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辖区海岛礁测量的若干问题和对策
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治经济以及科技军事等都得到了较高的提升。
与此同时,中国的海洋权益去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挑战,譬如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等。
中国与周边海上邻国面临着极为复杂和艰巨的海上划界冲突,目前中国处于越南完成率北部湾划界外,其他不少海上疆界仍处于争议之中。
因此,当我们陶醉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南海和东海的海权主张和有效管辖问题,是不断困扰中国的重要问题。
这些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我们就称不上真正的强大;如果这些问题,我们处理不当、信心不足,即使比现在强大,我们仍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最佳的可以和应该解决这些问题的时机。
中国的海权问题不仅仅是个军事问题,也是个外交和政治问题。
所谓海权,是海域国土主权及国家海洋权益、维护蓝色国土安全等权利的简称。
就是拥有火享有对海洋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利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现代海权是指一个沿海或海洋国家运用各种海上力量经略海洋,捍卫海岸和海岛领土主权、领海主权、海域管辖权以及其它各种海洋权益,以确保国家海上安全和利益,进而成为海洋强国。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下几个:一是中国与周边国际海上划界任务艰巨复杂,而中国传统海域频遭周边国家染指,二是域外大国加紧插手中国周边海洋事务,三是海上通道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四是台海两岸分治影响海上安全维护与海权拓展,还有则是围绕公害及国际海底区域的无序争夺损害中国正当海洋权益。
中国与周边国际海上划界任务艰巨复杂,而中国传统海域频遭周边国家染指中国濒临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自然面积总和约为470万平方公里。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历史上我国对有关海域的权利以及我国的一贯主张,我国可管辖的海域约为300万平方公里。
其中除了渤海是我国内海外,其它海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都与相邻、相向的周边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矛盾,同时与一些国家还存在着岛屿主权的争端。
海洋测绘技术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海洋测绘技术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在现代海洋探索与开发中,海洋测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海洋资源勘探、海洋环境监测、海事管理等领域。
然而,在海洋测绘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多波束测深技术的精度限制、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困难、设备故障等。
本文将着重探讨这些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多波束测深技术的精度限制多波束测深技术是目前海洋测绘中最常用的测深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水下地形复杂、海洋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多波束测深仪常常会受到精度限制。
为了提高多波束测深技术的测深精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多波束测深仪的设计。
在设计多波束测深仪时,应尽量提高其工作频率和发射角度,以增加数据采样点密度,从而提高测深精度。
2. 引入辅助技术。
例如,可以在多波束测深仪中加入GPS定位系统,实时获取测量位置信息,以消除船舶运动对测深结果的影响。
3. 结合其他测深手段。
多波束测深技术可以与声呐测深、摄影测深等手段相结合,综合利用各项测深数据,提高整体的测深精度。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困难海洋测绘中常常产生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提高其应用效果,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1. 优化数据处理算法。
通过改进计算方法和算法模型,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开发专业软件工具。
针对海洋测绘领域的需求,开发相应的软件工具,方便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这些工具可以包括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模型建立等功能。
3. 建立数据共享平台。
通过建立海洋测绘数据共享平台,促进各部门间的数据交流与合作,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三、设备故障与维护海洋测绘工作常常需要依赖各种测量设备,然而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例如传感器失灵、电缆断裂等。
为了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保证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进行定期设备维护。
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零部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海洋测绘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海洋测绘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海洋测绘是一项涉及广泛的技术工作,旨在收集和记录海洋环境的各种信息,以供后续利用。
然而,在实践中,海洋测绘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这些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海洋测绘中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复杂的海洋地形。
相比陆地测绘,海洋测绘需要面对更加多变的地理环境。
海底地形的不规则性和多样性使得获取准确的地形数据变得非常困难。
此外,深海地域的测绘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采取了多种方法。
首先,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如多波束测量和激光雷达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获取海底地形数据。
这些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地形图,进而提高海洋测绘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海洋测绘中的另一个关键挑战是海洋中的障碍物。
海洋环境中存在大量的障碍物,如岩石、沙块、船只残骸等,这些障碍物会对测绘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可能会危及船只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针对这一挑战,测绘人员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
首先,他们可以利用高精度的声纳设备进行障碍物探测。
声纳设备能够发出声波并接收回波,通过分析回波的特征,可以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
其次,使用遥感技术,如航空摄影和卫星遥感,可以对海洋中的障碍物进行全面监测和识别。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测绘人员更好地规避潜在的危险。
此外,海洋测绘中的另一个挑战是测绘数据的处理和存储。
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数据的规模和复杂性大幅增加,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同时,测绘数据的存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
一方面,他们开发了高速计算和图像处理算法,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另一方面,他们研究和应用现代的数据存储技术,如云计算和大数据存储,以满足海洋测绘数据的高效管理和存储需求。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数据处理和存储的速度和可靠性,并加快海洋测绘的进程。
