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小学三园课程方案
聚焦“体验·绿色·创新·成长”——小学主题式综合活动实践案例
聚焦“体验·绿色·创新·成长”——小学主题式综合活动实践案例发布时间:2022-11-09T09:10:45.433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9月总第427期作者:罗中怡[导读]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求知探索意识,展示学生的想象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少先队员的主人翁意识。
渝北巴蜀小学以“体验·绿色·创新·成长”为主题,结合儿童日常生活,围绕“科幻画”、“机器人表演”、“科普宣传”、“科技体验”、“动手实践”五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项目设计组织开展了首届校园科技节系列活动。
罗中怡重庆市渝中区马家堡小学400042摘要: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求知探索意识,展示学生的想象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少先队员的主人翁意识。
渝北巴蜀小学以“体验·绿色·创新·成长”为主题,结合儿童日常生活,围绕“科幻画”、“机器人表演”、“科普宣传”、“科技体验”、“动手实践”五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项目设计组织开展了首届校园科技节系列活动。
关键词:科技创新主题式综合活动整体设计活动评价一、案例概述“为什么到秋天叶子会变黄?那是因为大树爷爷也有他的小秘密……”“未来交通模型会有飞碟,交通模型怎样才能整治解决堵车问题……”“我的科创作品是一个特别实用的小制作,家用运载小汽车,它的原理是永动机模型,虽然著名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体验”自己动手、提倡“绿色”环保、鼓励“创新”发散、达到快乐“成长”四个维度构成本次案例主题,将科技创新投射到科幻画、机器人表演、科普宣传区、科技体验区、动手实践区五个展区,以发散思维贯穿该主题学生各项作品,按了解、感知、体验、实践的顺序层层推进,引发点燃学生们创造进取的火花,激发探究兴趣。
二、活动背景学校践行“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探索“头脑科学、身手劳工”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制定了科技节活动实施方案。
“循源而学”理论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看见数学、理解数学、学通数学、用好数学
第3期2024年5月现代教育科学ModernEducationScienceNo 3May 2024[收稿日期]2024-04-01[基金项目]中国教育学会2021年度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与应用实践研究———以重庆市为例”(项目编号:202150001901A)。
[作者简介]李方红(1986-),男,重庆彭水人,硕士,中小学一级教师,重庆市巴蜀小学校数学学科大组长;主要研究方向:数学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
“循源而学”理论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看见数学、理解数学、学通数学、用好数学李方红(重庆市巴蜀小学,重庆 400013) [摘 要]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体悟数学的价值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三大待解难题。
解决之道在于让学生看见数学、理解数学、学通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爱上数学,“循源而学”应运而生。
它倡导顺着数学产生、发展、应用的“源”与“流”而学,其核心内容包括循数学发展之源而学、循人生成长之源而学、循生存生活之源而学,体现为从数学学习走向人生成长、从人生成长走向完整生活,这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本“源”与“流”,是系列内化与外化、专与博、立己与达人、出发与归宿、基础与发展的自然生长、生发、生态过程。
“情境与问题、体验与实践、关联与综合、拓展与长程、创造与成长”是“循源而学”的五大设计与实施要义。
[关键词]循源而学;看见数学;理解数学;学通数学;用好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2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4)03-0151-06 [DOI]10 13980/j cnki xdjykx 2024 03 023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曾说,“数学是科学的基础,也是所有学问的灵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重庆市巴蜀小学龙湖学校文件
重庆市巴蜀小学龙湖学校文件巴蜀龙湖[2009]1号签发人:杨泽平重庆市巴蜀小学龙湖学校2009年度(一)教学研究计划一、工作理念继续深化课程改革,聚焦共育,立足校本,着眼学生可持续发展,关注教师专业化及综合素养的提高,使巴蜀国际的教学逐渐展现自身的特色。
二、工作重点1、共育课堂之“单元式大课”的实施探索。
2、关注教师成长,关注真实教学现场。
3、在一年级开展“我的成长故事”读写研究。
三、工作任务1、常规教研活动。
单周周一下午3:50——4:30为全校共同的教学研究时间,分语、数、综合三个学科组围绕“单元式大课”“共育”“素质课堂”三个关键词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2、“单元式大课”教学研究。
我们将从两个方面交叉展开:一是按“大课-小班-分层”的思路进行,一是按“集中教学,分散指导”的思路进行,积极推进流动式教学的落实。
3、推广本部素质课堂研究成果,在综合学科组进行共育素质课堂的实施研究。
学科召集人开学初要拿出研究计划,学期末要进行各学科开展情况综述。
4、日常课堂教学研究。
我们将组织好两个层次的课堂教学研究:一是随堂课研究。
二是挂牌课研究,组织教龄在五年内的新老师和来校时间不足三年的新进教师上好挂牌研究课。
5、在一年级开展“我的成长故事”读写研究。
6、密切与本部、鲁能学校及外校的教学联系,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7、继续进行“中国文化之根”的项目式课程学习。
8、规划好住读班晚间的课程学习。
