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方程-基础解析

合集下载

分式方程及解法

分式方程及解法

15.3分式方程(一)教学设计明德天心中学袁海英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分式方程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的意义.2.通过观察、思考,归纳分式方程的概念.3.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4.了解解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独立探索方程的解法,•经历和体会解分式方程的必要步骤.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思想中的“转化”思想,•认识到能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从而找到解分式方程的途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过程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2.运用“转化”的思想,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从而获得一种成就感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1.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2.明确解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教学难点明确分式方程验根的必须性.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旧知回顾,新知奠基活动1、找出下列各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回忆一下 设计意图:去分母时,学生找不到最简公分母将会成为新授课的障碍,因此,课前先为新授课扫清障碍。

师生行为:教师展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顾,教师展示答案活动2 温故知新:解方程 初一已经学习过解含有分母的整式方程,通过解含有分母的整式方程,渗透对比学习的学法方法,为探究分式方程的解法做铺垫。

师生行为:教师展示问题,让学生一起回答,教师展示过程,师生回顾步骤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活动3想一想,做一做:一般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分式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用引言中的问题来提问,使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一线,体现了本章问题解决的主线之一.师生行为:xx x x x x x x x x x x ------42,4)4(1,1234,32)2(2112)(,)(131221=++-x x教师展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顾,充分发表意见.经过分析,得出分式方程的概念.师生共析:设:江水的流速为v 千米/时,则:轮船顺流航行速度为(20+v )千米/时,逆流航行速度为(20-v )千米/时,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10020v +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6020v-小时. 根据“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等”可以得到方程:10020v +=6020v - 说明:这个方程的分母中含未知数v ,像这样的方程叫分式方程.即: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活动4下列方程中,哪些是分式方程?哪些整式方程设计意图:通过区分,进一步巩固分式方程概念师生行为:教师展示问题,学生一起作答,PPT 展示结果.三、讲授新课,探索分式方程的解法活动5思考:分式方程的特征是什么?如何解分式方程?设计意图: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然后通过分析分式方程的特点,找出与其他方程不同之处.结合方程的特点探索分式方程的解法,这样步步逼近,使学生认识到进一步学2(1)23x x -=437x y +=13(2)2x x =-(1)(4)1x x x -=-3(3)2x x π-=105126=-+x x )(215=-x x )(2131x x x++=习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对比含分数整式方程的解法,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师生共析:解方程:10020v +=6020v-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20+v )(20-v )得100(20-v )=60(20+v )解得:v=5.检验:将v=5代入原方程中,左边=4=右边,因此v=5是分式方程的解.由此可知:江水的流速为5千米/时.归纳: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具体做法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这也是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思路和做法.在解分式方程的过程中体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的数学思想(化归思想)。

八上数学分式方程

八上数学分式方程

八上数学分式方程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无处不在,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在数学的学习中,分式方程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见的内容。

在八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我们将开始接触和学习关于分式方程的知识。

什么是分式方程呢?简单来说,分式方程就是含有分式的方程。

分式是数的比的形式。

而分式方程则是含有未知数的分式的等式。

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就是找出未知数的值,使得等式成立。

学习八年级的数学分式方程,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

首先要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然后要学会如何化简分式,将分式化为最简形式。

接着就是学习如何解分式方程,常见的方法有通分、去分母、因式分解等。

在解题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约束条件,确保得到的解符合题目的要求。

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做练习,熟练掌握各种解题方法。

可以通过做题册、练习册、习题集等方式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意归纳总结,将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除了理论知识外,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也是学习分式方程的重要内容。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建立分式方程,然后通过求解方程得到问题的答案。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习数学分式方程也需要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分析和推理,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和解题思路。

通过不断练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八年级数学分式方程是一个重要且必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分式方程,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数学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大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对待,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愿大家都能在数学的海洋中畅游,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分式方程及解法》说课稿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分式方程及解法》说课稿

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分式方程及解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京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分式方程及解法》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分式方程的定义、性质以及解法。

分式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基础。

本节内容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分式的相关知识,对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分式的实际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将分式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分式方程的定义,掌握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面对困难的勇气,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式方程的定义,解分式方程的方法。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以及分式方程的解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具,结合数学软件和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式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分式方程的定义、性质,并通过例题展示解分式方程的方法。

3.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让学生分组讨论,将分式方程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6.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分式方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式方程及解法1.分式方程的定义2.分式方程的性质3.解分式方程的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分式方程概念的理解程度;2.学生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方法和技巧;3.学生能够将分式方程应用于实际问题;4.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中考知识点梳理:第7讲分式方程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中考知识点梳理:第7讲分式方程

