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哲学之魂

合集下载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国学之魂:中华人文精神方立天1933年生。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系教授,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著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佛教哲学》、《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方立天文集》、《寻觅性灵——从文化到禅宗》等。

引言国学这个概念、名称,现在学界争论很激烈,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肯定的说法也不一致。

我个人认为一个概念、名称能否确立,关键是是否有相应的客观对象,而国学是有其研究、表述的客观对象的。

在概念确立的方法方面,我个人也以为,国学概念是开放的,后人可以在前人确立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概念的界定。

正是在这两层意义上,我很赞成我的老师张岱年先生的说法:国学是指一国的学术,学术是系统而专门的学问,国学即一国的系统而专门的学问。

中国国学是指中国从古至今的学术,其意义有两层:一是中国的,中华民族的学术,是汉、满、蒙、回、藏等民族所探索、研究、论述的学问,也可称为“中学”,“汉学”是其中一部分,最重要的部分;二是从古到今,自殷商西周的史官之学、春秋战国的百家之学、汉代儒学(经学)、魏晋玄学、南北朝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汉学,到近现代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儒学、人间佛教等学说。

国学是不断发展的,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说就是当代中国国学的重要内容。

把国学限于古代是不完整的。

国学作为一国的学术,也指一国传统文化中的精英文化,即学术部分,国学不直接、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文化。

国学之魂是指什么呢?“魂”即灵魂,灵魂指精神、思想。

所谓国学之魂即国学的根本精神、主导思想。

中国的国学之魂,即中国学术的根本精神、主导思想。

那么,中国国学之魂的内涵即中国学术的根本精神是什么呢?我以为中国国学之魂,中国学术的根本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就是中华人文精神。

中国哲学史的论文

中国哲学史的论文

中国哲学史的论文中国哲学从诞生开始就比附西方哲学,其合法性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随着中哲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哲学史的重新书写既是历史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中国哲学史的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中国哲学史的论文篇一摘要:中国哲学从诞生开始就比附西方哲学,其合法性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随着中哲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哲学史的重新书写既是历史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

本文论述了中国哲学史重写的必然性也对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模式提出了简单的看法。

关键词:中国哲学哲学史文化共相和殊相在中国的传统学术中并没有哲学一词。

“哲学”,最早见于日本哲学家西周的《百一新论》,西周首先用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并特别声明用它来区分东方的儒学。

1902年,中国人在《新民丛报》上第一次将哲学用于中国传统思想。

20世纪以后,陈黻宸老先生在北大最先开设了中国哲学的课程。

1916年10月,谢无量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中国哲学史》。

虽然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其合法性问题却自诞生之初就饱受质疑,至今仍悬而未决。

胡塞尔、伽达默尔、黑格尔等西方哲学家都坚定地否认中国具有哲学,认为东方文化中的人事智慧与西方所说的哲学截然不同。

回顾中国哲学史的书写历程,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知识系统,中国哲学从出现开始就不断向西方哲学学习,自觉的靠近西方哲学的标准,以西方哲学的概念和方法,力图建立起中国文化背景下却不同于传统哲学本身的话语系统和表述方式。

一、中国哲学史以西解中的历史20世纪后,最早在国内开设中国哲学课程的是陈黻宸老先生,其后有马叙伦、陈汉章等,他们的教案相较之胡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在传统学问方面可以说更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然而直到胡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哲学史》出版后,才开出了中国哲学史书写的先河,究其原因在于以胡适、冯友兰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有着新的知识背景,能够融摄西学,中国人希望通过对西方哲学的学习和比对,实现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和转换。

论述老庄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论述老庄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论述老庄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及其影响。

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是中国哲学文化之魂,在中国文化史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人们常说,儒家重礼乐,道家贵自然。

可见,“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老子云“道法自然”,“道”“自然”是同一的。

“自然”具有“道”本体的品格,“道”的本性是“自然”,“白然”就是天然、白成、自然而然。

道家在哲学上以“自然”为理法,表现在审美观上,便是对自然美的崇慕和追求,以及对浮华矫饰的反对。

崇尚“自然”、顺应“自然”是老子美学意蕴的主要源泉。

在“自然”的基础上,老子又生发出"素"、“朴”、“淡”、“拙”等儿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并把它们归结为“道”的品格。

