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法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取与讨论

合集下载

国际法法律知识案例(3篇)

国际法法律知识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南海争端是指我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地区的领土、海洋权益等方面的争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洋权益意识的增强,南海争端日益凸显。

我国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存在较大分歧。

为了解决南海争端,各方纷纷寻求国际法的适用,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案例概述本案涉及我国与菲律宾在南海有关领土和海洋权益的争议。

2016年7月12日,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对本案作出最终裁决,认定我国对南海九段线内的历史性权利不构成有效的主权依据,同时否定了我国对南沙群岛及相关海域的海洋权益主张。

我国政府对此裁决表示坚决反对,认为该裁决违反了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规定。

三、案例中涉及的国际法法律知识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是国际海洋法的基本法律文件,于1982年通过,1994年正式生效。

我国是《公约》的缔约国之一,承担了相应的国际义务。

(1)领海与毗连区根据《公约》第3条,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不得超过12海里。

毗连区是指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沿海国对其具有特定权利,包括海关、财政、卫生和移民等方面的管制权。

(2)专属经济区根据《公约》第57条,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沿海国对其具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包括对自然资源、航行、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等活动的管辖权。

专属经济区的宽度不得超过200海里。

(3)大陆架根据《公约》第76条,大陆架是指沿海国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及其上覆水域。

沿海国对大陆架享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2. 国际法院规约国际法院规约是国际法院(又称海牙国际法庭)的基本法律文件,于1945年6月26日通过,1948年生效。

我国是国际法院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1)国际法院的管辖权根据国际法院规约,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分为两类:一是对人管辖权,即对国家或国际组织的管辖权;二是对事管辖权,即对国际争端的管辖权。

论国际法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取与讨论

论国际法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取与讨论
方, 被认 为是代 表未 来教育方 向的一种 成功教育方 法。另
国际法课程教师在教学 的过 程 中, 通过运用 与其要讲 授的 国际法教学 内容有关 的 国际热 点 问题或 国际司 法机 构或
国际仲裁机构做 出的某个特 定判 决 、 裁定 或法律 咨询意见 等来促使学生积极 、 主动学 习国际法知识 的一种 教学途径 或方法。可见 , 国际法案 例教 学法具 有这 么 两个 特点 : 一
心 的“ ” 这种教 学主导 身份 的倒 换 , 教 , 在很 大程度 上需 要
学生 的积极配合 , 整个案例 的全程分 析和讨论 都离不开 学
生 的 主动 参 与 。
引入我国。由于我国高校传统 课堂教学 法的特 点是 , 主要 依赖老师知识的渊博的传授 , 而学 生只是一 味地被 动地予 以接受 , 案 例教 学法 是 对传 统 灌输 式课 堂教 学法 的颠 而
杂, 因此, 对于 国际法案例教学 中案例的选取与讨论 是两个 非常重 要的问题 , 而这直接关 系到 国际法课堂案例教 学的成败。
关键词 : 国际法教学 ; 国际法案例教学法 ; 案例 的选取 中图分类号 : 6 2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6 4— 84 2 1 )5— 14— 3 17 5 8 (0 2 0 0 2 0
外一种说法认为 , 案例教学法 起源 于 12 90年代 , 由美 国哈 佛商学 院( a a uiesSho) H r r B s s c o1 所倡 导 , vd n 当时是采 取一
种很独特 的案例型式 的教 学 , 这些案例都 是来 自于商业管
是广泛参 与性 , 这种教学法需 要教师 和学生 的全 体参与 才 能完成 , 以往的传统教学模 式主要是 由教 师一 人唱主 角 而

国际法法律知识案例(3篇)

国际法法律知识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南海争端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国与周边国家如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在南海的主权及海洋权益方面存在争议。

这些争议涉及到历史性权利、地理边界、海洋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

在国际法框架下,如何解决这些争端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二、案情简介本案涉及我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主权及海洋权益争端。

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国际仲裁,要求解决双方在南海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

我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认为菲律宾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法,损害了我国的主权及海洋权益。

三、法律分析1. 国际法原则在本案中,以下国际法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主权原则:国家对其领土和领海拥有主权,其他国家不得侵犯。

- 平等互利原则: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应当平等相待,实现互利共赢。

- 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国家在解决争端时应当遵守和平原则,避免使用武力。

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是解决海洋争端的重要法律依据。

本案中,菲律宾依据该公约提起仲裁,我国政府则认为该公约不适用于本案。

- 领土争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家对其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拥有主权。

本案中,我国对南海的部分岛礁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菲律宾的仲裁请求违反了这一原则。

- 海洋边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家在划定海洋边界时应当遵循公平原则。

本案中,菲律宾提出的海洋边界划分方案不符合公平原则,损害了我国的主权及海洋权益。

3. 历史性权利我国对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包括历史性所有权、历史性管辖权和历史性利用权。

菲律宾的仲裁请求未充分考虑我国的历史性权利,损害了我国的合法权益。

四、判决结果由于我国政府坚决反对菲律宾的仲裁请求,本案未能在国际仲裁庭得到解决。

我国政府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五、案例分析本案体现了国际法在解决国家间争端中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对本案的几点分析:1. 国际法的作用:国际法为解决国家间争端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原则指导。

关于《国际法》教材与推广案例教学法之管见

关于《国际法》教材与推广案例教学法之管见

关于《国际法》教材与推广案例教学法之管见摘要:加入WTO后,我国高校法学教育挑战大于机遇,国际法教学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便是其一。