第7讲分式方程一、知识清单梳理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65,AFD CD EB ∠=︒∕∕,则B 的度数为( )A .115°B .110°C .105°D .65°【答案】A【解析】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CFB =65°,然后根据CD ∥EB ,判断出∠B =115°. 【详解】∵∠AFD =65°, ∴∠CFB =65°, ∵CD ∥EB ,∴∠B =180°−65°=115°,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知道“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矩形ABCD 中,AB=8,BC=1.点E 在边AB 上,点F 在边CD 上,点G 、H 在对角线AC 上.若四边形EGFH 是菱形,则AE 的长是( )A .25B .35C .5D .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连接EF 交AC 于点M ,由四边形EGFH 为菱形可得FM=EM ,EF ⊥AC ;利用”AAS 或ASA”易证△FMC ≌△EMA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M=MC ;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C=45,且tan ∠BAC=12BC AB =;在Rt △AME 中,AM=12AC=25,tan ∠BAC=12EM AM =可得EM=5;在Rt △AME 中,由勾股定理求得AE=2.故答案选C .考点: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3.如图,已知抛物线21y x 4x =-+和直线2y 2x =.我们约定:当x 任取一值时,x 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y 1、y 2,若y 1≠y 2,取y 1、y 2中的较小值记为M ;若y 1=y 2,记M= y 1=y 2. 下列判断: ①当x >2时,M=y 2; ②当x <0时,x 值越大,M 值越大; ③使得M 大于4的x 值不存在; ④若M=2,则x=" 1" . 其中正确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当y 1=y 2时,即2x 4x 2x -+=时,解得:x=0或x=2,∴由函数图象可以得出当x >2时, y 2>y 1;当0<x <2时,y 1>y 2;当x <0时, y 2>y 1.∴①错误.∵当x <0时, -21y x 4x =-+直线2y 2x =的值都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0时,x 值越大,M 值越大.∴②正确.∵抛物线()221y x 4x x 24=-+=--+的最大值为4,∴M 大于4的x 值不存在.∴③正确;∵当0<x <2时,y 1>y 2,∴当M=2时,2x=2,x=1;∵当x >2时,y 2>y 1,∴当M=2时,2x 4x 2-+=,解得12x 22x 22=+=-,(舍去). ∴使得M=2的x 值是1或22+.∴④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②③2个.故选B .4.如图,△ABC 在边长为1个单位的方格纸中,它的顶点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位置.如果△ABC 的面积为10,且sinA =55,那么点C 的位置可以在( )A .点C 1处B .点C 2处 C .点C 3处D .点C 4处【答案】D 【解析】如图:∵AB=5,10ABC S =△, ∴D 4C =4, ∵5sin 5A =, ∴545DC AC AC ==,∴AC=45, ∵在RT △AD 4C 中,D 44C =,AD=8, ∴A 4C =228445+=,故答案为D. 5.将函数的图象用下列方法平移后,所得的图象不经过点A (1,4)的方法是( )A .向左平移1个单位B .向右平移3个单位C .向上平移3个单位D .向下平移1个单位【答案】D【解析】A.平移后,得y=(x+1)2,图象经过A 点,故A 不符合题意; B.平移后,得y=(x−3)2,图象经过A 点,故B 不符合题意; C.平移后,得y=x 2+3,图象经过A 点,故C 不符合题意; D.平移后,得y=x 2−1图象不经过A 点,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6.如图,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A ,B 两点,若∠C =65°,则∠P 的度数为( )A .65°B .130°C .50°D .10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PA 、PB 是⊙O 的切线,∴OA ⊥AP ,OB ⊥BP ,∴∠OAP=∠OBP=90°,又∵∠AOB=2∠C=130°,则∠P=360°﹣(90°+90°+130°)=50°.故选C . 考点:切线的性质.79153 ) A .2到3之间 B .3到4之间 C .4到5之间 D .5到6之间【答案】D915335,∵253,∴355到6之间.故选D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正确进行计算是解题关键. 8.关于反比例函数4y 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函数图像经过点(2,2);B .函数图像位于第一、三象限;C .当0x >时,函数值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D .当1x >时,4y <-. 【答案】C【解析】直接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别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A 、关于反比例函数y=-4x,函数图象经过点(2,-2),故此选项错误; B 、关于反比例函数y=-4x ,函数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故此选项错误; C 、关于反比例函数y=-4x ,当x >0时,函数值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故此选项正确;D 、关于反比例函数y=-4x,当x >1时,y >-4,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正确掌握相关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9.一个六边形的六个内角都是120°(如图),连续四条边的长依次为 1,3,3,2,则这个六边形的周长是( )A .13B .14C .15D .16【答案】C【解析】解:如图所示,分别作直线AB 、CD 、EF 的延长线和反向延长线使它们交于点G 、H 、I .因为六边形ABCDEF 的六个角都是120°,所以六边形ABCDEF 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都是60°. 所以AFI BGC DHE GHI 、、、都是等边三角形.所以31AI AF BG BC ====,. 3317GI GH AI AB BG ∴==++=++=, 7232DE HE HI EF FI ==--=--=, 7124CD HG CG HD .=--=--= 所以六边形的周长为3+1+4+2+2+3=15; 故选C .10.如图,O 为原点,点A 的坐标为(3,0),点B 的坐标为(0,4),⊙D 过A 、B 、O 三点,点C 为AB 上一点(不与O 、A 两点重合),则cosC 的值为( )A .34B .35C .43D .45【答案】D【解析】如图,连接AB ,由圆周角定理,得∠C=∠ABO ,在Rt △ABO 中,OA=3,OB=4,由勾股定理,得AB=5, ∴4cos cos 5OB C ABO AB =∠==.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 中,AC 与BE 相交于点F ,则∠AFE 的度数为_____.【答案】72°【解析】首先根据正五边形的性质得到AB=BC=AE,∠ABC=∠BAE=108°,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BAC=∠BCA=∠ABE=∠AEB=(180°−108°)÷2=36°,最后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AFE=∠BAC+∠ABE=72°.【详解】∵五边形ABCDE为正五边形,∴AB=BC=AE,∠ABC=∠BAE=108°,∴∠BAC=∠BCA=∠ABE=∠AEB=(180°−108°)÷2=36°,∴∠AFE=∠BAC+∠ABE=72°,故答案为7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和圆,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如图,圆柱形容器高为18cm,底面周长为24cm,在杯内壁离杯底4cm的点B处有乙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2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从外币A处到达内壁B处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答案】20 cm.【解析】将杯子侧面展开,建立A关于EF的对称点A′,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B的长度即为所求.【详解】解:如答图,将杯子侧面展开,作A关于EF的对称点A′,连接A′B,则A′B即为最短距离.根据勾股定理,得2222''++(cm).A B A D BD121620故答案为:20cm.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将图形展开,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也考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3.如图,菱形ABCD 的面积为120cm 2,正方形AECF 的面积为50cm 2,则菱形的边长____cm .【答案】13【解析】试题解析:因为正方形AECF 的面积为50cm 2, 所以25010AC cm =⨯=, 因为菱形ABCD 的面积为120cm 2, 所以21202410BD cm ⨯==, 所以菱形的边长22102413.22cm ⎛⎫⎛⎫=+= ⎪ ⎪⎝⎭⎝⎭故答案为13.14.如图,在扇形AOB 中,∠AOB=90°,正方形CDEF 的顶点C 是弧AB 的中点,点D 在OB 上,点E 在OB 的延长线上,当正方形CDEF 的边长为4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答案】4π﹣1【解析】分析:连结OC ,根据勾股定理可求OC 的长,根据题意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扇形BOC 的面积-三角形ODC 的面积,依此列式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连接OC ∵在扇形AOB 中∠AOB=90°,正方形CDEF 的顶点C 是AB 的中点,∴∠COD=45°, ∴OC=2CD=42,∴阴影部分的面积=扇形BOC 的面积-三角形ODC 的面积 =22451(42)43602π⨯⨯-⨯=4π-1. 故答案是:4π-1.点睛: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扇形面积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得到扇形半径的长度.15.如图所示,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BC 上的点,DE ∥AC ,若S △BDE :S △CDE =1:3,则S △BDE :S 四边形DECA 的值为_____.【答案】1:1【解析】根据题意得到BE :EC=1:3,证明△BED ∽△BCA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 【详解】∵S △BDE :S △CDE =1:3, ∴BE :EC=1:3, ∵DE ∥AC , ∴△BED ∽△BCA , ∴S △BDE :S △BCA =(BE BC)2=1:16, ∴S △BDE :S 四边形DECA =1:1, 故答案为1:1.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 16.有6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分别写有不同的从1到6的一个自然数,从中任意抽出一张卡片,卡片上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 【答案】13.【解析】分别求出从1到6的数中3的倍数的个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解答即可.【详解】有6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分别写有不同的从1到6的一个自然数,从中任意抽出一张卡片,共有6种结果,其中卡片上的数是3的倍数的有3和6两种情况,所以从中任意抽出一张卡片,卡片上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2163=. 故答案为13【点睛】考查了概率公式,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7.已知点11(,)A x y ,22(,)B x y 在二次函数2(1)1y x =-+的图象上,若121x x >>,则1y __________2y .(填“>”“<”“=”)【答案】12y y >【解析】抛物线()2y x 11=-+的对称轴为:x=1, ∴当x>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若x 1>x 2>1 时,y 1>y 2 . 故答案为>18.如图,△ABC 中,AB =BD ,点D ,E 分别是AC ,BD 上的点,且∠ABD =∠DCE ,若∠BEC =105°,则∠A 的度数是_____.【答案】85°【解析】设∠A=∠BDA=x ,∠ABD=∠ECD=y ,构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BA =BD ,∴∠A =∠BDA ,设∠A =∠BDA =x ,∠ABD =∠ECD =y ,则有21802105x y y x ︒︒⎧+=⎨+=⎩, 解得x =85°, 故答案为85°.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9.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0x ax a ++-=.当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时,求a 的值及该方程的另一根;求证:不论a 取何实数,该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答案】(1)12,32-;(2)证明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列方程组求解即可.(2)要证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只要证明根的判别式大于0即可.试题解析:(1)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 1,∵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1111{211a x a x +=--⋅=.解得132{12x a =-=. ∴a 的值为12,该方程的另一根为32-. (2)∵()()222241248444240a a a a a a a ∆=-⋅⋅-=-+=-++=-+>,∴不论a 取何实数,该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考点: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2. 一元二次方程根根的判别式;3.配方法的应用.20.如图,在Rt △ABC 中,∠ACB=90°,以AC 为直径的⊙O 与AB 边交于点D ,过点D 作⊙O 的切线.交BC 于点E .求证:BE=EC 填空:①若∠B=30°,AC=23,则DE=______;②当∠B=______度时,以O ,D ,E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答案】(1)见解析;(2)①3;②1.【解析】(1)证出EC 为⊙O 的切线;由切线长定理得出EC=ED ,再求得EB=ED ,即可得出结论; (2)①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 ,由勾股定理求出BC ,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即可得出DE ;②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DA=∠A=1°,于是∠DOC=90°然后根据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证明:连接DO .∵∠ACB=90°,AC为直径,∴EC为⊙O的切线;又∵ED也为⊙O的切线,∴EC=ED,又∵∠EDO=90°,∴∠BDE+∠ADO=90°,∴∠BDE+∠A=90°又∵∠B+∠A=90°,∴∠BDE=∠B,∴BE=ED,∴BE=EC;(2)解:①∵∠ACB=90°,∠B=30°,3∴3∴22AB AC,∵AC为直径,∴∠BDC=∠ADC=90°,由(1)得:BE=EC,∴DE=12BC=3,故答案为3;②当∠B=1°时,四边形ODEC是正方形,理由如下:∵∠ACB=90°,∴∠A=1°,∵OA=OD,∴∠ADO=1°,∴∠AOD=90°,∴∠DOC=90°,∵∠ODE=90°,∴四边形DECO 是矩形,∵OD=OC ,∴矩形DECO 是正方形.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切线长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解方程组4311,213.x y x y -=⎧⎨+=⎩①② 【答案】53x y =⎧⎨=⎩ 【解析】将②×3,再联立①②消未知数即可计算. 【详解】解:②3⨯得:6339x y += ③①+③得:1050x =5x =把5x =代入③得10339y +=3y =∴方程组的解为53x y =⎧⎨=⎩【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关键是掌握消元法.22.春节期间,收发微信红包已经成为各类人群进行交流联系、增强感情的一部分,小王在年春节共收到红包元,年春节共收到红包元,求小王在这两年春节收到红包的年平均增长率. 【答案】小王在这两年春节收到的年平均增长率是【解析】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2018年收到微信红包金额400(1+x )元,在2018年的基础上再增长x ,就是2019年收到微信红包金额400(1+x )(1+x )元,由此可列出方程400(1+x )2=484,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小王在这两年春节收到的红包的年平均增长率是. 依题意得:解得(舍去).答:小王在这两年春节收到的年平均增长率是【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对于增长率问题,增长前的量×(1+年平均增长率)年数=增长后的量.23.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过点C作BD的平行线,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E.求证:四边形OCED是矩形;若CE=1,DE=2,ABCD的面积是.【答案】(1)证明见解析;(2)1.【解析】(1)欲证明四边形OCED是矩形,只需推知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且有一内角为90度即可;(2)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和菱形的面积公式解答.【详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COD=90°.∵CE∥OD,DE∥OC,∴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又∠COD=90°,∴平行四边形OCED是矩形;(2)由(1)知,平行四边形OCED是矩形,则CE=OD=1,DE=OC=2.