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文化多元一体特征研究——比较视野中的河湟文化与湘西文化
世界文化视野中的中国文化多元一体发展特征比较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总第116期)世界文化视野中的中国文化多元一体发展特征比较杨志玲 把中国文化放置到世界文化的背景上来看,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大独特性,集中反映在这一文化体系内部形成的一种汉民族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特殊关系结构。
人们常用“多元一体”来概括这一特殊关系结构的特征。
就与世界其它国家之文化比较而言,在融汇众多民族文化为一体而又长期保持国内各民族文化之特色,形成多元而又一体的民族国家文化体系方面,中国文化确实显示出一些独具的历史发展特征。
本文拟从世界文化的视野上,对中国文化,或称之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若干历史发展特征加以概括说明,并力图探讨中华民族文化为何会形成这些特征,这些特征在一种互为因果相互强化的关系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进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一、源远流长独立发展 的古老文化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史上几大起源最早的年代最久远的古老文化之一,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
同时,中华文化又基本上是在一种自成一体的文化生态环境下,依据自身所处的生长条件而独立出现和发展起来的。
人类文化的产生并非出于偶然的因素,只有那些具备了相应条件或环境的地区,在各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才会成为人类文化最早的独立起源地。
而另外一些文化则往往是通过文化传播扩散的作用,在外部力量的影响下产生发展起来的。
在世界文化史上,下面几种文化都是出现时间最早的文化。
第一,中东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化,这里在公元前9000~7000年的时候已出现世界最早的农业,到公元前4000~3000年时古巴比伦文化已较为发达。
第二,北非尼罗河中下游的古埃及文化,公元前3000年时已进入繁荣阶段。
第三,南亚印度次大陆古代文化,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
第四,东亚的中国古代文化,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已较为发达。
第五,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的地中海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第六,公元前1000年左右出现的西非古代文化。
第七,公元前1世纪以后进入繁荣阶段的美洲玛雅文化。
《2024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视域下的比较文学定义思考》范文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视域下的比较文学定义思考》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日益凸显,其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比较文学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素材。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方法,其定义和内涵也在这一多元一体的文化背景下不断深化和拓展。
本文旨在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视域出发,对比较文学的定义进行思考和探讨。
二、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是指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多样的语言、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等多元的文化特征,同时又通过共同的民族文化、共同的国家认同、共同的经济发展等方式实现了文化整合与统一。
这种多元一体的格局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丰富的资源。
三、比较文学的内涵与特点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异同,从而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比较文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跨文化性,即研究对象的跨文化背景;二是跨学科性,即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三是互文性,即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视域下的比较文学定义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视域下,比较文学的定义可以更加丰富和深化。
首先,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更应该包括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的文化、语言、文学等多元的文化资源。
其次,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更加多样和综合,包括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以更加全面地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异同。
最后,比较文学的目的不仅是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识,更是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学,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增强国家认同和文化自信。
五、比较文学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作用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比较文学的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比较文学可以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浅论中华多元一体文化问题
浅论中华多元一体文化对维护国家统一的意义班级:111100401学号:11110040116姓名:刘磊摘要: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中华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对峙与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
民族认同感一脉相承,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越是增强。
千百年来,对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日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
而造就中国历史这一鲜明特征的重要因素,不能不说是“大一统”文化观念的潜移默化影响所致。
它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中国境内各民族联系、团结在一起,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并日见巩固。
我们今天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统一大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这一历史现象,就不能不充分认识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实现国家统一过程中的特殊地位与重要作用。
关键字:多元一体文化国家统一1 绪论一些国内外学者根据大一统观念、华夷观念和天下观念,认为古代中国是一个文化共同体而非政治共同体,中央政府主要是通过“华夏”对“夷狄”的文化整合和认同来推进政治一体化。
早在近代西方政治文化冲击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时,就有学者看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梁启超认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古代中国是一种“反国家主义”、“超国家主义”和“世界主义”。
因为,相对于国家主义来说,“中国人则自有文化以来,始终未尝认国家为人类最高团体。
