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室高考生物仿真(四)试题新人教版
2023-2024学年山东潍坊人教版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山东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如图表示动物某组织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A. 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相同B. \ 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C. 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D. 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答案】A【解析】解:A.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而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所以不相同,A错误;B.图中钠离子进入细胞可以顺浓度梯度运输,通过钠钾泵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B正确;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是钠离子浓度梯度,不是ATP,C正确;D.由于细胞外钠离子浓度比细胞内高,所以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D正确。
故选:A。
2.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 酶均合成于核糖体,都是基因表达的产物B. 人体中不同种类的酶的最适pH可能不同C. ATP中的五碳糖和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相同D. 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可合成ATP,但其能量来源不同【答案】A【解析】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酶和ATP,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
酶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RNA,RNA不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项错误;人体中的消化酶最适pH可能不同,例如胃液中蛋白酶和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不同,B项正确;ATP中的五碳糖是核糖,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也是核糖,C项正确;叶绿体中的ATP合成所需能量来自光能,线粒体中的ATP合成所需能量来自化学能,D 项正确。
3.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更容易遭受虫害.主要是不符合生态工程的哪项基本原理()A.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 协调与平衡原理C. 物种多样性原理D. 系统整体性原理【答案】C【解析】解: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是指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故A错误;B、协调与平衡原理是指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故B错误;C 、物种多样性原理是指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更容易遭受虫害主要就是违背了物种多样性原理,故C正确.D、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 1\gt 2”,故D错误.故选:C.4.下列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 决定生物体的性状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中有相应的基因C. 基因与性状之间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D. 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生物的性状【答案】C【解析】 A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A正确;B、决定生物体的性状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中有相应的基因,B正确;C 、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的性状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决定的,如人的身高,C错误;D、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生物的性状,D正确。
2023-2024学年山东潍坊人教版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山东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在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发挥作用的细胞器是()A. 核糖体和线粒体B. 中心体和高尔基体C. 中心体和核糖体D. 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答案】A【解析】A、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需要核糖体合成蛋白质,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A正确;B、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B错误;C、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C错误;D、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而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不需要高尔基体,D错误。
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正常分化的细胞,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B. 肌细胞内与肌动蛋白合成相关的基因不表达C. 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缩小是衰老细胞的特征D. 端粒学说认为衰老细胞的端粒DNA序列逐渐加长【答案】A【解析】解:A.正常分化的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正确;B.肌细胞中与肌动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表达,B错误;C.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变大是衰老细胞的特征,C错误;D.端粒学说认为衰老细胞的端粒DNA序列逐渐变短,D错误。
故选:A。
3.昆虫种群中有绿眼和白眼两种类型,性别比例为1:1。
现保留种群中的绿眼个体并让其自由交配,统计发现,子代出现了绿眼和白眼两种类型,比例为63:1。
已知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具有相同的生命力和受精机会,且各种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若眼色受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则亲代纯、杂合个体的比例为3:1B. 若眼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子代中白眼个体全为雄性时,则相应基因可能只位于X染色体上C. 若眼色受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则绿眼雌性亲本中杂合体所占比例为1/16D. 若亲本中雌、雄绿眼个体的基因型都相同,相关基因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则眼色由4对等位基因控制【解析】解:A.假设眼色受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为A、a),亲代纯、杂合个体的比例为3:1,即3/4AA和1/4Aa,产生的配子为7/8A、1/8a,自由交配,子代白眼概率为1/8×1/8=1/64,绿眼概率是1-1/64=63/64,A正确;B.若眼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即绿眼雄性×绿眼雌性,后代白眼个体全为雄性,则相应基因可能只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C.假设眼色受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绿眼雌性亲本中杂合体所占比例为1/16,即15/16 X^AX^A或1/16 X^AX^a,自由交配后, X^AX^a× X^AY,后代白眼的概率为1/16×1/4=1/64,C正确;D.假设亲本中雌、雄绿眼个体的基因型都相同,相关基因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相关基因用A/a、B/b、C/c表示),眼色应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即AaBbCc×AaBbCc,则白眼(aabbcc)的概率为1/4×1/4×1/4=1/64,D错误。
2023-2024学年山东潍坊人教版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山东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_1期、S期和G_2期。
其中G_1期DNA尚未复制,S期DNA正在复制,G_2期DNA复制已经完成。
)和分裂期(M期)。
如图为某生物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持续时间。