∵四边形ABCD是菱形,∴AC=2OC=1,BD=2OD=2,∴菱形ABCD的面积为:12AC•BD=12×1×2=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判定及性质、菱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市教育局决定开展“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某校团委组织八年级100名学生进行“经典诵读”选拔赛,赛后对全体参赛学生的成绩进行整理,得到下列不完整的统计图表.组别分数段频次频率A 60≤x<70 17 0.17B 70≤x<80 30 aC 80≤x<90 b 0.45D 90≤x<100 8 0.08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以下问题:表中a=______,b=______;请计算扇形统计图中B组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已知有四名同学均取得98分的最好成绩,其中包括来自同一班级的甲、乙两名同学,学校将从这四名同学中随机选出两名参加市级比赛,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甲、乙两名同学都被选中的概率.【答案】(1)0.3 ,45;(2)108°;(3)16.【解析】(1)首先根据A组频数及其频率可得总人数,再利用频数、频率之间的关系求得a、b;(2)B组的频率乘以360°即可求得答案;(2)画树形图后即可将所有情况全部列举出来,从而求得恰好抽中者两人的概率;【详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17÷0.17=100(人),则a=30100=0.3,b=100×0.45=45(人).故答案为0.3,45;(2)360°×0.3=108°.答:扇形统计图中B组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108°.(3)将同一班级的甲、乙学生记为A、B,另外两学生记为C、D,画树形图得:∵共有12种等可能的情况,甲、乙两名同学都被选中的情况有2种,∴甲、乙两名同学都被选中的概率为212=16.【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5.近几年购物的支付方式日益增多,某数学兴趣小组就此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支付方式有:A微信、B支付宝、C现金、D其他,该小组对某超市一天内购买者的支付方式进行调查统计,得到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本次一共调查了多少名购买者?请补全条形统计图;在扇形统计图中A种支付方式所对应的圆心角为度.若该超市这一周内有1600名购买者,请你估计使用A和B两种支付方式的购买者共有多少名?【答案】(1)本次一共调查了200名购买者;(2)补全的条形统计图见解析,A种支付方式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08;(3)使用A和B两种支付方式的购买者共有928名.【解析】分析:(1)根据B的数量和所占的百分比可以求得本次调查的购买者的人数;(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选择A和D的人数,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求得在扇形统计图中A种支付方式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使用A和B两种支付方式的购买者共有多少名.详解:(1)56÷28%=200,即本次一共调查了200名购买者;(2)D方式支付的有:200×20%=40(人),A方式支付的有:200-56-44-40=60(人),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在扇形统计图中A种支付方式所对应的圆心角为:360°×60200=108°,(3)1600×60+56200=928(名),答:使用A和B两种支付方式的购买者共有928名.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6.若关于x的方程311x ax x--=-无解,求a的值.【答案】1-2a=或【解析】分析:该分式方程311x ax x--=-无解的情况有两种:(1)原方程存在增根;(2)原方程约去分母后,整式方程无解.详解:去分母得:x(x-a)-1(x-1)=x(x-1),去括号得:x2-ax-1x+1=x2-x,移项合并得:(a+2)x=1.(1)把x=0代入(a+2)x=1,∴a无解;把x=1代入(a+2)x=1,解得a=1;(2)(a+2)x=1,当a+2=0时,0×x=1,x无解即a=-2时,整式方程无解.综上所述,当a=1或a=-2时,原方程无解.故答案为a=1或a=-2.点睛:分式方程无解,既要考虑分式方程有增根的情形,又要考虑整式方程无解的情形.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如图,在△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G、D,若△AGC的周长为31cm,AB=20cm,则△ABC的周长为()A.31cm B.41cm C.51cm D.61cm【答案】C【解析】∵DG是AB边的垂直平分线,∴GA=GB,△AGC的周长=AG+AC+CG=AC+BC=31cm,又AB=20cm,∴△ABC的周长=AC+BC+AB=51cm,故选C.2.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若∠AOD=20°,则∠BOC的大小为()A.140°B.160°C.170°D.15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OD=20°可得:∠AOC=70°,根据题意可得:∠BOC=∠AOB+∠AOC=90°+70°=160°.考点:角度的计算3.已知a35a等于()A.1 B.2 C.3 D.4【答案】B351,进而得出答案.【详解】∵a35∴a=1.故选:B.【点睛】考查了估算无理数大小,正确得出无理数接近的有理数是解题关键.4.如图,由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成一个立体图形,它的左视图是()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左面看易得第一层有2个正方形,第二层最左边有一个正方形.故选B.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5.实数21-的相反数是()A.21--B.21+C.21--D.12【答案】D【解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21-的相反数是-2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是这个数的相反数.6.如图,三角形纸片ABC,AB=10cm,BC=7cm,AC=6cm,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这个三角形,使顶点C落在AB边上的点E处,折痕为BD,则△AED的周长为()A.9cm B.13cm C.16cm D.10cm【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折叠的性质知,CD=DE,BC=BE.易求AE及△AED的周长.解:由折叠的性质知,CD=DE,BC=BE=7cm.∵AB=10cm,BC=7cm,∴AE=AB﹣BE=3cm.△AED的周长=AD+DE+AE=AC+AE=6+3=9(cm).故选A.点评:本题利用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7.如图,AB切⊙O于点B,OA=23,AB=3,弦BC∥OA,则劣弧BC的弧长为()A.33πB.32πC.πD.32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连接OB,OC,∵AB为圆O的切线,∴∠ABO=90°,在Rt△ABO中,OA=23,∠A=30°,∴OB=3,∠AOB=60°,∵BC∥OA,∴∠OBC=∠AOB=60°,又OB=OC,∴△BOC为等边三角形,∴∠BOC=60°,则劣弧BC长为6033 1803ππ⨯=.故选A.考点: 1.切线的性质;2.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3.弧长的计算.8.已知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b|﹣|c﹣b|的结果是()A.a+b B.﹣a﹣c C.a+c D.a+2b﹣c【答案】C【解析】首先根据数轴可以得到a、b、c的取值范围,然后利用绝对值的定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后化简即可.【详解】解:通过数轴得到a<0,c<0,b>0,|a|<|b|<|c|,∴a+b>0,c﹣b<0∴|a+b|﹣|c﹣b|=a+b﹣b+c=a+c,故答案为a+c.故选A.9.矩形ABCD与CEFG,如图放置,点B,C,E共线,点C,D,G共线,连接AF,取AF的中点H,连接GH.若BC=EF=2,CD=CE=1,则GH=()A.1 B.23C .22D.52【答案】C【解析】分析:延长GH交AD于点P,先证△APH≌△FGH得AP=GF=1,GH=PH=12PG,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PG=2,从而得出答案.详解:如图,延长GH交AD于点P,∵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EFG都是矩形,∴∠ADC=∠ADG=∠CGF=90°,AD=BC=2、GF=CE=1,∴AD∥GF,∴∠GFH=∠PAH,又∵H是AF的中点,∴AH=FH,在△APH和△FGH中,∵PAH GFH AH FHAHP FHG∠=∠⎧⎪=⎨⎪∠=∠⎩,∴△APH≌△FGH(ASA),∴AP=GF=1,GH=PH=12 PG,∴PD=AD﹣AP=1,∵CG=2、CD=1,∴DG=1,则GH=12PG=12×22PD DG=2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10.如图,在矩形AOBC中,O为坐标原点,OA、OB分别在x轴、y轴上,点B的坐标为(0,33),∠ABO=30°,将△ABC沿AB所在直线对折后,点C落在点D处,则点D的坐标为()A.(32,332) B.(2,332) C.(332,32) D.(32,3﹣332)【答案】A【解析】解:∵四边形AOBC是矩形,∠ABO=10°,点B的坐标为(0,33),∴AC=OB=33,∠CAB=10°,∴BC=AC•tan10°=33×33=1.∵将△ABC沿AB所在直线对折后,点C落在点D处,∴∠BAD=10°,AD=33.过点D作DM⊥x轴于点M,∵∠CAB=∠BAD=10°,∴∠DAM=10°,∴DM=12AD=332,∴AM=33×cos10°=92,∴MO=92﹣1=32,∴点D的坐标为(32,332).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纸片上做随机扎针实验,则针头扎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__________.【答案】1 4【解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对角线所分的四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再求出概率即可.【详解】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观察发现:图中阴影部分面积=14S四边形,∴针头扎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14;故答案为:1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几何概率,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相应的面积与总面积之比.12.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y=﹣4x(x<0)图象上的点,分别过点A 向横轴、纵轴作垂线段,与坐标轴恰好围成一个正方形,再以正方形的一组对边为直径作两个半圆,其余部分涂上阴影,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答案】4﹣π【解析】由题意可以假设A(-m,m),则-m2=-4,求出点A坐标即可解决问题.【详解】由题意可以假设A(-m,m),则-m2=-4,∴m=≠±2,∴m=2,∴S阴=S正方形-S圆=4-π,故答案为4-π.【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特征、正方形的性质、圆的面积公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3.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BP的长度y 随时间x 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 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 的面积是___.【答案】12【解析】根据图象可知点P 在BC 上运动时,此时BP 不断增大,而从C 向A 运动时,BP 先变小后变大,从而可求出线段长度解答.【详解】根据题意观察图象可得BC=5,点P 在AC 上运动时,BP ⊥AC 时,BP 有最小值,观察图象可得,BP 的最小值为4,即BP ⊥AC 时BP=4,又勾股定理求得CP=3,因点P 从点C 运动到点A ,根据函数的对称性可得CP=AP=3,所以ABC ∆的面积是13+342⨯⨯()=12. 【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注意结合图象求出线段的长度,本题属于中等题型. 14.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3,AD=5,点E 在DC 上,将矩形ABCD 沿AE 折叠,点D 恰好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那么cos ∠EFC 的值是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翻转变换的性质得到∠AFE=∠D=90°,AF=AD=5,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EFC=∠BAF ,根据余弦的概念计算即可.由翻转变换的性质可知,∠AFE=∠D=90°,AF=AD=5, ∴∠EFC+∠AFB=90°,∵∠B=90°,∴∠BAF+∠AFB=90°,∴∠EFC=∠BAF ,cos ∠BAF==,∴cos ∠EFC=,故答案为:.考点:轴对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余弦的概念.15.如图,菱形ABCD 的面积为120cm 2,正方形AECF 的面积为50cm 2,则菱形的边长____cm .【答案】13【解析】试题解析:因为正方形AECF的面积为50cm2,所以25010AC cm=⨯=,因为菱形ABCD的面积为120cm2,所以21202410BD cm⨯==,所以菱形的边长22102413.22cm ⎛⎫⎛⎫=+=⎪ ⎪⎝⎭⎝⎭故答案为13.16.如图,在Rt△ABC中,∠B=90°,AB=3,BC=4,将△ABC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边AC上,与点B′重合,AE为折痕,则EB′=_______.【答案】1.5【解析】在Rt△ABC中,225AC=AB+BC=,∵将△ABC折叠得△AB′E,∴AB′=AB,B′E=BE,∴B′C=5-3=1.设B′E=BE=x,则CE=4-x.在Rt△B′CE中,CE1=B′E1+B′C1,∴(4-x)1=x1+11.解之得32x=.17.某书店把一本新书按标价的九折出售,仍可获利20%,若该书的进价为21元,则标价为___________元.【答案】28【解析】设标价为x元,那么0.9x-21=21×20%,x=28.18.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沿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____度.【答案】3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AE=CE,根据折叠可得:BC=CE,则BC=AE=BE=AB,则∠A=30°.考点:折叠图形的性质三、解答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9.一名在校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创业,销售一种产品,这种产品的成本价10元/件,已知销售价不低于成本价,且物价部门规定这种产品的销售价不高于16元/件,市场调查发现,该产品每天的销售量y (件)与销售价x (元/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求每天的销售利润W (元)与销售价x (元/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每件销售价为多少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答案】(1)()401016y x x =-+≤≤ (2)()225225x --+,16x =,144元 【解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可得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根据“总利润=每件的利润⨯销售量”可得函数解析式,将其配方成顶点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进一步求解可得.【详解】(1)设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将()10,30、()16,24代入,得:10301624k b k b +=⎧⎨+=⎩, 解得:140k b =-⎧⎨=⎩, 所以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x 4010x 16=-+;(2)根据题意知,()()()2W x 10y x 10x 40x 50x 400=-=--+=-+- ()2x 25225=--+, a 10=-<,∴当x 25<时,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10x 16,∴当x 16=时,W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44,答:每件销售价为16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144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及根据相等关系列出二次函数解析式及二次函数的性质.20.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关注校车、关爱学生”为主题的交通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某中学为了了解本校学生的上学方式,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将收集的数据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m= %,这次共抽取名学生进行调查;并补全条形图;在这次抽样调查中,采用哪种上学方式的人数最多?如果该校共有15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有多少名?【答案】(1)、26%;50;(2)、公交车;(3)、300名.【解析】试题分析:(1)、用1减去其它3个的百分比,从而得出m的值;根据乘公交车的人数和百分比得出总人数,然后求出骑自行车的人数,将图形补全;(2)、根据条形统计图得出哪种人数最多;(3)、根据全校的总人数×骑自行车的百分比得出人数.试题解析:(1)、1﹣14%﹣20%﹣40%=26%;20÷40%=50;骑自行车人数:50-20-13-7=10(名) 则条形图如图所示:(2)、由图可知,采用乘公交车上学的人数最多(3)、该校骑自行车上学的人数约为:1500×20%=300(名).答:该校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有300名.考点:统计图21.某学校为增加体育馆观众坐席数量,决定对体育馆进行施工改造.如图,为体育馆改造的截面示意图.已知原座位区最高点A到地面的铅直高度AC长度为15米,原坡面AB的倾斜角∠ABC为45°,原坡脚B 与场馆中央的运动区边界的安全距离BD为5米.如果按照施工方提供的设计方案施工,新座位区最高点E到地面的铅直高度EG长度保持15米不变,使A、E两点间距离为2米,使改造后坡面EF的倾斜角∠EFG 为37°.若学校要求新坡脚F需与场馆中央的运动区边界的安全距离FD至少保持2.5米(即FD≥2.5),请问施工方提供的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安全要求呢?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sin37°≈35,tan37°≈34)。

