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痹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一、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痛病 (TCD编码:BNS050)。

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编码: M51.202)。

3.患者接受中医治疗。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①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②常发于青壮年。

③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④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⑤腰部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踇背伸或趾屈肌力可减弱(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②在L4、L5或L5、S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

③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④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疾病分期(1)急性发作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症状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基本恢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试行)》,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常见证型:(1)血瘀气滞证:有腰部外伤史,腰腿刺痛,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涩。

腰痹病临床路径

腰痹病临床路径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一、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痹病(TCD编码:BNQ01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M51.202)无手术指征或有手术指证但不同意手术要求保守治疗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疗效诊断标准》(2012年版)①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②常发于青壮年。

③脊柱侧弯,腰椎生理曲度消失,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④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打喷嚏)疼痛加重。

⑤腰部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迟钝或过敏,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踇背伸或趾屈肌力可减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②在L4、L5或L5、S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

③小腿前外或后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④辅助检查:X线摄片可见脊柱侧弯、腰椎生理曲度变直,病变椎间隙变窄,相应椎体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I可见椎间盘突出。

2.疾病分期(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常见证型:(1)血瘀气滞证:有腰部外伤史,腰腿刺痛,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涩。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痛有定处,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紧。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一、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痛病 (TCD编码:BNS050)。

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编码: M51.202)。

3.患者接受中医治疗。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①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②常发于青壮年。

③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④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⑤腰部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踇背伸或趾屈肌力可减弱(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②在L4、L5或L5、S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

③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④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疾病分期(1)急性发作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症状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基本恢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试行)》,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常见证型:(1)血瘀气滞证:有腰部外伤史,腰腿刺痛,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涩。

康复科腰痛病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康复科腰痛病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康复科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腰痛病实施方案一、组织管理领导小组1.组成:组长:胡斌祥副组长:关新红吴国峰成员:叶建峰张太平孙天峰崔琼芳2.职责1)围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要求,按照医院对临床科室执行临床路径的总体部署,负责组织《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制定,组织临床实施工作。

2)负责及时传达和部署文件和精神,及时反馈各科室实施情况、要求和问题。

3)研究制定试点工作相关管理制度,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完善临床观察工作机制,组织对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并监督各科室开展工作。

二、实施计划(一)培训1.由领导小组成员讨论制定本病种试点实施方案。

2.科室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学习。

(二)组织实施1.临床实施1)科室实施临床路径观察工作,收集病例,填写临床路径表单,定期进行疗效等分析评估。

2)科室每月对该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实施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每月的3日上报本科室出院病例数、入路径病例数和出路径及变异例数。

3)科室于每月将统计的入路径病例数及入径率上报到医院医政处,并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路径实施情况做分析评估。

4)领导小组将对科室的临床路径实施工作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

3.分析评估(1)科室对临床路径实施期间发现的问题及难点,及时进行总体分析评估,书写年度性总结报告。

(2)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路径实施工作总结座谈,总结科室工作情况,交流科室工作经验。

在每月医政处组织的各临床科室实行临床路径总结交流会上,积极与兄弟科室沟通,吸收经验。

(三)评估总结、分析1.领导小组于年底对各科室路径实施工作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报送医院医务科。

2.对科室实施临床路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形成总结报告。

3. 年末向医务科报送汇总表,并对路径执行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分析。

4. 对路径及诊疗方案不断改进,以提高临床疗效。

康复科2012年3月。

腰痹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痹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痹病(腰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1.临床表现:腰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活动障碍.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的x线特点表现为脊柱侧凸,椎体边缘增生及椎间变窄等均提示退行性病变.如发现腰骶椎结构异常(移行椎、椎弓根崩裂、脊椎滑脱)说明相邻椎间盘将会由于应力增加而加快变性,增加突出机会。

此外可发现有误结核,等骨病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4.具体诊断标准(1)近1个月内反复腰关节疼痛或伴有下肢放射头疼.(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表现为脊柱侧凸,椎体边缘增生及椎间变窄等均提示退行性病变。

(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1(4)常见于20—50岁老年人发病率低长期弯腰劳动或长期坐位工作史。

(5)坐骨神经痛、马尾神经受压症状。

(6)活动时加重(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可诊断腰肢间盘突出。

(二)疾病分期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腰节疼痛,多见于腰椎4—5、腰5—骶椎1两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关节活动可。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下肢放射痛,患侧肌力下降,及活动受限,压痛,X线表现有轻度椎管狭窄.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患肢发射痛伴患侧肢体麻木不仁,支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患侧肌力明显降低x线表现椎管中重度狭窄,神经压迫症状严重,髓核突出等.(三)证候诊断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腰痛病临床路径

腰痛病临床路径

腰痛病中医临床路径探讨一、腰痛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TCD编码为:BNS150 ICD10 编码为:M51.202 腰椎间盘突出症);2、患者同意接受该方案治疗。

(二)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相关诊断依据拟订(见附件)。

中医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减弱。

6、X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中医证候分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

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西医诊断标准【胡有谷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9 月第3 版】1、腰痛、下肢痛呈典型的腰骶神经根分布区域的疼痛,常表现下肢痛重于腰痛。