对于培养中的正在分裂的该生物细胞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G_2期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G_1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的两倍,理论上每100个培养细胞中大约有4个细胞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B. 向培养液中加入只抑制S期的某药物,预计5.6 \h 后,所有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就实现所有细胞的同步化C. 用放射性原料标记S期细胞的DNA,随后将细胞转入不含标记的培养液中,预计12.6 \h 后所有细胞中都含放射性D. 若改用秋水仙素处理,则会导致染色体加倍,也有可能导致基因突变【答案】B【解析】 A 、G_2期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未加倍,据图示可知,分裂期时间仅占\dfrac0.410 = 4\% ,则理论上每100个培养细胞中大约有4个细胞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A错误;B、向培养液中加入只抑制S期的某药物,5.6 h 后,所有细胞均进入下一分裂周期的S 期,故都将停留在S期,B正确;C 、用放射性原料标记S期细胞的DNA,随后将细胞转入不含标记的培养液中,随后培养的细胞就不带有标记,C错误;D、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作用于有丝分裂的前期,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周期中的细胞,不一定就会导致染色体加倍,如处理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不会导致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可诱导基因突变,D错误。
2.胃蛋白酶是胃粘膜主细胞重要的分泌蛋白,下列有关胃蛋白酶的合成和分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胃蛋白酶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B. 胃蛋白酶需要在内质网中进行加工C. 胃蛋白酶分泌后髙尔基体的膜面积减小D. 胃蛋白酶在细胞内以囊泡的形式进行运输【答案】C【解析】A项,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A正确;B项,核糖体上合成的胃蛋白酶需要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B正确;C项,胃蛋白酶分泌后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基本不变,C错误;D项,胃蛋白酶在细胞内以囊泡的形式进行运输,D正确。
2023-2024学年山东潍坊人教版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山东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A. 细胞乙的来源只有甲细胞,由细胞甲受到抗原刺激与淋巴因子作用分裂分化形成B. 与细胞丙相比,细胞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C. 抗原—抗体被细胞丙胞吞后,消化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利用D. 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中,细胞甲、乙、丙都能进行增殖分化【答案】C【解析】解:A.图中细胞甲表示B细胞,细胞乙表示浆细胞,浆细胞可以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A错误;B.细胞乙为浆细胞,可分泌抗体,细胞丙为吞噬细胞,可以消化处理抗原,因此细胞丙的溶酶体更发达,而细胞乙的高尔基体更发达,B错误;C.抗原—抗体被细胞丙胞吞后,消化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利用,C正确;D.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中,只有细胞甲能进行增殖分化,细胞乙和丙都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增殖的能力,D错误。
故选:C。
2.取2支试管甲、乙,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然后立即在这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在55℃水浴保温5 min,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A. 甲呈砖红色,乙呈无色B. 甲呈紫色,乙呈蓝色C. 甲呈无色,乙呈无色D. 甲呈砖红色,乙呈蓝色【答案】D【解析】甲试管中的是葡萄糖,为还原性糖,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故甲呈砖红色;乙试管中为淀粉,为非还原性糖,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所以会呈现出NaOH与 CuSO_4反应产物 Cu(OH)_2的颜色蓝色,故乙呈蓝色;故选D.3.下列调查活动和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比,肯定偏小的()A. 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B. 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选择在有患者的家族中进行C.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打开电灯D.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答案】D【解析】解:A.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方法,设鲤鱼总数为N,标记的为n,再捉到的数目为M,M里面有标记的为m,则n/N= m/M,进而可知N=(n×M)÷m,标志物脱落则m减小,因此部分鲤鱼标记物脱落可能导致种群密度增大,A错误;B.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选择广大人群随机抽取,如果选择有患者的家系进行则发病率增大,B错误;C.由于昆虫具有趋光性,故采集小动物时打开电灯,会使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增大,C错误;D.用样方法求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数,导致统计的个体数减少,种群密度比实际结果偏小,D正确。
2023-2024学年山东潍坊人教版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山东潍坊人教版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如图所示,一个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含52个氨基酸)和一个环状肽(含20个氨基酸)组成,它们之间由二硫键(两个一SH形成一SS—)相连,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a,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蛋白质共有肽键70个B: 该蛋白质的分子量为72a-1264C: 该蛋白质至少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两个游离的羧基D: 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72个氮原子和75个氧原子【答案】D【解答】A. 每条多肽链上的肽键数=氨基酸数-1,环状肽上的肽键数=氨基酸数,故肽键数为70,A正确;B. 蛋白质分子量等于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减去脱掉水的分子量和形成二硫键时脱掉的氢原子的原子量,即72a-(18×70+4),B正确;C. 每条多肽链的末端都有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没有参与形成肽键,环状的多肽没有末端,所以该蛋白质分子至少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两个游离的羧基,C正确;D. 每个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脱水缩合时氮原子进入肽键中,所以72个氨基酸至少含有72个氮原子,而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两个氧原子,在缩合反应中羧基上的一OH与氨基上一H结合形成了 H_2O,所以,形成一个肽键就减少一个氧原子,氧原子数=氨基酸数×2-肽健数=74,故D错误。
故选D。
第2题.科研人员检测到乳腺癌细胞内蛋白A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为了探究蛋白A与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关系,科学家用体外培养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悬液和不同浓度的X溶液(用B液体配制)、B液体等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物质X浓度与癌细胞数、蛋白A浓度及培养液腺嘌呤剩余浓度的变化曲线A: 乳腺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B: 可利用乳腺癌细胞染色体组型图分析染色体上是否发生基因突变C: 清除蛋白A或者抑制蛋白A基因的表达可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D: 物质X能促进癌细胞的增殖,消耗更多的腺嘌呤【答案】B【解答】A、乳腺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星射线的作用是牵引分离后的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A正确;B、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碱基序列的改变,不能通过染色体组型图分析观察到,B错误;C、由题干已知,乳腺癌细胞内蛋白A的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同时基于以上实验结果中,物质X能促进蛋白A的合成,从而促进癌细胞的增殖,推测可开发清除蛋白A或者抑制蛋白A基因的表达的药物用于治疗乳腺癌,C正确;D、由图示曲线可知,随着培养液中物质X浓度增大,细胞数增多,蛋白A浓度增大,腺嘌呤剩余浓度降低,因此可推测物质X能促进蛋白A的合成,从而促进癌细胞的增殖,消耗更多的腺嘌呤,D正确。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关于物质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对种子进行脂肪检测时,需用8%的盐酸溶液洗去浮色B: 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还原糖时,先加甲液,振荡后再加乙液C: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牛奶,无需水浴加热就能观察到紫色D: 观察脂肪切片时,可看到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红色的脂肪颗粒【答案】C【解答】A、对种子进行脂肪检测时,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A错误;B、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还原糖时需要斐林试剂,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需要等量混合均匀后再使用,B错误;C、牛奶富含蛋白质,蛋白质的鉴定用双缩脲试剂,且不需要水浴加热,C正确;D、观察脂肪切片时,可看到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D错误。
