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学期备课.doc
五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
五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
一、备课目标
本学期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的目标是:
1.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2.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与整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备课内容
1.教材分析:对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进行整体分析,了解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2.教学方法:探讨适合五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包括情境创设、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习题设计: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和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教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5.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具等,为教学提供便利。
三、备课流程
1.制定计划: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制定集体备课计划,
明确备课目标和时间安排。
2.主题研讨:每次集体备课确定一个主题,如“几何初步认识”、“小数除法”等,针对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3.分工合作:教师们根据个人特长和教学需求,分工合作完成备课任务,如课件制作、教案撰写、习题设计等。
4.集体审议:备课成果进行集体审议,共同探讨改进方案,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5.整理共享:将集体备课的成果整理成资料包,共享给其他教师使用,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共有七个单元,分别是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图形与大小、时间与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三位数的认识和四种除法运算。
下面我将对每个单元进行备课。
第一单元:数的认识本单元主要学习了正整数的概念、阅读和写出各种数字、数的单位和顺序数。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1-99999的数字写法和读法,并能进行正确的数的比较和顺序排列。
备课内容:1.数字的读和写:教师通过图形展示、数的读法、造句等方式让学生熟悉1-9999的数字读写规律。
2.数的比较和顺序排列:通过游戏、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数的比较和排列的方法,进而能够正确地读出一串数字中最大和最小的数。
第二单元:数的运算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口诀,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口诀计算。
备课内容:1.两位数的加法:通过逐步展示加法的计算过程和进行有趣的口算游戏,让学生学会两位数相加的方法。
2.两位数的减法:通过逐步展示减法的计算过程和进行有趣的口算游戏,让学生学会两位数相减的方法。
第三单元:图形与大小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图形的名称、特征和大小的判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悉常见的图形名称、边数和角数,并能够判断图形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备课内容:1.图形的名称和特征:通过展示各种常见的图形,让学生熟悉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2.图形的大小判断:通过图形的比较和排序,让学生能够判断图形的大小关系,如判断哪个图形更大、哪个图形更小等。
第四单元:时间与计算本单元主要学习了时间的读法和计算方法,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时、分、秒的读法和表示,能够进行基本的时间计算。
备课内容:1.时间的读法:通过时钟、表盘等实物的展示,让学生学会时、分、秒的读写方法,如3时30分、45秒等。
2.时间的计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如计算两个时间之间的差。
第五单元:两位数的加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带有进位和退位的两位数加减法,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带进位和退位的两位数加减法计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方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方案一、课程分析本课程为五年级数学上册,是小学阶段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建立数学基础和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时期。
本册教材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运算方法和技能,同时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班共有45名学生,其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也有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运算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与代数的基本概念、运算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探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及时反馈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表扬、鼓励或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六、教学课时与安排本册教材共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内容。
具体安排如下:第1单元:小数乘法,课时数6;第2单元:位置,课时数2;第3单元:小数除法,课时数7;第4单元:可能性,课时数2;第5单元:简易方程,课时数6;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课时数6;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课时数2;总结与复习,课时数3。
共计35课时。
七、备课安排及资料准备1. 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难点和重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一个数除以小数》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一个数除以小数》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一个数除以小数》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除以小数的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除以小数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对于小数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除以小数的过程和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除以小数的意义,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除以小数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除以小数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掌握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小组合作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出除以小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小明的妈妈买了一千克苹果,每千克5元,一共花了多少钱?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除以小数的意义。
例子:20 ÷ 0.5 = 40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除以小数的计算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题目:30 ÷ 0.2 = ?;20 ÷ 0.3 =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题目:某水果店苹果每千克5元,小明买了3千克,一共花了多少钱?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除以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问题: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除以小数的情况?你是如何解决的?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解决简单的问题》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解决简单的问题》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数乘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加减法和除法运算,对小数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小数乘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例子的引导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如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小数乘法的案例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例如:“小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5元,他买了3本,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和探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练习,提供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5分钟)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反馈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购物、计算费用等,让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鲁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8单元备课)
鲁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8单元
备课)
第一单元分数
课时1 分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 了解分数的含义。
- 能够将一个图形分成若干份并描述分数。
教学准备
- 课件、图示、分数的卡片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通过图示和实物的展示引出分数这一概念。
2. 观察讨论:通过一个图形分层练,让学生了解分数的基本形式和含义。
3. 教师解说: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并书写表示分数的算式。
4. 练巩固:让学生分组完成几道简单的分数练。
课时2 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 掌握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原理。
- 能够列式计算,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 课件、白板、带分数实物或卡片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通过一道真实的例题,引出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 观察讨论:让学生通过实物或卡片等形式更好地理解带分数的加减原理。
3. 教师解说:引导学生列式计算,巧妙化解复杂算式。
4. 练巩固:让学生个小组相互出题,并交换验证答案。
第二单元小数
课时1 小数的基本认识
...
