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

合集下载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

周朝时期:五谷、五菜、五果、六禽、六畜齐备;
2 优质原料和系列调料开始涌现:五味出现。 3 4
2 中国饮食的初步形成时期
3
烹饪工艺形成初步格局
选料上,严格按时令和卫生要求等选择原料; 切配上,刀工日益精湛,注意分档取料和按需 切割;配菜日趋合理,注意按季节和原料的性 2
味配搭; 3
在加热、调味上,烹饪方法有所增加,油熟法、 4
2 中国饮食的初步形成时期 • • • • • • • • 淳熬:肉酱油烧稻米饭; 淳母:肉酱油烧黄米饭; 炮豚:煨烤炸炖乳猪; 炮:煨烤炸炖母羔; 捣珍:烧牛、羊、鹿里脊; 渍:酒糟牛羊肉; 熬:类似五香牛肉干; 肝网油:网油包烤猪肝。
2 3 4
2 中国饮食的初步形成时期 饮食市场雏形出现
5
商朝:都邑市场上开始出现饮食店铺,出 售酒肉饭食。
3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营养科学
技艺精湛
品种丰富 历史悠久 习俗多彩
第一章 中国饮食的起源与发展
划分饮食历史的三种主要方法: 一是以生产力水平和烹饪技艺水平为标志; 二是以历史朝代;
三是以饮食发展的进程。
第一章 中国饮食的起源与发展
1
中国饮食的萌芽时期 中国饮食的初步形成时期 中国饮食的蓬勃发展时期 中国饮食的成熟定型时期 中国饮食的繁荣创新时期
1 中国饮食的萌芽时期
3
烹饪技艺与饮食品初步发展
食物原料的初步加工。 烹煮等烹饪法的出现。
盐是百 味之王 哟!
调味方法的产生。
“五味调羹”
“羹”,即菜汤,传说最早的羹是黄帝首创的”太羹“, 是一种不备五味的浓肉汤。而“五味调羹” ,则是彭祖发 明的。史书上说,彭祖本姓钱,名铿。当年尧帝患了严重的 厌食症,满朝文武一筹莫展。彭祖毛遂自荐,便以酱、醋、 肉酱、盐和梅子等五味调雉羹,尔后献给了尧。尧尝上一口 就胃口大开,食后身心大悦,厌食之症离奇痊愈,尧认为他 既然能将诸调料巧妙的运用在一起,一定也善于组合协调部 民事务,于是封他与彭城,即今日的徐州一带。所以后人称

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

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

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作为一个传统的饮食大国,中国饮食文化几千年来一直以其独特的特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而闻名于世。

以下将从饮食结构、饮食礼仪和饮食健康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饮食结构中国饮食结构主要由主食、副食和菜肴组成。

主食是中国人饮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包括米饭、面食、馒头等。

米饭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地位至高无上,堪称中国菜的灵魂。

面食则是北方人最常见的主食,如面条、饺子等。

除了主食,中国人还喜爱吃一些副食,如豆类、杂粮、酱菜等。

副食在中国饮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丰富口味,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

而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菜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瑰宝。

中国菜系众多,包括川菜、粤菜、湘菜等,每一种菜系都有独特的味道和制作方法。

中国菜肴以烹饪技巧讲究、调味品丰富、色香味俱佳而闻名于世。

二、饮食礼仪中国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饮食礼仪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人在餐桌上讲究坐姿端正、举筷有方、进食有序。

在宴会上,主人和客人之间的礼仪称为宴会礼仪,包括主人敬客、递酒、劝酒等。

主人在宴会上要主动照顾客人的饮食需求,适时给客人倒酒,并要掌握好递酒的次序和递酒的方式。

客人在宴会上要恭敬有礼、言行举止得体,不得过于咆哮或发出嘈杂声音。

这些饮食礼仪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谦和礼貌,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饮食健康中国人注重养生保健,饮食对人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饮食文化倡导的是均衡饮食,即荤素搭配,粗细搭配。

传统的饮食理念认为荤腥不能多食,多吃素菜对身体有好处。

中国餐桌上也有一句名言:“色香味俱佳,合理搭配,齐全齐美”,这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讲究的重要原则。

此外,中国饮食文化还讲究吃得慢、细嚼慢咽,这种吃饭的方式有助于消化吸收和保护胃肠道健康。

中国人还注重食材的选择,认为应该根据季节和个人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食材,以保持身体的健康与免疫力。

总结起来,中国饮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包括饮食结构、饮食礼仪和饮食健康三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饮食文化