故选C.第2题.如图为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甲为分裂间期、乙为分裂末期,⑤聚集成为赤道板B: ①由微管组成,在前期较晚时形成纺锤体作用于②C: 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甲产生的子细胞为生殖细胞D: ③、④均为细胞膜,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相同【答案】B【解答】解:A.甲为分裂前期、乙为分裂末期,⑤聚集成为细胞板,A错误;B.①为中心体,是由微管组成的,在前期较晚时形成纺锤体作用于②着丝点,B正确;C.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但其产生的子细胞不一定为生殖细胞,C错误;D.③为细胞膜,④为细胞壁,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不同,D错误。
故选:B。
第3题.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可用有机溶剂(乙醚)进行提取。
它的抗疟机理主要在于其活化产生的自由基可与疟原蛋白结合,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其生物膜系统遭到破坏。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B: 青蒿素可以破坏疟原虫细胞的完整性C: 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D: 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不会破坏线粒体的功能【答案】D【解答】解:A.根据题干中,用有机溶剂(乙醚)进行提取青蒿素,可知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A正确;B.根据题干中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核膜及质膜破坏可知,青蒿素可以裂解疟原虫,破坏疟原虫细胞的完整性,B正确;C.根据题干中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核膜及质膜破坏可知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等,C正确;D.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核膜及质膜破坏,可见青蒿素破坏膜结构,线粒体具有膜结构,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会破坏线粒体的功能,D错误。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C的含量最高,因此C是细胞内最基本、最核心的元素B: 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C: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D: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答案】D【解答】A、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O的含量最高,A错误;B、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B错误;C、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的作用都非常重要,C错误;D、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D正确。
第2题.枯草芽孢杆菌会分泌一种生物表面活性素——脂肽(由脂肪酸链和多肽组成),该物质在化妆品、洗涤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的Glu、Leu、Val、Asp表示氨基酸分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物质含有4种氨基酸和8个肽键B: 合成该物质的场所是核糖体和高尔基体C: 该物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颜色反应D: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可能决定脂肽的生物功能【答案】D【解答】解:A.该物质含有4种氨基酸,6个肽键,A错误;B.合成该物质的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C.该物质中含有肽键,因此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C错误;D.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会决定脂肽的生物功能,D正确。
故选:D。
第3题.生命系统中整体(Ⅰ)与部分(Ⅱ、Ⅲ、Ⅳ)的关系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Ⅰ为脂质,Ⅱ代表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Ⅲ代表脂肪,则Ⅳ表示胆固醇B: 若Ⅰ为真核细胞增殖方式,Ⅲ、Ⅳ能发生染色单体的分离,则Ⅱ表示无丝分裂C: 若Ⅰ为高等动物的内环境组成,则Ⅱ、Ⅲ、Ⅳ可以表示血液、组织液和淋巴D: 若Ⅰ为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则Ⅱ、Ⅲ、Ⅳ可以表示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答案】B【解答】 A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若Ⅰ为脂质,Ⅱ代表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磷脂)、Ⅲ代表脂肪,则Ⅳ表示固醇,胆固醇属于固醇的一种,A错误;B、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前两者能发生染色单体的分离,而无丝分裂没有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出现,B 正确;C 、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C错误;D、若Ⅰ为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则Ⅱ、Ⅲ、Ⅳ可以表示突变与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D错误。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关于物质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对种子进行脂肪检测时,需用8%的盐酸溶液洗去浮色B: 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还原糖时,先加甲液,振荡后再加乙液C: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牛奶,无需水浴加热就能观察到紫色D: 观察脂肪切片时,可看到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红色的脂肪颗粒【答案】C【解答】A、对种子进行脂肪检测时,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A错误;B、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还原糖时需要斐林试剂,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需要等量混合均匀后再使用,B错误;C、牛奶富含蛋白质,蛋白质的鉴定用双缩脲试剂,且不需要水浴加热,C正确;D、观察脂肪切片时,可看到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D错误。
故选C.第2题.如图为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甲为分裂间期、乙为分裂末期,⑤聚集成为赤道板B: ①由微管组成,在前期较晚时形成纺锤体作用于②C: 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甲产生的子细胞为生殖细胞D: ③、④均为细胞膜,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相同【答案】B【解答】解:A.甲为分裂前期、乙为分裂末期,⑤聚集成为细胞板,A错误;B.①为中心体,是由微管组成的,在前期较晚时形成纺锤体作用于②着丝点,B正确;C.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但其产生的子细胞不一定为生殖细胞,C错误;D.③为细胞膜,④为细胞壁,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不同,D错误。
故选:B。
第3题.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可用有机溶剂(乙醚)进行提取。
它的抗疟机理主要在于其活化产生的自由基可与疟原蛋白结合,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其生物膜系统遭到破坏。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B: 青蒿素可以破坏疟原虫细胞的完整性C: 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D: 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不会破坏线粒体的功能【答案】D【解答】解:A.根据题干中,用有机溶剂(乙醚)进行提取青蒿素,可知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A正确;B.根据题干中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核膜及质膜破坏可知,青蒿素可以裂解疟原虫,破坏疟原虫细胞的完整性,B正确;C.根据题干中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核膜及质膜破坏可知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等,C正确;D.青蒿素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使核膜及质膜破坏,可见青蒿素破坏膜结构,线粒体具有膜结构,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会破坏线粒体的功能,D错误。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下列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探究实验设计,错误的是()选项探究主题实验试剂预期结果实验结论A 某早餐奶是否添加有淀粉碘液出现蓝色含有淀粉,但含量不一定比蛋白质多B 某花生油是否含有脂肪苏丹Ⅲ染液呈现橘红色含有脂肪,但无法确定其含量C 某无糖无色饮料中,是否含有果糖斐林试剂呈现砖红色沉淀一定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含有果糖D 某奶片是否含有蛋白质双缩脲试剂出现砖红色含有蛋白质,但不含有蔗糖A: AB: BC: CD: D【答案】D【解答】解: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蔗糖不是还原糖。