总的来说,海洋测绘中存在着许多挑战,但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断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我国海洋测绘工作现状、问题与建议
我国海洋测绘工作现状、问题与建议我国海洋测绘工作在过去几十年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我对当前海洋测绘工作现状、问题与建议的看法。
现状:我国是一个拥有三面海边的大国,在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当前,我们在海洋测绘方面的技术和设备已取得了很大进展,海洋测绘船队不断扩大,测绘人员数也随之上升。
北大洋、南海和东海等区域的海底地形、海洋生态环境、海洋资源分布、军事安保等方面的测绘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与此同时,我国海洋测绘领域的相关标准和规范逐步完善,对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问题:尽管当前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海洋测绘仍面临以下几个问题:1.测绘技术和设备仍不够先进。
目前我国在海洋测绘技术和设备方面还有不少距离要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例如,我国的多波束测深技术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测绘图在构建三维海底地貌方面鲜明滞后,同时海洋测绘先进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也需要提升。
2.海洋测绘队伍建设仍有瓶颈。
海洋测绘需要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同时注意安全和季节性等各种问题,但我国的测绘队伍建设仍有瓶颈。
目前国内测绘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大纲与现实需求不符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在未来的海洋测绘工作中受到影响。
3.海洋信息管理和利用仍不能满足需求。
在信息管理和利用方面,我们还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技术体系来规范管理测绘数据,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未来,更高的要求还包括信息的实时性和海洋智能的提升等。
建议:1.加大海洋测绘技术研发力度。
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海洋测绘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我们应该鼓励各个机构、重点实验室开展深海地形测量、海洋大数据共享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作者应该关注数据集的开放问题,提高中国海洋测绘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2.加强海洋测绘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
我国应着重关注二三线城市地区的海洋教育和海洋科普工作,在中小学阶段增加海洋科学知识的教育。
我国海洋测绘工作现状、问题与建议
我国海洋测绘工作现状、问题与建议我国海洋测绘工作现状、问题与建议随着海上经济和国防的不断发展,海洋测绘工作在我国日益受到关注。
目前,我国的海洋测绘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将对我国海洋测绘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建议进行分析。
一、现状目前,我国的海洋测绘工作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其主要工作包括海图制图、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海底遥感勘测等。
海图制图是海洋测绘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为航行、港口建设和海洋工程等提供必需的航海信息,绘制和更新海洋地图的过程。
海洋地理信息系统也是现代海洋测绘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是基于海洋空间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的系统性工程,能够提供海洋信息查询、地图显示、数据统计、空间分析等多种功能。
二、问题虽然我国的海洋测绘工作已经比较发达,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那么,具体有哪些问题呢?(一)技术问题现在,我国海洋测绘领域的人才及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高精度海洋测绘技术方面还处于较弱的水平。
因此,在技术方面需要加强研究和培养一批海洋测绘领域的专业人才,提升技术水平,以达到行业的最高标准。
(二)资金问题海洋测绘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成本较大的工作,对技术设备、人员培训、数据维护等方面的投入很高。
但现实中,我国海洋测绘基础建设还不够完善,资金短缺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政府和有关部门需要提高对海洋测绘的重视,有针对性地增加投入,落实好对海洋测绘基础设施和人才的培训和投资。
(三)数据共享问题海洋测绘是一个需要协作的领域,各个单位之间需要共享数据和信息,才能更好地完成海洋测绘工作。
但现实中,许多单位因为知识产权、竞争等问题,不愿意进行数据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海洋测绘的进展。
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出台政策,鼓励各单位共享海洋测绘数据,提高海洋测绘的整体水平。
三、建议(一)加强技术攻关为了提高我国海洋测绘的技术水平,需要加强技术攻关,推动高精度测绘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新形势下东海海事测绘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Marine Technology航洛按术新形势下东海海事测绘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建议施玮(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海事测绘中心,上海200090)摘要:2017年,交通运输部提岀深化航海保障管理体制改革。
2018年,交通运输部印发了深化航海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
在新形势下,本文介绍了东海海事测绘的现状,以及近期面临的内外部需求,探讨现实海事测绘管理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相关建议。
关键词:海事测绘;航海保障;应急;海洋经济近年来,我国航运经济发展迅猛,航海技术日新月异,对海事管理工作提岀了很多新的需求。
2017年,交通运输部要求深化航海保障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能推进航海保障机构和职能更加匹配,明确做大做强航海保障工作的目标,加快航海保障事业转型升级步伐。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东海海事测绘面临了新机遇、新挑战和新的发展契机。
1东海海事测绘现状简述1.1东海海事测绘职能东海海区海事测绘机构现由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海事测绘处、上海海事测绘中心和上海海图中心组成。
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海事测绘主要承担辖区范围港口航道测量绘图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职责。
1.2测绘业务情况海事测绘通过开展海道测量,提供与船舶航行密切相关的海岸地形、海底地貌、水文气象、助航设施和航行障碍物等各种地理信息和航海信息,广泛应用于海上运输、港口建设和航海安全保障等领域。
航海图书是人类探索海洋的工具,4结束语上海航标处近几年在航标移动办公方面不断开发,得到了广大航标工作者的欢迎,系统用户不断增加,初步实现了航标运维的移动办公,解决了现场一线航标工作的迫切需求,同时也为管理者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时间外及时获取航标各类信息的渠道。
第三方数据的接入,使管理决策人员及时获取表12013—2017年东海海区测量工作量年份港口航道图测量(项数/换算knC通航尺度核对测量(项数/换算km2)应急测量(项数/换算km2)201377/7535.02112/6488.0413/2878.5 201488/8802.9360/713811/954.72 201569/8640.8353/6347.4612/663.8 201669/8065.0578/6671.7310/563.8 201771/8658.3573/6959.3615/3463.68表22013—2017年港口航道图制作发行情况年份纸海图制作(幅)电子海图制作(幅)专题图制作(幅)电子海图发行(千幅/次)纸海图发行(千张)201329722221738110520143902978844314320152822113635991152016230177451721082017392195139525124以测绘岀版航海图书、保障航海安全为主要宗旨的中国海事测绘,是海洋开发和水运事业发展的一项前期性、基础性工作。
测绘技术中的海洋测量常见问题解答
