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和站建设标准化图文详解
拌和站标准化

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一、拌和站设计1.拌和站选址原则(1)拌和站选址应优先选择在建设项目用地界内。
需临时用地时,宜与地方待开发建设的项目相结合。
(2)拌和站宜设置在地势较平坦,具有良好施工水源的地带。
且应避开易积水和严重不良地质的地点,并远离生态敏感区。
2.拌和站设计原则(1)拌和站设计应体现节约用地、节省投资、环保节能、永临结合、合理实用的原则,应重视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等工作。
(2)拌和站设计应综合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合理划分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堆放区及运输车辆停放区等。
生活设施和办公设施应与生产区分离,尽量利用附近城镇房屋和设施。
(3)拌和站的位置和规模应根据运输和工程条件、混凝土最大月施工任务量和高峰强度、拌和物使用时间要求(供应半径不宜大于15km),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4)拌和站设计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统筹考虑,根据地形条件提出规划设计方案。
用地应根据最大月施工任务量、堆放能力等因素确定。
设计生产能力应根据混凝土最大月施工任务量和高峰强度确定,并考虑备用。
(5)拌和站临时用地应按“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原则复垦。
二、拌和站建设和管理1.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工程特点、地形条件等合理规划拌和站,提出可行的规划方案并绘制拌和站场地平面布置图,经监理单位审查后报项目管理机构审批。
规划方案审批后方可实施。
2.拌和站场地设施建设—1—(1)拌和站应采取围墙封闭式管理,并设置工地试验室;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存放区、运输车辆停放区、办公生活区应分区设置,并设置明显的区位标志牌。
(2)拌和站内所有生产场地、道路应采取混凝土硬化处理,硬化后地面承载力满足场内作业要求。
(3)砂石料仓应按待检区和已检区设置,料仓的大小、数量应根据砂石料级配、搅拌站生产能力合理设置,其存储能力需满足最大生产需要,且应满足连续3~5天生产的需求。
砂石料仓应设置雨棚防雨遮阳,料仓之间应砌墙体隔开,并采用水泥砂浆抹面;仓内地面应设排水坡,不得积水,仓外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宽度不小于15cm,深度不小于20cm,沟上宜用格栅网覆盖。
拌和站建设标准化图文详解

(盘点篇5)拌和站建设标准化图文详解2014-05-31筑龙路桥混凝土集中拌制,对混凝土的原材料、拌和质量进行集中管理,是提高混凝土质量、消除结构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的有效途径。
目录:1 集料仓、2进料斗、3 水泥降温措施、4 拌合站环保措施内容介绍:各高速公路项目重视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根据各自工程规模和特点,因地制宜,合理选址,统一规划,注重环保,建成的混凝土拌和站的总体布局、场地硬化、排水系统、料仓防雨和分隔、堆料、拌和设备及环保措施等均符合“双标管理”要求,且各具特色,达到混凝土生产专业化、标准化的目的。
地势平坦且混凝土用量大合同段,混凝土拌和站建设规模大,场地开阔山区且用地受限合同段,混凝土拌和站建设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布局合理,各功能分区明确清晰1 集料仓根据工程需要,拌和站设置多个容量满足要求的集料仓,不同规格材料分区堆放,并在隔墙上清晰标识各种材料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状态等信息;集料仓均搭设防雨棚,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底化,设置不小于4% 的地面排水横坡,仓内排水系统完善,场地干净整洁。
根据需要设置集料仓,并设有待检集料仓在隔墙上设置堆料线和清仓线,控制堆料高度和及时清理仓底材料建设中的料仓防雨棚混凝土隔墙厚度及高度达标2 进料斗拌和机进料斗设置封闭式防雨棚(有的进料斗防雨棚与集料仓雨棚相连),防止集料在进料斗上被雨水淋湿,保证集料含水量稳定;并在进料斗和防雨棚上设置显眼的集料规格和集料仓号,便于对应装料,防止错误装料影响混凝土质量。
根据进料斗宽度,采取收窄铲车上料斗宽度的方法使之与拌和机进料斗宽度相匹配,防止铲车上料时出现串料问题。
进料斗与料仓雨棚相连进料斗封闭式防雨棚料斗标识清晰收窄铲车上料斗宽度,使之与拌和机料斗宽度相匹配3 水泥降温措施为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水泥拌和时温度超高而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问题,部分项目的主要采取了如下做法:混凝土拌和站均配置有拌和用水冷却循环系统,以降低混凝土出仓温度。
搅拌站建站方案ppt课件