第八单元三角形
课时1 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
...
课时2 三角形的测量
...
总结
本教案以鲁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为范本,详细介绍了数学上册1-8个单元的备课教案。
其中,每个单元的教案中都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方便老师快速备课,提高教学效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概念、性质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循环小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涉及到小数的运算,还涉及到无限循环的概念。
本章节通过引入循环小数,使学生对小数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学生可能对无限循环的概念难以理解,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知道循环小数的特征。
2.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3.培养学生对无限循环概念的理解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循环小数的特征和简写方法。
2.学生对无限循环概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活动,理解循环小数的特征和简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循环小数的例子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小数的概念和性质,引入循环小数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个小数例子,如2.666…,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小数的特征。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更多的循环小数例子,如3.1415926535…,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循环小数的特征。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语言来描述循环小数的特征。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循环小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找出循环小数2.666…的循环节,或者简写循环小数3.1415926535…。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找到的循环节和简写方法。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如画图或编写故事,来加深对循环小数概念的理解。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循环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货币的找零、商品的折扣等。
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
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共有六个单元,分别为:数与数量、乘法初步、立体图形、数与代数、分数初步和数据统计。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备课安排。
一、数与数量本单元主要学习整数、自然数、零的概念以及数的读法、拓展数的运算。
备课安排如下:1.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整数、自然数、零的概念,掌握整数的顺序比较和运算法则。
2.教学重点:整数、自然数、零的概念及数的读法。
3.教学难点:整数的运算法则。
4.教学方法:教师讲解、示范演示、小组合作、练习巩固、评价总结。
二、乘法初步本单元主要学习乘法的概念、乘法口诀、乘法的性质以及解决有关乘法的问题。
备课安排如下:1.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口诀,掌握乘法的性质。
2.教学重点:乘法口诀及乘法的性质。
3.教学难点:解决有关乘法的问题。
4.教学方法:教师讲解、示范演示、小组合作、练习巩固、评价总结。
三、立体图形本单元主要学习正方体、圆柱、圆锥、球体等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的概念、特征以及计算表面积和体积。
备课安排如下:1.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正方体、圆柱、圆锥、球体等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它们的特征,能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2.教学重点: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的概念与特征,计算表面积和体积。
3.教学难点:计算表面积和体积。
4.教学方法:教师讲解、示范演示、小组合作、练习巩固、评价总结。
四、数与代数本单元主要学习数到万的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比较、数的四则运算以及代数的基本概念。
备课安排如下:1.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数到万的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会比较数的大小,掌握数的四则运算,了解代数的基本概念。
2.教学重点:数到万的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比较,数的四则运算。
3.教学难点:代数的基本概念。
4.教学方法:教师讲解、示范演示、小组合作、练习巩固、评价总结。
五、分数初步本单元主要学习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备课安排如下:1.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数》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近似数的概念,能够辨别近似数与准确数的差异。
2.运用近似数的计算方法,快速估算乘法运算结果。
3.培养学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近似数的概念和特点。
2.近似数在乘法运算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近似数的特点。
2.运用近似数进行乘法运算。
四、教学难点1.如何灵活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2.如何正确判断近似数的合理性。
五、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近似数的定义、特点、计算方法等内容。
2.教具:数字卡片、白板、马克笔等。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入近似数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近似数,有什么特点。
2.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感受近似数的应用场景。
第二步:讲解1.通过课件讲解近似数的定义、特点和计算方法。
2.举例说明近似数在乘法运算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第三步:练习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近似数的计算练习。
2.师生互动,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第四步:拓展1.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近似数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探讨近似数的局限性及改进方法。
第五步:总结1.总结近似数的特点和应用,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鼓励学生思考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七、作业布置1.布置练习题作业,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近似数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在家中积极应用近似数进行计算。
八、教学反思1.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2.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堂课的教学提供建议。
以上是本节课的集体备课教案,希望能够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希望学生们在本节课中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近似数的应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理解小数倍数的概念,学会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2.小黑板、白板笔
3.小数卡片或小数图示
4.练习册或作业纸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和示范,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然后呈现“小数
倍数”这个新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小数的倍数,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2. 学习小数倍数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解释什么是一个数的小数倍数。
•然后,让学生试着计算一些具体的小数倍数,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
•最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一些数的小数倍数,并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解法。
3. 拓展练习
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
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4. 总结反思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强调小数倍数的求解方法,并鼓励学生
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指定的习题。
2.回家自己找一些数字,计算它的小数倍数,并写下计算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能够掌握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一、导言在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中,备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认真备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进行全册备课。
