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超发43万亿人民币引发通胀 推动农产品上涨

合集下载

中国央行超发货币总额43万亿?一场混淆常识概念的胡言

中国央行超发货币总额43万亿?一场混淆常识概念的胡言

货币老虎怎样进笼货币老虎怎样进笼
喂肉喂肉
利率就是老虎的食物。加息就相当于加大食物供应量,存款利率提高后,等于银行给笼子里多扔了一块肉,老虎进笼子的意愿增强。贷款利率提高后,等于想把老虎带出笼子的人要增加食物供应,增加养虎开支,所以带走老虎的意愿减弱。利率就是老虎的食物。加息就相当于加大食物供应量,存款利率提高后,等于银行给笼子里多扔了一块肉,老虎进笼子的意愿增强。贷款利率提高后,等于想把老虎带出笼子的人要增加食物供应,增加养虎开支,所以带走老虎的意愿减弱。
捉放虎捉放虎
放虎的压力太大放虎的压力太大
抛开央行凭空发钱的情况不说,单说不停的有人拿来金子,就得不停的发纸币。货币老虎就会越放越多,但其实这不可怕,因为金子原来也是一种货币,也是老虎,所以相当于放出纸币老虎,收回金币老虎,老虎没有多。抛开央行凭空发钱的情况不说,单说不停的有人拿来金子,就得不停的发纸币。货币老虎就会越放越多,但其实这不可怕,因为金子原来也是一种货币,也是老虎,所以相当于放出纸币老虎,收回金币老虎,老虎没有多。
通过大面积的信息轰炸,普通人也知道通胀是因为“货币超发”了,但货币是怎样超发的,恐怕不仅一般网友答不上来,就连一些专业的财经媒体都可能迷糊。最近到处转发的“央行超发43万亿货币加剧通胀”就是一例。通过大面积的信息轰炸,普通人也知道通胀是因为“货币超发”了,但货币是怎样超发的,恐怕不仅一般网友答不上来,就连一些专业的财经媒体都可能迷糊。最近到处转发的“央行超发43万亿货币加剧通胀”就是一例。
对应现实,就是加息增加存款意愿,降低贷款意愿,从而使银行中的钱多了,外面的钱少了。如果商业银行嫌养虎开支太大,还可以把老虎借给央行,这就叫超额存款准备金。对应现实,就是加息增加存款意愿,降低贷款意愿,从而使银行中的钱多了,外面的钱少了。如果商业银行嫌养虎开支太大,还可以把老虎借给央行,这就叫超额存款准备金。

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危害\原因及对策的实证分析

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危害\原因及对策的实证分析

我国目前通货膨胀危害\原因及对策的实证分析[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速成长阶段,因此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较为复杂。

充分认识影响通货膨胀因素,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较好地规避通货膨胀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实证一、我国产生通货膨胀的危害1.造成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通货膨胀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货币的购买力下降,造成百姓的财富严重缩水,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可将百姓辛苦的劳动积累一洗而空。

如以津巴布韦在08年的通货膨胀为例,其通胀率达100500%,人们一拿到钱就要赶快去买东西,否则晚一点金钱就会贬值。

疯狂增长的物价造成央行发行的货币面值以“亿”作为单位来计量,所以那里的亿万富翁生活也很艰难。

2.物价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持续上涨,尤其是PPI不断上升,造成企业的成本压力增加,一些中小型企业甚至不堪重负而面临倒闭。

我国由于物价上升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挤压下,很多沿海的中小型企业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

3.银行存款负利率扩大随着物价的上涨,银行存款的负利率也会不断扩大,老百姓对通胀的预期会趋向一致,存在银行中的存款就会有所动摇,一旦银行中的巨额资金被撬动,必然会造成后果严重的流动性资金泛滥,造成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1.流动性过剩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按照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通货膨胀是由于流通中货币供应量远远大于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实际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性原因。

现阶段物价水平的快速上升是由于流动性过多造成,而我国流动性过剩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外汇占款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特别是近十年以来我国的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投放人民币。

这样一来在外汇管制条件下,贸易顺差带来的净利润变成了人民币发行量的增加。

央行为了稳定币值同时在公开市场上发行票据进行对冲,希望通过这种办法对冲掉经济体系中增加的货币量。

货币是否超发

货币是否超发



较。

批判4:各国融资机构差异。(中国是以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为主, 目前占比在80%左右)
二、货币是内生还是外生的?

