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试题精选(解析卷)
中考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以下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 防盗门钥匙的长度约为5dmB.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 一本九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1.5kgD.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3℃【答案】 D【解析】【解答】A.防盗门钥匙长度一般为5cm,A不符合题意;B.人步行速度约为5km/h,换算单位约为1.4m/s,B不符合题意;C.一本九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150g,C不符合题意;D.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3摄氏度,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各物理量的估算以及单位的运用,四个选项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B需要单位换算.2.我国每年的3月12日为植树节,植树造林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如图所示是我市某公园植树的一个场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植树中,把土扬起来的铁锹属于省力杠杆B. 扬起来的土最终要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C. 劳动中出汗的头顶经风一吹感觉凉爽,这是汗液蒸发吸热的缘故D. 人们能闻到附近一棵早开花的桃树的花香,这是扩散现象【答案】A【解析】【解答】解:A、铁锹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故A错误;B、土被抛出后,受重力作用,重力使土向下运动,落向地面,故B正确;C、出汗的头顶经风一吹感觉凉爽,这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故C正确;D、由于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着的,花香中含有的分子通过运动,向四周扩散,接触到我们的嗅觉细胞,所以我们可以闻到花香,故D正确.故选A.【分析】(1)结合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2)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由于重力作用,抛出的物体都要落向地面.(3)加快空气流动可加快蒸发,蒸发吸热;(4)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飞船绕地球飞行时,如果在舱内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不能完成的是A. 用天平测矿石的质量B.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C. 用温度计测温度D.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答案】A【解析】【解答】A、天平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测质量依靠的是物体对托盘的压力,如果没有重力,此时它就不会对托盘有压力,故该实验不能完成;B、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因为测的是拉力不是重力,故该实验能够完成;C、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故该实验能够完成;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实验,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所以该实验能够完成.故选A.4.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A. 熔化B. 液化C. 汽化D. 凝华【答案】B【解析】【解答】由题知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5.小闵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量出来的温度为()A.37.0℃B.39.5℃C.42℃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9.5℃,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自己的体温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自己的体温不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5℃,人的正常体温是37.0℃,所以测量的结果是39.5℃,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体温计中水银柱不会自己回流,使用时必须甩几下.6.生活中经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B. 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m/sC. 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60℃D. 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1000W 【答案】A【解析】【解答】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A符合题意;B.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m/s,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5m/s,B不符合题意;C、人沐浴时水的温度比人的体温稍高即可,一般在40℃左右,C不符合题意;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功率约为100W~200W,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估测题目,注意掌握常见的物理量,例如长度、速度、温度、电功率、质量等等,并要善于观察和积累.7.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B. 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C. 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D. 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答案】 A【解析】【解答】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升温会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小水珠在飘动过程形成大的水滴变成雨下落到地面;即图中x为蒸发过程,y为凝结过程,z为降水过程.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的进行着物态之间的变化.8.关于下列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A.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 台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2AC. 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D. 用手水平托起一本物理课本所用的力约为2N【答案】D【解析】【解答】解: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
备战2020中考物理考点经典题练《物态变化》(解析版)
备战2020中考物理考点经典题练《物态变化》一、单选题1.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比热容改变,内能和温度不变B. 比热容改变,内能增加,温度不变C. 比热容、内能和温度都增加D. 比热容、内能和温度都不变2.下列物体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A. 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出“白气”B. 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C.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霜D. 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3.冷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镜面“模糊”的原因是A. 水发生汽化B. 水蒸气发生液化C. 水发生凝固D. 水蒸气发生凝华4.如图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A. 槽内甲、乙瓶内水温都不能达到B. 甲瓶内水沸腾,乙瓶内水不沸腾C. 甲瓶内水不沸腾,乙瓶内水沸腾D. 甲、乙瓶中水都不沸腾5.有一个粗心的护士在使用体温计前都未甩。
有一次她用一支示数为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和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A. ,B. ,C. ,D. ,6.以下几种情况下,戴眼镜的人的镜片上不会“沾上水汽”而变模糊的是A.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到室外B. 揭开饭锅的锅盖时眼镜太靠近“热气”C. 夏天,从开有空调的房间走出去D. 戴着眼镜进入热气腾腾的浴室内7.实验室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 B.C. D.8.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古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D.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诗句体现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9.保温瓶中装有1000g、的水,然后放进100g、-的冰,盖好瓶塞,则A. 水质量变大B. 冰质量变大C. 冰、水质量不变D. 冰、水温度均无变化10.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使用温度计前,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B. 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感温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 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时才能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D. 虽然不能用温度计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温度计都可以测量11.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 专题03 物态变化(解析版)