9、认真配合北部新区教育局做好课程改革实验的一系列配套工作,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10、做好学校教学常规的检查工作。
主题词:教学计划抄送:重庆市巴蜀小学课程部重庆市巴蜀小学龙湖学校2009年2月9日附件1:重庆市巴蜀小学龙湖学校挂牌课时间安排(2008—2009学年度下期)我校仍将紧紧围绕“平实新课堂”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搭建让每一位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的平台。
教师挂牌课具体安排如下:说明:1、每周星期五上午第二节为学校的挂牌课固定时间,请学校管理团队全体成员参加指导,发现并推广有特色的课参加大部制学校行政会前的挂牌课研究与展示。
巴蜀小学新课标
巴蜀小学新课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巴蜀小学紧跟时代的步伐,引入了新的课程标准。
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兴趣的培养。
以下是巴蜀小学新课标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一、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巴蜀小学新课标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多元化的改革,除了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外,还增加了科学、信息技术、艺术、体育等课程。
这些课程的设置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新课标强调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将最新的科学知识、技术发展和社会现象融入到教学中。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文学作品学习,还增加了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在数学教学中,引入了更多的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巴蜀小学新课标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四、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提倡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笔试,而是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课堂参与度、项目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五、课程资源的丰富化巴蜀小学新课标注重课程资源的丰富化,学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图书、电子资料、在线课程等。
这些资源的丰富,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多样化的学习途径。
六、家校合作的强化新课标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来,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学校定期举办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
七、学生个性的尊重与发展巴蜀小学新课标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课程和活动。
学校提供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团,如科学俱乐部、艺术团、体育队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
重庆巴蜀小学律动课堂督导评价反馈表
重庆市巴蜀小学中高年级部律动课堂督导评价反馈表
执教者王国斌万鹏戴静析张廷毕叶权凤邓心馨杨春燕李德勇督导者刘绪禄黄剑冉孟琴张咏梅,李杰李启琼程明敏吴倩谢永龙督导等级良好良好优秀良好,优秀优秀优秀优秀执教者陈福品唐甜甜徐颖邹祥李瑛王建年张飏刘能源督导者江世君左瑞丽潘德梁郑霖,李斌肖咏梅丁小彦令狐林李杰李永强督导等级优秀合格优秀优秀,优秀优秀优秀优秀合格执教者徐祖明刘苹吴先群曹玲张黎明
督导者罗小玲姜锡春徐忠毅徐莉张超
督导等级优秀优秀优秀优秀优秀
统计数据
优秀率81% 良好率14%
合格率5% 不合格率无
信息汇总人:程明敏
2011年3月20日
附件一:关注学困生课堂观察与记录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依据《重庆市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顺应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重庆教育跨入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创公平满意教育的新阶段;各学校也步入了课程改革的深水区,要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如何紧紧抓住这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不断开创教育新局,实现巴蜀教育事业的新跨越。
特制定本行动规划。
一.规划背景。
1933年,巴蜀小学《建校宣言》中提出“创造一所新的学校环境,实验一些新的小学教育”的办学思想,宣示了巴蜀小学探索教育本质和规律的历史使命,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创造”“实验”的基础;经过十六年“创造教育”研究,“创新”的思维方式融进了巴蜀人的工作和生活,并以此奠定和确立了巴蜀小学在全国基础教育界的地位;八年“激活教育”哲思与实践,鲜明提出了文化建校的思想,激发了巴蜀人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智慧,塑造了巴蜀小学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定点联系学校”和“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的品牌形象,近三年“城市小学生活教育创新实践研究”,在建校宣言的旗帜下深入探索了巴蜀律动教育体系,经过近80年的教育积淀,巴蜀人励精图治办学,使巴蜀小学发展成为全国知名小学。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600余人,学生5000多人,已拥有“三校两项目”办学规模。