故选:D。
第2题.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动物细胞区别于植物细胞的结构特征是()A: 染色体出现的方式不同B: 核仁解体形式不同C: 核膜消失的形式不同D: 纺锤体的来源不同【答案】D【解答】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出现的方式相同,A错误;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核仁解体的形式相同,B错误;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消失的形式相同,C错误;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来源不同,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高等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D正确。
第3题.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关于如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①与抗体的加工有关B: ②只发生在根尖分生区细胞C: ③发生在线粒体内膜D: ④发生在叶绿体内膜【答案】A【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抗体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初步的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经过进一步的加工,A正确;B、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促使葡萄糖合成纤维素,②是细胞壁的合成,不仅发生在根尖分生区细胞,还发生在其它有细胞壁形成的地方,B不正确;C 、③是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而不是线粒体内膜,C不正确;D、④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D不正确.故选A.下列选项中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如图所示曲线走势不符的是()A: 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体积--蔗糖浓度B: 幼苗生长速率--生长素浓度C: 清除抗原所需时间--同种抗原侵染的次数D: 酶促反应底物的含量--酶促反应的时间【答案】B【解答】解:A、随外界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细胞失水增多,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小,与曲线相符,故A正确;B、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因此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幼苗生长速率应先加快后减慢,与曲线不符,故B错误;C 、同种抗原侵染的次数越多,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越快,数目也越多,清除抗原所需时间越短,故C正确;D、酶促反应的时间越长,酶促反应底物的含量越低,与曲线相符,故D正确.故选:B.第5题.动物细胞培养至10代左右大部分细胞会衰老和凋亡,极少数细胞培养至50代后会发生遗传物质改变,能够无限传代下去,对此叙述不合理的是()A: 10代左右细胞的细胞核会因为衰老而出现增大B: 10代细胞的凋亡是细胞内在和外在因素引起的C: 50代后细胞最可能发生了一个原癌基因的突变D: 50代后的细胞周期会缩短且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答案】C【解答】解:A.由题可知,10代左右大部分细胞会衰老,而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会增大,A 正确;B.细胞凋亡是细胞内外因素共同控制的,B正确;CD.50代后细胞基本发生癌变,而癌变通常有多个原癌基因发生突变,且癌变的细胞周期会缩短,细胞形态也会发生改变,C错误、D正确。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下列物质鉴定与所用试剂、实验手段、实验现象搭配正确的()A: 葡萄糖——斐林试剂——直接观察——砖红色B: 淀粉——碘液——加热——蓝色C: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加热——紫色D: 脂肪——苏丹Ⅲ染液——显微镜观察——橘黄色【答案】D【解答】A、葡萄糖属于还原糖,还原糖鉴定利用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A错误;B、碘液鉴定淀粉不需要加热,B错误;C、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不需要加热,C错误;D、脂肪用苏丹Ⅲ染液染色,显微镜观察到染成橘黄色,D正确。
故选D.第2题.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由DNA和组蛋白形成,每个核小体由180~200个碱基对的DNA缠绕组蛋白八聚体1.75圈形成。
下列有关核小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小体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B: 核小体在酶的催化下可以水解为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C: 可借助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核小体的形态D: 核小体的组装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答案】D【解答】A、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没有染色质,A错误;B、核小体由DNA和组蛋白形成,水解后得到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B错误;C、核小体是染色质的结构单位,十分微小,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C错误;D、细胞分裂间期完成染色质的复制,所以核小体的组装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D 正确;故选D.第3题.将含3H标记的某种氨基酸注射到细胞中,则3H出现的部位如图所示(①→②→③→④→⑤).下列针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 ③→④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④→⑤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 若④中的物质具有调节作用,可能代表的是性激素C: ①→④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器的分工合作D: ④→⑤的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答案】C【解答】A、③高尔基体→④囊泡和④囊泡→⑤细胞膜都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A 错误;B、若④囊泡中的物质具有调节作用,可能代表的是蛋白质类的激素,而性激素是小分子的脂质,B错误;C、①核糖体→④囊泡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器的分工合作,C正确;D、④囊泡→⑤细胞膜的过程是胞吐,不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室高考生物仿真试题(四)
山东省潍坊市教研室2013年高考生物仿真试题(四)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不属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共性的是A.都含有8种核苷酸B.都能进行有氧呼吸C.细胞中的染色体(质)均可以被碱性染料染色D.都含有细胞壁和核糖体。
2.对右图的理解错误的是A.图一中生长素含量D >C ,B >AB.图二小麦幼苗的茎向圆心方向生长C.图一、图二均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图二发生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而图一未发生3.对真核细胞呼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乳酸、酒精、[H]的生成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生成乳酸和酒精的阶段没有热能的散失C.人生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2CO 只来源于线粒体D.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2CO 比无氧呼吸产生的多4.下列关于某正常果蝇(基因型为BbT )增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果蝇为雄性,减数分裂过程中B 、T 基因的遗传不一定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该果蝇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后期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C.若某时期果蝇细胞中无基因T ,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D.若该果蝇有一个染色体组成为T tX X Y 的后代,一定是该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5.某地原有一年生群体都是顶花生(aa ),由于引入腋生花AA 和Aa 的种子,现在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 、40%Aa 、5%aa 。