这些美学范畴反映到卜法审美上,便形成了后世追求真朴自然和反对雕饰、姿媚书风的精神依据。

宋代以“平淡”为美的审美观、黄庭坚“伟要拙多于巧”的创作观以及傅山“丑”、“拙”、“直率”的书学观,于此都不无关系。

庄子在继承了老子美学观的基础上,对道家的美学理论作出了重要的发展。

从道家崇尚自然真美的思想出发,他提出了“大美”和“贵真”等重要的审美范畴。

“大美”虽是“不言”的,但它却表现出“白”、“无为”、“天成”的特点。

因而,在庄子看来,自然、天真就是美的最高标准和尺度,这也是历代二书论在进行书法品评时,为何把“自然”作为最高艺术品位的依据。

而要实现“大美”、“至美”,“贵真”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只有真实的才是自然的,书法贵天成自然,贵在写出真情性。

否则,就难免流于做作和安排。

受庄子“贵真”论的影响,历代书家都以真性情的抒发为尚,盛唐草书家,宋代苏、黄、米,晚明的徐渭等,无不在其作品中一任真情性的抒发。

而真情性的抒发,则需要书者不受外物的干扰,实现对主体的超越,以虚静空明的心怀去观照艺术形象之本源,使其与“道”融合为一,这种境界即庄子所说的“心斋”和“坐忘”。

庄子从道家“法自然”的理论出发,认为宇宙本体的“道”是自然的、无为的,因此,在“道”统摄下的“天、地、人”系统中的“人”也应当是自然的。

中国哲学中本体、知识和价值的整体论诠释

中国哲学中本体、知识和价值的整体论诠释

中国哲学中本体、知识和价值的整体论诠释一、引言本体、知识和价值在中国哲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本文从系统的角度,结合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对本体、知识和价值进行整体论诠释。

二、本体的整体论诠释1.中国哲学中的本体概念2.本体与宇宙观3.本体与人类存在4.本体与自然界5.本体与伦理道德三、知识的整体论诠释1.知识概念的演化2.知识与认识论3.知识与价值观4.知识的价值与作用5.知识的未来四、价值的整体论诠释1.价值概念的演化2.价值的形成和发展3.价值观念与人性4.价值观念与社会5.价值观念与道德五、本体、知识和价值的综合1.本体、知识和价值的关联2.本体、知识和价值的互动3.本体、知识和价值的相通性4.本体、知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六、结论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对中国哲学中的本体、知识和价值进行了整体论诠释。

充分阐明了它们在中国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相互关联的本质关系,为今后探讨中国哲学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第一章本体的整体论诠释1. 中国哲学中的本体概念本体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理解为宇宙、存在或实在性的本原。

在中国哲学中,本体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易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表明道是一的本体,是诸多存在的根源。

《庄子》中的“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则对本体进一步阐释,“大道”指的是自然存在的本体,具有无形的特点,从而寓意着无尽无穷的生育之力。

2. 本体与宇宙观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与宇宙观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

根据《周易》的宇宙观,天和地是存在的本源。

这表明了天地的本体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道教的本体观强调道是天地创造的本原,是万物之源。

道教中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协调,人类必须遵循天道、地道,尊重自然的本体特性,注重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达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佛教的本体观则强调世间皆为幻象,在一切事物之外,存在着一个非物质的本体。

佛教的这种本体观念深受无我、空、等概念的影响,试图颠覆人类的现实认知,从而达到解脱的目的。

论中国哲学精神

论中国哲学精神

论中国哲学精神何谓“中国哲学精神”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回答。

问题不只是在于哲学家们给出了什么样的答案,而是看他们如何给出答案的。

冯友兰、牟宗三、张岱年、冯契、萧纇父、李泽厚等人的观点都自成一家之言,但他们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是相同的,大多数是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哲学精神”的。

如何从历时性、部门哲学等角度来进一步思考中国哲学精神的问题,或可以深化我们对此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中国哲学精神”;中国哲学特征;共时性;历时性;部门哲学[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__)02-0044-08吴根友(1963—),男,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中心专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先秦诸子、明清哲学、中国政治哲学。

(湖北武汉 430072)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谈论自己民族哲学精神或特征的话题,都无法避免或明或暗的比较视角。

没有作为“他者”存在的不同民族哲學作为参照系,任何谈论自己民族哲学精神或特点的话题都将是无意义的。

考察20世纪中国哲学学科建立的过程,绝大多数哲学家或哲学史家都是在中西(印)比较的视角下来思考中国哲学的精神或其特点的。

今天,我们重新思考这样的话题时,也无法避免这一“比较的视角”。

由于我们思考视角的限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我们对“他者”了解的深浅度与清晰度,决定了我们对自己民族哲学认识的深浅度与清晰度。