测绘技术中的海洋测量常见问题解答海洋测量是测绘技术领域中一个极具挑战和重要性的分支。
在这个领域中,涉及到了海洋深度测量、海底地形、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然而,海洋测量中存在着一些常见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问题一:在海洋测量中,深度测量中的错误如何避免?深度测量是海洋测量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在传统的深度测量方法中,使用声纳设备进行测量。
然而,由于水下环境的复杂性,容易出现深度测量的误差。
为了避免这些错误,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在测量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调节好声纳的频率和增益等参数。
2. 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设备的稳定性,尽量避免设备与船体之间的摩擦和震动,以减小测量误差。
3.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对测量数据进行滤波和平均处理,以去除噪声和偶然误差。
问题二:如何解决海洋测量中的导航问题?在海洋测量中,准确的导航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导航问题的解决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导航。
GPS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导航系统,能够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定位和导航服务。
2. 使用惯性导航系统。
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基于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等传感器,通过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来推算出位置和姿态的一种导航系统。
3. 使用激光雷达等激光测距设备进行导航。
激光测距设备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到设备的时间差来计算出物体的距离,从而实现导航目的。
问题三:如何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在海洋测量中,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可以有以下方法:1. 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
在使用测量设备之前,应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设备的测量准确性。
2. 采用多个测量点进行重复测量。
通过多次测量同一点,可以减小随机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3.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可以采用平均值滤波、插值等方法,进一步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
问题四:如何解决海洋测量中的遮挡问题?在海洋测量中,由于海洋的复杂性,常常会出现遮挡问题,即无法直接观测到待测物体或地物。
如何应对在海洋测绘中的常见问题
如何应对在海洋测绘中的常见问题海洋测绘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海洋各项属性进行测量和研究的过程。
这些属性包括海洋地形、海底地质、海洋生物等等,海洋测绘的数据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环境保护以及航海活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海洋测绘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如测量精度不够、设备故障、数据处理不当等。
本文将探讨如何应对在海洋测绘中的这些常见问题。
首先,测量精度不够是海洋测绘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测量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海流、洋流、风浪等会对测量数据产生干扰。
为提高测量精度,科研人员可以采用多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异常值,提高数据的可信度。
此外,利用数量化方法对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其次,设备故障也是海洋测绘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海洋环境恶劣,常常对测量设备造成损坏。
为应对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应提前做好设备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于常见的设备故障,科研人员应学会自行排除或是及时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
此外,在测量任务中,应备有备用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数据处理不当也是海洋测绘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海洋测绘中,海量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而数据处理的不当往往会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可以利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的筛选、清洗和加工,剔除无效数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此外,科研人员还可以参考相关的论文和文献,借鉴前人的经验,提高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除了上述常见问题外,海洋测绘中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比如缺乏数据共享和合作、缺乏标准和规范等。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数据共享和合作不仅可以提高测量效率,还可以避免数据重复采集的浪费。
因此,海洋测绘者应加强与其他机构和团队的合作,共享数据和资源。
同时,建立科学的标准和规范,对于海洋测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可以统一测量方法和步骤,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海洋测量中常见的难点与解决方法
海洋测量中常见的难点与解决方法海洋测量是地球科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海洋环境、海洋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信息。
然而,海洋测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点。
本文将介绍海洋测量中常见的难点,并探讨解决这些难点的方法。
首先,海洋测量中的一个难点是获取精确的测量数据。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测量任务变得困难。
例如,在进行海洋深度测量时,海洋底部会存在海山、隐蔽的海谷和沉积物等,这些因素会对深度测量结果产生误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通常使用多波束声纳系统进行测量,这样可以获得更精确的深度数据。
此外,利用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对海底地形进行全面的探测和分析,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其次,海洋测量中的另一个难点是测量过程中的变量影响。
海洋环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潮汐、海流、风力等。
这些变量的存在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通常在测量过程中进行多次观测,以减小变量的影响。
此外,可以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技术,例如惯性导航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来实时监测和纠正测量误差。
此外,海洋测量中的第三个难点是海洋底部的探测。
海洋底部一直被水深所遮蔽,直接观测变得困难。
传统的海洋测量方法包括利用声波测量海水深度和使用探针测量底部沉积物的物理性质。
然而,这些方法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科学家们发展了海洋探测技术,例如声学成像和地震勘探。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海水中的声波或地震波来获取海底地貌和地质结构的详细信息。
最后,海洋测量中的最后一个难点是数据处理和分析。