下列对该过程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原来种群的A 基因频率为0,现在种群的A 基因频率为75%B.基因频率发生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若该植物是自花传粉,3年后基因型频率不变D.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能说明物种在进化6.右图为某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A.基因1和基因2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表达B.图中①②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进行①②过程的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C.患者患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2的碱基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D.与正常细胞相比,细胞衰老时,1mRNA 发生改变而2mRNA 不发生改变第II 卷(必做129分+选做24分,共153分)注意事项:1.第II 卷共18道题。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元素及有机物依次是()A: O、水B: C、水C: O、蛋白质D: C、蛋白质【答案】C【解答】第2题.下列关于细胞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真核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B: 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都相同的蛋白质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C: 脂肪和纤维素都可以作为动物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D: 细胞中的糖类可以分为3类,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单糖,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二糖是麦芽糖【答案】D【解答】解:A.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A错误。
B.蛋白质种类是由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的,因此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B错误。
C.糖类是动物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纤维素为植物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提供能量,C错误。
D.细胞中的糖类可以分为3类,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单糖,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二糖是麦芽糖,D正确。
故选:D。
第3题.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 种群中控制某性状的全部等位基因称为种群的基因库C: 具有生殖隔离的两个物种未必存在地理隔离D: 生物变异的有利性是相对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B【解答】解:A.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正确;B.种群基因库是指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B错误;C.具有生殖隔离的两个物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环境中,未必存在地理隔离,C正确;D.生物变异的有利性是相对的,是对特定的环境而言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故选:B。
第4题.研究发现,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可以缓解由砷(As)引起的对水稻的毒害。
2023-2024学年山东潍坊人教版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山东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机体稳态的调节离不开物质运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递质作为生物大分子都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B. 性激素在载体协助下进入靶细胞C.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与\ Na^+内流密切相关D. 淋巴因子、激素等信息分子在机体内的运输都是定向的【答案】C【解析】2.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
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导致酶去折叠的尿素和巯基乙醇,再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核糖核酸酶活性得以恢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蛋白质中的肽键,故该酶失去了活性B. 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 这个实验证明结构并不一定决定功能D. 这个实验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答案】B【解析】解:A.由题意知,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才使酶失去了活性,A错误;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B正确;C.这个实验证明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C错误;D.这个实验能说明外界环境能影响蛋白质的结构,但不能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蛋白质是在DNA的指导下经转录和翻译构成形成的,其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DNA分子中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决定的),D错误。
故选:B。
3.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制作果醋时,通气的直角玻璃管内塞有脱脂棉球,以过滤空气B.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C. 振荡培养能使微生物与培养液充分接触,从而促进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解析】解:A.制作果醋时,通气的直角玻璃管内塞有脱脂棉球,以过滤空气,A正确。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 T_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思路都是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分别单独地观察各自的作用C: 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D: 鲍森·詹森在黑暗条件下证明了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某种影响在下端分布不均造成的【答案】B【解答】解: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乙液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的B液浓度大小不同,A错误;B. 艾弗里将分离、提纯的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培养R型组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赫尔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用 35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 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可见,二者的实验思路都是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分别单独地观察各自的作用,B正确;C. 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C错误;D. 鲍森·詹森将胚芽鞘尖端切去,给予单侧光照射,结果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但在尖端与胚芽鞘之间插入琼脂片,再给予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曲生长,从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D错误。
故选:B。
第2题.下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
