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农民收入倍增路径论文

合集下载

农民增收致富申论范文

农民增收致富申论范文

农民增收致富申论范文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农民增收致富就像一场盛大而充满希望的变革之旅。

这可不仅仅是几个数字的增长,而是关系到乡村是否能真正焕发生机,农民能否过上好日子的关键大事。

咱们先来说说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性。

这就好比是给乡村注入了一支超强的活力剂。

腰包鼓起来的农民,那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

家里能翻新房子,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老人也能得到更好的照顾。

而且啊,这对整个乡村的发展就像是连锁反应。

村庄不再是破破烂烂、毫无生气的模样,而是有能力去改善基础设施。

你看,路修好了,水电更稳定了,网络也通了,这乡村就越来越像个让人向往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农民增收致富后,大家对生活更有信心,乡村的风气都变得积极向上起来,大家都干劲十足地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那农民增收致富到底有哪些路可以走呢?首当其冲的就是发展特色农业。

这就像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宝藏”等待挖掘。

比如说有的村子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合种某种水果,像那赣南的橙子,又大又甜,闻名全国。

村民们就可以围绕着橙子做文章,从种植技术的改良,到橙子的深加工,做成橙汁、橙皮糖啥的,再把品牌打出去。

这样一来,橙子就不再是简单的农产品,而是能创造高额利润的宝贝。

而且发展特色农业还能带动乡村旅游呢,到了橙子成熟的季节,游客们可以来采摘橙子,体验农家生活,村民们又多了一笔收入。

科技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法宝。

以前农民种地那是“看天吃饭”,现在可不一样了。

各种先进的农业技术就像魔法一样。

比如说,无人机在天上飞一飞就能把农药喷洒得又均匀又高效;智能灌溉系统能精确地给农作物浇水,一点都不浪费水资源。

有了这些高科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大大提高了。

而且,互联网的普及更是给农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农民伯伯们可以在网上直播卖农产品,让那些原本只能在当地卖的土货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这就好比是把乡村的小集市搬到了无限大的网络空间里。

政策的支持就像是农民增收致富路上的顺风车。

政府出台各种补贴政策,就像给农民发红包一样。

农民收入倍增的意义难点及实现路径下

农民收入倍增的意义难点及实现路径下

农民收入倍增的意义难点及实现路径下农民收入倍增的意义难点及实现路径下农民收入倍增的意义、难点及实现路径(下)2021-04-01 09:37:1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21年03月20日三、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思路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畅通农民进入市场交换的渠道,改善农民在市场上的交换关系,构建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形成农民收入正常增长的体制机制。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实现收入倍增计划,应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促进低收入农民增收和中西部地区农户增收上,注重收入增加的全面性,努力缩小城乡居民、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收入差距。

农民收入由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构成。

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畅通农民进入市场交换的渠道,改善农民在市场上的交换关系,构建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形成农民收入正常增长的体制机制。

(一)改善产品的交换,增加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

产品的交换,就是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通过市场交换转化为农民的收入,这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形式。

在这一过程中,农民用于交换的农产品的数量是一定的,影响农民收入的是农产品的交换价格。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产品的交换过程中,农民一直处在不利的位置,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数千亿元的贡献。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王耕金先生曾经计算,仅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农民就为工业和城市贡献8700多亿元。

增加农民的家庭经营性收入,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在农产品定价中的谈判能力,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者价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民合作的规模越大、层次越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就越高,在农产品交换过程中就会处在相对有利的位置。

加强对农民的合作知识和意识的宣传,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开展专业合作,通过发展合作组织,增强农民决定交换价格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者价格,在市场交换过程中维护和实现农民的利益。

增加农民收入途径分析论文

增加农民收入途径分析论文

增加农民收入途径分析论文一、农民收入相关概念分析(一)农民收入的本质收入问题实质是生产关系中的分配问题,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过程。

根据经济学理论,收入的初次分配问题就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理论,主要取决定于劳动者的“劳动力、资金、土地”的数量及质量。

而这三个方面又是生产力的主要构成部分,所以可以说劳动者的收入主要决定于生产力。

再分配主要是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个过程,如转移性财政收入就是属于这一范畴,而这一分配过程主要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①]这就肯定了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也参与收入分配。