砂石骨料堆放区
搅拌站构造
材料标示牌
2、办公及生活区
1)办公区,其中包括会议室、安全质量室、技术室、调度室、物资设 备室等。
2)计量器具地磅最大称重量为200吨,设置于拌和站东大门入口处, 于场内主干道右侧,相应建立地磅室1座。
3)拌和站设置夜间生产值班室,供拌和站生产人员轮岗休息使用。
4)机械调度室,统一调配协调机械的使用,合理配置机械,有效管理 机械设备。
3、施工前要做到全员教育,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为当地创造和保持一个清 洁适宜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4、设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针对现场施工特点,对下属施工队提出施工过 程中环保要求,定期检查。
5、使用液体外加剂时,操作人员必须在开机前认真检查连接的各种管道连接 是否牢固可靠,检查各种管道有无磨损和破裂现象,发现问题时应及时排除,确 保外加剂不外漏不外流。如发现有外漏时,检修完成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残碴残 液,回收至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处集中。
5)其他设施
搅拌站内设置污水处理池1个、沉淀池1个及排水系统、电子称及地磅 房、停车场等附属设施。
6)施工用电
根据调查:2台混凝土搅拌机功率254kW,再加上其它生产、生活用 电60kW,空损系数按0.85考虑,拟选定1台630kV·A变压器即可满足该 搅拌站施工需要,同时设一台400kW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2、临时用电时要必须有专业电工统一布控和施工时用电安全检查,做到工地 现场处处安全,用电处处有保障。
拌和站及场站布置标准化建设要求

5.1 拌和站5.1.1 一般规定1一个标段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地形、施工便道及混凝土运输距离可设一个或两个(每个拌合站都必须满足标准化要求)大型拌和站2 拌和站设置尽量靠近主体工程施工部位,减少拌和料的运输距离;尽量远离居民区、学校等敏感地带,减少对周边的干扰。
3承包人须在限期内完成拌和站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围墙、排水系统、水、电、场区内道路、场地、功能分区及拌和楼等。
蒸汽养生所用锅炉、管线、用电、消防等设施提前规划并安装预埋。
4 拌和设备拌和能力满足施工需要,保证在施工高峰期拌和料不间断供给。
同时,配备足够的水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车等机械设备。
5 每个标段段所有用于桥涵工程的混凝土采用具有自动计量功能的拌和设备集中拌和。
严禁使用小型拌和设备生产混凝土。
6 拌和站由项目部直接管理,不得分包、转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7 使用商品混凝土须经监理人审查、发包人批准,并明确发包人和监理人对商品混凝土的具体管理、监理措施和相关责任人。
8 拌和站所有的安装设备设置不低于C30水泥混凝土基座,保证安装设备稳定、牢固;必要时,采取桩基础或扩大基础基座,以及设风缆拉绳等防倾覆措施。
大型设备的安装提前要有规划及设计并报筹建处验收。
5.1.2 场地建设1 封闭式管理。
封闭式管理。
拌和站四周要设置砖砌围墙(24墙,高1.85m,内外砂浆抹面,刷白色涂料,写项目部驻地精神文明标语)或绿色金属隔离栅围栏(高速公路标准),设置10m宽一扇推拉栅栏铁门(门跺高2m,门高1.5m、门跺两边设置斜墙,斜墙上写标语)门跺上挂钢质白色门牌(公司简称+拌合站)效果图如下:2 合理分区。
拌和站综合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合理划分生活区、拌和作业区、材料区及设备停放区等。
生活区和其它分区用砖墙等隔开。
拌合场站与施工现场如果有劳务队伍,宿舍规划要与场站整体协调,劳务队用房标准严格执行标准化建设,材质采用岩棉,平顶蓝色屋顶,宿舍及走道要干净整齐,清洗衣物有固定点晾晒;劳务队伍宿舍外用砖墙(24墙、1.85m高、墙体涂白色涂料并写标语)与拌合场站隔开。
拌合站标准化建设