货币是否超发,需要分析货币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如果货币是内
生的,那么货币量的多与少,都是有经济体所决定的,而不币供给量并不能由央行完全确定,而是由货币当
生变化;存在价格和流通速度的调整机制,虽然可以通过观察价格
和流通速度考察货币供应量存量意义上的多了还是少了,但不能说 是“超”了还是“不足”

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所,这一暂栖所在实体经济还可以寻找另一栖 息地栖息下来,成为“林中的鸟”,也就是说流通的货币这一“在
飞的鸟”却可以通过“林中的鸟”的数目而保持与实体经济相适应
入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进入流通使用,国家为了外资换汇要投入大量的资
金,需要国家用本国货币购买外汇,因此增加了“货币供给”,从而形成了 外汇占款。

图:2000-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总额 单位:以美元
我国对货币的投放主要通过三个渠道:财政支出与透支、公开 市场操作、外汇占款。2002年外汇占款已占当年货币总投放额 的一半以上,成为央行对市场投放基础货币的最主要渠道。
适量论


钮文新表示 央行一直以GDP增幅加CPI涨幅再加2%至 3%这个公式来确定M2的需求量,这是比较 科学的一种方式。 今年中央对GDP增长预算为7.5%左右,CPI 涨幅预算为3.5%左右,于是央行将今年的 M2增速确定为13%(7.5%加3.5%再加2%) 是符合中国经济情况的。
主要观点——以经济需求为主

中国M2/GDP创新高:危险信号
“M2/GDP”通常被用来度量一国的货币超发程度,一般而言,该比值越 大,货币超发越严重。中国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也创下 1.88倍的历史新高。

通货膨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通货膨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通货膨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通货膨胀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货膨胀对各行业都会产生影响,其中农业生产也不例外。

本文将就通货膨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其原因及对策。

一、通货膨胀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从而使得农产品的价格上涨。

农业生产与大宗商品市场紧密相连,农产品的价格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通货膨胀使得生产成本上升,农民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来获得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种子等。

这些成本的上涨直接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上升,进而影响到农民的收入。

二、通货膨胀对农业投资的影响通货膨胀会削弱人们对农业投资的信心,从而导致农业投资的减少。

由于农民面临着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很多人会将资金转移到其他领域或将资金存留下来以应对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

这就导致农业投资的减少,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通货膨胀对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通货膨胀对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着推进作用。

通货膨胀使得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的收入增加,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通过增加投入和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这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

四、应对通货膨胀的农业生产策略针对通货膨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者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缓解其影响:1.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加工和深加工农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率,以弥补成本上升带来的困境。

2. 推广农业科技: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减少生产成本。

3. 投资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引导农业生产向科技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4. 加强市场调节: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减少不正当竞争和投机行为,保障农产品的合理价格。

5. 政府支持政策:政府可以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支持农业生产的政策,如减税、补贴、贷款优惠等,以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稳定农业生产。

通货膨胀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分析

通货膨胀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分析

通货膨胀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分析通货膨胀是指一种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会对各个行业和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农产品市场也不例外。

本文将对通货膨胀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应对措施。

一、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从而使得农产品的价格上涨。

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包括土地、种子、农药、肥料、人工等因素,这些成本的增加会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价格。

另外,通货膨胀还会推高能源和运输成本,进一步增加农产品的价格。

二、农民收入农产品价格上涨虽然会带来一定的收入增加,但农民的收入实际上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因为他们往往会面临更高的生产成本。

在有限的土地和生产资源下,通货膨胀对农民的收入增长并不会超过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

三、需求减少通货膨胀导致人们购买力下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可能减少。

当价格上涨过快时,一些消费者可能会转向购买替代品或减少消费,这对农产品市场将带来负面影响。

尤其是对于一些价格敏感的农产品,如粮食和蔬菜等。

四、投资导向在通货膨胀环境下,投资者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农产品市场,以获取对冲通胀的效应。

特别是投资对冲基金和机构投资者,他们会将资金流向农产品期货市场或相关金融衍生品市场,这可能会导致农产品期货价格的短期波动。

五、进口与出口通货膨胀公开市场货币贬值,进口农产品的价格将相对增加。

在通货膨胀时期,一些国家可能会限制农产品出口,以避免国内物价继续上涨。

这可能会导致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关系出现变化,进而影响市场价格。

应对通货膨胀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政府和相关利益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监管,控制货币供应量,以避免通胀过度加剧。

政府应密切关注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及时采取调控措施,以确保市场的稳定。

其次,加强农业产业链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能力。

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较高,能够提高农户的收益,降低对市场价格波动的敏感性。

另外,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布和交流,提高市场透明度。

通货膨胀化肥酒海运涨价

通货膨胀化肥酒海运涨价

通货膨胀化肥酒海运涨价!猪肉飙升至20年最高 6股或受益最大 10-11-02全球食品齐涨价肉价涨到了20年来最高值近一段时刻以来,绿豆、大蒜、苹果,各类食品价格飞涨的消息不绝于耳。

事实上,涨价不仅发生在中国,全球差不多食物都在涨价。

澳大利亚的《悉尼先驱晨报》近期报道称,极端天气以及市场投机力量阻碍了全球差不多食品的价格,以色列的西红柿、韩国的大白菜,中国的大蒜以及巴基斯坦的面包价格,都已达到了史上最高。