分式与分式方程

分式与分式方程

分式与分式方程分式是指形如 $\frac{a}{b}$ 的数,其中 a 和 b 都是实数,且 b 不等于零。

分式方程则是含有分式的方程。

在解分式方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分式、分式的化简和分式方程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分式的基本概念分式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分式的被除数,而分母则表示分式的除数。

1. 真分数和假分数当分子小于分母时,分式称为真分数;当分子大于等于分母时,分式称为假分数。

如 $\frac{3}{4}$ 是真分数,$\frac{5}{3}$ 是假分数。

2. 约分和通分约分是指将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公约数,使得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为1。

通分是指将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一个系数,使得分式的分母相等。

通分后可以进行分式的加减运算。

如$\frac{3}{8}$ 和 $\frac{6}{16}$ 可以通分为 $\frac{6}{16}$ 和$\frac{6}{16}$。

二、分式的运算法则1. 分式的加减法当分母相同时,可以直接相加或相减分子,而分母保持不变。

例如,$\frac{1}{4} + \frac{3}{4} = \frac{4}{4} = 1$。

当分母不同时,需要先通分,然后再进行加减运算。

通分后,将分子相加或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例如,$\frac{2}{3} + \frac{1}{4} =\frac{8}{12} + \frac{3}{12} = \frac{11}{12}$。

2. 分式的乘法分式的乘法是将两个分式的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例如,$\frac{2}{3} \times \frac{4}{5} = \frac{8}{15}$。

3. 分式的除法分式的除法是将第一个分式的分子与第二个分式的分母相乘,第一个分式的分母与第二个分式的分子相乘。

例如,$\frac{2}{3} \div\frac{4}{5} = \frac{2}{3} \times \frac{5}{4} = \frac{10}{12} =\frac{5}{6}$。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五章分式方程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五章分式方程

第一节:认识分式方程1.1 分式方程的定义分式方程是指含有分式的方程,其中未知数出现在分式中。

1.2 分式方程的性质分式方程的性质包括有理数的性质、分式的性质、方程的性质。

1.3 分式方程的解分式方程的解是指能满足方程的未知数的数值,求解分式方程的过程就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

第二节:分式方程的基本形式2.1 一元一次分式方程一元一次分式方程的形式是a/x+b=c,其中a、b、c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x≠0。

2.2 一元一次分式不等式一元一次分式不等式是a/x+b<c,其中a、b、c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x≠0。

第三节:分式方程的解法3.1 通分法对于分式方程中的分式进行通分,使得方程变得更容易计算。

3.2 消去法通过约去分式中的公因式,使得方程变得更简单,从而更容易求解。

第四节:用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4.1 问题拆解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拆解,得到问题的数学表示形式。

4.2 方程求解将转化得到的分式方程进行求解,得到问题的解。

第五节:应用题5.1 填空题给定一元一次分式方程,要求填写方程的解。

5.2 计算题给定一元一次分式方程,要求解出方程的解并进行计算。

结语:分式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方程形式,掌握分式方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形式、基本解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也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分式方程的知识,掌握分式方程的解题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在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分式方程的解法,包括更复杂的情况和实际问题的应用。

同时也会针对一些常见的困惑和错误进行讲解和解答,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分式方程的知识。

第一节:分式方程的解法1.1 假分式方程假分式方程是指分式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分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形式。

在解假分式方程时,我们需要通过通分的方法将方程转化为一般的分式方程,然后再按照常规的分式方程解法进行求解。

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基础)

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基础)