而所有人对“他者”的认知都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职此之故,我们认为在当今时代要完全真切地把握“中国哲学精神”,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一、中国哲学精神的名、言辨析现代学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首先要厘清所讨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再由形式逻辑上升到语言学与语义学的层面,逐步揭示所使用概念的日常意义、学术意义与言外之意。

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本文首先对精神、中国哲学精神二词的日常意义与言外之意作一个简单的辨析,从而限定本文的讨论范围。

哲学论文写作范文

哲学论文写作范文

哲学论文写作范文哲学以其深刻的反思性和批判性成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哲学论文写作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哲学论文写作范文篇1浅谈中国哲学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摘要:于是,有没有哲学成了中国哲学的“元问题”,促使学术界的仁人志士深入地反思中国文化中的哲学精神,哲学观念和哲学底蕴。

但我要说的是,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名正言顺的神学世界观,但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不乏有“上帝造人说”,“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劈地”等神话传说和《神创论》,“神化自然”等神学的影子。

但这并不是说“中国没有哲学”,只是可以谦虚地说:中国虽无西方式哲学体系和哲学论著,但中国不乏有哲学思维和哲学精神。

关键词::哲学,文化,哲学精神,传统文化一、中国哲学的元问题中国很长时期里文史哲不分,以学科专门形态出现的哲学家及著作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样态。

表面上看,中国好像没有一位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家,也没有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哲学著作。

于是,有没有哲学成了中国哲学的“元问题”,促使学术界的仁人志士深入地反思中国文化中的哲学精神,哲学观念和哲学底蕴。

首先,我们来探究中西方文化中的哲学底蕴。

西方哲学大师常讲:“我们所说的哲学,无非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

”科学设计的是一切可以被认识的理性的东西,神学则超越于理性的知识之上,是超验的,非理性的,哲学则见于二者之间,回答二者所不能回答的问题。

可见,西方哲学起源于神学,以科学为原动力。

这里的“科学”非同中国文化中的“科学”概念。

中国文化中,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是将日本之“学科”一词变形使用。

科学和技术不分家,经常放在一起使用。

西方文化则不同,科学是科学,技术是技术。

在西方文化中,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科学有三种主要功能:技术功能,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

科学的技术功能是显而易见的,科学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效手段,使人类摆脱了对物质世界的被动地位(这是中西方都认同的)。

中国哲学史小论文(精选五篇)

中国哲学史小论文(精选五篇)

中国哲学史小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中国哲学史小论文浅读孟子哲学思想混合1102仇昂1100000219作为儒家孔子之后的另一位闻名于世的思想大家,孟子的哲学方面的思想造诣至今仍然很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本文将从孟子的哲学思想介绍及其对当世人们的可借鉴之处进行阐述。

个人认为孟子的观点中包含了一定的唯心主义的成分。

孟子的天道认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间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兴衰存亡、富贵穷达,均是由天命所定。

人对于天必须百依百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

他站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面,否认人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与生俱来的先天的善性的萌芽。

我认为孟子的思想是复杂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孟子》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见解,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

我们在中学时期就学习过这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指出有许多知能必须经历困难,经过挫折、失败,不断取得教训,受到锻炼,然后才能得之。

客观世界有其自己的规律,是人所不能违反的。

我们可以发现孟子明确地看到,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进程。

他在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作为比喻:宁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公孙丑》)上)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最重要的一环在于掌握客观规律。

孟子拿夏禹治水,根据水势就下、可导而不可遏的规律,来说明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须如此。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肯定在进行教育时,必须采取因人而异的多种方法。

孔子教育方法中“因材施教”。

但是,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发展。

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浅谈中国哲学与宗教

浅谈中国哲学与宗教

浅谈中国哲学与宗教内容提要:宗教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倚靠,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在神的世界里感知那个最高的精神价值。

任何一种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

从宗教与哲学的关系来看,宗教是文化的母体,哲学是从宗教中孕育出来的,但哲学又是对于宗教的突破,是对宗教的反叛,哲学与宗教又有着鲜明的区别。

中国哲学正是在宗教的氛围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首先看国外哲学的发展,希腊哲学是如何起源的?亚里士多德在总结早期哲学家的历史时认为,哲学产生的一个条件是“惊异”--“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vii] 哲学产生的另一个条件是“闲暇”――“这类学术研究的开始,都在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乐安适的种种事物几乎全都获得了以后。

”然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并不能让人们完全满意。

说哲学起源于惊异,那么在哲学起源之前,前哲学时期的人们,难道就从来就没有惊异吗?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惊异吗?有人说在宗教里,惊异产生的是“敬畏”,对令人惊异的神奇事物的敬畏。