拌合站标准化建设
1.AC-8沥青混合料采用0-3、3-6、6-9的筛孔,AC-13 沥青混凝土采用0-3、3-6、6-9、9-11、11-16筛孔,要求筛孔无破损现象,
2.拌和站应采取封闭式管理,材料堆放区、拌和区、作业区应分开或隔离,进出场道路设置纵横向排水沟和盲沟等排水设施,做到雨天场地不积水、不泥泞,晴天不扬尘。
3.工程所用的砂石材料必须按照配料要求,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仓堆放,不得混堆或交叉堆放,粉料仓隔墙不低于 2.0m;严格按照规定对现场材料进行统一标识,标识内容应包括材料名称、产地、规格型号、生产批号、进场日期、检验状态、进场数量、使用部位等;粗、细集料仓应搭设遮阳防雨棚等设施,混凝土拌和机输送带要设封闭装置,料仓设置防尘防雨棚,料仓之间隔板高度不小于50cm;
4.拌和站大门位置必须设置详细的现场布置图,拌和机操作房前醒目位置应悬挂混凝土配合比标识牌,包括以下内容:混凝土设计与施工配合比(含外加剂),粗细集料的实测含水率及各种材料的每盘使用量等。
5.拌和站的计量设备应通过有相应资质的计量部门标定后方可投入生产,确保计量准确;
6.沥青拌和站配备计算机及打印设备,可实现逐盘打印功能,冷料仓的数量必须满足配合比需要,料仓间隔板不小于50cm,加高挡板不低于1.5m。
拌合站标准化

1号拌和站建设标准化实施方案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利万高速TJ-1标项目经理部2013年1月4日目录一、拌和站建设 (3)1、设置原则 (3)2、预制场位置、占地面积以及场区布置 (3)3、场地建设 (3)1) 场地处理 (3)2) 场地排水 (4)3)拌和站大门 (4)4)围墙 (4)5)储料仓 (4)6)拌和机、楼 (5)7)库房 (5)8)场内行车道 (5)9) 场内排水设施 (6)10) 通讯设备 (6)4、机械及设备 (6)二、安全文明施工及管理 (7)1、文明施工: (7)(1)拌和站场内标识标牌及操作规程 (7)(2)拌和站场内安全警示牌及其他标识牌 (7)2、拌和站安全生产和环保措施 (8)(1)安全生产: (8)(2)环保措施: (10)三、拌和作业管理 (10)四、其他: (11)1号拌和站建设标准化实施方案一、拌和站建设1、设置原则(1)选择交通、水电便利的位置,尽量避开居民集中地带。
(2)严禁设置在泥石流、滑坡体、洪水位下等危险区域,避开取土、弃土场、坍方、落石、危岩等地段。
(3)避开高压线路及高大树木。
与通信、天然气等地下管线保持一定距离。
(4)离集中爆破区500m以外。
2、预制场位置、占地面积以及场区布置1号混凝土拌和站建在ZK1+100线路右侧处,凉雾互通主线旁,并在此处设置一个预制梁场。
拌和站与S326省道距离130m,占地约16亩,设置1500型拌和机2台,主要供应线路起点至清江大桥利川侧混凝土(YK0+030~K3+800.00),主要包含施工项目利川西互通、凉雾互通、狮子山隧道、凹儿槽隧道、清江大桥及第一预制场(T梁322片,及82片空心板梁)。
供应长度约4km,混凝土方量约13.5万m3。
3、场地建设1) 场地处理拌和站的所有场地进行砼硬化处理,硬化厚度是不小于15cm厚的碎石或砂砾垫层,不小于10cm厚的C15砼面层,拌和站的一般行车道路硬化是不小于15cm厚的碎石或砂砾垫层,不小于15cm厚的C20砼面层;大型作业区(如路面沥青拌和站)、重车行车道路硬化,使用不小于15cm厚的碎石或砂砾垫层,不小于20cm厚的C20砼面层。
拌合站建设标准化