《国际法》教材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教学手段与方式的逻辑合理性在实行跨越式改革,开放教学中有待商榷之处。

在教材体系的创新与教学改革的深化方面,宜整合和推广教材与案例教学法。

关键词:国际法;案例教学;络教学法北京法学教材编辑部早期出版的《国际法》统编教材,由王雪崖教授主编,参编阵容强,选材内容多,体系架构大,涉及林林总总的问题,行文40余万字。

一般教学进程对它多按时空条件灵活处理。

多年来,不少院校也有各自出书,更新教材、创意教学、功在先行。

但是,各教材的体系、架构等理论与教法实践方面,包括王著1993年版,仍然超越不多。

先从统编《国际法》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稳定性谈起,这个三原则,是该书编者立下的游戏规则。

然而,该书各章的表现,却不尽人意,不少论述观点与材料相脱离,推理与论据匹配不足、体例与系统不够合拍等等。

现在提出我们粗浅的看法,谨供大家批评、指正!一、教材的科学性与系统性理论体系是教材科学性和系统性检测的指标之一,也是释放、演绎教材和规范体例的核心及其材料结构的合理度。

作为国际法与国际法学教材的内核、虽然两者各有其联结外国法的界面,但是案例教学法,都可以作为它们的操作系统而切入。

从不同具体的要求及不同的培训目标看,一般区分为外事工作者与国际法学者两块,从而分别实施主导两种不同教材的教学模式。

单就教材编辑而论,其教材体例定位,就各有其重点,并加以细化,提高科学性和系统性。

外事工作者重在国际政经关系篇章,涉及外国法与国际法平台;法学者重在理论及未来法部分以及实体法;而司法官、仲裁员则重在程序法,如国际争端解决。

当然,提升科学性、系统性,总不外乎理论实践的统一、不同时期各大学派的论述以及当今教学应运而生的络教学法手段。

然而《统编教材》体系颇似克隆外交学院讲义或吉林大学讲义。

国际法律案例评析(3篇)

国际法律案例评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国际法律案例评析是研究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途径。

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可以揭示国际法的原则、规则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挑战。

本文以南海仲裁案为例,对其背景、争议焦点、裁决结果以及影响进行评析,旨在探讨国际法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适用与局限性。

二、案例背景南海仲裁案是指2013年1月,菲律宾单方面就南海问题向联合国海洋事务和海洋法法庭提起的诉讼。

该案主要涉及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领土和海洋权益方面的争议。

争议焦点包括:菲律宾声称的中国“九段线”是否合法、菲律宾与中国在黄岩岛的主权争议、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海洋划界问题上的权益争议等。

三、争议焦点1. “九段线”的合法性:菲律宾认为中国的“九段线”侵犯了其领土和海洋权益,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的相关规定。

中国则认为“九段线”是基于历史和地理事实形成的,具有合法性。

2. 黄岩岛主权争议:菲律宾主张黄岩岛属于其领土,而中国则认为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3. 南海海洋划界问题:菲律宾要求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与中国进行南海海洋划界。

四、裁决结果2016年7月12日,联合国海洋事务和海洋法法庭作出裁决,认定“九段线”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并判定黄岩岛属于菲律宾领土。

然而,裁决并未解决南海海洋划界问题。

五、评析1. 国际法适用问题:南海仲裁案体现了国际法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裁决结果也暴露出国际法在适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例如,对于“九段线”的合法性,裁决依据的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但该公约并未明确规定“历史性权利”的概念,导致裁决结果存在争议。

2. 政治因素影响:南海仲裁案中,菲律宾单方面提起诉讼,且在裁决过程中,菲律宾政府受到美国等外部势力的支持。

这表明政治因素在国际争端的解决中具有重要影响。

3.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南海仲裁案的裁决结果表明,现有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存在局限性。

国际法律典型案例分析(3篇)

国际法律典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巴以冲突(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是当今世界最具争议和敏感性的地区冲突之一。

自20世纪以来,巴以冲突不断升级,给中东地区乃至全球带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本文将以巴以冲突中的国际法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一个典型案例,探讨国际法在解决地区冲突中的作用。

二、案例背景2008年12月,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发动了“铸铁穹顶”行动,以打击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激进组织。

此次行动造成大量巴勒斯坦平民伤亡,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联合国安理会对此进行了讨论,并发表了一系列决议,要求以色列停止对平民的攻击。

三、国际法问题分析1. 国际人道法问题(1)战争法:根据《日内瓦公约》和《日内瓦公约附加议定书》,交战国在战争中应遵守战争法的规定,尊重和保护平民。

然而,以色列在“铸铁穹顶”行动中对平民的攻击违反了战争法的规定。

(2)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根据《日内瓦公约》和《日内瓦公约附加议定书》,交战国应尊重和保护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人员及其活动。

然而,以色列在行动中袭击了联合国学校和其他人道主义设施,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规定。

2. 国际人权法问题(1)禁止酷刑:根据《禁止酷刑公约》,任何国家不得对个人实施酷刑或准许酷刑。

有报道指出,以色列在行动中使用了酷刑手段对待被俘的巴勒斯坦人。

(2)公正审判:根据《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每个人都有权接受公正审判。

然而,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的审判过程中,常常受到不公正对待。

3. 国际法实施与执行问题(1)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要求以色列停止对平民的攻击。