腰痛病临床路径(完整资料).doc

腰痛病临床路径(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腰痛病中医临床路径探讨一、腰痛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1、第一诊断为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TCD编码为:BNS150 ICD10编码为:M51.202 腰椎间盘突出症);2、患者同意接受该方案治疗。

(二)诊断依据。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相关诊断依据拟订(见附件)。

中医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中医证候分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

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西医诊断标准【胡有谷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9月第3版】1、腰痛、下肢痛呈典型的腰骶神经根分布区域的疼痛,常表现下肢痛重于腰痛。

腰 痛 病 临 床 路 径 表 单 Microsoft Word 文档

腰  痛  病  临  床  路  径  表  单 Microsoft Word 文档
□完成治疗前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和注意事项
□腰椎三维牵引,第一次联合治疗
□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三级医师检诊,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中医科常规护理
□二级护理□普食
□腰椎三维牵引□腰部红外线照射
□甘露醇舒血宁参麦滴注
□穴位针灸治疗
临时医嘱:
□三大常规□肝肾功能
□完成各项治疗前准备工作。
□按医嘱进行治疗
□常规护理、夜间巡视
变异记录
□无□有,具体原因:
1.
2.
□无□有,具体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腰痛病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腰痛病(TCD编码为:ICD10编码为:M51.202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时间:年月日
1.
2.
□无□有,具体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舒血宁参麦葡萄糖酸钙滴注
□穴位针灸治疗
□对症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如穴位注射、小针刀、推拿等)
临时医嘱:
□结合病情处理
临时医嘱:
□开具出院医嘱
护理工作
□按医嘱进行治疗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常规护理、夜间巡视
□指导患者康复锻炼
□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送病人出院,强调半月后来医院复诊。
变异记录
□无□有,具体原因:
□血糖血脂血流变
□腰椎CT或MR□心电图
(以上各项如门诊已做免做)
长期医嘱
□腰部红外线照射
□对症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腰痹病(腰椎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

腰痹病(腰椎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

腰痹病(腰椎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腰痹病(腰椎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简介腰痹病(腰椎周围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僵硬和肌肉无力。

中医临床路径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制定的腰痹病的治疗路径,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临床路径内容1. 望诊和问诊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了解病情,同时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信息,全面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

2. 辨证论治根据望诊和问诊的结果,医生进行辨证分型,即将腰痹病分为不同的中医证型,如肝肾不足型、湿热阻滞型等。

针对不同的证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3.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腰痹病的重要手段。

医生根据患者的证型,选择适合的中药组合,如桂枝加附子汤、四逆散等,来调理腰痹病。

4.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对于腰痹病有很好的疗效。

医生选择适当的穴位和刺激方法,如温针、电针等,来缓解疼痛、舒筋活络。

5.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通过手法刺激患者的穴位和经络,以促进气血通畅,舒筋活络。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采用适当的推拿按摩技法,如揉、捏、推、按等。

6. 运动疗法适当的运动对于腰痹病的康复非常重要。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推荐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传统功法等,以增强患者的体质和腰背部肌肉力量。

7. 饮食调理饮食在中医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医生根据患者的证型和体质,进行个性化的饮食调理,如根据湿热阻滞型患者,推荐清热解毒的食物。

结语中医临床路径是一种系统的治疗腰痹病的方法。

它综合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等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改善腰背部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5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

骨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5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

况情口伤意注 化变能功经神意注 温体察观意注 写书历病规常成完 房查师医级上
□ □ □ □ □
�天 3 第后术� 天 第院住
间时
单表径路床临 症出突盘间椎腰
炼锻能功者患后术导指 □ 理护活生与理心后术 □ 况情者患察观时随 □
理护活生与理心后术 □ 化变情病者患察观时随 □
嘱 医 要 重
药换 □ �嘱医时临 素激停 □ 量计流引停 □ 物药痛止炎消 □ �况情据根�水脱 □ 物药养营经神 □ 素生抗 □ 管尿置留 □ 食饮 □ 规常理护后术椎腰 □ 规常理护后醉麻 □ �嘱医期长 况情口伤意注 化变能功经神意注 温体察观意注 管流引除拔 否是确明�况情流引据根 写书历病规常成完 房查师医级上 �天 2 第后术� 天 第院住
�径路入进以可�时施实程流径路床临的断诊一第响影不也 � �疗治和查检�理处殊特要需不间期院住但�病疾他其有患如 .2 �码编病疾症出突盘间椎腰 202.15M :01DCI 合符须必断诊一第 .1 �准标径路入�五� 天 71-21 为日院住准标�四� 。者效奏能不法疗 术手非而窄狭管椎腰有并合即 �行跛性歇间性源经神重严有伴 .4 � 术手诊急需�痹麻经神根单或碍障便二 .3 �者作发复反而效无疗治术手非规正格严经 .2 �活生和作工常日响 影重严�重严状症但�病发次首虽�确明断诊症出突盘间椎腰 .1 �月 8 年 3002�社版出学医学大京北� 》 �版一第�学科外《据根 �据依的案方疗治择选�三� 。 现表床临的应相现出而累受经神于由 .3 � 经神尾马或根经神的平水应相激刺和迫压变改理病述上 .2 � 出突的织组核髓和裂破环维纤盘间椎腰 .1 �月 8 年 3002�社版出学医学大京北� 》 �版一第�学科外《据根 �据依断诊�二� �202.15M �01DCI� 症出突盘间椎腰 为断诊一第 �象对用适 �一�

2023年针灸科腰痛临床路径

2023年针灸科腰痛临床路径

20xx年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一、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痛。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⑴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⑵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常见证候:气滞血瘀证寒湿阻络证湿热痹阻证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明确手术指征者;(2)合并严重发育性椎管狭窄或其他严重畸形者;(3)体质较弱、或者孕妇;(4)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等疾病患者。

(5)体表皮肤破损、溃烂或者皮肤病患者;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腰椎正侧位及功能位X线片、腰椎MRI或腰椎间盘CT;(2)血常规、血凝系列、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血糖;(4)心电图;(5)传染病系列;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腰椎管造影、肌电图、骨密度、血脂、电解质、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等。

腰突出症路径

腰突出症路径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着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实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病变部位棘突旁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表现为典型的跛行步态,需扶拐行走,甚至不能行走7X线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屈变浅,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或行走,腰臀部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阻络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阻络证: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或肝肾阳虚证。

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

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胖淡,脉沉细无力等症。

二、治疗方案(一)手法治疗1.何氏松解手法,包括点法,压法,摇法,滚法,推法,掌揉法,拍法,弹拨法,夹脊振筋法等放松肌肉类手法,适用于急性期或者整复手法之前的准备手法。

腰痹、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doc

腰痹、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doc

2012年度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腰痹(腰肢间盘突出症)2012年11月-2013年1月,我科共收治腰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符合诊断标准,并进入诊疗方案96人次,现对实施本路径病例分析统计如下:患者男53例,女43,年龄最大49岁,最小36岁,平均42岁;住院最长21天,最短7天,平均住院13天,好转5例,疗效优良率达99%。

无医疗事故差错发生,中药内服、药酒外擦、针灸、耳穴压籽、中药泡脚等中医药参与率100%,经中医综合治疗,腰痹者明显缩短了病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了病残率,受到了广大患者好评。

一、腰痹(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难点及存在问题1.患者慢性起病,疼痛、关节肿胀怕冷、屈伸不利,难以用西药完全治疗。

故在慢性期中药参与治疗,配合中药内服、药酒外擦、针灸艾灸康复治疗。

2.腰痹发病慢性过程,病机以风寒湿热夹杂,血脉得寒则瘀阻不通,故畏寒怕冷;的热邪则热迫血行,以致血不循经,溢出脉外,故关节肿胀,怕热发红,内舍风寒湿则病较甚,易致气机不通,水湿不得运转,影响脏腑机能,关节肿胀不已,屈伸不利。

久之则可影响四肢百骸,血脉不通,寒湿内侵,肌不得养,温煦不足,故易削骨薄紧,影响身体活动甚至致残。

3.患者多数为积劳成疾,并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多影响治疗效果,病情复杂、病程较长、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护理工作。

4.患者急性期经中西药治疗病情多缓解明显,故病程多较长,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护理工作。

5.多数患者起病与气候环境,劳累外伤,饮食有关,故应注意保护患处,以免受冷,外感邪气,过劳过力,应劳逸结合,或贪念酒肉,生湿生热,加重病情,此为预防治疗并重之举。

二、改进解决方案1.收集整理古典与现代文献,挖掘祖国医学治疗腰痹病治疗方法,做好临床研究文献资料准备工作。

2.加强我科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实践在解决腰痹病治疗难点中的应用。

3.优化腰痹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方案,提高辩证准确率、完善治疗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痹(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住院患者。

一、腰痹(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编码:M51.2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疼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3、症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常见证型:
血瘀气滞证
湿热痹阻证
肝肾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TCD编码:BNS050、ICD-10编码:M51.202。


2、患者同时并发其它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明确手术指征者;
(2)合并严重发育性椎管狭窄或其它严重畸形者;
(3)体质较弱或孕妇等;
(4)患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等疾病者;
(5)体表皮肤破损、溃烂或皮肤疾患者;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腰椎正侧位片、腰椎间盘CT或MRI
(2)血常规、大便常规、小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
(4)心电图
(5)胸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肌电图、B超、骨密度等。

(八)治疗方法
1、康复治疗
(1)心理治疗
(2)牵引治疗
(3)物理因子治疗
(4)功能锻炼
(5)日常生活活动指导
2、针灸治疗
(1)针刺
(2)灸法
(3)穴位注射
(4)刺血
(5)针刀
3、推拿
4、辨证选择中药汤剂
5、辨证选择中成药
6、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7、中药熏蒸
8、其它治疗
9、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腰部及下肢痹痛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

2、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基本恢复。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4、疗效指数≥30%。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过程中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下肢放射痛或麻木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它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退出本路径。

3、出现下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腰痹(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编码:M51.20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