审视今日之巴蜀小学,顺应素质教育导向,顺应人的发展规律,强化巴蜀人系统理性的教育思考和自我觉醒,通过优质师资团队带动学生全面素质提升,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在未来的时日中,这绝没有止境。
.“十一五”时期,学校鲜明提出“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办学理念,彰显了巴蜀教育的“律动”基因。
五年间,巴蜀小学完成了一品多牌的学校布局和稳定而开放的国际教育交流平台建设,全面探索了新格局下的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物业保障等,同时还搭建了走出巴蜀走向世界的多元化教育通道,为学生和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系统性、制度性保障。
《山海经》的角色形象引入小学版画课堂的探索——以小学六年级学生黑白木版画教学实践为例
《山海经》的角色形象引入小学版画课堂的探索——以小学六年级学生黑白木版画教学实践为例文/陈嘉莉摘要:版画艺术是小学美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版画的创作技法独特,集合了绘画创作和手工雕刻的形式与技巧,其艺术效果古朴、自然、线条分明、质感饱满、作业作品化质量高,深受师生的青睐。
版画的工具准备和流程相对复杂,所以课堂安排版画课程的难度和成本高于其他课程,寻找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美术表现”,又能“作业作品优质化”的教学主题非常必要。
《山海经》记载了很多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上古奇书。
书中记叙的传奇的人物、灵异的禽兽、神秘诡谲的山川和璀璨多彩世界的反映了我们祖先伟大的想象力、创造力。
从古至今,不少名家为《山海经》配过图,乃至于今天,《山海经》任然是许多艺术家获得创作灵感的宝库,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美学研究价值,值得学生借鉴和学习。
本文以《山海经》角色形象引入小学黑白木刻版画课堂为切入点展开探讨,并通过真实的课堂实施案例为小学美术版画课堂的主题建设提供思路,总结出一堂适用于一般推广的小学版画教学实施活动。
关键词:《山海经》;角色形象;课堂1 《山海经》引入小学版画课堂的可行性分析《山海经》中蕴藏了古代先民们巨大的智慧,其内容无所不包,历史、神话、传说、地理、医药无不涉及。
其中,最吸引儿童、最能引发儿童兴趣的内容就是神话人物的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地”“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从小就伴随着儿童的成长。
其中,《盘古开天地》和《精卫填海》还分别入编了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和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儿童对于神话故事中的主人公有了很高的熟悉度,这是《山海经》素材引入儿童美术创作的一个基础。
图是《山海经》的灵魂,有学者认为山海经是“述图之书”,即先有图后有文。
不过,《山海经》所凭借的图画古本早已失传,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山海经》中琳琅满目的插图,都是后人根据书中的文字内容想象增补的。
教师巴蜀小学学习总结
教师巴蜀小学学习总结导读:本文教师巴蜀小学学习总结,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师巴蜀小学学习总结来巴蜀小学已经三个多月了,都快成为半个巴蜀人了,在即将结束学习之际,有很多话要对巴蜀的领导和老师们说。
我是怀揣憧憬和梦想慕名而来巴蜀,在这近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巴蜀的一切令我大开眼界,令我感动不已,更使我带着感恩之心踏上归途。
初到印象3月12日,我一出火车站,小张师傅便接到了我,他很热情周到,帮我拿行李,带我吃早餐。
到学校后,彭主任又到大门口迎接,到了圣陶阁校长接待室,李校长热情接待,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管理架构,并很快安排了我的学习日程,解决了吃住问题,使我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安心学习。
这一天里还认识了和蔼可亲的车校长、充满活力的张部长、文雅干练的潘部长、沉稳细致的李部长……初春的重庆本来就很温暖,他们的热心接待更驱走了心底的陌生和不安感。
下午,我在校园里转悠,看到菁园旁边的滑梯色彩明快、厕所形似城堡,富有童趣。
直饮水池高低不一,从左到右逐渐增高,明显是根据学生身高修建的。
音乐室旁边是形体课教室,美术室有泥塑、绘画室等,走廊、大厅的墙壁上悬挂、张贴的都是学生的作品。
每个班教室门口都有固定的设计来宣传班级特色,每栋教学楼都有一个名字,菁园、湘园、泽园、觉园、诱诲堂、圣陶阁……大楼门口两边都有书香气息浓厚的对联,楼层侧面有“过有境界的教育生活”等标语和图画,操场栏杆上张贴着巴蜀榜样们的大幅照片,通向圣陶阁和觉园的石阶右壁书写着学校的历史,左边花草树木茂盛,流水孱孱,就连道路旁的树间也有好书推荐的漂亮标签……总之,校园处处呈现文化的浸润。
第一天,我已经喜欢上了巴蜀园。
创意思想刚来巴蜀时,我对“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教育思想不甚理解,走进很多课堂,参加很多次活动,了解了巴蜀小学的一些历史后,我渐渐地懂得这个思想的来源,源自巴蜀办学历史的继承和弘扬,李校长在对外或校内的很多活动中多次强调:“生命的表现形式在于动,动显示了生命的活力,乃教化之行动,意在唤醒,改变,是真心动,真行动。
小学科学课程综合化实施背景下的教材重组初探
小学科学课程综合化实施背景下的教材重组初探王思宇(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重庆400013)摘要:在推进小学科学课程综合化实施的过程中,教材无疑是重要元素。
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倡导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从学生出发,以生活为基础,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拓展教材,优化整合教材和创造性重组教材,推动科学课程的深入改革,进而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教材重组,要坚持“以生为本”,彰显学科精神;要牢记“勿忘初心”,突出课程智慧;要敢于“为我所用”,凸显教学思想。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综合化;教材重组在推进小学科学课程综合化实施的过程中,教材无疑是重要元素。