依照路透集团旗下的杰富瑞金融公司的数据显示,仅最近短短几周内,全球肉价涨到了20年来的最高值。

同时,食用油价格上涨近20%、食糖上涨55%。

这些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也直截了当导致了下游产业链的价格上涨,面包、蛋糕、巧克力、饼干价格纷纷上涨,有的企业采取不涨价但减量的做法来减少成本。

世界银行日前表示,肉、糖、大米、小麦等世界要紧食品价格波动估量将连续5年。

英国《卫报》以《物价涨到顶,可预见全球性粮食危机》为题的报道中引用世行的话说,现在粮价、菜价还不是最高的,以后两年内将达到最高点,现在就可预见到全球性粮食危机。

肯尼亚、乌干达、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巴西和菲律宾等国政府都已发出警告:估量明年将显现极端天气,而且交易商进行投机,明年有可能显现粮食短缺。

设在伦敦的世界进展运动组织警告说,对冲基金、退休基金和投资银行进行的粮食投机有可能推动粮价进一步上涨。

(重庆晚报)得利斯_:主攻冷却肉和冷冻肉关注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具有区域性强的特点。

本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大都集中在猪肉产量较大的区域。

有关数据显示,1-5月全国累计增速为39.3%,其中山东增速44.7%,四川增速30.2%,河南增速17.4%。

作为今年1月份登陆A股市场的公司,得利斯地处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进展最为快速的山东。

目前,公司拥有年屠宰100万头生猪,及年产8万吨冷却肉及冷冻肉、近3万吨低温肉制品的生产能力,冷却肉及冷冻肉的产品品种多达100余种,并研制开发出火腿类和香肠类共100多种低温肉制品,产品直供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及部分重点国家部委。

货币政策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通货膨胀
l9 9 2至 19 9 3年 , 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 , 国家对过去发放票证 、 限额 供应的商品的限制全 面开放 , 即允许其 以溢价 形式 , 根据市场供求关 系
自由定价 。 同时 , 在计划经济 时期 由国家统一定价 和指导价格的商 品, 大
部分都根据成本和市场需求形势重新制定了价格。为了弥补差价 , 高 提 职1 价格补贴标准以及再度提升T资 , 二 企业争上项 目, 外出投资, 动用有
涨 的总体幅度为 23 其中原材料 、 _ %。 燃料 、 动力购进价格上涨 48 固定 . %。
资、 收缩银根 、 控制物价等一 系列措施 , 通货膨胀得到控制。
二 、9 6 18 1 8 — 9 8年 的第 二 次 通 胀
18 9 6年后 , 国家进行政策调 整 , 开放 商品价格并推行工 资改革 , 但
期 效果 。 因此 , 于 我 国政 府 而 言 , 该 建 立 合 理适 当 的政 策 披 露 渠 道 , 对 应
胀” 93 , 。19 年 国内的通货膨胀牢为 1. 通货膨胀高峰在 19 年 , 3 %, 2 94 当
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 2 . 1 %,物价上涨率分别为 1.%、1 %、48 7 32 2 . 12%。 7
的货币政策趋 近于单一规则的货 币政策 ; 当信 息披 露太小时 , 即政策非
得不靠 “ 角债” 来维持局面。 与 同时 , 此 嗣内货 币供应量增幅均达 3 % 5
以上 , 直接 导致当期和 稍后时期物价 水平的普遍上 涨 , 引发 了“ 通货膨
埘称性 过大 , 大众财货币政策的反廊会迟钝 , 而达不到货币政策的预 进
贷规模 。 另一方面 , 地方政府大举规划开发区进行开发 , 并利用信贷大规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第七章
货币供给
《货币银行学》课程组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主讲教师:范立夫(博士、教授)
第七章
货币供给概述
货币供给
二阶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实现机制 存款创造过程分析 货币供给理论模型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
中美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与退出比较
货币供给概述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主体向社会公众供给货币的 经济行为。 货币供给量
D56.2 5
42.1625
第三家银行
B=C+R=C+Rr+Re
=5+3.75+…+10+7.5+…+10+7.5+…
=5+3.75+…#43;…
=5+3.75+…+10×1/(0.1+0.1+0.05)+…
=20+40+40=100 D=100+75+56.25+…=100(1+0.75+0.752+…) =100×(1/(1-0.75)=100×1/(0.1+0.1+0.05) =400=B×1/(rr+re+h)
影响或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因素
准备金 基础货币B
流通中现金 存款准备金 货币乘数M 比率R/D 现金比率C/D
法定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率
基础货币的结构变动分析
一般而言,基础货币投放数量的增加会 带来货币供应量的数倍扩张。 一般而言,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成正 比,因此,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必 然增加。 上述结论是否正确?试给出你的分析。 事物的数量方面与质量方面:基础货 币的规模与结构。

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分析

论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分析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普遍持续上涨的积极现象。

近两年我国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多,了解使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可以有效缓解通胀压力和治理通货膨胀。