那么,我们又有必要追问,为什么在此前人们产生的是敬畏,而在此时产生的却是哲学?对于哲学起源的另一个条件――闲暇――也一样存在着疑问:如果闲暇产生了哲学,那么古代宗教生活中的祭司们,难道就从未有过一些闲暇,使他们思考一点问题吗?为什么他们在闲暇时思考出来的却不是哲学,而是神启?由此来看,我们可以肯定惊异与闲暇是哲学产生的条件,但只是必要条件,却不是充要条件,它们还不能够圆满地说明,哲学为什么一定要产生。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非常精辟地指出:“我们可以说,当一个民族脱离了它的具体生活,当阶级地位发生了分化和区别,而整个民族快要接近于没落,内心的要求与外在的现实发生了裂痕,旧有宗教形式已不复令人满足,精神对它的现实生活表示漠不关心,或表示厌烦与不满,共同的伦理生活因而解体时,――哲学思想就会开始出现。

”希腊哲学是从宗教中孕育的在宗教中慢慢成长,并获得最终从宗教中突破所需要的必要能力。

中国哲学与文化之根(王树人)

中国哲学与文化之根(王树人)

“象”与“象思维”引论———中国哲学与文化之根作者:王树人(老树)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老树初稿于2007年春,为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论文,修订于2008年7月北京西郊稻香湖畔对于任何研究,特别是人文学科研究,都具有历史性,都需要在追根求源中把握其发展血脉。

中国哲学与文化博大精深,决非虚言。

把握这样哲学与文化,追根求源不可避免。

中国哲学与文化之根何在?根据我多年研究,这条根就系于“象与象思维”。

这乃一大题目,借用现今流行语,亦可说是一大系统工程。

本文拟指出这一题目若干基本点,以为引论。

一、问题之提出回顾19世纪末至整个20世纪,中国在饱受西方列强军事、经济残酷侵略和掠夺同时,思想文化也失去主心骨。

随着教育全盘西化,西方哲学文化在中国逐渐成为强势哲学文化。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则逐渐完全处于西方中心论阴影之下,被边缘化。

从此开始,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转变为用西方逻辑概念思维方式加以思考和研究。

具体说,就是用西方不同哲学流派方法论加以思考和研究。

于是问题也发生了。

首先,我们看到,中国哲学文化经典,如《周易》、《老子》、《庄子》以及儒家《四书》之创造,并非诉诸西方逻辑概念思维,而主要是诉诸“象思维”。

如果说逻辑概念思维表现为理性,那么“象思维”则主要表现为悟性。

必须看到,这两种不同思维方式作为西中哲学文化之魂魄,其把握世界所进入之广度和深度,都极其不同。

因此,我们不能不发问:用西方逻辑概念思维方式能走进和领会中国经典之本真吗?例如,有的学者在研究《庄子》寓言时,提出其文逻辑起点和逻辑结构如何问题。

从这样逻辑概念思维出发,能走进和领会《庄子》寓言之本真吗?在我看来,从这种研究《庄子》之思路,不仅不能走进《庄子》,甚至会将其肢解。

二、理性与科学绝非万能西方中心论主要表现为“理性至上”和“科学万能”。

中国近现代落后而受西方列强侵略和宰割,这种教训使中国人对西方理性与科学格外青睐和崇拜,并把西方之强盛完全归结为有这样两件法宝。

中国哲学中的心物问题

中国哲学中的心物问题

中国哲学中的心物问题中国哲学中的心物问题2009-07-21 21:08心物问题,亦即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在西方近代哲学中,关于精神与物质的问题讨论较多。

在中国先秦哲学中,对于心物问题已有所讨论。

到中国近古时代(宋元明清时代),许多哲学家更对于心物问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论。

所以,应该承认,心物问题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心亦即主体,物亦即客体。

但是主体客体的名称是古代所未用的。

在古代哲学中,与主体相当的名词是"己",与客体相当的名词是"物"。

《中庸》云:"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己与物即主体与客体,亦称为内外,《中庸》又说:"合外内之道也"。

外即客体,内即主体。

近几年来,有些论者认为,中国哲学专讲"天人合一",而忽视"主客"之别,其实并不符合事实。

中国哲学确实强调"内外"的统一,但也承认内外的区别。

在西方哲学中,哲学史家常将精神与物质的问题与思维与存在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来讲,或将精神与物质的问题归并到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这是因为,西方哲学中所谓"理念"或"观念"往往是与思维有密切联系的,所以哲学史家将关于"理念"的问题归结为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而中国古代哲学的情况有所不同。