现行《科学》教材虽是我国现行使用较广、相对权威、实践丰富的教科书,但也因编写年份久远、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文化区域的差异等原因,越发凸显其局限性。
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倡导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从学生出发,以生活为基础,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拓展教材,优化整合教材、创造性重组教材,推动科学课程的深入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核心素养养成。
一、教材重组,要坚持“以生为本”,彰显学科精神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教材,也不是教学生,也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
因此,在教材重组时,要坚持“以生为本”,尤其要注意两点,即“以学生的学为本”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
“以学生的学为本”,即尊重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尊重他们的经历经验,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顺应他们的成长规律,用真正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所在的教材,去引领学生快乐学、探究学,不能把他们当成一个个装知识的容器,用教师的思维来代替学生地思维,把教师的观点硬塞给学生,变相强迫学生去接受知识,忽略科学学科本质精神和规律,被动地促使学生主动追求科学方法和结论。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仅要强调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是要教会他们学习的能力、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不断进取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重庆市巴蜀小学三园课程方案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校本化实施规划(2012年修订)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造性地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深入推进小学素质教育,严格落实渝教基…2012‟21号文(《重庆市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精神。
以重庆“二期课改”、“卓越课堂”行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巴蜀律动课堂”研究,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为抓手,进一步突显巴蜀律动课程的综合化、巴蜀律动课堂的生本化,践行“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在律动课堂里自由生长。
特制定三级课程校本化实施规划,指导学校未来的课程建设,让课程奠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目标愿景办学理念: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为学生而办学校。
学校魅力:走进巴蜀园,走进快乐园;走进巴蜀园,走进创造园;走进巴蜀园,走进成功园。
育人目标:头脑科学、身手劳工、自信、豁达、优雅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的整体规划(一)律动课程管理的体系构建。
1333律动课程体系:1条主线——学生发展。
3维目标——身手劳工、头脑科学、情趣高雅。
3类课程——学科课程:以夯实基础为重点,以律动课堂为突破,以能力为导向。
活动课程:以立德树人为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省、自律的习惯,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德,乐观进取的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主要包括品德、综合实践课程之非指定领域(如校队队会两操传统主题活动、放学午餐8分钟等)、综合实践课程指定领域(信息技术、劳动与生活技能、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
特色课程:以个性成长为重点,以生为本创新课程,自主选择满足个性,即通常说的课程辅助活动。
最后一个3,则有示3大律动教育要素:尊重、激发、共生。
(二)律动课程实施的整合路径。
重庆市巴蜀小学张咏梅听课笔记14邓莹莹
3感谢英语专业队及58班同学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
提示
1建议流动上课,在更多的年级实施这项课程。
08
执教者
张纯静
时间
2011-3-24
地点
挂牌课教室
学科
语文
课题
美丽的小路
班级
1.3班
推荐
1.年仅25岁的张纯静居然有5年的教学经历,年轻而有经验,这让人很惊讶。老师表现出的综合 素养让人感叹,的确是上课的好苗子,希望老师能珍惜自身素质,主动发展,全面发展。
2课后讨论几乎每一个老师都用了敬佩崇拜这样的字眼表达对谢老师的热爱,我想抛出的话题是, 向谢老师学什么?我的感受是四个词:热爱,学谢老师对语文教学的热爱:研究,学谢老师不断 开辟研究的领域,总是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每一堂课,今天的这堂课谢老师已经上过很多遍,但这 次上,他又重新备课,增加了新的课程元素,名师对课堂的尊重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创新,名师 一定是有自己独立的教育思想和独到的教学风格的,这种思想和风格也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 善,最难的是对自己的超越,我们看到谢老师不断推出优秀课例,不断创新课堂实践,不断惠及 他人,真的很了不起;最后要说的是开放,人到一定年龄容易固步自封,但我们看到谢老师在短 短几个星期的时间里,已经连续开放了自己的好几次课堂,而且课后总还真诚地表达“给我提点 建议”,要说风范,这就是风范。学习谢老师,就学习他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对日常课堂的研究, 对教育实践的创新,对个人发展的开放,那么,我们就一定会有更快更大的进步!衷心感谢谢老 师!