然而,以色列并未完全执行这些决议。

(2)国际刑事法院:国际刑事法院对以色列在行动中的战争罪行进行了调查,但由于种种原因,调查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案例分析结论巴以冲突中的“铸铁穹顶”行动案例,充分暴露了国际法在解决地区冲突中的困境。

一方面,国际法在规范战争行为、保护平民、保障人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国际法在实施与执行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法教学中的运用——国际法院有关民族自决权的案例评析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法教学中的运用——国际法院有关民族自决权的案例评析
下 发 展 的 图景 。
资料者” , 是国 际法 的辅助 渊源 之一 。判 例 中针 对 当事 国 请求解决的特定问题的判词虽然 “ 除对 当事 国及本 案外无 拘束力” , 但是其 中某些法律原则 原理 方面 的判 断 , 往 往仍
可能被援引… 。而 国际 法院在 其 6 O多年 的历 史 问 , 已经 做出 了近百个 判例 , 其 中蕴 藏着 丰 富的 国际法 资 源 、 极大 地发展 了国际法 的理论 和实践 。 国际法院对 民族 自决 权 问题 极为关 注 , 它是在非 殖 民
9 3

有关 民族 自决权 的案例 述评
院 自己所言 , 该 意见 的做 出是 基于 实践 和现实 的 目的 , 即 名 义上是为 了让联大处于更加有利 的地位 , 并就 “ 西撒” 非 殖 民化 问题 的后续工 作制定政 策。在国际法 院看 来 , 民族 自决权构成对先 前所提 出问题 的基本假 设。 ⑧它进 一步 指
V0 I .5 No . 8
Au g.2 0 1 3
案 例 教 学 法 在 国 际 法 教 学 中 的 运 用
国际法院有关 民族 自决权 的案例评析
王 孔 祥
( 东南大学 法学院 , 江苏 南京 2 1 1 1 8 9)

要: 案例教学在 国际法 的课 堂教 学中具有 重要 的作用。 它可以结合 国际 法的历史 与现实 、 理论 与实践 , 对于教 学
主体从 案例 中发现问题 、 获取知识都有着 重大 的意义。民族 自决权 是一个 充满争 议 的国际法 问题 , 它主要适用 干 2 0世纪 6 0年代联合 国倡 导的“ 非殖 民化” 的历史时期; 具体分 为外部 自决权和 内部 自决权。在广 大殖 民地 和被压 迫 民族 、 被 占领

国际法律案例评析(3篇)

国际法律案例评析(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法律案件日益增多,涉及国际航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多个领域。

本文以“马航MH370失踪案”为例,对国际法律案例进行评析,旨在探讨国际法律在解决此类重大事件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二、案例背景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从吉隆坡飞往北京,机上共有239人。

然而,航班起飞约40分钟后,与地面失去联系。

经过长时间搜救,MH370航班最终被证实坠毁在南印度洋。

该事件震惊全球,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航空安全的广泛关注。

三、案例分析1. 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角色MH370失踪案发生后,国际民航组织迅速介入,协调各国政府和航空公司进行搜救工作。

ICAO作为国际航空领域的权威机构,负责制定国际航空安全标准、规定和程序。

在MH370事件中,ICAO发挥了以下作用:(1)协调各国政府和航空公司开展搜救工作,确保搜救行动的顺利进行;(2)评估航空安全状况,提出改进措施,提高航空安全水平;(3)制定国际航空安全规定,规范航空公司和各国政府的行为。

2.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作用作为全球航空运输业的代表,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在MH370事件中发挥了以下作用:(1)呼吁各国政府加强航空安全监管,确保航空安全;(2)协助航空公司应对MH370事件带来的影响,如航班延误、乘客安置等;(3)推动航空业改革,提高航空安全水平。

3. 国际航空法在MH370事件中的作用MH370事件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需要依据国际航空法进行处理。

以下为国际航空法在MH370事件中的作用:(1)责任归属: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航空公司对乘客和货物的安全负有责任。

MH370事件中,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作为承运人,需承担相应责任;(2)搜救行动: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各国政府有义务参与搜救行动。

在MH370事件中,各国政府积极参与搜救,体现了国际航空法的约束力;(3)信息共享: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各国政府应共享航空安全信息。

论《国际经济法》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

论《国际经济法》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
从 意见 对立 中 寻 求 矛 盾 , 矛 盾 中 寻 找 新 的意 见 , 在 在 归纳 的 基 础 上 , 成 对 真 理 的 表 述 。 在 法 学 教 育 中 , 形
第 二 , 学 模 式 上 , 教 师 为 主 导 、 学 生 为 主 教 以 以 体 。 在 上 课 之 前 , 生 必 须 认 真 钻 研 老 师 发 的 案 例 汇 学
( ) 例 教 学法 的含 义 一 案 具 体 而言 , 例 教 学 法 是 指 以案 例 为 教 学 平 台 , 案
用 法律 事件 提供 的虚拟 环 境进 行 情 景 教学 , 过 案 例 通
将 所 描 述 的 法 律 事 件 情 景 带 入 课 堂 , 学 生 通 过 自 己 让
和 学 生 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平 等 , 同讨 论 学 术 上 的 问 题 和 法 律 上 的 共
论《 国际经济 法》 学 中的案例教 学法 教
李 勋
5 86 ) 100 ( 深圳大学 法学 院, 广东 深圳 摘
要 : 对于其他传 统学科 ,国际经济法》 相 《 的教 学授课难 度更 大。教 师应 当注意采用科 学 的教 学方法 , 尤其 是
案例教 学法来提 高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改进 教学效果。教 师应 当精心 挑选 案例 , 点把握课 堂教 学环 节, 导学 生撰 写 重 指
作 为 研 究 国 际 经 济 交 往 中 的 法 律 问 题 及 其 发 展 规律 的科 学 , 际经 济法 是 ・ 门具 有 综 合 性 、 叉 性 、 国 交 边缘 性特 点 的新兴 学 科 , 发展 变 化 快 、 系庞 大 、 其 体 内 容繁 多 , 生 常望 而 生畏 。另一 方 面 , 传统 学 科 , 学 与 如