• 距今1万至8000年前的 新石器时代早期,黄 河流域开始出现了一 些原始的农耕部落, 创造了粟作农业文明, 以粟类种植作为获得 食物的主要来源。与 此几乎同时,位于南 方的长江流域开始了 水稻的种植。
五谷六畜
• 当时栽培的谷物统称 为五谷:稷(粟)、 黍、麦、椒(豆)、 麻、稻等。
• 驯育成功的家畜合称 “六畜”:马、牛、 羊、鸡、犬、豕。
• 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 进马铃薯,甘薯。食 用野菜在餐桌上日渐 绝迹,人工培育蔬菜 瓜果则不断增多,成 为主要菜肴。
• 从唐以来直到明清,陆续从域外引进的甘 蓝、菜花、丝瓜、黄瓜、苦瓜、南瓜、辣 椒等品种,大大地丰富了中国饮食的原料 和味道。肉类中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 主要来源。乳奶也是宋元及其后人们的日 常饮料之一。主要有牛奶、马奶、羊奶数 种,以牛奶最为普遍。由于当时豆腐的普 及,廉价的豆奶也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
唐宋元明清时期食俗中的礼仪成分逐渐加重。
• 比如春节,亲朋拜年,主家必须设宴款待, 酒肉异常丰盛。其余像中秋、寒食、重阳 等节日或如冬至、腊八等重要节令,对饮 食内容、礼仪甚至是食物禁忌都拥有丰富 而具体的内涵。
瓷具式样丰富,品种繁多,器形多样,
二. 茶文化
•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早在上古时期,茶 就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纵观茶的历史, 茶香缕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形成 了丰富的茶文化内涵。茶是如何与我们熟 知的儒释道精神相互融合、相互生发的呢?
3、汉唐的饮食发展
• 紫驼之峰出翠釜, • 水精之盘行素鳞。 • 犀箸厌饫久未下, • 鸾刀缕切空纷纶。 ——杜甫《丽人行》
• 这是杜甫《丽人行》中对达官贵人奢华盛 筵的描绘。餐具之于美食,恰如华服之于 丽人,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餐 具的发展折射出饮食文化繁荣的一面。

中国饮食文化第二章

中国饮食文化第二章
1、春秋战国 南北两大风味 2、唐朝 南食 北食 3、清初 鲁、苏、粤、川 4、清末 浙、闽、湘、徽
二、中国菜系形成原因
1、地理环境和气候差异 食物原料的不同、口味不同 2、生产力水平低 3、宗教迷信和民族习惯 4、历史文化原因 5、心理和生理的排外性
第一节
荔枝肉
醉排骨
菊花鲈鱼
花卷鱿鱼
软溜草鱼段


即浙江菜系。 味美滑嫩,脆软清爽,菜式小巧玲珑、清 俊秀丽 . 代表菜:西湖醋鱼、东坡肉
东坡肉


即湖南菜系,以长沙菜为代表。 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 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 烹调方法擅长腊、熏、煨、蒸、炖、炸、炒。 著名菜肴品种有“东安鸡”、“麻辣子鸡”、 “红煨鱼翅”、“汤泡肚”、“冰糖湘莲” 等。
2. 善调味:以麻辣、怪味、家常为特色。
• 有干香辣(用干辣椒)、酥香辣(糊辣壳)、油香辣 (胡椒)、芳香辣(葱姜蒜)、甜香辣(配圆葱)、酱 香辣(郫县豆瓣或元红豆瓣)等十种不同辣味。
• 四川常用的23种味型,与麻辣沾边的达13种,如口感 咸鲜微辣的家常味型,咸甜辣香辛兼有的鱼香味型,甜 咸酸辣香鲜各味十分和谐的怪味型,以及表现不同层次 麻辣的红油味型、麻辣味型、酸辣味型、糊辣味型、陈 皮味型、椒麻味型、椒盐味型、芥末味型、蒜泥味型、 姜汁味型,使辣味调料发挥了各自的长处,辣出了风韵。
东安鸡
“东安鸡”是一道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美 味佳肴。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 设宴款待。席间也有东安鸡这道菜。尼克 松边吃边夸,回国后,还大加赞赏东安鸡 味道绝佳,很快传入南洋、北美、约旦、 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等国。从此,东 安鸡被列为国宴菜肴,为八大湘菜之首。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地区域性分析报告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地区域性分析报告

【1】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2】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的历史考察【3】一、“饮食文化圈”的概念文化圈的概念首先由德国的人种学家格雷布纳提出,此后,在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术领域被广泛认可与运用。

根据中国客观纯在的饮食文化的区域差异,用“饮食文化圈”的概念反映和表达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属性的特征,可以叫清楚地了解到不同民族、历史、地域、习俗在中国饮食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具有相同饮食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共同生息相存的自然和文化生态地理单元。

【4】二、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的类型按照赵荣光的观点,中国饮食文化从17——18世纪,形成了12各饮食文化圈。

分别是:1.东北饮食文化圈2.京津饮食文化圈3.黄河中游饮食文化圈4.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圈5.长江中游饮食文化圈6.长江下游饮食文化圈7.中北饮食文化圈8.西北饮食文化圈9.西南饮食文化圈10.东南饮食文化圈11.青藏高原饮食文化圈12.素食文化圈【5】这种划分的依据是饮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进程以及各区域饮食特征及习俗,但其中所牵涉到的因素多而且复杂。