其政治论常以全人类为其对象,故目的在平天下,而国家不过与家族同为组成‘天下’之一阶段。
”所以,“国家主义与吾人夙不相习,则甚章章也。
”[1]粱漱溟通过多方面的考察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因其对内缺少国家应有之功能,即政治上消极无为,对外又缺乏国际对抗性,所以,中国完全不像国家,实际上,“中国非一般国家类型中之一国家,而是超国家类型的”。
[2]费正清等进而将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区别归结为“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的区别。
在他们看来,巨大的中国“是通过内聚而发展的,而西方国家则是外向的产物”,“当一个世纪前近代压力促使中国广泛的民族主义上升时,它可能是建立在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暂时的文化优越感基础上的。
人类学视阈下的河湟民族走廊——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缩影
地区; 到 魏晋南 北 朝 时期, 河湟 地 区是 羌 、 汉、 吐谷 浑、 氐、 陇西鲜卑 、 拓拔 鲜卑 等众 多 民族之 地 。 从 唐 代开 始 , 吐蕃 王朝 的兴 起 与统一 , 改 变 了青 藏高 原
文化地带( 帝 国的边缘 ) 宽容地收 留了所有的背井 离 乡的族群 , 他们在这里重组 、 生根 , 造就 了今天 的多元族群与文化的河湟 民族走廊文化区 ,今天 的回族 、 东乡族、 撒拉族 、 裕固族 、 土族 的形成正是
民族 文化研 究
J O U R N A L O F Q I N G H A I N A T I O N A L 1 T I E S U N I V E R S I T Y
2 0 1 5 年第 1 期
化 的交 流汇 聚之地 。 它地 处 中 国的地理 几何 中心 , 在 我 国诸 多 民族 走廊 ( 长 城 民族走 廊 、 河 西 民族走 廊、 藏 彝 民族走 廊 等 ) 中起 着 承北 接 南 、 东进 西 出
的最 好视 窗 。
一
始, “ 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 的位置 ,恰好从两面 环绕 了黄河 中游 的黄土 高原 ,大致 东起 大兴 安 岭 南段 , 北 以长 城 为界 , 西 抵 河 湟 地 区再 折 向南 方 ,
沿 青藏 高原 东部 直 达云 南西 北 部 ” l 1 ] 。河 湟 民族 走 廊 的地 缘边 界 正好 处 于我 国三个 文 化 圈—— 蒙古
走 廊 的屏 障 ,而 它 的孔 道又 成 为 了族群 迁徙 进 入
《 后汉书 ・ 西羌传》 有“ 乃度河湟, 筑令居塞 ” 的记 载; 《 新唐书 ・ 吐蕃传下 》 载: “ 湟水 出蒙谷 , 抵龙泉 与河合 ……故世举谓西戎地日河湟 。”在笔者看 来, 作 为 文化 区及 其边 界 意义 上 , “ 河湟 民族走 廊 ”
本刊2023_年总目录
本刊2023年总目录• 文化 科学 教育•再语境化:“旱船会”的田野考察及展演型表演情境探讨……………………………………………… 刘丽珺 (1.5)西辽河上游彩绘岩画的田野考察及研究………………………………………………… 吴甲才 吴 迪 董立军(1.15)手工实用印章的现状考察与传承研究——以广东省非遗项目“印章镌刻技艺”的田野调查为例……………………………邹佳升 刘 英 丁 明 (1.23)内蒙古二人台民间戏班现状调研——从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二人台小班”个案谈起……………………………………………刘玉欣 董 波 (1.32)精神的融入与路径的探索——“大思政”背景下乌兰牧骑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视角…………………………………… 郝凤彩(1.151)时代背景下乌兰牧骑精神的艺术表达研究——乌兰牧骑精神在艺术类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传承研究…………………………………………… 杨利民(1.158)生生不息 代代相传——基于云南红河源彝族、回族艺术传承的个案调查………………………………………… 迟燕琼 薛其龙(2.5)民族音乐学视域下苗族诗班合唱音准探究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杨云惠 叶飞燕(2.14)内蒙古地区艺术类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上)…………………………………… 侯守智(2.24)云南沧源第一岩画点第七区岩画田野调查与研究 …………………………………………… 吴 洁 苟爱萍(2.32)中国传统年画的考察与研究——兼论数字人文语境中传统年画民俗寓意的解读…………………………………………… 郭丹丹 何建波(2.43)“游神”仪式中“大神尪”手工制作技艺的田野调查与研究——以福建福州长乐后团“塔骨”手工制作技艺为例……………………………………………林 枫 郑玉玲 (3.5)内蒙古地区艺术类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下)……………………………………侯守智(3.14)陶乡窑火越千年——河南沁阳盆窑黑陶制作工艺的田野调查及研究……………………………董依梦 图布其其格 王金波 (3.26)内蒙古乌拉特地区蒙古族四胡传承的田野调查——兼论民间与专业非遗传承的异同得失………………………………………………………康正卿 崔玲玲(3.40)科普传播视域下草原植物信息可视化设计的趣味化语言表达…………………… 唐久钞 高俊虹 董婧儒 (3.50)徽州女祠清懿堂砖雕艺术的田野考察及研究………………………………………………………杜 媛 孙玲玲(3.59)蒙古族刺绣艺术在文旅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路径研究……………………………………………郭继业 李树树 (4.5)基于EEI模型的草原文旅产品设计研究…………………………………………………………… 李少博 李 帅(4.13)蒙古族传统储物类家具形制与纹样艺术元素提取及设计应用研究………………………… 孟 薇 郭继业(4.20)牧旅情怀与艺术融合——蒙古族头饰图案再设计的探索之路…………………………………………………许 瑛 郭继业 郭 沁(4.30)青海玉树囊谦藏式黑陶技艺传承的田野调查与产业开发研究……………………………………… 杨桂香(4.38)民间传统龙窑技艺的艺术民族志研究——基于福建省德化县蔡径村龙窑的田野调查……………………………………………………………韩 馨(4.47)重庆市开州区丧葬锣鼓田野调查与研究…………………………………………………王 阳 金铁宏 孙兆磊(4.57)山东省莒县剪纸艺术“过门笺”的田野调查——以莒县过门笺传承人为调查对象……………………………………………… 张同健 吴苏荣贵 于 红(4.67)青海省称多县白龙沟布日垌人物岩画田野调查与研究………………………………………… 陈 晨 苟爱萍(4.85)• 综合艺术 •走向全球本土研究:“全球本土化”的再语境化…………………(日本)上杉富之 著 朱翊叶 译 王荟 校(1.44)阿姆河上游的琐罗亚斯德教遗迹…………………………………(英)D. A. 斯考特 著 祁晓庆 译 王毓琴 校(1.54)费孝通先生对人文社会科学博士后教育的贡献………………………………………………………… 方李莉 (1.62)艺术人类学的大田野观:历史、反思与重构……………………………………………………………… 路 瑞(1.70)艺术人类学研究述评……………………………………………………(日本)渡边文 著 陆薇薇 译 王 荟 校 (2.51)战国时期——秦、燕、楚和巴泽雷克:历史的脚注……………………(美国)朱安耐 著 吴 洁 译 祁晓庆 校 (2.63)新文科视野下艺术人类学的发展与推进——2022年度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述评…………………………………………………………………安丽哲(2.68)艺术史学科的身份建构——基于艺术学学科对象领域与共性特征的思考……………………………………………………… 颜景旺(2.75)波斯文献中的新罗人肖像…………………………………(伊朗)Daryoosh Akbarzadeh 著 祁晓庆 译 王 荟 校(3.67)阿富汗北部发现的一个唐代中国手持镜……………………(美国)特鲁兹代尔 著 王嘉璐 译 祁晓庆 校(3.75)印度东温迪亚地区岩画中乐舞表演图像的民族学分析………(印度) Sachin Kr. Tiwary 著 张嘉馨 译 王 荟 校(4.94)艺术作品与民族艺术学 …………………………………………………(日本)垂水稔 著 邹佳升 译 王永健 校(4.103)李心峰的“民族艺术学”理论建构再思考…………………………………………………………………杨塔娜(4.110)• 音乐 舞蹈 影视戏剧 •前行色与元代教坊组织结构考……………………………………………………………………………… 张 月(1.78)论口头歌谣的生成结构(四)……………………………………………………………………………傲东白力格(1.86)“变夷从夏”与“戎华兼采”——礼乐制度视阈下的北魏宫廷音乐研究………………………………………………………………闫 铮(1.101)内蒙古钢琴音乐创作80年的回顾与反思(一)…………………………………………………………… 张 凡(1.107)嬗变·融合·认同:南岭民族走廊“布袋木狮舞”的当代文化阐释………………………胡 骁 曹德祺 (1.119)“草原百灵”的爱好与责任——蒙古族女高音歌唱家金花的艺术成长之路…………………………………………………………马丽娜(1.129)内蒙古钢琴音乐创作80年的回顾与反思(二)……………………………………………… ……………张 凡(2.83)基于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视角下的少数民族舞蹈变迁研究——以云南民族民间舞蹈为例………………………………………………………… ………………… 彭 莉 (2.94)内蒙古科尔沁蒙古剧音乐特征研究……………………………………………… …………… 赵香连 刘尧晔(2.102)闽南打城戏与域外闽南华人的族群互动和身份认同………………………………………… 杨慧霞 王 荟(2.110)民俗文化视阈下桐城歌的传承发展研究……………………………………………………… 倪甜甜 杨 瑾 (2.120)论汉唐之间宴乐舞蹈“独立”的趋势…………………………………………………………………………元 空(3.82)内蒙古钢琴音乐创作80年的回顾与反思(三)……………………………………………………………张 凡(3.89)论民族歌曲演唱中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 ………… 王菁菁(3.108)民族音乐元素对于推进西洋乐器中国化发展的价值………………………………………………………熊 丽(117)闽南高甲戏柯派丑行表演特点分析——以《骑驴探亲》为例………………………………………………………………………曾雪凝 庄忠河(3.123)从多点、线性到多维——皖浙区域畲族音乐文化空间的阐释与实践……………………………… ………………许秋实 王瑞奇(3.131)多元文化融合下的漫瀚剧唱腔发展研究——以漫瀚剧《都贵玛》中都贵玛唱腔分析为例……………………………………………… 王 雷 刘彩凤(3.142)“现代”抑或“传统”——论现代民族声乐演唱的“底色”…………………………………………………………高鹏飞 胡东冶(3.150)当代蒙古族“新民乐”组合概念的甄别与定性…………………………………………………………… 侯 燕(4.117)内蒙古钢琴音乐创作80年的回顾与反思(四)……………………………………………………………张 凡(4.123)弗朗兹·李斯特钢琴作品中的“漫游”概念——以钢琴曲集“旅行岁月”为例………………………………………………………………………朱晓乐(4.135)钢琴艺术指导对作品的理解及艺术表现——以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为例…………………………………………………陈 锐(4.141)21世纪以来中国战争电影的整体状况与发展趋势………………………………………………………储双月(4.148)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多元一体文化视域下的记忆书写…………………………………………邱 月(4.155)现代传媒语境中桐城歌审美形态的发展与嬗变研究……………………………… …………孙禺慧 许海燕(4.162) • 绘画 书法 工艺美术 •凌家滩文化与马家浜文化的玉器比较研究…………………………………………………… 徐梦涵 朱铁军 (1.136)国家文化公园的内涵与功能解析…………………………………………………………………………… 汪 欣(1.145)疫情环境下公共艺术新作的价值显现………………………………………………………… 谢常丹 董可木 (1.152)名工精刻在中国古籍版刻审美中的作用探究…………………………………………………………… 何亦邨(2.126)敦煌艺术影响下现代壁画“民族性”绘画语言的建构…………………………………………………冯丽娟(2.137)“十七年”时期国画家王仙圃的身份及创作转型——兼谈黑龙江地区的“中国画改造”(上)…………………………………………………齐克达 于冠超(2.145)“十七年”时期国画家王仙圃的身份及创作转型——兼谈黑龙江地区的“中国画改造”(下)…………………………………………………齐克达 于冠超(3.157)道路·文化·认同——河湟地区多民族服饰文化交流的空间分析…………………………………………高宏媛(3.163)论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的现代审美接受——兼论传统吉祥纹样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创新设计………………………………………邱晓胤 陈淑芳(3.170)“丰都凤鸟”的图文生成及其多重阐释——一个城市文化符号图像史研究的个案…………………………………………… …………………李 浥(4.168)移动短视频视角下甘肃地域性人文景观形态探析………………………………………… ……………陈永馨(4.175)传统招幌在特色街区中的运用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贡街为例………………………………………………………………… 陈幸幸 易 忠(4.182)• 序跋 评介 •诗歌地理的标识:“蒙古马”精神的隐喻——以远心诗集《我命中的枣红马》为例……………………………………………… ………………杨瑞芳(2.163)重返西方艺术学的“技艺”之维——评孙晓霞《柏拉图的艺术学遗产》…………………………………………………………………李 磊(3.194)新时代背景下岩彩画的审美价值探究——以当代艺术家莲羊的作品为例……………………………………………………………李 晖 金立晗(4.198)• 其 他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评述………………………… ………………云家正 雷 青 王棋壹(1.158)岭南舞蹈的理论阐释与实践综述………………………………………………………………………严 明 胡 骁(3.178)近十年中国民族器乐作品钢琴伴奏和声研究…………………………………………… ………………杨梦漪(3.187)华南佛教音乐研究的方法论视野………………………………………………………………… 董 波 訾润其(4.191)。
《2024年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关系研究》范文
《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以多元文化和一体认同的双重特质为人们所瞩目。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各民族间的共融共生,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面貌。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华民族的“多元”与“一体”关系,分析其历史渊源、现实表现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理解中华民族的内在特质和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中华民族的“多元”特质1. 历史渊源中华民族的多元特质源于其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地理环境。
自远古时代起,中华大地上便有众多族群繁衍生息,各族文化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发展。
多元的民族构成、多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文化传统,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多元特质。
2. 现实表现现实中的中华民族多元特质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在语言文字方面,中国拥有众多不同的语言和文字系统。
其次,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各民族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
此外,在艺术、音乐、舞蹈等文化领域,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也十分鲜明。
三、中华民族的“一体”认同1. 文化认同尽管中华民族拥有多元的文化传统,但各民族之间却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认同。
这种文化认同源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包容性,使得各民族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吸收、融合,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基础。
2. 民族团结中华民族的“一体”认同还表现在民族团结上。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休戚与共、互相依存的紧密关系。
在面临外敌入侵、自然灾害等挑战时,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抵御风险。
四、多元与一体的关系中华民族的多元与一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多元的文化传统为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一体的认同则将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多元与一体关系更加重要。
只有保持多元的文化传统和一体的民族认同,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中华民族的多元与一体关系将继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各民族的文化将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会更加相互融合。
河湟文化特征平议——兼论河湟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也并非单纯的作业形式,同一部落甚至是同一家族,一部分人在离黄河不远的地方驻牧,另一部分在河
谷从事农业,以期达到农牧互补,从而增加生存机遇、改善生存条件的作业方式甚为普遍。正如青海黄河