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 ①→②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B: 低温处理导致④→⑤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 ⑤→⑥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与④对应时期相比增加一倍D: ⑥→⑦过程中DNA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答案】C【解答】A、①→○表示的是染色体的复制过程,属于有丝分裂间期,而不是核膜解体、核仁消失的前期,A错误;B、C、④→③过程中染色单体已分开成为染色体,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但着丝点分裂后不能被拉向两极,全部保留在同一细胞内,导致染色体加倍,B错误;C、⑤→⑥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染色体组数目也加倍,与③对应时期相比增加一倍,C正确;D、⑥→○过程中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不是DNA解旋酶的作用,DNA 解旋酶作用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D错误故选C.第3题.在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中,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胰岛素最可能出现在()A: 内质网腔中B: 内质网产生的囊泡中C: 高尔基体腔中D: 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中【答案】D【解答】解:A、内质网腔中对肽链进行一些加工,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故A错误;B、内质网产生的囊泡中是比较成熟的蛋白质,还没有生物活性,故B错误;C 、高尔基体腔中对比较成熟的蛋白质做进一步的加工,故C错误;D、高尔基体囊泡中是成熟的蛋白质,已经具有生物活性,则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故D正确.故选:D.第4题.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同种生物的不同活细胞中B: 高温使酶失去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 酶只有在细胞内才能起作用【答案】D【解答】解: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同种生物的不同活细胞中,如细胞呼吸酶,A正确;B、高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去活性,B正确;C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正确;D、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能起作用,D错误.故选:D.第5题.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B: 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膜表面糖蛋白减少C: 细胞凋亡是因为不利环境因素所导致的细胞死亡D: 癌细胞比所有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生长快【答案】A【解答】第6题.如图是某群落中甲、乙、丙三个不同生物种群的个体数量与年龄结构的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甲、乙、丙种群中,甲种群的数量会越来越少B: 若甲、乙、丙都是动物种群,乙种群与丙种群的种间关系是竞争C: 若甲、乙、丙种群构成的食物链是甲→乙→丙,乙种群和丙种群的能量去向完全相同D: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答案】D【解答】A、据图可知,由于甲幼年个体多(繁殖前期),属于增长型,因此甲种群的数量会越来越多,A错误;B、若甲、乙、丙是同一地域具有捕食关系三个动物种群,甲为初级消费者,则乙、丙的关系可能有竞争关系,也可能是捕食关系,B错误;C、若甲、乙、丙种群构成的食物链是甲→乙→丙,乙种群和丙种群的能量去向不完全相同,因为乙的能量可以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而丙不能,C错误;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D正确。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苹果中含有维持人体健康需要的多种元素。
下列都属于苹果中含有的大量元素的一项是()A: Cu、BB: Ca、FeC: N、SD: Mn、Zn【答案】C【解答】解:A.Cu、B都为微量元素,A不符合题意。
B.Ca为大量元素,Fe为微量元素,B不符合题意。
C.N、S都为大量元素,C符合题意。
D.Mn、Zn都为微量元素,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第2题.下列有关细胞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不同蛋白质分子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B: 食盐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从而将其析出C: 蛋白质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多样性有关D: 蛋白质可以分别与DNA、RNA、多糖等结合【答案】D【解答】解:A.所有的蛋白质都含有C、H、O、N四种基本元素,蛋白质可能还含有其他元素,如血红蛋白含有Fe,胰岛素含有S,A错误;B.食盐在将蛋白质析出的过程中,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B错误;C.蛋白质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C错误;D.蛋白质可以分别与DNA、RNA、多糖等结合为染色体、核糖体、糖蛋白等,D正确。
故选:D。
第3题.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B: 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 隔离阻止了种群间基因交流D: 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答案】B【解答】A、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产生隔离,最终出现生殖隔离,A正确;B、绝大多数物种是经长期的地理隔离形成生殖隔离,但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B错误;C、无论是哪种隔离种群间的基因都不能交流,C正确;D、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故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第4题.研究发现,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可以缓解由砷(As)引起的对水稻的毒害。
对此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 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B: 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C: 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D: 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答案】A【解答】A、砷(As)在植物体内富集,由细胞膜的功能特点而非结构特点决定,A错误;B、砷(As)进入细胞后,引起对水稻的毒害,推测砷(As)可能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B正确;C、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说明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C正确;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而这些化合物是水稻正常生长必需的,则P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D正确;故选A.第5题.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30℃时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茶叶生产在中国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其中信阳毛尖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盛名传播国内外。
下列关于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采摘的新鲜茶叶中的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B: 制作好的成品茶化学元素含量高低是C>O>N>HC: 地壳与茶活细胞中含量最多元素都是0,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 茶和人体所含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含量差异很大【答案】C【解答】第2题.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D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核,R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质B: 蛋白质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有关C: 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D: R基为﹣CH_3和﹣C_3H_5O_2的二肽分子中,C、H、O原子的数目之比为8:14:5【答案】D【解答】A、D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核;RNA的合成要以DNA为模板,主要合成场所也是细胞核,A错误;B、蛋白质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等有关,B错误;C、细胞的遗传物质只有DNA一种,C错误;D、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R基为﹣CH_3和﹣C_3H_5O_2氨基酸分子形成的二肽分子中式为C_8H_14O_5N_2,氨基酸分子中C、H、O原子的数目之比为8:14:5,D正确。
第3题.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B: 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 隔离阻止了种群间基因交流D: 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答案】B【解答】A、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产生隔离,最终出现生殖隔离,A正确;B、绝大多数物种是经长期的地理隔离形成生殖隔离,但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B错误;C、无论是哪种隔离种群间的基因都不能交流,C正确;D、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故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大致相同B: 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在生物体内都能找到C: 最简单的生命也需要C、H、O、N、P等元素D: C是最基本的元素,因此在细胞中含量最高【答案】C【解答】A、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致相同,含量差异较大,A错误;B、组成细胞的元素来自无机环境,生物体内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B错误;C、病毒是最简单的生命,主要由核酸与蛋白质组成,也需要C、H、O、N、P等元素,C正确;D、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氧元素在细胞中含量最高(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D错误。