从了解饮食文化知识的角度上说,划分中国饮食文化圈也是为了理解的方便。

【也有人认为中国饮食文化圈可以只分为6个区域,分别是:华北、华东、西南、中南和西北饮食文化区。

】【6】三、中国饮食文化区位形成的历史原因(一)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地域因素——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二)政治经济与饮食科技因素——经济的发展对饮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民族、信仰与饮食习俗因素——中国西部游牧民族文化区历史地形成了中北、西北、青藏高原彼此风格差异较大的三个饮食文化区位,其中除了历史地理气候等的影响之外,民族、信仰与饮食习俗也有很大关系。

比如:新疆的传统宗教是伊斯兰教,内蒙的宗教主流是萨满教,而青藏高原的宗教是佛教。

【7】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的历史概况【8】一、东北饮食文化圈东北饮食文化圈包括今东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哲里木、呼伦贝尔三盟在内的一个饮食文化历史区域。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中国饮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第一章:中国饮食文化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讲述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介绍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1.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和差异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1.4 作业调查和了解自己国家的饮食文化,并准备进行分享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第二章:中国饮食习惯与礼仪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饮食习惯和礼仪规范掌握一些与饮食习惯和礼仪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的饮食习惯和礼仪规范讲述中国餐桌上的礼仪和注意事项介绍一些与饮食习惯和礼仪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2.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中国饮食习惯和礼仪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中国的饮食习惯和礼仪规范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2.4 作业观察和了解在中国餐厅用餐的礼仪和规范,并准备进行分享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第三章:中国主要食品介绍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主要食品种类和特点掌握一些与中国主要食品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3.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的主要食品种类和特点讲述中国主要食品的制作方法和食用方式介绍一些与中国主要食品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3.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中国主要食品的制作和食用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中国主要食品的特点和食用方式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3.4 作业调查和了解自己国家的主要食品种类和特点,并准备进行分享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第四章:中国地方特色菜系4.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地方特色菜系和特点掌握一些与中国地方特色菜系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4.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的地方特色菜系和特点讲述中国地方特色菜系的历史和传承介绍一些与中国地方特色菜系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4.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中国地方特色菜系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中国地方特色菜系的特点和历史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4.4 作业调查和了解自己地方的特色菜系和特点,并准备进行分享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第五章:中国茶文化5.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茶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一些与中国茶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5.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茶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讲述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介绍一些与中国茶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5.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中国茶文化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中国茶文化的特点和差异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5.4 作业调查和了解自己国家的茶文化,并准备进行分享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第六章: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6.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特点和意义掌握一些与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6.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特点和意义讲述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特色食品和习俗介绍一些与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6.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的特点和意义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6.4 作业调查和了解自己国家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并准备进行分享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第七章:中国饮食文化与健康7.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饮食文化与健康的关系掌握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与健康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7.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饮食文化与健康的关系讲述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健康观念和饮食习惯介绍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与健康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7.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中国饮食文化与健康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健康观念和饮食习惯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7.4 作业调查和了解自己国家饮食文化与健康的关系,并准备进行分享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力8.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对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掌握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影响力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8.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饮食文化对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讲述中国饮食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和发展介绍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影响力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8.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中国饮食文化影响力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中国饮食文化对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8.4 作业调查和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在本国的传播和影响,并准备进行分享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第九章:中国饮食文化的未来发展9.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未来发展前景掌握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未来发展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9.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未来发展前景讲述中国饮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变革和创新介绍一些与中国饮食文化未来发展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9.3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中国饮食文化未来发展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中国饮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变革和创新练习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对话9.4 作业调查和了解中国饮食文化在本国的未来发展前景,并准备进行分享复习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10.1 教学目标巩固和提高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所学的中国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通过练习和讨论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10.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10.4 作业编写一篇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短文,可以是介绍某一种特色食品,或讨论某一个相关话题准备针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问题进行小组研究,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展示和分享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确立:在教案设计中,明确教学目标是指导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