首先,就我国目前的通胀而言,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国内方面1.货币超发从通胀的定义出发(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不难得出,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

2008年,为应对美国引起的金融危机,我国央行超发了43万亿的货币。

这大大的超出了实体经济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M2(广义货币)的发行量约为实体经济的需要的货币量的2倍。

而且,2011年央行的货币增幅依然维持在16%左右。

由此可以断言,通胀会成为我国最近一段时间内经济面的一种常态。

2.成本推进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教授统计,2003―2008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量以每年13.6%的速度减少,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变化,劳动力收入水平也必然发生变化。

据统计,农民工实际工资每年增长率达10.2%。

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全国范围内的民工荒就是劳动力供给出现短缺的表现,劳动力短缺导致工资开始上涨。

工资上涨之后,劳动力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成本也提高了,产品价格的提高随即传递到CPI上。

(二)国际方面全球四大央行(美联储、日本央行、英国央行、欧洲央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充裕。

美国走出金融危机靠的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应对泡沫崩溃用的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对付强震用的依然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宗商品是用美元来计价的,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大宗商品的价格不断上升,最明显的例子是石油。

原油价格的上涨与CPI之间有明确的正相关关系,而原油价格上升已经推动全球相关产品价格上升,如日化品等相关原材料价格大幅跳升,从去年底至今上升50%左右。

全球粮食价格飙升:根源、影响及对策

全球粮食价格飙升:根源、影响及对策

全球粮食价格飙升根源、影响及对策引言饥饿是粮食的最佳佐料。

——苏格拉底多年以来,我们一直认为粮食危机已经远离了全球大多数国家,它仅仅继续困扰着一部分最不发达国家。

然而自2006年以来的全球粮食价格飙升证明我们错了。

各种基础粮食产品的价格急剧上升,这恶化了全球最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状况,可能将更多的人口拖入贫困,同时激化了社会矛盾。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指出,当前的粮食价格危机不仅意味着七年的全球减贫运动成果毁于一旦,[1]而且可能将低收入国家中新的1亿人拖入贫困。

[2]2008年初至今,已经有37个国家因为粮价上涨导致食品短缺而发生骚乱,海地的总统因此下台。

[3]相对于石油价格危机而言,粮食价格危机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更加息息相关,有着更加深远的社会政治经济含义。

何况,目前全球经济同时面临着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的双重冲击。

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发达国家央行普遍实施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基准利率长期保持在历史低位。

而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则依靠商品和石油出口积累起大量的外汇储备,为国际金融市场提供了充足资金,将全球长期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此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以及发展中国家,在21世纪初期都经历了较快的经济增长。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推动以及各国旺盛总需求的拉动下,全球初级产品价格开始进入上升周期。

如图1所示,从2003年起,国际原油和金属价格开始加速上升。

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指数上涨了327%,国际金属价格指数上涨了227%。

[4]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滞后于国际原油价格和金属价格,前者从2006年初进入快速上升阶段。

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国际粮食价格指数上涨了77%。

虽然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不如原油价格和金属价格,但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

图1 全球初级产品价格指数飙升从四种最重要的粮食产品来看(见图2),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大米价格上涨了193%,玉米价格上涨了180%,大豆价格上涨了158%,小麦价格上涨了109%。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稳定物价打赢通胀保卫战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稳定物价打赢通胀保卫战

申论范文:稳定物价打赢通胀保卫战时下,“油你涨、蒜你狠、豆你玩、棉花掌、苹什么”等新词汇,已成为了人们调侃物价上涨的代名词。

从2010年7月份以来,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需需品价格上涨较快,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

尤其是10月份,全国物价上涨创下25个月来新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类价格迅猛增长,无疑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

造成这次物价上涨过快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可归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国际社会的影响。

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急剧上涨,尤其是石油、棉花、糖涨得很厉害。

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热钱炒作的因素不可忽视;另一方面就是自然灾害多发。

受国内外干旱等灾害影响,粮食减产导致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

另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增加。

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宏观调控压力也在加大。

为了不让百姓一天天成为“菜奴”,控制物价涨幅实为需要之举。

实现全年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需须要付出更大努力。

首先,发展生产,保证供给。

充足的货品供给是抑制通胀的根本举措。

我国的恩格尔系数还比较高,食品安全保证了,衣食住行的基本问题保证了,那么通货膨胀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因此,应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的供应,夯实应对通货膨胀的基础。

其次,通过物资调配、进出口等调节手段来保障供应。

需要时发改委应通过大宗物资调配、进出口配额管制等手段,保证国内物资正常供应,价格相对稳定。

通过宏观调控,调整供需关系,平抑物价,保持物价水平稳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点更为重要,也是考验政府能力的重要指标。