专题03 物态变化本专题中考考点及要求(“▲”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评价目标和评价水平标准要求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了解认识理解独立操作经历认同内化(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规律总结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⑴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⑵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浸在液体中,不要靠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⑶温度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⑷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2.温度计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根据被测量物选择适宜的温度计(2)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液体应该足够多以浸没玻璃泡)(3)记录时应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必须与液体柱的上表面相平(俯视读大,仰视读小)(4)使用温度计时,手应拿在它的上部,实验中不允许用它作搅拌棒使用。
规律总结2:解决物态变化问题思维方法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如冰变成水,铁块变成铁水等等)2.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如水变成冰等)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
(如烧开水、地面水变干了、酒精蒸发)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如“白气”的形成、液化石油气)5.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如钨丝灯泡中钨丝变细等)6.凝华: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测试卷(附带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测试卷(附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2022·淄博)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转化,如图所示.已知甲是水,则()第1题图A.乙是冰B.丙是水蒸气C.由丙到甲的过程放热D.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2.(2023·潍坊)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 ℃,室温下将液态氮置于试管中,会看到试管周围有大量“白气”产生,并且筷子上有霜形成,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第2题图A.霜的形成需要吸热B.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白气”的形成需要吸热D.“白气”是氮气液化形成的3.(德州中考)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4.(2022·枣庄)在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量程是35 ℃~45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某同学的体温是36.6 ℃,该同学体温正常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5.(2022·滨州)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由于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啼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6.(2022·日照)(多选)某科考队员在海拔5 500 m的高山上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1)首先利用随身携带的普通烧水壶烧水,发现壶中水温才80 ℃就沸腾了;(2)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安装两套相同的实验器材,在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固体P和固体Q,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利用实验测得的数据得到它们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第6题图A.固体P熔化经历了15 minB.固体P的熔点为50 ℃,一定是晶体C.固体Q的熔点为80 ℃,在0~35 min内持续吸热D.水80 ℃沸腾,说明实验时的大气压高于1标准大气压7.(2023·枣庄)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水的沸点是℃,用酒精灯持续加热,水的温度.第7题图8.(2022·枣庄)小刚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在加热6 min 时,该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8题图9.(2020·济宁)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经过(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冷却后得到的.下面表格中的几种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10.(2023·济南)我国古代很早就对物态变化有所认识和应用.早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就掌握了青铜冶铸技术.如图所示的铸造青铜钟,就是让经过冶炼的液态铜在泥模内发生制成的.东汉王充所著《论衡》中有“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其中“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形成的.第10题图11.(2020·德州)如图甲所示是小蕊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第11题图(1)图甲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2)图甲装置中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3)小蕊用质量为m1的水做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出图乙中的a图线,由a图线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4)若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m2(m2>m1)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乙中的(填“b”“c”或“d”).参考答案1.(2022·淄博)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转化,如图所示.已知甲是水,则( D )第1题图A.乙是冰B.丙是水蒸气C.由丙到甲的过程放热D.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2.(2023·潍坊)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 ℃,室温下将液态氮置于试管中,会看到试管周围有大量“白气”产生,并且筷子上有霜形成,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B )第2题图A.霜的形成需要吸热B.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白气”的形成需要吸热D.“白气”是氮气液化形成的3.(德州中考)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4.(2022·枣庄)在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 ℃~45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某同学的体温是36.6 ℃,该同学体温正常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5.(2022·滨州)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由于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啼鸟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6.(2022·日照)(多选)某科考队员在海拔5 500 m的高山上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1)首先利用随身携带的普通烧水壶烧水,发现壶中水温才80 ℃就沸腾了;(2)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安装两套相同的实验器材,在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固体P和固体Q,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利用实验测得的数据得到它们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 )第6题图A.固体P熔化经历了15 minB.固体P的熔点为50 ℃,一定是晶体C.固体Q的熔点为80 ℃,在0~35 min内持续吸热D.水80 ℃沸腾,说明实验时的大气压高于1标准大气压7.