提示
1.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作业时间。
2.体育课课前组织进一步加强。
01
巴蜀小学简介
巴蜀小学巴蜀小学创建于1933年,私立,由国民党四川省主席王缵绪创办,自任董事长。
后发展为一所集幼稚园、小学、初高中为一体的巴蜀学校。
1950年,由西南军政委员会接办,改为西南区干部子弟学校,段云、刘西林任正副校长。
1954年西南局撤消后,校内各部分设独立,小学改名为重庆市巴蜀小学,至今。
巴蜀小学现系重庆市教委直属小学之一,被社会公认为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办学实力强、质量高、有特色的学校。
学校创建60余年来,继承优良传统,勇于开拓前进,取得卓著成绩。
学校以“创造教育”为办学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有一支以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为核心的骨干教师队伍,有力地推动着学校的教育改革。
校园内,雄伟的综合楼集办公、艺体、科技、集会于一体。
三栋教学楼美观适用,教学设施齐备,环境幽静。
姓 名 姓别 职务 任职时间 周勖成男 校长 1933-1950 刘西林 男 校长1950-1957 黄清华 女 小学部主任 1951-1956胡 越 女 校长 1957-1958 向玉安 男 校长 1959-1972 赵玄凤 女 校长 1973-1975 汤治铭 男 校长 1975-1978 陈录荣 女 校长 1977-1988 钱 玲 女 校长 1988-2000 廖文胜 男 校长 2000-----原国民党四川省主席、西南长官司公署副长官、重庆巴蜀学校创办人、董事长王缵绪。
1932年,川军师长王缵绪兼任川东盐运史时,曾接受盐商巨额捐赠。
王用其款修建了巴蜀小学教学楼命名“湘园”(此楼的砖头上烧制有“大邑刘湘捐”的字样)我校首任校长周勖成周勖成(1891-1968)名尚志,字勖成。
1932年夏赴渝创办巴蜀学校,在巴蜀校园辛勤耕耘18个春秋。
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社会活动家。
刘西林校长刘西林 生于1909年,1950-1957年任巴蜀学校校长,曾任重庆市教育局副局长、重庆市民进主委、四川省人大副主任。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课程 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课程教学大纲(2015年8月修订)课型:专业课程学时:54学时考核方式:考试一、课程概述1.课程特点本课程是语文教育等专业培养师范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核心主干课程,强调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究有机结合,主要以小学语文教学、教研案例的“赏析研讨”或“模仿重构”为项目任务驱动各模块内容的教学,是一门典型的项目活动课程,也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
2.课程目标培养高师生热爱小学语文教育的情感,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熟悉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与程序,掌握小学语文教学、教研的方法与技能,全面提高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职业素养。
3.前导课程本课程前导课程有两大类:一是汉语言文学基础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普通话等;另一类是教师教育基础课程,有教育学、心理学等。
4.后续课程本课程后续课程是系列专题拓展课程,有小学语文美育、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小学班队活动指导等。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为理实一体化课程,理论研讨部分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探究部分的教学内容整合实施。
以下为本课程“理念践行”、“技能提升”、“实务操练”3个模块,共计12个单元的基本教学内容。
“理念践行”模块第一单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相关案例剖析2.基本内涵探究3.实践技能演练4.教学实训实作第二单元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1.相关案例剖析2.基本内涵探究3.实践技能演练4.教学实训实作第三单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相关案例剖析2.基本内涵探究3.实践技能演练4.教学实训实作第四单元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相关案例剖析2.基本内涵探究3.实践技能演练4.教学实训实作“技能提升”模块第五单元识字与写字教学1.汉语拼音教学2.识字教学3.写字教学第六单元阅读教学1.童话、寓言教学2.诗歌、散文教学3.小说、神话教学4.古诗文教学5.说明性文章教学6.非连续性文本教学7.课外阅读教学第七单元写话与习作教学1.写话教学2.记实作文教学3.想象作文教学4.应用文教学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教学1.讲述教学2.倾听教学3.交谈讨论教学4.即席发言教学第九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1.相关案例剖析2.基本内涵探究3.实践技能演练4.教学实训实作“实务操作”模块第十单元小学语文教学方案设计1.小学语文学期教学方案设计2.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方案设计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第十一单元小学语文课程成绩考评1.小学语文课程考评方案设计2.小学语文课程考评试卷设计第十二单元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工作1.小学语文教师的“说课”2.小学语文教师的“磨课”3.小学语文教师的“观课议课”4.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设计5.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设计四、主要教材与参考书目主要教材:任运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参考书目: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王守恒:《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汪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刘济远:《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夏家发:《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年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五、考核与评价本课程实施形成性考核评价,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构成,要求对所有教学内容进行全覆盖。
“四练”一体化功夫体育课程设计理念与实施方案——以重庆巴南巴蜀小学为例
EXPLORATION & RENOVATION体育教学教学探蹊体育教学/2021年第5期P41“变化”时能做到良好的环境适应以及情绪调控。
三、结语完成以上练习之后,在三对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各样的进攻变化。