再次,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进行炒作。

一方面严打恶意囤积变相涨价,严查恶性炒作,大力保障供应,重提“菜篮子”和“米袋子”工程。

另一方面,保持天然气价格稳定,取消一批不合理收费,降低收费标准,增加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产量,确保敞开供应,完善农产品绿色通道,实行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价格优惠。

农产品涨价不会引发全面通胀

农产品涨价不会引发全面通胀
告说 , 受需 求增长迅速 、 气候 变化 、 生物燃料 推广以及投机 因素
报告强调 , 生物燃料需求迅速增加也是农产 品价格快 速上
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2 0 2 0 0 0~ 07年全球 乙醇产量增长 了 2倍 , 到 2 1 其产 量还会再翻 1 , 07年 番 生物柴油的产量 1 年 内也将 0
给 自足 , 这样 有利于改 善世界粮食 的安全 状况 , 增加世界 粮食
贸易 中的稳定 因素。
保 障谷 物安 全方 面 , 国的政 策是 非常有 效的。中 国的粮 我
食 已连续 4年增 产 , 这是对世 界粮食稳 定的一个大的贡献。 同
中 国历来强调要保持 比较高 的谷物 自给率 , 为什么 ?中国
维普资讯
KjSiag科 技 市 场 e hh i cn
新农村裔嚼 进 务遁 健 商瀛
NCMOF OM。 0V C C 6 N 耋办 串肇太民
来 _=筇植物 油价 格可髓 ± 5o% ll l |
联合 国粮农组织 同经济合 作与发展 组织联 合发表展 望报
目前农产 品价格上涨会不会引发全面的通货膨胀?国务院 发展研究 中心农 村经 济研究部部 长韩俊说 , 今为止 , 迄 还没 有
看 到一项研究可 以证 明, 国过去 3次通货膨胀高峰 的根源 是 中
的是玉米 , 现在经济学家很难对玉米做判断 。如果 中国放开对
玉米加 工业 的限制 , 中国有能力进 口 1 0 ~20 0千万千克 的 0 5 0
食危机影响 的居 民的购买力。 联合 国粮农组织 总干事雅 克 ・ 迪乌夫 呼吁国际社 会共同采
价格将高 于过去 1 的平均水平 ,其 中大米和食糖将涨价约 0年
1%, 0 小麦涨价约 2 %, 0 植物油则有可能上涨 5 %。 0

农产品高位运行不会引发全面通胀

农产品高位运行不会引发全面通胀
说。 内外 结合 的综 合 因素推 动农 产 晶价格
上涨
总量 供给 在增 加 , 为什 么农 产品 价格 会 涨 ?
按照 经济 学理 论 , 供给 增加 , 价格 应 该不 会
上涨 , 什么这 次 大幅 上涨 ? 次农 产 品价 为 这 格持 续上 涨 , 为什 么上 涨幅 度越 来越 大 ? 在 农产 品 价格 上 涨 的 同时 , 国 的 C I芝 麻 中 P“ 开 花节节 高 ” 不断 地上 升 , 产 品价 格上 涨 农 会 不会 引发 全面 通胀 ? 年来 , 些 问题成 近 这 为经 济 界 、 论界 关注 和 讨论 的热 点话题 。 理 在 3月 2 4目闭 幕 的 中 国发 展高 层 论 坛上, 国内 外专 家就 此专 题分 析认 为 , 内 国
黄季 煜博 士 表示 。
那 么 , 什么原 因引起 物价 上 涨? 季 是 黄 煜认 为 , 中国 的情况 去分 析难 以讲 清 。 用 因
为 物价 不只 是 中国在 上涨 ,比 如 印度 尼西
亚 . 中国涨 得还 要高 。 比
是 什 么 原 因推 动 这 次 农 产 品 价 格 上 涨 ?国家 发改 委宏 观经 济研 究院 副院 长马 晓河 说 : 我认 为 是一种 内外 结合 的综 合 因 “
维普资讯
逾月 遣月
。 从总 量上 看 , 中国 连续 4年粮 食 丰收 , 事 实不 是这 样 。” 认为 , 他 当前 中国经 济 总 的供 求关 系是 供大 于求 ,这 个格 局在 消 费 品市场 没 有改 变 。 只要 我们 从 宏观 经济 的 “ 全局 通盘 考虑 ,农 产品 价格 的 上涨可 以 说 不会 引发 全面 的通 货膨 胀 。” “ 也 不认 为 中 国物 价 上涨 就 是 通 货 我 膨 胀 。 中国 科学 院农业 政 策研 究 中心主 任 ” 黄 季 煜 给 出 了 更 详 细 的统 计 进 行 说 明: 国际 食品 价格 上 涨 的驱动 因 素 中 ,0 3 % 来 自能源 价格 上 涨 ,J 4 %与生 物 能源 有 关 , D 2 %来 自投 机 资金 ,0 0 1%来 自 贸 易壁 垒 等 。 国 内食 品 价 格 上 涨 的驱 动 因 素 中 ,5 6 %来 自国 际市场 传 导 。“ 我们 的分析 表 明 , 国 中 有 23的食物 是 从 国际 进 口的 。”黄 季煜 /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近年来,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一直是经济学和政府关注的热点话题。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价值下降,导致整体价格水平上升的现象。