(2023·枣庄)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水的沸点是98℃,用酒精灯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第7题图8.(2022·枣庄)小刚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是80℃,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在加热6 min 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8题图9.(2020·济宁)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经过熔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冷却后得到的.下面表格中的几种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钨.10.(2023·济南)我国古代很早就对物态变化有所认识和应用.早在公元前21世纪,我国就掌握了青铜冶铸技术.如图所示的铸造青铜钟,就是让经过冶炼的液态铜在泥模内发生凝固制成的.东汉王充所著《论衡》中有“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其中“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形成的.第10题图11.(2020·德州)如图甲所示是小蕊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第11题图(1)图甲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下到上(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2)图甲装置中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缩短加热时间(减少热量散失).(3)小蕊用质量为m1的水做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出图乙中的a图线,由a图线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4)若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m2(m2>m1)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乙中的c(填“b”“c”或“d”).。
中考物理 物态变化(真题训练)解析版)
专题03 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人体的正常体温为()A.0℃B.20℃C.37℃D.45℃【答案】C【详解】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若高于37.3℃,则视为发烧,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转化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霜的形成是熔化现象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雪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雾的形成是凝华现象【答案】B【详解】A.霜是固态的小冰晶,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故A错误;B.露是液态的小水滴集合而成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C.雪是固态的小冰晶,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D.雾是液态的小水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3.(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卫星发射时,火箭点火升空刹那间,可看到发射平台升腾起大量白雾,这是喷水系统前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仅液化B.仅汽化C.先液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答案】D【详解】水池中的水先吸热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冷放热成水珠,产生白气,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
关于图中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草上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图乙中,树叶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图丙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图丁中,群山间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答案】A【详解】A.小草上露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正确;B.树叶上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B错误;C.河面上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C错误;D.群山间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检测卷(附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对应物态变化关系正确的是()A.装热水的暖壶口上方的白气——汽化B.冬天眼镜上的白雾——熔化C.冻肉解冻时冻肉表面的水——凝固D.冬天室外的雪人变小——升华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铁水被铸成工件B.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C.深秋地面上出现的霜D.冰箱内的饮料结冰3.正在考试的小浩,对周围环境进行了估测,正确的是()A.第一次考物理心情激动,心跳1 次的时间约是0.1sB.开考铃响,监考老师走进考场,步行速度约为10m/sC.教室里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D.教室的温度大概是50℃4.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让我们领略了许多美妙景色,如图,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雾凇”的形成B.“窗花”的形成C.“露珠”的形成D.“冰柱”的形成5.下列描述与生活实际相符的是()A.令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37℃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一般为4℃C.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D.冬天,舒适的洗澡水温度约为80℃6.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特点正确的是()A.春天,留仙湖水面上的冰层消融——熔化——放热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汽化——吸热C.秋天,荷叶上晶莹的露珠——液化——吸热D.冬天,六角形的雪花漫天飞舞——凝华——放热7.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凝器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放热B.液化,放热C.汽化,吸热D.液化,吸热8.冬天,挂在室外墙壁上的空调外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它的散热片上会覆盖一层“白霜”.这种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形式是A.汽化B.熔化C.升华D.凝华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在熔化过程中,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物体振动的快慢和温度有关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目的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无关,热值越大含有的热量越多10.把如图装碎冰块的试管插入装碎冰块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部分后,试管中的冰块将()A.能够熔化一部分B.不能熔化C.全部熔化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1.请按照物质的物理属性对下列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并写出分类的依据.冰、水银、铅笔芯、玻璃、酒精、牛奶其中一类是.依据为其中另一类是.依据为12.如图所示是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当热管的热端受热时,吸液芯里的液体吸收热量变成蒸气,这一过程叫(填物态变化名称),蒸气在管子里跑到冷端热量变成液态,液体通过吸液芯又回到热端。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训练题(附带有答案)
A.该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B.瓶体若灌满水,该温度计也可以准确反映 的温度变化
C.该装置插入瓶中的玻璃管很细,目的是让细管液面变化更明显
D.在标准大气压下,把自制的温度计先后放入沸水和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分别达到 的B处和 的A处,则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B.M0min至25min时间内温度不变,没有吸热
9.如图所示,这是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
B.该物质在第4m in时是固态
C.该物质在第12 min时不吸热也不放热
D.该物质的熔点为80 ℃
四、实验题
17.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2)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状态;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像乙中的DE段,由此判断可能是液面上方的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DE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填“能”或“不能”)沸腾;
(1)1℃等于多少华氏度?