从上面的分配理论可以看出,收入分配的多少和性质主要取决于生产力要素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生产力主要是指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

而生产关系主要体现在当时的制度安排。

所以农民收入的本质是指农民在一定的生产条件即生产关系下,通过投入自己的生产力要素(劳动力、资金、土地等)所作的贡献而得到的相应报酬。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农民收入的三个最基本的本质特征:1.农民收入主要取决于农民所拥有的生产力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及所处的生产关系的性质。

2.农民的劳动力素质、资金和土地的数量决定了他们的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主要部分;农民的劳动力素质决定了他们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农民拥有的财产的多少决定了他们的财产性收入;当时的分配制度对农民的转移性支付收入的影响非常的大。

3.农民的部分收入也要通过市场的交换才能够实现。

(二)农民收入构成的一些概念的界定农民收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既包括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产品或者货币收入,又包括从事非农产业活动所获得的收入,还包括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农民收入构成,按收入来源的性质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劳动者报酬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按收入的形态可划分为:实物收入和现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径分析与对策建议

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径分析与对策建议

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径分析与对策建议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本文分析了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标签: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负担体制制约一、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农民负担是指农民向国家、集体和社会无偿支付和承担的一切费用、实物、劳务和压力的总和。

农民负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党的农村政策能够顺利贯彻执行的最关键因素。

实践证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实意地为农民增收而努力,才能为农村小康打下基础,才能实现农村稳定,才能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才能赢得农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同时,农民收入能否增加,也是农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否密切,社会治安状况是否良好的关键。

另外,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当前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城乡关系的良性互动,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1.体制严重影响农民增收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体制:第一,县乡管理体制。

现在乡的体制是人民公社的一种变体,再加上县以上又强化了地市,结果县这一级的功能很难发挥。

县一级政府独立的功能发挥不出来,县乡的经济就无法活跃,财政困难成了增加农民负担的一个重要的根源。

第二,宏观管理体制。

现在对农民、农村的宏观管理体制还在相当程度上带着计划经济甚至自然经济的痕迹。

无论是县乡管理体制还是基本经营制度的问题,其根源都出在宏观体制和政策上。

首先是宏观政策。

如果只实行以积极财政为主的扩大内需政策,而不实行通过体制改革来创造内需的政策,那就必须要增加税收,增加企业和县乡的负担。

其次就是城乡分离的体制和政策。

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一个原因是,这几年靠财政花钱连续给城镇居民涨工资。

农村农民收入增加的路径与策略

农村农民收入增加的路径与策略

农村农民收入增加的路径与策略在中国,农村农民的收入水平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是国家的主体劳动力,因此,如何增加农村农民的收入水平,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农村农民收入增加的路径与策略。

首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增加农村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收入。

通过加工,原本没有明显附加值的农产品可以转化为更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还可以促进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其次,推动农业现代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农业现代化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生产成本,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例如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等,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另外,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此,通过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挥地方传统优势产业,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此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策略之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电力设施、通讯设施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大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产品的销售和交通的便利性,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最后,在政策扶持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农民增收致富。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特色产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政策支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

综上所述,农村农民收入增加的路径与策略是多方面的。

应用文-浅析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倍增计划”目标的实践路径

应用文-浅析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倍增计划”目标的实践路径

浅析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倍增计划”目标的实践路径'浅析农村过程中“收入倍增”目标的路径一、“收入倍增计划”目标的内涵按照党的十八所描绘的阶段性蓝图,“收入倍增计划”就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同步建成小康,谱写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推动改善民生,加快构建和谐的重要举措。

“收入倍增计划”的提出既有创新性,又具有适时性与一贯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个被之为中国版的“收入倍增计划”有着不同层面的内涵。

“收入倍增计划”目标给予欠发达地区农民以信心和决心,激本文由联盟收集整理发了他们的活力,最终与农民达成共识并真正理解、寻找实现的路径。

就国家宏观层面而言,其主要涵义是“居民收入倍增的主要对象是中低收入人群、倍增的收入应是扣除通胀等因素后的实际增加、居民收入倍增的前提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