例如内线球员上提接球后,外线四十五度球员横切,然后与外线九十度球员轮转换位;再如内线球员在低位接球后,外线九十度球员纵切,然后与外线四十五度球员轮转换位;还可以内线球员在低位接球后,外线球员交叉掩护,一个内切一个外切形成有层次的进攻。
情境教学法是对以往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情境创设中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习效果,在情境化教学中提高技术的组合是教学内容上的创新,以往教学把技术割裂开单独教学忽略了技术之间的联系,技术的结构化是将技术“有机”地组合使学生学会串联各项单一的技术,并且使学生在比赛或训练中熟练地运用技术组合。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培育,通过教学发展陪伴学生终身的体育情感与运动习惯,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处于不同的角色或不同的位置进行学习以激发学生认知、实践等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王登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情况汇报[J].体育教学,2020,40(11):4-6.[3]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6(07):29-33.[4]吴刚.论中国情境教育的发展及其理论意涵[J].教育研究,2018,39(07):31-40.[5]王以帅,周珂.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篮球教学情境化实施策略[J].体育教学,2020,40(01):36-38.[6]李焕玉,沈鹤军,李卫东,谢秀叶,程传银,王利国,尚力沛,李明达.美国实战情境课程模式的借鉴与启示[J].体育学研究,2018,1(03):28-36.一、学练——巴蜀功夫体育课程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体育课形式越来越丰富,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却越来越差?我们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些学校的体育课改实践重形式轻本质,没有解决根本实质问题。
自-重庆市巴蜀小学龙湖学校首届综合实践大单元课程
重庆市巴蜀小学龙湖学校首届综合实践大单元课程——“走向社区,发掘潜能,亮出自我”综合实践活动大单元课程总方案活动背景:知不知道六年级的学生现在在做什么?镜头追踪1:一个女孩垂头丧气地从体育馆走出来对班主任说:“老师,体育测试马上就要到了,可是我的仰卧起坐最多才做到20个,我怎么办啊?我都不想参加测试了…….”镜头追踪2:某六年级的孩子说:“我也想考个好成绩,上个好中学,我也想让老师与家长高兴,但是我以前基础太差,现在已经是六年级下期了,不是我不努力,而是努力也晚了”!镜头追踪3:在巴蜀小学龙湖学校07年—08学年上期的大队委竞选活动中,有一年级小同学通过自己的自信与表现淘汰掉在众人眼里非常优秀的六年级学生的情况,活动后老师与同学无不肯定地说:落选的同学很优秀,只是稍微羞涩了一点。
也许,我们能够让学生更加自信地表现自己。
因为自信与展示自我的能力已经被证实是现代人所必需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这些现象说明什么?在即将小学毕业的这样一个敏感时刻,有的同学并不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潜力。
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秦二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六年级是人生的重要时期之一,学生的心理非常敏感,如果在这个时候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正确的引导,对学生的影响将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结合学校周边资源,提前开展相关教育研究活动,意义重大。
而一二年级的学生则更是需要激励与自信。
活动主题:走向社区,发掘潜能,亮出自我。
活动目标:1、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使其明白:“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的道理。
2、调查小学生毕业前各种心理现状,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3、给予学生释放自己,展现自己,树立自信的机会,缓解学习压力。
4、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识。
活动内容:1、挑战自我:刷新体测纪录,观看励志传奇影片,观摩他人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
2、调查研究:主要调查小学毕业前学生的身心情况,用合适的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
重庆小学研学课程设计
重庆小学研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重庆的历史、文化、地理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说出重庆的名字由来、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特色等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重庆的历史:介绍重庆的名称由来、发展历程、重要事件等。
2.重庆的文化:介绍重庆的方言、美食、建筑、艺术等特色文化。
3.重庆的地理:介绍重庆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4.重庆的发展:介绍重庆的经济、科技、教育、旅游等发展现状。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重庆的历史、文化、地理等知识,学生倾听、记录。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重庆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3.案例分析法:分析重庆的典型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重庆的历史和文化。
4.实验法:学生参观重庆的自然风光、历史建筑等,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重庆研学手册》等。
2.参考书:关于重庆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书籍。
3.多媒体资料: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展示重庆的风土人情。
4.实验设备:学生实地考察,观看相关展览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记录并评价。
2.作业:布置与课程相关的研究性作业,如论文、报告等,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考试:设置课程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重庆历史、文化、地理等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4.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逐章讲解重庆的历史、文化、地理等知识。
重庆版综合实践三下主题活动五 《山城的路与桥》教学设计2