海洋测量生成的数据庞大而复杂,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才能提取有用的信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开发了各种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例如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可视化工具。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有效地管理和分析海洋测量数据,从而提高研究效率。
综上所述,海洋测量中存在着诸多难点,包括获取精确的测量数据、处理变量影响、海底探测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海洋测绘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海洋测绘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随着人类对海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海洋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使得海洋测绘技术的重要性凸显,而随着数字化海洋这一议题的出现,海洋测绘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将迎来新的发展。
文章从目前我国海洋测绘工作的状况出发,对目前我国海洋测绘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的海洋测绘工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海洋测绘、测绘技术、海洋信息、发展现状引言:当前针对我国海洋测绘技术发展的研究较多,但是针对海洋测绘工作以及海洋测绘技术的有关组织实施管理机制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希望通过对海洋测绘产业的发展以及海洋测绘工作的分析,对海洋测绘工作的发展进行全面的分析,从多个方面分析海洋测绘工作的问题和所面临的形势,对于我国的海洋测绘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海洋测绘简述(一)海洋测绘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海洋测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数据的测绘、融合、加工以及技术服务,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促使海洋测绘工作实现了多项联系和通讯的对比,将数据测绘、融合、加工以及技术服务相结合,同时也提升了海洋测绘技术。
而且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实现了资料与产品的分离,不同类别的产品也可在同一软件下进行处理,提升了海洋测绘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另外,在同一模式下可以完成不同数据的测绘与统计,综合处理多个层次的信息,形成信息化任务,促使海洋测绘技术便捷水平的提高。
纵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单一模式,实现了多层次结合的同时,分离了数据与技术,从而使得不同产品有同一模式的数据作为参考,为各项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海洋测绘工作效率。
(二)海洋测绘技术发展趋势海洋测绘工作的进行就是利用多种技术手段,以相同的方式,对数据和测绘仪器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进而将时空联系起来,并进行信息的分享。
此外,借助三元集成的仪器和海洋探测卫星等尖端科技装备,使得海洋测绘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并能有效地提升测绘资料的准确性。
测绘技术在海洋勘探中的常见问题解答
测绘技术在海洋勘探中的常见问题解答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海洋勘探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测绘技术作为海洋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测绘技术在海洋勘探中仍然存在一些常见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并探讨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问题一:海底地形测量存在误差怎么办?海底地形测量是海洋勘探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水下环境的特殊性,往往存在误差。
首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通过使用多个传感器,如声纳、卫星定位系统和激光测距仪等,结合数据融合算法,可以提高地形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船舶定位系统进行实时位置纠正,以减小误差。
问题二:深海测量受到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如何解决?深海测量中,由于水下环境的高压和低温,常规测量设备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使用特殊设计的装置和材料。
例如,采用高压高温传感器和探测器,可以适应深海环境的变化。
此外,还可以使用特制的防水设备来保护测量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问题三:测绘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如何提高效率?测绘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于海洋勘探至关重要。
但是,由于测绘数据量大、复杂,如何提高处理和分析的效率成为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运用数据压缩和存储技术。
通过对测绘数据进行压缩和存储,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和提高数据读写速度。
此外,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自动化处理和分析测绘数据,从而提高效率。
问题四:如何保护测绘设备免受海洋环境的腐蚀?海洋环境的高盐度和潮湿气候对测绘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降低设备的寿命和性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可以选择耐腐蚀材料来制造测绘设备,如不锈钢、钛合金等。
其次,定期对测绘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及时更换受损的零部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最后,注意存放和使用测绘设备时,避免暴露在潮湿和高盐度的环境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问题五:海洋测绘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投入,如何提高效率?海洋测绘是一项复杂而耗费资源的工作,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海洋测量中常见的难点与解决方法
海洋测量中常见的难点与解决方法在海洋测量领域,我们常常遇到一些难题,这些难点可能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困扰。
然而,面对这些难题,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解决它们。
本文将探讨海洋测量中常见的难点及其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要面临的一个难点是测量数据的获取。
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我们很难获取到准确的测量数据。
海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因素,如海流、风浪等,这些因素会对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测量技术,例如激光测距技术和声纳测距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准确地测量海洋中的物体距离,并提供高精度的测量数据。
其次,我们还需要解决海洋测量中的数据处理问题。
由于海洋中的数据量庞大,我们很难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和分析。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可以利用计算机和数学模型来处理海洋测量数据。
计算机可以快速处理海洋测量数据,并生成相应的数据报告和图表。
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海洋中的各种现象,并帮助我们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此外,在海洋测量中还存在一个难点是设备的可靠性。
由于海洋环境的恶劣条件,测量设备往往容易受到损坏或失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采用高质量的测量设备,并经常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同时,我们还可以考虑使用多种测量设备进行互动配合,以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此外,海洋测量中还存在着人力资源的不足。