中国饮食文化-2章

中国饮食文化-2章
西安半坡遗址有“双连地灶” “三足鼎”的出现
(3)原始调味的运用
“夙沙氏煮海水为盐” 果糖的发酵分解
第二节 中国饮食的形成时期
一、中国饮食形成时期的社会 状况
烹饪原料比过去有很大的提高 国家组织中有管膳食的官:庖正
二、饮食制作技术的初步发展
(一)注意原料的选择与加工 (二)重视刀工切配与火候 (三)讲究食物配伍与调味 (四)早期宴会的盛行
《清明上河图》的描写景况
三、饮食著作十分丰富
忽思慧与《饮膳正要》 袁枚与《随园食单》 其他饮食类著作
第五节 中国饮食的创新开拓时期
一、烹饪文化教育与研究新成果
(一)开设各类烹饪专业学校 (二)出版饮食类刊物和专业书籍 (三)饮食文化研究体系的建立
二、工艺与设备的更新与发展
1、菜点制作开始向标准化靠拢 2、调味方式逐渐向统一预制转变 3、烹饪工艺开始重视并趋向操作简便 4、菜品特色由重视口味转而更加重视营
养 5、厨房设备更加科学实用和高效
三、饮食市场的空前繁荣
(一)餐饮场所百花齐放,五彩缤纷 (二)快餐市场遍布城镇,不断壮大 (三)连锁经营奋起直追,发展迅猛 (四)健康饮食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 (五)文化经营与国际交流更加突出
中国饮食文化
主编 邵万宽
中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游出版社
第二章 中国饮食文化史略
第一节 中国饮食的萌芽时期
一、从茹毛饮血到用火熟食
原始人的生活工具,有用石料的石器,用木头作 的木器,用兽骨作的骨器。石器是他们当时的主 要工具,在考古学上叫做“石器时代”。
吃的是植物的种子、根茎、山果和野兽的肉;喝 的是生水、鲜血。
三、从古文献中看饮食与烹饪的成就
(一)《吕氏春秋》与烹饪贡献 (二)《黄帝内经》与食料养生 (三)其他著述中有关于饮食 1.《诗经》 2.《周礼》 3.《楚辞》

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

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

(三)脾胃为本饮食保健观 中医饮食保健理论认为脾胃为饮食营养之
本,饮食保健首先重视调理脾胃。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1. 食物的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指食物具有的寒、凉、 温、热四种性能。
四气是根据整体功能而不是实际温度划分 的。
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寒凉性食物 温热性食物 平性食物
功能
滋阴、清热 温阳、温里、健脾、开胃、
泻火、解毒 散寒
补益
丝瓜、冬瓜 生姜、花椒
西瓜、西红柿 辣椒、大葱 粳米、花生
辨体施食
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
施证施食
饮食治疗的基本原则
体,即体质。辨体施食强调了个体体质的 特殊性,增强了饮食养生的个体针对性, 因而也就提高了饮食养生的效果。
证,即证侯,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况。辨证施食的过程 是食疗上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
中医体质分类
平气阳阴痰湿血气特 和虚虚虚湿热瘀郁禀 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以后的发展中,又有“药膳”的出现。
希 波 克 拉 底
二、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源于医食同源认识和食医 合一的思想与实践。
中国烹调素以“色、香、味、形、养”著 称。
中医饮食保健理论是中国烹调理论的重要 组成部分。
(一)整体饮食保健观 中医饮食保健理论的基本特点是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胃酸较肉食者少 20 倍
肠道是身体的 12 倍长
皮肤上有气孔散热
食肉类动物 有爪
尖锐突出的犬齿 无平坦的后臼齿 口中只有细小的唾液腺
酸性唾液无酶类, 不能消化谷类
胃中有强烈胃酸, 以消化肉类骨头等

中国饮食文化第二章饮食科学PPT课件

中国饮食文化第二章饮食科学PPT课件

美国的肥胖者,体重超标和肥胖的高流行成了一个社会高度关
注的问题,因为多余的身体脂肪会导致更高的过早死亡风险,2
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胆囊
疾病、呼吸功能障碍、痛风、关节炎以及某些癌症也与肥胖相
关。
《2005美国膳食指南》忠告大家:你可能吃了足够的食物,但
是这些食物并不一定能给你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素以保持你的身
29.09.2020
21
五畜为益
– 指适量地食用动物性食物原料,对人体健康特别 是机体的生长有很大的补益。
– 它强调必须食用肉、乳、蛋类食品,但是又只能 适量食用,把它们作为一类副食品,不能与主食 品五谷颠倒、过度食用,以恰到好处地满足人体 需要、促进其健康发展。
29.09.2020
22
五菜为充
29.09.2020
31
美国人口膳食指南——2005年
提供了有科学依据的建议来增进健康,并通过饮食 和体育运动降低主要慢性病的发生几率。
内容包括9个部分:1、在所需热量内保证充足的营 养素;2、体重控制;3、体育锻炼;4、鼓励的食品 种类;5、碳水化合物;6、维生素;7、钠和钾;8、 饮酒;9、食品安全。
29.09.2020
9
中国人认为:人是有机体,是由精、气、神构成的。 气,虽然无形却是核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 精,由气化而生,是存在于人体之中具有生命活力的 有形物质,构成人的肌肤、骨骼、毛发、血液和脏腑 等;神,是整个生命的外在表现,包括人的面色、眼 神、言语、反映和肢体活动等。人最重要的是无形的 气,而不是由精组成的肌肤、骨骼等各部分有形之物。 认识人自身的方法,不是通过解剖各部分来认识,因 为一旦解剖就将丧失气,也就失去了人的本质,而必 须是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观察其整体功能来认 识。

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烹调及食具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烹调及食具文化
北京六必居的八宝菜和八宝瓜、扬州三和 的乳黄瓜、宝塔菜和香心菜、广东惠州梅菜、 辽宁锦州虾油小菜,贵州安顺百花菜等
豆芽菜