对于欠发达地区的低收入人群而言,最根本的是解决如何“有钱”和敢于“花钱”的问题。

一是实现“收入倍增计划”就是要让农民真正地“有钱”。

“有钱”是实现目标的首要前提,就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的路径既包括国家政府搭建快速发展的机遇平台层,体现在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政策项目倾斜、加大资金投入、有效配置人力资源和技术等;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农民自身才智,让其在舞台上当好角色、演好活剧,从而形成“目标统一、上下联动”的发展机制,使欠发达地区农民在实现“收入倍增计划”过程中有钱花。

二是实现“收入倍增计划”的核心是要让农民“敢于花钱”。

“建成小康目标”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关,是要让发展共享变为广大老百姓的真切体验,使国之大计、民之大事有机融合并变得触手可及。

共享改革成果既涵盖为发展献策出力、为改革牺牲奋战的一面,也包括享受发展改革成果的一面。

改革成果共享的终级目标就是让农民不但“不缺钱”反而“有钱”且自由支配、大胆地花钱。

农民增收致富申论范文

农民增收致富申论范文

农民增收致富申论范文在咱广大的农村大地上,农民增收致富就像是一场盛大而又充满希望的逐梦之旅。

这事儿啊,可不仅仅是农民兄弟口袋里多几个子儿那么简单,那可是关系到咱整个乡村振兴大业,乃至国家发展的大事儿呢!咱先来说说为啥农民增收致富这么重要。

你想啊,农民要是富起来了,那农村就不再是那个年轻人都想往外跑的地方了。

大家都能在家门口过上好日子,谁还愿意背井离乡去打工呢?这就好比一棵大树,只有根部肥沃了,枝干树叶才能长得茂盛。

农村富起来了,整个国家的发展才更均衡、更有底气。

那怎么才能让农民增收致富呢?这可大有门道。

首先啊,咱得在农业本身上做文章。

传统的农业耕种方式就像是老黄牛拉破车,虽然稳当,但是效率低啊。

现在都讲究现代化农业了,就像给农业这头“老黄牛”换上了火箭发动机。

大型的农业机械轰隆隆一上阵,那耕种收割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还有啊,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得跟上。

不能再是那种靠天吃饭,啥都不管只管撒种子的做法了。

得知道啥时候种啥,怎么种才能产量高、品质好。

比如说种水果,以前就是随便种,果子又小又酸。

现在呢,按照科学的方法,从土壤改良到施肥浇水,再到病虫害防治,精心伺候着,那结出来的果子又大又甜,在市场上能卖个好价钱。

除了种地养殖,农村的产业可不能太单一。

现在流行搞农村旅游,这就像是把农村变成了一个大公园,让城里人都想来逛逛。

咱农村有啥?有清新的空气、美丽的田园风光、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

城里人在城里待久了,就想来咱这儿体验体验。

农民把家里的房子收拾收拾,开个农家乐,做几个拿手的农家菜,让游客吃得开心,住得舒心。

游客走的时候再带上点自家产的农产品,这一来一往,钱就进了农民的口袋。

而且这农村旅游还能带动其他的产业呢,比如说手工艺品制作。

农村妇女们心灵手巧的,做出来的小刺绣、小竹编,以前都是自己用或者送送人,现在可以卖给游客,又多了一份收入。

但是啊,这农民要增收致富,光靠农民自己可不行,还得有政府这个“大靠山”。

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收入提升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收入提升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收入提升路径研究1.引言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的重要工程,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升。

本文将对农民收入提升路径进行研究,分析相关因素,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

2.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农村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经济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农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农民收入由多个方面组成,包括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转移收入等。

其中,农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非农业收入和转移收入的比重也逐渐增加。

4.农业收入的提升途径农业收入的提升可以通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广科技进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等方式实现。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收入。

5.非农业收入的拓展非农业收入是农民收入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

政府可以加大农村就业创业支持力度,培育特色农民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6.转移收入的引入转移收入是农民收入提升的重要来源,包括农民工工资、养老金、社会保障等。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信息发布,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和待遇,促进农民工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7.农村金融服务的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不完善是制约农民收入提升的一大瓶颈。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更多向农民借贷和投资的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8.土地流转与农民收入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可以制定更为灵活的土地流转政策,鼓励农民将闲置土地租赁给农业企业或合作社,增加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农民收入。