由于海洋测量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人才培养成为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加强海洋测量领域的人才培养和教育。
此外,可以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共享人才和资源,提高海洋测量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我们还要解决海洋测量数据的传输问题。
由于海洋中的数据传输通常需要进行远距离传输,传输线路往往不稳定,容易受到干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高速传输技术,如光纤传输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提供稳定和高速的数据传输通道,确保海洋测量数据的有效传输。
综上所述,海洋测量中存在许多难点,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些难题。
海底地形测绘的挑战与解决办法
海底地形测绘的挑战与解决办法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海底地形测绘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然而,海底地形测绘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这些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首先,海洋环境的复杂性是海底地形测绘的主要挑战之一。
相比陆地,海洋环境更为恶劣,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海底地形测绘需要面对的问题包括海流、波浪、潮汐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都会对测绘结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克服这个挑战,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手段,如利用遥感技术、声纳技术和激光扫描技术,以获取更加准确和全面的数据。
此外,合理安排测量时间,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也是提高测绘质量的关键。
其次,海底地形的多样性也给测绘工作带来了困难。
海底地形的不规则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意味着需要应对不同类型海底地形的测绘问题。
河床、礁石、海底峡谷等不同地形对测绘设备和技术提出了不同要求。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技术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测绘方法,采用不同的测绘设备和技术。
此外,与其他领域的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如地质学、地理学和海洋学等,也可以为解决这一挑战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测绘深海地形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能够实现对浅海地形的高精度测绘,但对深海地形的测绘仍然面临很大困难。
深海地形测绘需要面对的问题包括水压、温度、湿度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海洋生物、泥沙等物质的干扰。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科学家们不断探索适应深海环境的新型测绘设备和技术。
例如,自主无人潜水器和遥控水下机器人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深海地形测绘的准确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海底地形测绘面临的种种挑战虽然不容忽视,但在科技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推动下,这些挑战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只有充分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才能实现对海洋资源的更好管理和利用。
期待未来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为海底地形测绘提供更多突破性的解决方案,为人类勘探和保护海洋资源贡献更大的力量。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岛开发和管理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海岛开发和管理海岛资源丰富,是珍贵的自然财富和战略资源。
如何合理开发和管理海岛,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生态效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借助现代测绘技术,能够为海岛建设和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和科学支持,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海岛测绘的重要性海岛资源的独特性决定了开发和管理的复杂性。
而准确的基础测绘数据是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的基础,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海洋资源的前提。
测绘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海岛的地理、地貌、地形、植被等情况,为海岛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海岛测绘的关键技术1. 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高精度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海岛的大范围高分辨率影像获取,并提供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的数据。
这一技术可以为规划和设计提供准确的空间信息,为海岛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激光雷达技术激光雷达可以实现对地面的高精度三维测量,获取具有丰富信息的地形模型。
借助激光雷达技术,可以对海岛的地貌、地下水资源等进行精确探测,为海岛规划和开发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同时也可以用于海岛的生态监测和保护。
3. 海洋勘测技术海岛的大部分区域都在海洋中,因此海洋勘测技术是海岛测绘的重要环节。
声纳测量、航海测量、卫星定位等技术可以实现对海岛周边和海底地形的获取,为海岛开发和管理提供准确的海洋数据。
三、海岛开发和管理中的测绘应用1. 海岛规划与设计测绘技术可以提供包括地理位置、地势高程、地形地貌在内的海岛基础数据,为规划和设计提供精确的空间信息。
同时,借助遥感和激光雷达技术,还可以获得全方位、全角度的影像和点云数据,为规划和设计提供丰富的参考。
2. 海岛土地利用与用地评估测绘技术可以对海岛土地的利用进行调查和评估。
针对海岛的不同区域,可以分析土地性质、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承载力等指标,为海岛用地规划和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 海岛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海岛生态环境的监测与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利用测绘技术,可以实时获取海岛的地形、植被、水域等信息,进行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
海上作业中的测绘技术与难点解析
海上作业中的测绘技术与难点解析海上作业是指在海洋上进行的各种工程和科研勘测活动。
其中,测绘技术在海上作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海上作业中常见的测绘技术及其难点,并分析其应用前景。
首先,海上作业中的测绘技术包括水深测绘、海底地形测量和海洋环境监测等方面。
其中水深测绘是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技术。
在海上作业中,准确的水深数据是保障船只安全航行的基础。
水深测绘技术通常使用声纳测量方法,通过发送声波并记录回波的时间和强度来确定水下地形。
然而,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导致水深测绘中存在一些困难,如水下地形的不规则和水深的变化等。
其次,海底地形测量是海上作业中另一个重要的测绘技术。
它通常使用多波束声纳或激光扫描仪等设备来获取海底地形的三维数据。
海底地形测量主要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和海底管线布置等工程项目。
然而,海底地形测量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
首先,传统的测量设备通常只能获取离设备较近的地形数据,对于离设备较远的地形则无法获取准确数据。