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之一(豆芽、 豆腐、酱和面筋)
凡是豆类的子粒都可以用来作为培育 豆芽的原料,常用的是黄豆、绿豆 中国培育豆芽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宋, 但实际起源应更早


豆腐
第二章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和 食物的变迁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 第二节 传统烹调方法 第三节 中华民族的食具文化
第一节 中华民族传统食品特色

一、主食品特色 二、副食品特色
中国传统食品的基本特点是品种繁多、因 地而异
一、主食品特色
饭的概念 广义的食品 狭义的主食品 粒食 稻米粒食 麦粉食品
春秋战国时期的餐具



古老的抓食吃法逐渐被借助餐具的进食方式替代 出现了柶、斗、瓒、刀、削、签、筴等不同种类 的进食餐具。制作材料包括骨、角、木、铜、玉 等 箸的使用开始增加 漆器餐具成为当时贵族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日用 工艺品 用金银贵金属制作的餐具开始出现,制作工艺复 杂精细,造型端庄,纹饰华丽,显现出极高的技 术和艺术水平
食醋


酒醋同源 “醋”字最早见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酢,今醋也” 自古至今,中国的名醋很多
山西老陈醋,以高粱小米为原料; 江苏镇江香醋,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酿成: 四川保宁醋,以麸皮及草药等酿成; 福建永春老醋、福州红曲醋等
饮品——酒、茶




第二节 中国传统烹调方法



中国烹饪所以与世界上很多民族有很大 不同,烹饪技法的独特是重要原因之一 “手工操作,经验把握”是中国传统烹 调的基本文化特征。富于变化,可以凭 烹饪者独到技艺的成功烹制而达到令人 叹为观止的艺术化境界 中国传统烹调的三十余种基本烹调方法, 保证了中国肴馔隽永特异的民族魅力

第二章 饮食文化基础理论

第二章  饮食文化基础理论

(2)血虚体质者
• 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指甲淡白, 心悸怔忡,头晕眼花,健忘失眠,手足发麻,妇 女行经量少色淡等。宜常食补血之晶。中医认为 “气为血帅”,气旺则血生,故在补血的同时常 配伍补气之晶,气血双补。常选食当归、何首乌 、桂圆肉、枸杞于,桑葚子、白芍、猪心、猪蹄 ,鸡肉、动物肝脏、菠菜、胡萝卜等,膳食如菠 菜肝片、归参炖鸡、桂圆肉粥、桑葚里脊等。
5、烹调方法选择
• 食疗膳食一般不应采取炸、烤、煎、爆等烹调 方法,以免破坏其有效成分或改变其性质而失去 治病作用。食疗膳食应采取蒸、炖、煮或煲汤等 方法烹调制作。
二、饮食养生
• (一)不同人群的饮食养生
• • 1、不同体质者的食养 人体素质有强弱之异和偏寒偏热之别,必须根据人的不 同体质进行食养。 • (1)气虚体质者 多表现为少气懒言,疲倦乏力,食欲不振 ,不耐劳动,稍动即感气短、汗出,平时易感冒等。宜常 食补气健脾之晶。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补脾是补气的 主要方法。常选食山药、莲米、慧苡仁,白术、芡实、糯 米,红枣、猪肉、猪肚、鸡肉、黄鳝,鲫鱼等,膳食如山 药莲米粥、山药包子、八宝糯米饭,补中益气糕等。
Hale Waihona Puke (二)饮食疗疾的特点及应用原则
• 1、饮食疗疾的特点 • 中医一贯重视饮食疗疾,并有“药食同源”、 “寓医于食”的说法。许多食物本身就是中药, 食物与中药并没有严格划分,但食疗与药物疗法 则有所区别。药疗效果虽快,但药物性偏,苦口 难吃,久服碍胃,故病人很难长期坚持服药。而 食疗则配制得法,烹调有方,使人们乐于接受, 可以长期制食,而且食药同用,食借药威,药助 食性,相得益彰。

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不足,阴阳渐衰,而以 脾胃虚弱,肾气渐衰为主。人体生长、发育、衰 老,主要取决于脾、肾两脏是否健旺。脾胃为后 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维持人体生长、发育乃 至各种生命活动的一切物质,都靠脾胃供给,肾 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元阴元阳之所居,肾气 是否旺盛,决定着衰老的速度和寿命的长短。可 见,进食健脾补肾、益气养血之品,实为益寿延 年、抗衰防老的关键。特别对于老年人,饮食的 抗衰防老作用尤其重要。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大纲《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大纲学时数:144课程类型:必修课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中国饮食文化》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饮食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群体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极其丰富,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选择:一是对特定群体饮食文化现象的整体分析与研究;二是对饮食文化现象中某个专门领域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饮食文化的概念,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研究的现状;了解环境与文化的多元性、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和食物变迁的原因;了解世界饮食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区域性;掌握中外饮食民俗、中外饮食礼仪、中外茶饮文化和中外酒文化中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饮食文化交流的障碍和途径。

