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评课

合集下载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设计及反思精编版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设计及反思精编版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设计及反思精编版《凸透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成像作用和成像大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的应用(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反复实验,归纳凸透镜成像大小的规律;制作能力——制作土照相机。

(三)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制作材料:土照相机制作材料课件:凸透镜光学示意图、照相机成像示意图【教学过程】猜谜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特意带来一个谜语,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请看——(出示谜语:小小玻璃片,作用可真大。

老爷爷用到它,读书、看报都不怕;老奶奶用到它,做的针线活人人夸;小朋友用到它,科学发现成绩大。

)学生自由猜谜。

一、“玩水游戏”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1.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水吗?我们来玩几种新的关于水的游戏,好吗?2.讲解玩水游戏方法(实物投影):(1)用滴管滴一滴水在画报纸的一个字上,透过水滴看字有什么变化?(2)透过盛水的玻璃杯看画报纸上的字有什么变化?3.学生分小组进行玩水游戏。

(学生分小组交流在游戏过程中的发现及问题。

)4.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学生自由汇报)二、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活动:亲密接触,认识凸透镜刚才玩的高兴吗?老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放大镜(师出示一个放大镜)。

请大家仔细观察或用手摸一摸,看它在外形上有那些特点?咱们比一比看一看谁观察得仔细。

(1)学生分组观察:(教师随机指导)(2)学生在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描述自己所观察的放大镜。

(3)学生分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学生交流:1中间厚 2边缘薄 3有的中间厚度大、有的中间厚度小4透明)三、亲身体验,分组研究凸透镜的作用刚才同学们可能还没玩够吧,老师想问一下,以前玩过放大镜和激光灯吗?那你一定有很多玩法!你想怎样玩?会有什么发现?每一个小组商量一个玩的方案,在做好简单的分工,玩的过程要及时记录产生的问题、疑惑和自己的发现。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精品版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精品版

修改后:凸透镜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成像作用和成像大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反复实验,归纳凸透镜成像大小的规律;制作能力——制作土照相机。

3、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4、喜欢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从中体验到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成像作用及成像规律难点: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准备:放大镜、蜡烛、火柴、纸屏、支架、手电筒、滴管、载玻片、小烧杯和水、透明的玻璃瓶或塑料瓶、激光灯、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谈话: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

(投影几幅美丽的南极照片)这美丽的冰雪和可爱的企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这位来南极旅行的叔叔不小心把打火机和火柴弄丢了,现在他要生火做饭可没有火,当他看到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冰雪时,马上想到了办法。

你们知道他想到了什么办法吗?2、学生猜想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叔叔想到把放大镜放在阳光下聚焦阳光点燃纸张取火)(修改说明:通过幻灯片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活动一:观察放大镜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一个放大镜)你知道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吗?镜片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或用手摸一摸桌子上的放大镜及老花镜等。

咱们比一比、看一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学生分组观察,小组内讨论放大镜的结构、外观、镜片有什么特点,教师适时指导。

课件出示:放大镜的结构、凸透镜的定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小组交流,能让学生加深对凸透镜的认识。

三、活动二:探究凸透镜的作用师:我们在生活中都见过玩过凸透镜,说一说你平时是怎么玩的?学生小组讨论凸透镜的玩法,交流玩凸透镜的方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反思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反思

《凸透镜》评课稿
本次教学活动突出体现了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开放教学、注重思维引领的教学思想,很好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操作的参与性,主要表现在:
1.教学准备上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全员性。

科学探究活动需要教师周密的课前教学准备,任课教师能够科学准备不同层次的研究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能够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难点,通过各种方式引领学生度过难关,继续探究;引领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可谓独具匠心。

2.教学设计上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整个活动设计以“玩”为起点,以“有思考的玩”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发现—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感受深层思考、解决疑难带来的愉悦体验,很有成效。

3.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多边互动和生成。

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简洁、理性、风趣的引领学生在玩中、在探究中渐入学习佳境,呈现出了多边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现场;同时,教师能够准确把握生成性资源,如:当一个学生拉大自己与凸透镜的距离时,就会看到同伴的倒立的像,教师马上追问:“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都来试一试!”在研究不同条件下成不同像的实验活动中,教师再次抓住前面活动中的问题,启迪学生思考:“难道说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也会影响成像的不同?”激起了全班学生探究验证的浓厚兴趣。