其次,海底地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增加了测量的难度。
海洋环境监测是另一个重要的海上作业测绘技术。
它主要用于收集和监测海洋环境中的相关参数,如水温、盐度、溶解氧、浊度等。
海洋环境监测对于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灾害预警和海洋资源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海洋环境监测也面临着挑战。
首先,海洋环境的广阔和复杂性使得监测范围广泛而深度要求较高。
其次,海洋环境参数的实时性要求也增加了监测的难度。
除了上述的技术难题,海上作业的特殊环境也给测绘技术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海上气候的多变性、浪高、风速等都会对测绘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提出要求。
同时,海上作业时间和成本的压力也推动测绘技术不断创新。
因此,应对海上作业中的测绘技术难点,需要不断改进和发展测绘设备和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海上作业中的测绘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例如,船载测绘设备逐渐实现了全自动化,能够实时测量水深和地形数据。
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获得的测量数据更加准确和可靠。
海洋测绘中的特殊挑战及解决方案
海洋测绘中的特殊挑战及解决方案在地球的70%被覆盖着海洋的情况下,我们对海洋的了解仍然相当有限。
海洋测绘是一项旨在揭示海洋的奥秘并为人类提供海洋资源的重要工作。
然而,海洋测绘面临着诸多特殊挑战,包括海洋深度的测量、海洋地形的绘制以及水下建筑物的定位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些特殊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海洋的深度是海洋测绘中的首要挑战之一。
事实上,仅有约5%的海洋被精确测量过,这使得我们对海洋底部的了解非常有限。
传统的海洋测绘方法是通过测量水深、重力以及地球磁场等因素来估算海洋的深度。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精度不高、速度较慢以及受海洋条件影响较大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代海洋测绘中采用了多波束测量、多普勒效应和卫星测高等技术来提高测深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已有的测深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测绘数据的精度。
其次,海洋地形的绘制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由于水的特性,海底地形较为复杂,包括河流、山脉、峡谷等形态。
传统的测绘方法往往只能提供海洋地形的宏观信息,无法揭示细节。
针对这一问题,现代海洋测绘中引入了激光雷达、声纳以及卫星测绘等技术,可以捕捉到更精细的地形信息。
此外,结合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知识,可以进一步解读海底地形的形成机制,并提供更深入的分析。
最后,水下建筑物的定位也是海洋测绘中的特殊挑战之一。
水下建筑物包括沉船、遗址、油井等,它们的定位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水下视野的限制,准确定位水下建筑物一直是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海洋测绘中应用了声纳、磁力计、激光测距等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物的定位准确度。
此外,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可以实现对海洋中水下建筑物的三维建模和虚拟重现,进一步加强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
综上所述,海洋测绘中面临着海洋深度测量、海洋地形绘制和水下建筑物定位等特殊挑战。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洋生态调查的常见问题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洋生态调查的常见问题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测绘技术已经成为了进行海洋生态调查的重要工具。
通过测绘技术,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海洋的地理分布,海底地形以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情况等等。
然而,在进行海洋生态调查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讨论一些常见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给出一些解决办法。
首先,当我们使用测绘技术进行海洋生态调查时,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设备的选择。
不同的测绘设备适用于不同的海洋环境和调查目标。
比如,在测量海洋的水深时,我们可以使用声纳测深仪。
而在调查海底地形时,我们可以使用多波束声纳系统。
对于调查海洋生物资源时,我们通常会使用声纳图像仪。
因此,正确选择适合的测绘设备是进行海洋生态调查的第一步。
其次,测绘技术在海洋生态调查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
比如,在进行声纳测深时,由于声波在海洋中的传播速度受到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事先对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压力等因素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此外,声纳图像仪在测量海洋生物资源时,也会受到海洋环境的干扰,比如海水的浑浊度等。
因此,在进行测量时,我们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滤波和修正,以得到准确的结果。
另外,测绘技术在海洋生态调查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
比如,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海洋生态调查的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在进行测量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海洋环境的不确定性,比如海浪、洋流和风速等因素。
同时,测绘设备的使用也需要考虑到海洋环境的适应性和耐用性。
比如,在测量海底地形时,由于海洋环境的恶劣程度,设备很容易受到损坏。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测绘设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设备的完好性。
此外,海洋生态调查还涉及到一些法律和道德问题。
比如,在进行海洋生物资源的调查时,我们需要遵守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以确保调查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当地居民以及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海图编制中的海洋测绘特殊区域技术难题探讨
海图编制中的海洋测绘特殊区域技术难题探讨海洋测绘是指通过测量、测试和记录海洋环境的形状、物理特征和地理位置等信息,用于制作海图和海图更新。
海洋测绘技术在海图编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海洋测绘过程中,针对一些特殊区域,一些技术难题需得到必要的探讨和解决。
本文将针对海洋测绘中的特殊区域技术难题展开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些难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 极地区域海洋测绘极地地区由于极端的气候和复杂的海况,给海洋测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首先,极地地区的冰冻情况是极不稳定的,海冰的分布和形态会发生快速变化。
这对海洋测绘的准确性要求极高,因为即使是短暂的冰冻情况变化也可能导致海图信息的过时。
其次,极地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恶劣的天气条件,对人员和设备的要求非常高。
同时,极地地区的资料获取成本高昂,需要采用高精度测量设备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调查和测绘。
对于极地地区的海洋测绘难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办法。
首先,应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结合遥感图像和卫星导航数据,对极地地区的冰冻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以确保海图信息的及时更新。
其次,可以采用无人机和自主水下航行器等智能设备,减少人员的风险,并提高测量效率。