(2)新余市的年平均气温约15℃等于多少华氏度?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B
6.C
7.D
8.B
9.D
10.B
11.1.30 -4
12.熔化凝华
13.运动放热
14.压缩体积表面积乙固液共存
15.0 100
16.
17.使得试管里的冰受热均匀固液共存低于不能降低
18.B需要乙水蒸气低于水的质量少
中考物理专题练习物态变化(含解析)
物态变化一、单选题1.要给体温计消毒,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 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B. 在酒精灯火焰上烧C. 用自来水冲洗 D. 在沸水中煮2分钟2.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说法正确的是()A. 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B. 夏天装有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C.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D.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A. 铁块化成铁水B. 盘子里的水晾干了C. 湖水表面结冰D. 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4.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面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像的是()A. B. C.D.5.下列有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 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 北方的菜窖里,冬天常常放一桶水利用水结冰时放热,可防止蔬菜冻坏D.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6.图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A. 甲图:春天冰雪融化B. 乙图:冬天的树上出现霜C. 丙图:室外冰冻的衣服不会变干 D. 丁图: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7.我校物理实验室中有一批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其中有一支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8℃,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83℃.小军同学用此温度计在我校物理实验室中做“水的沸腾”实验时测得水的沸点是80℃,则此时水的实际沸点是()A. 100℃B. 98℃C. 97℃D. 96℃8.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只有一支温度计刻度不正确,如图所示,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玻璃泡放在盛有酒精的敞口容器中,它们的示数都是15℃,那么这支刻度不正确的温度计是()A. 甲温度计B. 乙温度计 C. 丙温度计 D. 无法判断9.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措施中最好的是()A. 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加一段非常细的管子B. 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小些C. 把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做粗些D. 把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做细些二、多选题10.下表为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当温度为﹣39℃时,水银一定处于液态B. 当温度为100℃时,水一定能沸腾C. 当温度为40℃时,酒精和乙醚都处于液体D. 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11.自制温度计时,在一定范围内,应该()A. 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做得相对大一些B. 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做得相对小一些C. 把温度计的内径做得相对粗一些 D. 温度计的内径做得相对细一些12.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成的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C. “汗”出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13.关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B. 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熔化现象C.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14.下面的物质中,具有一定熔点的是()A. 铁B. 冰C. 玻璃D. 沥青三、填空题15.冬天,小华拍到了悬挂在屋檐下的冰凌,如图所示.冰凌的形成是因为冬天气温很低时,屋顶的积雪被阳光照射后________成水,在滴下来的过程中,又________成冰.(两空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6.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_N。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测试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武汉在2024年3月24日成功举行了精彩的马拉松比赛。
为保障武汉马拉松比赛顺利进行,武汉相关部门特地采用了“人工驱雨技术”避免降雨对武汉马拉松比赛的影响。
在生活生产中,我们也时常利用“人工降雨技术”为干旱地区抗旱。
下面关于干冰人工降雨说法正确的是( )A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来降低云层温度B .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凝结在凝结核上形成雨C .干旱季节,只要我们需要,随时都可以利用人工降雨抗旱D .人工降雨和人工驱雨可以随意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危害2.“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是描写“霰”的诗句。
“霰”是高空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直接凝结成的小冰粒,呈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
下列与“霰”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 )A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B .“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C .“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D .“化雪..地结冰,上路要慢行”3.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C .正常人1min 的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70次D .人洗澡时水的温度约为80℃4.如图所示,滑雪场地内的造雪机在进行人工造雪。
其工作原理是:将水注入一个专用喷嘴或喷枪,在那里接触到高压空气,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细小的水滴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这些细小的水滴在低温空气中遇冷变成“雪”飘下。
在造“雪”过程中,水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液化B .凝华C .汽化D .凝固5.哈尔滨文旅火爆全国,冰雪大世界的吸引力持续拉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冰雪大世界的冰块采自松花江,是江水凝华形成的B.工人采冰时热的满头大汗,头上冒出大量“白气”,这是汗水沸腾后形成的C.冰块垒起来很高,在雕刻之前,要用水把冰块“粘”起来才安全,这是凝固现象D.由于天气变化,冰雕熔化,此过程是放热过程6.如图所示为学校教学楼楼道里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器,打开阀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喷口处冒出“白气”是二氧化碳气体B.灭火器内的二氧化碳液体喷出后汽化放热C.瓶内的液体是通过降温实现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后装入的D.瓶壁外侧出现少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7.某同学在运动时不慎扭伤,为减轻疼痛,医生采用了“冷疗法”治疗,其主要采用一种叫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标准大气压下该有机物的熔点为一139℃,沸点为12.3℃。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下列与节气有关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A.雨水,冰雪消融B.立夏,雾绕山峦C.霜降,霜满枝头D.大寒,滴水成冰2.下列有关温度和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读数时不能离开人体B.温度计是根据玻璃泡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C.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D.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3.“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10月23日开始的半个月是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属于()A.凝华B.液化C.凝固D.汽化4.如图所示,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采用的滴灌技术,它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农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使水的利用率可达95%,主要原因是滴灌时()A.水的温度低B.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小C.水和植物的接触面积大D.水的流速大5.课本中想想做做的小实验-纸锅烧水,把盛有水的纸锅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锅仍不会燃烧,这是因为()A.水能灭火,所以纸锅不会燃烧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点C.水烧开后温度保持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D.纸不吸收热量,所以纸锅不会燃烧6.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6.9℃。
