”,它们手指着学生分出的其他四边形说:这些图形和我们一样。它们也都有四条边,是四边形。
引导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先小组交流,在组织全班交流。2.认识五边形
谈话: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四边形,现在请拿出一张四边将它任意次,然后用剪刀沿着折痕剪下,看能见剪出个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操作)
备课时间:2007年9月9日
教学内容:
有趣的七巧板教学目标:
1、通过拼图形,体会填写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七巧板面图形的特点,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图形。
教学用具:
备课时间:2007年9月9日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一)教材第26-2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
第三单元认识图形
主备教师:熊纪鹏
备课时间:2007年9月9日
教材简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认识图形
教学的前后联系:
本单元是在学生直观学习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常见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初步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学习空间和图形领域内容的经验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对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透彻的认识,从而为进一步认识多边形、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供帮助。
5、说明:用七巧板不光可以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能拼出有意思的图形。
请学生分别说说着四幅图是什么?
再让学生分组动手拼出美丽的图案。
三、会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哪些活动最有趣?
四、布置作业
用七巧板拼出你认为最漂亮的图形贴在教室后面的成绩栏里。
第四单元
主备教师:熊纪鹏
备课时间:2007年9月9日
师:如果剪出的图形给它取个名字,你想叫它什么呢?
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活动,发现剪法不同的学生。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两个画好的五边形,让学生数一数边的条数,说一说各有几条边,是几边形,最后出示话框,让学生齐读。
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五边形。
3、认识六边形想一想、议一议:六边形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数一数、说一说;围一围。
教材的编写特点:
1、加强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现象。此类现象用数学方法来表示,便是除法。所以,认识并学会平均分是学习除法的逻辑前提,除法算式是平均过程和结果的抽查与概括。为此,教材在教学除法的认识之前,先安排了四道例题帮助学生逐渐步认识平均分。学生在开放的操作和思考中进一步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掌握根据不同要求把一些物
第2课时
主备教师:熊纪鹏课时编号:017
备课时间:2007年9月9日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二)教材第2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参与对图形的围、搭、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本单元应注意的问题: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常见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初步学习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所以要重视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图形的边的数量,知道可以用它们边的数量来分类和命名,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加深对有关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理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发展的源泉。《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从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大胆优化或重组教材,去粗取精,在实践中应用并进一步加深理解。
提问:现在是几边形?请学生照样子折一折。
(2)再将另一个角折入。
提问:这又是几边形?你会折吗?
学生照样子折一折。
(3)看书第27页,请学生照样子继续折一折,并根据折的情况填写题中的小括号。
(4)启发:你还能继续往下折吗?
组织学生先小组讨论、交流,再指名汇报。
小结:刚刚我们利用手中的四边形——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了许多五边形、六边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在拼图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