三、学时分配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概论 2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源流 16第三章中国饮食文化的风味流派 14第四章中国饮食文化原料与烹饪技法 17第五章中国饮食审美 13第六章酒文化与茶文化 15第七章饮食养生 15第八章食礼与食俗 17相关专业知识拓展 10复习 22合计 144 四、教学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一)第一章概论[教学内容] 1.1饮食文化的概念 1.2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 主要概念和观念。

[教学难点]饮食文化研究状况。

[教学要求] 对饮食文化的概念有基本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二)第二章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源流[教学内容] 2.1饮食文化的萌芽阶段 2.2饮食文化的形成阶段 2.3饮食文化的发展阶段 2.4饮食文化的成熟阶段 2.5现代中国饮食文化[教学重点]饮食文化各个时期的发展状态。

[教学难点]饮食文化各个时期的转变。

[教学要求]掌握饮食文化发展源流。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目录和样章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目录和样章

中国饮食文化目录第一章中国饮食文化基础知识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的概念第二节饮食的起源第三节介绍食物的材料第四节饮食方式的改变第二章中国菜点文化第一节中国菜点艺术第二节中国菜点的流派第三节中国菜点的层次构成第三章中国饮文化第一节中国茶文化第二节中国酒文化第四章中国食器文化第一节筷子文化第二节食器中国饮食文化第一章中国饮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目标⏹ 1.1中国饮食文化的概念⏹ 1.2饮食的起源⏹本章小结⏹主要概念和观念⏹基本训练⏹观念应用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在了解中国饮食特点和文化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中国饮食中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重点掌握中国饮食文化的概念、层次结构及其基本特征,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比较中日饮食文化的差异性。

对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内容与学习意义也要进行全面的了解。

中国饮食文化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的概念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历程可谓源远流长。

什么是中国饮食文化?从物质文化的角度讲,中国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的生产、加工和进食的方式。

从精神文化的角度讲,中国饮食文化是指人们在食物原料的生产、加工和进食过程中的社会分工及其组织形式、价值观念、分配制度、道德风貌、风俗习惯、艺术形式等。

一句话,中国饮食文化就是中国人在长期的饮食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正因如此,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内容才分为两大体系,即技术体系和价值体系。

中国饮食文化的技术体系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长期的饮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技术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观的文化成就。

中国饮食文化的价值体系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长期饮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规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文化成就。

观念应用1-1戏名入馔千秋香我国的菜谱上有不少极富诗情画意的菜名,也有一些以戏曲名称称谓菜肴,有的以音含义,有的望形生义,都切扣戏名,富有艺术情趣,使人回味无穷。

霸王别姬是江苏名菜。

京剧《霸王别姬》是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名作,西楚霸王项羽被刘邦的名将韩信围困于九里山十面埋伏之中,项羽爱姬为让项羽突围,不得不拔剑自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菜系形成的根基在于当地的物产和饮食风俗, 如中国北方多牛羊,则常以牛羊肉烹饪;中国南方多 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禽;中国沿海多海鲜,则 善于海产品加工菜肴。 各地气候差异,则形成不同菜系的不同口味。一 般说来,中国北方寒冷,鲁菜系以浓厚、咸味为主; 中国华东地区气候温和,淮扬菜系则以甜味和咸味为 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川菜系多用麻辣浓味。
湘 菜 剁 椒 鱼 头
——
另外,中国节日饮食也非常讲究。大者如:除夕的饺子、 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中秋的月饼、腊八的腊八粥, 不仅各具风味,且包含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也是传统饮食文
化不得不提的一朵奇葩。
苏菜——又称淮扬菜,以苏州、扬州、杭州为中心。以清淡 雅致著称,是“南食”的代表。选料多为鲜活河类;口味兼有南 北风味,浓而不腻,淡而不寡;极讲饮食环境、饮食器皿、饮食 风尚。常借船舶大摆宴席。饮食场所与工艺,雕刻园林,盆景, 音乐,建筑,书法,装潢结合。使人在吃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陶 冶。
烟 花 三 月 淮 扬 菜 番 茄 松 鼠 鱼
川菜—巴蜀美味
鲁川苏粤浙 闽湘 徽京沪
技法:炒
滑 爆 煸 溜 炝 炸 煮 烫 糁 煎 蒙 贴 酿 卷 蒸 烧 焖 炖 摊 煨 烩 淖 烤 烘 粘 汆 糟 醉 冲 拌 卤 熏 腌 腊 冻 酱
口味:清鲜纯浓 麻辣辛香 一菜一格 百菜百味
菜品:宫保鸡丁 麻婆豆腐 鱼香鱼丝 灯影牛肉 干煸牛肉 虫草鸭子 家常海参 干烧岩鱼 水煮肉片
图案型菜肴
(4)雕塑型 即将雕塑艺术引入热菜的制作, 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烹调造 型。
雕塑型
以上三类食品,体现了中国菜点的不同加工方法、口 味和造型要求,细分而有千菜千点,粗分而得三种品类。
三、五道程序
这里讲的程序,是指中国宴席中的上菜的一般程 式。它在宴席菜点品尝与审美中犹如华美的乐章,具 有时空节奏韵律之美。常见的上菜程式有以下五道程 序。
——
江苏菜:清炖狮子头
相传此菜始于隋代。隋炀帝杨广到扬州观琼花后,对 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流连忘 返,便吩咐御厨按扬州四景制菜。经御厨努力,做出了 “金钱虾饼”、“松鼠鳜鱼”、“象牙鸡条”和“葵花 献肉”四道佳肴,隋炀帝品尝后赞不绝口,以后传遍江 南。到了唐代,郇国公设宴,厨师参照“葵花献肉”的 制法,将肉圆子做成葵花状,形如雄狮之头,郇国公便 称此菜为“狮子头”。后成为著名的淮扬风味名菜。
第二、四季有别。