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6.5℃和37.5℃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A.36.5℃,37.5℃B.36.5℃,36.9℃C.36.9℃,37.5℃D.36.9℃,36.9℃7.图是某物质凝固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非晶体B.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用时18min D.该物质在第8min时处于固态8.如图是新推出的一款甜品,因为在下面盛水的大碗里加了干冰,所以盛甜品的小碗的周围冒着大量“白气”。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测试题(附带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测试题(附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我国北方冬天,有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则形成冰花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汽化C.升华D.凝华2.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B.“寒沙蒙薄雾,落月去清波”,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3.利用图像描述物理过程是非常常见的方法之一,下列有关各种图像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同时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向东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0~2s内甲相对于乙向西运动,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B.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甲若是固体,则它一定是晶体,它第10min全部熔化为液体,乙若是液体,则它在6~10min内还是吸热,但温度保持60℃不变,它的沸点是60℃C.a、b两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向东运动,v t 图像如图所示,0~6s内a运动比b 慢,a相对b向西运动,6s后,两物体相对静止D.“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完全相同的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第一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比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多。
此时水上方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4.2020年11月19日,长春市遭遇极寒冻雨天气,致使室外的建筑物,车辆和树木上覆盖一层薄冰,形成薄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凝固C.熔化D.升华5.厦门冬季日均最低气温大约是()A.23℃B.13℃C.3℃D.-3℃6.入冬的长汀,爸爸开车和小汀去外婆家,车开了一会儿,如图车前窗玻璃变得雾蒙蒙的;于是,爸爸打开车内空调,对着前窗玻璃吹风,发现玻璃迅速清晰起来。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测试题物态变化含解析
物态改变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40分)1.下列表述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温度约是37℃;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200g;C.家庭电路的电压是380V; D.手电筒中的电流约是2A【答案】A。
【解析】人的正常体温在36ºC-37ºC之间,故A符合实际;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我们国家家用电器运用的额定电压均是220V,家用电路电压也是220V,故C不符合实际;手电电路中电流很小,一般在0.1A数量级,故D不符合实际。
正确答案是A。
2.对于水银体温计的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度值为0.01℃; 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D.可以不实行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答案】C。
【解析】水银体温计也是依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制成的,它的分度值是0.1℃,由于体温计中间有一弯曲的小细管,读数时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但在运用之前,必需把体温计水银柱甩回到原始状态。
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是C。
3.物理学是一门试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正确运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试验的基础,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运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读数;B.运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调零就干脆进行测量;C.运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用手干脆拿取砝码;D.不能干脆把电流表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答案】D。
【解析】温度计读数时,假如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其示数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A的说法错误;运用弹簧测力计时,应首先调零,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故B错误;运用托盘天平,不能用手干脆拿砝码,应用镊子,否则会造成砝码的锈蚀,给测量造成较大误差,故C错误;假如干脆把电流表干脆接在电源上,会造成电源短路,同时损坏电流表,故D正确。
正确答案是D。
4.深秋季节,自贡的气温不是很低,但我国北方却是滴水成冰的寒冷。
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改变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题训练(含有答案)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题训练(含有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
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A.水的凝固过程B.海波的凝固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D.蜡的凝固过程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B.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C.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D.水到100℃就沸腾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中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水较少,冰块较大,冰与杯底有接触且对杯底有压力,在冰块熔化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杯中水位高度将保持不变B.冰块受到水的浮力将逐渐减小C.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将逐渐增大D.杯中水的温度降逐渐升高4.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15~20min内没有吸收热量B.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该物质熔点为80℃,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15minD.除图甲中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天平和停表5.2011年上半年,长江中下游遭受百年一遇的大面积干旱,如图是岳阳洞庭湖大桥下裸露的湖床.