此外,应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与各国科研机构和专家团队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极地地区海洋测绘问题。
2. 深海地区海底地貌测绘深海地区属于水深超过2000米的海域,其海底地貌复杂多样。
由于深海地区水深大、压力高、环境恶劣,传统的测量设备和技术在这里难以满足测绘需求。
此外,深海地区测量的精度要求很高,需要解决信号传输、定位精度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针对深海地区海底地貌测绘的技术难题,可以考虑以下解决办法。
首先,可以采用声纳探测技术,通过发送声波并测量回波的时间和强度,获取深海地区海底地貌的数据。
此外,还可以结合多波束声纳技术,提高测量精度。
其次,可以采用分布式测量技术,将多个测量设备部署在深海地区,实现对海底地貌的全面测量。
测绘技术在海底地形测绘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测绘技术在海底地形测绘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深入开发,海底地形测绘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然而,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海底地形测绘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海底地形测绘中的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1. 深度和压力的挑战海洋的深度是海底地形测绘中的首要挑战。
现代科技已经能够测量出几百甚至几千米深的海域,但对于更深的海底地形,科学家们仍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同时,深海的巨大水压也对测绘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名为“声学测深仪”的设备。
通过向水中发射声波并测量其反弹回来的时间,可以计算出水深。
此外,深海潜水器也被广泛应用于深海地形测绘中,它们能够抵抗高压环境,并携带各种测绘设备。
2. 海底地貌多样性的挑战海底地貌的多样性是另一个挑战。
海底地形不同于陆地,地质构造复杂,可能存在许多障碍物和凹凸不平的地形,如海山、海沟和火山口。
这些复杂的地貌会给地形测绘带来困难,特别是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科学家们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进行海底地形测绘。
利用卫星和激光雷达扫描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形数据,并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三维建模技术进行分析。
此外,高分辨率的声纳系统也被广泛应用于海底地貌的测绘,可以获得更加详细和准确的地形数据。
3. 水下能见度的挑战水下能见度是海底地形测绘中的另一个挑战。
由于水下的浑浊或海流的影响,测绘设备可能无法获得清晰的图像或数据。
对于需要直接观察底质的任务,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挑战,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名为“多波束测深仪”的设备。
它能够通过同时发射多个声波束,获得多个方向的反射信号,从而提高地形测绘的准确性。
此外,激光扫描技术也被应用于海底地形测绘中,利用激光束在水下的传播和反射特性,可以获取更清晰的地形图像。
4.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挑战海底地形测绘所获得的数据量巨大,而且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于获取准确地形信息至关重要。
海洋测绘监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海洋测绘监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海洋测绘是为了获取海洋资源分布、物理地理特征等必要信息,为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海洋运输提供科学依据。
作为海洋测绘工作的保障和监督者,海洋测绘监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海洋测绘监理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首先,海洋测绘监理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技术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技术已经实现了许多突破,其中包括遥感、激光雷达、卫星导航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监理人员要能够熟练掌握并及时更新这些新技术,以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监理机构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培训。
其次,海洋测绘监理还面临着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方面的挑战。
在海洋测绘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敏感数据,包括国界线、海岸线以及其他国家的海洋权益等。
监理人员需要保证这些数据的安全,并防止其被泄露、篡改或滥用。
为此,监理机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数据加密、权限管理、网络安全等措施,并定期进行防护性检查和演练,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第三,与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密切相关的是监理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问题。
在海洋测绘过程中,监理机构必须始终保持中立和公正的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
这就要求监理机构要具备独立自主的法律地位,免受外界干扰。
同时,监理机构需要建立起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人员不被利益相关方所影响,保证监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第四,海洋测绘监理还面临着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挑战。
海洋测绘是一个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域,海洋没有国界,不同国家之间的海洋测绘工作需要进行有效的合作和交流,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监理机构需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海洋测绘工作的发展和规范。
为了应对以上挑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监理机构应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参加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了解最新的测绘技术和设备,及时更新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海辖区海岛礁测量的若干问题和对策许家琨1,3,欧阳永忠2,缪世伟1,翟国君2,暴景阳3,孙雪洁1,黄辰虎1,2(1. 92899部队,浙江宁波 315200;2.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天津 300061;3.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测工程系,辽宁大连 116018 )摘要: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我国就一直进行沿岸岛屿调查测量。
除水深测量外,大陆及海岛的陆地部分由海岸线向陆地测进:大于(含)1∶10000比例尺为图上1cm,小于1∶10000比例尺为图上0.5cm。
密集的城镇及居民区向陆地测至第一排建筑物。
海岸线以上部分,按照国家相应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规范执行,当有相同比例尺或更大比例尺最新地形资料时,可进行修测。
海岸线以下测至半潮线,与水深测量相拼接。
今天的海岛礁测量比例尺大,测量要素多,测量精度高,不管是对大小岛屿还是远离大陆的岛礁都统一要求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这就提出了一个平面和高程基准的传递问题以及传递技术、传递方法等。
迫切需要给予一个比较科学的、明确的和大家都能比较认可的对策,并从测量规范的角度进行科学的论述,以期对即将开展的海岛礁测量有所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海洋测绘;海岛礁测量;基准传递技术;问题和对策1 引言规模空前的全国海岛礁测量即将开始。
实际上,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进行沿岸岛屿调查测量,比例尺大多在1:10000~1:25000,近年来以1:5000和1:10000比例尺为主。
除水深测量外,大陆及海岛的陆地部分由海岸线向陆地测进:大于(含)1:10000比例尺为图上1cm,小于1:10000比例尺为图上0.5cm。
