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表一、教学大纲1. 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通过研究中国历史,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文化传承和社会变革,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课程按照中国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将内容分为以下几个单元: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2. 秦汉时期的统一中国3. 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4. 宋朝与元朝的中兴5. 明朝与清朝的变革3. 教学要求1.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2. 建立学生对历史概念和事件的正确理解;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自豪感;4. 引导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分组研究、实地考察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1. 概念解释: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和起源2. 研究内容: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 重要事件和人物:夏朝的尧舜禹,商朝的商汤和武丁,西周的周武王和周公第二单元:秦汉时期的统一中国1. 概念解释: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意义和影响2. 研究内容:秦朝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成就;汉朝的政治制度、经济繁荣和科技发展3. 重要事件和人物:秦始皇,汉高祖刘邦,张骞出使西域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1. 概念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变革2. 研究内容: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社会状况和文化特点;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3. 重要事件和人物:司马炎,杨坚,唐玄宗,王维,杜牧第四单元:宋朝与元朝的中兴1. 概念解释:宋朝与元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2. 研究内容: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元朝的统治制度、社会状况和科技进步3. 重要事件和人物:宋太祖赵匡胤,宋徽宗赵佶,元世祖忽必烈,钱钟书,马可·波罗第五单元:明朝与清朝的变革1. 概念解释:明朝与清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2. 研究内容: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清朝的政治制度、社会状况和对外关系3. 重要事件和人物:明成祖朱棣,清太宗皇太极,顾炎武,郑成功以上为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表的内容概述,具体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与调整。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课程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课程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课程计划及教
学进度表
课程计划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

通过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制度、重要人物和事件,学生将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发展轨迹。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 重点内容: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良渚文化的发现
- 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重要特点,认识黄河流域的贡献
第二课:夏朝和商朝
- 重点内容: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盛
- 教学目标:了解夏朝和商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认识商朝的文化和技术发展
第三课: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 重点内容:西周的衰落、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
- 教学目标:了解西周的政治制度的转变,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度和诸侯国的兴衰
第四课:秦朝和汉朝之前
- 重点内容: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的改革
- 教学目标:了解秦朝的统一战争和政治改革,认识秦始皇的功绩和其影响
第五课:汉朝和三国时期
- 重点内容:西汉和东汉的兴衰、三国时期的战乱
- 教学目标:了解西汉和东汉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认识三国时期的政治混乱和文化交流
教学进度表
课程计划的教学进度如下:
注意:教学进度表只是一个参考,具体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的课程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希望能为教师提供参考,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历史。

最新(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最新(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最新(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20-20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教学计划任教班级:任课教师: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本教学计划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研读《历史课程标准》。

结合教材开展丰富的历史教育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研究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研究。

以学生为主,增强开拓创新精神和改革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兴趣,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升入初中,对于中学阶段的历史知识和思维方式还不是很适应。

研究中国历史可能会陷入“盲目”状态。

虽然七年级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许多学生对历史重视不够,总觉得历史研究较难,不能够建立知识体系,更无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因此,需要教师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创新历史教学模式,搜集课堂内外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教学技法点拨,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研究的有效途径。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研究统编七年级人教版《中国历史》上册教材。

材融紧扣时代及历史发展趋势,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新增许多有关家国情怀的元素,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历史上册包括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要讲述“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本单元的重点是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和生活状况;原始农业的发展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传说中XXX和XXX的发明;XXX的禅让;XXX治水。

本单元的难点是远古人类的生活特征;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作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农耕文化代表的区别;华夏族的形成以及“炎黄子孙”的由来;“禅让”的含义及对禅让制的评价;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关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一、指导思想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

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

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三、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

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四、教学任务目标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爱好,[莲山课件]使学生把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五、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

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三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三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1一、教学知识目标及能理培养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用运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需3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习课需要2课时。

三、背景分析依据: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在全面贯彻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以下几点:一.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三.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整体情况分析:学生从小学升入七年级,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

10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70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

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

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五、教学任务和奋斗目标: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历史教学进度表

七年级历史教学进度表

七年级历史教学进度表(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

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分析: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

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

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五、教学措施: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进度表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进度表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进度表第一学期
单元一:古代文明
- 第一课: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 第二课: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代文明
- 第三课: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 第四课: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单元二: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 第一课:古代希腊的兴起和民主制度
- 第二课:古代希腊的科学和艺术成就
- 第三课:古代罗马的兴起和帝国制度
- 第四课:古代罗马的法律和道德观念
第二学期
单元三:中世纪封建制度
- 第一课:封建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第二课:封建社会的层级结构
- 第三课:封建领主和农民的生活
- 第四课:封建社会的影响和变革
单元四:欧洲大航海时代
- 第一课: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动因
- 第二课:哥伦布和马哥孛罗的航海探险- 第三课:欧洲殖民地的建立和发展
- 第四课:大航海时代的影响和意义
第三学期
单元五:近代工业革命
- 第一课: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影响因素- 第二课: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工厂制度
- 第三课:工业革命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 第四课:工业革命在其他国家的传播和影响
单元六:现代国际关系
- 第一课:世界两次大战的原因和结果
- 第二课: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 第三课:联合国的成立和作用
- 第四课:现代国际合作与全球化问题
以上是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的进度表。