9.农村教育与技能培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推动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提升途径探讨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提升途径探讨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提升途径探讨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之一,而农民收入的提升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为了有效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提升的途径,我们需要在土地利用、农业产业化、农民就业创业和农村金融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首先,土地利用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升的基础。

我们应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推动土地整治和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化发展,实现农民从土地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其次,农业产业化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我们需要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优质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产业经营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第三,农民就业创业是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要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供多样化的就业创业机会,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和农村创业,增加农民就业收入。

同时,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的发展,引导农民集体经济发展,提高农民集体经济收入。

最后,农村金融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升的重要保障。

我们需要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拓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农民融资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

同时,加强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确保农民利益得到保护,促进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提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步。

通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和强化农村金融支持,我们可以有效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提升的途径,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做出积极贡献。

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提质增效措施

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提质增效措施

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提质增效措施【摘要】如东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农民培育是当地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着一些问题。

农民缺乏现代化管理技术的支持,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由于生产资金短缺,农民难以购买优质种子和肥料,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农民缺乏市场信息意识,无法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导致销售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提供财政支持和信贷政策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加强市场信息宣传,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提高如东县农民培育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当地农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如东县、农民培育、现代化管理技术、生产资金、市场信息、提质增效措施、解决方案1. 引言1.1 介绍如东县农民培育的背景如东县位于江苏省南部,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县。

农民是如东县的主要人口群体,农民培育是支撑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东县农民培育也在不断完善和提升。

农民培育旨在培养和引导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如东县政府也通过多种途径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支持和推动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帮助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如东县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通过积极的策略和措施来解决,以提高农民培育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现代化管理技术、生产资金短缺和缺乏市场信息。

缺乏现代化管理技术是如东县农民培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缺乏科学的管理技术导致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难以有效控制风险,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生产资金短缺也是一个影响如东县农民培育的问题。

农民缺乏足够的资金来购买种子、肥料、农药等必要的生产物资,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影响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提质增效措施

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提质增效措施

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提质增效措施如东县是江苏省如皋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素质提升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东县农村农民培育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提出提质增效的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教育水平低下。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如东县农民的教育水平整体较低,大部分农民只接受过初中以下的教育,且缺乏现代化的农业管理知识和技术。

2.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传统的农民耕种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种植结构单一、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技术陈旧等,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3. 农业市场化程度不高。

大部分农民还保持着传统的种植和销售模式,没有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和销售模式,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民收入不稳定。

4. 农业科技应用不足。

如东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很少应用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如肥料、农药、水利设施等,导致产量低,品质差。

5. 农村劳动力短缺。

随着农民工的大量外出打工,如东县农村开始出现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如东县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

亟需提出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提质增效措施1. 加强农村教育。

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制度,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培养一批懂农业管理、懂科技、懂市场的农民。

2. 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引进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合作社成员和农户,提高他们的生产技术水平。

3. 建立农产品流通体系。

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的合作社,建立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组织体系,提高农产品销售市场化程度,稳定农产品价格。

4.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服务站,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传授新型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5. 发展农村产业。

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养殖、种植、加工等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提升策略探讨

农民收入提升策略探讨

农民收入提升策略探讨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农村农民的收入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为了促进农民收入的提升,应该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策略。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民收入提升的策略。

一、优化农业结构农村地区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生计,因此优化农业结构是提升农民收入的关键。

首先,需要发展现代农业,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要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

最后,要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引导农民参与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二、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其就业和收入水平。

因此,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设立农业职业技术学校,为农民提供相关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

同时,还可以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为农民提供实地指导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

三、扶持农村合作社和农户合作组织农村合作社和农户合作组织是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

合作社可以集中农民的农业生产资源和经营能力,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组建和发展。

此外,还应加强对合作社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合作社的经营稳定和效益。

四、推动农民就业转岗农民收入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农民就业转岗。

政府可以鼓励农民转变就业观念,提供各种培训和技能转岗的机会,引导农民转向非农领域就业。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乡村电商等新型就业形式,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农民收入的基础。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确保农民能够充分享受到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