密集的城镇及居民区向陆地测至第一排建筑物。
海岸线以上部分,按照国家相应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规范执行,当有相同比例尺或更大比例尺最新地形资料时,可进行修测。
海岸线以下测至半潮线,与水深测量相拼接。
码头地区应测完整。
海岸线应进行实测。
除此以外,在测区内还布设一定密度的海控点和布设一定数量的验潮站。
今天的海岛礁测量比例尺大,测量要素多,测量精度高,不管是对大小岛屿还是远离大陆的岛礁都统一要求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这就提出了一个平面和高程基准的传递问题以及传递技术、传递方法和面临的困难等。
迫切需要给予一个比较科学的、明确的和大家都能比较认可的对策,并从测量规范的角度进行论述,以期对即将开展的海岛礁测量有所启发和参考。
2 我国及东海辖区海岛礁和海岸线概况2.1 我国海岛礁分布、地形及海岸线概况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辽阔的海疆。
大陆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总长18400km。
我国海区西部和北部频临我国大陆,东北以朝鲜海峡与日本海分界,东部为一弧形列岛(琉球群岛)所环围与太平洋相通,南至大巽他群岛,西南则以马来半岛和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分界。
广阔的海面上散布着大小岛屿6536座,(有资料显示:面积在500m2以上的岛屿为7372 个)。
有人居住的岛屿有 430多个,东海约占岛屿总数的60%,南海约占30%,黄、渤海约占10%。
岛屿岸线总长度14248km,海岛总面积近80000 km2。
构成了弧形的、坚不可摧的海上防线,环绕在我国沿海外侧。
我国海区岛屿多数仅靠大陆或者成群散列分布在多山地带的近海和海湾、港口附近。
岛屿分布最集中的有辽东半岛东南侧、渤海海峡、杭州湾外方、舟山群岛、福建沿岸的三都湾、兴化湾附近、珠江口附近等处。
苏北海岸平直且低缓,沿岸大片泥、沙滩,海底地形平坦,分布的岛屿极少。
按其成因可分3类:基岩岛、冲积岛、珊瑚礁岛。
岛屿绝大多部分为山地和岩岛。
其地形特点:面积较大的岛屿地形较缓,岸滩高差小,便于登陆的地段较多;面积愈小的岛屿岸壁陡险,露岩散石较多,除少数澳口外,多不便登陆。
多数岛屿树木稀少,隐蔽条件差。
岛上水源受季节影响,旱季有的岛屿供水不足,还有少数小岛无水源。
岛上土壤贫瘠,耕地较少,居民多以捕鱼为主,粮食、燃料、副食品部分岛屿不能自给。
近年来,多数岛屿多处开发、开采,经济建设很快,岛屿变化较大。
2.2 东海海岛礁分布、地形及海岸线概况东海是中国海的一部分、中国三大边缘海收稿日期:2009-04-28作者简介:许家琨(1956-),男,山东莒县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测绘及沿岸海道测量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之一。
它北起我国长江口北岸到韩国济州岛一线,与黄海毗邻,东北面以济州岛、五岛列岛、长崎一线为界,南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一线同南海为界,东至日本琉球群岛。
位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岛、日本琉球群岛和九州岛之间。
并经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连,濒临中国的沪、浙、闽、台4省市。
面积77万多km2。
多为水深200m以内的大陆架。
整个海区介于北纬23°00′~33°10′,东经117°11′~ 131°00′之间。
东海辖区岛屿数量多达3816个(其中:江苏省24个,上海市5个,浙江省2147个,台湾省222个,福建省1418个)。
东海辖区大陆岸线长6786km(其中:江苏省1040km,上海市168km,浙江省2254km,福建省3324km)。
东海辖区岛屿岸线长:8048km(其中:江苏省30km;上海市6km;浙江省4068km;台湾省1824km;福建省2120km)。
2.3 海岛、礁石及海岸线的定义海岛。
海岛是在海洋中四周环水的陆地。
其面积大小不一,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本岛面积约35780 km2,以及周围的澎湖列岛、兰屿、龟山屿、澎佳屿、钓鱼岛、赤尾屿等22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36286km2,岛屿海岸线总长约1823km。
小岛就很多了,像长江口外的佘山岛,面积仅0.1km2,岸线长约1.5km。
礁,这里主要指的是明礁。
平均大潮高潮面时露出的孤立岩石,明礁测量主要测定其性质、范围以及最高点的位置和高程。
国标《海图图式》GB 12319-1998中规定,明礁是指平均大潮高潮面时露出的孤立岩石[5]。
例如:鸡骨礁位于佘山东南约16.5海里的海面上,长仅为26m,宽约19m,面积500m2,高程12.2m,上设有一信号台。
海岸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道测量规范》GB12327-1998中明确规定,海岸线以平均大潮高潮时所形成的实际痕迹进行测绘[1]。
国标《海图图式》GB 12319-1998中规定,海岸线是指平均大潮高潮时水陆分界的痕迹线[2]。
特别是在海岸线、明礁的起算面判定方面,1999年12月北京测绘出版社出版的《海洋测绘词典》中也进行了非常明确的定义:即海岸线是海水面和陆地的交界线,在海图上,有潮海的海岸线为多年平均大潮高潮面时的水陆分界线常依海滩上的痕迹测绘;明礁是平均大潮高潮面时露出的孤立岩石,其高程从当地多年平均海面起算,最后统一化算到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1 岛屿地区三个基准面的关系图3 东海辖区海岛礁测量采用基准、投影与分带、测图比例尺和分幅原则以及测量精度要求3.1 采用基准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它坐标系,但提交的最终成果应按国家正式发布的统一转换参数或业务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区域性转换参数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1]。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这里包括远离大陆的岛礁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11]。
灯塔、灯桩的灯光中心高度从平均大潮高潮面起算。
海岸线以平均大潮高潮时所形成的实际痕迹进行测绘。
这与以往沿岸岛屿测量所采用的基准是一致的。
深度基准采用理论最低潮面,从当地多年平均海面起算。
如果所测岛礁已定义深度基准面,则沿用原值,否则采用GB12327-1998《海道测量规范》规定的方法确定。
时间基准采用北京时间。
3.2 测图比例尺、投影与分带、分幅原则、标准图幅和图式符号测图比例尺。
东海辖区海岛礁测量基本比例尺可采用1:000、1:2000、1:5000和1:10000四种比例尺,测图比例尺必须根据实际需要和海岛礁周边地形的复杂程度来确定。
而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1:1000~1:5000比例尺测图。
投影与分带。
东海辖区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大于1:5000比例尺测图采用1.5°带投影,小于(含)1:5000比例尺测图采用3°带投影。
1.5°带投影的中央子午线设定为3°带标准中央子午线或3°带分带子午线。
例如:今年在浙江海区施测的凉潭岛采用1:2000比例尺全野外数字化测量,采用 1.5°带投影,中央子午线为121°30′[11]。
分幅原则。
测图分幅应以整体表达海岛周边水深地形变化趋势且满足航海图编绘需求为基本原则,原则上按一岛一幅进行分幅。
2009年度东海辖区海岛礁测量计划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海岛礁图的整体性、比较完整性和美观实用,因此,部分岛屿要施测2~3幅甚至4幅图。
标准图幅,图幅尺寸为如下四种规格:(1)50cm×50cm;(2)50cm×70cm;(3)70cm×100cm;(4)80cm×110cm。
标准图幅尺寸的确定应综合考虑测图比例尺、图幅分幅、岛礁面积大小和施测范围等因素。
图式符号采用GB 12319-1998《海图图式》规定的符号,GB 12319-1998无法满足作业使用需求时,可根据测图比例尺实际需要采用GB/T 20257.1-2007、GB/T 20257.2-2006所规定的图式符号。
在使用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研制的《海洋测量信息处理工程》时,1:1000、1:2000比例尺的图式符号库要完善和扩充后,方可采用[11]。
3.3 测量精度要求控制点精度要求。
控制点精度要求按照GB 12327-1998《海道测量规范》3.4.1款执行。
如果是采用GPS控制测量,还必须参照国家标准《GPS测量规范》和总参谋部测绘局于2002年3月颁发的《三级GPS大地控制网测量技术规定》的精度执行。
水深定位精度要求。
水深测量中,定位点的点位中误差:大于1:5000比例尺测图时应不大于图上1.5mm,小于(含)1:5000比例尺测图应不大于图上1.0mm。
4 东海辖区陆海基准传递、海岛礁及周边地形数据获取方法和技术4.1 平面和高程传递技术和方法控制点施测方法。
充分利用已有海岛礁附近的已知控制点、水准点和近年来各沿海省在其岛屿布设的GPS B、C级网(点)和部分跨海水准点高程资料直接施测或者在此基础上布设GPS控制网进行平面和高程测量。
还可以采用常规的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和水准测量技术进行海岛礁的控制测量。
国家等级控制点的布测按GB/T 17942-2000《国家三角测量规范》执行。
海控一、二级控制点布测的方法一般按GB12327-1998《海道测量规范》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