国际法相关案例分析与讨论

国际法相关案例分析与讨论

涉及的法律问题
人权保护原则
根据国际人权法,人人享有生命 、自由、财产等基本权利,国家 有义务保护这些权利不受侵犯。
国家的责任
国家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项 目时,应尊重和保护公民的人权, 确保拆迁等行为不会对公民的基本 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救济措施
对于受到人权侵犯的公民,国家应 提供有效的救济措施,包括恢复原 状、赔偿损失等。
结果
A国和B国的领土争端得到了和平解决,两国关系逐渐恢复正 常。该案例展示了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性,也 体现了国际法在处理国家间领土争端中的作用。
04 案例二:外交保护与领事 保护
案例背景及事实
案例概述
某国公民在外国遭受不法侵害,其本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或领事途径为其提供保 护。
的分析和讨论,应能 提炼出对国际法实践和理论研究 具有启示意义的观点和建议,为 国际法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国际法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国际法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关系的复杂化,国际法呈现 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如国际法的碎片化、国际法的司法 化、国际法的私法化等。
国际法面临的挑战
06 案例四:国际人权法实践
案例背景及事实
01
02
案例名称:某国侵犯人 权事件
发生时间:XXXX年
03
地点:某国
04
05
涉及方:某国政府、被 侵犯人权者、国际人权 组织
事实概述:某国政府在 进行一项基础设施建设 过程中,强制拆迁了大 量居民的住房,且未给 予充分补偿和安置。此 举导致大量居民流离失 所,生活陷入困境,严 重侵犯了他们的人权。
国际法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国际法的执行问题、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问题、国际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 题等。

国际法学期末案例探讨

国际法学期末案例探讨

国际法学期末案例探讨在国际法的学习中,案例探讨是深入理解和应用国际法规则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实践,以及其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有关领土争端的案例。

假设存在两个国家 A 和 B,它们对于一块位于两国边境的土地归属存在争议。

A 国主张基于历史上的占领和使用,这块土地应归其所有;B 国则依据现代的国际法原则,如领土取得的合法方式,认为该土地应归属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法中的领土取得原则就成为了关键。

传统的领土取得方式包括先占、时效、添附、割让和征服等。

然而,现代国际法对于这些方式的适用有了更严格的限制和要求。

先占必须是对无主地的有效占领,并且这种占领要有明确的意图和实际的控制。

时效则要求对争议领土的占有必须是和平的、不间断的。

添附必须是自然的或者是人为的合法行为所导致的领土增加。

割让和征服在现代国际法中,除非是基于自愿和平等的原则,否则一般不被认可。

对于 A 国所主张的历史上的占领和使用,需要仔细审查其是否符合上述国际法原则。

如果仅仅是短暂的或者间歇性的占领,可能不足以支持其主张。

而 B 国依据现代国际法原则提出的主张,也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其对该土地的合法控制和管理。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个涉及海洋权益的案例。

假设 C 国和 D 国对于一片海域的管辖权和资源开发权存在争议。

C 国依据其大陆架的自然延伸,主张对该海域拥有更广泛的管辖权;D 国则依据其在该海域的经济活动和历史捕鱼权,认为自己应当享有更多的权益。

在海洋法领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重要的国际法依据。

根据该公约,沿海国的海洋权益包括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

大陆架的划界需要考虑自然延伸、地质和地貌特征等因素。

但同时,沿海国在行使其海洋权益时,也应当尊重其他国家的合法权益,例如公海自由和国际航道的通行权。

对于 C 国的主张,需要通过科学的地质勘探和测量来证明其大陆架的自然延伸。

国际私法与国际公法的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国际私法与国际公法的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案

02
分析涉及不同国家法律体系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探讨合理的解
决方案和途径。
推动国际法律合作与发展
03
通过案例研究,促进国际间的法律合作与交流,推动国际法律
秩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案例选择与范围
涉及不同法域的案例
选择涉及不同国家、地区或法域的案例,以展现国际私法与国际 公法在跨国法律事务中的应用。
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案例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
除了传统的诉讼和仲裁方式外,未来将有更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涌现,如调解、协商 等,为跨国法律纠纷的解决提供更多选择。
应对策略建议
加强国际法律规则的研究与制定
各国应加强对国际法律规则的研究与制定,推动完善国际 法律体系,为国际私法和国际公法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法 律依据。
加强跨国法律合作与协调
选取在国际私法与国际公法领域具有代表性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案 例,以便更好地说明相关问题和挑战。
涵盖不同领域的案例
选择涉及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人权等不同领域的案例,以全面 展示国际私法与国际公法在各个领域的适用和作用。
02
CATALOGUE
国际私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跨国婚姻家庭纠纷
案例描述
一对跨国夫妻因为家庭纠纷,涉及不 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和管辖权问题。
国际私法与国际 公法的案例分析 与解决方案
目录
• 引言 • 国际私法案例分析 • 国际公法案例分析 • 解决方案探讨与实践 • 挑战与前景展望
01
CATALOGUE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深入了解国际私法与国际公法
01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国际私法与国际公法原则、规则和制度
的理解和掌握。
探讨法律冲突与解决方案