故选C.第2题.下面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高温下变性是因为高温能使蛋白质结构中的部分肽键断裂,从而使空间结构改变B: 生物体内的酶的合成都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这两个步骤C: 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糖体,不能合成蛋白质,所以红细胞内没有蛋白质D: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答案】D【解答】解:A、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会使肽键断裂,A错误;B、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RNA作为酶起催化作用时,不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B错误;C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C错误;D、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多样性,蛋白质分子多样性决定了生物多样性,因此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D正确.故选:D.第3题.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A: 地理隔离B: 新的形态结构C: 生殖隔离D: 新的生理功能【答案】C【解答】解: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故选:C。
第4题.研究发现,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可以缓解由砷(As)引起的对水稻的毒害。
对此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 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B: 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C: 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D: 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答案】A【解答】A、砷(As)在植物体内富集,由细胞膜的功能特点而非结构特点决定,A错误;B、砷(As)进入细胞后,引起对水稻的毒害,推测砷(As)可能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B正确;C、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说明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C正确;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而这些化合物是水稻正常生长必需的,则P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D正确;故选A.第5题.研究人员测定某植物某天白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如右图。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经蛋白酶处理后的样液中底物的有无B: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过氧化氢作底物C: 观察细胞中线粒体时,需将口腔上皮细胞经盐酸处理后再染色D: 将重铬酸钾直接加到酵母菌培养液中检测酒精的有无【答案】B【解答】A项,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因此不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经蛋白酶处理后的样液中底物的有无;B项,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C项,取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然后再取口腔上皮细胞置于染液中,不需要盐酸处理;D项,酒精需要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应将酸性重铬酸钾滴加到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中。
故选B。
第2题.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不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A: 细胞分裂时,核内遗传物质先复制,再平均分配B: 人体各种细胞形态结构不同,是细胞分裂的结果C: 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 高等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需摄取有机物才能生存【答案】B【解答】A、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A正确;B、人体各种细胞形态结构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B错误;C、呼吸作用能产生ATP,所有的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 正确;D、高等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为异养生物,需从外界摄取有机物才能生存,D正确。
故选B.第3题.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而实现相互转化B: 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与其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的功能相适应C: 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与其分解丙酮酸的功能相适应D: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答案】C【解答】解:A.内质网可通过包裹着未成熟蛋白质的囊泡运送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也可以产生包裹着膜蛋白的囊泡运送到内质网,从而实现相互转化,A正确;B.细胞膜上附着 ATP 水解酶,与其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的功能相适应,B正确;C.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与催化氧气与[H]反应有关,但催化分解丙酮酸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C错误;D.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D正确。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山东潍坊高考专题生物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茶叶生产在中国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其中信阳毛尖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盛名传播国内外。
下列关于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采摘的新鲜茶叶中的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B: 制作好的成品茶化学元素含量高低是C>O>N>HC: 地壳与茶活细胞中含量最多元素都是0,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 茶和人体所含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含量差异很大【答案】C【解答】第2题.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D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核,R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质B: 蛋白质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有关C: 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D: R基为﹣CH_3和﹣C_3H_5O_2的二肽分子中,C、H、O原子的数目之比为8:14:5【答案】D【解答】A、D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核;RNA的合成要以DNA为模板,主要合成场所也是细胞核,A错误;B、蛋白质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等有关,B错误;C、细胞的遗传物质只有DNA一种,C错误;D、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R基为﹣CH_3和﹣C_3H_5O_2氨基酸分子形成的二肽分子中式为C_8H_14O_5N_2,氨基酸分子中C、H、O原子的数目之比为8:14:5,D正确。
第3题.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B: 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 隔离阻止了种群间基因交流D: 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答案】B【解答】A、基因库间的差异导致产生隔离,最终出现生殖隔离,A正确;B、绝大多数物种是经长期的地理隔离形成生殖隔离,但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B错误;C、无论是哪种隔离种群间的基因都不能交流,C正确;D、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故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不属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共性的是
A.都含有8种核苷酸