多媒体手段的利用,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凸透镜的理解与感受,真正地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同时,它通过化远为近,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等多种表现手法,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更真实、生动、形象地感知理解教材,启迪了学生思维,引导
学生观察,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创造。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5《凸透镜》精品教案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5《凸透镜》精品教案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5《凸透镜》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凸透镜有聚光、放大和成像的作用,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2、学生通过对凸透镜的研究,进行定理观测,初步认识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学习测量它的焦距和放大倍数。

3、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凸透镜是怎样成像的。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发现凸透镜有放大、聚光、成像的特点难点: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准备:倍数不同的凸透镜、蜡烛、火柴、纸屏、支架、玻璃瓶、透明玻璃碟教学过程:一、导入孩子们,你们爱玩吗?在生活中你们玩过放大镜吗?那对放大镜有哪些认识呢?给同学们介绍介绍好吗?生纷纷举手说他们了解的放大镜。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放大聚光成像的特点。

二、展示新课活动一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凸透镜有放大聚光的作用,那想不想验证一下呢?从同学们的表情中我知道同学们都想验证一下,那我们开始实验吧!1、制定方案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材料袋中提供的材料进行验证。

如果是晴天,做验证凸透镜具有聚光作用时可以在室外,如果是阴天就利用实验材料。

2、实施探究在做实验室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方法,及时发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记录倍数不同的凸透镜在放大和聚光是否一样。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凸透镜的放大和聚光作用。

活动二导入:孩子们,刚才你们对发现的放大和聚光作用进行了验证,那你们想不想验证成像作用呢?进入活动.1、提出问题①凸透镜成像的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②成的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2、制定方案各小组商量制定方案,进行分工。

3、实施探究①记录做法,产生的问题、疑惑和发现。

②注意安全。

4、展示交流①学生交流探究发现②部分小组可能实验效果不明显,找出原因,并再次进行试验。

5、总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三、拓展延伸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凸透镜的认识和老师准备的材料,制作凸透镜,先制作,再进行比赛,并对自己制作的凸透镜进行今天这节课我们做的实验。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案本课将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为此,需要准备一些典型的实验材料,如光学实验盒、放大镜、滴管、盛水的玻璃杯等。

同时,本课还提供了一个实验记录表,以记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猜想和发现。

在拓展活动中,学生将了解凸透镜的种类和功能特点,探究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这将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并体验科学的乐趣。

由于学生对于凸透镜的命名可能存在一些陌生,因此本课将从放大镜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归纳概括能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通过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了解凸透镜的成像作用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进行了一个猜谜导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接着,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活动,认识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

最后,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制作能力。

整个课程需要1个课时。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进行一项实验,探究凸透镜有成像的规律。

请你们先准备好一个凸透镜、一个白纸、一个小灯泡和一根细竹签。

把小灯泡放在一边,把竹签放在另一边,然后用手持凸透镜对着小灯泡,让光线通过凸透镜,最后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像。

同学们可以试着调整凸透镜和白纸的距离,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2)同学们开始实验,有些同学发现,当凸透镜和白纸的距离增加时,像会变得更小,而当距离减小时,像会变得更大。

还有些同学发现,当调整凸透镜和小灯泡的距离时,像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3)教师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调整距离会改变像的大小和位置呢?同学们可以尝试用手指代替竹签,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经过探究,同学们发现,像的大小和位置与凸透镜和物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小,像就越大;距离越大,像就越小;像的位置也会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4)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了凸透镜有成像的规律,即距离越小,像就越大;距离越大,像就越小;像的位置也会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精品版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精品版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凸透镜》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精品版修改后:凸透镜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成像作用和成像大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反复实验,归纳凸透镜成像大小的规律;制作能力——制作土照相机。

3、通过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4、喜欢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从中体验到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有成像作用及成像规律难点: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准备:放大镜、蜡烛、火柴、纸屏、支架、手电筒、滴管、载玻片、小烧杯和水、透明的玻璃瓶或塑料瓶、激光灯、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谈话: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

(投影几幅美丽的南极照片)这美丽的冰雪和可爱的企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这位来南极旅行的叔叔不小心把打火机和火柴弄丢了,现在他要生火做饭可没有火,当他看到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冰雪时,马上想到了办法。

你们知道他想到了什么办法吗?2、学生猜想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叔叔想到把放大镜放在阳光下聚焦阳光点燃纸张取火)(修改说明:通过幻灯片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活动一:观察放大镜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一个放大镜)你知道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吗?镜片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或用手摸一摸桌子上的放大镜及老花镜等。

咱们比一比、看一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学生分组观察,小组内讨论放大镜的结构、外观、镜片有什么特点,教师适时指导。