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基础)【要点梳理】要点一、分式方程的概念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要点诠释:(1)分式方程的重要特征:①是等式;②方程里含有分母;③分母中含有未知数.(2)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的区别就在于分母中是否有未知数(不是一般的字母系数).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分式方程,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3)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的联系:分式方程可以转化为整式方程.要点二、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转化方法是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去掉分母.在去分母这一步变形时,有时可能产生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这种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因为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时必须验根.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1)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去掉分母,化成整式方程(注意:当分母是多项式时,先分解因式,再找出最简公分母);(2)解这个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3)检验:将求得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若最简公分母不等于0,则这个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若最简公分母等于0,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无解.要点三、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方程变形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方程的根,这种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产生增根的原因:去分母时,方程两边同乘的最简公分母是含有字母的式子,这个式子有可能为零,对于整式方程来说,求出的根成立,而对于原分式方程来说,分式无意义,所以这个根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要点诠释:(1)增根是在解分式方程的第一步“去分母”时产生的.根据方程的同解原理,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方程是原方程的同解方程.如果方程的两边都乘以的数是0,那么所得方程与原方程不是同解方程,这时求得的根就是原方程的增根.(2)解分式方程一定要检验根,这种检验与整式方程不同,不是检查解方程过程中是否有错误,而是检验是否出现增根,它是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没有错误的前提下进行的.要点四、分式方程的应用分式方程的应用主要就是列方程解应用题.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按下列步骤进行:(1)审题了解已知数与所求各量所表示的意义,弄清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2)设未知数;(3)找出能够表示题中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列出分式方程;(4)解这个分式方程;(5)验根,检验是否是增根;(6)写出答案.【典型例题】类型一、判别分式方程例1 下列方程中,是分式方程的是( ). A .3214312x x +--= B .124111x x x x x -+-=+-- C .21305x x += D .x a x a b +=,(a ,b 为非零常数)类型二、解分式方程例2 解分式方程:(1)10522112x x +=--; (2)225103x x x x -=+-.变式 解方程:21233x x x-=---;类型三、分式方程的增根例3 m 为何值时,关于x 的方程223242mx x x x +=--+会产生增根?变式 如果方程11322x x x-+=--有增根,那么增根是________.类型四、分式方程的应用例4 甲、乙两班参加绿化校园植树活动,已知乙班每小时比甲班多种2棵树,甲班种60 棵树所用的时间与乙班种66棵树所用的时间相等.求甲、乙两班每小时各种多少棵树?变式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个建筑工程,甲队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13,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

分式(基础)知识讲解

分式(基础)知识讲解

分式(基础)知识讲解分式的概念和性质(基础)研究目标】1.理解分式的概念,能够求出使分式有意义、分式无意义、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2.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恒等变形,进而进行条件计算。

要点梳理】要点一、分式的概念分式是由两个整式相除得到的商式,其中分母中含有字母。

分数是整式,不是分式。

分数的分子、分母中都不含字母。

分式与分数是相互联系的,分数是分式中字母取特定值后的特殊情况。

分母中的“字母”是表示不同数的“字母”,但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常数,不是字母,如a/πx^2y是整式而不能当作分式。

要点二、分式有意义、无意义或等于零的条件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零。

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分母等于零。

3.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

要点三、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这个性质叫做分式的基本性质。

用式子表示是:A/M ÷ B/M = A/B,其中M是不等于零的整式。

在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变形时,虽然分式的值不变,但分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可能发生变化。

要点四、分式的变号法则在变形后,字母x的取值范围可能变大了。

对于分式中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只要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但改变其中任何一个或三个,分式的值会变成原分式的相反数。

要点解释: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得出上述结论。

同时,根据有理数除法的符号法则,我们可以知道,分式与分子、分母同号,结果为正;异号,结果为负。

分式的符号法则在分式的运算中非常重要。

要点五、分式的约分和最简分式与分数的约分类似,我们可以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去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改变分式的值,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约分。

如果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相同的因式(1除外),那么这个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要点解释:约分的实质是将一个分式化成最简分式,即约分后,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再没有公因式。

初中数学分式方程教案

初中数学分式方程教案

初中数学分式方程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分式方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分式方程的定义、分式方程的解法以及分式方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式方程的定义,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

2. 能够运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式方程的定义,分式方程的解法。

难点:分式方程的解法,分式方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可以用分式方程来表示。

例如,某商品的原价是100元,商店进行了一次8折优惠活动,请问优惠后的价格是多少?2.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典型的分式方程题目,引导学生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

例如,解方程:$$\frac{x2}{3}= \frac{4x}{2}$$3. 随堂练习: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解方程:$$\frac{2x+1}{5}= \frac{3x}{4}$$4. 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分式方程的重要性。

例如,某工厂生产A、B两种产品,生产A产品需要2小时,生产B产品需要3小时,如果每天工作8小时,那么一天可以生产A、B产品各多少件?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分式方程的定义、解法以及应用。

例如:分式方程:$$\frac{x2}{3}= \frac{4x}{2}$$解法:去分母,得:2(x2)=3(4x)去括号,得:2x4=123x移项,得:2x+3x=12+4合并同类项,得:5x=16系数化为1,得:x=$$ \frac {16}{5}$$七、作业设计:1. 解方程:$$\frac{3x1}{4}= \frac{52x}{3}$$答案:x=$$ \frac {13}{18}$$2. 某商店进行了一次8折优惠活动,原价是100元的商品,优惠后的价格是80元,请问原价是多少?答案:原价是100元。

分式方程中考复习学案

分式方程中考复习学案

分式方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有理函数与一个未知数构成的等式。

在解分式方程时,我们需要遵循特定的步骤和方法,以确保得出正确的答案。

本学案将帮助学生复习分式方程的重要概念、解题方法和相关例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回顾1. 什么是分式?怎样表示一个分式?分式是两个整数的比值,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在上,分母在下,用横线分开。

2. 什么是分式方程?分式方程是一个包含分式的方程,其中未知数出现在分式中。

3. 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是什么?步骤一:清理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无分母的方程。

步骤二:整理方程,将未知数合并在一边,常数合并在另一边。

步骤三:消去未知数的系数,得出方程的解。

第二部分:解分式方程的方法1. 方法一:通分法通分法是解决分式方程的常用方法之一。

首先,找到方程中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最小公倍数去分别乘以分式方程的两边,从而消去分母。

2. 方法二:消元法消元法是解决分式方程的另一种方法。

首先,将方程中的分式转化为等值的整式,然后利用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求解。

3. 方法三:取倒数法取倒数法也是解决分式方程的一种常用方法。

首先,将方程两边取倒数,然后将倒数化为整式方程,最后利用解线性方程的方法求解。

第三部分:例题分析1. 例题一:求解方程(3/x) + (4/x^2) = 7/6解:首先,将分式方程的分母取最小公倍数x^2,得到方程6(3x + 4) = 7x^2。

整理后得到7x^2 - 18x - 24 = 0,通过解二次方程得到x = 6和x = -24/7。

2. 例题二:求解方程(2/(x-1)) - (3/(x+2)) = 5/6解:首先,将分式方程的分母取最小公倍数(x-1)(x+2),得到方程12(x+2) - 10(x-1) = 5(x-1)(x+2)。

整理后得到5x^2 - 9x - 34 = 0,通过解二次方程得到x ≈ 4.326和x ≈ -1.526。

第四部分:总结与反思分式方程在数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方法对提高数学能力至关重要。

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基础概念,它描述了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的线性关系。

而当一元一次方程中存在分式时,我们就称之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本文将对一元一次分式方程进行全面的概述、说明和解释。

1.2 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在数学中,一元一次方程是指一个未知数的最高指数为1、系数为实常数或者有理数的代数方程。

这种类型的方程可以通过等式左右两边进行运算变换来求得未知数的值。

例如,形如ax + b = c 的表达式即为一元一次方程。

1.3 分式方程的含义与特点分式(也叫有理式)通常表示为两个整式(多项式)相除得到的商。

当一个分式成为一个等式,并且其中至少有一个未知数时,我们将其称之为分式方程。

在分式方程中,未知量可能出现在分子或者分母中,并且会带来许多特殊情况和解法。

2. 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2.1 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幂为1的方程。

而分式方程则是在方程中含有分式(即带有分子和分母)的形式。

因此,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就是在一个未知数上出现了带有分子和分母的表达式。

2.2 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解决一元一次分式方程可以遵循以下步骤:步骤1:将所有含有未知数的项移至等号左边,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以便将所有项集中到一个侧。

步骤2:利用乘法逆元素原理消去分母。

将整个等式两边都乘以除了含有未知数所在项之外的那个不含未知数的因子,从而消除掉等号两侧中带有分母的表达式。

步骤3:合并同类项并简化表达式。

整理等号两边得到一个简化后的方程。

步骤4: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或者代入已知值,求解未知数。

步骤5:将求得的未知数代入原分式方程中,验证所得解是否符合原方程,同时检查是否存在约束条件。

2.3 解答实例和应用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以下是一个实际问题的例子:例题:某商店原价200元的商品打8折出售后价格为160元,请问该商品的折扣率是多少?解答过程:步骤1:设折扣率为x,则根据折扣计算公式可得200 * (1 - x) = 160。

分式的运算技巧

分式的运算技巧

分式概念形如(A、B是整式,B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叫做分式。

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 叫做分式的分母。

且当分式的分子的次数低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把这个分式叫做真分式;当分式的分子的次数高于分母的次数时,我们把这个分式叫做假分式。

注意: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分式,不要看式子是否是的形式,关键要满足:分式的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分子分母均为整式。

无需考虑该分式是否有意义,即分母是否为零。

由于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所以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

方法:数看结果,式看形。

分式条件:1.分式有意义条件:分母不为0。

2.分式值为0条件:分子为0且分母不为0。

3.分式值为正(负)数条件:分子分母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4.分式值为1的条件:分子=分母≠0。