B.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细胞中的染色体(质)均可以被碱性染料染色
D.都含有细胞壁和核糖体。
2.对右图的理解错误的是
A.图一中生长素含量D >C ,B >A
B.图二小麦幼苗的茎向圆心方向生长
C.图一、图二均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图二发生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而图一未发生
3.对真核细胞呼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乳酸、酒精、[H]的生成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生成乳酸和酒精的阶段没有热能的散失
C.人生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2CO 只来源于线粒体
D.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2CO 比无氧呼吸产生的多
4.下列关于某正常果蝇(基因型为BbT )增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果蝇为雄性,减数分裂过程中B 、T 基因的遗传不一定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该果蝇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后期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
C.若某时期果蝇细胞中无基因T ,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
D.若该果蝇有一个染色体组成为T t
X X Y 的后代,一定是该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5.某地原有一年生群体都是顶花生(aa ),由于引入腋生花AA 和Aa 的种子,现在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 、40%Aa 、5%aa 。
下列对该过程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原来种群的A 基因频率为0,现在种群的A 基因频率为75%
B.基因频率发生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若该植物是自花传粉,3年后基因型频率不变
D.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能说明物种在进化
6.右图为某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
A.基因1和基因2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表达
B.图中①②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进行①②过程的细胞不能进
行有丝分裂
C.患者患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2的碱基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
D.与正常细胞相比,细胞衰老时,1mRNA 发生改变而2mRNA 不
发生改变
第II 卷(必做129分+选做24分,共153分)
注意事项:
1.第II卷共18道题。
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31~38题为选做部分。
2.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试题作答。
答题前,考生必须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24.(9分)图1表示绿藻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在pH和温度保持适宜的条件下,将绿藻叶肉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
(1)图1的场所I为场所II提供的物质乙为。
(2)在图2中B处给予适宜光照,溶解氧发生如图所示变化,则图1中物质甲来源于,光照后短时间内物质丙含量的变化是。
(3)在图2中B处给予适宜光照后,溶解氧浓度增加,原因是;3分钟后不再增加而稳定,原因是。
(4)若在C处给予某条件,使溶解氧的变化如图中的a,则该条件可能是,a 情况下绿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制造葡萄糖的速率是b情况下的倍。
25(10分)图甲中a部位为神经纤维与肌细胞
接头(突触的一种),图乙是a部位的放大图。
乙酰胆碱(ACh)与肌肉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
会引起肌肉收缩。
将2个微电极置于图中b、c
两处神经细胞膜外,并与灵敏电流计正负两极相
连,刺激e处,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偏转。
(1)刺激e处,e处膜外电位的变化是,依据所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绘制出的电流变化情况曲线是下图中的。
(2)在b、c、d、e、f点处施加刺激,能够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的是点。
刺激d处,兴奋传到b处的速度,比相同强度刺激e处兴奋传到b处的速度慢,说明在脊柱
中存在结构。
(3)实验证实,只刺激肌肉,肌肉也会收缩,推测此时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原因是。
图乙中会被自身产生的抗体免疫掉导致重症肌无力。
如果刺激e处,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但肌肉无反应,如何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损伤部位是肌肉还是a处?写出实验方案:。
26.(10分)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2为能量流经某种群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甲和乙之间碳的传递形式
是。
(2)图1中鹰和蛇的种间关系为,
鹰的营养级为。
(3)如果鼠种群的死亡率较高,则鼠种群数量一
定会下降吗?,试分析原因:。
(4)若图2为能量流经蛇种群的示意图,其中的A表示蛇的摄入量,那么C表示蛇的。
而要保证蛇的能量需求,其生存领地的相关植物所固定的能量至少应达到B的倍。
27.(12分)右图为果蝇染色体组成。
如果IV号染色体多一条(这样的
个体称为IV—三体)或少一条(IV—单体)均能正常生活,而且可以繁
殖后代。
三体在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对联会并
正常分离,另1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
育性相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数为若对果
蝇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条染色体。
、
(2)有眼(E)和无眼(e)是由一对位于IV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
一纯合的有眼果蝇与无眼果蝇杂交,后代出现一只无眼果蝇,其基因型为,若对其进行镜检发现为IV一单体,则该变异属于。
(3)某IV一三体有眼果蝇的基因型为EEe,其产生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该果蝇与一无眼界蝇杂交后代有眼所占比例为。
(4)已知果蝇的腿部有斑纹由显性H控制,腿部斑纹由隐性基因h控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现有纯种果蝇若干(注:X h Y、X h Y也视为纯合)。
请设计杂交实验并作出判断:
①取腿部无斑纺雌果蝇与腿部有斑纹雄果蝇杂交;
②若,则H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
③若后代出现雌雄果蝇腿部均有斑纹,则让后代继续杂交,若后代,则H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则H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34.[生物—生物技术实践](8分)
请回答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问题:
(1)微生物的分布:纤维素分解菌主要分布在富含的土壤表层。
(2)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对外植体常用和氯化汞进行消毒;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常用法进行灭菌。
(3)微生物的应用: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运用吸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发酵产生酒精。
(4)微生物的接种: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5)微生物的计数: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
(6)微生物的鉴定:为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应向培养基中加入染料,将呈红色反应,再依据培养基中是否产生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35.[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8分)
阅读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说明书的部分内容,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说明书
【组成与性状】本品系用产生抗A、抗B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培育的上清液配制而成,专供鉴定人血型用。
【使用方法】将本品与受检红细胞盐水混合,按照有无凝集判定结。
抗A试剂能和A型血、AB型血凝集,抗B试剂能和B型血、AB型血凝集 (略)
【注意事项】略
【保存及年限】有效期一年,保存于2~8℃。
(1)该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是通过技术制备的。
制备过程中,首先要利用A型血的红细胞或者B型血的红细胞作为反复注射给实验动物,一段时间后从实验动物体内提取出细胞,并诱导其与骨骼瘤细胞融合,通过采用的生物诱导剂是。
之后还需要通过多次、和培养,才能获得足够的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2)传统工艺中抗A血型定型试剂是从B型血的血清中提取的,与传统工艺生产的抗A血型定型试剂相比,本试剂的突出优点是。
(3)该试剂的保存温度条件苛刻,主要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