重庆版综合实践三下主题活动五《山城的路与桥》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山城的路与桥》是重庆版综合实践三下主题活动五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重庆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城市风貌,理解重庆的路与桥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重庆的地理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重庆的路与桥也有自己的认知。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重庆路桥的建设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重庆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城市风貌,理解重庆的路与桥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提高学生对重庆路桥文化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重庆的地理特征和城市风貌,理解重庆的路与桥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2.难点:让学生理解重庆路桥的建设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动手制作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
2.准备制作模型的材料和工具。
3.划分学习小组,明确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重庆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城市风貌,引导学生关注重庆的路与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重庆的路与桥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思考重庆路桥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制作重庆路桥模型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老师提出问题和建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巴蜀小学学习总结【可编辑版】
教师巴蜀小学学习总结教师巴蜀小学学习总结教师巴蜀小学学习总结来巴蜀小学已经三个多月了,都快成为半个巴蜀人了,在即将结束学习之际,有很多话要对巴蜀的领导和老师们说。
我是怀揣憧憬和梦想慕名而来巴蜀,在这近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巴蜀的一切令我大开眼界,令我感动不已,更使我带着感恩之心踏上归途。
初到印象 3月12日,我一出火车站,小张师傅便接到了我,他很热情周到,帮我拿行李,带我吃早餐。
到学校后,彭主任又到大门口迎接,到了圣陶阁校长接待室,李校长热情接待,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管理架构,并很快安排了我的学习日程,解决了吃住问题,使我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安心学习。
这一天里还认识了和蔼可亲的车校长、充满活力的张部长、文雅干练的潘部长、沉稳细致的李部长……初春的重庆本来就很温暖,他们的热心接待更驱走了心底的陌生和不安感。
下午,我在校园里转悠,看到菁园旁边的滑梯色彩明快、厕所形似城堡,富有童趣。
直饮水池高低不一,从左到右逐渐增高,明显是根据学生身高修建的。
音乐室旁边是形体课教室,美术室有泥塑、绘画室等,走廊、大厅的墙壁上悬挂、张贴的都是学生的作品。
每个班教室门口都有固定的设计来宣传班级特色,每栋教学楼都有一个名字,菁园、湘园、泽园、觉园、诱诲堂、圣陶阁……大楼门口两边都有书香气息浓厚的对联,楼层侧面有“过有境界的教育生活”等标语和图画,操场栏杆上张贴着巴蜀榜样们的大幅照片,通向圣陶阁和觉园的石阶右壁书写着学校的历史,左边花草树木茂盛,流水孱孱,就连道路旁的树间也有好书的漂亮标签……总之,校园处处呈现文化的浸润。
第一天,我已经喜欢上了巴蜀园。
创意思想刚来巴蜀时,我对“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教育思想不甚理解,走进很多课堂,参加很多次活动,了解了巴蜀小学的一些历史后,我渐渐地懂得这个思想的来源,源自巴蜀办学历史的继承和弘扬,李校长在对外或校内的很多活动中多次强调:“生命的表现形式在于动,动显示了生命的活力,乃教化之行动,意在唤醒,改变,是真心动,真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国家、地方、学校
三级课程校本化实施规划
(2012年修订)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造性地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深入推进小学素质教育,严格落实渝
教基…2012‟21号文(《重庆市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精神。
以重庆“二期课改”、“卓越课堂”行动为契机,持续深
化“巴蜀律动课堂”研究,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为抓手,进一步突显巴蜀律动课程的综合
化、巴蜀律动课堂的生本化,践行“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在律动课堂里自由生长。
特制定
三级课程校本化实施规划,指导学校未来的课程建设,让课程奠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目标愿景
办学理念: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为学生而办学校。
学校魅力:走进巴蜀园,走进快乐园;走进巴蜀园,走进创
造园;走进巴蜀园,走进成功园。
育人目标:头脑科学、身手劳工、自信、豁达、优雅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的整体规划
(一)律动课程管理的体系构建。
1333律动课程体系:1条主线——学生发展。
3维目标——身手劳工、头脑科
学、情趣高雅。
3类课程——学科课程:以夯实基础为重点,以律动课堂为突破,
以能力为导向。
活动课程:以立德树人为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省、
自律的习惯,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德,乐观进取的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
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让学生掌握学习
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
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主要包括品德、综合实践课程之非指
定领域(如校队队会两操传统主题活动、放学午餐8分钟等)、综合实践课程指定领域(信息技术、劳动与生活技能、
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
特色课程:以个性成长为重点,以生为本创新课程,自主选择满足个性,即通
常说的课程辅助活动。
最后一个3,则有示3大律动教育要素:尊重、激发、共生。
(二)律动课程实施的整合路径。
1.三类课程整合。
为清晰课程育人功能,我们把课程分为了学科课程、特色课程、活动课程三大类,三类课程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
学科课程
1.语文;
学;3.英
艺术;5
系,既有目标、学习方式的共同点,各自又有不同的侧重点。
但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这三类课程往往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推进,都由小学校具体实施和推进。