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标准化拌和站应满足集中拌和与运输的相关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主要应考虑是否满足高峰期生产进度的要求及节能减排要求。
1.总体要求1.1 统筹规划,总体布局合理、节约用地、满足施工生产要求。
1.2环境整洁卫生、标识标牌齐全、材料堆放整齐、设备机具停放有序,符合环保要求。
1.3 拌和站产能适当,以满足施工高峰期生产进度的最大需求为原则。
1.4 砂石料等材料的储备能力应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料场供应能力、运输条件、季节影响、成本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应不低于15天的需要量(受场地条件限制的,可以酌情减少)。
2. 一般规定2.1 一个标段原则上可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地形、施工便道及混凝土运输距离可设一个或多个大(中)型拌和站,必须保证在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到达并完成浇筑,且符合混凝土浇筑的相关规定。
2.2 混凝土生产应采用集中拌和方式。
拌和站设置要有规划,有设计,有图纸,拌和站设置应遵循节约和实用的原则。
2.3 拌和站设置尽量靠近主体工程施工部位,减少拌和料的运输距离,做到运输便利、经济合理;尽量远离生活区、居民区、学校等敏感地带,减少对周边的干扰,尽量设在生活区、居民区、学校的下风向。
2.4 施工单位应在限期内完成拌和站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围墙、排水系统、水、电、场区内道路、场地、功能分区及拌和楼等。
2.5 拌和设备拌和能力必须满足施工需要,保证在施工高峰期拌和料不间断供应。
同时,配备足够的水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车等机械设备。
2.6 每个标段所有用于桥涵、隧道等工程的混凝土必须采用具有自动计量功能的拌和设备集中拌和。
严禁使用小型拌和设备生产混凝土。
2.7 拌和站由项目部直接管理,不得分包、转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2.8 使用商品混凝土必须经监理单位审查、项目建设单位批准,并明确项目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对商品混凝土的具体管理、监理措施和相关责任人。
2.9 拌和站所有的安装设备应设置不低于C30水泥混凝土的基座,保证安装设备稳定、牢固;必要时,采取桩基础或扩大基础基座,以及设风缆拉绳等防倾覆措施。
拌合站标准化建设.doc

拌合站标准化建设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拌合站应采用封闭式管理,四周设围墙,入口设置彩门和值班室。
2、拌合站应合理划分拌合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运输车辆停放区、试验区、集料堆放区及生活区,内设洗车池(洗车台)、污水沉淀池和排水系统。
3、拌合站场地面积、拌合机组配置要求如下:拌合类型占地面积最低配置混凝土拌合站5000㎡1个拌和机(4个单罐不小于100水泥、掺合料罐、4个集料仓)4、场地,堆料区、加工区硬化处理、主要运输道路采用不小于20cm厚C25砼硬化,四周设排水沟,确保排水良好。
5、拌合站及罐体应成为一体,并安装缆绳和避雷设施,所有罐体应喷涂成统一颜色,并绘制高速公路项目名称及施工单位简称,两者竖向平行绘制,颜色采用白底蓝字,字体醒目。
6、原材料堆放要求:a、砂石料堆放按级配要求,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场存放,每区醒目位置设置材料标识牌,挡墙采用不小于30cm厚砼或者不小于60cm的浆砌片石隔墙分割,隔墙高度不小于2.5m,确保不串料。
碎石储料仓的走向宜与拌和楼冷料仓的排列平行一致,并预留一定空间方便机械上料。
b、储料场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
料仓底应高于外部地面,修筑成外顺坡(不小于3%),并在料仓口设置水沟,防止积水。
c、储料仓设置顶棚,禁止太阳直射或雨淋,顶棚采用轻型钢结构,高度应满足机械设备操作空间(一般不小于7m),并满足受力、防风、防雨、防雪要求。
d、所有拌和机的集料仓设置防雨棚、设置隔板、隔板高度1m,确保不串料。
e、集料水洗设备2套f、不小于8m³砼罐车8台7、拌合设备具体要求:a、单机生产能力不小于100m³/hb、拌合设备采用质量法自动计量,水、外加剂全部采用自全动电子称量计量,(专项条款:必须使用可自动计量且有逐盘打印功能的拌合设备,外加剂必须有单独的计量称重装置)禁止采用流量或人工计量方式,具备电脑控制及打印功能。
减水剂罐体应加设循环搅拌水泵。
c、拌合站计量设备需通过当地有权部门标定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应不定期进行复检,确保计量准确。
拌和站建设标准