六、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对农民收入提升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和引导,推动金融机构向农村覆盖,为农民提供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

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提质增效措施

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提质增效措施

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提质增效措施如东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对于农村发展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农民培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这就需要提出一些措施来提质增效,切实发挥农民的发展潜力。

1.素质低下。

大多数农民缺乏现代化的知识和技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限制了其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2.缺乏创新和创业意识。

许多农民缺乏创新意识,缺乏与市场接轨的意识,无法把握市场机遇。

3.存在农民参与度低的问题。

部分农民对于农业发展的参与度低,缺乏对农村经济的热情和行动力,不愿意主动参与农村发展。

二、提质增效措施1.完善农民培训体系。

加强田间管理、技术培训、营销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为他们提供更多技能和技巧,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2.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如道路、通讯设备、饮水和洁净卫生等方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激发他们愿意为家庭创业和农业增产而付出努力的意愿。

3.扶持农民创业。

扶持农民个体户和小微企业,通过创业支持政策激发农民的创业意识,帮助他们拓宽市场和增加收入。

4.建立农民合作社。

通过建立农民合作社,实现农民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生产,提高集体农业效益,同时也帮助农民协同创新,开拓市场。

5.为农民创造更多机会。

建立一个更开放、自由的市场环境,使得农民能够更多地参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实现更好的生活。

综上所述,如东县农民培育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同时提高农民素质和意识意愿,扶持农民创业和发展,开拓新的发展机会,实现农民与农业的共同发展。

这也是在构建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必须实现的一种关键任务。

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增长途径

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增长途径

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增长途径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收入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焦点。

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助力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

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步骤。

通过进一步整合农村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来源。

同时,对传统农业进行提质增效,采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有助于农民增加收入。

二、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农村的金融服务供给。

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帮助,农民可以更便捷地获取贷款、理财等金融服务,进而开展农村产业经营和发展。

三、农民合作社发展农民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农民合作社能够帮助农民实现资源、资金和市场的共享,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通过成立农民合作社,农民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拓宽销售渠道,提高收益。

四、农村劳务输出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劳动力可以逐渐进入城市就业市场。

政府可以加大农村劳务输出的力度,推动农民外出务工。

通过发放农民工保险、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等措施,可以让农民在城市就业,增加收入来源。

五、农村创业就业政府可以提供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展创业就业。

通过支持农民创办农产品加工厂、农业合作社、农村电商等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帮助农民实现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六、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政府可以通过土地整治、流转撮合和合作社等方式,帮助农民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

并且,农民可以组建专业合作社,共同开展农业经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七、教育培训和技能提升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开展农村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提质增效措施

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提质增效措施

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提质增效措施如东县地处江苏省南部,境内农业资源丰富,是农民培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培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提质增效。

本文将就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质增效的措施展开论述。

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1. 农业生产效率低。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机械化水平低,耕作方式落后,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2. 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少。

由于传统的分散式农业生产模式,导致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少,规模小,难以推动现代化农业生产。

3. 农产品附加值低。

大部分农产品在原产地销售,没有进行深加工,附加值较低,这导致农民收入不高。

4.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水平有限,部分农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影响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提质增效的措施1. 加强农业科技支持。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引导农民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2.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支持和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通过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途径,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 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

构建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推动农产品走出乡村进入城市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5.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健康和优质。

6.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引导农民实施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7. 建立健全农民培训机制。

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如东县农民培育能够有效应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推动农业生产向现代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提质增效措施

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提质增效措施

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提质增效措施如东县地处江苏沿海地区,是一个农业大县,是粮食、瓜果蔬菜等大宗农产品的主产区之一,也是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较早。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东县农民培育存在了一些问题,值得提高提质增效的方法。

首先,农民总体素质不高。

因为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农民缺乏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能,导致耕作方式和珍稀农产品的生产方式不尽人意。

因此,通过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竞争力和农业生产效率。

有多种途径可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包括政府投资培训、农业大学开设的农业生产的实践操作课、农村教育课程的提高、行业内的农业青年创新活动等。