二、教学目标1. 确立教学目标在备课阶段,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数的概念、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认识图形的基本性质和计算图形的面积、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运算规则等内容。
2.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整个备课过程中,要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
整数的概念、加减法的运算规则等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难点,需要特别注意。
三、教学内容1. 整数在整数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正整数、负整数的概念,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2. 图形在图形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基本性质,学会计算图形的面积。
3. 分数在分数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整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整数概念的理解。
2. 视觉教学法在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具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图形,并通过实际操作计算图形的面积。
3. 分组合作学习法在分数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加深对分数运算规则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定期测试在教学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测试,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评讲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并进行评讲,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清晰的认识,并及时纠正。
3. 综合评价在每个学期结束时,进行综合性评价,评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总结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教学评价,确保教学质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等式的性质》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等式的性质》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等式的性质,使学生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本章内容包括等式的定义、等式的性质以及等式的运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并能够运用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等式的性质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如对等式的定义理解不深,对等式的性质运用不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等式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体验等式的性质,并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机会,提高他们运用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等式的定义,掌握等式的性质。
2.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等式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数学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等式的性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体验等式的性质;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等式的概念,如“什么是等式?”等。
让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等式的性质,并用实例进行说明。
例如,展示等式2x = 4,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x的值。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等式的性质,并理解等式的运用。
3.操练(10分钟)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答。
例如,计算3x - 4 = 7的解等。
在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等式的性质,如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等。
4.巩固(10分钟)给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解答。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备课
备课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需要准备以下内容:
1. 课本: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学计划: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包括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3.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便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讲解和练习。
4. 教具:准备一些教具,如计数器、直尺、圆规等,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演示和操作。
5. 教案:根据教学计划和重点难点,编写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
6. 课件:根据教案和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包括PPT、图片、视频等,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演示和讲解。
7. 练习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和提高。
8. 学生作业布置: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布置一些学生作业,以便学生在家中进行复习和巩固。
9. 教学反思: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备课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需要认真研究教材、了解学生情况、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和制作课件等,同时还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效果,及时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备课)第一单元2.小数乘小数 第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及验算。
(教材第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使学生从具体情境中领会有时用小数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3.让学生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重点难点重点:解决倍数为小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掌握验算方法,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教具学具例5主题图,练习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小数的一般方法,先请同学说一说,说得不完整的,再请其他同学补充。
2.把下面各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0。
23.71230427二教学实施创设故事情境,讲述非洲野狗追鸵鸟的故事。
随之出示例5图。
1.理解题意。
(1)结合故事情节,表述题意。
(2)指名说出题中的条件和要解答的问题。
(3)提问:你怎样理解“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这句话?(4)猜一猜:追得上吗?2.分析数量关系。
(1)找准一倍量。
(非洲野狗的速度)(2)说一说,你是怎样确定一倍量的。
(“是”的后面是谁,谁就是一倍量)(3)想一想,怎样求鸵鸟的最高速度。
(用一倍量乘倍数)3.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56×1.3。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一人板演,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计算结果。
4.学习验算方法。
(1)投影出示教材中的错例或教师巡视时发现的错误。
(2)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说明你做对了呢?同学们说出各自的验算方法。
(一是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做一遍;二是用计算器验算)(3)独立验算。
师:现在我们身边没有计算器,怎么办?(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教师提示验算格式。
集体在练习本上验算,检查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反馈。
请计算有错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哪儿了。
集体观察教材中的错例,说说错误出现在哪儿。
(5)探究再发现。
师:其实验算还有其他的方法,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找出另外一种验算方法。
教师板书:23×1.80.37×0.425×1.067×0.860.6×0.3927×0.43每组做一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备课全册
学生课堂练习单
第一课时
第一板块——做桌面(A、C/18分)
1、设计图纸
(1)师:(媒体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木板)这块木板是什么形状的?(平行四边形)用这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做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里锯开呢?
(2)小组内交流预习作业
拿出自己的平行四边形纸片,小组内交流自己画出的需要锯开的线路,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引发思考。
师:是你们运气不好,还是其中隐藏着什么秘密?