课件出示:放大镜的结构、凸透镜的定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小组交流,能让学生加深对凸透镜的认识。

三、活动二:探究凸透镜的作用师:我们在生活中都见过玩过凸透镜,说一说你平时是怎么玩的?学生小组讨论凸透镜的玩法,交流玩凸透镜的方法。

《凸透镜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凸透镜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凸透镜》导学案一、导言本次导学案将盘绕凸透镜展开,通过进修凸透镜的基本原理、性质和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进修兴趣和进修效果。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凸透镜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倍率等基本观点;3.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4. 探究凸透镜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三、进修内容1. 凸透镜的定义和分类;2. 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倍率;3. 凸透镜成像规律;4. 凸透镜的应用。

四、进修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凸透镜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凸透镜的作用和原理。

2. 进修:讲解凸透镜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凸透镜的基本观点。

3. 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倍率等性质。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凸透镜成像规律,引导他们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5. 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帮助学生掌握凸透镜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五、教室讨论1. 什么是凸透镜?它有哪些分类?2.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有何区别?它们之间的干系是什么?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如何利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4. 凸透镜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有哪些应用?请举例说明。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练习题,稳固所学知识;2. 思考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小结;3. 阅读相关资料,拓展对凸透镜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设计,学生对凸透镜的观点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进修兴趣和进修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例和案例,激发学生的进修热情,增进他们对光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五年级下科学评课凸透镜_青岛版五年制-文档资料

五年级下科学评课凸透镜_青岛版五年制-文档资料

五年级下科学评课-凸透镜青岛版五年制宋老师讲的这一节《凸透镜》是非常成功的。

1、宋老师对教材的编排做了调整,不受教材的局限。

她上完了第一节跳过第二节先上第三节。

这样处理先探究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再学习生活中透镜,比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起来也比较轻松。

2、这节课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

例如:本节课一开始通过科学小漫画、投影仪成像、放大镜成像这些生活中实例,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经验、已有知识作为学习物理的基础。

让学生感到物理就在生活中,感到物理有趣,在情感上喜爱物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为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3、科学探究处理的比较好。

宋老师先通过科学小漫画、投影仪成像、放大镜成像这些生活中实例,得出凸透镜分别成倒立缩小像、倒立放大像、正立放大像,引导学生提出“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紧接着让学生大胆猜想并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法,在学生讲述实验方法时,及时指出“烛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这一实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由于教师的引导学生分组探究就很顺利的得出实验数据、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由于凸透镜成像规律非常抽象,对于学生来说,如果让他们自己直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非常困难的。

宋老师利用学生分组实验数据、实验现象再结合凸透镜成像光路图,使学生很容易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并让学生通过凸透镜成像光路图认识到物近,像远大、焦点是成虚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点是成放大缩小像的分界点、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总结主动获取知识。

得出规律后,宋老师又及时进行了巩固、练习,实现了知识的潜移。

总之,这一节课设计合理、讲解到位、诱导及时、训练有素。

真正做到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

学生思维积极、气氛活跃、动手、动脑、动口,主动获取知识。

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小学科学_《凸透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凸透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凸透镜》教学设计执教者指导教师学情分析学生比较熟悉放大镜,很多学生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都会发现放大镜的放大、聚光的作用。

但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对于学生而言,是学习中的难点。

在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存在一定困难。

但是,这部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却相当紧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在温故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机械地记忆凸透镜成像特点,不能很好的融会贯通,导致在解决实际问题(如:物距变小时,像距如何变化,像的大小如何变化)时遇到障碍。

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有一个质的飞跃。

效果分析本课从学生认识的放大镜入手,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了凸透镜是一种光学仪器,具有放大、聚光和成像的作用。

重点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和成像规律。

使学生进一步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使他们逐步养成了关心科学、认识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了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教材分析《凸透镜》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从学生熟悉的放大镜为为切入点,让学生知道凸透镜的作用,以及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从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评测练习(1、)凸透镜有作用。

(2)老花镜的镜片是3、在拍摄一幢楼房时,已调节好相机的距离,可是从景窗中发现楼房左右两个屋角没有进入框内,如果要把这幢楼完整的拍下来,则需要()A、将照相机向后移,暗箱长度略微增大一些;B、将照相机向后移,暗箱再缩短一些;C、只需将相机后移一段距离,其他不动;D、只需调节一下暗箱的长度,其他不动;4、放映幻灯机时,要使银幕上的像变大一些,则应当()A、幻灯机离银幕远一些,幻灯片离镜头近一些;B、幻灯机离银幕近一些,幻灯片离镜头近一些;C、幻灯机离银幕远一些,幻灯片离镜头远一些;D、幻灯机离银幕近一些,幻灯片离镜头远一些;5、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字,则她应()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些;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些;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些;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些;课后反思《凸透镜》教学反思本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去做,自己总结,通过本课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思:一、观察是探究学习的重要前提,发现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目的。