在峡谷地带奔流汹涌,在平川处又静谧安详的特征一样,游牧文化的确与黄河诸多特征之间有着深刻的
渊源关系。
青海地区适合农耕的地区往往与黄河及其支流有关。青海黄河两岸适合农耕的地方都是黄河水冲
首先,河淳文化的来源是多元的。考古学证明,大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共和盆地边缘黄河一带有人类 活动,著名的拉乙亥中石器时代遗址就坐落于共和盆地的南缘,靠近黄河南岸,发现的打制石器与我国 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石制品十分相似。山处于中石器时代的人群虽没有定居所需的文化基础,但他们
在黄河沿岸活动已然为黄河文化的孕育提供了人群基础。大约距今5500年左右,马家窑文化人群进入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解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解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也是一个极其多元化的民族。
我国历史上,由于多次政治和文化嬗变,形成了地域、民俗、语言、文化等多种差异。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多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基本特征。
中华民族分布在13个地理区域,涵盖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为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1.51%。
我们面临着的文化和民族差异非常丰富多彩。
在东北,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地区的人们以东北三省口音和日常语言为特色;而南方,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的广东话、闽南话和客家话则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在西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等地区的地方文化传统也各不相同。
而在台湾和香港地区,又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这些差异正是构成中华民族多元的基础。
在这种多元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理解和关注中华民族的一体性。
这不仅仅是政治一体化,还需要文化、历史和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统一。
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渐进而统一的发展过程。
这种发展不仅体现在国家领土、人口和政治上,更表现为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统一。
更进一步,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意味着我们需要平衡各种差异和相互融合,推进全国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平等、互尊和互惠发展。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需要打造一个多元共荣、和谐发展的社会体系,让每个人都能够尊重和爱护自己的文化,并互相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也需要统一民族和全国生活格局的生态环境。
这不仅有助于民族的发展,也有利于统一和稳定乃至人类文化的多元发展前景。
总之,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这种多元的特色是我们的力量,一体的特色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我们需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并通过全国性的统一程序和规范来整合和升华这些不同的元素。
我们应不断攻克各种困难和挑战,共同推向中华民族的新的发展高峰,为全球文化多元共荣共赢的发展进程做出贡献!。
民族文化与多元一体发展研究
民族文化与多元一体发展研究一、引言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交流交融日益频繁,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交流也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内容。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大国,其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正是这种多元的文化特色为中国在国际文化中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而如何利用好这种机会,促进国家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以及促使中国在世界文化大潮中更加繁荣,成为当前急需探讨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内涵1.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思想、文艺、道德品质的总和,其源远流长,内涵丰富。
民族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神、民俗风情、各种经济文化活动、历史遗产等。
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方面,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多元文化多元文化代表了当今世界上文化的一种繁荣状态,它包括了各种文化层面的多样性,其内涵广泛、多样,成为各国交流、交融必不可少的部分,也使世界更加精彩多彩。
三、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紧密的联系。
首先,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
民族文化代表了不同民族的特色,多元文化则代表了各种文化的多样性。
这两者在不同的层面上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的文化体系,它们之间互为补充,协调一致,相得益彰。
其次,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多元文化的出现与流行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推动各国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使世界文化更加美好多彩。
再次,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发展的。
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承,发展到世界文化的交流交融,体现了文化的不断跨越和发展。
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不断衍生出新的文化领域和形式,使各种文化有更好的发挥空间。
四、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发展策略1.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全面、系统地推进。
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对民族文化产业的扶持,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保证民族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
《2024年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关系研究》范文
《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元一体、共同发展的大家庭。
这一大家庭中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和谐共处的独特格局。
本文旨在探讨中华民族的“多元”与“一体”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以期为当前和未来的民族关系和中华民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中华民族的“多元”与“一体”概述(一)“多元”概述中华民族的“多元”体现在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风俗习惯和历史传统上。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不仅保留了自身的独特文化传统,而且不断交流融合,形成了多民族文化共同繁荣的局面。
(二)“一体”概述“一体”是指中华民族共同体,它是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多元文化融合为前提,各民族相互依存、互为一体。