在中国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佛学与陆王学派除外)认为所谓"道"、所谓"理"是客观性的,因而"道器"问题、"理气"问题与"心物"问题是并列的问题,不能相互归结。

因此,本文仅述中国古代哲人关于心物问题的见解,而不涉及理气问题。

在先秦哲学中,首先谈到心物关系的是孟子。

孟子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中国哲学是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

它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中国人的哲学理念与西方人的哲学理念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哲学从对自然、宇宙的思考认识开始,自苏格拉底、柏拉图始转移到对人的理念、精神的研究,但着眼点还是外向的。

并且使用的方法也是以数理逻辑为基础,来思辨人的精神之于宇宙,乃至宇宙之外的本质性问题。

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关注的是人本身,哲学就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哲学的思考和最终追求都是为了最终达到"天人合一'。

做一个不太恰当的对比,或许更容易理解这一点。

印度佛教的释迦牟尼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根源,佛教修行的真谛最终要脱去今世的皮囊。

西方哲学的鼻祖柏拉图则说过,身体是灵魂的监狱。

基督徒也往往为今世忏悔以求来生。

而中国的儒家一般把人生境界分为四类:最低一类类似原始社会的自然人,按照本能去生存。

第二类就是芸芸众生的普通人。

第三类是的能够舍利取义的"贤人',达到了道德境界。

最后一类则是达到了"天人合一'境界的"圣人'。

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儒家的"圣人'并不像西方的上帝经常会显示神迹。

"圣人'所做的事与常人并无不同,只是常人是在蒙昧状态下做事,而"圣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一点上,中国哲学显示了浓厚的入世的味道。

所以说中国主流哲学是提倡和追求"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人生哲学。

中国人的哲学理念和文化几千年来也出现过很多流派,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争执、相互继承。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儒、释、道,下面简单论述各家的特点。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全性命。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逃避,比如隐士的遁迹山林。

论圣人崇拜——关于中国哲学精神之探索

论圣人崇拜——关于中国哲学精神之探索
21 02年第 1 期 双 月刊 ( 3 第 4卷 ・ 总第 15期) 8
中 共 宁 波 市 委 党 校 学 报
J OURNAL 0F THE P R l TY CHOOL OF CP NGBO A S C NI
No12 2 . , 01
Bi n h y mo t l
条 的 ,有 人 们 较 为熟 悉 的 大 同理 想 、阴 阳 学 说 、 天 人 合 一 、 而 不 同等 等 。 文 对 认 为 圣 人 崇 拜 和 本 亦 可 作 为 中 国 哲 学 中 的本 根 性 观 念 与 情 结 。 圣 人 崇 拜 是 有 悠 久 的历 史 溯 源 的 。圣 原 作
往 后 圣人 逐 渐 成 为人 们 心 曰中崇 拜 的 偶像 , 至 有
高 无 上 的权 威 性 , 为儒 、 、 、 的 共 识 。至 成 道 墨 法 少 在 先秦 时 期 , 人 崇 拜 已 成 为不 少 哲 学 学 派 的 圣 共 识 。“ 家 以仁 义 而 而 尊 圣 , 家 以 自然 无 为 儒 道 而 崇 圣 , 家 以事 功 原 则 而 希 圣 , 家 以专 制 暴 墨 法
之义 。 《 如 尚书 ・ 范 》 “ 作 翌 ” 即 为 显 例 。 洪 言 睿 , 《 传》 左 中的 型 人 , 指 多 知 明德 的人 , 神 圣 莫 也 无 测 的意 思 。 人 神 圣 莫测 , 高 无 比 的观 念 起 始 圣 崇
于 孔 子 。 孔 子痛 心 疾 首 春 秋 末 年 礼 崩 乐坏 的 混 乱 局 面 , 精 心 杜 撰 出一 个 “ 代 之 治 ”的 理 想 他 三 社 会 ,把 传 说 中 的尧 、 塑 造 成 为理 想 的 圣 人 , 舜
闻声 知 情 , 于 天 地 , 畅 万 物 也 。 里 的 原 始 意 通 条 ” 义是 “ 闻声 知 情 ” ,就 是 从 耳 闻 的 具体 事 物 而 通 晓 天 地 万 物 。在 《 经 》 《 书》 《 诗 、尚 、 国语 》 , 中 有 不 少 翌 字 , 只 是 聪 明能 干 之 意 , 但 尚无 崇 高 无 比