国际法律典型案例分析(3篇)

国际法律典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国际法律典型案例分析是研究国际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剖析,可以揭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规则以及适用方法。

南海仲裁案作为近年来国际法领域的一个重要案例,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对该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法律问题和国际法适用。

二、案例背景南海仲裁案源于2013年菲律宾政府对中国在南海的主张提出领土主权争议。

2016年7月12日,国际海洋法法庭(以下简称“法庭”)就菲律宾诉中国案作出最终裁决,认定中国在南海的“九段线”没有法律效力,并要求中国停止在南海的岛礁建设活动。

该裁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三、案件争议焦点1. 领土主权争议:菲律宾主张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而中国认为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2. 领海划界:菲律宾认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应划归菲律宾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

3. 南海诸岛的无主地性质:菲律宾主张南海诸岛是无主地,因此可以主张主权。

四、法庭裁决1. 领土主权争议:法庭认为南海诸岛的无主地性质已不存在,且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历史性权利,但未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2. 领海划界:法庭认为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应划归菲律宾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但未明确划界范围。

3. 南海诸岛的无主地性质:法庭认为南海诸岛的无主地性质已不存在,但未明确承认菲律宾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五、案例分析1. 国际法适用:南海仲裁案涉及多个国际法问题,包括领土主权、领海划界、海洋划界等。

法庭在裁决中主要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进行判断,体现了国际法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重要作用。

2. 领土主权争议:南海仲裁案反映了国际法在处理领土主权争议时的困境。

一方面,国际法承认国家领土主权的不可侵犯性;另一方面,国际法又强调国家领土主权的界限需要通过协商解决。

南海仲裁案中,法庭未能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体现了国际法在处理领土主权争议时的复杂性。

案例教学中案例选取与方法问题的探讨——兼谈法学基础课案例教学的应用

案例教学中案例选取与方法问题的探讨——兼谈法学基础课案例教学的应用

的学科性 、 目的性 、 实性和真 实可靠性等特点 , 学中案例教学功能的实现依赖 于高质量 的案例 , 的选 现 在教 案蜘
取 显得 尤 为重 要 。 目前较 为 可取 的 案 例教 学 方 法有 案 例 设疑 法 、 例 比较 法 、 例 讨 论 法 和模 拟 法 庭 法 等 。 因 案 案
案例教 学是一 种特 定 的教学方 法 ,它是 教 师根 据教 学 目的 的需要 , 用案例 来组 织学 生进行 学 习 、 采 研究 、 锻炼 能力 的方法 。案 例教学 自从 2 0世纪 初期
结合 。近年来 , 校大学 生违 法犯 罪 时有发 生 , 呈 在 并 现 出低龄 化 、 高智 能化等 特点 , 由此 构 成 比较 严重 的 社 会 问题 。 这与 少数 大学生 法 律意识 淡薄 , 缺乏运 用
14 2
维普资讯
同学分工协作 , 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 ) 四 有助于发展 学生的综合分析 能力。每个案 例都有核心部分和枝节部分。学生要排除枝节部分 的干扰 , 重点把握案例的核心部分 , 这就需要综合运 用理论知识来分析案例 中的观点 ,也需要从案例的 线索中引申下去 , 同时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案例材料 , 独立思考 , 调动 自己的学识和才智 , 对案例进行深人 细致的分析 , 出判断 , 作 发现和解决 问题 , 创造性地 评 述案 例所 反 映的现 象 , 独立 地 发表 自己的见 解 。
二、 案例 教 学 中案例 的选 取 教学 方 法 的改革 势在 必行 ,在众 多 的教 学 方法
行为 的危 害性和违 法性 ,往 往能震 动 学生 的 内心情
感。 通过分析案例 , 让学生懂得法律不仅惩治违法犯
罪, 而且保 护人 民 , 而热爱 法律 , 从 自觉 学法 、 法和 守

案例在国际法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在国际法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在国际法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在国际法教学中,实证研究一直是国际法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也是国际法学科的可提升环节及创新环节。

案例教学法为国际法学科的研究和创新开辟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为国际法学的研究提供了实践指导。

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与密切,国际法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实现需要更多的人才研究这一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案例教学有助于实证研究的发展,促进和提升中国国际法学科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另外,案例在国际法学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知识接受水平有显著影响,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法知识,提升学习兴趣,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这一领域。

关键词案例国际法学案例教学法国际法学科课程是法学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学习具有自身特色。

国际法学科理论和原则发端于国外,其理论与实践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我国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推动着国际法学在国内的广泛传播。

研究国际法,坚持服务于国家外交外事大局,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推动国际法学术服务国家战略。

当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广泛接受,国际交流合作增多,国际法学科的实务经验和案例越来越多,我国国际法学教学也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一、案例教学法在19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确立了“判例教学法”,以判例汇编为基础,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这种判例汇编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它们说明了英美法系的法律原则、规则和概念的含义,以及它们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以及相应的法律问题解决方案。

这是基于英美法系判例法特点提出的适合于法律教育职业化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研究法学理论的教学方法。