5.分式值为-1的条件:分子分母互为相反数,且都不为0。

代数式分类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带有根号且根号下含有字母的式子叫做无理式。

无理式和有理式统称代数式。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为:(A,B,C为整式,且B、C≠0)运算法则约分根据分式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称为分式的约分。

约分的关键是确定分式中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

约分步骤:1.如果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单项式或者是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将它们的公因式约去。

2.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将分子和分母分别分解因式,再将公因式约去。

公因式的提取方法:系数取分子和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分子和分母共有的字母,指数取公共字母的最小指数,即为它们的公因式。

最简分式:一个分式不能约分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

约分时,一般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通分: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叫做通分。

分式的乘法法则:(1)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2)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论文]如何解分式方程

[论文]如何解分式方程

如何解分式方程1.一般法所谓一般法,就是先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一个整式方程。

然后解这个整式方程。

解原方程就是方程两边同乘以(x+3)(x-3),约去分母,得4(x-3)+x(x+3)=x2-9-2x。

2.换元法换元法就是恰当地利用换元,将复杂的分式简单化。

分析本方程若去分母,则原方程会变成高次方程,很难求出方程的解设x2+x=y,原方程可变形为解这个方程,得y1=-2,y2=1。

当y=-2时,x2+x=-2。

∵Δ<0,∴该方程无实根;当y=1时,x2+x=1,∴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所以原方程的根是。

3.分组结合法就是把分式方程中各项适当结合,再利用因式分解法或换元法来简化解答过程。

4.拆项法拆项法就是根据分式方程的特点,将组成分式方程的各项或部分项拆项,然后将同分母的项合并使原方程简化。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用此法解分式方程很少有增根现象。

例4 解方程解将方程两边拆项,得即x=-3是原方程的根。

5.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将分式方程中的各分式或部分分式的分子、分母分解因式,从而简化解题过程。

解将各分式的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得∵x-1≠0,∴两边同乘以x-1,得检验知,它们都是原方程的根。

所以,原方程的根为x1=-1,x2=0。

6.配方法配方法就是先把分式方程中的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再把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进而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x2±6x+5=0,解这个方程,得x=±5,或x=±1。

检验知,它们都是原方程的根。

所以,原方程的根是x1=5,x2=-5,x3=1,x4=-1。

7.应用比例定理上述例5,除了用因式分解法外,还可以应用合比和等比定理来解。

下面以合比定理为例来说明。

∴x (x2-3x+2)-x(2x2-3x+1)=0,即 x(x2-1)=0,∴x=0或x=±1。

检验知,x=1是原方程的增根。

所以,原方程的根是x1=0,x2=-1。

1.1/2x=2/x+3; 7.1/(x+2) + 1/(x+7) = 1/(x+3) + 1/(x+6)2.7/(x^2+x)+1/(x^2-x)=6/(x^2-1)8.(2-x)/(x-3)+1/(3-x)=1 3.x/(x+1)=2x/(3x+3)+19.(X+2)/X=(X+5)/(X+1) 4.2/x-1=4/x^2-110.(x+5)/(x+8)=(x+6)/(x+7) 5.5/x^2+x - 1/x^2-x=06.5x/(3x-4)=1/(4-3x)-2 答案补充7.900/X+30=600/X 8.80/3x-1/3=5 9.80/1.5x+1=80/x+1/3 10.9/x+15/20=11.两个分数,分母中大数是小数倍数的。

中考总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知识讲解(基础)

中考总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知识讲解(基础)

中考总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知识讲解(基础)【考纲要求】1.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2. 会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把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从而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为20ax bx c ++=(a ≠0).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把方程变成2x m =的形式,当m >0时,方程的解为x m =m =0时,方程的解1,20x =;当m <0时,方程没有实数解.(2)配方法:通过配方把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变形为222424b b ac x a a -⎛⎫+= ⎪⎝⎭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得方程的解.(3)公式法: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当240b ac -≥时,它的解为242b b acx a-±-=.(4)因式分解法:把方程变形为一边是零,而另一边是两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使每一个因式等于零,就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分别解这两个方程,就得到原方程的解. 要点诠释: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方法,配方法和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为ac 4b 2-=∆. △>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方程没有实数根.上述由左边可推出右边,反过来也可由右边推出左边. 要点诠释:△≥0⇔方程有实数根. 4.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一元二次方程0c bx ax 2=++(a ≠0)的两个根是21x x 、,那么ac x x a b x x 2121=⋅-=+,.考点二、分式方程 1.分式方程的定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有理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要点诠释:(1)分式方程的三个重要特征:①是方程;②含有分母;③分母里含有未知量.(2)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就在于分母中是否含有未知数(不是一般的字母系数),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分式方程,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如:关于的方程和都是分式方程,而关于的方程和都是整式方程.2.分式方程的解法去分母法,换元法. 3.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即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把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3)验根: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使最简公分母不等于零的根是原方程的根,使最简公 分母等于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口诀:“一化二解三检验”. 要点诠释:解分式方程时,有可能产生增根,增根一定适合分式方程转化后的整式方程,但增根不适合原方程,可使原方程的分母为零,因此必须验根.考点三、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应用 1.应用问题中常用的数量关系及题型 (1)数字问题(包括日历中的数字规律)关键会表示一个两位数或三位数,对于日历中的数字问题关键是弄清日历中的数字规律. (2)体积变化问题关键是寻找其中的不变量作为等量关系. (3)打折销售问题其中的几个关系式:利润=售价-成本价(进价),利润率=利润成本价×100%.明确这几个关系式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4)关于两个或多个未知量的问题重点是寻找到多个等量关系,能够设出未知数,并且能够根据所设的未知数列出方程. (5)行程问题对于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重点问题,也是易出错的问题,一定要分析其中的特点,同向而行一般是追及问题,相向而行一般是相遇问题.注意:追及和相遇的综合题目,要分析出哪一部分是追及,哪一部分是相遇. (6)和、差、倍、分问题 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 现有量=原有量+增长量; 现有量=原有量-降低量.2.解应用题的步骤(1)分析题意,找到题中未知数和题给条件的相等关系; (2)设未知数,并用所设的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余的未知数; (3)找出相等关系,并用它列出方程; (4)解方程求出题中未知数的值;(5)检验所求的答数是否符合题意,并做答.要点诠释:方程的思想,转化(化归)思想,整体代入,消元思想,分解降次思想,配方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与数量有关的语句的数学思想.注意:①设列必须统一,即设的未知量要与方程中出现的未知量相同;②未知数设出后不要漏棹单位;③列方程时,两边单位要统一;④求出解后要双检,既检验是否适合方程,还要检验是否符合题意. 【典型例题】类型一、一元二次方程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213x x += 【思路点拨】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常数项右移,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再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出未知数的值. 【答案与解析】移项,得2231x x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23122x x -=- 配方22233132424x x ⎛⎫⎛⎫-+=-+ ⎪ ⎪⎝⎭⎝⎭231416x ⎛⎫-= ⎪⎝⎭ 由此可得3144x -=± 11x =,212x =【总结升华】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把原方程化为的形式;②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的系数,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④再把方程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⑤若方程右边是非负数,则两边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若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 无实数解.举一反三:【变式】用配方法解方程x 2-7x-1=0. 【答案】将方程变形为x 2-7x=1,两边加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得x 2-7x+=1+,所以有=1+.直接开平方,得x-=或x-=-.所以原方程的根为 x=7+532或x=7-532.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x 2﹣(m+2)x+2=0.(1)证明:不论m 为何值时,方程总有实数根; (2)m 为何整数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根. 【思路点拨】判别式大于0,二次项系数不等于0.【答案与解析】(1)证明:△=(m+2)2﹣8m =m 2﹣4m+4=(m ﹣2)2,∵不论m 为何值时,(m ﹣2)2≥0, ∴△≥0,∴方程总有实数根; (2)解:解方程得,x=,x 1=2m,x 2=1,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根, ∴m=1或2,∵m=2不合题意, ∴m=1.【总结升华】(1)注意隐含条件m ≠0;(2)注意整数根的限制条件的应用,求出m 的值,要验证m 的值是否符合题意.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10x m x m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m 为何值时,方程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并求出此时方程的解. 【答案】(1)证明:因为△=)12(4)2(2--+m m =4)2(2+-m所以无论m 取何值时, △>0,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解:因为方程的两根互为相反数,所以021=+x x ,根据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得02=+m ,解得2-=m ,所以原方程可化为052=-x ,解得51=x ,52-=x .类型二、分式方程3.解分式方程:=﹣.【思路点拨】先去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再进行检验. 【答案与解析】解:方程两边同乘以(2x+1)(2x ﹣1),得 x+1=3(2x-1)-2(2x+1) x+1=2x-5, 解得x=6.检验:x=6是原方程的根. 故原方程的解为:x=6.【总结升华】首先要确定各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在方程两边乘这个公分母时不要漏乘,解完后记着要验根. 举一反三:【变式1】解分式方程:21233x x x -+=--. 【答案】方程两边同乘以3x -,得22(3)1x x -+-=. 2261x x -+-=. 5x =.经检验:5x =是原方程的解,所以原方程的解是5x =.【变式2】方程22123=-+--xx x 的解是x= . 【答案】0x =.4.若解分式方程2111(1)x m x x x x x++-=++产生增根,则m 的值是( ) A.B.C.D.【思路点拨】先把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再把可能的增根分别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出m 的值.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得增根是:化简原方程为:把代入解得2m =-或1,故选择D.【总结升华】分式方程产生的增根,是使分母为零的未知数的值. 举一反三:【变式】若关于x 的方程2332+-=--x mx x 无解,则m 的值是 . 【答案】1.类型三、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应用5.轮船在一次航行中顺流航行80千米,逆流航行42千米,共用了7小时;在另一次航行中,用相同的时间,顺流航行40千米,逆流航行70千米.求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思路点拨】在航行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两次航行提供了两个等量关系. 【答案与解析】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小时,水流速度为y 千米/小时由题意,得解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x y x y ==⎧⎨⎩==⎧⎨⎩173173 答:水流速度为3千米/小时,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7千米/小时. 【总结升华】流水问题公式: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举一反三:【变式】甲、乙两班同学参加“绿化祖国”活动,已知乙班每小时比甲班多种2棵树,甲班种60棵所用的时间与乙班种66棵树所用的时间相等,求甲、乙两班每小时各种多少棵树? 【答案】设甲班每小时种x 棵树,则乙班每小时种(x+2)棵树, 由题意得:答:甲班每小时种树20棵,乙班每小时种树22棵.6.某服装厂生产一批西服,原来每件的成本价是500元,销售价为625元,经市场预测,该产品销售价第一个月将降低20%,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提高6%,为了使两个月后的销售利润达到原来水平,该产品的成本价平均每月应降低百分之几?【思路点拨】设该产品的成本价平均每月降低率为x ,那么两个月后的销售价格为625(1-20%)(1+6%),两个月后的成本价为500(1-x )2,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即可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结果. 【答案与解析】设该产品的成本价平均每月应降低的百分数为x . 625(1-20%)(1+6%)-500(1-x )2=625-500 整理,得500(1-x )2=405,(1-x )2=0.81. 1-x=±0.9,x=1±0.9, x 1=1.9(舍去),x 2=0.1=10%.答:该产品的成本价平均每月应降低10%. 【总结升华】题目中该产品的成本价在不断变化,销售价也在不断变化,•要求变化后的销售利润不变,即利润仍要达到125元,•关键在于计算和表达变动后的销售价和成本价.中考总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巩固练习(基础)【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1. 用配方法解方程2250x x --=时,原方程应变形为( )A .()216x +=B .()216x -= C .()229x += D .()229x -=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mx m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12x x 、,且22127x x +=,则212()x x -的值是( ) A .1 B .12C .13D .25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1 B .k≥﹣1 C .k≠0 D .k <1且k≠04.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35)1(22=+-++-m m x x m 的常数项为0,则m 的值等于( )A .1B .2C .1或2D .05.在一幅长为80cm ,宽为50cm 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相同宽度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图所示,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5400cm 2,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 cm ,那么x 满足的方程是( ).A .213014000x x +-=B .2653500x x +-= C .213014000x x --= D .2653500x x --=6.甲、乙两地相距S 千米,某人从甲地出发,以v 千米/小时的速度步行,走了a 小时后改乘汽车,又过b 小时到达乙地,则汽车的速度( ) A. B. C. D.二、填空题 7.方程﹣=0的解是 .8.如果方程ax 2+2x +1=0有两个不等实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 ___.9.某种商品原价是120元,经两次降价后的价格是100元,求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可列方程为 __ .10.当m 为 时,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142=-+-m x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此时这两个实数根是 .11.如果分式方程1+x x =1+x m 无解, 则 m = . 12.已知关于x 的方程 x 1 - 1-x m= m 有实数根,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 13. (1)解方程:x x x x 4143412+-=---; (2)解方程:x x x x221103+++=.14.一列火车从车站开出,预计行程450千米,当它开出3小时后,因特殊任务多停一站,耽误30分钟,后来把速度提高了0.2倍,结果准时到达目的地,求这列火车的速度.15.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m ﹣1)x+m 2=0有实数根, (1)求m 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m 的值;(3)设α、β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是否存在实数m 使得α2+β2﹣αβ=6成立?如果存在,请求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如图,利用一面墙,用80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场地(1)怎样围才能使矩形场地的面积为750平方米? (2)能否使所围的矩形场地面积为810平方米,为什么?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根据配方法的步骤可知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整理即可得到B 项是正确的.2.【答案】C ;【解析】∵22127x x += ∴221212)22(21)7x x x x m m +-=--=(, 解得m=5(此时不满足根的判别式舍去)或m=-1.原方程化为230x x +-=,212()x x -=21212()411213.x x x x +-=+=3.【答案】D ;【解析】依题意列方程组,解得k <1且k≠0.故选D . 4.【答案】B ;【解析】有题意2320,10m m m -+=-且≠,解得2m =.5.【答案】B ;【解析】(80+2x )(50+2x )=5400,化简得2653500+-=x x . 6.【答案】B ;【解析】由已知,此人步行的路程为av 千米,所以乘车的路程为千米。