为了缓解旱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要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升华现象B.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汽化现象C.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D.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6.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的导航仪是利用接收卫星发射的超声波工作的B.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工作的C.汽车的防冻液的熔点较高,可以保持在低温天气时冷却系统不凝固D.汽车的后视镜相当于凹面镜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扩大司机的观察视野7.小明对教室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A.黑板擦受到的重力约为100NB.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C.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1000WD.教室内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约为37℃8.下列现象与物理知识相对应的是()A.深秋早晨的雾﹣﹣液化B.磁铁能吸引大头针﹣﹣分子间存在引力C.灰尘在空中飞舞﹣﹣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冬季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做功改变物体内能9.下列现象由凝华形成的是A.春天,草木上的露珠B.夏天,池塘水变干C.秋天,地面上霜D.冬天,冰凉衣服变干10.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B.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8 mC.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 kgD.在青藏高原上用普通的锅烧开水,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11.下列知识结构错误的是()A.B.C.D.12.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二、填空题13.小刚在物理课上学习了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气流速度三个因素有关。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A.液化放热B.蒸发吸热C.凝固放热D.升华吸热2.用两根相同的棉签分别蘸上等量的水和酒精,然后同时在黑板上画两条线,发现用酒精画出的线先“消失”了,此证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A.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B.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C.蒸发得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D.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A.春天,白雾弥漫B.夏天,大雨滂沱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千里冰封4.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彰显出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江河、湖、海、湿地、森林和草原等在调节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于降雨和地球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表水和海水放出热量后,汽化成水蒸气B.部分上升的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会液化成小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时放出热量,凝华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吸收热量,液化成雨水5.解决问题时,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
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的水舀起来高高扬起再倒回去,使得水温暂时低于水的沸点而停止沸腾;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材,使得水无法吸热而停止沸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扬汤止沸”说明水沸腾时温度不需要达到沸点也能沸腾B.“釜底抽薪”说明水沸腾时需要吸热C.“扬汤止沸”是加快水的蒸发,降低水的温度D.“扬汤止沸”是解决表面问题,“釜底抽薪”才是解决根本问题6.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态变化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天气炎热的夏天,往地上洒水,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利用了水汽化吸热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7.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陶制的罐中罐——沙漠冰箱。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测试卷-有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测试卷-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大雾弥漫(液化)B.池水干涸(升华)C.“雾凇”晶莹(凝固)D.滴水成冰(凝华)2.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A.37.0℃B.37.5℃C.38.0℃D.38.5℃3.迷人的梦幻干冰香棋塔经常出现在各种庆典当中,来烘托气氛,关于白色烟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嘉宾们看到的白色烟雾是气态二氧化碳B.嘉宾们看到的白色烟雾是水蒸气C.嘉宾们看到的白色烟雾是液态的小水滴D.这一过程干冰先升华吸热后又液化放热4.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蒸发的是()A.把湿毛巾晾晒在阳光下B.把新鲜的水果放入冰箱冷藏C.把装有酒精的玻璃瓶瓶盖拧紧D.用地膜覆盖农田5.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像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像表示的是熔化过程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像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凌的形成B.冰雪消融C.雾凇的形成D.露珠的形成7.一支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1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7℃,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2℃.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则该物体的温度是A.50℃ B.47.5℃ C.40℃ D.38℃8.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全部水资源的万分之一,节约用水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悬浮在高空形成云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9.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片描述的情景中,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A.甲图中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B.乙图中寒冬的户外,军人们呼出的白气C.丙图中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室内,眼镜上的霜D.丁图中从冰箱刚取出的饮料,瓶壁出现的水珠10.小芳用水壶烧开水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水烧开后离壶嘴较远的地方“白气”比较浓,而靠近壶嘴的地方却没有“白气”(如图所示)。
专题02 物态变化(解析版)
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2 物态变化1.【物理观念·生活情境】(2024·湖南·中考真题)2024年初,几场寒流来袭,让湖南人在家门口也能看到北方常见的冰挂(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挂熔化时,需要吸热B.冰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冰是非晶体,有固定的熔点D.一定质量的水结冰时,体积变小【答案】A【解析】A.冰挂熔化时,由固态变为液态,需要吸热,故A正确;B.固态的冰是液态的水凝固形成的,故B错误;C.冰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C错误;D.一定质量的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2.【科技创新·古代科技】(2024·安徽·中考真题)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后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