其次,农业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农民周期性生产,如果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节生产,就会导致产品供应过剩的问题。

因此,制定有效管理政策能根据市场需求完善农业生产模式。

政府可以通过市场调查来了解本地市场情况,制定相应的产量、市场需求和价格规划,让农民能够更有效地调节它们的生产规模和品种选择,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再次,农业连锁化程度不佳。

农业生产是一个大而复杂的系统,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的传统及管理方法,缺乏并不完善的物流体系,缺乏相应的农业市场咨询,从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协作和关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鼓励农民通过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形式来加强协作,需要建立完善的产品检测和销售体系,优化物流管理,使农产品在种植、收割、储藏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信息共享,进行伙伴关系,方便数据共享和统计,以增强农业的真正连锁化和改善农民生活。

最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不畅。

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话,都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目前农民的生产资金投入过低,在加工和销售环节也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向农民出资,向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有计划地进行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创造更好的营销环境,从而改善农民的生活。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民收入增长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民收入增长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民收入增长路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民收入增长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探索适合乡村振兴的农民收入增长路径,对于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民收入增长的路径之一是通过农业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农业的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滞后等问题,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此外,农业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也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产品走向市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农民收入增长的路径之二是通过农村旅游的发展。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 urban sprawl 的加剧,城市居民对于户外休闲和度假方式的需求也在增加。

农村地区的优美自然环境、淳朴的乡村风情成为吸引城市居民的热门目的地。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和增收的机会。

通过利用乡村的资源特色,政府可以积极引导并支持农民开展民宿、景区开发等旅游业。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的到来,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还能够促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此外,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

传统上,农村地区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农业和农村副业上。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农村一体化发展成为了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积极引导农村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乡村工业,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传统的农村副业也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扶持,如养殖业、手工业等。

同时,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创业和就业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和就业技能,为农民创业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充分挖掘潜力,努力增加村营收入 - 中国如东

充分挖掘潜力,努力增加村营收入 - 中国如东

充分挖掘潜力,努力增加村营收入岔河镇农经站税费改革以后,农民承担费用大幅度下降,村集体可用资金也随之减少,面对这一现状,想方设法增加村营收入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我镇村营收入基本情况我镇共有23个村,农业人口71611人,2007年23个村实现村营总收入125.8万元,人均实现村营收入17.5元。

收入中有资源性资产收入(包括耕地和水面等)的村10个,实现收入13.4万元;有经营性资产收入(包括集体企业发包、资产租赁等)的村15个,实现收入34万元;有其他收入(包括资产转让、赞助等)的村20个,实现收入78.4万元。

村营收入中2万元以下的村8个(龙发、新坝、新桥、新港、兴北、玉林、启秀、龙凤),2-5万元的村5个(金河、古北、陆港、坝东、三联),5-10万元的村5个(南桥、金桥、兴发、银河、振河),10万元以上的村5个(振兴、汤桥、金发、兴河、坝南)。

村营总收入中总支出为77万元,净收入48.8万元,村干报酬分配17万元,占净收入的34.8%,转为积累31.8万元,占净收入的65.2%。

二、实现村营收入的做法近两年来,我镇将各村组织增加村营收入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取得一定的成效。

1、抓任务落实。

我镇按各村农业人口人均20元标准下达各村全年村营收入总数,由各村根据任务数,结合本村具体情况落实到具体收入项目,考虑到地位和历史等因素,对某些村任务作适当的调整。

2、抓合同签订。

为了能使村营收入项目落到实处,确保收入按时足额到帐,每年初,镇要求各村将所落实的项目全面进行合同签订,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某些大的村营收入项目,要求各村通过法律手续进行鉴证。

3、抓资金到位。

各村根据合同约定的时间,及时到户收取资金,无特殊情况的不得拖欠,确需欠交的必须征得村集体同意,由欠款人与村办好往来手续,并纳入村帐内核算。

4、抓项目督查。

镇每年初和年底对各村所落实的项目进行两次督查,年初查项目落实情况和合同签订的情况,年底查资金到位情况和尾欠款办理手续情况,并进行实际到帐情况的收支核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东县农民收入倍增路径浅析
摘要:2010年末,如东县委提出了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预计到2015年要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0元,与2010年相比,基本上实现翻番。