分式方程的概念及解法(ppt)

分式方程的概念及解法(ppt)
验根的方法:把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最简公分母中, 如果它使最简公分母的值不等于0,那么它是原分式方程的一个 根;如果它使最简公分母的值为0,那么它不是原分式方程的根
新知讲解
练习3:解方程:
1 x5
10 x2 25
解: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x+5)(x-5),得
x + 5 =10.
解得
x = 5.
检验:当x = 5时,(x+5)(x-5)=0, 因此,x = 5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
注意:分式方程的求根过 程不一定是同解变形,所 以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
新知讲解
说一说: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方程两边同乘各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新知讲解
例2:解方程:
x
1
2
4 x2
4
解: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x+2)(x-2),得
x + 2 =4.
解得
x = 2.
检验:把x = 2代入原方程,方程两边的分式的分母都为0,
这样的分式没有意义.
因此,x = 2不是原分式方程的根,从而原分式方程无解.
新知讲解
注意:由于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中,要去 掉分母就必须同乘一个整式,但整式可能为零,有时可能产生 不适合原分式方程的解(或根),这种根通常称为增根.因此, 在解分式方程时必须进行检验.
A.1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2个
C. 3个
D.4个
课堂练习
2.把分式方程 2 1 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时,方程两 x2 x
边需同乘( D )
A.x

解方程的基础知识

解方程的基础知识

解方程的基础知识在数学中,解方程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概念。

方程是一个等式,其中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通过求解可以确定未知数的值。

解方程的过程需要运用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解方程的基础知识,并探讨一些常见的解方程方法。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其一般形式为ax+b=0,其中a和b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如下:步骤1: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ax=b,其中a为系数,b为常数项。

步骤2:根据方程中x的系数和常数项,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变形,将方程化简为形如x=c的等式。

步骤3:根据等式的性质得出x的值,即为方程的解。

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我们要解方程2x+3=7。

按照上述步骤,首先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得到2x=4。

然后通过变形,可以得到x=2。

所以,方程2x+3=7的解为x=2。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包含一个未知数的二次方程。

其一般形式为ax^2+bx+c=0,其中a、b和c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如下:步骤1: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ax^2+bx+c=0。

步骤2:运用求根公式,即二次方程的解公式:x=(-b±√(b^2-4ac))/(2a)。

步骤3:根据求根公式计算并得出x的值,即为方程的解。

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我们要解方程x^2+2x-3=0。

按照上述步骤,首先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得到x^2+2x-3=0。

然后,根据求根公式,可以计算出x的两个解为x=1和x=-3。

所以,方程x^2+2x-3=0的解为x=1和x=-3。

三、绝对值方程的解法绝对值方程是指含有绝对值符号的方程。

解绝对值方程的基本步骤如下:步骤1: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将绝对值方程化为两个等式。

步骤2:分别解两个等式,并得出解集。

步骤3:将两个等式的解集合并,得到绝对值方程的解集。

例如,我们要解方程|2x-1|=3。

按照上述步骤,首先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将方程化为两个等式:2x-1=3和2x-1=-3。

初中数学方程式解法整理

初中数学方程式解法整理

初中数学方程式解法整理数学方程式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解方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内容。

在解方程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题型选择合适的解法,以便求得方程的解。

本文将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和分式方程三个方面,整理解方程的方法,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技巧。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最基础的方程类型,其形式为ax + b = 0。

解一元一次方程可通过如下步骤进行:1. 消去常数项:如果方程中有常数项b,我们可以通过减去常数项b,将方程化为ax = -b的形式。

2. 消去系数项:我们可以通过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将方程化为x = -b/a的形式。

这样就得到了方程的解x。

3. 检验:为了确认我们的解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将求得的解代入原方程中,检验两边是否相等。

如果相等,则解正确;如果不相等,则解错误。

需要注意的是,当方程中含有分数或小数时,我们首先需要将其转化为整数形式,再进行解方程的步骤。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是比一元一次方程复杂一些的方程类型,其一般形式为ax² + bx + c = 0。

解一元二次方程需要用到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和完成平方等方法。

1. 配方法:当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正好可以通过配方将其化为完全平方时,我们可以使用配方法解方程。