五年级科学教案 青岛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凸透镜-“百校联赛”一等奖

五年级科学教案 青岛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凸透镜-“百校联赛”一等奖

《凸透镜》教学设计洪家楼第二小学刘婷婷课题:凸透镜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凸透镜》教材分析:《凸透镜》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中的第一课。

凸透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学仪器,由简单的凸透镜可衍生出许多复杂的光学仪器。

学生非常喜欢玩凸透镜。

但学生对与凸透镜相关的诸多现象或功能,虽然心存疑惑,却往往不能有意识地去关注和研究,所以,本课从观察放大镜入手,首先完成放大镜到凸透镜名称的变化,再以探究凸透镜有什么作用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镜片的特点及凸透镜的作用,从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教科书以文字形式提示了本课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凸透镜有些什么秘密?并提示了本课探究活动中需要准备的主要材料:放大镜、蜡烛、火柴、纸屏、支架、透明的玻璃瓶或塑料瓶、玩具激光灯等;目的是让学生从材料上和心理上为课堂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前教师可引导学生搜集各式各样的凸透镜,准备制作材料。

教科书提示的材料只是课堂探究活动所需材料的一部分,应启发学生动脑筋,多准备一些,不要局限于教科书中所提到的几种材料。

教师也要准备相关的探究器材,如准备分组实验的材料等,以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学情分析:学生比较熟悉放大镜,很多学生在玩儿放大镜的过程中都会发现放大镜的放大、聚光的作用,但对于凸透镜的成像作用却很少发现与探究,另外学生对于将放大镜成为凸透镜也有些陌生,所以本课从观察放大镜入手,首先完成放大镜到凸透镜名称的变化,再以探究凸透镜有什么作用为主要内容,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的作用及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看科学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指导凸透镜的基本结构、特点,了解凸透镜成像的作用及其成像规律。

能力目标: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凸透镜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能与他人交换意见,懂得交流与探讨可以引发新的问题和想法。

青岛版小学科学《凸透镜》完美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凸透镜》完美教案

科学学科完美教案()【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5课《凸透镜》【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从观察放大镜入手,首先完成从放大镜到凸透镜名称的变化,再以探究凸透镜有什么作用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镜片的特点及凸透镜的作用,从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比较熟悉放大镜,很多学生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都会发现放大镜的放大、聚光作用,但对将放大镜称为凸透镜,却有些陌生,对于凸透镜成像作用知之甚少,教学中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教学目标】1.能独立利用器材做探究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的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乐于探究和发现,学会合作交流,懂得交流与探讨可以引发新的问题和想法。

3.知道凸透镜的基本结构、特点,了解凸透镜的作用及其成像规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合作交流中,知道凸透镜的作用及其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研究。

【教学具准备】放大镜、光学实验盒(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实验记录单、收集、整理与凸透镜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魔术师,想认识它吗?(出示放大镜)指生说说这是什么?2.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些放大镜,生仔细观察或用手摸一摸、拆一拆,观察放大镜跟大家说说它包括哪几部分?在外形上有哪些特点?3.学生分组观察,教师随机指导。

4.让学生在小组之间描述自己所观察的放大镜,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4.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进行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实验用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组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边缘薄,中间厚,镜片透明。

人们根据放大镜这一特点,又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凸透镜。

我们把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做凸透镜。

(板书:凸透镜)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质疑:你知道像凸透镜这种镜片有什么魔法吗?预设1:学生发现利用凸透镜观察到的较近距离的物体变大了,即研究凸透镜有放大物像的作用。

青岛小学科学五下《5凸透镜》word教案(4)

青岛小学科学五下《5凸透镜》word教案(4)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5.凸透镜
本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主要表达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探究活动为中心,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兴趣是探究学习的主要动力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的实际情况,我是这样处理本课教材的:在科学过程与方法上,先让学生从“猜谜语〞、“玩水游戏〞入手,在充分的探究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激发学生迫切想研究其中的奥秘。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玩水游戏〞又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铺垫。

2.观察是探究学习的重要前提,发现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目的
3.动手操作中,自悟学习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实验的效果也很好。

并在活动经历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动手操作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