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B.“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C.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答案】C【解析】AB.“炙化其中油蜡”是固态的油蜡变成液态的蜡水,因此是熔化的过程,故AB错误;C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液态的铜液变成固态的铜,因此是凝固的过程,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新中考·生活实践】(2024·四川泸州·中考真题)蒸馏法在酿酒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图所示为蒸馏过程中的原理图,烧瓶内装有含酒精和水的酒糟,在蒸馏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在烧瓶内,酒精沸腾,瓶中的酒精升华需要吸热B.在烧瓶内,仅酒精沸腾,瓶中的水不会发生汽化C.在冷凝器处,管内酒精蒸汽遇冷液化,需要放热D.在冷凝器处,管外的冷却水吸收热量,内能不变【答案】C【解析】A.在烧瓶内,酒精沸腾,瓶中的酒精汽化吸热,故A错误;B.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吸收,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故B错误;C.在冷凝器处,管内酒精蒸汽遇冷液化放热,故C正确;D.在冷凝器处,管外的冷却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D错误。
中考物理总复习《选择题-物态变化》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选择题-物态变化》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4年2月20日,西安城区迎来冻雨天气。
当地面温度低于0℃时,下雨之后雨滴落在树叶、地面、车上,很快就凝结成冻雨。
下列现象与冻雨涉及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春天雾绕群B.夏天雨笼山C.冬天冰封河D.秋天霜打枝2.如图在盛水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砖上有一篮子,里面装有食物,用纱布袋罩在上面,且袋口边缘浸入水里,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一天里面的食物也不会坏。
试着分析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A.汽化吸热B.液化吸热C.熔化吸热D.升华吸热3.如图所示为一支3D打印笔,其原理是将固体材料加热成液态从笔尖流出,再经过塑形冷却后得到立体固态作品。
该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A.仅熔化B.仅凝固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4.二十四节气“春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其中“霜降”节气,霜的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汽化D.凝华5.唐诗《小寒》中有“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的诗句。
关于诗中所说的“霜”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凝固,吸热过程B.凝固,放热过程C.凝华,吸热过程D.凝华,放热过程6.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7.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冲在最前线的医务人员需要同时佩戴N95口罩及护目镜等防护物资,但由于护目镜镜片起“雾气”导致了医疗护理过程中的诸多不便,对此正确的解释是()A .护目镜镜片上的“雾气”是水蒸气B .“雾气”形成过程需要吸热C .“雾气”形成在护目镜的内侧D .“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8.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砖上搁一只比盆小点的篮子。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测试卷-带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测试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生活中关于物态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熔化现象2.以下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春天到了,冰雪消融B.初夏,林中白雾弥漫C.清晨,草叶上露珠晶莹D.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3.用电水壶烧水时,水沸腾后,在壶嘴处没有“白气”,在距离壶嘴5cm处反而有大量白气,如图所示,请你就此现象提出一个有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物理问题()A.水蒸气液化多少与周围环境温度差有什么关系?B.“白气”的多少与距离是否有关?C.水蒸气液化多少与水的质量有什么关系?D.“白气”的多少与水的质量有什么关系?4.根据表中列出的几种物质凝固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酒精水甲苯凝固点/℃-39-1170-95沸点/℃35778100111A.在我国南方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B.可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C.在南极室外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D.0℃时水一定会结冰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凝固现象B.夏天,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溶化现象D.冬天,温暖的室内窗玻璃变模糊,是液化现象6.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错误的是()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悬浮在高空形成云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7.某体温计的求数如图所示,某粗心的护士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用它直接去测甲、乙两病人的体温,体温计先后的求数是39C︒和39.5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体温一定是39C︒,乙的体温一定是39.5C︒B.甲的体温一定是39C︒,乙的体温可能是39.5C︒C.甲的体温可能是39C︒,乙的体温一定是39.5C︒D.甲的体温可能是39C︒,乙的体温可能是39.5C︒8.太阳岛风景秀丽,享誉全国,水的物态变化把她装点的更加迷人,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B.C.D.9.细心的小敏发现妈妈每次洗完头发后,总是用电吹风吹湿头发,而且还用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这是为什么呢?A.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增加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B.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提高水的温度,加快水分蒸发C.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减少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D.用电吹风吹湿头发,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表面的空气流动,减慢水分蒸发10.如图所示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冰雪遇暖消融B.水烧开时,壶嘴冒出“白气”C.洗手后,用电热干手器将手烘干D.冬天,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试题精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8小题)1.以下对中华古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B.“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D.“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解答】解:A、雨是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A错误;B、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正确;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C错误;D、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是同学小嘉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放出大量的热B.图甲是水沸腾时的现象C.沸腾时不断地冒出“白气,是液化形成的D.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解答】解:A、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故A错误;B、甲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情况,故B错误;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后的小水滴,故C正确;D、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是错误的,故D错误;故选:C。