第三、讲究美感。
第四、注重情趣。 第五、食医结合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概括表现为:

两大观念 三大原则 四大习俗


五大特点
十美风格
1、重视饮食 民以食为天 《尚书》提出治国之“八政”,亦以“食”为 先。 2、注重科学饮食 寓医于食,药借食力,食助药威。 医学界提出“病从口入” 。 营养成分合理搭配、平衡饮食。
川菜——发源于巴、蜀二地。其特点是重油重味,以麻辣见长。川菜讲
究调料,且善于翻新。一块豆腐在四川厨师手中可做出十几种味。川菜素 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誉。
川菜:宫保鸡丁
历史悠久的四川名菜,为清代光绪年间四川总督 丁宝桢府中首创。据说丁宝桢是贵州平远人,清咸 丰年进士,讲究烹调,任山东巡抚时,曾雇用名厨 数十人为家厨,请客时常有“炒鸡丁”一菜。后调 任四川总督,命家厨用辣子与鸡肉同炒,鲜香味美, 备受欢迎。丁宝桢曾被清朝封为“宫保”,因而此 菜被命名为“宫保鸡丁”。该菜现已风靡全国及海 外。
菜品:糖醋鲤鱼 锅溻豆腐 九转大肠 葱爆海参 清蒸加吉鱼 烤大虾 奶汤鲫鱼等



是山东济南的传统名菜。济南 北临黄河,故烹饪所采用的鲤 鱼就是黄河鲤鱼。此鱼生长在 黄河深水处,头尾金黄,全身 鳞亮,肉质肥嫩,是宴会上的 佳品。 厨师在制作时,先将鱼身割上 刀纹,外裹芡糊,下油炸后, 头尾翘起,再用著名的洛口老 醋加糖制成糖醋汁,浇在鱼身 上。此菜香味扑鼻,外脆里嫩, 且带点酸,不久便成为名菜馆 中的一道佳肴。 “糖醋黄河鲤鱼”以济南汇泉 楼所制的最为著名。该店厨师 将黄河鲤鱼养在水池里,让顾 客当场挑选,并活杀制成菜肴 上席,所以颇得食客青睐,闻 名遐迩。
2、味的丰富性 3、品味标准 ( 重本味;适口为珍)
佛 闻 弃 禅 跳 墙 来
佛跳墙
坛 启 荤 香 飘 四 邻
1、中国菜点形美的实质——以造型艺术为食用服务 2、食品造型艺术的原则——简易、美观、大方和因材制 宜 3、中国菜点造型的主要形式 (1)随意式 (2)整齐式 (3)图案式 (4)点缀装饰式 (5)象形式
导言
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饮食男女 “人之大欲存焉”。
“民以食为天”。 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 中华饮食文化,一枝独秀,曾博得“食在中国”的美誉。 “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 今尚为文化各国所不及。” _____ 孙中山先生
“吃”对我们的文化心理结构有深刻影响,存在于潜意识之中。这点从我们 的日常语言和词汇构成都可以看出。
2、冷菜(凉菜) 冷菜的构思要求较高,因它是形成意境、 意趣美的一个关键。一般来讲,其构思可 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参考: (1)筵席的性质、规模与标准 (2)宴席的时间、地点 (3)与宴者的身份
3、热菜 就造型而言,热菜的处理方 法主要有四种: (1)自然型 如整鸡、整鸭、整猪(小乳 猪)等,形态要力求生动自 然。 (2)分解型 即将原料切成块、片、丁、 丝等形状。盛放时选择合适 餐具,装盘不可过满\过浅。 (3)图案型 即将原料加工后,在餐具中 摆成某种图案。
如见面打招呼是:“你吃过饭没有?”
骂人是“你这个饭桶!”
赞扬什么东西则说:“脍炙人口”,
得意满足是“吃香的喝辣的”, 无趣之事形容为“味同嚼辣”, 生活艰辛是“酸甜苦辣”。
饮食文化在中国具有如下特殊的功用。
一是社交功用。 二是亲和功用。 三是宣传功用。 四是养生功用。
饮食文化乃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A.物质层次,包括饮食结构和饮食器具; B.行为层次,包括烹饪技艺、器具制作工艺、食物 保藏运输方法等; C.精神层次,包括饮食观念、饮食习俗以及蕴含其 中的人文心理、民族特征等文化内涵。
1、第一道程序——品尝冷菜 2、第二道程序——品尝热炒 3、第三道程序——品尝烧菜 4、第四道程序——品尝主菜
5、第五道程序——品尝甜菜、清汤、果点。
由于地方习俗、地理环境等差异,在漫长的传统饮食文化 发展中形成了人们所公认的四大菜系: 粤菜、川菜、鲁菜、苏菜(淮扬菜)。 它是按地理划分的中国菜点的风味流派。 近年还有八大菜系(川、鲁、苏、粤、浙、闽、湘、徽)、十 大菜系,十二大菜系等分法。
糖醋黄河鲤鱼
闽菜——以海鲜著称,善制药膳。讲究味道醇厚。福建地方菜。 湘菜——湖南地方菜,以辣椒和熏腊食品为主流。与川菜之麻辣 不同的是只辣不麻,口味浓厚刺激。湘人还多嗜苦,如苦瓜等。 皖菜---安徽地方菜。多用沙锅烧炖食品,微火慢制,选料多肉、 鱼,喜生蒜、香菜配肉,油重,咸中带辣。熏、腌、腊制食品也 是其特色。 除八大菜系外,鄂、陕、豫、晋诸省的烹饪也多有特色。
川菜
(一)发展历史 西汉两晋初具轮廓,明清之际形成稳定味型特色。 (二)做法及特点 由成都(上河帮)、重庆(下河帮)、自贡(小河帮)为主 取料广泛,技法中以小炒、小煎、小烧、小焊、干烧、干煸见长, 味型丰富,辣、鱼香、怪味等擅长 (三)代表菜品 百菜百味,以宫保鸡丁、麻婆豆腐(麻婆为创制人)、鱼香肉丝、 水煮肉片、怪味鸡块、干烧岩鱼、干煸牛肉丝。
第二节 中国饮食文化审美的构成要素分析