有的称之为案件事例法,英文中称之为cae-baedteaching,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复杂的真实的案例,进行判断、分析、思考提升专业技能。

案例教学法不仅仅需要对一个案例进行事实分析和法律分析,作为教学环节,案例的作用不是为了解决个案,它是-座桥梁,使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其背后的原因、背景,使学生理论通过案例与实践相融合,融汇贯通,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法律教学案例的选择(3篇)

法律教学案例的选择(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教学案例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法律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案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案例选择的原则、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法学教育提供参考。

二、案例选择的原则1.代表性原则案例选择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当前法律实践中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以及普遍性问题。

代表性案例有助于学生了解法律制度、法律实践以及法律发展的趋势。

2.实用性原则案例选择应具有实用性,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实用性案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法律职业打下基础。

3.典型性原则案例选择应具有典型性,能够展示法律适用的过程和结果。

典型性案例有助于学生了解法律适用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4.新颖性原则案例选择应具有新颖性,能够反映法律实践中的新问题、新现象。

新颖性案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5.客观性原则案例选择应具有客观性,避免因主观因素影响案例的适用性。

客观性案例有助于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法律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判断能力。

三、案例选择的方法1.文献检索法通过查阅法律文献、期刊、案例汇编等资料,了解法律实践中的典型案例。

文献检索法有助于发现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提高案例选择的准确性。

2.实践调研法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了解法律实践中的典型案例。

实践调研法有助于发现具有实用性的案例,提高案例选择的针对性。

3.专家推荐法邀请法律专家、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士推荐典型案例。

专家推荐法有助于发现具有典型性和新颖性的案例,提高案例选择的权威性。

4.网络资源法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法律实践中的典型案例。

网络资源法有助于发现具有广泛性和时效性的案例,提高案例选择的便捷性。

四、案例选择的注意事项1.注意案例的适用范围案例选择时应注意案例的适用范围,确保案例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避免选择过于狭窄或过于宽泛的案例,影响教学效果。

法律教学案例选择方法(3篇)

法律教学案例选择方法(3篇)

第1篇摘要:法律教学案例是法律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法律教学案例选择的方法,包括案例的选取标准、案例的类型、案例的来源以及案例选择的原则,以期为法律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引言法律教学案例选择是法律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优秀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法律教学案例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法律教学案例选择方法进行探讨。

二、案例的选取标准1. 案例的真实性法律教学案例的真实性是选择案例的首要标准。

真实的案例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同时,真实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案例的代表性法律教学案例的代表性是指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具有普遍性,能够反映某一法律领域的特点和规律。

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 案例的典型性法律教学案例的典型性是指案例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和争议性。

典型案例能够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

4. 案例的多样性法律教学案例的多样性是指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领域、法律问题、法律关系等方面的丰富性。

多样化的案例能够拓宽学生的法律视野,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5. 案例的难度适中法律教学案例的难度适中是指案例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匹配。

过难或过易的案例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案例的类型1. 刑事案例刑事案例主要涉及刑法领域,包括故意杀人、抢劫、盗窃等犯罪行为。

刑事案例有助于学生了解刑法的基本原理和犯罪构成要件。

2. 民事案例民事案例主要涉及民法领域,包括合同、侵权、婚姻家庭等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案例有助于学生掌握民法的基本原理和民事权利义务。

3. 行政案例行政案例主要涉及行政法领域,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法律关系。

国际法律案例分析模板(3篇)

国际法律案例分析模板(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一)基本案情概述简要介绍案例涉及的国家、当事人、争议焦点、争议性质等基本信息。

(二)案件背景介绍详细阐述案件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国际条约和惯例。

二、争议焦点明确指出案件中的核心争议点,例如:1. 国际法适用问题2. 纠纷解决机制的选择3. 责任归属与赔偿问题4. 国际组织的作用与限制三、法律分析(一)国际法基本原则1. 国家主权原则2. 平等互利原则3. 尊重国际义务原则4. 国际法效力原则(二)相关国际条约与惯例1. 分析案件涉及的国际条约,如《联合国宪章》、《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等。

2. 引用相关国际惯例,如国际惯例规则、国际习惯等。

(三)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1. 分析国内法与国际法在案件中的适用情况。

2. 探讨国内法与国际法在案件中的冲突与协调。

四、案例分析(一)争议焦点分析1. 针对争议焦点,从国际法角度进行分析,阐述各方立场。

2. 结合案例事实,对争议焦点进行深入剖析。

(二)责任归属与赔偿问题1. 分析各方在案件中的责任,包括直接责任、间接责任等。

2. 探讨赔偿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赔偿范围、赔偿金额等。

(三)纠纷解决机制的选择1. 分析适用的国际纠纷解决机制,如仲裁、诉讼等。

2. 评估不同解决机制的优势与劣势,为当事人提供参考。

五、结论(一)案件结论总结案件的主要争议点、法律依据和判决结果。

(二)启示与建议1. 针对案件涉及的国际法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

2. 分析案件对国际法发展的影响,以及对我国国际法实践的意义。

六、案例分析报告(一)案例分析报告结构1. 案例背景2. 争议焦点3. 法律分析4. 案例分析5. 结论6. 启示与建议(二)案例分析报告内容1. 简要介绍案例背景,包括案件涉及的国家、当事人、争议焦点等。