中国传统身体哲学范式研究

中国传统身体哲学范式研究

路而展开。 可以说, 中国传统哲学定位于身体哲学概念, 能 遇。 将 才 而对 于这一命题的过早关注 , 恰恰构成了整个中国传统哲
够 真正 理 解 中西 方 哲学 范 式 的不 同之 处 。
学体系的支撑点, 就是中国哲学经由现象学还原返朴归真的至
中国之 所 以有与 西 方截 然不 同的 哲学 历史 , 于 中国哲 学 为 始 源 的物 质 本 身和 宇 宙 本体 。 俗地 讲 , 国哲 学 有一 个 根 在 通 中
思 想
中国传 统身体哲学范式研究
李 杰
【 摘要 】 国传统文化的内 有着 “ 中 髓中 天人合一” 的倾向, 即主客体不分, 继而强调人的思想对身 体的驾驭, 因而中国
历来的哲学范式都是 身体哲学; 与西方的 “ 意识哲学” 相比, 处于非常态地位的身体哲学, 则呈现 着中国哲学传统中不 多见的变式。 弘扬中国传统哲学, 固己更要夕展 。 卜
有 着 独 特 的运 行模 式 和学 说 宗 旨。 上 文所 说 , 方 哲 学是 一 本 任 务定位 , 如 西 即行 动 与存 在 同一 的 经验 验 证 , 非 西方 哲 学 那 而 种 以主体 的理性 探究 为 对 象 的哲 学 范 式 , 国哲 学 则是 一种 以 中 样 强调 思 维 与 存 在 的 关 系 。 也只有 如 此 , 国 古代 的 哲 学先 贤 中 主 体 的 感性 体 验 为对 象 的哲 学范 式 。 其运 行 模 式 上 , 在 如果 说 才有 所 谓 的 “ 即身而道 在 ” 说 。 之 也正 因为 这 一点 , 中国传 统 哲 西 方 哲 学发 展 表 现 的 是 主 体 的 思想 与所 思 想 的对 象 之 间不 断 学 才 一 言 以蔽 之 为所 谓 的 “ 求 诸 身 ”之学 , 反 构成 了哲 学 的 伦 迫 近 而 形成 的线 性 的理 论 轨 迹 , 么中 国传 统 哲学 的 历史 , 那 遵 理 倾 向。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的特色哲学是智慧的学问,而智慧之树常青。

人类的智慧、特别是哲学智慧犹如生生不绝的源头活水,滋润和启迪着社会与文明的进步发展。

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中华文明智慧的集中的体现。

学习中国哲学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而是在树立深厚的历史感的基础上并以全部历史经验为内容的智慧的熏习,哲学的思维与时代精神的脉搏始终保持着同步的跳动。

第一节“神奇国土”的文化中国,古人称天下中央之国也。

自从盘古开天地,普天之下,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州,中国居其一,名“赤县神州”。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三皇五帝到如今,由总称为“华”族的诸民族的文化汇聚而成的中国文化,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历程。

在这条宽广深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辈们创造了多姿多彩、绚丽壮观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中国文化,这里主要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主要的文化形态之一,是全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适应于中国社会在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民族心理、语言文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和特殊需要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最终成形为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

故中国文化与一般的人类文化就既有同一的属性,又有明显的差别,在她的身上,鲜明地体现了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有机统一。

“文化”一词在中文,本是以“人文”“化成天下”之意,意味着人以其所创造的各种器用、制度、语言、行为和观念等非自然的产物来对所谓“天下”、实即人所面对的整个世界施加影响,从而使“人”区别于物,并使世界在一定的层次和意义上符合人的目的和需要。

在此意义上,文化也就是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人化”。

“人化”既然反映的是人的目的和需要,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就在文化诸要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哲学的智慧正是从这里开始发源生长。

哲学通常被认为是关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学问,爱智慧乃是“哲学”的本分,哲学对人的意义,首先就体现在对人们“化成”世界的活动和人的日常生活实践给予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它在整个文化传统中的地位也就由此而表现了出来。

论中国精神心得体会

论中国精神心得体会

论中国精神心得体会中国精神是指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中国精神有着深刻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中国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孔子的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家哲学、孟子的仁爱思想等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的道德观念。

这种传统美德强调道德修养、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使中国人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家国情怀。

无论是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还是助人为乐、乐善好施,这些传统美德在中国社会中得以广泛传承和发扬光大。

其次,中国精神强调坚持奋斗和自我超越。

中国人民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持之以恒地奋斗,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国家的发展。

中国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充满了拼搏奋斗的精神,无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英勇抗敌,还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创业拼搏,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中国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以及文化繁荣,都凝聚着中国人民对未来的向往和不懈努力。