各民族共同追求着共同理想、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三、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历史渊源中华民族的“多元”与“一体”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自远古时代起,各民族就在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壮大。
在长期的融合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这种“多元”与“一体”的关系不仅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延续,而且不断深化发展。
四、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文化内涵(一)文化多样性是中华民族“多元”的突出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是“多元”的突出表现。
各民族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格局。
这种文化多样性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而且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一体”的纽带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一体”的纽带。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中华文化的共同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使得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五、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社会意义(一)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中华民族的“多元”与“一体”关系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多元一体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多元一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这些少数民族独特的传统和习俗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多元一体。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多元一体的关系。
一、少数民族的多样性中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宗教、服饰和传统。
这些民族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使得中国的文化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以藏族为例,他们居住在中国西南的高原地区,因此他们的文化受到高原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的影响。
藏族人以信仰藏传佛教为主,他们的服饰色彩鲜艳,富有民族特色。
藏族人的艺术也是独具一格的,佛教壁画和唐卡就是藏族传统艺术的代表作品。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汉族是最大的民族群体,汉族文化对整个中国文化起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少数民族文化也对汉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逐渐被汉族人所接受和庆祝,比如春节和元宵节的庙会,那些丰富多彩的表演、传统服饰与美食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象征。
此外,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和手工艺品也为汉族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
三、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通过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教学,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此外,在各地建立了许多民族文化村,游客可以在这些村庄中亲身体验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
这样不仅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流,还提高了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
这种多元一体的文化特点正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
各地的人们都会按照自己的传统方式来庆祝这些节日,展示着各自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
总结: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多元一体的关系紧密相连。
少数民族的多样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族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2024年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关系研究》范文
《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历史悠久且文化深厚的民族之一,其独特的“多元”与“一体”关系构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一关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通过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分析中华民族的多元性与一体性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并以此为出发点,为理解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提供新的视角。
二、中华民族的“多元”性1. 历史背景中华民族的多元性首先体现在其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族群结构。
自远古时代起,中华大地上便生活着众多不同的族群,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这些族群在长期的交流与融合中,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2. 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中华民族多元性的重要体现。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
这些文化元素在相互交流与融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民族的“一体”性1. 共同的文化认同尽管中华民族包含众多族群,但他们都共享着一种共同的文化认同。
这种认同源于对中华文化的共同传承和弘扬,使得各族群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2. 政治一体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中华民族便逐渐形成了一种政治一体的格局。
尽管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多次政治变革和分裂,但最终都以统一为主流,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政治一体的追求和认同。
四、多元与一体的关系1. 相互依存中华民族的多元性与一体性是相互依存的。
多元性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创新动力,而一体性则保证了各族群的和谐共处和国家的统一稳定。
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
2. 交流与融合在多元与一体的关系中,交流与融合起到了关键作用。
各族群通过交流与融合,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也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这种交流与融合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五、结论通过对中华民族的多元性与一体性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相互依存。