2. 分析争议焦点,从国际法角度进行阐述。

3. 针对争议焦点,进行法律分析,包括国际法基本原则、相关国际条约与惯例等。

4. 结合案例事实,对争议焦点进行深入剖析。

国际法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探析

国际法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探析

国际法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探析摘要:为了提升国际法的教学水平,在课堂上引入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各个国际法教学机构的共识,但对于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尚未形成整体的清晰认识。

通过阐述案例教学法在讲授国际法原理,分析、解决国际法问题和提高学生能力四个方面的重要性,希望能够为国际法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国际法;案例教学法;重要性一、运用案例教学法,讲授国际法的基本原理1.国际法基本原理教学的现状分析当前国内法学教育以传统教材授课为主。

由于国际法内容繁多、远离日常生活,在大多数的授课过程中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手段。

尤其是在讲授国际法基本原理时,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将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内容平面地展示给学生,即便是层次分明、体系明确,但并不有利于学生对于国际法的深入理解与体会,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是事倍功半的,降低了国际法的教学水平。

2.运用案例教学法讲授国际法原理的必要性不管是传统的教材授课教学法还是案例教学法,国际法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国际法的相关概念、原则和规则。

区分传统教材授课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优劣需要从学生学习效率、学习效果以及学习兴趣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以具体案例作为国际法教学的切入点,通过案例教学法分析国际法原理,为学生呈现一部生动而精彩的国际法“教材”,形成关于国际法原理直接而感性的认识,从而达到更好掌握课堂内容的目的。

以自保权为例。

国际法上的自保权是国家为保护自身生存和安全而采取措施的权利,包括防御权和自卫权。

如果单纯地采用教材授课教学法,那么学生只能从概念上简单地了解自保权,对于自保权的实际操作和实践中面临的问题知之甚少。

如果通过国际法案例教学法,选取国际法上自保权的经典案例“加洛林号案”,通过案例分析来把握自保权的真实含义,在国际法的教学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讲授国际法相关原理时,相对于传统的教材授课法显得更加灵活和深入,在授课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来说都是一种较为优秀的教学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国际法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取与讨论摘要:案例教学法是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的一种教学方法,后来被广泛运用到高校法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

近年来,我国高校法学专业国际法课程教学中也兴起了这种独特的教学法。

然而,国际法的案例涉及的案情和法律问题非常复杂,因此,对于国际法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与讨论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这直接关系到国际法课堂案例教学的成败。

关键词:国际法教学;国际法案例教学法;案例的选取对于案例教学((case-based teaching)的渊源,目前,一般认为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案例教学法又称为“苏格拉底式教学法”(Socratic method),这种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ngdell)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无论哪种说法,可以确定的问题是,案例教学法确实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法开始从海外引入我国。

由于我国高校传统课堂教学法的特点是,主要依赖老师知识的渊博的传授,而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地予以接受,而案例教学法是对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法的颠覆,因为案例教学法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正是考虑到这种教学法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在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本科课堂教学的环节中,也兴起了一股案例教学法的热潮,国际法课程也不例外。

一国际法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所谓案例,一般认为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个特定事件或场景的记录或描述。

而法学案例则是指,在法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援引某些与法学课程某个知识点有关的司法判例而进行辅助教学的案件。

而国际法案例教学法是指国际法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运用与其要讲授的国际法教学内容有关的国际热点问题或国际司法机构或国际仲裁机构做出的某个特定判决、裁定或法律咨询意见等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国际法知识的一种教学途径或方法。

可见,国际法案例教学法具有这么两个特点:一是广泛参与性,这种教学法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全体参与才能完成,而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由教师一人唱主角完成的;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而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这种教学主导身份的倒换,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整个案例的全程分析和讨论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

二国际法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取国际法案例的选取必须要严格遵循国际法教材中每一个章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要求来具体实施。

在这里,笔者以本人主编的《简明国际法实用教程》第十四章(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既是国际法上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国际法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因此,学好本章对于学生更为深刻和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国际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对本章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对于有关案例的选取问题就显得相当重要。

有学者认为,案例的选取标准主要应依据其本身的特点来决定,主要包括重大标准、目标标准、普遍标准、现实标准、热点标准等[1]。

不过,就国际法来说,笔者以为,教师在初选与本章有关的教学案例时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有关案例的选取必须能充分反应本章学习的重点内容。

以国际法上国际争端的解决为例,一般来说,国际争端可以分为法律性质的争端(可裁判的争端)和政治性质的争端(不可裁判的争端)。

法律性质的争端是指基于国际法的任何问题所产生的争端,或以国际法为根据产生的争端,如因对国际条约的解释的不同而产生的争端。

政治性质的争端是指国家因政治观点的分歧或政治利益的冲突而产生的争端。

……当然,也有一些争端具有法律和政治的混合性质,或法律性质的争端掺杂有政治因素[2]。

而兼具有法律性质和政治性质的国际争端解决应该是本章学习的重点,因为这类性质的争端的解决既可采用政治的方法,也可采用法律的方法,即争端当事方既可通过谈判的方式自身来解决,也可通过国际法院第三方的介入判决来解决。

二是有选取的有关国际法教学案例最好不要选择成案。

一般认为,基于国际法上有关争端所涉问题的复杂性、政治性和国家利益的多重纠葛性,许多国际争端当事国一般都不愿意将彼此之间存在的既定争端提交到国际法院等司法机构去裁决,因此,从数量上来说,国际法的案例相对于国内其它部门法学的案例非常稀少,成案就更少。