而物价上涨则是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出现上升趋势。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以及引起这种关系的原因和影响。

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一方面,通货膨胀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人们手中的货币增多,需求上升,商品和服务价格随之上涨。

此时,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表现。

另一方面,物价上涨也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当物价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来保持盈利,从而导致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

这种上涨现象会进一步刺激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 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首要因素是货币供应量增加。

当央行过度发行货币,流通的货币量增加,人们手中的购买力增强,推动了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进而导致物价上涨。

2.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的增加也是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例如,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等都会导致产品价格上升,进而推动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

3.需求和供给:需求和供给的变动也会对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需求大于供给,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就会上涨;反之,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则价格会下降。

因此,需求和供给的失衡会直接影响物价的变动情况。

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对经济和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会降低人们的购买力。

当物价上涨过快时,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减少,生活负担增加,这对普通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其次,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还会影响投资决策。

高通胀率会使资金流向稳定或投资回报率更高的领域,而非生产性行业的投资则可能受到抑制。

此外,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还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加剧贫富差距,影响社会和谐。

针对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通货膨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

通货膨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

通货膨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评估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过多而导致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对各行业产生广泛影响,其中包括农业生产领域。

本文将对通货膨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评估,探讨其可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1.价格波动通货膨胀使得农产品价格出现波动,这对农业生产构成一定影响。

一方面,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会增加种植者的收入,激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另一方面,价格波动也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市场不确定性,农户难以准确预测农产品价格,可能导致供求不平衡和资源配置失调。

2.生产成本上升通货膨胀导致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例如农药、化肥、劳动力等。

这使得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面临着更高的经营风险。

同时,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力成本占比较大,通货膨胀对农民的劳动力成本影响尤为显著。

3.投资不确定性通货膨胀影响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投资不确定性的增加。

通货膨胀使得货币贬值,农民可能会面临投资收益减少的情况。

此外,通货膨胀还会导致资金成本的上升,农民在借贷和融资方面会受到一定影响。

这些因素都会降低农业投资的积极性,影响农业技术创新和产能提升。

4.市场需求变化通货膨胀可能对农产品需求产生一定影响。

在通货膨胀时期,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购买力减弱,市场需求可能减少。

这对农民来说是一种挑战,他们需要调整农产品的种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规模和品种。

5.政策调控面对通货膨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政府会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调控。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粮食补贴和价格稳定措施等来缓解通货膨胀对农业生产的冲击。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以应对通货膨胀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对农业生产有着一定的影响。

价格波动、生产成本上升、投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政策调控等都是农业生产所面临的挑战。

然而,通货膨胀也可能带来机遇,例如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提高农民的收入,并激励他们增加投入。

通货膨胀和日常生活:价格为什么上涨

通货膨胀和日常生活:价格为什么上涨

通货膨胀和日常生活:价格为什么上涨通货膨胀是指一种货币购买力持续下降的现象,通常会导致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受到价格的上涨,无论是食品、衣物、房租还是其他消费品,价格总是在不断地上涨。

那么,价格为什么会上涨呢?通货膨胀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呢?本文将从宏观经济角度和个人消费者角度来探讨通货膨胀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

首先,让我们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对价格上涨的影响。

通货膨胀通常是由货币供应量增加、需求过热、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引起的。

当政府过度发行货币,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多时,每个货币单位的购买力就会下降,从而导致物价上涨。

此外,需求过热也会推动价格上涨,当消费者需求过高,供应商会提高价格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另外,生产成本的上升也是导致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比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都会使生产成本上升,最终转嫁到产品价格上。

在日常生活中,通货膨胀对我们的影响是普遍而直接的。

首先,食品价格的上涨是我们最容易感受到的。

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各种食品的价格也会相应上涨。

特别是在季节性农产品供应不足或者天气灾害等因素影响下,食品价格波动更加剧烈。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购买食品时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日常生活的开销也会增加。

其次,房租和房价的上涨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成本。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导致房租和房价不断攀升,对于租房一族来说,承受的压力也在增加。

此外,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费用也会随着通货膨胀而上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经济压力。

除了直接影响价格上涨外,通货膨胀还会对我们的投资和储蓄产生影响。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货币的购买力不断下降,如果我们的储蓄没有得到有效的保值增值,实际上就相当于在贬值。

因此,为了抵御通货膨胀带来的财务风险,我们需要寻找更好的投资方式,比如购买股票、基金、房地产等资产,以获取更高的回报率,保值增值。

同时,也需要注意选择具有保值功能的金融产品,比如国债、定期存款等,来抵御通货膨胀带来的财务损失。

通货膨胀和日常生活:价格为什么上涨

通货膨胀和日常生活:价格为什么上涨

通货膨胀和日常生活:价格为什么上涨通货膨胀是指一种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受到价格的上涨,无论是食品、衣物、住房还是其他商品和服务,都伴随着不断增长的价格。