拌和站建设标准1、标准参照项目经理部下发“成渝客运专线CYSG Ⅳ标三分部拌合站建设标准”。
2、对场地进行彩色功能分区:混凝土拌合楼、砂石料仓、水泥库、钢筋存放区、钢筋加工棚、钢筋半成品区、办公、生活房屋及附属生活卫生设施、机械停放区、试验室。
3、拌和站场地需全部硬化,厚度根据原始地面情况确定,但不得小于15cm。
4、进入拌合站门口设置彩门和安全警示标示。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安全帽”、“闲人免入”。
要求所有管理、技术和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带安全帽,配戴胸卡,必要时统一着装,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操作证件应随身携带。
5、进入现场内设“一图六版”。
包括“平面布置图--工程简介--安全生产制度--文明施工制度--消防保卫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应急处理措施”。
6、场内“车辆停放处”布设“搅拌站安全操作规程”、“临时用电操作规程”、“砼运输车安全操作规程”、“装载机操作规程”等标牌(1.2m×2m)。
7、水泥罐、砼运输车和其它工程车上统一喷印中铁“徽标”和“中铁十一局集团”大字,适当也可喷印些标语。
8、拌合楼下悬挂“拌合楼安全操作规程”和“配合比”等标牌(0.6m×0.8m)。
9、水泥罐上在爬梯处设置“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系安全带,戴安全帽,罐下严禁站人”。
等标志牌。
提醒施工人员登梯时一定注意做好防护。
10、各个储料斗上喷印“产品名称”和“规格型号”,传送带上设置“禁止跨越传送带”。
11、砂石料仓用隔墙隔开,并搭建雨棚,设置标识牌(0.6m×0.9m);料仓的大小应保证能存储五天用料量。
料仓上方设置企业宣传标语。
12、拌和站生活用房应与作业区明显分开,按人均不小于6m2面积设置。
根据生活用房数量布置成一排或四合院形状。
拌和站工作区和生活区应用栏杆明显隔离封闭,出入口设岗亭。
13、站四周应设置排水系统和3m×2m×1.5 m沉淀池一个。
13、钢筋加工场:A、加工棚:采用大跨度单坡钢结构,覆盖彩钢钢板,悬挂“钢筋加工棚”标示牌(0.6m×0.9m)。
混凝土拌合站基础设置说明

混凝土拌合站基础设置说明
拌合站照片
那尼一级公路七标因施工原因的需要,共设置拌合站2座,如上图照片所示。
拌合站基础设置情况如下:
如左图所示,
为拌合站基础平面示意图
拌合站基础由两道长2.5m,宽0.5m,深1.5m的C30混凝土基础浇筑而成,两道条形基础相距2m。
浇筑混凝土时,在条形基础内预设四个预埋铁件,预埋铁件规格为
0.4m*0.4m,铁件下设四根∮20钢筋作为支腿,每根支腿长80cm。
长条形基础施工完成并养护合格后,将拌合站支架的四个支脚分别焊接在预埋铁件上,并焊接密实,拌合站基础即施工完毕。
拌合站支脚照片。
标准化混凝土搅拌站ppt课件