中国饮食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色、香、味、 形、质、意六个基本方面,这六个方面付诸人的各 部分感官,并构成了中国菜点品尝与审美的全方位 和多角度。
一般认为对菜点色彩美的品评可以从三个方 面进行: 第一、发挥本色 第二、重在组合 第三、妙在点睛
1、味在饮食审美中的核心地位
川菜:宫保鸡丁
基本做法是:将鸡脯肉拍松,剞上十字花纹,再切成 细丁,加盐、酱油,用湿淀粉上浆后滑油;再将炒锅烧 热,放人花椒油,干红辣椒稍炒,加入少许清汤,烹人 绍酒、白糖、醋、酱油、味精后再勾芡,倒入鸡丁、去 皮熟花生米,翻锅装盘即成。 此菜的特点鲜香细嫩、辣而爽口、口味甜酸。
川菜:麻婆豆腐
四川著名的特色菜。相传清代同治年间,四川成都万 福桥有一陈兴盛饭铺,主厨掌灶的是店主之妻陈刘氏, 她常爱用嫩豆腐、牛肉末加上辣椒面、花椒面、豆瓣酱 等调料烧制豆腐菜,菜做好后麻、辣、鲜、香、酥、嫩、 烫,备受欢迎。因她脸上微麻,故人称此菜为“麻婆豆 腐”。100多年来,各地川菜馆及海外华侨开设的中餐 馆都经营此菜;在日本还把其制成罐头食品,销往世界 各地。
“吃”是旅游的六大要素(游、购、娱、吃、 住、行)之一。


不少游客把品尝异地风俗饮食作为重要的旅游动机,饮 食往往可以成为一个地方文化的窗口。作为旅游工作者应 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有所了解。 如桂林米粉、武汉热干面

中国饮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 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和特点。
第一、风味多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江苏菜:清炖狮子头
基本做法是:将猪五花肉斩细,用料酒、盐、 葱姜汁、干淀粉、虾子拌均匀,做成大肉圆, 粘上蟹粉,上笼蒸熟,再将砂锅用熟肉皮垫底, 放人肉圆、菜心及汤汁人火炖入味,食时连砂 锅上桌。 此菜的特点蟹粉鲜香、肥嫩不腻、口味鲜美。
清炖狮子头
鲁菜—菜系之首
鲁 川苏粤浙
闽 湘徽京沪
选料:明虾 海螺 鲍鱼 蛎黄 海带等海鲜 技法:爆 炒 扒 烧 蒸 口味:浓少清多 醇厚不腻 鲜 香 脆 嫩
1、以谷物为主 2、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 3、讲究五味调和 (酸、辣、苦、甜、咸) 4、三餐制为主(早、中、晚)
1、味 2、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