那么,为什么价格会上涨呢?本文将从供求关系、成本推动和货币贬值等方面解释价格上涨的原因。

首先,供求关系是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需求超过供应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就会上涨。

这是因为供应商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价格,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例如,当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时,供应商可能会提高价格,以平衡供需关系。

此外,供应商还可能通过减少供应量来推动价格上涨,以增加稀缺性和独特性,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其次,成本推动也是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需要成本,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设备和运输等。

当这些成本上涨时,企业为了保持利润,不得不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

例如,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制造商可能会提高产品价格以弥补成本增加的损失。

同样,当劳动力成本上涨时,服务行业可能会调整价格以保持盈利能力。

此外,货币贬值也会导致价格上涨。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货币的购买力就会下降,导致物价上涨。

这是因为人们持有的货币变得不值钱,他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购买相同数量的商品和服务。

例如,当政府通过印钞等方式增加货币供应量时,货币的价值就会下降,导致价格上涨。

此外,国际贸易也会受到货币贬值的影响,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也会传导到国内市场。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原因,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导致价格上涨。

例如,税收和关税的增加会使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

政府通过增加税收和关税来增加财政收入,但这也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此外,自然灾害、战争和政治不稳定等因素也会导致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因为这些因素会破坏供应链和生产能力,导致供应不足。

总结起来,通货膨胀和价格上涨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供求关系、成本推动和货币贬值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

“三驾马车”对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三驾马车”对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三驾马车”对中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通货膨胀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而中国经济中“三驾马车”——货币供给、物价水平及经济发展状况,对通货膨胀率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首先,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货币供给量的不断增加,会导致总供给量的增加,从而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最终导致通货膨胀的加剧。

近年来,中国央行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息等,导致了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不过,在通货膨胀方面,央行的政策也相对稳健,保持了适度的基础货币供应量,并增加反通胀政策的力度,从而保证了稳定的通货膨胀率。

其次,物价水平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也是很显著的。

物价水平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都会直接影响到通货膨胀率。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进口国之一,因此国际上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相当显著。

特别是在疫情的影响下,我国的商品进口量受到限制,从而导致了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此时央行应及时采取货币政策手段,控制物价水平上涨,从而保证通货膨胀不过度加剧。

最后,经济发展状况也会影响通货膨胀率。

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过热会使社会总需求和物价水平飞涨,导致通货膨胀加剧。

而经济萎缩和下行则会造成社会总需求过低,物价水平下降,引起经济通缩。

因此,经济发展状况对通货膨胀有着间接的影响。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央行也会通过调整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来引导经济发展,从而控制通货膨胀率的稳定。

总体来说,“三驾马车”中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为显著。

央行应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切实控制货币供给总量,稳步控制通货膨胀的发展。

同时,在控制通货膨胀的过程中,还需注重调控物价水平和引导经济发展,从而在稳定物价的同时推动经济的长远发展。

通胀加剧物价上涨压力增大

通胀加剧物价上涨压力增大

通胀加剧物价上涨压力增大通胀,作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物价不断上涨的压力逐渐增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峻挑战。

本文将探讨通胀加剧物价上涨的原因,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通胀加剧物价上涨的原因通胀加剧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货币供应增加:当央行大量发行货币并注入市场时,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

此时,市场上的货币过剩,人们手中的购买力增加,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价格上涨成为必然结果。

2.需求过热引发通货膨胀:当人们的购买力增加,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高涨时,企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会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3.生产成本上升:随着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企业为了保持正常的运营和利润,不得不将成本转嫁到产品价格上,这也是导致通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4.财政政策的不稳定:政府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和通胀控制有着重要作用。

如果财政政策调整不当,或者财政政策的稳定性欠缺,可能会加剧通胀的程度,从而导致物价上涨的压力增大。

二、通胀加剧物价上涨的影响通胀加剧物价上涨不仅对个人,还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个人生活受到冲击:物价上涨会导致人们购买力下降,生活成本增加,个人的消费水平受到冲击。

尤其是低收入群体,他们的生活负担会更加沉重。

2.投资回报率下降: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涨,会削弱货币的购买力,也会降低投资回报率。

投资者的资产也会因为通胀而贬值,对个人财富增长造成阻碍。

3.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通胀加剧物价上涨,会引发社会不满情绪,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价格上涨可能导致民众的抗议和抱怨情绪,进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治理能力造成压力。

4.企业经营困难加大:物价上涨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给企业经营带来困难。

一些小微企业可能因为无法适应高涨的生产成本而倒闭,而大企业也面临着盈利压力。

三、应对通胀加剧物价上涨的策略面对通胀加剧物价上涨的压力,政府和个人都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缓解其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行超发43万亿人民币引发通胀推动农产品上涨
2010年11月02日01:34中国经济周刊
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作出了令外界颇感意外的加息之举。