本文搜集了2005—2011年如东县农民纯收入的相关数据,以2005年为基期,分析了如东县农村居民增收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难点,并提出初浅的对策建议,为实施农民收入倍增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如东县农民收入路径
1.当前如东县农民收入的现状
2011年,如东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786元,较2005年的4835元增加5951元,年均增长14%。

1.1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2011年,如东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738元,与2005年相比增加3357元,年均增长16%,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6.4%。

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总体中的占比由2005年的49.2%上升至
53.2%。

1.2家庭经营收入依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
2011年,如东县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4043元,与2005年相比增加2018元,年均增长12%,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33.9%。

其中第一产业纯收入2610元,年均增长12%;非农产业纯收入1433元,年均增长12%。

2011年,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占比为37.5%,比2005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但依然是
农民收入的重要基础。

1.3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补充
2011年,如东县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1004元,与2005年相比增加574元,年均增长为15%,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9.7%,在农民纯收入中的占比为9.3%。

2.如东县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难点
2.1存在的问题
(1)增速相对较慢,农民在财富分配中的比重偏小
2005—2011年,如东县gdp年均增长19%(按现行价计算),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5%,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速34%,均大大超过了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14%)。

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在社会财富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其财富增长速度跟不上全社会创造财富的速度,更落后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速。

(2)内部结构不佳,非农经营收入和财产收入偏低
一是非农产业经营性收入偏低。

2011年,如东县农民人均家庭非农产业经营性收入为1433元,是2005年的1.99倍,年均增长12%,在各项收入中增长最慢,其占纯收入的比重也只有13.3%。

二是农民财产性收入偏低。

2011年,如东县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312元,在农民纯收入中的占比微乎其微,仅为2.9%。

2.2面临的难点
(1)产业转型升级存在就业岗位减少之虞
当前如东县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趋势以及各地劳动力工资上涨的
背景,将促使如东县产业加快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发展。

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减少对劳动力尤其是低学历、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势必将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进而制约农民收入的增长。

(2)第一产业经营存在增收潜力有限之困
一是靠农产品价格上涨增收难。

在市场经济社会,农产品的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而且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力量的分散,农民在市场上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由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利益很大部分都被中间商截留,农民获利有限。

二是靠农产品增产增收难。

农产品要增产,要么是提高单产水平,要么就是扩大规模。

在农业科技取得突破之前,依靠提高单产水平来增加农业收入几无可能。

就规模而言,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守住耕地红线都是困难的事情,更别说扩大规模了。

(3)经济形势复杂存在制约收入增长之险
从经济环境和市场因素上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不安。

美国的经济增长缓慢;欧债危机远未解决;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出口企业影响不断加大;国内通胀压力较大等,都将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人甚至预计我国经济发展将会“硬着陆”。

3.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建议
3.1改革初次分配格局,提高初次分配所得
虽然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但在现实发展中劳动要素的价格相对较低,社会财富分配更多地向权力和资本倾
斜,这是导致我国贫富差距拉大以及很多其它社会问题的根源。

因此,无论是从和谐社会建设考量,还是为实现农民增收,都必须提高农民在初次分配中的所得。

一是要提高劳动力的要素价格;二是要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农产品收益率。

3.2突出发展工业经济,保障农民充分就业
当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如东县,只有夯实工业基础,才能保障农民充分就业,保障农民持续增收。

3.3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及经纪人的发展,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3.4强化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劳动力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各项实用技能培训,开放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也是适应如东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

3.5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拓宽农民投资渠道
一是要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水、电、交通、通信等公共设施建设。

二是要扶持农民创业,优化创业环境,以创业促就业、促增收;三是要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农民投资理财的渠道。

3.6盘活农民手中资源,提高农民财产收益
农民手中所掌握的资源就是土地(包括耕地和宅基地)使用权,
而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就业安居,也就是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闲置土地可以利用。

科学有效地利用农村闲置土地,既能有效缓解当前用地的紧张,也能给农民带来直接的利益。

注:本文在进行数据对比时均不考虑价格变化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