具体步骤如下:a) 将一元二次方程按照形式“(px + q)² = 0”的方式写出;b) 移项并展开方程,得到px + q = 0;c) 求出px = -q;d) 得到方程的解x = -q/p。

2. 因式分解法:当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因式分解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乘积时,我们可以使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具体步骤如下:a) 将一元二次方程进行因式分解;b) 令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分别等于0,并求出方程的解;c) 得到方程的解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并集。

3. 求根公式:一些无法通过配方法或因式分解法解的一元二次方程,我们可以使用求根公式解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题型】单选题 【标题】分式方程【题干】(难度系数:0.95)下列各式中,不是分式方程的是( ) 【答案】D 【选项】A.x 1-x x 1= B.1x 1-x x1=+)( C.1x -2x x 10x -1=++ D.11-1-x 2131=⎥⎦⎤⎢⎣⎡)( 【解析】根据分式方程的定义分母中要含有未知数,故选D 【点评】A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根据分式方程的定义分母中要含有未知数,没用掌握分式方程的概念,建议再做一题。

B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根据分式方程的定义分母中要含有未知数,没用掌握分式方程的概念,建议再做一题。

C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根据分式方程的定义分母中要含有未知数,没用掌握分式方程的概念,建议再做一题。

D .选项的评语是:正确,恭喜你答对了。

根据分式方程的定义分母中要含有未知数,你已经掌握了分式方程的概念。

【结束】2、【题型】单选题 【标题】分式方程【题干】(难度系数:0.95)不解下列方程,判断下列哪个数是分式方程1x 2x 3+=的解( ) 【答案】D【选项】A .1x = B .1-x = C .3x = D .-3x =【解析】逐一代值验算得:-3x =时方程左边等于1-,方程右边等于1-,左边等于右边,所以-3x =是原方程的解。

【点评】A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1x =时方程左边等于3,方程右边等于1,左边不等于右边,所以1x =不是原方程的解,建议再做一题.B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1-x =时方程左边等于-3,而方程右边没有意义,所以1-x =不是原方程的解,建议再做一题.C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3x =时方程左边等于1,而方程右边等于21,左边不等于右边,所以3x =不是原方程的解,建议再做一题.D .选项的评语是:正确,恭喜你答对了。

-3x =时方程左边等于1-,方程右边等于1-,左边等于右边,所以-3x =是原方程的解。

【结束】3、【题型】单选题 【标题】分式方程【题干】(难度系数:0.95)把分式方程x14x 2=+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时,方程两边需同乘以( )【答案】D【选项】A.x B.x 2 C.4x + D.)(4x x +【解析】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关键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在等式的两边同乘以各个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4x x +。

故选D 【点评】A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原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是)(4x x +。

建议你再做一题。

B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原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是)(4x x +。

建议你再做一题。

C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原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是)(4x x +。

建议你再做一题。

D .选项的评语是:正确,恭喜你答对了。

原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是)(4x x +。

【结束】4、【题型】单选题 【标题】分式方程【题干】(难度系数:0.95)以下是方程1x2-1-x x =去分母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D【选项】A .11-x 2-x =)( B .12-x 2-x 2=C .x -x 2-x 2-x 22=D .x -x 2x 2-x 22=+【解析】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关键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在等式的两边同乘以各个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1-x x 得,)()(1-x x 1-x 2-x 2=,去括号得,x -x 2x 2-x 22=+,所以选D 。

【点评】A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在去分母时不要漏乘出错,尤其是常数项不要忘记漏乘公分母哦,建议你再做一题。

B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在去分母时不要漏乘出错,尤其是常数项不要忘记漏乘公分母哦,同时去括号时要记得变号,建议你再做一题。

C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在去分母后,去括号时要记得变号哦,要细心一点,建议你再做一题。

D .选项的评语是:正确,恭喜你答对了。

在等式的两边同乘以各个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1-x x 得,)()(1-x x 1-x 2-x 2=,去括号得,x -x 2x 2-x 22=+。

【结束】5、【题型】单选题 【标题】分式方程【题干】(难度系数:0.95)解分式方程3x-12x 1-x 2=++时,去分母后变形正确的为( )【答案】D【选项】A .)()(1-x 32x 2=++ B .)(1-x 32x -2=+ C .32x -2=+)( D .)()(1-x 32x -2=+ 【解析】根据分式方程的特点, 原方程化为:31-x 2x -1-x 2=+,去分母时,两边同乘以1-x ,得: )()(1-x 32x -2=+.所以选D 【点评】A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在把分母x -1变成1-x 时要记得变好哦。

B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在去分母时分子2x +是一个整体要记得加括号哦。

C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在去分母时不要漏乘出错,尤其是常数项不要忘记乘最简公分母哦。

D .选项的评语是:正确,恭喜你答对了。

原方程化为: 31-x 2x -1-x 2=+,去分母时,两边同乘以1-x ,得: )()(1-x 32x -2=+。

【结束】6、【题型】单选题 【标题】分式方程【题干】(难度系数:0.90)分式方程18-x 7=的解是( ) 【答案】D【选项】A .1-x = B .1x = C .8x = D .15x =【解析】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关键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在等式的两边同乘以各个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8-x 得,8-x 7=,解得15x =,经检验15x =是分式方程的解,故选D 。

也可以利用分析法177=,即78-x =,所以15x = 。

【点评】A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等式的两边同乘以各个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8-x 得,8-x 7=,解得15x =;也可以利用分析法177=,即78-x =,所以15x =,建议再做一题。

B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等式的两边同乘以各个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8-x 得,8-x 7=,解得15x =;也可以利用分析法177=,即78-x =,所以15x =,建议再做一题。

C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等式的两边同乘以各个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8-x 得,8-x 7=,解得15x =;也可以利用分析法177=,即78-x =,所以15x =,建议再做一题。

D .选项的评语是:正确,恭喜你答对了。

在等式的两边同乘以各个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8-x 得,8-x 7=,解得15x =,经检验15x =是分式方程的解;也可以利用分析法177=,即78-x =,所以15x = 。

【结束】7、【题型】单选题 【标题】分式方程3-xx【答案】D【选项】A.0x=x= B.3C.5x=x= D.9【解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x,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x(3-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去分母得:)(3-2=,xx3解得:9x=是分式方程的解,所以选Dx=,经检验9【点评】A.选项的评语是:错误,0x=时方程的分母x的值为0了,可以排除该选项了。

建议你再做一题。

B.选项的评语是:错误,3(3-x的值为0了,可x=时方程的分母)以排除该选项了,建议你再做一题。

C.选项的评语是:错误,去分母时,两边同乘以)x,得:x(3-2=,解得:9x=, 经检验9xx=是分式方程的解。

(3-)x3建议你再做一题。

D.选项的评语是:正确,恭喜你答对了。

去分母时,两边同乘以)2=,解得:9x=, 经检验9x=是分式方程3xxx(3-(3-x,得:)的解。

【结束】8、【题型】单选题【标题】分式方程3x x +【答案】C【选项】A .0x = B .1x = C .43x = D .3-x =【解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3x x +,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去分母得:x 53x =+, 解得43x =,经检验43x =是分式方程的解,所以选C 【点评】A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0x =时方程的分母x 的值为0,可以排除该选项了,建议你再做一题。

B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3x x +,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去分母得:x 53x =+,解得43x =,经检验43x =是分式方程的解。

解分式方程一定要细心哦,建议你再做一题。

C .选项的评语是:正确,恭喜你答对了。

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3x x +,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去分母得:x 53x =+,解得43x =,经检验43x =是分式方程的解。

D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3-x =时方程的分母)(3x +的值为0,可以排除该选项了,建议你再做一题。

【结束】【标题】分式方程【题干】(难度系数:0.90)分式方程xx 321=-的解是( ) 【答案】B【选项】A .2x = B .3x = C .2-x = D .3-x =【解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2-x x ,去分母得:)(2-x 3x =,解得:3x =,经检验3x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所以选B 。

【点评】A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2x =时方程的分母)(2-x 的值为0,可以排除该选项了,建议你再做一题。

B .选项的评语是: 正确,恭喜你答对了。

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2-x x ,去分母得:)(2-x 3x =,解得:3x =,经检验3x =是分式方程的解.C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2-x x ,去分母得:)(2-x 3x =,解得:3x =,经检验3x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解分式方程一定要细心哦,建议你再做一题。

D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2-x x ,去分母得:)(2-x 3x =,解得:3x =,经检验3x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解分式方程一定要细心哦,建议你再做一题。

【结束】【标题】分式方程【题干】(难度系数:0.90)分式方程3x 5x 2+=的解是( )【答案】C【选项】A .1x = B .3-x = C .2x = D .2-x =【解析】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3x x +,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去分母得:x 53x 2=+)(,解得2x =,经检验2x =是分式方程的解,所以选C 。

【点评】A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去分母时2乘以3x +,不要忘记加括号哦,建议你再做一题。

B .选项的评语是:错误,3-x =时方程的分母3x +的值为0,可以排除该选项了,建议你再做一题。

C .选项的评语是:正确,恭喜你答对了。

观察可得最简公分母是)(3x x +,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去分母得:x 53x 2=+)(,解得2x =,经检验2x =是分式方程的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