措 (3)消防措施
施
设置消防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应急物质,
配置MFZL8干粉灭火器、MFZ4干粉灭火器各2个,
消防桶6个、消防斧2把。
四、搅拌站建设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0
1
搅拌机组
套
2 120、90型各一
主
2
50型装载机
台
2
要
3
罐车
辆
6~9
工
4
150T地磅
套
1
程
5 500KVA变压器 台
1
目录
一、搅拌站选址 二、搅拌站配置 三、搅拌站平面布置 四、搅拌站建设方案 五、搅拌站施工计划 六、搅拌站宣传 七、搅拌站管理
一、搅拌站选址
搅拌站选址应满足运距、场地、水、电、交通、环 保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1、运距:距离适中,供应半径不应大于15km 2、场地:开阔平坦,面积满足施工需要,且征地较易 3、水、电:水源充足,电力接入方便 4、交通:材料进场道路、罐车至施工现场道路方便 5、环保:远离村庄,施工干扰小,利于污水处理
标准参见局CIS手册
六、搅拌站施工计划
搅拌站建设计划从动工起安排一个月内完成,在 正式动工前安排3天完成场地规划、施工放样、技术 交底等工作,组织人员、机械设备、材料进场。
施工分四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场地平整阶段:计划安排3天。场 地清理、平整、换填及碾压。
第二阶段——搅拌站基础设施施工阶段,计划安 排15天。搅拌站基础施工、围墙砌筑、料仓场地硬 化、连接高压线,安装变压器,修建生产及生活用 房等。
仓
15m*20m。
砂子
砂子
碎石大 碎石大 碎石小 碎石小 备料仓 备料仓
沥青及水稳拌合站建设标准(附CAD图)

目录一、总体要求 (1)二、管理标准 (1)三、施工便道 (2)1.一般规定 (2)2.施工便道建设标准 (2)3.施工便桥建设标准 (3)四、施工用水 (3)五、临时用电 (3)六、消防设施 (4)七、建设标准 (4)1.设置原则 (4)2.选址要求 (5)3.场站规划 (6)3.场地建设 (7)4.拌和设备 (7)4. 料仓建设 (9)5.材料储存 (10)1八、安全文明管理标准 (11)九、环境保护标准 (12)1.生态环境保护 (12)2.噪声防护 (12)3.大气污染防护 (12)4.水污染防治 (13)5.文物保护 (13)十、附件: (14)2拌合站临建工程标准一、总体要求根据施工调查资料,结合地质地形地貌条件,遵循“安全、合理、节约、环保、方便”等原则,制定临时设施建设方案,报公司、监理和业主单位审批后实施。
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分区布置,生产、生活和办工区分离,生产设施靠近施工现场;临时工程和设施不干扰永久工程的施工,方便管理。
少占耕地,充分利用坡地、荒地,满足环保要求。
二、管理标准(1).拌和站由项目部直接进行建设及管理,不得分包、转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2).拌和站的计量设备应通过当地政府计量部门标定后方可投人生产,使用过程中应不定期进行复检,确保计量准确。
(3).拌和站设备拌和能力必须保证在施工高峰期不间断供应。
同时,拌和站应配备足够的运输车,满足高峰作业的需要。
(4).拌和站及工点、施工便道的修建要保证运输车等施工车辆在晴天和雨天都能顺畅通行。
(5).每次拌和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清洗机具,清理现场,保持场地整洁。
1三、施工便道1.一般规定(1).施工便道尽量利用既有道路,便道应保证畅顺,并与现场的存放场、仓库、施工设备等位置相协调,满足施工车辆的行车速度、密度、载重量等标准。
(2).施工便道分为主(干)线和次(引入)线。
施工主干线尽可能地靠近管段各主要工点,引入线以直达用料地点为原则;应考虑与相邻合同段便道的衔接。
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建设