4、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发现规律
5、举例验证
6、修改游戏规则
了解游戏规则
积极参与游戏
产生疑问
小组讨论、分析原因,积极发现规律
独立举例验证
讨论、修改游戏规则
第三板块——巩固练习(B1、B2、C/12分)
1、不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个别介绍
认真听
口答
认真阅读
第四板块——动脑、动手(B1/10分)
1、课本第21页“试一试”第1题。
2、“试一试”第2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老师讲解。
独立思考,标出底和高
独立画后同桌互相交流画法
第二课时
第一板块——基本练习(B1、C/15分)
用三角板画给定图形的高(完成课本第21页“练一练”第1、2题)
教学
目标
A类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真分数的意义。
B类
1、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
目标
A类
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
B类
1、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2 认识底和高(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
4.2 认识底和高(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底和高,掌握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学会画三角形的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底和高,学会画三角形的高。
2.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掌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三角形,激发学生对三角形的兴趣。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三角形?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角组成的图形。
2. 探究新知- 讲解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找出三角形的底和高。
-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三角形的底是两边之间的距离,高是从底到对角的垂直距离。
- 演示如何画三角形的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会画三角形的高。
- 提问:同学们,你们会画三角形的高吗?请试着画一画。
- 学生操作后,教师点评并总结画三角形高的方法。
3. 巩固练习- 设计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对底和高的认识,提高画三角形高的能力。
- 练习题包括:判断三角形的底和高、画三角形的高、解决实际问题等。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以及画三角形高的方法。
-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底和高,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学会了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掌握了画三角形高的方法。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底和高的认识。
2. 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找出它们的底和高,并尝试画一画。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底和高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掌握画三角形高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学期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编写,除保持和延续了青岛版教材特有的由“情境串”引出“问题串”、“板块式”的编排结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凸显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等特色外,在素材选取、信息的呈现、知识的整合等方面包括以下内容:
1、教材的选取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身感受,平实而典型。
2、坚持“情境串”的前提下,信息的呈现趋于多元化。
3、整合学习内容,强化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及学科间的融合。
4、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感受教学建模的过程。
5、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学生的视野。
6、加大探索的空间和时间,凸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
1、分数加减法(二)
2、长方体和正方体
3、有趣的溶解现象
4、分数乘法
5、可能性
6、分数除法
7、比
8、美的奥秘
9、方向与位置10、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1、统计12、总复习
二、教学要求: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乘除和四则混合运算,能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问题。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解决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4、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5、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6、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位置确定物体的位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7、能结合具体实例,设计一个符合指定要求的方案。
8、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9、了解数据描述可能产生的误会。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努力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恰当确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避免内容过多。
3、树立单元教学思想,在重点例题上下功夫。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
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
重难点: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六单元—比的意义和性质。
突破措施: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研究特征教学时,多要学生举例和动手操作。
五、课时安排:
一、分数加减法(二)—— 6课时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 12课时
综合运用—— 1课时
三、分数乘法—— 12课时
四、可能性—— 2课时
五、分数除法—— 11课时
六、比—— 7课时
综合应用—— 1课时
七、方向与位置—— 6课时
八、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9课时
九、统计—— 6时
数学与生活—— 2课时
总复习—— 5课时
六、知识归类
一、分数:
1、会计算分数加减法、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
2、掌握它们的计算法则。
3、会解答有关分数中实际问题。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三、方向与位置:
1、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四、比。
1、理解比的意义。
2、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3、会化简比,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通题。
五、统计图
1、认识复式统计图。
七、习题归类。
一、填空。
1、一个长方体的棱长5厘米,棱长总和是()厘米。
2、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25平方厘米,体积是200立方厘米。
高是()厘米。
3、3升=()立方分米=()毫升=()立方厘米
4、一个正方体棱长3厘米,用两个这样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5、():8=15÷()=3/4=()0.21:()
二、计算;
1、 X÷8/9=9/8 X-3/11=2/33
2、(3/4-1/8)÷5/8 5/7×3- 5/7
5/9×1/3+4/9÷3
三、判断:
1、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一定是1。
()
3、男、女运动员人数的比是5:6,则女运动员占运动员的5/6。
()
四、化简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5.6:8 2/9:5/6
五、解决问题。
1、做一个长4米、宽3米、高2米无盖木箱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木板?其容积是多少?(木板的厚度忽略不计)
2、红星小学有840名学生,据调查,家长接送和不接送的比是2:5,家长接送的学生有多少名?
八、总结性测试题组。
一、填空。
1、()升=1.04立方米
5620立方厘米=()毫升=()升
2、3/8的倒数是()。
2与()互为倒数。
3、2/3:6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4、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5,其中最小的内角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二、判断。
1、X 是自然树,它的倒数是1/X。
()
2、甲数是乙数的4/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
()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
()
三、计算。
2/3×3/5-3/4×2/5 7/8+1/3-3/26÷6/13
四、数学与生活。
1、在献爱心捐物的活动中,五年级捐物1400件,比四年级多捐1/6,四年级捐物多少件?
2、水果店中梨的质量是苹果的3/4,而苹果的质量是橘子的4/5,已知橘子有1500千克,梨有多少千克?
3、化肥厂第一季度生产的化肥与全年计划产量的比是2:7,如果在生产350吨,刚好完成全年任务,全年计划生产化肥多少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