此外,中国精神还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互助的价值观念。

在中国社会中,强调团结互助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观念源自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艰苦生活和面对困难时的相互扶持。

中国人民在历史的风雨中形成了团结互助、患难与共的习惯,这种精神也成为中国社会和谐共处的基石。

在面对困难时,中国人民总是相互帮助、携手前行,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给予了人们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总结起来,中国精神承载着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奋斗精神和团结互助的价值观念。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当自觉传承和发扬中国精神,用中国精神的力量去面对挑战、追求梦想、建设美好的人生和社会。

只有坚守中国精神,中国才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才能共享幸福安康。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1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泱泱国风。

没有传统的延续,便没有如今的灿烂文化之光,而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所以我们华夏儿女要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文化是民族的根,对于文化,汉字是它的根。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粹,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书法的笔墨古韵流香,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

中国人对书法的审美其实是长在骨子里,溶在血液中的。

字如其人,相由心生,所以书法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对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审美情趣产生了恒久而深刻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之根——书法。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可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尊老敬老之风淳厚而深远。

古人云:“孝道,德之本。

”孔子也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这些都是说,孝是一切社会道德的根本、做人的根本。

千百年来,孝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流淌不息,永不停歇。

“孝德”这股文脉给中华民族注入生命活力。

孝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里,根深蒂固,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

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孝。

书法乃中华艺术文化之魂,孝乃中华道德文化之根。

我们要守住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留住中华传统文化的魂。

没有根就不会长出参天大树,没有文化的根就不会有社会的文明。

它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文明的根,也是世界文化的根。

只有当我国观察人类文化的进展时,就能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

“乱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所以我们在传承文化与弘扬美德的同时,也应观乎人文,方以化成天下。

是什么支撑着我们强大的祖国能在五千年的岁月里熠熠生辉?我想,应该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文化的根深深地扎进土里,深深地烙印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里,因为这是我们的信仰,是我们心底涌动的力量。

中华传统美德为我们的灵魂注入人文精神,使我们的国家向着世界的文化之巅迈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每个华人注入到心灵。

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

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

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中国哲学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哲学之一。

它源远流长,承载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思考。

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和名家。

这些思想体系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爱、道德和社会秩序。

儒家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认为通过提升个人修养和践行仁爱之道,可以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儒家思想注重家庭伦理、社会道德和政治治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道家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即顺应自然,不强求而达到和谐的境界。

道家强调个体的自由、自然和无为,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家思想注重公平和平等,主张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原则。

墨家思想认为,社会应该消除差异和不公平,实现平等和公正。

墨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今天的社会公平和和谐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法家思想注重法律和政治治理,主张依法治国。

法家强调权威和规则,认为通过严格的法律和政治制度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现代法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兵家思想注重军事战略和国家安全,主张以强国为目标。

兵家思想认为,通过军事力量的强大可以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兵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的军事发展和现代国防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名家思想主要包括诸子百家的各种学派,如墨子、荀子、韩非子等。

名家思想主张各种学说的并存,强调辩论和思辨的重要性。

名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多样性和辩证思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哲学的原教旨主要体现在其对人生意义、伦理道德、社会治理和宇宙观的探索上。

中国哲学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平衡。

中国哲学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规范,认为通过个体的努力和践行,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哲学之魂
作者:赵晓
来源:《商情》2013年第47期
一、引言
中国哲学从其产生、发展到繁荣,走过了一条漫长道路。

通过对其丰富内容的全面考察,与西方古代哲学特别是古希腊哲学相比较,我们注意到,中国古代哲学具有重视实践、关注现象、面向现实的实用性特征。

对实践经验的重视,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本质精神。

当然,重视经验一般来说是人类各民族,尤其是古老民族普遍具有的一种倾向。

这是由于经验运用的便利性或可能性,亦即经验在人类思维与认识的基础地位所使然。

但中国古代哲人对于实践经验的重视特别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对于实践经验的重视,首先表现为对于实践意义、价值或越性的认识。

古代中国人不像希腊人那样简单地将经验与感受划等号,而是初步认识到实践对于经验及知识形成的意义。

这正如辩证唯物论所指出的,实践具有明确的目标、具有反复的过程,通过实践可以检验认识的合理程度,又可以对人类原有的认识加修正。

这些都促使中国古代哲学逐步向前发展,但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古代哲学面向现实的特征,使得中国古代哲学没有古代西方哲学那样浓重的理论色彩。

本文通过对儒家实践理论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来阐述中国的哲学从产生到后来的发展一直离不开实践,实践是中国哲学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中国哲学最后的落脚点。