3.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皮肤上擦酒精后变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从皮肤吸热所致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C.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由于电风扇吹出的风降低了室温D.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解答】解:A、在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感到凉,这是由于酒精蒸发时,从皮肤吸收了热量的缘故,故A正确;B、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故B正确;C、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但风不能降低室温,故C错误;D、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D正确。
故选:C。
4.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液化C.升华D.汽化【解答】解: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会吸收热量,从液态变成气态,则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故D正确。
故选:D。
5.如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0℃B.熔化过程持续了3minC.该物质在B、C两点温度、内能都相等D.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比在CD段小【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0℃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0℃,故A正确;B、此物质在1min开始熔化,到4min熔化结束,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1min=3min,故B正确;C、分析图象可知,BC段处于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所以该物质在B、C两点温度相同,但C点时的内能大于B点时的内能,故C错误。
D、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在AB段升高的温度为△t1,在CD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 2,由图象可知,△t1>△t 2,由Q=cm△t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越大比热容c就越小,所以这种物质AB 段的比热容小于CD段的比热容,故D正确;故选:C。
6.如图所示是某地l月8日天气预报的截图,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5℃读作“5 度”B.云是由水蒸气组成的C.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雨的形成过程吸收热量【解答】解:A、温度单位℃,读法为“摄氏度”。
故应读作“5摄氏度”;故A错误;B、云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C、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故C正确;D、雨是水蒸气液化形成,此过程放热;故D错误;故选:C。
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A.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B.树上出现雾凇C.清晨树叶上的露珠D.河面上冰雪消融【解答】解:A、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凝固过程,凝固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B、树上出现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D、河面上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了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
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解答】解:常温常压下氮是气态的,将牛奶杯内倒入液态氮,液态氮迅速吸热汽化,导致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为小水滴。
故选:D。
9.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
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液化D.液化和凝固【解答】解:钛合金粉末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成型,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即先熔化后凝固。
故选:A。
10.雨、云、雪……实质上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热空气升上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
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A.汽化或升华B.汽化或凝固C.液化或凝华D.液化或凝固【解答】解: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由气态→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是由气态→固态,属于凝华现象。
故选:C。
11.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解答】解:由图知:丙到甲吸热,甲到乙吸热,所以丙为固态,甲为液态,乙为气态。
甲到乙是汽化过程,需要吸热;乙到丙是凝华,会放出热量;丙到甲是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故选:D。
12.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
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
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
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A.一定高B.一定低C.一定相同D.无法确定【解答】解: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是因为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甲虫背部放热液化形成小水滴,则可知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低,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3.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
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解答】解:A、图甲中,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应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安装,故A错误;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且物质受热均匀,故B正确;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晶体在熔化前后以及熔化过程中都要吸热,所以该物质的内能一直增大,故C错误;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为非晶体,不是冰,故D错误。
故选:B。
14.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这种物质()A.是非晶体B.在t1时刻是固态C.在t2时刻是液态D.在t2时刻正放热【解答】解:A、由图知,该物质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B、在t1时刻该物质还没有开始凝固,处于液态,故B错误;CD、在t2时刻是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时不断放热,但温度没有降低,故C错误,D 正确;故选:D。
1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解答】解:A、甲从一开始就熔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甲没有熔点,所以甲是非晶体。
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故A错误;B、分析图象可知,甲是非晶体,没有熔点,故B错误;C、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故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D、乙物质在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6.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解答】解: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考场内的气温感觉舒适,在23℃左右。
不符合实际;B、水的凝固点在0℃左右,冰箱内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应该高于0℃,在4℃左右。
不符合实际;C、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70℃.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符合实际。
故选:D。
17.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
如图所示。
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解答】解: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8.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
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