混凝土拌和站标准化1 场地选址1.1 以标段为单位集中设置、也可以相邻标段联合设置,集中拌和;拌和站应尽量靠近主体工程施工部位,减少混凝土运输距离。
1.2 拌和站周围必须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水源,且远离居民区。
2 场地布置2.1 拌和站面积根据拌和站规模确定,且必须满足材料存放和节间备料的需要,宜不小于表 2-1。
表 2-1 拌和站面积及搅拌机配置表2.2 合理布置拌和站搅拌机组、砂石料场、水泥库房、试验室(含标养室)、办公室以及职工宿舍等的平面位置。
拌和楼的办公区及生活区应同其他区用砖墙等隔离开。
2.3 拌和站必须设避雷针,数量满足覆盖整个搅拌站;同时设置不少于1处的安全标语,搅拌主机立柱粘贴反光纸。
3 场地建设3.1 拌和站须修建围墙封闭;场地必须使用C20及以上标号混凝土全部硬化,厚度不小于20cm;进、出拌和站便道采用20cm厚C25混凝土硬化。
3.2 拌和站场地内设排水系统及污水处理池,严禁场地积水。
拌和站场内应布设完善的排水系统,沟通各区域内的排水沟,站内生产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必须集中排水处设置多级废水沉淀池后排放,减少污水排放对附近水体的影响。
3.3 水泥罐基础以桩基基础或扩大基础为宜,并设专用接地网与楼体、粉料仓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计算机控制系统应设有独立的接地网。
3.4在每一个罐体绘制“苏州市省干线公路工程”以及施工单位简称,两者竖向平行绘制,字体醒目,便于识别。
3.5 设置信号管理系统,保证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系统与控制室的联系。
3.6 作业平台、给料仓、骨料仓、水泥仓等涉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均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传动系统裸露的部位应有防护装置和安全检修保护装置。
3.7 拌和站与办公区及生活区或周围其他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单个水泥罐的高度且不小于20m。
3.8 拌和站必须设置配电房,配电房、变压器等固定电力设备均设安全防护屏障或网栅围栏,高度不低于2.5m,应设置明显的禁止、警告标志,用电应符合现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拌和站建设标准化图文详解
混凝土集中拌制,对混凝土的原材料、拌和质量进行集中管理,是提高混凝土质量、消除结构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的有效途径。
目录:
1 集料仓、2进料斗、3 水泥降温措施、4 拌合站环保措施
内容介绍:
各高速公路项目重视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根据各自工程规模和特点,因地制宜,合理选址,统一规划,注重环保,建成的混凝土拌和站的总体布局、场地硬化、排水系统、料仓防雨和分隔、堆料、拌和设备及环保措施等均符合“双标管理”要求,且各具特色,达到混凝土生产专业化、标准化的目的。
地势平坦且混凝土用量大合同段,混凝土拌和站建设规模大,场地开阔
山区且用地受限合同段,混凝土拌和站建设因地制宜,布局合理
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布局合理,各功能分区明确清晰
1 集料仓
根据工程需要,拌和站设置多个容量满足要求的集料仓,不同规格材料分区堆放,并在隔墙上清晰标识各种材料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状态等信息;集料仓均搭设防雨棚,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底化,设置不小于4% 的地面排水横坡,仓内排水系统完善,场地干净整洁。
根据需要设置集料仓,并设有待检集料仓
在隔墙上设置堆料线和清仓线,控制堆料高度和及时清理仓底材料
建设中的料仓防雨棚
混凝土隔墙厚度及高度达标
2 进料斗
拌和机进料斗设置封闭式防雨棚(有的进料斗防雨棚与集料仓雨棚相连),防止集料在进料斗上被雨水淋湿,保证集料含水量稳定;并在进料斗和防雨棚上设置显眼的集料规格和集料仓号,便于对应装料,防止错误装料影响混凝土质量。
根据进料斗宽度,采取收窄铲车上料斗宽度的方法使之与拌和机进料斗宽度相匹配,防止铲车上料时出现串料问题。
进料斗与料仓雨棚相连
进料斗封闭式防雨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