但在研究过程中常常把学科课程和特色课程整合成一大类由学科大组负责系统规划,强化学科课程特色和提升学科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
活动课程是指以经验性、体验性课程为主的课程,我们统一整合以实施活动课为主要的形式进行实施。
2.学科整合
学科整合,首先是不同学科的共性要求即“巴蜀儿童礼”,以此共育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奠基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要求师生入脑入心人人过关,进教室进课堂课课过关。
其次,学科间的整合实施,如读书节以语文、英语学科协作推进;艺术节则音乐、美术学科协作推进;大单元综合实践活动则由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品德学科和物业组协作推进。
科技节则由科学、数学组协做推进;体育节由体育学科、班主任学科协作推进。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实施
对国家和地方课程中没有具体课程标准的活动课程进行了有机整合,系统规划,减少课程的随意性,提高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无课标无教材的实践活动课程,我们研发了则要有实施体系和实施大纲,如《活动课实施指南》(原生活课程实施指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南》、《我们的节日序列化课程》、《我们社会实践》、《我们的校会》等。
4.时空整合
(1)时间统整留足空间。
合理规划学生的在校时间、大型活动时间、课堂时间,给学生自由生长留足时间。
如大型活动活动规划,
(2)空间统整立体实施。
根据课程特点实施长短课结合,室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进行实施,特别针对一些难点课程的实施,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英语课和写字课的实施建议。
本部和书院的英语采用长短课结合的方法进行实施,确保英语天天见。
一二年级每周只有两节英语课,为保证其效果,利用每周只有26节课规定课时,比高年级少四课时,把这4课时统一安排在每天的第4节课进行,保证英语和写字天天练。
即每天第4节课的前面15分钟是英语诵读或者国学经典诵读,后面15分钟自己习字,统一由语文老师负责,进行课堂管理。
英语教师负责英语诵读质量。
也就是1、2年级每周3次英语诵读、1次国学经典诵读,时间均为15分钟(没有英语课的3天均为英语诵读,保证英语天天见。
余下的1次为国学经典诵读)。
写字课15分钟,一周4次。
(英语诵读和国学经典诵读、写字课等可以考虑由英语学科、语文学科统一由学校专业水平很高的老师拍摄教学内容,做成视频资料,在电脑里进行播放,进行统一教学。
这样具有系列化和阶段化的学习,教师易于操作,也避免执教教师的随意性,保证每天诵读和写字的质量。
如容闳学校就是这样,可以借鉴模仿学习。
(课表安排详见附件一)
体育活动课程的实施建议。
体育学科组和各小学校进行统筹,一定明确各种体育活动课程的明确定位和价值。
大课间以班级为单位的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场地要统一规划。
体育课主要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
运动会则以展示学习成果为主;体育课程辅助活动则以项目式学习为主。
自主八分钟的实施建议。
每周一学校评比流动红旗,听广播学校进行统一的值周小结;每周五班级评比巴蜀榜样,或者生活实践课程的内容及要求等。
小学在进行每天自主活动八分钟课程内容时,注意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
每周二、三、四均有各班级设置,要求在开学有自主八分钟课程表,张贴在教室外墙上。
(3)校际整合。
①三园课程设置。
巴蜀园课程设置:结合园区传统优势和场地特点,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侧重体育和创造特色。
在课程设置上严格执行市教委规定,先规范后示范,每期专设一个“创造”综合实践活动周。
鲁能巴蜀小学课程设置:结合书院园区特色和传统优势,鲁能巴蜀小学侧重传统文化和选修课程建设,强化学生选修课程,专设“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周。
蓝湖郡巴蜀小学课程设置:结合国际园区和传统优势,侧重体育、英语学科建设。
在课程安排上,上午文化课为主,下午活动课为主。
固化每周分享成长活动,同时专设每期一次的“跨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周。
重庆市小学课程安排表(国际)
②课程辅助活动课程。
实行必选和自选相结合的思路,突显课程的针对性。
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以“学分制”确保全面素质的均衡发展。
课程辅导活动分为人文类、科技类、体育类、艺术类四大类几十个小类,每类都有相应学分,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学生必须要获得这四个大类160学分后,方可升级,否则补考后才能升级。
课程辅助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期开学前,都将在人文、科技、体育、艺术等四类中自选一类开设某一门或几门课程辅助活动。
巴蜀园的课程辅助活动实施建议。
每期开学时,由学生都将根据小学校教师开设的课程辅助课程录目,进行自主选课。
原则上每40个人一个班,并以一学月为一个周期。
选课后每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上课,连续上四周,经考核过关后,再选择第二学月课程,以此类推……,每位同学每期必须完成4个
大门类(每大类中一门即可)的选课学习,每门课程经考核过关后,可修得学分10分,每期修满40分方能过关。
渝北区鲁能巴蜀小学的课程辅助活动实施建议,实行整班选课和学生自主选课相结合的思路。
其中,每周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的第二节课实行整班选课。
另外,周二和周四下午放学后,还将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选课,课程辅助活动的提高学习。
蓝湖郡巴蜀小学的课程辅助活动,更应突显课程综合化和国际化特色,建议语、数、英及托管统一在上午进行,下午则把课程辅导活动与其它课程整合进行,并以长课、大课为主,突显每一个学科专业特色,并让每一位国际学生都能学有所长。
5.人员整合
倡导教师一专多能,跨学科教学,每一位教师在上好自己的专业课以外,至少还能开设一门课程辅导活动,并鼓励教师多兼课,成为全面发展的全能性教师,以身示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课程评价。
⊕评价四原则:过程性原则、多元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课堂评价:教师要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建立起关注学生发展的激励性评价。
⊕学分评价:建立学生电子版的学生选课系统和学生评价系统。
三、管理实施
1.课程部统整,学科推进教研组实施。
为保证律动课堂的研究力度,我们以“理性规划、整体推进”为思路,初步形成了学科负责人牵头,大组长和备课组长带领学科教师开展日常教科研工作,且以教科研合一的方式提升研究力度,促进理念自然有效地转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评价主体:学生、家长、主管部门。
评价内容:学生行为习惯、学生学业水平、服务对象满意度、学科课程建设重点难点工作的突破情况。
评价形式:每年都以学术年会的形式,对规划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总结反馈,同时对下一年规划提出适时修正,保证规划的可操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