而国际法的成案,即国际法院等国际司法机构已经判决的案件,无论是基本案情,还是该案件所涉及到的国际法问题都非常复杂。

有的国际法院已经判决的案件,从内容上看,光案情或事实问题短则几十页的篇幅,长则达上百页,讨论起来费时费力,也为国际法计划教学课时数所不允许,而且,学生一般对铁板钉钉的案例并不是很感兴趣。

三是有关国际法教学案例在选取时尽量遵循时效性原则,即最好是选取最近、最新发生的有关国际争端方面的案例。

因为,前面一点已经提到,国际法的案例一般都是比较久远的案例,而且,也缺乏一定的实效性。

因此,国际法案例的这种特点决定了教师在选取有关案例时最好不要选择成案,而要选择新近的案例,或最新产生的国际热点纠纷或争端。

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国际法上的领土”这一章节时,如果要运用案例教学法,就面临一个如何选取有关最佳案例的问题。

因为国际法上的国际争端大部分都是基于领土纷争而起,因此,有关领土主权争议或划界争议方面的国际法案例非常多,如国际法院等国际司法机构或仲裁机构在这方面比较富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有帕尔马斯岛屿仲裁案、西撒哈拉案、隆端寺案、东格陵兰法律地位案等,但这些案例都比较久远,学生对此兴趣度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经历认为,最好选取国际法教学时当年度的案例比较合适。

如我国的东海划界问题、南沙群岛争端解决问题、日俄北方四岛争议问题等就都是非常合适的国际法新近案例,这些问题关涉到国际法上领土主权问题、国际海洋法问题、国际争端解决制度等,学生普遍反映比较感兴趣,通过对这些案例的选取与后续讨论,从而一般能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另外,在国际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案例选取的有关程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具体可参见下图(1)。

由上图可知,国际法案例的选取也并不是一个由教师自身简单说了就算的问题,具体操作时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首先,如上所述,对于国际法的某个问题方面的案例,从数量上来看,往往不止一个,这就需要教师在选取案例时首先要依据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从案例库中至少选取两个与要讲授章节密切相关的国际法案例1和国际案例3,这个步骤应该说是教师对国际法案例的初选。

其次,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必须将初选的案例在课堂上提交给学生进行再次筛选,由学生将选择的案例反馈给教师,以最终确定下堂课进行案例课堂讨论的特定案例。

通过这种对案例的选取,使得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了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来,为后续课堂对该案例的讨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创造了积极、友好和轻松的互动氛围。

三国际法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讨论当教师将国际法案例选取后,接下来就是有关国际法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问题,这是整个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

国际法案例的课堂讨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它需要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关涉的国际法知识问题,所以,它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组织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笔者以为,一次成功的国际法案例课堂讨论需要经过这么几个环节:即从学生对于所确定案例案情的事先熟悉和了解到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小组内部讨论,再到各个学习小组之间相互进行辩论式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课堂讨论的总结,可参见下(图2)。

通过上述图示,笔者以为,教师在组织国际法案例课堂讨论还需要注意以下这么几点:首先,对于案情熟悉阶段,教师最好在上堂课就先行布置好,将有关案例的案情资料的具体出处告诉学生,这个可以使国际法院的官方网站上所公布的案例,也可以是某类国际法案例教程,学生通过对有关案例案情资料的查找来预先感知案件的初始原貌。

其次,教师在将全班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进行小组讨论,一般按组分为3-5人,讨论之前首先必须让学生分工明确,对于案件争端当事国的主要诉求及国际法依据以及对于所选取案例当中法院所做出的判决书中所认定的事实问题是否清楚、适用的国际法律问题是否正确、所做出的最终判决是否得当等问题进行分工,责任到人,然后就国际法院对于该案件的判决结论进行小组内部辩论。

其次,在每两个小组相互之间进行交叉辩论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每个小组派出1到2位代表就国际法院对于该案所做出的判决结果进行辩论,然后,将各个分小组的辩论性意见反馈给教师,再由教师对于学习小组中针锋相对的两种不同观点组织进行最后的总辩论。

最后,当学习小组之间的总辩论结束后,教师必须对整个课堂的案例谈论进行总结和点评,并查找出有关讨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学生是否抓住了涉及到本案的关键性问题,分析方法是否得当,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可行等,以便下次进行课堂案例讨论时进行改进,并积极引导学生对于该案件中所关涉的国际法律问题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四结论综上所述,国际法的课堂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国际法案例教学法确实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国际法,从而能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具体的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国际法案例教学是一个比较系统和复杂的教学过程,它的成功实施取决于多方面的系统支持,这不但需要各种教学资源的充分投入,包括国际法教学计划时数的允许,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支持,模拟法庭场地的提供等,同时也更离不开教师的事先策划、精心指导和课堂组织,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配合等。

另外,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从国际法案例教学的环节来看,国际法教师必须深切认识到,其中国际法案例的恰当选取和课堂讨论环节是最为重要的。

只有这样这一点,国际法的案例教学才会得以成功开展和实施。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国际法案例教学法也存在自身的缺陷,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案例教学法偏窄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像律师那样思考,因此,其侧重于法律逻辑推理的技巧,而不是实在的法律知识[3]。

这也是我们在以后的国际法教学中应该认识到地方。

参考文献:[1]杨小军.如何选择合适的法学案例[DB/OL].[2]李伯军.简明国际法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祝磊.法学案例教学法的历史演变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8(3):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