请根据学期和单元的安排进行教学。

2023年秋学期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2023年秋学期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21
1.15——1.19
总复习,复习迎考
2
22
1.22——1.26
期末考试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周课时数
备注
1
9.01
开学第一课
1
2
9.04——9.08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ຫໍສະໝຸດ ——北京人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2
3
9.11——9.15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第一单元复习
2
4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2
12
11.13——11.17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2
13
11.20——11.24
第三单元复习
2
14
11.27——12.01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2
15
12.04——12.08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8
10.16——10.20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2
9
10.23——10.27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2
10
10.30——11.03
期中复习,期中测试
2
11
11.06——11.10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9.18——9.22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部编新改版历史七年级教学进度表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部编新改版历史七年级教学进度表
13.东汉的兴衰 14.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12
11.18—11.24
15.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13
11.25—12.1
16.三国鼎立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4
12.2—12.8
18.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19.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5
12.9—12.15
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5
9.30---10.6
国庆节
6
10.7—10.13
8.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7
10.14—10.20
单元复习检测
8
10.21--10.27
9.秦统一中国10.秦末农民大起义
9
10.28—11.3
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2.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10
11.4—11.10
期中复习与检测
11
11.11—11.17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部编新改版历史七年级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
9.2---9.8
1.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2
9.9-—9.15
2.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3.中华文明的起源
3
9.16--9.22
4.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5.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中秋节
4
9.23—-9.29
6.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7.百家争鸣
16
12.16—12.22
21.活动课: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17
12.23—12.29
第四、三单元复习
18
12.30—1.5
第一、二单元复习

2024秋初中历史七、八、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4秋初中历史七、八、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历史学科的认知还比较有限。

但这个阶段的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逐步建立起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重要史实,如夏商周的更替、秦汉的统一等。

- 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 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历史知识解释现实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历史故事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 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教学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中国古代史的先秦时期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包括以下重要知识点:1. 史前时期:原始人类的生活、北京人、山顶洞人等。

2. 夏商周时期:夏朝的建立、商朝的青铜器、西周的分封制等。

3.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的统治、丝绸之路等。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江南地区的开发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历史知识,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 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地图、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4. 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探究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1-3 周:史前时期- 介绍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 讲解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和意义。

2. 第4-6 周:夏商周时期- 讲述夏朝的建立和世袭制的产生。

- 分析商朝青铜器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 探讨西周分封制的作用和影响。

3. 第7-9 周:秦汉时期- 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意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教学目标
-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事件
-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 掌握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古代史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 人类学、考古学和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 古代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了解古物和考古遗址的保护与开发
第二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 形成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 了解神话传说和中华民族的起源
第三单元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 研究《诗经》、《尚书》等古代文化瑰宝- 了解夏王朝的兴起和商王朝的衰落
第四单元奴隶社会与人类文明进步
- 奴隶社会的特征和发展
- 了解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
- 掌握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第五单元中华古代帝国的兴衰
- 研究秦朝和汉朝的兴起
- 了解秦始皇的政治改革和对外征战
- 掌握西汉的疆域扩张和文化发展
教学进度表
备注:
- 每周上课5天
- 复时间用于巩固学生对上一单元知识的掌握。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学安排及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学安排及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学安排及教
学进度表
教学安排
- 第一单元:古代华夏
- 课时1:中华文明的起源
- 课时2: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 课时3:周朝的兴衰
- 第二单元:秦汉时期
- 课时1:秦帝国的统一与治理
- 课时2:汉帝国的繁荣与发展
- 课时3:西汉的覆灭与东汉的兴起
- 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
- 课时1:魏晋南北朝的分裂与统一
- 课时2:北朝的北方民族政权
- 课时3:南朝的文化繁荣与智慧传承
教学进度表
这份教学安排及教学进度表涵盖了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的内容,共分为三个单元。

每个单元包含了课时1、课时2和课时3,每课时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

这样的安排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代华夏、秦汉时期和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知识。

请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和安排,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七年级上册历史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成就以及历史发展的大致脉络。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历史现象的观察能力等。

3.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索历史知识,培养历史学科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内容与进度本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史前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等重要历史阶段,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第1-2周:介绍史前时期的人类起源和早期文明,包括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居民等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以及原始农耕生活的特点。

2.第3-4周:学习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包括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西周的分封制等,以及青铜器、甲骨文等文化标志。

3.第5-6周: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了解诸侯争霸的局面,以及各学派的思想主张,如儒家、道家、墨家等。