《2024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视域下的比较文学定义思考》范文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视域下的比较文学定义思考》篇一一、引言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多元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自古至今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在这一宏大的文化背景下,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跨越国界、语言、文化的学科,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方法。
本文旨在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视角出发,对比较文学的定义进行深入思考,探讨其内涵与外延。
二、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和艺术风格。
这种多元性体现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
而一体则是指各民族在共同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这种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为比较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视野。
三、比较文学的学科特点与定义比较文学,顾名思义,是一种跨越国界、语言、文化的文学研究方法。
它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影响,揭示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和普遍价值。
比较文学的特点在于其跨学科性、跨文化性和跨语言性,它要求研究者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视域下的比较文学定义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背景下,比较文学的研究更具有深刻的意义。
它不仅是一种文学研究方法,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和理解的桥梁。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视域下,比较文学可以定义为:以中华民族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跨文化、跨语言的比较分析,探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影响,揭示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和普遍价值,进而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五、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与价值在研究方法上,比较文学要求研究者具备跨学科、跨文化、跨语言的研究能力。
通过文本细读、文化对比、历史追溯等方法,深入挖掘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背后的深层内涵和普遍价值。
在价值方面,比较文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中国民族音乐“多元一体”特征研究
中国民族音乐“多元一体”特征研究作者:廖婧来源:《艺术评鉴》2021年第18期摘要:撒拉族“花儿”与侗族大歌分别为河湟文化与黔东南文化的典型,也代表着中国南北音乐文化的特色。
两者既体现了民族音乐的多元性:河湟地区尤其是循环县的自然人文生境缔造了撒拉族“花儿”豪迈而活泼的音乐风格;侗族大歌细腻自然的音乐特色与黔东南地区的自然人文生境密不可分。
同时,两者又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音乐的一体性:均采用传统的五声调式;都具有即性特征;所唱内容均是来源于生活场景。
据此,可提炼出民族音乐“多元一体”的共性特征。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多元一体” 撒拉族“花儿” 侗族大歌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8-0029-06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多元一体”理论,对中华民族的结构认知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外显形式,突出地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一、民族音乐“多元一体”相关研究1988年,费孝通先生提出“多元一体”的概念:我国56个民族是基层,汇聚而成的中华民族是高层,这些不同层次的民族文化认同是可以并存的,并可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文化复合体。
“多元一体”理论对民族问题的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2000年后,音乐学界开始在“多元一体”的理论视域下对民族音乐进行分析。
杜亚雄认为要兼具各个民族的多元性与一体性,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注意了各个民族的多元性,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似应加强对其一体性的研究。
陈蓓认为在中国文化“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博大母体中,中国音乐文化的“一体多元”是一种发展必然。
更多的学者是在多元一体的理论观照下进行具体的民族音乐分析,如岭南音乐、湖南仪式音乐、广西的“七月半”歌节现象等。
通过以上文献可知,对于民族音乐多元一体的研究已有不少,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但大多集中在个案分析,较少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多点调查与研究,难以提炼出共性特征。
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共生性
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共生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彼此交织、互相渗透,共同谱写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经历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演变和不断的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目前中国各民族文化已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局面,成为了丰富中华文化的瑰宝,反映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秉承着团结互助、肝胆相照的民族精神。
本文将以多元性与共生性为主题,探讨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特点及其间的独特互动关系。
一、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是最大的民族。
这些不同的民族拥有各自独特的语言、思维方式、习俗、宗教信仰、节庆等方面的文化习惯和传统,这就为中国的多元文化创造了条件。
在各民族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汉族的文化中,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的核心,主张“仁爱”、“中庸”、“和谐”,而藏族、蒙古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则崇尚佛教、藏传佛教、萨满教等,这些宗教信仰更多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人文价值。
在饮食方面,各族人民的口味和习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像汉族人爱吃米饭、面条,蒙古族人则有喜欢烤肉和奶制品,藏族人则喜欢牛肉和酥油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
在文艺方面,各族文化中都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如汉族文化中的京剧、评剧、昆曲;藏族文化中的藏戏、藏歌;蒙古族文化中的呼麦艺术等等,这些文化艺术传承至今,成为了民族文化的瑰宝。
二、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共生性虽然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各民族之间形成了良好互助合作的关系,共同维护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多元性,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天下一家”的精神内涵。