中国哲学犹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那样博大精深,他的魅力不仅体现在他指引着人们如何做一个君子,而且希望国人学习哲学,理解哲学更重要的是应用哲学,使“知”
与“行”有机的结合,最终人类共同的进步。

二、儒学实践理论
自先秦起,古代学人们极力倡导“求实”精神,这是以他们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为基础的。

儒家创始人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在这种求实的精神影响下,中国人无论进而庙堂从政为官,也无论退而山林著书授徒,他们始终不渝地恪守“求实”的观念。

具体表现在重视社会实践,并从实践中获得真知的实行、践履。

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公冶长篇》)又说:“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学而篇》)此处所讲的“躬行”,即身体力行;“行”,即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活动。

一个人在思想上的道德修养是必不可少的,但把道德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则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凡思想家、大学问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这种认识和做法是科学的,已经被实践证明是
有显著效果的。

儒家学说中的“学”、“思”、“行”说明社会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这当然与他们重实践、重现实人生的积极入世思想紧密相连。

儒学的实用性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但在治国这一方方面尤为突出,而在治国上主要应用儒学体系中的“仁”。

我们也可以这样表达:儒学的仁爱是一种普遍的思想。

为何我们可以这样说:首先,自儒学创立之初开始提出力行仁爱,绵延数千年而不中绝,这是历史的选择。

而历史的选择则证明仁爱具有超时空性。

其次,仁爱能满足人类内心精神需求。

在人类交往中,人总是希望能够被尊重和关爱,这是人类共同的精神需求。

当将仁爱思想付诸交往时,己之所欲,施之于人,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精神感受到的是幸福和满足。

而这正是人类要追求的生活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上说,仁爱是普遍的,它实际内存于每个人的内心之中。

早在儒学开创者孔子那里,仁的思想便已经成了最高的思想观念,而这个观念的核心就是仁爱。

这个思想在孟子那里得到了证明和发展,应用在政治上就是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

后世的儒学者无不以仁作为最高的价值,观照现实世界,以儒学的视野解决社会时代问题。

儒学发展到宋明理学,儒学的仁爱精神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以北宋儒学为例。

“站在中国历史的角度进行纵向比较,则可以认为北宋既是一个政治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儒学复兴的时代。

政治变革通过政府有组织有序地进行,是在儒学复兴的文化支持下自觉进行的政治调整……也正因为二者被历史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政治变革引发了儒学复兴的问题意识,反过来,儒学复兴又影响了政治变革的方向性选择,所以,北宋儒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政治哲学,它所代表的时代精神,是对文明秩序及其最高的体现形式—政治制度,进行理性的批判和重建。

批判是追索文明秩序的合理性依据,所谓天道性命之理,即由此发畅;重建是探讨文明秩序、政治制度的合理模式,于是需要推阐王道,作为最高政治宪纲,从而将师古与用今结合起来,使现实政治朝着合理模式的方向调整。

正是围绕批判与重建的时代课题,触发北宋儒者的思想激情,形成各种学派,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思想史画卷。

”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学王道思想在北宋儒学者处成了宪纲原则,成为观照现实时代问题的道德价值标准。

仁爱是儒学实践理论的内核。

仁爱是普遍的道德价值,而普遍道德价值的意义就是对现实世界进行观照,以仁爱认识社会现实,以仁爱批判和改革现实,从而力图达到社会的和谐。

从本质上来说,仁爱是儒学实践理论主体观照社会现实的依据和标准,儒学实践理论主体的其他方面的意识都以仁爱为中心而展开。

三、总结
我们从孔夫子的儒学中的实践论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可以看的出,他是如此的重视知与行,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要做行动的巨人,而不是一味的在里空谈,有言道“我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这些不仅思是我们当代人所追求的,也是古代哲人所想达到的境界,甚至是贯穿于中国哲学的主线。

从对以上两人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他们非常地注重现实,注重实用,另一方面,他们的哲学也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其哲学思想服务于政治目的,哲学是为现实服务的。

通过以上考察,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哲学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倾向。

这种倾向性甚至可以说覆盖了古代中国文化生活的大部领域。

他们重视实践和实践经验,关注现象,注重现实,有着较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这样,就使哲学服从、服务于其现实目的。

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我们说中国古代哲学有着强烈的现实性倾向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出版社,1986:15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人民出版社,1960:19
[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
[4]张汝伦.中西哲学十五章.上海
[5]蔡方鹿.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M].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赵晓(1988.7-)山西大同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发展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