4.第7-8周:学习秦汉时期的统一和强盛,包括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及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策。

5.第9-10周:探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民族融合,了解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以及北方少数民族的南迁和汉化过程。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采用讲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3.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历史纪录片、图片、地图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

4.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自主学习,拓宽历史知识面,提高历史素养。

四、评价与反馈1.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和作业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竞赛或演讲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和合作精神。

2020-2021年度七年级上历史教学进度表

2020-2021年度七年级上历史教学进度表
第三次月考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期末复习
十八 1月4日-1月8日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十九 1月11日-1月15日
备注
国庆
中秋
二十 1月18日-1月22日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文化 第8课、百家争鸣 复习第一第二单元 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复习第三单元 第16课、三国鼎立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教师:
周次
日期

9月7日-9月11日
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月14日-9月18日
三 9月21日-9月25日
四 9月28日-10月2日
年级:七年级
科目:历史
内容
防疫知识学习和准备教案、制定教学计划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远古的传说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一次月考
五 10月5日-10月9日 六 10月12日-10月16日 七 10月19日-10月23日 八 10月26日-10月30日 九 11月2日-11月6日 十 11月9日-11月13日 十一 11月16日-11月20日 十二 11月23日-11月27日 十三 11月30日-12月4日 十四 12月7日-12月11日 十五 12月14日-12月18日 十六 12月21日-12月25日 十七 12月28日-1月1日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七年级上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历史学科,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从史前时期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内容。

教材以时间为线索,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突出了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成就。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通过丰富的史料、图片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夏商周的更替、秦汉的统一和巩固、三国鼎立等重要历史事件。

2.商鞅变法、汉武帝的统治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等重要历史变革。

3.青铜器、甲骨文、造纸术等重要文化成就。

难点:1.理解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等政治制度的内涵和影响。

2.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五、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史实,包括重要的人物、事件、朝代等。

2.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课堂讲授、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六、教学措施: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学指南及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学指南及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学指南及教学进度表教学指南本教学指南旨在为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的教学提供指导,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

教材概述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内容,包括中国历史的起源、夏、商、西周、东周等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特点。

通过研究教材,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名人和文化传承。

教学目标本教材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事件和文化的基本知识;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学指南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对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读。

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单元标题: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具体的标题,用于标识该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2. 教学目标:明确了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帮助教师理清教学重点和难点。

3. 教学内容概述:对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概述和分类,方便教师进行整体把握。

4. 教学重点:指明了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

5. 教学难点:列举了每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克服困难。

6. 教学方法: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帮助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进度表下面是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的教学进度表,用于指导教师合理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和进度:教学进度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请确保教学进度合理,充分保证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的完成。

总结本教学指南和教学进度表提供了全面的教学指导,帮助教师合理安排和组织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的教学。

希望教师们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指南和教学进度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课程。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含教学进度表)2022至2023上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含教学进度表)2022至2023上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单位姓名一、教材分析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

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史前时期中国境人类的活动、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到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以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历史,共21课。

共需30课时(其中新课讲授占20个课时,单元复习占4个课时,期中复习占2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4个课时)。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在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科书的体例、结构、脉络和内容,并以教科书为依托,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教科书。

因此,教师要钻研教科书,搞清楚教科书的整体结构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功用,全面掌握教科书中的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等;要把握每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关注课与课之间的联接,力图做到融会贯通;要梳理清楚每课课文的逻辑层次,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并设计好相应的课堂提问和教学活动。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有很大的提高。

三、教材重难点及工作措施(一)教学重难点1.教材重点: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2.教材难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 一 学期历史科教学进度表
教学班级
七(1)(2)(3)
教科书名及册数
七年级历史上册
每周节数
2
总授课节数
34
周次
教材内容(1课至22课农耕生活
2
2
3、华夏之祖 活动课一
2
3
4、夏、商、西周的灭亡5、灿烂的青铜文化
2
4
6、春秋战国的纷争7、大变革的时代
三、教学重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四、教学难点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五、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
2
5
8、中华文化的勃兴(一)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2
6
国庆放假
7
活动课二10、秦王扫六合
2
8
11、伐无道 诛暴秦
2
9
12、大一统的汉朝
2
10
考前复习
2
11
期中考试
12
考试后反馈及试题讲解
2
13
13、两汉经济的发展14、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2
14
15、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6、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2
15
17、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活动课三
2
16
18、三国鼎立19、江南地区的开发
2
17
20北方民族大融合21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2
18
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活动课五
2
19
考前复习
2
20
期末考试
2016------2017学年度第 一 学期历史科教学计划表
一、教材简况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上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有利于进行生动形象的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教育。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等),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习课需要4课时。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
二、学生状况
1、七年级学生活跃开朗热情,上课积极发言。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技能诸如:阅读简单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取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惰性较强,所以我设想历史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2、个别差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够专注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回答问题天马行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