第一是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独特互补。
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和交流中形成了许多民间传统文化。
比如,汉族汉字文化和藏族文化中的唐卡、蒙古族的调弦歌,这些文化在互动中共存、互补,体现了中国民族之间的文化共生性。
第二是民族习俗之间的相互包容。
多元文化的互动与调适:宋元明清河湟吐蕃部族的文化嬗变研究——
河 路 的文 书 即直 接用汉 文 写成 , “ 西 界首 领 禹臧 结 逋 药 、 蕃 部 巴鞠 等 以译 书来 告 , 夏 国集兵 将 筑 撒 逋 达 宗 城 于河州 界 黄河 之南 、 洮河 之 西 。 ” ④显然 , 这 里 的译 书 即是汉 文 。 由此 看来 , 北 宋 时期 河湟 吐蕃 部族 给 北 宋 的 官方 文 书 基本 上 是 以 “ 蕃 书”、 “ 蕃字 ” 为主 , 以汉 文 为辅 。那 么北 宋 给嘣厮 哕政权 的 官方文 书用 的是 汉 文还是 蕃 文 呢?从 零 星 的记 载来 看 , 熙 河路 由于 处 于北宋 和 嘣厮 哕政 权交 往 的最前 方 , 可 能 集 中了 大量 通 晓汉 蕃两 种 文 字 的人 员 , 因此 给 嘣厮 哕政 权 的官 方文 书 以吐蕃 文 居 多 , 如元 丰 七 年 ( 1 0 8 4年 ) 熙河 兰 会路 经 略 司 给北宋 朝 廷 的上 书 中说 , “ 董 毡遣 人 以蕃 书来 , 已 回蕃 书 , 约令 引兵 深 入 摩 灭 缅药 家 。 ” ⑤北 宋在 给 熙河 兰会 路 的 回复 中专 门提 及 给董 毡 回复 之事 , “ 委李 宪 自今所 与 蕃 书 , 不 须过 当督 责 。 ” ⑥可 以看 出 , 当 时熙 河 路 给 哺厮 哕政 权 的
佛 教 文化 、 伊 斯 兰教 文化等 多 元文 化 的 汇 聚之 地 。这 一 地 区 自北 宋 时 期 就 聚居 着 大量 的吐 蕃部 族 , 据 不完 全 统计 , 仅 北宋 时期 , 在各 类 文献 中出现 的吐蕃 部族 就有 数 千个 , ①有据 可查 的亦有 数百 个 。 ② 这 些 吐蕃 部族 长期 生 活于 多元 文 化并 存 的河 湟地 区 , 绵延 发 展 , 有 的一 直 延 续 到 民 国时 期 。数 百 年
华夏文明的地域特点与多元文化
华夏文明的地域特点与多元文化在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中,华夏文明一直是主流文明,而其地域特点和多元文化也是华夏文明的显著特征。
本文将会从地理环境、历史变迁、民族融合等方面探讨华夏文明的地域特点与多元文化。
一、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地域广袤,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区的文明发展也有所不同。
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的气候宜人、水土丰沃,人口密集,因此长江文明的兴起创造了历史上独特的文化氛围。
而黄河流域的干旱气候、水土贫瘠,农业耕作条件较为艰苦,因此黄河文明的发展也有其独特的历史特点。
在差异性的同时,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也有相通之处,比如它们都强调着尊敬神灵、祭祀鬼神等,同时也都形成了对地域特色的深厚认同感。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不同文化传统在交流中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指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中国文化体系。
二、历史变迁中的华夏文明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和华夏文明的传承也是多元的。
例如,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大一统的制度,推动了华夏文明的统合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而汉武帝时期强调了儒家思想,使得文化的中心逐渐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广大农村地区的开发,中国发生了大规模的商业繁荣,这也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流。
随着官方税收的增加,快速崛起的商业城镇、着重建立的金钱经济和资源竞争,都催生了一个形成于中唐的文化生态,这也促进了华夏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共存发展。
三、民族融合的历史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华夏文明本身的传承与演变外,民族融合也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中国先后有匈奴、契丹、蒙古、满洲等少数民族的执掌政权,而这些少数民族所具有的神话、知识和文化传统都影响了华夏文明的发展。
除此之外,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也有不同程度的传入中原、与华夏文化相互熏陶、包容和影响。
例如,中国西南地区优美的风景和较高的文化内涵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信仰、语言、风俗等都是密不可分的。
正是通过少数民族文化与华夏文明的交往和融合,历史上的多元文化才能达到今天的辉煌和多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中国区域文化多元一体特征研究—比较视野中的河湟文化与湘西文化婧摘要:中华文化丰富多彩,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又具有巨大的向心力,表 现各异却又核心相同、相通。
河湟文化与湘西文化皆为区域文化,其体系之中不但包含着多民族文化的鲜 明特征,还包含着极为深厚的认同因素,充分体现了不同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的文化互动与融合发展,鮮明 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关键词:河湟文化湘西文化区域文化比较多元一体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338(2018)04-0199-06作者简介:賡婧,女,博士,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师。
以往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内容和结构 层面,以此论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或者说是丰富性。
这种整体的、宏观性的研究,有利于揭示中华文化的 博大与包容等特征。
但中华文化的特征不仅仅局限于 此,倘若能从具体视野出发,选择不同地域的文化进 行比较,不单单是转换研究角度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它能揭示出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域具体文化之间影响与 演进的规律,从而较为直观地得出中华文化多样而又 统一的结论。
因为在中国,文化的丰富性首先表现为 文化的地域性,大的方面如人们习惯称呼的南方人北 方人,便有不同的饮食习惯、语言风俗、艺术形式等;小的方面如一个地区之内,也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 同俗的说法,语言、习俗等方面存在着相应的差异, 湘西地区与湘东地区的语言便是如此,两者虽同属湖 南方言,却有较大区别,基本上不能互通。
然而,奇 妙之处在于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文化上的地域 性只是表现为文化的丰富性,它们并不因为空间距离 的遥远而彼此隔绝,即地域性只是表面特征,实质上 它们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将不同地域的文化进行比较, 在不同的、看似遥远的文化之间找到彼此联系的纽带,从而佐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与民族间核心凝聚力的形成,这无疑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 了极富地域特色的不同文化。
《礼记•王制》中便有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的记载。
周礼的形成,标志着华夏族基本形成,中华文化大一 统由此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不同的地域文化共同构成 中华文化,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特征。
从源流看, 中国文化皆有具体的发源地;从形成轨迹、结构和趋 势看,中国文化又是由不同的区域文化演变、融合而 成的,一根多叶,根深叶茂。
文化的多样性,意味着 文化的丰富性,不同的文化在共同的向心力作用下交 流、交融,既多姿多彩又形神统一,成为凝聚中华民 族的强大驱动力。
丰富的文化能够各显异彩而又成为 一体,不但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巨大生命力,更显示出 中华文化的内在优秀品质。