为什么中国货币政策转向来的那么突然?
近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在上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言:“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央行存在货币超发的问题,特别是2009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采用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我看来,此次央行希望通过加息向市场释放中央决心调控通货膨胀预期的意图,以及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信号。

”吴晓灵说。

有学者评论认为,此次央行加息不仅是“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终结,更是对过去10年,甚至30年过度依靠货币推动经济的一次重要的货币政策转向。

货币超发43万亿元
“央行加息其实来的太晚了,货币超发已经那么严重,早就应该实施收紧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

”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这样告诉记者:“我们看到包括绿豆、姜、蒜、辣椒在内的农副产品轮番上涨其实都是央行货币超发的结果,多余的钱在市场中乱窜,多年累计起来的过量货币已经给中国经济实体带来了巨大的通胀风险。


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我国CPI同比上涨3.6%涨幅创下23个月新高;当月食品价格更是同比涨幅高达8%。

那么,CPI的同比逐步增长是否是由货币超发引起的呢?
“通胀无论何时何地皆为货币现象”——这是货币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的一句经典名言。

按照货币学基本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出1元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货币1元,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

而在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市场化改革等原因,资源商品化过程加剧,广义货币供应量适度高于经济发展GDP增长也是合理的。

但过高的货币供给却极易带来通胀。

通货膨胀与货币超发之间存在的关系也得到众多中国学者的认同。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家周其仁近日即在其博客中警示“货币老虎越养越大”。

据统计,2009年底,我国33.54万亿元的GDP规模,是1978年3645.2亿元GDP规模的92倍。

但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广义货币=流通中现金+银行活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却从1978年的859.45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60.62万亿元,为705倍。

吴晓灵直言:“过去30年,我们是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根据官方数据,2000年,我国GDP总量为8.9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13.5万亿元,是GDP的1.5倍,多出了4.6万亿元,而到了2009年,我国GDP 总量为33.5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为60.6万亿元是GDP的1.8倍,比差多出了27.1万亿元。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之间的比例在进一步加大。

根据央行数据显示,今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了69.64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GDP达26.866万亿元计算,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

央行操作独立性不足?
有学者认为,近年来的货币超发,其最大的诱因,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带给中国的通货紧缩之忧。

2008年12月,时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的经济学家樊纲在上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曾暗示称:“央行掌握货币发行权的时代,要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也并不容易。


这意味着在经济危机之后,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即有通过超量的货币发行来托住经济增长的想法。

由此,200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的“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目标,最终却是以增长27.7%表现出来的,高出10个百分点。

有学者认为,正是央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过去30年(特别是近10年)央行“积极”推动货币超发的情况推向了极致。

吴晓灵在解释原因时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过去那么多年出现货币超发的情况,存在央行调控不到位的问题,一方面央行自身有一个成熟的过程,调控技术逐渐成熟的。

另一方面,我国的央行操作独立性还有待与提高。


但吴晓灵也表示,中国的央行不可能在指定货币政策的时候有独立性。

“中国的央行是内阁成员,在操作上如果有更强的独立性,我认为调控起来可能会更好一些。


虽然吴晓灵认为过去30年相当超量的货币都被新增商品(资源、土地等等)的市场化吸纳,但她仍然无法接受目前央行实行的超高的货币供给是“理所应当”、是“合理”的。

吴晓灵建议,如果中国政府将“十二五”规划期间GDP增速下调到7.5%~8%之间,未来几年的CPI控制目标上调到4%,那么未来几年广义货币增长率应该控制在13%~14%以下来应对流动性泛滥。

从未来两年的央行货币政策来看,逐步收紧货币供应增幅并消化过多货币供应是当务之急。

如何消化超量货币
如何消化超量货币?这是一个极为复杂而难解的问题。

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人民币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形成从跨境贸易结算的结算货币进而成为各国的储备货币,如果这样的话,从长期来看是否就并不需要担心超量人民币的出路问题了呢?
此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曾担心人民币国际化之后会对央行控制国内信贷规模产生影响。

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境外人民币增多的话,对于央行调控广义货币会产生影响,考验央行调控能力。


但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来化解货币超发既不现实也不可行。

吴晓灵向《中国经济周刊》坦言,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要计算货币供应量只能以国内的通货膨胀目标为主,调控该国的货币供应量要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实现。

如果要加入国际流通因素来衡量或调控货币供应量则难以做到。

周其仁则在其博客中坦言,根据中国改革的早年经验——“水多了加面”,比较合理的政策组合似乎应当是:或动员更多的资源进入市场,以消化源源不断超发的货币;或减慢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但必须严格控制货币的超发。

“最糟糕的组合呢?就是既听任货币被动超发,又在市场化改革方面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周其仁写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