在科学探究凸透镜作用的过程中,仅有动手做是不够的,动手做后的表达与交流,同样是科学探究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探究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与交流的时机,让学生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归纳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善于记录、总结分析,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体会到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少一些束缚,多一些放手,多一点指导。

学生就会多一份自由的天地,就能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凸透镜》附反思含板书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凸透镜》附反思含板书

活动三:做个凸透镜。 1. [PPT 11 出示]师:根据凸透镜的特点,自己动手做一个凸透镜,可以在瓶 中加入水试一试,也可以用水滴做一个,还可以用其他方法。 2.学生操作展示。
(三)、拓展活动 1.[PPT 12 出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 2.学生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8.学生实验,老师指导。 9.[PPT 9出示]学生汇报,老师补充。 10.师小结:三者必须在一条直线上,且凸透镜必须在蜡烛和纸屏之间, 这样才能在纸屏上成现倒立的像。当凸透镜距离蜡烛近,距离纸屏远时,
纸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当凸透镜距离蜡烛远,距离纸屏近时,纸屏 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像。
11.[PPT 10 出示]打开窗帘,拿着凸透镜对着墙调整合适的距离,墙壁上 也能出现窗台的花的倒影。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以发挥学生主动性,本节课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又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课前前后后的反思-提高- 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收益非浅,也深刻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 学中,我将通过不断反思和努力学习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凸透镜(板书课题:凸透镜)。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观察凸透镜。 1.[PPT 4 出示] 提问:看一看、摸一摸桌上的镜片有什么特点? 2.思考:这个镜片什么特点? 4.师小结:像这样,中间厚、边缘薄透明的镜片叫凸透镜。 活动二:凸透镜有什么作用? 1.[PPT 5出示]提问:以前玩过放大镜和激光灯吗?那你一定有很多玩法!你想怎样玩? 会有什么发现?每一个小组商量一个玩的方案,再做好简单的分工,玩的过程中要 及时记录产生的问题、疑惑和自己的发现。 2.教师在小组内巡视,并做提示:不要用激光灯照射眼睛!不要用凸透镜看太阳, 否则会灼伤眼睛! 3.学生分小组研究凸透镜放大和聚光的作用。 4.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发现。 5.[PPT 6出示]师小结:凸透镜有聚光、放大的作用(板书:放大、聚光)。

《凸透镜》教学设计与反思

《凸透镜》教学设计与反思

《凸透镜》教学设计与反思
盛宏
【期刊名称】《湖北教育》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教学分析《凸透镜》是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怎样看到物体》的第一课。

本课首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放大镜人手,很多学生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都会发现放大镜有放大、聚光的作用,但对将放大镜称为凸透镜,却有些陌生。

【总页数】3页(P48-50)
【作者】盛宏
【作者单位】山东省实验小学,25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35.2
【相关文献】
1.《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反思之三 [J], 施莉莉
2.《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反思之一 [J], 刘中繁
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反思之二 [J], 杨远法
4.基础物理"科学探究"多媒体教学设计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多媒体教学设计 [J], 杨明智
5.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以“探究圆柱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例[J], 印敏洁;倪亚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成像评课:
这节课给人的最深印象是老师把主动权给了学生,学生是主体,活动积极、气氛热烈,老师做了这节课的导演,使课堂整体有序,活而不乱。

他是分小组进行的探究实验,学生以问题为主线,有条不紊的进行实验。

学生们在实验中提出的新问题、发现的新现象,“导演”随时倾听,同时解决。

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了活动中,无论优差生都全程参与问题。

主动地提出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彼此交流,也不乏独立思考即使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老师也给予积极的评价,同时引导解决。

在整节课中,老师始终紧扣教学目标,按要求进行教学。

在探究活动结束后,以微课程形式把凸透镜成像规律做了课堂小结,使目标更突出、更到位,同时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完成的很好,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思维、勇于提问的优秀品质。

在教学内容方面,王老师讲述和解答问题正确清楚,重视教学内容的培养性、发展性,善于发现教学内容的创新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内容安排适当,就是在探究实验过程中用时间太长,导致随堂练习没有完成。

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注重过程体验,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将科学探究与物理知识的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老师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和蔼、普通话
标准、板书规范,能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效果方面,给学生有充分的讨论、交流活动时间,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但课堂上没有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适当的训练时间进行反馈矫正,可能由于探究实验过长导致,但整体效果不错。

这节课给我的最大感触是大胆放手让学生做,国家需要的是有知识、有能力、有创造性的人才,需要我们的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创造式的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题海训练,我应从自身做起,在以后教学中,积极采取探究式教学,不只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方面也让学生达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