位于青海一带的河湟文化和湖南的湘西文化,空 间距离遥远,从表面上看并无明显的传承或者是直接 的影响关系,但两者之间关于祖先、迁徙、生存疆域 等诸多传说中体现出来的联系仍然显而易见,这是一 种更深层次的民族与文化交流融合的密码,向南随藏 羌、藏彝走廊而形成和梯次扩展,并向东、向北融合199唐蕃古道、丝绸之路,向西融合香料之路的文化影响,成为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性的地域文化,且深深表现 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河湟 文化和湘西文化同属中华文化中的区域文化,但前者 具有明显的高原文化特质,后者属于内陆文化,其共 同点在于它们均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体现出深刻 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物征,即它们都属 于融合文化,融合的红线就是根源认同。
青海河湟地区属于青藏高原东部的边缘地带,向东则是黄士高原、内地文化,因而这一地区是高原民 族、高原文化与内地民族、内地文化接触、交流、融合、碰撞的区域,“周边各民族和文化的界限并非十分清晰, 大多情况下都是模糊、混杂、叠加、互染的,是文化的 交汇地带和接触地带。
正是这种边缘地呈现出来的模糊 性、混杂性特征构成了地理上和文化上青藏高原边缘区 域特征。
”[1]正因为如此,河湟地区有着两大“走廊特征”®, 即民族众多和文化丰富。
当地民族有回族、藏族、蒙古 族、土族、撒拉族以及汉族等,文化则有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儒道文化等。
“其中,回族、撒拉族信 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土族信奉藏传佛教,这里 的汉族群众则长期保持了以儒释道合流为鲜明特征的汉 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自的生活习俗和伦理制 度,对各个族群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具有 深远的影响。
”p]这些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态在同一区域内 共存,势必会产生碰撞与交融,从而在社会生活中的方 方面面进行交流,形成了各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局面。
位于中国南部的湘西地区同样拥有着诸多民族,如土家、苗、回、瑶、侗、壮以及汉等民族。
这些民族的人民以 他们的勤劳勇敢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湘西文化,该文化中 既有富于特色的民族文化特点,又有共性文化特征,形 成了文化形态的多样化以及文化内涵的深厚性。
无论是 河湟文化还是湘西文化都集中体现了殊途同归、多元一 体的文化特征。
一、两种区域文化的多元化特征(一)河湟文化的多元化特征河湟地区是指由黄河与湟水冲积而成的大片谷地,并由黄河上游、湟水流域及大通河流域共同构成“三 河”间地区。
“三大文化系统、四种文化类型、近10 种民族文化成分共同反映出一个事实:河湟地区的文 化具有十分明显的多元性特征。
”[3]39河湟文化中的三 大文化系统是指汉族儒道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藏传 佛教文化。
这主要是从宗教信仰上进行划分,其中回族、撒拉族、东乡族和保安族属于伊斯兰文化,藏族、土族、蒙古族属于藏传佛教文化。
此三种文化系统的所属人 口均在百万人以上,具有典型性以及独立完整性。
“从河湟地区族际间宗教文化的互动关系看,结成了两个 比较密切的互动圈:一是藏族、土族和汉族之间的互 动圈,在这个互动圈中,藏族和土族都信仰藏传佛教, 土族又吸收了许多汉族宗教的因素,汉族也同样受到 藏土两族宗教的某些影响;二是回族、撒拉族、东乡 族和保安族之间的互动圈,共同的伊斯兰教信仰,使 得这四个民族在宗教文化上具有更为亲合的关系。
”[4]121这些不同的宗教文化彼此独立又相互影响,共生于同 一地区,形成了多元化的宗教文化事项。
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也带来了民俗活动的多样化。
如河湟地区汉族的皮影戏,其与佛教、道教的关 系非常紧密。
演出中的神话形象多为玉皇大帝、王母 娘娘以及观音菩萨之类,内容也以佛经及道教内容居 多,且演出场所以寺庙道观为主。
皮影戏作为宗教故 事的传播载体,深度地反映了与宗教文化的紧密关系,如在造型方面,佛像、菩萨的造型特色被应用在皮影 的“旦”类和“生”类角色上。
河湟有“会影”“愿影”类的民间酬神演戏,演出时间三日、五日不等。
作为 佛道合一的地方王母娘娘信仰和天地鬼神信仰是当地 民众信仰的集中突出表现。
“河湟皮影戏是结合当地民 众的生活习惯及民俗活动而生成和发展的,具有浓郁 的地方风情、乡土气息,融人了许多与当地民俗风情 相关的艺术元素。
它是当地民俗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 成部分。
没有河湟地区丰富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就没有皮影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而皮影戏又在文化 空间的重新组织中,传播了河湟地方文化。
”[5]此外,还有诸多的民俗节庆活动,如土族的纳顿节,藏族的 赛马会、歌会,回族、汉族的“六月会”,以及特定的 伊斯兰宗教节日。
这些极富特色的民俗传统节庆活动 共同丰富了河湟地区的文化,使之多姿多彩。
河湟文化中的四种文化类型是指游牧文化、农耕 文化、商业文化以及手工业文化,这是以物质资料的 生产方式来划分的。
“在黄河上游高海拔地区、环湖地 区和大通河流域脑山地区,以藏族、裕固族、蒙古族 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从事着传统的畜牧业生产,他们的 文化呈现出游牧文化的特点;在黄河沿岸低海拔地区、湟水谷地以及其他一些宜农地区,汉族、回族、土族 等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的文化是农耕文化;遍布河湟 各地的部分回族则继承了其民族善商的传统,从事着 商品贸易活动,也因此创造了十分丰富的商业文化;①“走廊特征”是指随人口迁徙、商业流动等原 因而形成的民族、文化等因素相互影响的情形。
这种情 形由于产生于交通孔道及其周边地区,因而可以概括为 “走廊特征”。
实际上,所有交流与融合都是伴随走廊 而形成的,各种因素因走濟的存在而流动和沟通、延长 和扩展。
河湟地区和湘西地区文化均深受藏羌、藏弈、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等交通孔道的影响。
200而保安族、东乡族及回族、藏族等的一部分则擅长于 手工业,特别是保安族、东乡族很早就有织褐、制毡、打铁、油房、磨房、银器加工等方面的传统手艺,在 此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手工业文化。
”[3]39由此可见,属 于游牧文化的有藏族、蒙古族、裕固族等,汉族、回族以及土族等属于农耕文化,部分回族属于商业文化, 而保安族、东乡族及部分回族、藏族由于擅长手工制作,形成了手工业文化。
河湟地区的民族种类繁多,主要有汉族、藏族、土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
它们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地区移居至河湟地区,“早 的如古羌族的后人藏族和汉代即移居河湟的汉族,晚的 如元代始由中亚地区迁居河湟循化地区的撒拉族”p]38。
由于历史渊源以及生活经验的区别,各民族的差异性十 分显著,不仅反映在物质文化上,如生产方式、饮食习 惯等,还反映在精神文化层面,诸如宗教信仰及与之相 应的民俗活动。
但正是这些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 文化共同构建了河湟地区文化的多元化结构。
(二)湘西文化的多元化特征湘西同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以土家族、苗族 为主体民族,以农耕文化为主,至今尚保留着较为淳 朴的民俗民风,具体反映在其语言文化、宗教文化、节庆文化等方面。
“湘西传统文化是一种在汉文化、土 著文化、荆楚文化、巴文化、附魅文化等综合作用下,具有山区多民族聚居历史特质的综合性多元区域文化,是湘西地区多民族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传递 下来的物品、观念、制度、理念、行为、风俗、习惯、建筑、思想、代表人物以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 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及其相互结合的产品,具有文化性、历史性、民族性、区域性、综合性及山水性等特征。
”[6]民族性是湘西文化最典型的特点,土家族、苗族等多 个民族在同一地区共同生活,强烈的民族意识便在语 言文化载体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汉语言文化中的 ‘天’和‘天上’,土家族语言称作‘麦’和‘麦嘎’;汉语言文化中的‘读书’和‘写字苗族语言称作‘念 牍’和‘顺图’。
”m湘西文化发展至今,无法避免地受 到汉语言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影响与冲击,汉语言无论 是在书面表达还是在正式的口语对话中都是最重要的 交流工具,但是湘西各族人民只要在本民族内部的日 常交往中仍会使用本民族自己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